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南 师 范 大 学 -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
中心城市电大的办学优势与创新发展
系统 ( 单机版 ) 电大 历年试 题 自动 查询 系统 、 、 办公 自 动化系统和远程 网络教学平 台等现代化项 目和设施 。
19 99年学 校被教育 部 电教 办和 中央广播 电视大学 评 为全国电大教学现代 化先进单位 ,20 00年和 2 0 年 01 连续两 年被评 为“ 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 位” 。
生 的 5. %。 39 0
( ) 三 可供利用 的优质教育资源较多 丰 富的教 育资源和优质教 学支持 服务是 中心城 市电大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心城市高校林立 , 享教 共 育资源 , 普通高校 的教 育专家 、 知名 企业 的行家 里手 都是中心城市电大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心城市 电大举 办远程 教育历史早 , 特别是对资源建设 的投入 大。例 如: 上海 电视大学历来重视开发建设多媒体课件 和网 上教学资源 , 以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来深化 各项教学改革 。目前上海电大课程教学资源的形式主 要 有文字教材 ( 、 )音像 教材 、 A 课 件 、 主 辅 、 CI 直播 课 堂、 I P课件 、网上课堂 、网上实验室 以及特色子网站 等 。形式多样 的教学资源满足了学 习者 的各种 需要 , 体现了其 “ 了一切学习者 、 为 一切 为了学 习者” 的教育
系 。 目前 , 在全 国 4 所省级 电大 中 , J 4 中心城市 电大有
于 V N宽带 网的双 向视频远程 教学 系统 、文字 /音 P 像 /多媒体 电脑 阅览室 、 多媒 体课室 、 多功能 演播厅 、 多功能 阶梯教 室 、 园 网、 校 远程教 育作业批 改 与管 理
1 所 , 中包括 4 6 其 所直辖 市电大。 中心城市 电大依托 所在 区域 的 中心城市 办学 , 在改革 中前进 , 在创 新 中 发展 , 形成 了 自身独具特色 的发 展模式 和人 才培养模 式, 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 出 了积极 的贡献 。在新
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结果(电校教[2007]25号)
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教师优秀论文评比结果为了促进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鼓励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不断学习进取、深入研究远程教育和专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在教学工作中做出新贡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教师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各地电大认真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根据《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教师优秀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电校教〔2008〕13号),本次活动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规律研究和经济管理学科研究为基本范围。
中央电大和40所省级电大共向活动组委会提交论文355篇。
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和网上公示,“电大市场营销学网络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模式”等90篇论文获奖。
其中,远程教育研究类论文评选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学科类论文评选出一等奖7篇(其中金融学专业论文有1名一等奖空缺)、二等奖16篇、三等奖32篇,(见附件1)。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等6个单位获得“组织奖”(见附件2)。
本次论文评比活动展示了近年来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成果,对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教学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各地电大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努力营造科研氛围,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广大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更加充分和有效地调动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1.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教师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2.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织奖”获奖名单附件一: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教师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一、远程教育研究类论文二、经济管理学科论文1.工商管理专业2.金融学专业3.经济学专业4.会计学专业附件二: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织奖”获奖名单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方案-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所培养的研究生熟悉我国新闻传播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与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系统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和采、写、编、评、摄等实用技能,能在新闻出版行业、新媒体行业与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报道、舆论宣传、媒介管理、营销策划等工作。
毕业后可到报社、广播电视台、杂志社、网络媒体等传媒机构从事新闻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等工作;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传播公司从事营销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经营管理等工作;政府、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企业等机构从事新闻宣传工作。
二、专业方向1.新闻传播实务主要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探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侧重新闻采写编评摄等专业技能的培养。
2.广播电视实务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探寻其规律及操作规范,侧重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经营管理等专业技能。
3.文化创意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主要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策划、运营与管理,特别是动漫、动画、文化创业产业园的操作实践,研究媒体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广告与营销传播理论与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以及媒体经济、媒体产业的发展与运行。
4.新媒体与网络传播主要研究新媒体的理论与创新利用,特别是网络新闻传播、新媒体产品的实务操作。
三、学制和学分学制:全日制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
其中必修课14学分,选修课程16学分,专业实习4学分。
四、培养方式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以课程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演练、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的培养。
广东省本科有哪些学校
广东省本科有哪些学校截至2021年,广东省共有65所本科院校,下面我将一一介绍这些学校。
1.中山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位于广州市番禺区。
学院具有国际知名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第251-300位。
2.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位于广州市天河区。
学校重视创新创业,培养众多的优秀人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301-350位。
3.暨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是一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401-500位。
4.华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位于广州市天河区。
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5.广州医科大学:是省属高校,位于广州市番禺区。
专业齐全,以医学研究为主要方向。
6.广东药科大学:是省属高校,位于广州市番禺区。
是一所以药学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省属高校,位于广州市海珠区。
是国内最早设立外语、外贸类专业的高校之一,是人才培养、科研、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基地之一。
8.广州大学:是省属高校,位于广州市越秀区。
学校前身为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以多学科为主的大学。
9.广东工业大学:是省属高校,位于广州市番禺区。
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以工程类专业著称。
10.广东理工学院:是省属高校,位于广州市从化区。
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
11.广东金融学院:是省属高校,位于广州市海珠区。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以培养国际化金融专业精英为目标。
1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省属高校,位于广州市从化区。
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3.深圳大学:是省属高校,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14.汕头大学:是省属高校,位于汕头市。
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以创新创业为核心。
15.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高校,位于汕头市潮阳区。
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院,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
16.广东白云学院:是省属高校,位于广州市白云区。
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结果
熊进
15
重庆电大
我国金融安全的预警机制与风险控制研究
研究报告
南旭光罗慧英艾向军周莉向玲
16
贵阳电大
新学入黔--贵州近代教育的源流及发展
著作
何幼兰
17
广东电大
空间相位调制对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影响
论文
秦晓娟邵毅全郭旗
18
辽宁铁岭电大
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与学习研究
著作
于连科
19
贵州电大
