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尾矿库区浅层地下水中U(Ⅵ)迁移的模拟
基于GMS的某尾矿库地下水溶质运移研究
第19卷 第1期 中 国 水 运 Vol.19 No.1 2019年 1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anuary 2019收稿日期:2018-08-06作者简介:柴建华(1992-),男,云南宾川人,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生,地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地下水环境污染评价与防治。
通讯作者:黎应书,博士,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床地质。
基于GMS 的某尾矿库地下水溶质运移研究柴建华1,徐世光1,2,黎应书1,崔灿文1(1.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3;2.云南地矿工程勘察集团公司,云南 昆明 650041)摘 要:本文以临沧某尾矿库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了在正常防渗工况下和防渗泄露工况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结果显示,正常防渗工况下,污染物很难透过防渗层污染地下水;但在防渗泄露工况下,污染物会迅速沿水流方向在地下水系统中迁移扩散,对下游造成威胁。
模拟结果可以为该污染区地下水环境评价和治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溶质运移;GMS;尾矿库;地下水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1-0185-03地下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我国约有70%的人口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全国95%以上的农村人饮用地下水[1]。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因其导致的问题已不容忽视[2]。
地下水一旦受污染,其修复难度大,修复成本高[3]。
其中,矿山尾矿库地下水污染问题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焦点。
尾矿库是矿山企业的重要环保设施[4]。
通常,尾矿库建设都会做防渗处理,避免尾矿淋滤水直接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但在非正常工况下,防渗层破坏导致尾矿淋滤水泄露,污染物会快速在地下水系统中迁移扩散,对下游村庄饮用水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通过研究非正常工况下尾矿库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运移规律,及时采取预先布设应急监测孔等手段,避免污染物向下游扩散造成危害。
某地浸采铀矿山采区井场地下水中铀迁移预测
钻孔 采 用梅 花状 布 置 , 与孔 之 间 的 间 距 为 孔
2 5m。为 了将 地 下 浸 出 液 控 制 在 地 下 浸 出单 元 的一定 范 围内 , 防止地 下浸 出液 的流散 , 生产 过 在 程 中 , 设 计 要 求 尽 量 控 制 抽 液 量 大 于 注 液 量 按 5 , 样不 仅减 少 了铀 的流 失 , 且严 格 控 制 了 这 而
降 至 1 . 、2 0mg L。利 用 监 测 结 果 对 模 型 进 行 检 验 , 验 结 果 表 明模 型 比较 合 理 。 60 1. / 检 关 键 词 :地 浸 采 铀 ;井 场 ;地 下 水 ;铀 迁 移
中图 分 类 号 :O 2 2 1P 6 12 文 献 标 识 码 :A 4 . ; 4 . 文 章 编 号 :1 0 — 0 3 2 0 ) 2 0 4— 6 0 0 8 6 (0 7 0 —0 8 0
矿层 东西 走 向 , 为 4k 倾 向 北 , 角 4 1 。 长 m, 倾 ~ 9。
பைடு நூலகம்
该 矿是 我 国第 一个采 用地 浸方 法规 模生 产铀
的矿 山 , 我 国“ 五” 间 的 重点 工 程 。采 用 硫 是 九 期
地 下水 的受 污范 围 。 1 2 井 场 的地质 条件 .
