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普救寺导游词讲课稿

合集下载

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导游词山西省导游考试运城—侯马—临汾寻根觅祖游)精简版(2010-01-1423:22:48)这是考虑时长后的精简版适合准备考试的我自己手打的普救寺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是爱情圣地普救寺普救寺坐落在山西省西南边陲永济市境内的峨嵋塬头,这里是秦、晋、豫三省交会处,黄河金三角地带的组成部分,交通十分便利,从这里南望巍巍中条山翠若屏障,与中条第一禅林“万固寺”遥相辉映;西眺滔滔黄河水银如白练,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和国宝“唐开元铁牛”也近在咫尺“剧以寺而生,寺因剧而名”由于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动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使这座千年古刹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旅游胜地简介普救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是我国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自隋初始建以来,普救寺历尽沧桑,反复兴废依塬托势,雄浑庄严殿宇楼阁,栉比鳞次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钟楼、塔院回廊、大雄宝殿、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僧舍、枯木堂、香积厨等,和《西厢记》故事密切相关的张生西轩、梨花深院、书斋院等建筑也穿插其间寺内的莺莺塔,以其奇特的回音效应被誉为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1995年,普救寺被评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2002年3月,普救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2002年第一批“4A”旅游景点大钟楼跨进山

门,沿石阶而上,即至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的大钟楼此楼全高17米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唐建筑楼上悬匾“大钟楼”,是我国著名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所书楼前楹联系现代著名书法家卫俊秀先生撰写联曰:“高标跨穹窿,百尺危楼独雄秀;钟声震寰宇,万念俱空悟世人”,在《西厢记》“白马解围”一折中竟成了“观阵台”话说守卫蒲津桥的将领孙飞虎听说暂住在普救寺内的相国之女崔莺莺长得如花似玉,貌似天仙,想占其为妻,遂带领5000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当时,满寺僧侣惶恐不安,老夫人迫于无奈,许诺有退得贼兵者即将莺莺许配为妻,并倒陪嫁妆此赏格正中张生之意,即献策书报蒲关,请同窗好友白马将军破贼解围为了显示白马将军的威力,张生邀请老夫人、法本长老等僧众,登上大钟楼观看两军对阵厮杀,白马将军如何生擒孙飞虎之战况如今,游人登楼俯视,想象当年“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的鏖战情景,体会“白马将军义薄云,书生笔阵扫千军”的个中滋味,会有万千感概舍利塔永济普救寺的另一独特之处为唐建明修的舍利塔舍利塔又名“莺莺塔”,是后人为普救寺导游词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5篇)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5篇)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5篇)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通用5篇)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篇1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

这里。

(永济爱情文化节)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

《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西厢记》是我

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

莺在蒲东普救寺内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

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

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使他们为其所赞叹,所感动。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

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西厢记》的问世,

特别是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问世以来,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

广泛深远的影响。有文人撰联:从情始以情终字字情句句情一章一节

一回一折一本书里全写的是情西厢记中人物皆为情生真个情憾天地;

惜情来慕情去人人情纷纷情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四堵墙内无处不是情

普救寺里和尚也是情种好个情染境界。

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在普救寺实地拍摄

由于《西厢记》故事的广泛流传,普救寺也随之名扬天下。因此,剧以寺而生,寺以剧而名。《西厢记》的问世,使普救寺名声

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美丽动人

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

的游览胜地。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篇2

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

永济普救寺导游词

永济普救寺导游词

永济普救寺导游词

山西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一: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

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山西普救寺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文档2篇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文档2篇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文档2篇Guide words of Shanxi Pujiu Temple

编订:JinTai College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文档2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山西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山西普救寺导游词文档

2、篇章2:普救寺导游词文档

篇章1:山西普救寺导游词文档

山西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下面是带来的山西普救寺导游词,仅供参考。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一: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普救寺