“虚拟全能导师”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附件:
2008年度广播电视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结果
(按标准分排序)http//
一 等 奖
序号
单位
成果名称
类别
获奖者
1
浙江电大2
天津电大
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学习中心模式和综合研究
研究报告
冯雪飞张庆生郑占文杨顺起韩建华
3
江苏电大
汉语修辞文化概论
哈尔滨电大
基于网络的行动学习模式的探索
论文
杨旭东
28
宁夏电大
对我国诉讼契约制度的几点思考和理解
论文
陈永忠
29
福建电大
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闽台文化艺术源流、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论文
何绵山
30
广东惠州电大
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
论文
陈更海
31
重庆电大
影视图像处理
著作
陈丹李昆陈春燕毛婉月
32
湖南电大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
论文
周德义
33
成都电大
浅析课程自主学习设计的结构与层次策略
论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型研究生教学计划
*“各学期教学安排”、“考查”和“考试”栏目里用“√”来表示。
传播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必读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传播学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传播史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媒介与文化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传播学名家名著选读》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电视纪录片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信息与媒体素养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网络新闻与传播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跨文化传播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06级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课程表(人数67)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制表:教学科研办公室2009年2月19日06级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 专业课程表(人数: 67 )备注:根据校历安排,本学期教学18周(2月22日—6月27日),考试2周(6月28日—7月11日)。
1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制表:教学科研办公室2009年2月19日06级软件工程(本科) 专业课程表(人数: 68 )备注:根据校历安排,本学期教学18周(2月22日—6月27日),考试2周(6月28日—7月11日)。
2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制表:教学科研办公室2009年2月19日06级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表(人数: 137 )备注:根据校历安排,本学期教学18周(2月22日—6月27日),考试2周(6月28日—7月11日)。
3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制表:教学科研办公室2009年2月19日06级会计学(本科) 专业课程表(人数: 133 )备注:根据校历安排,本学期教学18周(2月22日—6月27日),考试2周(6月28日—7月11日)。
4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制表:教学科研办公室2009年2月19日06级汉语言文学(本科) 专业1、2班课程表(人数:73 )备注:根据校历安排,本学期教学18周(2月22日—6月27日),考试2周(6月28日—7月11日)。
5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制表:教学科研办公室2009年2月19日06级汉语言文学(本科) 专业3、4 课程表(人数: 73 )备注:根据校历安排,本学期教学18周(2月22日—6月27日),考试2周(6月28日—7月11日)。
6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制表:教学科研办公室2009年2月19日06级英语(经贸翻译)(本科)专业课程表(人数: 53 ) 课室:1班实西B401A 2班实西B401B备注:根据校历安排,本学期教学18周(2月22日—6月27日),考试2周(6月28日—7月11日)。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
导 师 姓 名:朱剑飞、性 别:男职 称:教授招 生 专 业:传播学招 生 层 次: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所属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联 系 电 话:电 子 邮 件:导师简介:1956年8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曾任三省区(广东、广西、海南)五台(广东电视台、广西电视台、海南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深圳电视台)联办的大型电视理论刊物《南方电视学刊》常务副总编辑,高级编辑;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兼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主要代表作:《中国文化思辨:从文学走向传播》(论著)、《春风绿南粤——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电视政论片);承担过广东省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报告“广电产业篇”(广东省政府中标课题)、中国视听传媒如何应对舆论战信息战(中宣部及国家广电总局指令性调研课题)、主编大型电视理论文集《前沿论说》第一、二、三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中央电视台网站实时专访录《电视刊物与理论建设》。
个人及其作品获得过的主要奖项有——个人:第二届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
论著:《中国文化思辨:从文学走向传播》(获第二届广东文化传播精品奖之论著二等奖) 论文:《广东电视文化发展如是观》(获第二届广东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电视“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当世界向我们走来的时候——关于大陆电视在开放格局中的若干思考》(获第二届广东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2002年颁发的“国际优秀论文奖”)《改革在这里找到了突破口——栏目制片人制对中国视坛全方位的撞击》(获’99全国记协“中国新闻事业50年百篇优秀论文奖”、首届中国电视“南方杯”学术论文一等奖、2002年“中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走进新时代 开创新纪元——中国电视发展的战略选择》(获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期刊优秀论文二等奖)《上海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思路的启示》(获2001年中国首届新闻专业期刊优秀“刊载类”论文金奖)《集团化:中国电视在困惑与希望中前行——华东地区对口考察归来的命题思考》(获2001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新世纪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征文大奖赛一等奖、第三届中国电视“南方杯”学术论文一等奖)《WTO 与中国电视》(获2002年全国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优秀“刊载类”论文二等奖、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期刊优秀论文一等奖)《频道制:电视媒体与时俱进的明智选择》(获2005年度广东电视“十佳”优秀作品奖)《心无界志高远——牡丹江广电五年改革发展启示录》(获2006第三届广东文化传播精品奖之论文二等奖)电视片:《春风绿南粤——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获1999广东省文化精品奖、广东省广播电视优秀作品一等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系列片一等奖)社会兼职:广东珠江文化研究会(影视)副会长;广东文化传播学会国际华语电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艺术理论研究会常委、电视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学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广播影视期刊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课题组特邀研究员;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改革发展调研组成员;广东省文化批评协会理事;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综合研究组成员(特邀);广东省新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组专家评委。
大学校长与大学创新
创 新 型 人 才 ,产 出 创 新 性 研 究 成 果 ,并 将 成 果 创 造 性 地 推 广 应 用 服务 于 社 会 ,这 构 成 了 大 学 创 新 的 基 本 内 容 , 并 伴 随 着 大 学 的 持续 发 展 和 成 长 。
体 工 作 的 有 机 组 成 部 分 ,在 大 学 创 新 活 动 中 ,大 学 校 长 无
[ 键 词 ] 学 校 长 创 新 关 大
作用 400 ) 1 0 4
[ 图 分 类 号 ]G 4 [ 献 标 识 码 ]A 中 60 文 [ 章 编 号 ] 1 o — 5 4 (0 0 0 —0 1 —0 文 o5 8 3 21) 5 07 3 [ 者 简 介 ] 黄 新 斌 ,湖 南广 播 电视 大 学 科 研 处 副研 究 员 ( 南长 沙 作 湖
大 学作 为 实 现 科 教 兴 国 、人 才 强 国 的 力 量 保 障 和 促 进
国家 民族 发 展 的 加 速 器 ,其 创 新 发 展 在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中 占
权 的创新型研究成果 。 3 发 展 : 科 技 产 业 ,促 进 国 家 或 区域 高新 技 术 产 业 . k学
1 实践 大 学教 育 教 学 创 新 ,培 养创 新 型 人 才 。建 设 国 .
家 创 新 体 系 的 依 托 是 拥 有 丰 富 知 识 和 杰 出 智 能 的 高 层 次 创 新 性 人 才 , 大学 的 基 本 职 能 就 是 通 过 教 育 教 学 活 动 培 养 人 才 ,特 别 是 培 养 创 新 型 人 才 。 在 这 一 点 上 ,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对 人 才 的需 求 和 大 学 的 基 本 职 能 高 度 统 一 ,从 而 使 得 大 学
能 力 。要 在 大 学 创 新 中较 好 地 发 挥 大 学校 长 的作 用 , 府 必 须 根 据 不 同 大 学 的 发 展 需要 配 备 校 长 , 革 校 长 政 改 选 拔 机 制 , 强培 训 交 流 。 不 同类 型 大 学 的 校 长 应 根 据 学 校 发 展 定 位 把 握 好 创 新 的 重 点 和 方 向 。 加
广州电大东方分校科研近况
篇 。 刘 国 平 老 师 的 论 文 《电 大 开 放 教 育 计 算 机 课 程 教 学 方 法 的 研 究 荣 获 了全 国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教 学 管 理 改 革 论 文 评 选 三 等 奖 ,其 个 人 教
网 页 获 广 州 市 广 播 电视 大 学 首 届 “ 学 网 页 奖 ” 二 等 奖 。 吴 献 彩 老 教
东 方 分 校 鼓 励 教 师 进 行 科 研 , 不 仅 使 教 师 积 累 了教 育 科 研 资 料
促 使 教 师进 行 教 学反 思 ,而且 扩 大 了学校 的影 响 力 ,为 开放 教 育 内
发 展 夯 实 了基 础 。
的 《 电 路 分
析 的 基 础 知
证 书
r
l
。
羽 § I j —
一
r 嘲Leabharlann I!幅全年 W ! 占 ;
癌 . i’ 蔫 帕 ‘ … 电
.