下水 污染 物 的迁 移 状况及 发展 趋势 。而解决 这 一
问题 的最 有 效 的途 径 是 地 下 水 溶 质 运 移 数 值 模 拟 。现采 用 Vi a MO f w 模 拟 软件 对 某 地浸 s l u D o l 采铀 矿山 采 区井 场 含矿含 水层 中的铀 的迁移 进行
移 的 数 学 模 型 。采 用 Vi a MOD lw 软 件 模 拟 铀 浓 度 分 布 。 1 、0 4 地 下 水 中铀 最 高 质 量 浓 度 中 心 分 s l u f o O 2 、0a后 别 迁 移 至 距 井 场 中心 约 9 、4 、0 处 ; 最 高 质 量 浓 度 在 1 后 , 本 不 变 ;0 4 后 由 2 . / 3 1 03 2m 而 0a 基 2 、0a 0 0mg L分 别
地下水中U的形态模拟与迁移研究的开题报告
地下水中U的形态模拟与迁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重金属污染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铀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重金属元素,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铀在地下水中存在着不同的形态,例如,六价铀(U(VI))和四价铀(U(IV)),它们的行为和环境效应有很大差异。
因此,对铀在地下水中的形态进行模拟和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地下水污染的成因和特征,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项目旨在对地下水中铀的形态进行模拟和研究,重点考虑六价铀和四价铀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分析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铀在地下水中的形态及其转化规律分析;
(2)地下水中六价铀和四价铀的模拟计算;
(3)地下水中铀迁移规律的研究;
(4)探究环境因素对铀形态及其迁移的影响;
(5)分析地下水铀污染的成因和特征。
四、研究方法
(1)收集相关文献,了解铀在地下水中的形态及其迁移规律;
(2)利用模拟软件对六价铀和四价铀在地下水中的形态进行计算;
(3)野外取样,测定采样点的环境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铀形态及其迁移的影响;
(4)利用实验室方法,对采样点的地下水进行铀含量分析;
(5)结合实验室方法和模拟计算的结果,分析地下水中铀污染的成因和特征。
五、预期成果
(1)掌握地下水中铀的形态及其转化规律;
(2)建立地下水中六价铀和四价铀的模拟计算模型;(3)分析地下水中铀的迁移规律和影响因素;(4)研究地下水铀污染的成因和特征;
(5)撰写研究论文,发表学术论文。
基于K_(d)的某酸法地浸铀矿山地下水铀运移模拟
基于K_(d)的某酸法地浸铀矿山地下水铀运移模拟杨冰;孟童;郭华明;连国玺;陈帅瑶;杨曦【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24(31)3【摘要】地浸铀矿山地下水U污染问题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地质问题,准确预测地浸铀矿山采区外围地下水中U的运移范围对辐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以我国某酸法地浸铀矿山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模拟和预测了不同生产时间地下水中U的运移范围。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浸生产会明显改变采区流场形态,形成指向采区内部的水力梯度,生产井的抽注是改变流场形态的主控因素。
在流场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不考虑吸附作用的地下水U运移模型与基于K_(d)值的U阻滞运移模型。
根据采区内生产井及采区外围不同距离处监测井地下水pH情况,对阻滞运移模型中的K_(d)进行了分区赋值。
对比两个模型的模拟结果可以发现,当考虑含水介质对地下水中U的吸附阻滞作用后,模拟结果能够跟现场监测数据更好拟合,表明地浸采区外围地下水中U的运移范围受含水介质的吸附阻滞作用明显;这种情况下,U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距离缩短了53%,运移范围缩小了41%;阻滞运移模型预测的投产5年后采区外围地下水中U迁移距离为50 m。
该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数值模拟手段可以为地浸铀矿山地下水U分布范围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11页(P381-391)【作者】杨冰;孟童;郭华明;连国玺;陈帅瑶;杨曦【作者单位】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3【相关文献】1.用SRB处理酸法地浸铀矿山地下水的研究2.基于地球化学模拟分析杂质矿物对酸法地浸采铀的影响3.某酸法地浸铀矿山全采区地下水流场变化数值模拟4.基于植酸水解液的酸法地浸铀矿污染地下水修复试验5.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技术应用与探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浸采铀地下水中放射性污染物迁移的模拟
规律 与 迁移趋 势是 一致 . 值模 拟 对分析 地浸 采铀 矿 山地 下水 中污染 物 的迁移 规律 、 数
预 测和控 制 污染物 的迁 移提供 有 效的途 径和依 据 .
