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说课稿

合集下载

放大镜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范例篇一:第一课《放大镜》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放大镜》。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教科版《放大镜》,教学对象是学校六班级同学。

同学前面已学习过Flash最基本动画原理,能制作出简洁动画,并对帧、图层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本节课的新学问点同学很简洁接受。

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初步把握遮罩动画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2)把握放大镜效果的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1)让同学自主实践,去完成放大镜效果的动画,使同学能够快速把握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2)培育同学自主学习力气、探究创新力气和综合运用学问的力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运用Flash动画软件制造作品的乐趣;2)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3)体验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发学习flash的爱好。

3、教学重点:Flash中的遮罩层。

4、教学难点:Flash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二、说教法本节课,我分别接受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去关怀同学学习、消化和把握内容,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这些方法,使同学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学问和操作技能,进而培育同学的自学力气与动手实践力气。

三、说学法本课是动手实践操作为主的一节课,每个同学所把握的学问水平差异较大,为了能使大家共同进步,培育同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同学进行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我允许邻桌的同学相互沟通、探讨,小组进行合作创设一个和谐、快乐、活跃的氛围,以同学为主体,始终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相互协作”,让他们带着深厚的爱好与求知欲望去进行学习和操作。

四、说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让同学亲自体验Flash玩耍??“小孔探物”的玩法,这里我运用了大家比较生疏的图片,让同学乐观参与,观看玩耍中的动画效果。

放大镜说课稿范文(通用12篇)

放大镜说课稿范文(通用12篇)

放大镜说课稿范文(通用12篇)放大镜说课稿 1一、说教学设计特色和效果(一)教材分析:《放大镜》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1课内容。

本单元是按照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顺序编排的,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展开。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

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很了解。

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放大镜》一课作为“微小世界”单元的起始课,对激发学生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领悟观察工具的发展带来的好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兴趣基础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凸起;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过程与方法: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3、情感目标: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用放大镜观察到物体的更多细节,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三)教法学法:1、教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组织学生经科学探究过程,并综合运用比较法、发现法,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同时运用讲解、点拨、启发、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源动力。

2、学法:为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素质融为一体。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中建立科学概念,经历过程。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1《放大镜》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1《放大镜》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1《放大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放大镜》这一节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近科学》的第一课。

本节课通过放大镜这个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放大镜的原理,了解放大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在科学探究方面,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放大镜的原理,知道放大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放大镜的原理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难点:放大镜的制作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放大镜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放大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的作用和原理。

2.探究放大镜的原理:让学生观察放大镜,发现放大镜的放大效果,引导学生探究放大镜的原理。

3.制作放大镜:指导学生制作简易放大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实验探究:让学生用自制的放大镜进行实验,观察放大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原理:……•制作方法:……•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操作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放大镜原理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光的传播规律。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放大镜、实验材料(如小纸片、小昆虫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话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关于放大镜的知识,你们知道放大镜是用来做什么的吗?”2. 探究与讲解(15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放大镜的形状和构造,解释放大镜的原理: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使光线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放大物体的影像。

b. 利用投影仪展示放大镜的原理示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c.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放大镜,观察放大镜对物体的影响,引导学生总结放大镜的特点和作用。

3. 实践活动(2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放大镜和一些小纸片。

b. 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小纸片上的字迹,让他们发现放大镜的放大效果。

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放大镜可以看清楚小纸片上的字迹?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放大镜可以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将光线聚焦,使得物体的影像放大。

d. 让学生自由探索其他物体,观察放大镜对不同物体的放大效果,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

b. 提出拓展问题:除了放大镜,我们还能用什么其他工具来放大物体的影像?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积极回答。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标题:放大镜说课稿引言概述:在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中,放大镜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放大镜的教学,可以匡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本文将从放大镜的原理、种类、用途、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放大镜的原理1.1 放大镜的构造:放大镜由透镜和镜框组成,透镜可以是凸透镜或者凹透镜。

1.2 放大镜的原理:透镜的凸面使光线汇聚,形成实像;凹面使光线发散,形成虚像。

1.3 放大镜的焦距:焦距是指光线汇聚或者发散的距离,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二、放大镜的种类2.1 凸透镜:凸透镜的中心厚,边缘薄,可以放大物体。