普救寺

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西13公里的蒲州镇西厢村的峨嵋塬上,是著名的唐代元稹《会真记》、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描写的张生与莺莺爱情故事的发生地。寺院创建于唐,原名西永清院,因五代后汉郭威攻城问策寺僧更名普救寺。普救寺的标志与象征—现存密檐式仿唐砖砌莺莺塔重修于明代,平面方形13层,高36.76米(不计塔刹)。莺莺塔的声学效应非常奇妙,站在不同位置,人们可以听到10多种不同的回音现象。其中,以石击塔西24米处击蛙台岩石,可连续听到三声“蛙鸣”;夜深人静,塔中可听到塔周几百米外的说话声;靠近塔底层四面中的任意一面的中心,可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经塔反射变成一个异常奇妙的“音乐柱”;人在塔的九层讲话,站在下面的人听到的说话声不是从上面传来而是从塔底传来;若是人在塔的五层上讲话,说话声音便从塔顶、塔底两处向塔的中间连续反射形成一种效果极强的立体声……莺莺塔正因为具有这样奇特的声学现象,才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有世界奇塔之誉。莺莺塔原名舍利塔,由于《西厢记》故事发生在塔下,后人称其为莺莺塔。普救寺现有建筑260间,占地面积6.87万平方米。建筑布局依地势自下而上,分三道轴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除天王殿为明代形制外,其余为仿宋建筑,东轴线上有僧舍、枯木堂、香积厨、斋堂等,均为明清形制;西轴线上有山门、大钟楼、莺莺塔、塔院回廊、大佛殿,最后为别墅花园。除山门为明代形制外,其余均为仿唐建筑。西厢书斋是一座具有北方古建风格的三合小院,相传为崔相国夫人及莺莺、红娘的住处。《西厢记》故事中的“惊艳”、“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情节都发生在这里

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导游词

; ; ;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东北方古城东3公里

的峨嵋塬头上。

; ; ;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

方米;

; ; ;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

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美学戏剧名著《西厢记》童话故事

就发生在这里。

; ; ;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提前布局为

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

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

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

之和《西厢记》寓言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祭塔一

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丘陵地形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水

景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 ; ; 屹立在寺僧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

以奇特的微观,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

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

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 ; ;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

普救寺一举成名,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

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蜚

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个地方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个地方地势高敞,视野宽敞,寺庙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庙建造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紧密关联的建造: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爽朗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别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神奇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由于《西厢记》的咨询世,使得那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举世闻名。而漂亮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向来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遨游胜地。

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唐元稹传说小说《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皆以普救寺为背景,进行艺术制造的。由于《西厢记》故事的广泛流传,普救寺也随之名扬天下。所以,剧以寺而生,寺以剧而名。

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

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

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普救寺导游词1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

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它是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普救寺导游词2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

( 山西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8776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Tour guide of Shanxi Puji Temple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一: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

—”“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

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

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

普救寺导游词1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是爱情圣地普救寺。普救寺坐落在山西省西南边陲永济市境内的峨嵋塬头,这里是秦、晋、豫三省交会处,黄河金三角地带的组成部分,交通十分便利,从这里南望巍巍中条山翠若屏障,与中条第一禅林“万固寺”遥相辉映;西眺滔滔黄河水银如白练,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和国宝“唐开元铁牛”也近在咫尺。“剧以寺而生,寺因剧而名”。由于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动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使这座千年古刹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山门】普救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据史料记载,距今至少有1400年的历史。千余年来,几经沧桑,反复兴废。普救寺占地103亩,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渐升高。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这里是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所著杂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该剧描写的是,唐贞元年间,河南洛阳书生张君瑞赴长安赶考途中,与前朝相国之女崔莺莺小姐邂逅相遇,一见钟情,演绎出一曲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动人的爱情故事。

【钟楼】钟楼在古时主要起报时、示警等作用,这座钟楼全高17米,分两层,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仿唐建筑,这口大钟重约4000公斤。由于《西厢记》故事发生于普救寺,所以这里的每一个建筑都与《西厢记》有着不解之缘。这座钟楼的二楼是《白马解围》一折戏中的“观阵台”,当时守卫蒲津渡桥的将领孙飞虎听说相国之女崔莺莺长得如花似玉,貌若天仙,便率领本部5000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扬言三天之内如不交出小姐,便将普救寺一把火烧掉,僧俗倶斩不留。老夫人迫于无奈,许下诺言,“谁能退得贼兵,便将莺莺嫁给谁”于是张生修书一封,由寺内武僧慧明突围而出,递与白马将军,这白马将军杜确与张生是同窗好友,又是八拜之交,后弃文从武,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兵马镇守蒲关,这白马将军接信后,火速赶来,张生为显示朋友威力,曾请法本长老、崔老夫人登钟楼之上,观看白马将军如何生擒孙飞虎。因此,钟楼变成了临时的“观阵台“【古塔】莺莺塔原名舍利塔,是寺内的瞻礼性建筑,塔高39.5米,共13层,可以登9层。距今已有430多年历史,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蹬琴音”齐名,并称中国古代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这里就是击蛙台,古人解释不了这蛙鸣回声,便牵强附会地说建塔时在塔底埋有两只金青蛙,有人击石便会鸣叫,这当然不可信。据专家考证认为,这奇妙的蛙声源于以下三个原因:

精选范文之普救寺导游词

精选范文之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倘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该寺切入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

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

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

厢记》童话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杜十娘一家

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时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调皮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

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存留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

结构设计,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

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

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襄城八景之一。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

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与众

不同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掌控意念,使它成为蜚

声著誉使得的游览胜地。

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皆以普救寺

【优质文档】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5页)

【优质文档】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

你读过《西厢记》吗?你听说过张生和莺莺的凄美故事吗?想必大多数人

都对这一爱情童话耳熟能详。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带来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一】

说起普救寺,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要提起《西厢记》和张生崔莺莺那就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而《西厢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普救寺建于隋,盛于唐代武则天时期,位于山西永济城西北12公里的一处高台上。南与蒲州古城为邻,东与西厢村相接。它曾经是武则天的香火院,很

是繁盛过一段时间。如今保留下来的建筑多为后来重建。

普救寺依地势而建,山门前是个不小的广场。进了山门便要爬陡峻的石阶。上到最高处地形平坦开阔。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

宝殿,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等。在大雄宝殿供

奉着三座石佛立像。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像高3.9米,是寺内出土的南北朝时期

的造像,展现了佛祖洞悉人间疾苦大慈大悲的风采。

院内最有名的还要数那座奇特的古塔。塔高近50米。原名叫做舍利塔,后来被称之为莺莺塔。塔的造型古朴美观,为寺院增色不少。当地有首民谣是这

样形容的:普救寺的莺莺塔,离天只有丈七八。站在塔顶举目看,能见玉帝金

銮殿。

说它奇特,是因为这是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民间传说建塔时,塔里放

置了两只金蛤蟆,只要有人用石头敲击地面,便能听到两声蛙鸣。可是后来被

普救寺的导游词(精选3篇)

普救寺的导游词(精选3篇)

普救寺的导游词(精选3篇)

普救寺的篇1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普救寺观光旅游,很荣幸能为各位做一次向导。

〈山门〉普救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据史料记载,隋初已有,是一座千年古刹,千余年来,几经沧桑,反复兴废,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总占地103亩,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所写出的杂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它描写的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老夫人带着女儿莺莺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此地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不巧天降春雨,道路泥泞,住宿于蒲州城中。听店小二说此地有一座普救寺,是则天娘娘的香火院,盖造非俗,前来游寺中与莺莺小姐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奏出了一曲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凯歌。

〈台阶前〉这儿的台阶总设置108个,佛经上说人的一生要经历108个磨难,所以这儿便设108个台阶,只要你能诚心登完这些台阶,便会消灾免难,接福接寿。

〈钟楼前〉这座钟楼全高17米,分两层,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唐建筑。这口钟重约四吨,94年浙江瑞安铸造,钟楼的钟在古时主要起报时、寺警等作用。

由于《西厢记》故事发生于普救寺,所以这里每一座建筑都与《西厢记》有着不解之缘,这座钟楼的二楼在“白马解围”一折中便起到“观阵台”的作用。当时河中府浑缄元帅病故,乱军失统,守卫蒲津桥的将领孙飞虎听说相国之女崔莺莺长的如花似玉,貌似天仙。便带领5000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扬言:“三天之内如不交出小姐,便将普救寺一把火烧掉,僧俗寸斩不留。”老夫人迫于无奈,许下诺

普救寺导游词文档4篇

普救寺导游词文档4篇

普救寺导游词文档4篇Guide words of Pujiu Temple

编订:JinTai College

普救寺导游词文档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普救寺导游词文档

2、篇章2:普救寺导游词文档

3、篇章3: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文档

4、篇章4: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文档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接下来小泰给你们带来普救寺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章1:普救寺导游词文档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

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

普救寺,座落于中国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普者黑村,是滇西地区唯一的塔尖宝塔式建筑、佛教寺庙。它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距今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