LI Chu g n _ TAN ix n n. ua g '. Ka . ua
( . c ol f ula R suc s n u la u l nier g U i r t o o t C ia 1 S ho o N c r eo re dN c r e E g ei , nv sy f uh hn , e a e F n n e i S
s is o r u wae o t mi ainsf ra i i e c i g u a u mi e A y a c mo e u t fg o nd t rc n a n to o n st l a h n r nim n . d n mi d l u o o tmi n s ta po n g o d tr i SL welfed wa sa ls d. e p o e s s fc n a na t r ns r i un wae n I l l s e t b ihe Th r c se t r i
摘
要: 地浸 采铀 对地 下水 的放射 性 污染是 一 个倍 受关 注的环境 问题 . 文对新 疆 某 本
地 浸采铀 矿 山井场 地 下水 污染的 监 测 结果进 行 了分 析 , 立 了地 浸 采铀 井场 地 下 水 建 中污 染物迁移 的动 力 学模 拟 , 污染物在 地 下水 中的 迁移规 律进 行 了数值 模 拟. 地 对 在 浸 生产期 间, 少量 的放 射 性 污 染物 U和 硫 酸 向 井 场 外 迁移 , 污 染物 : 速 度 和 有 但 迕移
基于GMS的某铀矿地下水中铀迁移模拟
污染防治提供数据参考。
者开展 了理论 计算 和数值 模 拟方 面 的研究 ,
G l e a n E . H a m m o n d研究 了铀 在 Ha n f o r d的 随机 迁 移 。 C h r i s T u r n a d g e和 B r i a n D .S me r d o n
了此地浸矿的三维水流模 型和地下水 水质迁移模型 。通过应用 G M S 软件 数值模拟 软件 , 模拟某地浸 铀
矿采区地下水 中铀 的运移 范围和运移规律 , 通过模拟结 果 , 发现铀 的迁移 随地下水 流场 的影 响较大 , 在 低水头 区域有浓度 富集 现象的存 在。模拟 1 、 5 、 1 O 、 2 0年后 , 区域 内的铀浓 度逐渐 趋 向稳定 , 模拟 结果可
采用评估方法模拟地 下水 中粒子的轨迹 , 通过 这种方法来模拟粒子的迁移 J , R y a n T .B a i l e y 等研究 了灌 溉 区域 内硒 的随地下水迁移 的范 围H 。随着数 字模 型 的 发展 , 一 些 复 杂 的方 法
运用 到地下 水 系 统 中 , 如仿 真 , 粒子示踪 , 平 流 扩散 描 述 方 程 得 以 解 答 J 。在 铀 矿 地 下 水 方
凯 光( 1 9 6 4一) , 男, 教授, 从事地浸 采铀研 究。
ll 0 6
模型基础上研发 , 主要用于模 拟地下水渗流和
溶质运移。
2 研 究区域概 况
2 . 1 地 理位 置
第1 V含矿含水层属于空隙承压水 , 厚度在 1 5 — 2 0 m, 岩性主要是由细粒砂岩 , 中粒砂岩为
地 浸 采 铀 技 术 是 铀 矿 开 采 的 一 项 重 要 技 术, 与常规 开采 方法 相 比 , 具 有较 多 的优点 。随 着 地浸 规模 的扩 大 , 在 地 浸 过 程 中 的环 境 问题
基于GMS的某地浸铀矿地下水铀运移模拟
基于GMS的某地浸铀矿地下水铀运移模拟铀矿地下水污染防治是地浸矿山环境保护的核心。
为了保护地浸铀矿采区地下水资源,现以某地浸铀矿环境调查报告为基础,通过收集相关水文地质资料,采用地下水模拟软件GMS建立某地浸铀矿地下水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
在溶质运移模拟中,岩石对铀的吸附模拟和不同抽注比的条件地下水中铀模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首先,通过水文地质资料概化某地浸铀矿地下水模型。
其次,通过MT3DMS来模拟某地浸铀矿地下水中铀迁移规律和范围。
用MT3DMS 模拟了不同吸附常数下铀的运移范围。
然后,采用不同的数值解法对溶质运移模型进行求解。
最后,采用GMS软件模拟了不同抽注比的情况下,对地浸铀矿地下水中铀运移的影响。
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在某地浸铀矿正常工况条件下,采场地下水中铀不会进入东部河流,不会对河水产生污染。
但是铀具有往河流侧迁移的趋势。
2、水力坡度是影响溶质运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对比某地浸铀矿周围的水力坡度,发现某地浸铀矿地下水中铀运移随着地下水流场运动几乎一致,都是从高水头位置向地水头位置运移。
3、空隙介质对地下水中铀的吸附会对铀运移产生影响,但其主要影响地下水中铀浓度。
4、运用GMS软件对某地浸铀矿地下水模型采用不同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发现不同数值方法求解,其模型结果值存在一定差异。