隧翳 礤
识 》获 广 州
市 教 育 系 统 高 教 组 多 媒
J 』
。 一
挂践t 馨 戎I喇 i委 砖和 实壤 氆地 l f 计
广螂电夫寨方分藏科研遣
广 州 电 大 东 方 分 校 确 立 了 “ 质 管 理 ,优 质 教 学 ,优 质 服 务 ” 优
教 育 理 念 , 突 出科 研 与 教 学 相 结 合 , 成 功 构 建 了 “ 基 础 、 宽 口 径 厚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和 “多 元 互 动 ” 的 课 程 教 学 模 式 。 制 定 了 《广 州 电
—— .
0
j
螺I
体 软 件 大 赛 二 等 奖 。 《基 层 电 大 开 放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监 控 体 系的 研 究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科研近况
式 探 析 》 ( 邹 自德
,
2006
)
论 《 远 程 教 育教 师 的 行 动 研 究 》 ( 牛 丽 娜
,
2006
)
、
现 《
代 远 程 开 放 大 学品 牌 文 化 特 性 探 析 》 ( 张 信 和 点 研 究 》 ( 崔珍 珍
,
200 8
)
、
远 《 程 教 育学习者文 化 的特
2 0 0 8
获 广 州 市教 育 系统 首批 建设
的 科 研 创 新 学术 团 队 立 项
现 实 问题
,
该 团 队 的 建 设 旨在 紧 密 围 绕 广 州 市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中 的 重 大
及
着 重 面 向 广 州 市 科 技 创 新 与 教 育 科 学研 究 规 划 以
,
学校 重 点 发 展 的 学科 方
广 州 广 播 电视 大学 科 研 近 况
广 州 广播 电 视 大 学 高度 重 视 科 研
教 学 带科 研 的 局 面
。
工
作
,
现 已初
步形 成
以
科 研 促 教 育教 学
,
,
以
-
教育
用
学校 每 年 投 A
。
.
80
多万 元 用 于 课 题 研 究 与 管理 服 务
,
投
入 l OO ; 元 0
于 示 范 专 业 与 精 品 课 程 资 源 建设
研 究
2007
)
、
现 《 代 远 程 开 放 教 育 实践 教 学模 式 的
,
》 ( 李 文 斐等
,
2007
)
、
教师教育模式的空间变化与发展研究
进入 2 0世 纪 8 0年代 以后 , 大学 和 中小学 校合 作 的空 间模式 ( ies y S h o d l简称 U—S Unv ri - c o l t Mo e, mo e) d 1开始 在欧 美 等主要 发达 国家得 到广 泛应 用 。其 中美 国 的专业 发展 学校和 以英 国为代 表的校 本培 训 的空 间模式 是 大学 与中小 学合作 伙伴 关系 的集 中体 现 。专业 发展 学校 的概念 起源 于美 国霍 姆斯 小组 ( l sG o p 1 8 Home r u ) 9 6年发表 的报 告《 日的 教师 》 核心 是 由大学 和若 干 中小 学校 建 立合 作伙 伴 关 明 [其 6 系 , 同开展 教师 职前 教育 、 共 在职 培训等 方面 的合 作 , 在提 升教 师专业 发展 水平 的 同时 , 促进 了合 作伙 也
教 师教育 专业 化 、 大学 化 , 职前 教育 和职 后 教育一 体化 的发 展 , 促使 教师教 育机 构也 在 不断调 整 、 演 变和发 展 , 引发 了教 师教育 空间模 式转 型 , 师 教育开 始呈 现开 放 、 教 多元 和发展 的趋 势 。
教师 教育 模式 的空 间变化 教 师教 育机构 纵 向上 经历 了从 师范 学校 、 范学 院 向综 合 性 大学 的教育学 院 的发 展 阶段的师 范教育机 构 、 师范 院校 与综合 大 学合 作培 养 向大学 与 中小学 合 作延 伸 的 阶段 。 教师 教 育机构 在纵 向的发展 和横 向的延 伸 , 引发 了教师 教 育模式 的空 间转型 , 即大学 本位 向大学 一 中小 学合 作 空间模 式 以及 网络协 作空 间模式 的过 渡和 转型 。 1 大 学本 位 的模 式( i ri -b sdMo e) . Unv st e y a e d 1 大学 本位 ( ies y b sd 的空 间模 式 主要 包 括 以高 等师 范 院校 为主体 的定 向型 教师 教育 培养 Unv ri - ae ) t 模式 、 以综 合 大学 为 主体的非 定 向型教师 教育 培养 模式 和 院校 合作 型培养 模式 三类 。 [ 非定 向型培养 模 2 式 是 当前大学 本位 空 间模 式 的主流 。 国在 2 美 0世 纪 4 0年 代 以前 , 以高 等教师 教育 学 院的定 向型 师资 是 培 养为 主 ,0年 代 以后 开 始实施 非 定 向 的教 师教 育 培养 模式 [ , 立设 置 的教 师 教 育 学 院让 位于 综 合 6 3独 ] 大 学 , 为综合 大 学 的教育学 院 。 作型 培养模 式一 般 由综合 大 学 和专 门的师范 教育 机构 以协 议的形 式 成 合 共 同培养 师资 。 法 国通过设 立 教师教 育大 学 中心 (UF , 如 I M) 实施 “ +2 的教师 培 养模式 , 3 ” 即学完 大学 3 年课 程后 进人 教师 教育 大学 中心再 学 习 2年制 的师 资培 养课 程 , 能取 得教师 资格 。 国教师 教育 体 才 [我 4 系 目前 仍 以大学 为本 , 开始 逐步 实现 高 等师 范 院校 的功 能转 型 : 是师 范大 学 向综 合性 大 学转 型 , 但 一 二 是综 合性 大学发 展 教 师教育 。 在教师 教育机 构 的空 间 布局 上“ 步形 成 以本 科院 校 为依托 的专科 、 科 、 逐 本 研究 生 三个层 次 的 教师 教育 , 2 1 到 0 0年 基本 形 成 以本 科 院校 为依 托 , 以本 科和 研究 生 为 主 的教师 教 育 新 格局 ,0 5— 2 2 21 0 0年 基本 实现 中小学 教 师 本 科化 ” [ 大学 本 位 空 间模 式有 助 于 实 现教 师 教育 大 学 。s 化, 提升 教师 的学 历层 次 。然 而 由于缺乏 中小 学校 的 积极参 与 , 大学 本位 的纯学 院 派风格 在很 大程 度上 限制 了师 范生 的视 野 和实践 能力 , 造成理论 和实践 的脱 节 。
关于广播电视大学导师制实践的总结和探讨
关阳 电 大 ,湖 南省 衡 阳 4 2 1 O O 校 )范 围内 ,选课 人数 在 l 0 人 以下 ,学 员分 布较 分散 ,不便于 集 中辅导 教学 的课 程 。对 招 生人数 很 少并 且确 实无 法聘 请到 专业课 程 教 师的 课程 ,分 校可 以 向省校 教学部 门提 出 申报 ,经过 省校 教务 处批 准后 ,由省校 教学 处 安排 导 师对学 生进 行学 指 导 。 师制 意 义更加 深远 。 对 导学 课程 ,不 安排 定期 的集 中辅 导教 关 键词 学 ,由教学 点 的教学 管理 部 门聘请 课程 导学 导 师 制 ;广播 电视 大学 教 师 ,安排 课程 导学 教 师与学 生 在校集 中见 是 “ 教 ”会学 生 ,而是 示 导 、引导 、指导 学 面 ,课程导 学教 师 了解学 生的 有关 情 况 ,向 1导师制 学 生 介绍该 门课 程 的学 习 目标 、学习 方法 、 近几 年 ,导 师制逐 渐走 出高 层次 学术 型 生 ,可具 体 以从 导方 向 、导方 法 、导 品 德 、 多种 媒体 教学 资源 的类 型和应 用 方法 等 。此 。 人才 培 养这一 象 牙塔 , 国内各学 校都 在 探索 导 论文 四方 面人 手 后 ,学 生利 用 多种媒 体资 源斤 展 自主学 习 与 3 . 2 广播 电视 大学 导 师制 的实施 模式 研 究 生教 育以 外的 高等 教育 建立导 师制的 教 近 年来 ,在 广播 电视 大学 体系 内部 ,大 协 作 学习 ,导 师通过 现代 通讯 手 段对学 牛进 育制 度 。 广播 电视 大学 系统 也在 积极 探索 具有 远 家 都认 识到 了在 远程 教育 中实 施导 师制 的积 行实 时 、交互性 的 教学辅 导 。学 习过 程 中 , 程教 育特 色 的 ,符 合开 放教 育教 育教 学需 要 极 意义 ,结 合 自身的特 色 ,开 展 了多种 形式 导师 针对 学生学 习 情况 及时提 出学 习要求 , 的 导师制 。在远程 教 育模式 下 ,虽 然开 有面 的导 师制实 践 ,并形 成 了 自己的经 验 。通过 督 促 学生 按时 完成 作业 。期末 集 中对 课程 体 集 中形 式 : 系 、重难 点进 行 串讲 ,帮助 学生 理清 思路 , 授辅 导 课程 ,更 多的 时候 师生处 于 时空 分离 网络检 索 ,大 概有 以 F 迎接 考试 。教 学管 理部 门对 教学 过程 进行 全 3 . 2 . 1学业 导学 模式 的状 态 ,通过 远程 教 育平 台或者 相 关教学 软 该 模式 以 湖 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为 主 要 阵 程跟 踪 ,并对 效果 进行 砰估 。 件进 行 沟通 和辅 导 ;同时 ,学 生都 来 自各行 3 . 2 . 3专 业导 学模 式 各业 ,有丰 富的 工作 经验 和社 会 阅历 ,对具 地 。该校 经过 长期 的教 学实 践 ,摸 索 了一 套 广大 远程 教 育从 业人 员 ,特 别是 基 层 电 体 的 问题有 非常 独到 的 见解 。