方药设计毒理研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毒理要求与问题幻灯片
药理: 药效、药代 毒理: 急毒、一般药理、长毒、 三致
注册分类1
当有效成份或其代谢产物与已知致癌物质 有关或相似,或预期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 或治疗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而需经常间歇 使用时,必须提供致癌性试验资料。
如有由同类成份组成的已在国内上市销售 的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 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则应当与该有效部 位进行药效学及其他方面的比较,以证明 其优势和特点。
申报资料尚不支持临床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XXXX 胶囊(5)
注册分类4 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指具有法定标准药材的原动、植物新 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药理: 药效 毒理: 急毒、一般药理、长毒
遗传毒性
注册分类5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 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单一植物、 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 份组成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其有效部位 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
关注技术评价的核心内容 保证技术评价的基本试验 结合药物的特点参考指南
权衡利弊降低研发的风险
• 注册分类与技术要求 • 主要常见问题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2007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 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
- 放疗增效:未见明显的增效 - 化疗增效:未见明显的增效
结果:无明显的增效作用
失 败 的 主 要 原 因
有效性
主要失败的原因 重视创新药的研究风险
安全性评价 安全窗窄,难以保证临床安全 缺乏专业的利弊评价
注册分类1
当有效成份或其代谢产物与已知致癌物质 有关或相似,或预期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 或治疗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而需经常间歇 使用时,必须提供致癌性试验资料。
如有由同类成份组成的已在国内上市销售 的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 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则应当与该有效部 位进行药效学及其他方面的比较,以证明 其优势和特点。
申报资料尚不支持临床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XXXX 胶囊(5)
注册分类4 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指具有法定标准药材的原动、植物新 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药理: 药效 毒理: 急毒、一般药理、长毒
遗传毒性
注册分类5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 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单一植物、 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 份组成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其有效部位 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
关注技术评价的核心内容 保证技术评价的基本试验 结合药物的特点参考指南
权衡利弊降低研发的风险
• 注册分类与技术要求 • 主要常见问题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2007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 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
- 放疗增效:未见明显的增效 - 化疗增效:未见明显的增效
结果:无明显的增效作用
失 败 的 主 要 原 因
有效性
主要失败的原因 重视创新药的研究风险
安全性评价 安全窗窄,难以保证临床安全 缺乏专业的利弊评价
第四章 中药新药的药理学毒理学研究ppt课件
分为11类。
各类新药对药理、毒理研究的不同要求
精品课件
2
中药新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主要药效学试验 主要药效的研究 选择试验方法 对不同类别新药的原则要求 实验动物 对受试药物的要求 对照的要求和目的 给药剂量与途径
2.一般药理研究
精品课件
3
中药新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主要药效的研究