5、提高地浸铀矿的抽注比,可以降低地下水中铀浓度和缩减铀的运移范围。
通过使用GMS软件,模拟某地浸铀矿地下水中铀运移规律和范围,为地浸铀矿生产及地下水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广东某铀矿堆浸尾矿—水相互作用污染物迁移规律实验研究
广东某铀矿堆浸尾矿—水相互作用污染物迁移规律实验研究铀尾矿是矿石中的铀被提取后的贫化矿石。
铀尾矿中大部分铀已被提取(铀的提取率为65%-95%),但是仍有部分铀残留在尾矿中,而且尾矿中还含有其它放射性核素(如226Th、226Ra)。
铀矿山在开发和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尾矿堆置在地表,由于尾矿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较高,且大多具有较长的半衰期,经过长期风化和雨水作用,核素会迁移至周围的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构成了铀矿山长期的放射性危害。
因此,探究铀尾矿库中污染物的释放规律,并分析其释放动力学特征,为铀尾矿库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库区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以广东北部某铀矿堆浸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模拟研究,探讨尾矿—水相互作用污染物释放规律,并分析尾矿释放动力学特征。
通过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在尾矿与水相互作用过程中可释放大量的H+、U、SO42-等污染物。
2、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浸泡液酸度逐渐增大、污染物的累积释放量逐渐增加;在浸泡15d后,酸度达到最大,pH值为3.30;早期污染物释放速度很快,后期释放速度显著减慢。
3、尾矿粒径越小,污染物的溶出浓度越高。
污染物释放速度和浓度随尾矿粒度减小而增大。
4、尾矿表面对铀酰离子的吸附是导致U释放速度快、并受尾矿粒度影响的主要原因。
5、尾矿中铀的释放过程可用动力学方程1+2(l-xt)-3(1-xt)2/3-kt来描述,其溶出速度主要取决于扩散速度。
粒径过大或过小,都将降低铀的溶出速率。
铀尾矿库中 238U运移数值模拟
L —in ¨.CHEN i—u IHel a Jaj n
( . c o l f E vrn n , e igNo m IU ies y, e ig 10 7 , hn ; 1 S h o o n io me t B i n r a nvri B i n 0 8 5 C ia j t j 2 S h o f C e sr n h mi l n iern j ’a nv ri J n n2 0 2 , hn ) . c ol h mi y a d C e c gn eig, in nU iest ia 5 0 2 C ia o t a E y,
Absr c :En io me t lte t n nd mo t rn s e d n fe e o ta t vr n n a ra me ta n o g mu t b o e a tr d c mmi so fu a i m l t i n m— i i sin o r n u mil al g i i p n me t ou d n .Si ua in o a inu l e g ain wilb i e o a ey ma g m e fr d o ci ewa t s m lto fr do ci smi r to l eg v n f r s ft na e nto a ia tv s e .Thi d s p p rd mo ta e h grto f a e e nsr t d t e m i a in o 弘U n g ou wa e ih i i lt d b sn iie ee n t o . Re i r nd t rwh c ssmu ae y u i g f t lme tme h d n — s ls s o t a h g a ig d sa c f 。 i 8 a h i f1 0 0 y r fe e b l a in u t h w h tt e m r tn it n e o 。U s 1 3 m tt etme o 0 e sa t rr h i t t . i a a i o Ke r s y wo d :ur ni m ilt ii 。 ; i a i n) me ia i a u m l al ng;。 U m gr to nu rc lsmulto ain
西南某低放废物库场址地下水中铀的形态模拟
重 点 考虑 场址 地 下 水 的 温 度 和 p H.
