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天气和气候 导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
七年级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湘教版
1 /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 题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课 时
本学期第 课时 日 期 本单元第 课时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1、 学会分析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能力目标 会阅读、分析地球的公转示意图。
情感目标 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队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影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标注
启 动 课
堂 根据提纲复习知识 1、 气候的两个要素
2、 会阅读、绘制、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3、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4、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生思考 回答归纳
课堂导入 导课:
由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
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
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
生参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标注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地球的表面特点:具有球状的表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含义: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
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太
阳辐射越弱,气温越来越低。
3、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产生的现象:
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4、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年;特征:地轴
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产生的现象:四
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5、课件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标出公转的方向;
湘教版地理七上《天气与气候》word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上《天气与气候》word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得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气团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阻碍,阻碍我国天气的要紧气团、锋面的概念、形成。
2.使学生学会运用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知识,分析锋面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3.使学生能联系当地的天气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阻碍我国天气的要紧气团,冷锋与天气。
教学难点:锋面与天气。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这一节我们讲第五节,天气与气候。它是在综合前四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并联系实际说明气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全章的总结。
【板书】第五节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差不多记录了这几天天气预报。
【提出问题】我们天天在听天气预报,今天天气和昨天相同吗?谁来说明最近两天的天气情形?什么是天气?
【教师总结】
1.天气:指一个地点短时刻内的大气状况
2.气候:指一个地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北京,那么北京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老师总结】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冰冷干燥,每年都如此,是有规律的,比较稳固的,而天气是瞬息万变的。
【转折过渡】那么什么因素阻碍天气与气候呢?
【板书】二、阻碍天气的要紧因素
1.气团
介绍气团的概念。(学生看书,画在书上。)
【出示投影】“世界气团分布图”
【提出问题】气团定义(概念)中的“宽敞范畴”有多大?
【指图讲解】看图,整个北太平洋地区,要紧是一个热带海洋气团。
【承转】这么大范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均一的大团空气是如何形成的?
初中湘教版七上地理《天气和气候》教案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天气和气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学生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收看天气预报。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
(2)通过对天气和气候特点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区分天气和气候。
【教学难点】
识记天气符号,掌握预报天气的技能
【教学方法】
读图、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问:我们外出旅游一般要做哪些准备?(学生回答)
师:除了必要的衣物和生活用品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了解那里的天气状况。
二、新课学习
(一)天气
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
让学生说一说这分别是什么天气(学生看图回答)
提问:什么是天气?一般用哪些语言来描述天气?天气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明确: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描述天气可以用: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
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展示图片:
提问:你能根据图片描述当时的天气状况吗?(学生回答:晴、下雨、刮风、下雪)
提问:什么是气候?气候又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明确: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展示图片,
提问:你能据图片描述那里的气候特点吗?(学生回答:沙漠地区炎热干燥;极地地区严寒)总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气候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4.1《天气与气候》教学脚本
《天气与气候》教学脚本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刚刚视频中讲的是二战时期德国和苏联的战争,本来德国武器和军队实力都远超过苏联,但由于德国战前没有做好入冬准备,而苏联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严寒天气。这时候,德军武器被冻住,士兵被冻伤,而苏联武器已经做了防冻处理,士兵也经历过严寒作战训练。最后,在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下,德军战败。同学们,从这段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天气和气候对我们人类来说有很大的影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天气和气候。
那什么是天气呢?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如何描述天气呢?我们平时用晴、雨、冷、热、风力大、风力小等词语来描述天气。下面请同学们试着描述贝贝在上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天气,请大家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第一幅图,贝贝遇到的是晴天,第二幅图是下雪天,幅图是大风天气,第四幅图是雨天。
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如何描述天气。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材料,请同学们通过这段材料,归纳一下天气的特点。请大家按下暂停键,思考3分钟。
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天气的特点是短时间的,多变的。例如我们平时会说: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同学们,你还可以想到其他形容天气多变的特点的句子吗?
学习完天气的知识后,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老师寒假要回黑龙江老家过年,你们帮老师想一想我应该带哪些装备回去呢?可能你们脑海中浮现的都是羽绒服、棉帽子、棉鞋等防寒的衣物。可是同学们,你们都去过黑龙江过年吗?你们怎么知道老师需要带这些衣物呢?原来,你们的判断依据呀,就是黑龙江的气候。那什么叫气候呢?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国际气象组织把1931-1960年的观测记录作为论述现阶段气候的统一年代。那气候有什么特点呢?它与天气正好相反,它的特点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我们平时如何描述气候呢?例如黑龙江冬季寒冷,昆明四季如春、西北地区气候枯燥等。下面这三幅图片是三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同学们,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述这三个地区的气候呢?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 1 -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 7 -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 12 -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 19 -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教案最新范文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教案最新范文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教案1
人文环境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了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加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了解亚洲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通过分析各国产生经济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洲人文地理环境的学习,初步掌握搜集各个国家资料的方法,通过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亚洲人文环境,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亚洲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以及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亚洲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
2、地形如何制约河流的流向?