在这 样的 教学 以学业 导学 为 特色 的导 师制模 式 ,并 于2 0 1 2 情 景下 ,积 极探 索广 播 电视大 学如 何充 分利 年正 式 出台文 件 ,把该 模式 在湖南 广播 电视 大 的管理 人 员也就 远程 教 育模式 下 的导 师制 提 出 了 自己的 见解 ,其 中有湖 南 电大万 金湖 用导 师制 的 ~ 一 般 模式 ,发挥导 师在 远程 教 育 大学 系统 内推 广 。 在该 模式 下 ,导师 制是 指开 放教 育学 生 教 授 、衡 阳电大 的龙 永保 教授 等。 龙永 保教 教 学 中的积 极作 用对 于 完善远 程教 育 助学体 入学 后 即指定 教 师对其 在校 学 习期 间课程 学 授 提 出了以专 业 为单 元 ,对远 程教 育学 员进 系 ,深 化远 程教 育模 式 改革 有重要 意 义 。 习全程指 导直 至毕 业 的支持 服 务制 度。导 师 行 全程 导学 的专 业导 学 导师制 ,并在衡 阳 电 2普通高校的导师制 目前 尽 管 我 国 各类 高 校 实 施 的导 师制 制 是在学 校提 供学 习资源服 务 、统 一组织 的 大 逐步 推广 ,取 得 了良好 的效 果 。 龙 永保 教授 认为 ,广 播 电视大 学 的导 师 教 学辅导 服 务和教 学管 理服 务 基础 上的个 性 形式 多样 ,但 基本 模式 基本 相 同 ,即 由 一位 一 定 要结 合远 程教 育教 学分 离 、学 员有丰 教师 指导 若干 名学 生 ,导 师对学 生的 思想 品 化 、个 别化 学习 支持 服务 ,不 能取 代学校 统 制 一 组织 的面 授辅 导、网上 交流 、实践 活 动等 富的 岗位 经验和 社 会阅 历的特 色 ,发挥 教 师 德 、专业 学 习、科研 实 践 、身体 和心 理素 质 在 教 育 、教学过 程 中的 主导作 用 、学 生在 教 等方 面给 予具 体 的指导 ,培 养学 生的 创新 精 教 学服 务与 常规 教学 管理服 务 。 育 、教学 过程 中的 主体 作用 、转 变传 统的 教 导师的 职责 主要 有 : 神和 实践 能 力 ,促进学 生知 识 、能 力和综 合 ( 1 )指 导 学生 选 课 ,制定 个 人 专业 学 育思想 和 教育观 念 、丰 富教学 形式 ,有针 对 素 质的协 调 发展 。各 高校 实施模 式也 不尽 相 性 地提 出了专 业导学 导 师制模 式 。 习计划 和学 期学 习计 划 ; 同 ,大致 有 以下 三种 类型…: 该 模 式 认 为 ,要 以 专 业为 单 元 进 行 导 ( 2 )指 导 专 业 学 习计 划 所有 课 程 的学 2 . 1全 程导 师制 在全 程导 师 制下导 师 负责学 生 的全 面指 习方 法 ,指导学 生应 用 多媒体 学 习资源 ,指 学 ,专业 导学 导 师就是 要指 导 、引导 、帮 助 学 员顺利 完成 学业 ,而 不仅 仅是 专业 知识 的 导 ,包 括学 生的 学 习、科研 、生活 、心 理辅 导 学 生参加 网上交 流与小 组讨 论 ; 传导 上 ;强调 导 师是要 解决 教学 资源 与学 习 ( 3 )承担 导 师 任教 课 程 的学 习辅 导 、 导 等 。学生 从 ・ 进入 本 ( 专 )科学 习阶 段就 需 要的结 合 ,导学 要 突 出利 用 中央 电大 系统 跟随 导师进 行研 究型 学 习 ,在 学生 的低 年级 作业 批改 等任 务 ; ( 4 )对非 任 教 课程 指 点 学 习资 源 和获 办学 在导 学过 程 中的平 台作 用 。在教 学管 理 阶 段 导师 E作侧 重 l T帮助 学生 尽快 适应 大学 中 , 一方 面 ,把 专 业 教 学 计 划 中最 主 要 的 的学 和生 活 ,巩 固学生 专业 思想 ,介 绍专 取资 源路 径 ,联 系课程 辅导 教师 ; 3 ~5 门 专业 课 程 挑 选 出来 ,开 设 面授 辅 导 ( 5 ) 督 促 学 生 完 成 非 任 教 课 程 的 作 业 发展 现况 和 前景 ;指导 学生 选课 ;根 据培 课 ,重 点导学 ;另 一方面 ,把 以前 的助 学辅 养 目标 和教 学计 划 的要求 及学 生 的个 性特 点 业 ; ( 6 )指 导学 生 拓 展 知识 ,开 展实 践 教 导 员角色进 行 充实 ,按专 业进 行分 类 ,重新 来帮 助学 生构 建符 合 自身特 点的 知识结 构 。 学 ,训 练能 力 ,运 用所 学知 识分 析解 决 实际 培 训后 持证 上 岗 ,增 加他 们新 的职 能 , 由助 2 . 2 高年级 导 师制 学 向导 学转 变 。 作业); 高年 级导 师制对 大学 三 、四 年级 中优 秀 问题 ,在此 基础上 完成 毕业 设计 ( ( 7 )与 学 生保 持 联 系 ,帮 助 学生 解 决 4结语 学生 根据 不 同学生 的兴 趣特 长和 导师 的专 业 尽 管就 如 何 在 远 程 教 育 模 式 下 实施 导 研究 方 向 ,采 取 师牛双 向选 择与 院系 调配 相 学 习 中遇到 的困 难 。 3 . 2 . 2 课程导 学模 式 师制 各个 电大 实体都 取得 了一 定 的成绩 ,但 结 合的办 法为 学生 配 备导 师。导 师主 要负 责 据 有可 查证 资料 ,四川广播 电视大 学首 如何 在广播 电视大 学实 施导 师制依 然是 一 个 指导 学生 参 与科研 ,挖 掘学 生 的学 习潜能 , 先 发布 了 以课程 导学 为 主要 内容 的导 师制体 艰 巨课题 。随 着传 统 电大 向开放 大学 转变 , 培 养学生 创新 精 神与 实践能 力 。 系 探索 在开放 大 学体 系下 的导 师制意 义 更加 深 2 . 3 精英 生导 师制 该 校 提 出 ,为 了探 索 和 完 善 现 代 远 程 远 。 为 了能 有 效 的 培 养 创 新 型 人 才 ,有 些 教育新 的 教学模 式 ,践 行 “ 学导结 合 教学模 高 校对成 绩 优异 的学 生 ,如高 考的 推荐生 、 参考 文献 免试 生和 高分 生 ,在 进校 后就 开始对 他们 实 式 ” ,更好 地满 足学 生 个性化 自主学 习的需 【 1 】 李葫 山 东师 范大学 本科 生导 师制 的问题研 要 ,特 建 立课 程导 学 教 师制 度 ,简称 导 师 行 导师制 ,让这 部分 优秀 学生 能够 充分利 用 0 0 8 究 ,2 学校 最好 的 资源 ,�
2010年度广东省电大系统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圆满落幕
2 1- 1 000
20 -6 090
龙世发
胡平
论文
论文
走 私犯 罪 未遂 犯与 既遂 犯 的再 辨析
基层电大开放教育办学成本与效益 变数 新会计准N'公允价值运用研究 P
中国远程教育 企业经济
优秀 奖
20 -9 090 20- 091 1
黄英萍 卢真
陈元双 张清富 张现光 等
李 建青 吕新 云
论文 论文 研究报告
论 文 论文
20 1 完成日期) 09 0( -
广 东广 播 电视 大学 学报 庆 科技 学 院学报 20-4 08 0 2 1-3 000
映 了 广东 电大 系统的 科研 水平 不断 提高 。
成 果 名 称
一
刊 名 、刊 期
等奖
作 者
成 果 形式
Nw Rs 1s o Ipt t tt ov lee o et、 n N KJN A A A Y I R A W R D e eu 1 l nu …oSa e C le’ ne fr Rc 1 l O I E R N L S S: E L O L l / g o’ e 1
审委员会通过资格审查 、 讨论和无记名投票等形式, 评选出优秀科研成果奖 2 项 , 2 其中一等奖 2 , 项 二
等奖 4 , 项 三等奖 9 , 项 优秀奖 7 项。本次参评的科研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较以往有所提高, 在 选题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科领域发展 前沿及应用价值 , 发表刊物中核心期刊所 占比例有大幅度提升, 反
论文 论文
广播 电视 大学 _ 试指 挥 系统 VJ’ J 母 J 发 川 ,I
广播 电视 大学 {= 社I f健 教 的 外部环 境 分析 }
高校内部人际关系的基本构成
高校 内部 人 际关 系 的基 本构成
黄新 斌 王 东湖 400 ) 104
摘 要 : 研 究从 人 际 关 系概 念 、 性 出发 , 人 际 关 系进 行 描 述 的 基 本 指 标 或 维度 进 行 探 讨 。 进 而 以我 本 特 对 并 国 高校 内部 五 种 人 群 之 间 的 关 系为 组 合 ,分 别 描 述 了构 成 我 国 高校 内部 人 际 关 系的 1 5种 基 本 形 式 ,最 后 对 五 种 人 群 人 际 关 系状 况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 步 明 确 了不 同人 群 在 高 校 内部 的人 际 关 系大 网络 中所 处 的 大 致 位 置 。 初
单 位 内部 的 人 际 关 系 网络 。 个 个 体 总 是 处 于其 自身 一
的人 际 关 系 网 络 和 单 位 总体 的 人 际 关 系 网络 中 在 一 个 特 定 的人 际 关 系 网 络 中 . 际 关 系 一 般 具 人
有如下特性 :
都 与 社 会 中 其 他 个 人 或 组 织 发 生 或 多或 少 的关 系 . 现
发 .对 高 校 内 部 人 际关 系 的 基 本 构 成 进 行 分 析 和 探 讨 。
一
1 人 际 关 系是 自我 中心 式 的 . 围 绕 着 个 人 而 建 、 即
立 起 来 。在 这 种 关 系 格 局 之 中 , 己总 是 这 种 关 系 的 自