关键 词 : 铀 : 化 学 形 态 : P H RE E QC ; 地 下 水 : 模 拟 中 图 分 类 号 : 06 4 2
Si mu l a t i on o f Ur a ni u m Fo r me d i n Gr oun d wa t e r of a L o w— L e v e l Ra di oa c t i v e Wa s t e Rep o si t or y Si t e i n Sou t h we s t Ch i n a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g r o u n d wa t e r f r 0 m a l o w. 1 e v e I r a d i o a c t i v e wa s t e r e p o s i t o r y I o c a t e d i n s ou t h we s t Ch i n a . Th e
e f f e c t s o f p H , t e mp e r a t u r e , a n d p E( t h e e q u i l i b r i u m s t a t e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a c t i v i t y ) o n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 u r a n i u m
尾矿库区地下水中U(Ⅵ)的反应-输运耦合模拟及其参数分析
铀尾 矿库 区 [ 中大量尾 矿露 天堆 放 ,在 天然 降雨 的淋滤作 用 下 ,放 射性 核素 随 雨水 下渗 ,进 入地 下水 系统 1 ] 并 发生迁 移 ,对 环 境构 成 危害 。因此 研究 核素在 地下 水 中的迁 移 规律 ,对放 射性 废 物处 置安 全性 进行 评价 很有 必要 。建立核 素迁 移模 型 ,借助 计算 机来模 拟核 索在 地 下水 中 的迁移是 本领 域研 究 热点 。本 文 采用美 国地 质 调 查研究所 开发 的低 温水 文地 球化 学模 拟软 件 P R E C I结 合 核工 业 南方 某 矿 的具 体 情 况 ,进行 了 u ( 1 H E Q .1 W)在 地 下水 中反应. 运耦 合模 拟 ,以便 为退 役治理 提供 科学 决 策 。 输
谢 水波 ,刘 奇 2 ,张晓健2 ,陈泽 昂 ,李仕友
( . 华 大 学 建 筑 工 程 与 资 源 环 境 学 院 , 湖南 衡 阳 1南 4 10 ;2 清 华 大 学 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系 。北 京 10 8 ) 20 1 . 004
摘要 :在综合分析核工业南方某矿Q长期 观测数据 的基础上 ,对矿 区实际情况进行概化 ,建立 了溶 质 的反应 一输运 ) 耦合模型 ,利 用溶 质反应. 输运模拟软件 P mlQ 。 H E c Ⅱ以 u( 为 目标对 尾矿库 区地 下水 中核 素迁移 进行 了数 值模 Ⅵ) 拟。研究 了在 弥散度 、扩散 系数 、 H值 、混合 比以及阻滞系数等参数不 同取值时 U V ) p ( I 在地 下水 中的迁移规 律 , 并 就参数对 模拟的影响进行 了分析 。模拟结果 与现场 实际情 况基本 吻合 ,为 矿区环境 评价及 退役 环境 治理提 供科学
A / n ・ 一) P (a L ‘ g
U(Ⅵ)在尾矿库地域地下水中迁移的数值仿真
LI Dauib XI Zh n we
J NG a— o g.W ANG ig s n I S ih n Jn -o g
( col f ra osutn U i ri f ot h aH nyn , ua 20 1C ia Sho o bnCnt co ,nv syo uhC i , egagH nn4 10 ,hn ) U r i e t S n
一种基于尾矿库生态环境模拟的核素迁移测量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尾矿库生态环境模拟的核素迁移测量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汪弘,李向阳,谢正坤,王建敏,罗才武,谢超,冯胜洋,雷波,洪昌寿
申请号:CN201911065597.7
申请日:20191104
公开号:CN110646321A
公开日:
202001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素迁移测量的生态环境仓,包括仓体;设置在仓体周围的保温层;设置在仓体底部的底板;所述仓体内设置有三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覆盖层仓、第二覆盖层仓和尾砂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尾矿库生态环境模拟核素迁移测量实验系统的生态环境仓,通过该生态环境仓特定的组成和结构,能够模拟尾矿库覆盖情况,还能引入表面的植被和模拟环境的调控,从而能够对退役铀尾矿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连续的测量,得到尾矿库生态环境模拟核素迁移测量实验系统。
申请人:南华大学
地址: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常胜西路2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铀尾矿库中238U运移数值模拟
铀尾矿库中238U运移数值模拟
李合莲;陈家军
【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工程》
【年(卷),期】2007(014)001
【摘要】铀尾矿库退役后要进行环境治理和长期监测,对库中放射性核素进行模拟可以为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采用有限元法对尾矿中238U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尾矿库治理后1 000 a,238U迁移到距尾矿库边缘183 m的地方,未到达附近河流.