3、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导入新课: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亚洲的人们怎样生活呢?
显示亚洲不同地区民族服饰
根据第一节所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猜一猜它们分别分布在
亚洲的哪些区域?
服饰为单一薄裙———分布在亚洲南部、东南部的热带地区;
服饰为白色裹物———分布在太阳辐射强烈的西亚地区;
4.1 天气和气候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天气和气候
天气与战争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虽然有夜视和红外设备,但由于沙漠地区气候炎热,飞沙漫天,扬起的尘土曾使军事雷达,无线电设备受到干扰,而导弹,卫星,飞机都难以正常工作,多国部队一些非战斗而死亡的人员,其死因多与天气条件导致的武器失灵有关.
(一) 了解天气与气候的联系和差别.
1.你有留意天气预报吗?
请你收集相关的天气资料,预报本地天气基本情况.
据你观察,天气预报通常会播报多长时间的情况呢? .
2. 你曾留意有关气候的报道吗? 气候数据的作用在哪里? 请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寒假期间, 在北京读书的王芳决定去广州旅游. 同时她的妈妈则参加了新加坡的出国旅游团. 为了准备行装, 王芳特地去图书馆查了有关广州和新加坡的资料( 如下图所示). 王芳看到后, 立刻将原来放进行李的羽绒服拿出来, 又叫妈妈多带两套夏装去. 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吗?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吧,观察上面的两份资料,你会发现::
①无论描述天气还是气候,都围绕和两方面。
②天气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是和。
③气候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和。
④天气具有 (多变、稳定) 的特点,天气所表述的是 (短、长) 时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 (短、长)时天气状况的概括,气候所表述的特点是 (多变、稳定) 的。
(二)下列材料反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请将代号填入与之相应的空格内:
材料一:1979年1月,欧洲遭到了一次大风雪的袭击,德国北部大雪不停地飘了48小时,积雪3尺多深,许多汽车陷入雪中无法开动。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是本章的第一节内容,主
要向学生介绍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特征和分类。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天气和气候
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可能还比较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了解天气
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环
境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情感态度,增强
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
活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
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结合实地观测、
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讨天气和气候
湖南省耒阳市坪田学校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4.1 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总第16课时)
七年级地理(上)执笔:刘功华审核:课型:预+展
班次小组名姓名评分小组长签名
一、抽测反馈
1、乡村是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
做,大一些的叫做,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
口,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
2、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聚落的形成受、、、等条件影响。气候、水源、交通、地形的地区易形成聚落。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了解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3、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
4、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
三.自主学习(学习教材P67-P68页,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书上圈点)
1、天气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今天的天气?
2、想一想天气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3、气候的概念及特点,与天气的区别。
四、展示提升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不同之处提出疑问。
1、天气是指
突出特点是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今天的天气:
2、天气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3、气候是指
4、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5、读图4-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绿色、蓝色分别代表什么?