中心 . 切 价 值 是 以利 己 主 义 为 前 提 。 一 2 、亲 属 和 非 亲 属 都 可 以 被 纳 入 这 种 关 系 格 局 之 中 , 系越 亲 密 , 越 有 可 能 被 用 来 实 现 其 各 种 目标 。 关 就 3、 人 际 关 系 网 络 中实 行 特 殊 主 义 伦 理 . 切 看 在 一 所 施 加 的对 象 与 自己 的关 系 而 加 以 程 度 上 的 伸 缩 . 一 般 普 遍 的道 德 标 准 不 再 具 有 决 定 性 作 用 . 持 秩 序 时 维 所 使 用 的力 量 是 人 际 关 系 的历 史 传 统
广播电视大学发展高职教育的思考
了另一 条广 播 电视 大学 走 进高 职教 育 的新 途径 。在这 种 模 式下 , 高职 教 育是 广播 电视 大 学多 种 办学 形式 的一种 , 与广播 电视 大学具 有 隶属 关 系 , 电大教 育 为主 , 高职 教育
第 2 1卷 第 3期 20 0 9年 9月
重 庆 广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J u a fC o g igRa i o r l h n qn do& T iest n o V Unv ri y
V0 . 1 NO。 1 2 3
Se .0 9 p2 0
广播 电视大学发展高职教 育 的思考
文 章编 号 :0 8 6 8 {0 9)3 0 1 — 3 10 — 3 2 20 0 —0 2 0
东 理 工职 业 学 院 ) 辽 宁 广播 电视 大 学 ( 宁装 备 制 造 职 、 辽
业 技 术学 院 )黑龙 江 广 播 电视 大 学 ( 龙 江 粮食 职 业学 、 黑
广播 电视 大学 发展 高 职教 育 ,对 于我 国实现 高 等教 育 大众化 、 构建 学 习型 社会 具有 重 要意 义 , 于我 国高 等 对
认识 高职教育 的办学规律 , 强化 “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 大力推进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 , 坚定 不移 地走 特色发展 之路。
关 键 词 : 播 电 视 大 学 ; 职 教 育 ; 学 理 念 ; 学 模 式 ; 才 培养 广 高 办 办 人
中图分 类号 : 4 G6 7
文献标 识码 : B
学 院 ) 厦 门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 门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 在 这 种 、 厦 。
华南师范大学社科类重要学术期刊界定一览表
附件:华南师范大学社科类重要学术期刊界定一览表1.法学(共22种)T级(1种)法学研究A 级(6 种)中国法学、法商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学家B级(15种)现代法学、清华法学、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行政法学研究、法学评论、知识产权、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学论坛、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政治与法律、法学杂志、当代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2.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共70种)T级(0种)A级(20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 级(50 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大—1—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3.管理学(共33种)T级(1种)管理世界A 级(8 种)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软科学、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B级(24种)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学报、管理评论、预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科技进步与对策、中国科技论坛、科学管理研究、软科学、系统工程、经济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系统管理学报、华东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管理现代化、运筹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方法—0—应用4.环境科学(共5种)T级(0种)A级(1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B 级(4 种)资源科学、自然资源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环境保护5.教育学(共41种)T级(1种)教育研究A级(10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发展研究、课程·教材·教法B级(30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学报、远程教育杂志、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科学、复旦教育论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球教育展望、现代大学教育、高教探索、江苏高教、现代教育技术、中国教育学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大学教学、中国特殊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现代远距离教育、外国教育研究、大学教育科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基础教育参考、中小学德育、中小学教育6.经济学(共78种)—1—T级(2种)经济研究、世界经济A 级(16 种)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会计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科学、财经研究、中国农村观察、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经济评论、经济学动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审计研究B级(60种)国际金融研究、世界经济文汇、农业经济问题、国际经济评论、世界经济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国际贸易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现代日本经济、当代经济科学、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农业技术经济、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产业经济研究、国际贸易、财经科学、当代财经、财经问题研究、中国土地科学、南方经济、宏观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上海经济研究、证券市场导报、商业经济与管理、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改革、经济与管理研究、财贸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广东金融学院学报、经济纵横、河北经贸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城市发展研究、经济问题探索、国际经贸探索、财政研究、现代经济探讨、税务研究、财经论丛、当代经济研究、亚太经济、金融论坛、城市问题、上海金融、江西财经大学学报、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经纬、现代财经、价格理论与实践、农村经济、中国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科技与经济、国际经济合作—0—7.考古学(共7种)T级(1种)文物A级(2种)考古、考古学报B 级(4 种)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江汉考古、敦煌学辑刊8.历史学(共28种)T级(1种)历史研究A 级(7 种)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史林、史学理论研究、史学集刊、世界历史B级(20种)中国农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抗日战争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清史研究、安徽史学、民国档案、文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西域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史学史研究、历史档案、历史教学、文献、东南文化、历史教学问题、中国地方志、自然科学史研究9.