【总页数】4页(P36-38,46)
【作者】李合莲;陈家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济南,25002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中节流螺旋管段微米级砂粒运移沉积规律数值模拟 [J], 苏义脑; 陈烨; 孙晓峰; 闫铁; 曲晶瑀; 段瑞溪
2.基于Hydrus-1D的滨海围填造陆区包气带中污染物运移的数值模拟 [J], 葛菲媛;刘景兰;李立伟
3.基于Hydrus-1D的滨海围填造陆区包气带中污染物运移的数值模拟 [J], 葛菲媛;刘景兰;李立伟
4.雨洪水回灌中多分散颗粒运移-沉积特征及数值模拟 [J], 邹志科;李亚龙;余蕾;李伟;罗文兵;孙建东
5.数值模拟在砂岩型铀矿流体运移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J], 韦晓艳;李增华;杜鹏飞;严兆彬;于炳飞;李胜苗;刘传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铀矿区地下水中氡迁移的室内模拟
铀矿区地下水中氡迁移的室内模拟张莹;张超宇;彭玉芳;张健【摘要】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migration behaviour of radon transport i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at uranium mine ,transport process of radon in porous aquifer medium was simulat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 of radon transport and tracer experiment .This paper made in-depth discussions on the migration rules of radon in groundwater and soil and revealed the behaviours of radon in the environ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nvection dominated on the movement of radon in porous aquifer medium .The lateral migration of radon was due to not only diffusion but also carrying of groundwater , adsorption of porous medium ,decay and volatilization .The lateral migr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movement of radon .The cluster theory and microbubble theory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were not the principal migration mechanism of radon transport in porous aquifermedium .Release and accumulation , volatilization ,decay ,adsorption and convection should be the result of radon movement .The findings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quantitative study of migration behaviours of radon in the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and further support for the theory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radon in uranium mine exploration .%为了查清某铀矿区氡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分别开展示踪实验和氡迁移实验,室内模拟孔隙含水介质中氡的迁移过程,深入探讨地下水、土环境中氡迁移的内在规律性,揭示氡的环境行为特征。
U (Ⅵ)在处置场地质环境中迁移规律的模拟研究
U (Ⅵ)在处置场地质环境中迁移规律的模拟研究赖捷;成建峰;阳刚;冷阳春;庹先国【摘要】以西南某极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获取处置场地质特征参数,结合PHREEQC软件和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GMS)预测U(Ⅵ)在处置场环境中的化学种态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U(Ⅵ)在处置场土壤中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0 d,吸附分配系数为358 mL/g;U(Ⅵ)在处置场地下水环境中主要以UO2 (CO3)22-和UO2 (CO3)34-形式存在;处置场关闭后安全运行30 a,处置场中心U(Ⅵ)质量浓度下降4.20%,外围50 m与下游河流边界处U(Ⅵ)质量浓度分别为初始给定值的3.40%和1.32%;在12a时有0.10%的U(Ⅵ)到达河边.%Using the soil from a very low level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 site in southwestern of China as research object,the geologic parameters of the disposal site were obtained by static and dynamic adsorption experiments,and combined with PHREEQC software and 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 (GMS),the chemical species and migration ofU (Ⅵ) in the disposal site soil were predicted.The research result showed that:The adsorption equ ilibrium time ofU (Ⅵ) in the disposal site soil was 