2.2 凹透镜:凹透镜的中心薄,边缘厚,可以缩小物体。

2.3 复合透镜:由两个或者多个透镜组合而成,可以实现不同放大倍数。

三、放大镜的用途3.1 放大物体:通过放大镜可以观察细小的物体,如昆虫、植物细胞等。

3.2 照明:放大镜可以聚光,提高光线亮度,方便观察。

3.3 眼镜创造:放大镜可以用于创造眼镜,匡助人们改善视力。

四、放大镜的实验方法4.1 准备材料:放大镜、小物体、光源等。

4.2 实验步骤:将小物体放在透镜焦点处,调整焦距,观察实像。

4.3 实验效果: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物体的放大效果,了解透镜的原理。

五、放大镜的注意事项5.1 防止眼睛受伤:使用放大镜时要注意避免直接看向强光源。

5.2 保护透镜:放大镜透镜表面易受损,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刮伤。

5.3 存放方法:放大镜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高温。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放大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实验和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希翼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教师们在六年级科学教学中的说课工作有所匡助。

放大镜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看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在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

(3)知道放大镜的特点是透亮和中间较厚(凸起)。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正确使用放大镜,能够认真观看物体。

(2)通过使用放大镜之后,来比较用肉眼观看和用放大镜观看物体的不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放大镜的正确使用,理解使用放大镜观看的意义并增加用放大镜观看身边世界的爱好。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熟悉到从肉眼观看到创造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理解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难点】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微小之处。

【教学方法】推理探究法【课前预备】放大镜、平面镜、玻璃片、电视机、计算机、照片【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谜语:故古变成方,一人无处藏。

金意心儿换,又见力量强。

(打一工具)谜底:放大镜。

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放大镜》。

二、新课学习(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看放大镜是常用的观看工具之一。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有许多的应用。

下面展现放大镜的用途:农业科技人员:观看植物的花或种子;观看病虫害;精密仪器修理工;公安人员:拆除危急物品;观看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仪器镜头;查看地图比例;用于考古讨论;取火……课件上展现相关图片(二)放大镜下的新发觉1.知道了放大镜的用途。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观看方法一:观看对象不动,人眼和观看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观看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动画展现观看方法。

2.用放大镜观看图片用肉眼和放大镜观看印刷物上的照片通过观看发觉:印刷物上的照片是由点组成的。

由于印刷上采纳的是网点技术。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看电视机屏幕和计算机屏幕通过观看发觉:用肉眼观看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会看到许多很小的荧光点,用放大镜就能看到它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放大镜》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放大镜》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放大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放大镜》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放大镜的构造、了解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放大镜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但学生在使用放大镜方面的经验较少,对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理解放大镜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放大镜的构造,了解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学会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放大镜的构造、成像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放大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分组讨论、动手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放大镜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放大镜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放大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放大镜的构造,了解放大镜的成像原理,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3.讨论:分组讨论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放大镜的相关知识,强调重点内容。

5.拓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放大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放大镜的关键知识点,包括放大镜的构造、成像原理和使用方法。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说课稿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说课稿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放大镜》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的制作方法以及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能够独立完成。

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放大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认知和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制作一个放大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放大镜的制作方法和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等。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同时,教师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放大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引导学生思考放大工具的作用和原理。

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3.制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每组学生独立制作一个放大镜。

4.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放大镜,并介绍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放大镜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的制作方法以及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清晰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标题: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引言概述:放大镜是小学科学课程中常见的实验器材,通过放大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物体,帮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

本文将从放大镜的原理、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放大镜的原理1.1 放大镜的构造:放大镜由透镜和支架组成,透镜一般为凸透镜。

1.2 光的聚焦原理:凸透镜能够将入射光线聚焦到焦点处,形成放大的像。

1.3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透镜的焦距和物距。

二、放大镜的用途2.1 观察微小物体:通过放大镜可以观察细小的生物、纹理等细节。

2.2 进行实验:在科学实验中,放大镜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3 辅助学习:放大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成像原理。

三、放大镜的使用方法3.1 调节焦距:根据不同的物体距离,调节放大镜的焦距。

3.2 观察角度:保持透镜与物体垂直,以获得清晰的放大效果。

3.3 防止眼睛疲劳:使用放大镜时,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疲劳。

四、放大镜的注意事项4.1 防止透镜受损:放大镜是易碎的器材,使用时需轻拿轻放。

4.2 避免阳光直射:放大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免透镜变形。

4.3 定期清洁:放大镜使用后应及时清洁透镜表面,以确保观察效果。

五、实验设计5.1 实验目的: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放大效果,了解光的成像原理。

5.2 实验材料:放大镜、各类物体。

5.3 实验步骤:调节放大镜焦距,观察不同物体的放大效果,记录观察结果。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学生们对放大镜的原理、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的科学学习和实验中,放大镜将成为他们的得力助手,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科学世界。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中的一堂关于放大镜的课程。