马克思主义(共15种)T级(1种)马克思主义研究A 级(4 种)教学与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B级(10种)国外理论动态、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理论视野、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研究、当代青—1—年研究10.民族学(共15种)T级(1种)民族研究A级(3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民族B 级(11 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藏学、广西民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民俗研究、文化遗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民族大学学报11.人文、经济地理(共13种)T级(1种)地理学报A级(4种)旅游学刊、经济地理、地理研究、地理科学B 级(8 种)城市规划学刊、人文地理、城市规划、旅游科学、地域研究与开发、国际城市规划、世界地理研究、规划师12.社会学(共9种)T级(1种)社会学研究A级(2种)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B 级(6 种)人口学刊、社会:社会学丛刊、人口与经济、人口与发展、南方人口、西北人口13.体育学(共13种)T级(1种)体育科学—0—A级(3种)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B 级(9 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4.统计学(共4种)T级(1种)统计研究A级(1种)数理统计与管理B级(2种)统计与决策、统计与信息论坛15.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共20种)T级(1种)中国图书馆学报A 级(4 种)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研究B级(15种)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与情报、国家图书馆学刊、情报科学、图书馆建设、情报资料工作、图书馆杂志、图书馆论坛、情报杂志、图书馆、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档案学通讯16.文学(共28种)T级(2种)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A 级(8 种)文艺争鸣、文艺理论研究、文学遗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该期刊为 SSCI 收录源期刊,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若被SSCI全文收录则为T级,否则按A级—1—计)、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B级(18种)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中国比较文学、新文学史料、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文坛、小说评论、民族文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中国诗学、中国典籍与文化、俄罗斯文艺、外国文学动态、外国语言文学、世界文学17.心理学(共9种)T级(1种)心理学报A级(2种)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B 级(6 种)心理科学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8.新闻与传播学(共22种)T级(1种)新闻与传播研究A 级(6 种)编辑学报、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新闻记者B级(15种)新闻大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出版科学、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中国编辑、当代传播、现代出版、编辑学刊、传媒、新闻界、新闻与写作、现代广告、电视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19.艺术学(共30种)T级(2种)美术观察、音乐研究—0—A级(11种)文艺研究、美术研究、装饰、美术、艺术评论、美术与设计、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人民音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B 级(17 种)民族艺术、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戏剧艺术、电影艺术、当代电影、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艺术百家、中国电视、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民族艺术研究、舞蹈、中国摄影20.语言学(共41种)T级(2种)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A级(13种)世界汉语教学、当代语言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方言、外语界、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现代外语、中国翻译、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古汉语研究、民族语文B级(26种)语言科学、汉语学报、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当代修辞学、中国文字学报、古文字研究、中国外语、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中国俄语教学、法国研究、中国朝鲜语文、外国语文、上海翻译、山东外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外语与翻译、中国科技翻译、—1—日本研究21.哲学(共16种)T级(1种)哲学研究A 级(6 种)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哲学、伦理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现代哲学B 级(9 种)道德与文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系统科学学报、孔子研究、中国哲学史、逻辑学研究、周易研究、中国哲学前沿、哲学分析22.政治学(共43种)T级(1种)政治学研究A 级(8 种)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美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求是、欧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台湾研究集刊B级(34种)国际观察、国际政治研究、东北亚论坛、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国际问题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青年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公共行政评论、国际论坛、理论探讨、妇女研究论丛、德国研究、南洋问题研究、东南亚研究、日本学刊、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求实、俄罗斯研究、南亚研究季刊、中国青年研究、探索、党史研究与教学、新视野、理论探索、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南亚研究、理论学刊、理论与改革、党的文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太平洋学报23.