20 d with 358 mL/g of the adsorption partition coefficient;U (Ⅵ)in groundwater of the disposal site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UO2 (CO3) 22-and UO2(CO3)34-;In 30 a of safe operation of the closed disposal site,the U(Ⅵ)mass concentration of soil in the disposal site centre will decrease by 4.20%,and that of soil at outer-ring 50 m and downstream boundary will be 3.40% and 1.32% of the initial value respectively;After 12 a of operation,only 0.10%ofU (Ⅵ) wi ll arrive at the riverside.【期刊名称】《化工环保》【年(卷),期】2017(037)005【总页数】6页(P592-597)【关键词】铀;核素迁移;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GMS);PHREEQC软件【作者】赖捷;成建峰;阳刚;冷阳春;庹先国【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四川绵阳621010;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四川绵阳621010;四川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91“极低放废物”是指放射性水平低、可浅层处置的固体废物,其放射性活度虽高于免管水平但不高于活度指导值[1]或监管部门认可的活度浓度值[2]。
地浸采铀矿区地下水中UO22+和SO42-迁移的数值模拟
地浸采铀矿区地下水中UO22+和SO42-迁移的数值模拟谭凯旋;周泉宇;吕俊文;王世强【期刊名称】《矿物学报》【年(卷),期】2007()z1【摘要】原地浸出(简称地浸)采矿又称为"溶液采矿"或"化学采矿",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传统的新的采矿技术,它是一种集采矿、选矿、冶金于一体的新的采矿理论和采矿方法,是将溶浸液直接注入地下含矿岩层中,利用矿物与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来获取有用金属和化合物.目前国内外在一些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矿床中都在逐渐应用溶浸采矿技术,其中应用最广泛和成功的尤其是铀矿床的溶浸开采.原地溶浸采矿具有基建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资源回收率高,适于开采低品位贫矿,保护地表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地浸采矿将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采矿结束后必须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和复原(Mudd,2001;IAEA,2005).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在新疆伊犁512矿床成功地建成了地浸采铀矿山,目前已有多座地浸矿山投入生产,部分矿山已经采完或即将采完,急需开展地下水的复原研究.本文选择新疆某终采地浸铀矿区,对地下水水中主要污染物UO22+和SO4-的迁移的寿命进行数值模拟,并以此探讨选择合适的地下水复原方法.……【总页数】2页(P394-395)【作者】谭凯旋;周泉宇;吕俊文;王世强【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核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南华大学核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南华大学核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南华大学核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7【相关文献】1.帷幕注水地浸采铀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J], 谢廷婷;王晓东;谭亚辉;甘楠;廖文胜;杨立志;段柏山;李德;利广杰2.基于Visual MODFLOW的地下水数值模拟在地浸采铀中的应用 [J], 利广杰;王海峰;张勇;张博;肖作学3.某地浸采铀矿山采区井场地下水中铀迁移预测 [J], 吕俊文;徐乐昌;杨勇4.地浸采铀地下水中放射性污染物迁移的模拟 [J], 李春光;谭凯旋5.我国北方某地浸采铀矿山采区地下水中∑Fe与SO42-迁移预测 [J], 吕俊文;刘江;谭凯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铀尾 矿 库 区浅 层 地 下水 中 U( ) 移 的模 拟 Ⅵ 迁
谢水波 , 陈泽昂 , 张晓健 , 王开华 , 王清良 , 俊文 吕
(.南 华 大 学 建 筑 工 程 与 资 源 环境 学 院 , 南 衡 阳 1 湖 4 1 0 ;.清 华 大学 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系 , 京 2012 北 108) 0 0 4
Tsn h aUn v riy,Bej n 0 0 4 h n ) i g u ie st iig 1 0 8 ,C i a
Absr c ta t:Ba e n t n l e f t e s r t e c r c e itc s d o he a a ys s o h t uc ur ha a t rs is,r nni nd hy o o— u ng a dr g l ia on ii nsoft r ni og c lc d to he u a um l t ii g st n s t r i mil a ln ie i ou he n Ch na,t o og c la — he ge l ia nd h r ge o i a o ii nswe es m ma ie .The heo — me i ou e o ut e yd o ol g c lc nd to r u rz d n t ne di nson c pl d s l er —
维普资讯
第4 卷 第 1 1 期
20 年1 07 月
原
子
能
科
学
技
术
Vo_ 1 No 1 l4 , .