1.主要药效确定 中药新药成分复杂,作用广泛。
呼吸系统 观察给药前、后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的变化。
其他 根据药物作用特点,观察相应的指标。
3.药物 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应与临床一致。否则应申述理由。
剂量 选择主要药效作用的2~3个剂量。 对照 同时应设相应的溶剂对照组。
精品课件
16
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研究目的 了解中药的毒性反应,毒性程 度、毒性发展过程及毒性作用是否可逆。
致的途径。临床用药为静脉注射者,大鼠可采 用其他适当给药途径。
试验周期 长毒试验给药时间一般为临床试验用药期
的2~3倍,最长半年。
精品课件
22
观察指标
① 一般观察 体重、食量、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粪便 性状等。
② 血液学指标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凝血时间。
③ 血液生化指标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丙 氨酸氨基转核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 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 (GLU)、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a)、总 胆固醇(T-CHO)。
第四章 中药新药的药理学、毒理学研究
精品课件
1
中药新药的概念和申报时对药理 毒理研究的要求
1.新药的概念 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
《中药毒理学》幻灯片PPT
斑蝥、藜芦、常山、瓜蒂、全蝎、蜈蚣、洋金花、 白果、苦杏仁、附子、半夏。
〔2〕慢性毒性反响
中药或中成药经长期服用或重复屡次用药所 出现的不良反响,称为慢性毒性或长期毒性。
?名医别录?记载:葶苈、射干、芫花“久服 令人虚〞、淫羊藿“久服令人无子〞。
如黄花夹竹桃--强心甙类---洋地黄毒样心脏 中毒;云南白药--血小板减少,皮肤斑瘀点、 牙龈出血;一新生儿因患“鹅口疮〞涂敷冰硼
〔3〕中药的特殊毒性反响
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长期用药,患者 产生心理或生理依赖性,一旦停药出现戒断 病症〔兴奋、失眠、出汗、呕吐、震颤,甚 至虚脱、意识丧失等〕,假设给予适量药物, 病症立即消失,称为依赖性。
番泻叶--开水泡服达11年之久,停药后 出现戒断病症,表现为焦虑不安、失眠、瞳 孔散大、厌食、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血压 升高、体重减轻等,病症类似吗啡依赖性的
二、中药不良反响类型*** 类型:副作用,毒性反响,过敏反响,后遗
效应〔后作用〕,特异质反响,特殊毒性反响 〔依赖性,致癌、致畸、致突变〕。
1. 副作用〔Side reaction〕
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作用,对机体危害性不大的不良反响。
当归--活血养血〔润肠〕---轻泻或使慢性腹 泻者病症加重。
〔1〕急性毒性反响 中药的急性毒性,古人已有所认识,?本
草经?记载有些中药多服伤人,即认识到用 药剂量过大或误用等均可引起中毒,如“莨 菪多服令人狂走〞,现代临床观察,因各种 原因引起中药急性中毒的发生率日益增多, 致死病例也不鲜见。
急毒:大量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很快出现中毒病 症甚至死亡。1次或1个工作日内接触大量毒物而发病。 砒石、士的宁〔5-10,30mg〕
呼吸系统:气紧、咳嗽咯血、哮喘、呼吸困难、急性 肺水肿、呼吸肌麻痹或呼吸衰竭等。
〔2〕慢性毒性反响
中药或中成药经长期服用或重复屡次用药所 出现的不良反响,称为慢性毒性或长期毒性。
?名医别录?记载:葶苈、射干、芫花“久服 令人虚〞、淫羊藿“久服令人无子〞。
如黄花夹竹桃--强心甙类---洋地黄毒样心脏 中毒;云南白药--血小板减少,皮肤斑瘀点、 牙龈出血;一新生儿因患“鹅口疮〞涂敷冰硼
〔3〕中药的特殊毒性反响
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长期用药,患者 产生心理或生理依赖性,一旦停药出现戒断 病症〔兴奋、失眠、出汗、呕吐、震颤,甚 至虚脱、意识丧失等〕,假设给予适量药物, 病症立即消失,称为依赖性。
番泻叶--开水泡服达11年之久,停药后 出现戒断病症,表现为焦虑不安、失眠、瞳 孔散大、厌食、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血压 升高、体重减轻等,病症类似吗啡依赖性的
二、中药不良反响类型*** 类型:副作用,毒性反响,过敏反响,后遗
效应〔后作用〕,特异质反响,特殊毒性反响 〔依赖性,致癌、致畸、致突变〕。
1. 副作用〔Side reaction〕
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作用,对机体危害性不大的不良反响。
当归--活血养血〔润肠〕---轻泻或使慢性腹 泻者病症加重。
〔1〕急性毒性反响 中药的急性毒性,古人已有所认识,?本
草经?记载有些中药多服伤人,即认识到用 药剂量过大或误用等均可引起中毒,如“莨 菪多服令人狂走〞,现代临床观察,因各种 原因引起中药急性中毒的发生率日益增多, 致死病例也不鲜见。
急毒:大量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很快出现中毒病 症甚至死亡。1次或1个工作日内接触大量毒物而发病。 砒石、士的宁〔5-10,30mg〕
呼吸系统:气紧、咳嗽咯血、哮喘、呼吸困难、急性 肺水肿、呼吸肌麻痹或呼吸衰竭等。