宗教学(共4种)—22—T级(1种)世界宗教研究A级(1种)宗教学研究B级(2种)中国宗教、世界宗教文化24、综合性社科期刊(共54种)T级(1种)中国社会科学(含英文版)A级(10种)开放时代、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研究、文史哲、读书、学术研究、国外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学术理论版)、光明日报(学术理论版)B级(43种)社会科学、学海、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求索、东南学术、贵州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浙江学刊、江西社会科学、江汉论坛、学习与探索、东岳论丛、社会科学战线、东疆学刊、人文杂志、思想战线、河北学刊、云南社会科学、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科学与社会、学术界、探索与争鸣、北京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中州学刊、学术论坛、宁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河南社会科学、天府新论、学习与实践、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湖南社会科学、江淮论坛、青海社会科学、新疆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理论文章)、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华南师范大学二○一三年六月六日—3—。
树品牌意识 创特色期刊——《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的回顾与展望
但总体说来 ,还不能很好体 现学报研讨远 程教
育的办刊宗 旨和展示 电大系 统科研成果 ,也没 有很好体现 “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 的 “ 品牌与 特色” 。 ( 三)20 2 0 年逐步规范化 阶段 04— 0 6 20 04年第一份 以广州广播 电视 大学名义 印
学报办刊所走过的 5年历程 ,是不断探索 , 不断进步 ,不 断发展 的 5年 。据 《 中国学术期
57
回顾学报这 5年发展 历程 ,大 致可 以分为
以下 一个质的提升 ,学报编辑
在主编和副主编的领导和关心下 ,依据学报办
收录期刊与 《 中文科技期 刊数 据库》 全文收录 期刊,同时也是清华 大学 中国学术期 刊光 盘版
了以下工作 : 1 针对学报在量与质所存在 问题 ,于 20 . 06 年下半年起 ,学报 进行 重大 整改 ,首 先是编 辑
一
、
在组稿的方 向,广泛动员一 切关 系,争取 比较 好的稿件能投 到学报 来 ,经 努力 ,功夫不负 有
心人 ,学报来稿越 来越多 ,从原来 每期 可用稿 最多是几十篇到现在 的 20多篇。 0
树 品牌 意 识 创 特 色 期 刊
《 州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的回顾 -展 望 广 9
广 州广播 电视 大学学报编辑部
《 广州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创办于 20 年 01
1 月 ,是经 国家新闻 出版署 批准 ,具 有 C 2 N号 和 IS S N号的公开 发行 的综合性学 术理论刊物 。 本刊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 和 “ 双百 ”方针 ,密切 ( )20 年创办前的筹备阶段 一 01 ( )创办初期 20 — 0 3 二 0 1 20 年打基础阶段
在领导和编辑部 的共 同努力下 ,学报在 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评价研究的综述袁松鹤邱崇光刘丙利摘要:本文首先依据其评价理念、内容的不同,将国外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评价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对其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对比分析。
以期为正确认识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和提高其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评价研究一、背景国外的网上教学始于19世纪80年代,最初是一些教师开始在教学中使用e-mail等通讯工具。
而直到近年来,随着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出现和Internet的广泛互联,网上教学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他们的课程框架、讲稿笔记和阅读清单等放在web上供学生浏览,通过E-mail等与学生交流;许多高校部门和公司开始开发、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来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1]。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被开发出来,其最初目的只是为了使得那些缺乏HTML知识和web导航知识的教师能够更容易的讲课程材料放到web中。
即投递课程材料和方便师生交互。
随着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对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研究。
笔者曾对国外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国外在平台的评价研究方面发展相对成熟。
同时,从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评价研究自身来看,其评价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为使用者提供平台选择的依据;一是为设计开发者提供平台设计、开发的参考。
评价研究及其评价的内容体现了网上教学对平台的需求以及平台研究、设计的价值取向和理念。
因此对评价研究进行分析和综述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二、平台评价研究的三个阶段笔者分析发现,国外评价研究的发展经历了逐步深入的三个阶段。
以下对这三个阶段评价研究的理念进行介绍,并分别介绍了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平台的功能与教学法评价阶段1.评价的理念在这一阶段,网上教学开始受到高校的重视和开发商的青睐,较为成型的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开始在公司或高校的开发项目中出现。
由于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刚开始进入教育者的视线,因此,这一阶段人们主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平台是否适用于教育;二是平台是否是最好、最适用的。
后者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即“大多系统具有类似的特征和功能,但是不可避免的,肯定有某些系统更适用于特定的教育环境。
[2]”因此,这一时期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评价关注于教学法的评价和平台功能的评价。
其评价的目的更多是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平台选择的理论依据。
2.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关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教学法、功能评价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英国Wales-Bangor 大学的Sandy Britain和Oleg Liber(1999)的研究报告《A Framework for Pedagogical Evaluation of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3]。
其研究由JISC技术应用项目支持,它是英国高等与继续教育的一个基金项目,主要为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支持教学、学习、研究和管理提供指导、建议和机会。
在研究报告中,Sandy Britain指出评价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从教育的角度对不同系统的特征、功能和倾向性进行评价;二是如何决定新技术是否能够被嵌入到给定机构的教学环境中。
相应地,Sandy Britain提出了两种评价模型:教育模型和组织模型。