在教材中,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放大镜的原理、构造和应用,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放大镜的作用。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知道放大镜的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放大镜的特点,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a. 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

b. 放大镜的应用领域。

c. 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放大镜的特点。

2. 教学难点:a.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b. 如何让学生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媒体展示一些放大镜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你们知道放大镜是怎么工作的吗?放大镜有哪些应用领域?2. 知识讲解与实验探究(30分钟)a. 讲解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10分钟):通过板书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放大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解释光线的折射和聚焦原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通过放大镜可以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b. 实验探究(2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配备一把放大镜和一些小物体。

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放大镜下的表现,并尝试调整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放大镜的特点,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讨论。

3. 梳理知识与总结(10分钟)学生回到座位上,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所学内容,总结放大镜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通过提问和讨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放大镜的理解。

4. 拓展延伸(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放大镜的场景,如天文观测、显微镜等,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标题:放大镜说课稿引言概述:本文将环绕放大镜这一小学科学知识展开说课稿,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匡助他们理解光学原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一、放大镜的原理1.1 放大镜的结构放大镜通常由一个凸透镜组成,其中凸透镜的两面分别是凸面和凹面。

1.2 光的折射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使得光线聚焦在一个焦点上。

1.3 放大镜的放大效果通过凸透镜的聚焦作用,放大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更大。

二、放大镜的应用2.1 放大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放大镜常用于观察小物体,如看书、观察昆虫等,匡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细节。

2.2 放大镜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科学实验中常用放大镜观察微观世界,如观察细胞结构、观察化学反应等。

2.3 放大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医生常用放大镜进行检查和手术,匡助他们更精确地操作和诊断病情。

三、放大镜的种类3.1 手持式放大镜手持式放大镜适合在日常生活中携带和使用,如阅读、绘画等。

3.2 台式放大镜台式放大镜适适合于实验室、工作室等需要长期观察的场合。

3.3 数码放大镜数码放大镜结合了数字技术和光学技术,可以将放大的图象显示在屏幕上,方便观察和记录。

四、放大镜的制作4.1 材料准备制作放大镜需要准备透明的凸透镜、支架等材料。

4.2 切割和组装将凸透镜切割成合适大小,并用支架固定在适当位置。

4.3 调试和测试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放大镜的效果和质量。

五、小学生如何学习放大镜5.1 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放大镜,观察不同物体的放大效果。

5.2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激发他们的思量和探索精神。

5.3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放大镜,如观察植物、昆虫等,加深对放大镜的理解和应用。

结语:通过本文的说课稿,希翼能够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科学六下《放大镜》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下《放大镜》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下《放大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放大镜》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原理,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和研究。

本文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观察能力,对于放大镜这一工具,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对其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放大镜的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放大镜的原理,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和研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难点:放大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放大镜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放大镜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放大镜的作用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讲解:教师讲解放大镜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解答学生的疑问。

4.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和研究,巩固所学知识。

5.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放大镜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强化记忆。

7.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和研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放大镜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可以采用流程图、示意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中的一堂关于放大镜的知识讲解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放大镜的原理,掌握放大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放大镜、实验器材、实验记录表等。

2. 教材准备:教科书、课件、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放大镜放大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通过课件和图片,讲解放大镜的构造和原理,包括透镜的作用和焦距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透过放大镜看东西会变大?请举例说明。

(3)让学生观察实物放大镜,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他们亲自体验放大镜的效果。

3. 实验探究(1)设计实验: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变化,探究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2)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放大镜和一些实验器材,观察不同物体的放大效果,并记录实验数据。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的关系。

4. 拓展应用(1)让学生思考:放大镜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

(3)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思考,提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5.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总结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强调放大镜在观察和实验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的对象,并写下观察的结果和感想。

六年级科学教案:放大镜(5篇)

六年级科学教案:放大镜(5篇)

六年级科学教案:放大镜六年级科学教案:放大镜(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科学教案:放大镜,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科学教案:放大镜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奇特的身体构造1、科学家故事导入: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

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为乐。

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

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师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1) 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 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

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1) 师: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 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

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标题:放大镜——小学六年级科学说课稿引言概述:放大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仪器,通过透镜的特殊设计,能够放大物体的图像。

本文将从放大镜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应用以及注意事项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放大镜的原理1.1 凸透镜原理:介绍凸透镜的特点和原理,如光线的折射、焦距等。