At omi c Ene gy Sc e ea c no o r inc nd Te h l gy
J n 2 s a f r to i t i uton a unc i f tme a s a e wa a c l t d a na y e t ton o i nd dit nc s c l u a e nd a l s d wih v rou d fusn c e fce s nd d s r i c fii n s The r s t s w t a a i s if i g o fii nt a i pe son oe fce t . e uls ho ht
摘 要 : 详 细 分析 中 国南 部 某 大 型 铀 水 冶 尾 矿 库 的结 构 特 点 、 营 情 况 和 库 区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的基 础 上 , 在 运
对 库 区水 文 地 质 条 件 进 行 概 述 , 用 溶 质 反 应 一 移 模 拟 软 件 P 运 运 HR E 一1 建 立 研 究 区 U( I 在 浅 层 E QC 1, V) 地 下 水 中迁 移 的一 维 溶 质 反应 一 运 耦 合 模 型 , 分 析 在 不 同 时 间 、 离 、 散 系 数 、 散 度 等 条 件 下 铀 输 并 距 扩 弥
在 铀 尾 矿 库 区浅 层 地 下 水 中 的 迁 移 , 即铀 浓 度 随 时 间 及 距 离 的 变 化 。模 拟 结 果 与 现 场 观 测 资 料 基 本 吻
合 , 明 该软 件 能较 好 地 模 拟 U( I 的迁 移情 况 , 明 了 该 模 型 的 可 行 性 。研 究 还 表 明 , 散 作 用 对 铀 表 V) 证 弥 迁移有显著影响 , 弥散 度 的取 值 是 模 拟 可 靠 与 否 的关 键 参数 , 分 子 扩 散 对 本 模 拟 的影 响 可 忽 略 不 计 。 而 关 键 词 : HR E C 1程 序 ; 素 迁 移 ; 质 反 应一 运 耦 合 模 拟 ; 水 冶 P E Q -1 核 溶 输 铀 中 图分 类 号 : 8 7 X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06 3 (0 7 O —0 80 10 —9 1 2 0 ) 10 5~7
a t n ta s o tn me ia d lwa mp o e o smu aet eU ( I ci —r n p r u rc l o mo e se ly d t i lt h V )m ir t ni h l g a i s a— o n
lw r u d t ra h ies u id h r sn o g o n wa e tt est t de eeu i gPHREEQC Ⅱ c d .Th g )c n e — 一 oe eU( I o c n
W ANG n —in Qi g l g .LU n we a J — n u
( . c o l f c iet r lEn i ern n s u csEn io me t 1 S h o Arh tcu a g n e ig a d Reo r e vr n n ,Na h aUn v ri o n u i est y, He g a g 4 1 0 ,C ia; . p rme t f vr n na ce c n g ne i g, n y n 2 0 1 h n 2 De a t n En io me t lS in ea d En i e rn o
Smuaino Ⅵ )Mirt ni h l w Gr u d tr i lt f o U( gai S al o n wae o n o
a a u ilTa lng S t tUr ni m M l— ii ie
XI h ib ,CHEN ea g ,ZHANG a —in ,W ANG ih a , E S u_ o Z —n Xioia 。 Ka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