普救寺因其建筑之精美、雕塑之博大而著称。寺院内除了主体建筑——宝塔外,还有钟楼、鼓楼、经堂、大雄宝殿及二十四位罗汉像、尊胜佛、梵净懿章、梅花古铜鼎、素石屏风、白玉石藏经洞等景观。其中二十四位罗汉像为普救寺的精华,是中国罕见的木作彩塑。这二十四尊罗汉个个神韵不凡,充满生气,有的仰天长啸,有的目视前方,有的摇头晃脑,宛如真人一般。

宝塔是普救寺的最大亮点。它是寺内最高之建筑,与巍峨的苍山相伴而屹立,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宝塔建造得富丽堂皇、别开生面,不似其他佛塔,采用土坯固然经济方便,但也是注重低成本的产物。普救寺宝塔完全是石头雕刻出来的,每一块石头都犹如工艺品般精雕细琢,刻有花鸟鱼虫和人物故事,远远观望,宛若一座宝玉一般,光彩熠熠。

身临普救寺,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莫过于它所散发出的宁静祥和的气息。不同于城市中的喧嚣浮躁,普救寺中质朴的佛门文化真正让你找到内心深处的平静。

普救寺是离市区较远的寺庙,但精美的建筑、别致的雕刻、僧人的祈祷、虔诚的信徒仿若一场场静谧的梦境,值得旅游者前来品味。

更为难得的是,藏在寺内的二十四位罗汉以及精雕细琢的寺庙建筑完美地汇聚在一起,构筑出一幅静谧、和谐、灵秀的美景画卷。

相信在游览普救寺的过程中,你一定会体会到“远离繁嚣、静享灵魂的鸟儿”这样的别样感受。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如果你有一份想要远离嘈杂、回归宁静的情感渴望,普救寺无疑是一个心灵驿站,可以为你的旅程加注一份充沛、清新的能量。

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

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

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

你读过《西厢记》吗?你听说过张生和莺莺的凄美故事吗?想必大多数人都对这一爱情童话耳熟能详。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带来山西运城普救寺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说起普救寺,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要提起《西厢记》和张生崔莺莺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而《西厢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普救寺建于隋,盛于唐代武则天时期,位于山西永济城西北12公里的一处高台上。南与蒲州古城为邻,东与西厢村相接。它曾经是武则天的香火院,很是繁盛过一段时间。如今保留下来的建筑多为后来重建。

普救寺依地势而建,山门前是个不小的广场。进了山门便要爬陡峻的石阶。上到最高处地形平坦开阔。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等。在大雄宝殿供奉着三座石佛立像。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像高3.9米,是寺内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造像,展现了佛祖洞悉人间疾苦大慈大悲的风采。

院内最有名的还要数那座奇特的古塔。塔高近50米。原名叫做舍利塔,后来被称之为莺莺塔。塔的造型古朴美观,为寺院增*不少。当地有首民谣是这样形容的:普救寺的莺莺塔,离天只有丈七八。站在塔顶举目看,能见玉帝金銮殿。

说它奇特,是因为这是*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民间传说建塔时,塔里放置了两只金蛤蟆,只要有人用石头敲击地面,便能听到两声蛙鸣。可是后来被盗贼偷走了其中一只,此后再敲击地面时只能听到一声蛙鸣了。也许我的耳朵不灵,也许人声嘈杂,我拿着石头敲了好几下也没听到青蛙的叫声。就象当年在天坛回音壁那次一样失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济普救寺导游词

山西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一: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

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山西普救寺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皆以普救寺为背景,进行艺术创造的。由于《西厢记》故事的广泛流传,普救寺也随之名扬天下。因此,剧以寺而生,寺以剧而名。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西厢记》共五本二十折,其故事梗概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

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就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花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许愿说:“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要二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这件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

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使她只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她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作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结为连理。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浦东普救寺内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使他们为其所赞叹,所感动。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西厢记》的问世,特别是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问世以来,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德宗贞元末年(802年~804年),和白居易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778年~813年)所写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据北宋末年的学者王性之的考证,《莺莺传》写得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这篇小

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后,故事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莺莺传》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现在能看到的有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和赵令畦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这些诗词,对莺莺的命运给予了同情,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薄情行为进行了批评,但故事情节并没有新的发展。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正是金代章宗时期,董解元(约

1160~1220年)的《弦索西厢》(称《西厢记掐弹词》)、《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北曲之祖”的“董西厢”。“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第三人叙事的说唱文学。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远远超过前人,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做出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偕张生私奔作结,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大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杂剧。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