1.2 放大镜的特点:解释放大镜与凸透镜的区别,如焦距、物像关系等。

1.3 放大原理:说明放大镜通过凸透镜将光线聚焦,使物体的图像放大。

二、放大镜的结构2.1 透镜:介绍放大镜中使用的透镜种类,如凸透镜。

2.2 手柄:说明放大镜的手柄用于握持和调整焦距。

2.3 框架:解释放大镜的框架结构,如支撑透镜和固定手柄。

三、放大镜的使用方法3.1 握持方法:详细描述正确的握持放大镜的方法,如握住手柄、保持稳定等。

3.2 调焦方法:阐述如何通过调整手柄来改变焦距,实现物体的清晰放大。

3.3 观察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将物体放置在放大镜的前方,并观察放大的效果。

四、放大镜的应用4.1 科学实验:介绍利用放大镜进行科学实验的例子,如观察昆虫、观察植物细胞等。

4.2 医学应用:说明医生使用放大镜来观察病人的身体部位,如耳朵、喉咙等。

4.3 日常生活:阐述放大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阅读小字、修理电子器件等。

五、使用放大镜的注意事项5.1 防止眼睛疲劳:提醒学生使用放大镜时要适度休息眼睛,避免过度疲劳。

5.2 防止逆光:指导学生在使用放大镜时要避免逆光,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5.3 小心保管:强调学生要小心使用和保管放大镜,避免损坏或丢失。

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了解了放大镜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放大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仪器,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物体,扩大我们的视野。

希望学生们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并在实践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放大镜的定义和构造;2.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3.理解光的折射原理。

二、教学重点1.放大镜的定义和构造;2.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光的折射原理;2.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放大镜、白板、投影仪;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话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放大镜吗?它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放大镜,并解释放大镜的定义和构造。

教师可以用PPT或实物放大镜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放大镜的形状和特点。

3.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姿势和调节方法。

4.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小样本,如昆虫、植物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放大镜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发现放大镜的作用和优势。

5.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放大镜的定义、构造和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放大镜可以看清楚物体?这与光的折射有关吗?6.拓展(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问题,如: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与放大镜有何区别?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并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六、板书设计放大镜- 定义:用于放大物体的光学器具- 构造:凸透镜使用方法:- 调节焦距- 观察物体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放大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践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够亲自操作放大镜进行观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拓展问题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光学器具的学习,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光的折射原理。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中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关于放大镜的使用和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掌握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的正确方法,并能够解释放大镜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了解放大镜的作用;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放大镜、小黑板、教学PPT。

2. 教学材料:放大镜的结构示意图、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说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一个问题,如:“你们有没有用过放大镜观察物体?放大镜是如何起作用的呢?”通过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教师通过教学PPT向学生介绍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并配合放大镜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讲解。

重点讲解放大镜的透镜、焦点等概念,让学生了解到放大镜是通过透镜将光线聚焦来实现放大效果的。

b. 教师向学生展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详细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重点讲解保持适当距离、调节焦距等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20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支放大镜。

b.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依次观察不同的物体,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c.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观察结果,讨论放大镜的作用和原理。

4. 归纳总结(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并解释放大镜的作用。

b. 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发现和体会。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简版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简版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标题: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引言概述:放大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工具,通过透镜的作用使物体看起来变得更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六年级学生将学习到光的传播和反射等知识,放大镜作为一种光学仪器,对于学生理解光学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放大镜的相关知识,包括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的种类、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放大镜的应用以及放大镜的注意事项。

正文内容:1. 放大镜的原理1.1 透镜的作用1.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1.3 光的折射原理2. 放大镜的种类2.1 凸透镜放大镜2.2 凹透镜放大镜2.3 复合放大镜3.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3.1 观察物体的距离3.2 调节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3.3 观察物体的位置4. 放大镜的应用4.1 放大镜在实验中的应用4.2 放大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3 放大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5. 放大镜的注意事项5.1 避免放大镜过度曝光5.2 避免放大镜过度近视5.3 注意放大镜的保养和存放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了解到放大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工具,它通过透镜的作用使物体看起来变得更大。

放大镜的种类有凸透镜放大镜、凹透镜放大镜和复合放大镜等。

在使用放大镜时,需要注意观察物体的距离、调节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以及观察物体的位置等。

放大镜在实验、日常生活和医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在使用放大镜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曝光和近视,以及进行适当的保养和存放。

通过学习放大镜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和应用。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放大镜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匡助学生观察弱小物体的一种工具。

通过放大镜,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和结构,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篇说课稿将环绕放大镜的原理、使用方法和实验设计展开,以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放大镜。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结构;(2)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3)通过实验设计,观察放大镜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2)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2)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提出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细致、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放大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实验设计及观察结果的分析。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2)如何设计实验,观察放大镜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1)放大镜;(2)实验用品:小纸片、小针、小线等;(3)实验记录表。