中药毒理学PPT课件
• 毒性:中药或其成分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 能力取决于中药或其成分的化学结构。
• 毒效:中药或其成分毒性在某些条件引起
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 能影响效应。
毒物
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
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 种物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Paracelsus(1493~1541)
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 命的物质
3、临床中药致病的病因探索 •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
临床观察,发现病例
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分布形成假设)
分析流行病学(对比病例组与对照组、 暴露无遗组与非暴露无遗组的差异,检验病因假设)
毒理学研究(检验病因假设)
实验流行病学(通过干预,
对照组与非干预组的差异, 验证病因假设)
4、中药毒性的物质基础 5、中药毒性作用机制 6、传统中医药理论中关于毒性相关理论的阐
述
二、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1、体内试验 • 主要用于检测一般毒性(急、慢毒) • 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种类型毒性作用 • 多采用哺乳类动物,结果原则上可外推到人 • 影响因素多,难以进行代谢和机制研究 2、体外试验 • 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生物模拟系统 • 急性毒性作用初筛、机制和代谢深入研究 • 缺乏整体毒物动力学过程,难以研究慢性毒性
暴露标志
暴露 吸收剂量 健康效应
靶剂量
效应标志 生物学效应
易感性标志 图2-5 从暴露到健康效应的模式图和与生物学标志的关系
• 如:中药化学成分原型、代谢物、血红蛋 白加合物、DNA加合物等
• 作用:反映机体生物材料中中药成分或其 代谢产物或与某些靶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 用产物的含量。
应用:当暴露生物学标志与外剂量相关或与毒作用效 应相关时,可评价暴露水平或建立生物阈限值。
• 毒效:中药或其成分毒性在某些条件引起
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 能影响效应。
毒物
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
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 种物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Paracelsus(1493~1541)
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 命的物质
3、临床中药致病的病因探索 •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
临床观察,发现病例
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分布形成假设)
分析流行病学(对比病例组与对照组、 暴露无遗组与非暴露无遗组的差异,检验病因假设)
毒理学研究(检验病因假设)
实验流行病学(通过干预,
对照组与非干预组的差异, 验证病因假设)
4、中药毒性的物质基础 5、中药毒性作用机制 6、传统中医药理论中关于毒性相关理论的阐
述
二、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1、体内试验 • 主要用于检测一般毒性(急、慢毒) • 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种类型毒性作用 • 多采用哺乳类动物,结果原则上可外推到人 • 影响因素多,难以进行代谢和机制研究 2、体外试验 • 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生物模拟系统 • 急性毒性作用初筛、机制和代谢深入研究 • 缺乏整体毒物动力学过程,难以研究慢性毒性
暴露标志
暴露 吸收剂量 健康效应
靶剂量
效应标志 生物学效应
易感性标志 图2-5 从暴露到健康效应的模式图和与生物学标志的关系
• 如:中药化学成分原型、代谢物、血红蛋 白加合物、DNA加合物等
• 作用:反映机体生物材料中中药成分或其 代谢产物或与某些靶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 用产物的含量。
应用:当暴露生物学标志与外剂量相关或与毒作用效 应相关时,可评价暴露水平或建立生物阈限值。
中药复方药理毒理研发思路课件
中药新剂型药理毒理研发思路与问题
概述
• 新剂型的研究目的
中药新剂型药理毒理研发思路与问题
概述
• 省时、节约的二次开发途径 • 充分挖掘和发挥可能的优势 • 提高安全、有效、可控潜能 • 延长药品的专利和市场寿命
剂型研究目的
中药新剂型药理毒理研发思路与问题
概述
见效快:6月- 3年 投入少:数万- 数十万美圆 效益可观:复方丹参滴丸 云南白药
•
中药新剂型药理毒理研发思路与问题
研究思路
• 剂型的考虑
中药新剂型药理毒理研发思路与问题
研究思路
• 制剂本身特点
主要成分的理化性质 稳定性 • 制剂处方 工艺、质量、辅料
中药新剂型药理毒理研发思路与问题
研究思路
•质量保证? - 安全 危险性增加? - 疗效 靶向目标?