其中教育角度评价的理论基础是Laurillard(1993)年提出的会话模型(The Conversational Model)。
会话模型提倡基于师生交互形式的教学策略,指出教师应该提供建构的和有意义的反馈来支持学生的会话活动;另外,应该提供学生反思的机会。
其会话模型关键特征包括:推论的(Discursive)、适应性的(Adaptive)、交互的(Interactive)和反思的(Reflective)。
相应地,Sandy Britain根据平台工具对会话模型关键特征的支持程度对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进行评价。
Sandy Britain首先根据交互的过程(教师呈现概念,学生呈现概念,教师建立微观世界,学生与微观世界交互,教师给学生提供反馈,学生改变行动)对WebCT和Virtual-U进行了评价;其次,又基于原则(四个关键特征)而不是交互过程对TopClass和COSE 两个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进行了评价。
会话模型主要关注单个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简单交互,这是平台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忽视了群组功能和以及更为重要的、帮助教师管理大量学生的工具;而这方面的缺陷由组织模型弥补了。
组织模型是基于Stafford Beer(1981)所提出的用于组织系统建模的可行的系统模型(Viable System Model),此模型适用于复杂性交互管理的分析。
它提倡学生的活动是可以自我管理的,同时又在总体的管理之下。
这需要在管理和处理特定任务之间提供一系列的交互渠道,包括:资源流通(Resource negotiation);协调(Coordination)和监控(Monitoring)。
Sandy Britain结合教育的特点对其进行了扩展,从而确定了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六个组织模型评价维度:资源流通、协调、监控、个性化、自主组织和结构的适应性。
并以此对CoMentor、Librarian和Learning Landscapes三个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进行了评价。
最后,Sandy Britain在报告的附录中对Blackboard、WebCT等12个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进行了功能、特点介绍和功能的对比评价。
其中,功能对比评价主要是从教师工具、学生工具和交流工具三方面进行。
(二)平台的可用性评价阶段1.评价的理念这一阶段研究者开始更切实际地将目光转向了平台的最终用户,而不是决策者。
研究者们发现平台存在人机交互理论方面的缺失,并指出:“他们仅仅对功能进行评价,而忽视了质量需求。
[4]”因此,平台评价开始关注“学生为什么发现平台易用或难用”,并尝试通过评价,为平台设计提供指导。
2.代表性研究成果其代表性研究成果是M.-A. Storey和B. Phillips(2002)等人的《Evaluating the Usability of Web-based Learning Tools》[5]。
M.-A. Storey指出,目前有大量研究从教学角度分析工具的性能,他们为教育者和管理者在考虑部署基于web的学习工具时,提供了考虑因素、如何实施等方面的指导。
但是对于软件工具使用难易的问题探讨较少。
虽然有些正式和非正式的研究,但是都没有关注工具的可用性及其对潜在用户: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者所造成的影响。
软件的可用性不是一个新概念。
它通常指的是计算机软件帮助一个用户完成某一任务的程度。
可用性包括用户能够多快和多容易的学会使用系统的界面(可学习性),系统是否以适当的速度回应用户的请求(有效性),用户是否能记住在众多系统使用中如何执行系统操作(可记忆性),系统能否预期和预防一般性的用户错误(错误避免),系统是否帮助用户从错误中恢复(错误处理)以及系统是否使得用户工作更舒适(满意)。
由于软件设计者和开发者尝试将人机交互原则整合到他们的工作中,在过去的15年中,对于软件可用性的强调有所增长,但一些设计者曾指出可用性并没有被真正整合到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中。
M.-A. Storey通过在54个电脑科学专业的学生(3或4年级学生)学习课程中使用Blackboard 6.0 和WebCT 2.0进行教学,时间为4周,最后对平台的可用性进行了用户评价和用户需求、建议的调查。
学生可用性评价内容为导航、在线测试、作业提交、通讯工具和总体评价;教师可用性评价内容为导航、内容创建、用户定制和学生管理。
最后,M.-A. Storey指出来自“真实”用户的反馈,如学生,对于工具的进一步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不幸的是,教育机构中这些工具的用户很少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三)平台有用性评价阶段1.评价的理念随着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应用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平台功能丰富、易于使用并不等于平台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因此这一阶段研究这开始关注平台在使用后对于学生知识和学习能力所产生的影响。
评价研究的内容包含了对平台使用附加价值的评价,即关注平台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和学生学习能力等的发展。
2.代表性研究成果有用性评价的代表性成果是Kirsi Silius和Anne-Maritta Tervakari(2003)的研究《THE USEFULNESS OF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Evaluation Tool into the Portal of Finnish Virtual University》[6]。
其评价研究主要基于Nielsen(1993)关于计算机系统的理论,他认为计算机系统的总的可接受性是其社会可接受性和实践可接受性的总和。
实践可接受性包括了传统类别的成本、支持、可靠性等等,同时也包括“有用性”。
有用性可分为两部分:可用性(Usability)和效用(Utility)。
有用性在前文已有介绍;“效用”的概念非常抽象,如果用户能用它来做需要做的事情,那么软件就具有较高的效用(Nielsen1993)。
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用,基于web的学习环境必须专门地支持学习。
Kirsi Silius 等认为相对于传统教育环境,基于web的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有效性有两个主要方面:基于web学习和教学的教学法的可用性(pedagogical usability)和附加价值(added value)。
其内容如图1:其中,Kirsi Silius着重强调了可用性和教学法的可用性的区别。
他将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于教学的主要目标分为四个递进的层次:教学过程的组织;教育信息通信技术的测试与开发;教学质量的发展;学习者学习技能的发展。
相应于这四个层次,可用性的重要程度是不变的,而教学法的可用性重要程度随着四个层次的推进越来越重要。
也就是说,教学法的可用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习者学习技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Kirsi Silius等基于有用性的内容设计了基于Web的多学科的评价工具。
教学法可用性部分的第一阶段指标将开发于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组织;第二阶段的指标用于评价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学习目标完成的支持,和对学习技能发展的支持。
可用性部分包括评价可视化设计、使用多媒体元素、技术问题、支持阅读和导航、错误呈现和支持错误的恢复。
每部分包括4-12个评价指标。
图1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有用性的组成(四)三阶段评价研究的差异对比结合以上评价研究三阶段的介绍与分析,本文将三阶段的评价研究进行对比,列表如下:从三阶段评价研究的发展来看,评价的理论基础逐渐成熟;评价目的逐渐转向平台对用户、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进行支持;面向的对象逐渐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向学生用户与设计开发者,从而在学生与设计开发者之间建立起了需求与价值取向的直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