2.教学环境:教室内设置实验区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过程。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只放大镜,引导学生观察放大镜的形状、结构和特点,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放大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吗?”2.讲授(10分钟)(1)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语言解释放大镜的原理: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从而使物体看起来变大。

(2)介绍放大镜的结构:放大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手柄组成。

3.实验操作(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赋予一只放大镜和实验用品。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小纸片、小针等放在实验台上,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并记录观察结果。

(3)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让他们发现放大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变大、更清晰。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科学课本中的一节内容,主要讲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放大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能够应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是匡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放大镜、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问题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同学们,你们有没实用过放大镜观察过物体呢?放大镜是如何让物体变得更大的呢?”2. 学习放大镜的原理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教师向学生介绍放大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放大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支架组成,凸透镜能够将光线进行折射,使得物体在透镜后方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放大镜的展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

3. 进行实验观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亲自体验放大镜的效果。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可以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与同学们分享。

4. 讨论放大镜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放大镜的应用领域,例如在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等仪器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思量放大镜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5.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并回顾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结果。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量和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镜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放大镜》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1课内容。

本单元是按照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顺序编排的,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展开。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

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很了解。

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放大镜》一课作为“微小世界”单元的起始课,对激发学生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领悟观察工具的发展带来的好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兴趣基础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凸起;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过程与方法: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3.情感目标: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用放大镜观察到物体的更多细节,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三)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组织学生经科学探究过程,并综合运用比较法、发现法,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同时运用讲解、点拨、启发、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源动力。

2.学法:为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素质融为一体。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中建立科学概念,经历过程。

(四)教学策略与过程: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了调整,使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吸引学生不断探究,使学习流程更流畅、自然。

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导入激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热身活动:视力大考验。

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卡片等,让孩子们辨认图片或文字,激发学生的兴趣。

微雕石的出现,使学生经历了“不可能”的任务,从而将学生思维引向本课的教学内容,明确了这节课的探究主题。

第二个环节:探究活动:寻找放大工具。

从“想看得清更小的物体,怎么办?”到“如果没有放大镜,你能用我们现有的物品解决同样的问题吗?”,两个紧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处,从而开始了本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寻找放大工具。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没有直接发给学生放大镜,而是给了装了水的塑料瓶、玻璃片等五种物品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一些材料有放大功能,而一些材料不具备。

通过能放大图像的物品互相比以及与放大镜对比,发现具有放大功能的材料和放大镜的共同特点是:透明、中间凸起。

从而理解为什么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把这一活动安排在前,也期使学生经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这一伟大进程,了解到放大镜发明的历史,体验到利用工具来帮助突破人体局限的乐趣。

第三个环节:探究活动: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发现更多的细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之后的“意外收获”。

学生们经过用放大镜来观察图片、纸巾等材料,发现了原来用肉眼观察时看不到的细节。

使学生在深刻理解放大镜的作用不仅仅是放大图像的同时,理解放大镜在人类探究微小世界领域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环节的活动中,我以一张“放大镜下的纸巾”图片作“导火索”,让学生猜猜图片上的是什么,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

通过眼睛观察和放大镜观察相互对比、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对比观察,学生们在发现细节的同时,又感受到工具改进带来的新的认识。

视频“放大镜的作用”,在学生充分探究后,起到了深化认识、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四个环节:总结延伸。

《放大镜》一课是“微小世界”单元的起始课,因此在课的最后环节中,以开放式问题“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你还希望使用什么工具观察更微小的东西?”拓开学生思维,引发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关注和期待。

(五)教学板书:
遵循“清晰、突出重点”的原则,本课的教学板书设计如下:
1.放大镜↑
透明、中间凸起
放大图像→看清细节
二、教学反思。

本课以“引导学生经历放大镜发明、使用的历程,理解放大镜观察的意义”为教学线索,略去了教材
中“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这一活动,把课堂时间充分留给了两个探究活动“寻找放大镜”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在活动顺序安排上,特意将“寻找放大镜”作为第一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经历用身边的物品尝试放大物体图像的活动,来体验前人发明放大镜的过程,在充分的探究中,理解放大镜透明、中间凸起的特点。

放大镜发明之后,人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许多原来意想不到的细节和信息,从此打开了探索微小世界的大门。

放大镜观察的意义,主要通过活动“放大镜下的新发现”来理解。

教师在课堂中始终将“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的理念作为授课的根本,以趣味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特意设疑引发学生兴趣。

两个活动的环节紧凑,时间安排较合理,充分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课堂教学层层深入、不断推进。

教师努力创设轻松、和谐和积极的探究氛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及时的点拨、指导、评价等,促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情绪开展活动,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探究中对各小组的指导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不能很好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交流停留在表面,对一些学生的想法,不能很好地应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