中药新剂型药理毒理研发思路与问题
中药新剂型药理毒理研发思路与问题
-中药分类
• 注册分类8:改变国内己上市销售药品剂型 的制剂。- 给药途径不变 • 改剂型- 说明特点 适应证范围原则同原制剂 无质的改变–减免药理毒理 工艺引起质的改变- 药效、急/长毒比较 缓、控释等剂型与其普通制剂进行释放特 点的生物学比较
中药新剂型药理毒理研发思路与问题
设计要点
有条件进行药代的- 侧重比较 针对有效/有毒成分 指标成分或组分
根据结果考虑增减其它研究:
无明显特征改变 提出充分的理由 申请减免
有明显特征改变 药效试验 急毒试验 长毒试验 其它试验
中药新剂型药理毒理研发思路与问题
设计要点
涉及的主要试验 • 药代动力学(PK)
•
•
主要药效学
长期毒性
•
•
《药物毒理学》PPT课件
药物毒理学与生物学
01
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药物对生物大分
子、细胞和器官的损害。
药物毒理学与化学
02
研究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为新药设计和安全性
评估提供依据。
药物毒理学与环境科学
03
研究药物对环境的影响,探讨药物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化和归
趋。
药物毒理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01
或染色体异常。
药物毒性评估方法
动物实验
通过动物模型来评估药物的毒 性作用和剂量-反应关系。
体外实验
利用离体组织、细胞或生物分 子进行药物毒性研究。
临床研究
通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 安全性数据进行药物毒性评估 。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大规模人群调查和数据分 析来评估药物的危害性。
药物毒性评价指标
半数致死量(LD50)
体外研究方法
细胞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
通过培养细胞,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存 活和功能的影响。
检测药物对细胞或细菌DNA的损伤作用, 预测潜在的致癌性。
膜渗透性试验
酶活性抑制试验
研究药物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作用机制。
检测药物对特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了解 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机制。
计算毒理学方法
药代动力学模拟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
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 经营企业等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监测技术与方法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分析 和评估,为药品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不良反应预警与应对
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进行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防 止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中药毒理研究.ppt
新药的申报与审批分为临床研究和生产上市两个阶段,初
审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复审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
一般流程
初 省、市、自治区 审 药品检验所
质量标准复检
药品审评 委员会
复 审
提交讨论 提出审评意见
新药 研制单位
申审 报评 资结 料果
补 充
省、市、自治区
药品监督管理局
申
批
报
件
资
料
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审评中心
连续给药产生的长期毒性以及停药后的恢复情况
符合GLP规范 啮齿类和非啮齿类
低剂量略高于有效剂量, 高剂量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中剂量采用等比设定
临床用药周期的1-3倍 一般观察 脏器检查 血液指标检查 生化指标指标检查 病理组织学的检查
中药新药一般药理试验要求
参照
中药新药一般药理试验要求
试验目的
研究所观察到 的和/或推测 的药物不良反
应机制
实验动物
小鼠和大鼠数一 般不少于 10 只, 犬一般不少于 6
只。
实验剂量 及分组
空白组及用药组,
用药组设定至少
3个剂量,最低
剂量相当于有效
剂量
实验内容
药物对机体神经 系统,心血管系 统,呼吸系统的
1-4号材料 5-12号材料 13-20材料 21-33材料
中药申报资料的具体项目
综述资料 药学资料 药理学资料 临床资料
13、与功能主治有关的主要药效学试 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4、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 资料。 15、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 料。 16、动物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 料。 17、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复方制剂中多组分药效、毒性相 互影响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审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复审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