6、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7、根据P68的图4-3,写出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8、请你写出下列风向标所代表的风向和风力。
风向
风向
风力
风力
五、达标检测
1、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2、说出下列诗句表示是天气还是气候
七年级地理4.1天气与气候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基 本概念,理解它们之 间的区别和联系。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释生活中的天气和气 候现象,提高地理思 维能力。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形 成原因、变化规律及 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影 响。
02
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
天气的定义与特点
01
02
03
定义
短期(如一天内)在某一 地点所经历的大气状况, 包括温度、湿度、降水、 风速、风向等。
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
01
02
03
04
海平面上升
由于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上 升,对沿海城市和岛国构成威
胁。
极端天气事件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 多,如暴雨、干旱、飓风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 ,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破坏。
农业生产受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周期 、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造
年降水量较低,如沙漠 气候。
温带气候
四季分明,如温带海洋 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
候。
天气与气候的差异
时间尺度
天气关注短期状况,而气 候关注长期状况。
影响因素
天气受短期的气象因素影 响,而气候受长期的气候 系统影响。
可预测性
天气的变化更难以预测, 而气候的变化相对稳定。
03
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通过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
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区别。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有一定
的了解。但他们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特点以及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了解天气和气候的
特点和区别,认识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和气
候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关爱环境,增强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区别,天气和气候对生产、
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
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
示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和影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节目,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激发学生
湘教版七上地理 第四章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在讲授了走进地理、地球概况与世界的居民后,安排学习世界的气候。气候是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要素,也是学习的重点。天气与气候是本章第一节,分为“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三框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本课是后边三节学习的基础和铺垫。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本课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动手、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尤其是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辨析过程与实践练习。另外,初一学生生性活泼,课堂形式不宜单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2、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学法指导】
1、“学习有用的地理”。从生活实际入手,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且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我采用比一比、试一试,进行看图识天气抢答比赛等游戏,帮助学生记忆。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山东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4.1《天气和气候》学案(湘教版)
审定: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杨妙薇编写: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杨妙薇
学习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养成
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用实例说明保护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正确识别天气与气候、认识天气符号。
学习过程:
课前5分钟:读东西两半球,填写下列内容:
⑴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是:
A 洲、
B 洲、
C 洲、
D 洲
⑵A、B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运河,C、D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运河。
⑶在图中填出四大洋的名称。
⑷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A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运河。CD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运河。四大洋中,冰雪覆盖面积最大的是。被A、B、C三个大洋包围的是洲。
新授过程:
(一)天气与气候Array1、天气与气候:
2、表格比较:
3、辨别哪些是描述气候的语句
()
A、风和日丽;
B、暴风骤雨;
C、冬冷夏热;
D、沙尘暴。
(二)常用的天气符号
1、什么是天气预报
2、常用的天气符号(巩固课本P58图4—1)
补充:风的含义(风力和风向的辨别)
练一练:(写出下列符号)
多云()霜冻()冷锋()沙尘暴()
(三)识别卫星云图: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内容:
例如:白色表示(),白色越浓说明();
绿色代表();蓝色代表()黄色代表()。
(四)大气环境监测:(课本P59阅读)
(五)材料分析:
近年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常出现沙尘天气,给当地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国家林业局的报告指出:近5年来,强沙尘暴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发生次数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的23次,强度更大。
4.1天气和气候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天气和气候的不同之处。
2、能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
3、能举例说明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
1、天气与气候的辨别;
2、天气符号
【自主学习】
1、天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天气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
4、气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相对的________性。
5、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 __ ,绿色表示 ___ ,白色表示。
6、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的能见度等。
7、空气质量一般用指数来表示,该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空气的质量状况就越,空气污染越严重。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储备
1、麦收期间,农民最关注电视中哪个节目?应该是天气预报。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读P67天气、气候两个栏目,看谁最先记住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天气;
气候。
2、知道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请大家尽可能多地说出描述天气或气候的短语。
①描述天气:
②描述气候:。
3、让我们整理一下思路,根据以上知识的储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①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②气候具有相对的性。
(二)合作探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和气候》教案
天气与气候
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首先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最后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重视和关注。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能够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够体会到天气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能根据污染指数评价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设备,使学生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2. 通过组织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了解天气预报,认识卫星云图,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从环保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天气和气候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通过了解天气图和卫星云图,训练识图技能。
3.认真思考、激活思维、快乐的学习。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术语的正确使用。
2.难点:天气预报的符号及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合作探究】
1. 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差别,并填入下表中。
项目不同点
天气
气候
2.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见以及下列图片中展示的天气现象,请在对应的图片旁写出对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状况。
3.最近几年,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的符号,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次数有所增加,表明了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防止?
4.阅读P59“大气环境监测”的内容,并按表二,在表一中填出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
表一
城市北京天津南京深圳乌鲁木齐
污染指数56 109 155 38 500
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污染物无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状况
表二
空气污染指数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
空气质量级别I II III1III2VI1VII2V
- 1 -
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度污染【自我检测】
1.下列描述天气状况的词语是()
A.四季如春 B.晴转多云 C.温和多雨 D.长夏无冬
2.下列描述气候特征的词语是()
A.阳光灿烂
B.晴空万里
C.阴雨绵绵
D.终年炎热
3.在天气预报图上,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霜冻
B.降雪
C.雾
D.沙尘暴
4.读右图。
(1)识别并绘制下列天气符号:雷雨,晴,阵雨,阴。
(2)学会做天气预报员。
上海:小到中雨转阵雨,气温23o C~32 o C。
福州:,。
合肥:,。
(3)根据图中天气资料判断我国正处于哪一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特征是。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