一般流程
初 省、市、自治区 审 药品检验所
质量标准复检
药品审评 委员会
复 审
提交讨论 提出审评意见
新药 研制单位
申审 报评 资结 料果
补 充
省、市、自治区
药品监督管理局
申
批
报
件
资
料
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审评中心
连续给药产生的长期毒性以及停药后的恢复情况
符合GLP规范 啮齿类和非啮齿类
低剂量略高于有效剂量, 高剂量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中剂量采用等比设定
临床用药周期的1-3倍 一般观察 脏器检查 血液指标检查 生化指标指标检查 病理组织学的检查
中药新药一般药理试验要求
参照
中药新药一般药理试验要求
试验目的
研究所观察到 的和/或推测 的药物不良反
应机制
实验动物
小鼠和大鼠数一 般不少于 10 只, 犬一般不少于 6
只。
实验剂量 及分组
空白组及用药组,
用药组设定至少
3个剂量,最低
剂量相当于有效
剂量
实验内容
药物对机体神经 系统,心血管系 统,呼吸系统的
1-4号材料 5-12号材料 13-20材料 21-33材料
中药申报资料的具体项目
综述资料 药学资料 药理学资料 临床资料
13、与功能主治有关的主要药效学试 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4、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 资料。 15、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 料。 16、动物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 料。 17、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复方制剂中多组分药效、毒性相 互影响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中药毒理学PPT课件
造血系统:洋金花、芫花
.
6
2. 长期毒性反应 古人记载 动物毒性实验,病理检查 靶器官
3. 过敏反应 表现症状 给药途径
4. 致畸胎、致突变、致癌作用 • 雷公藤 • 槟榔(槟榔碱) • 关木通、马兜铃、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酸)
.
7
举例:
马钱子
• 马钱子简介
马钱子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散血、消肿、止 痛,主治风痹疼痛。 民间所云“马钱子, 马钱子,马前吃过马 后死”,即言其有剧 毒,服之可数步毙命。
.
4
产生中药中毒的原因
一是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蝥、蟾酥、马钱 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 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
二是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 莲代天麻使用;
三是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
四是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 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
.
8
药理作用
•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马钱子所含 的士的宁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兴奋作 用, 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 其次兴奋延 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 并能提高大 脑皮层感觉中枢的机能。特别是对脊髓有 高度选择性
• 2. 镇痛作用 马钱子碱有显著的镇痛作
用.
.
9
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病人肠瘘管直 接测验证明, 士的宁对人体胃肠平滑肌 没有兴奋作用, 但因其具有强烈苦味, 可刺激味觉感受器反射性的增加胃液 分泌, 故可促进消化机能及增进食 欲.动物(羊)实验还表明: 适量马钱 子粉内服, 可兴奋瘤胃, 能治疗前胃弛 缓;而用量过大反会抑制瘤胃蠕动, 使 前胃弛缓加重。
中药的治疗作用与毒性作用是相对的,也密 切相关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 化。
《药物毒理学研究》课件
制定药物安全标准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对药物的反应,预测新药在不同物种中的安全性,为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预测新药在不同物种中的安全性
02
CHAPTER
药物毒性的种类与机制
指机体一次性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引起的中毒症状。
急性毒性
分类
评估方法
根据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极量毒性、最大耐受量、治疗量、亚治疗量、最小治疗量等。
03
评估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观察药物的遗传毒性作用和致突变性,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1
遗传毒性
指药物能够引起DNA损伤或基因突变的能力。
02
分类
根据药物的遗传毒性作用机制和性质,可分为直接致突变和间接致突变。
03
CHAPTER
药物安全性评价
通过药物安全性评价,可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药效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从而评估药物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药物毒理学与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基因组、蛋白质组等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揭示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机制。
药物毒理学与纳米科学
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合成,以及纳米药物对机体毒性的研究,为药物毒理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药物毒理学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学习,预测药物的毒性反应和安全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和分析,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实验实施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相关数据。
文献调研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药物的基础知识和研究现状。
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评价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通过动物模型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
中药毒理PPT课件
1、用罂粟壳、金银花、,山药水煎服,治疗慢性胃 肠炎胃肠炎等消化系统发炎的疾病,结肠炎、消化不 良、特异性胃肠炎、慢性腹泻等疗效显著 2、用罂粟碱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治 疗突发性耳聋伴有眩晕及双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可有 不同程度的听力提高。 3、用罂粟碱,或合用酚妥拉明,在阴茎根部局部注 射用药。治疗阳痿病120例,有效率98% 4、另外尚有用本品治疗烫伤、中、小面积烧伤,脑 血栓形成、肺栓塞、肢端动脉痉挛及动脉栓塞性疼痛 等
炮制
民间传说
◆ 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年~前49年), 大将军霍光的妻子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想法谋害当时 的皇后许氏。许氏分娩之后,霍光的妻子就胁迫御医淳于 衍利用服药的机会进行谋害。淳于衍暗中将捣好的中药附 子带进宫中,偷偷掺合在许皇后要吃的药丸内。许皇后服 药后不久,即感到全身不适,很快昏迷死亡。
• 小组成员:
王丹 荣雷 谌晶灿 唐婷 罗雨虹
学号:
201156710056 201150701248 201150701314 201150701193 201150701179
罂粟壳
附子
你若不死,本宫终究只是个妃
麝香
罂粟壳
罂粟壳,又名“御米壳”,俗称“米壳”。为植物罂粟 (Papaver somniferum L.)的干燥成熟果壳。秋季将已割 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破开,除去种子及枝梗,干燥。 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状,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 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体轻,质脆。 内表面淡黄色,微有光泽。有纵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黄色,上面 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点。气微清香,味微苦。
附子
◆附子是毛茛(gèn )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的子根。 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根据加工方法不同而分成“盐附子”、“黑顺片”和“白 附片”、炮附子等。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 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内容
(一)受试物 • 急性毒性研究的受试物应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受
试物和上市药品,因此建议受试物采用制备工艺 稳定、符合临床试用质量标准规定的中试样品, 并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 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如不采用中试样 品,应有充分的理由。如果由于给药容积或给药 方法限制,可采用原料药(提取物)进行试验。 • 溶媒或赋形剂:选择合适的溶媒或赋形剂。
近期从美国市场上撤出的处方药(1)
药名
类 别 上市年代
撤出时间
芬氟拉明(fenfluramine)
减肥药 1993
1997.6.17
右芬氟拉明(dexfenfluramine) 减肥药 97.9.15
1998.4.29
特非那定(ferfenadine)
抗组胺药 1985
1998.2.27
米贝拉地尔 (mibefradil)
2.上市前药品临床安全性评价存在局限性 的原因 1) 上市前药品临床试验病例数相对较少,一 些低频度不良反应,很难在此期间被发现;
2) 上市前临床试验疗程一般较短,观察期 亦较短。一些需经较长时间应用才能发生 的反应,或停药后的滞后不良反应,难以 在临床试验期间被观察到;
3) 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受入选条件的限制 (入选病例年龄、合并症均有限制) ,不可能观 察到受试药品对特殊人群的毒性作用;
药物急性毒性研究
概述
• 急性毒性是指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 受一定剂量的受试物,动物在短期内出现 的毒性反应。
• 急性毒性目的: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信息。
二、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原则:
(一)试验管理 • 急性毒性试验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
理规范(GLP)”。 (二)试验设计 • 试验设计应符合随机、对照、重复的基本原则。
药品临床前毒理学研究局限性的原因:
实验动物缺乏人所具有的对药物毒性作用的主觉反应;
毒理试验动物数量有限,发生率低的毒性反应,难以经 小样本实验得以发现;
所用动物均系实验室培养品系,且多为健康动物,对药 物的反应性多较单一。 人体的疾病因素,可能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以致 产生在临床前毒性试验中难以观察到的毒性现象。 人与实验动物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亦会造成 人与实验动物对药物毒性反应的差异。
(二)实验动物
• 一般应采用哺乳动物,雌雄各半。如临床为单性 别用药,则可采用相对应的单一性别的动物。大、 小鼠为常用的实验动物,其他动物也可使用,当 采用非啮齿类动物更适合进行研究时,尽可能采 用非啮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应符合国家实验动 物标准Ⅱ级及其以上等级要求,非啮齿类动物应 符合国家实验动物标准Ⅰ级及其以上等级要求。
60 异丙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雾剂 心律失常、心衰 死亡3500人
63 氯碘喹啉 脊髓变性、失明 >7856人,死5%
33 已烯雌酚 下代阴道腺癌 > 300人
68 心得宁 角膜、心包、腹膜损害 >2257人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乙双吗啉—白血病 壮骨关节炎—肝损害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反应 苯甲醇—儿童臂挛缩症
• 通常采用健康成年动物进行试验。如果受试物拟 用于儿童,建议考虑采用幼年动物。动物初始剂 量不应超过或低于平均体重的20%
柴胡汤/间质性肺炎
“替代”用中药 木通/关木通;粉防己/ 广防己;马兜铃酸、马兜铃酰胺所致急性肾 衰. 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用品局96年6月限制 使用番泻、鼠李皮、大黄、芦荟等含蒽醌类 中药. 一、二类中药/有效成份、部位、活性成 分浓缩/药效、毒性增强.
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1. 临床前毒理学研究
药物毒理研究
周玖瑶 2010,12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展史
近半个世纪国外发生的重大要害事件
年代 药物 毒性表现
受害人数
53 非那西丁 肾损害、溶血 2000人,死亡500人
56 三苯乙醇 白内障、阳痿、 1000人,死亡占%
56 反应停 海豹样畸胎 >1万人,死亡5千人
67 氨苯唑啉 肺动脉高压
70%用药者
药品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 通过受试药的毒理学试验,确定受试药的
剂量与毒性作用的相关性以及药物的安全剂 量范围;
• 认识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和靶组织, 以确定药物毒性作用的选择性; • 观察药物毒性作用的发生、临床特征及 发展过程是否可逆,以判断药物毒性的性 质。
这些研究结果是预测药品临床应用安全 性的重要依据。
西沙必利(cisapride)
钙拮抗药 97.6.20
1998.6.8
胃动力药 00.2.29
2000.7
近期从美国市场上撤出的处方药(2)
药
名
类别
曲格列酮(troglitazone) 胰岛素增敏 药
阿洛司琼 (alosetron)
5-HT拮抗药
格帕沙星 (grepafexacn)
抗菌药
溴芬酸钠 (bromfenac sodium)
镇痛药
上市年代 1997.1.29 2000.2.9 1997.11.6 1997.7.15
撤出时间 2000.3.2 2000.11.28 1997.11.1 1998.6.22
西立伐他停(cerivastati 降脂药 n)
1999.12.12 2001.8.8
中药需进行系统毒理学研究
长期用药安全性了解较少 长期用药之安全性了解较少 “无毒”中药长期给药可致器质性损害 新生儿溶血症/禁用黄连事件;小
4) 对照性临床试验的观测指标只限于实验设 计规定的内容,观察临床反应,可能被疏漏 ,导致临床评价的片面性。
5) 不可能认识偶见不良反应(0.1-1%) 和罕见不良反应(<0.01%)
加强药政管理
我国1979年颁布“药政管理法” 1985年颁布“新药审批法” 1999年SDA颁布GLP及GCP 2001.12 颁布“药品管理法”
例: 50年代中期,法国上市外用药二碘二乙 基锡,因动物毒性研究不充分,缺乏初期临床 安全性评价,药品仓促上市应用造成207例中 毒,110人死亡,再次提醒人们认识新药研究 中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药品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局限性 人体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和药品动物
毒性研究的相关率不及25%。
实施GLP是提高药品毒理学研究质量的 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