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斯巴甜人体甜味受体预测模型探讨

合集下载

甜味化合物的甜味理论与受体模型研究进展

甜味化合物的甜味理论与受体模型研究进展

甜味化合物的甜味理论与受体模型研究进展第17卷第4期V0117.No.4滨州师专JournalofBinzhouTeachersCollege2001年12月Dec.2001文章编号:1008—2980(2001)O4—0029—04甜味化合物的甜味理论与受体模型研究进展'张士国(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山东滨州256604)摘要:综述了甜味化合物的种类,对甜味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甜味理论的发展以及甜味化合物受体模型的研究,指出随着实验手段的强化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上述领域的研究应该有深入的发展.关键词:甜味化合物;甜味理论;受体模型;综述中图分类号:O641文献标识码:A物质的味道,从生理学上讲有酸,甜,苦,成4种.味道的形成是呈味物质刺激味感受器而形成的呈昧物质与受体(在味感受器上与呈味物质作用的物质,对于甜味受体来说.是一种蛋白质)的作用,由于作用方式不同,作用强弱不同.而产生味道强度不同.目前对甜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及其受体的结构以及甜味物质的构效关系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上述研究的进行,有助于人们合成所需要的甜味物质满足人们的需要.现对甜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及其甜味理论,受体模型的研究综述如下.1甜味物质的种类甜味物质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甜味剂中多为脂肪羟基化合物如醇类,糖类,另外,氨基酸,醛类,酰胺类,酯类,磺酸化合物,卤代烃等有许多化合物也具有甜昧.各种物质甜昧的强弱不同.对于不同甜味物质甜味的强弱用其相对于蔗糖的相对甜度来表示[】.目前人们已合成和发现了许多甜味化合物,常见甜味物质的相对甜度由表1列出表1各种甜味物质的相对甜度2甜味理论的研究关于甜味理论的研究.gl前已有许多报道1.早在1914年,GeorgeCobn首次对化合物的甜味与化学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羟基和氮基在有甜味的化合物中常是成对的出现.几年后.Oer【i和收稿日期:2001—07—15作者简介张士国(1962一),男.山东滨州^.滨.州师专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主要从事计算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滨州师专第17卷Myear在研究大量甜味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甜味物质有生甜团和助甜团J.这仅是人们对甜昧物质化学结构的最初认识,当然有许多是例外的.到目前为止,最着名的有关甜味物质结构和甜味关系的理论是美国学者Shallenberger和Acree提出的AH—B生甜团理论l2J.尽管这一理论目前尚未完善,但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根据这一理论,所有具有甜味感的物质都有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A,如0,N.这个原子上有一个质子共价键相连接,是氢原子的供给者.AH可以是羟基,亚氨基,甚至是C—H等基团在距离A—H基团0.25—0.4i]m的范围内,必须有另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B,它是氢的接受者.这个B原子可能是O,N.而甜味的强弱与氢键的强弱有关.由于氢键的形成,甜味物质与受体形成了一个活化络合物,这种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而感受到甜昧(图1).厂]厂]f受l—A—H………B—f甜味ll体l—B-………HA—l物质ll..............__Jl..............__J圉1甜味理论模型例如:葡萄糖和L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如下:后来,Kier在AH—B生甜团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有较高甜味的物质中如:氨基酸,糖精,P一400等,在距离A约0.35171m,距离B约0.55am的地方有一豌水基团x,而形成了K_er 的三角形学说,由图2所示.疏水性基团x与受体的疏水部位结合,该疏水基团作为一个"把柄",被甜味物质的受体将甜味分子放在适当的位置,而与受体形成一对氢键而呈现甜味.囝2Kier的三角形理论模型近十年来,Titi和Nofre又提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甜味剂模型(图3),在这一模型中共有8个可能的活性基团,其中包括三角形学说中的三个活性部位.但是.它拥有的活性部位越多,其甜度则越大.在Titi模型中,G相对于三角形模型中的x,所Kier的三角形模型在这里指的是AH.B和G另外,在Titi模型中,D起着较重要的作用,而E1,E2和xH,y的作用较小一些.在这一模型的指导下,Titl研究小组合成了一个叫Sucrononic酸的化合物.其甜度为蔗糖的20000倍.其中:AH=NH(ph).B=co2一.G:cyc|onony|.D=CN一.1969年,人们在研究抗溃疡药物时发现了甜昧剂天门冬氨酰苯并氨酰甲酯f(简称ASP.Aspa).它属于二肽化合物,不久Adf]合成了1000多种的类似甜味化合物.作为二肽类化合物,天门冬氡酰苯并氯酰甲酯象其他蛋白质一样在体内代谢.代谢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与糖类,蛋白质相同.约16J/g.ASP的甜度第4期张士国甜昧化合物的甜味理论与受体模型研究进展3l是蔗糖的20O倍,所以ASP是有营养价值的低热量甜味剂.Mazur研究小组在研究ASP及其类似化合物的甜味与结构的关系的过程中,发现高甜度的甜味化合物所需的结构特征,这是迄今为止研究较为透彻的甜图3Tinti—Noffe甜味剂活性{日象模型味化合物要使二肽衍生物具有甜味.必须具备下述条件:(a)肽的氨基必须是天门冬氨酸.其一羧基及氨基必须辩离;(6)构成二肽的氨基必须是L型的;(c)与天门冬氨酸相连的氨基酸必须是中性氨基酸;(d)苯并氨酰羧基端必须酯化.此外.甜味强弱与酯基分子量大小有关.酯基分子量小的甜味强.二肽衍生物本身分子量大甜睐弱由此,构建了二肽类甜味化合物的药效模型3甜味物质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自1964年Hansch和Fujita提出了用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生物活性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的方法即定量构效关系或QSAR的概念后,Deutsch和Hansh就将这一方法用于一系列甜味化合物取代硝基苯胺的研究.他们发现这类化合物的甜度与取代基x的油:水分配系数或取代基的疏水性有很强的相关性.后来有许多其他作者对不同类型的甜味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甜度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文献【5】列出了这一研究中发现的重要理化参数,可以看到,取代基的疏水性,体积在各类化合物中均为重要因素.4受体模型的研究要确定分子以什么样的构象与受体结合.才能得到与受体结合的部位的形状.Temussi及其合作者用NMR方法和构象能量计算方法,研究ASP和其他甜味剂的构象【5].他们得到的受体模型如图4(n)所示.我们可以称上述受体模型为一种"卡通"模型.是因为这种模型过于简单.不能表达出受体的复杂性,这易于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其他研究者也用构象分析的方法研究天冬二肽的构象,用以勾画其受体部位的大小和形状V anderHeijden等人重新解释了Temussi的NMR数据,选择了ASP的另一种构象为活性构象.设计了ASP的受体模型(图4(6)).实际上天冬二肽是非常柔性的,所以有可能存在多种活性构象.()图4可麓的受体模型最近.人们以ASP的脲衍生物和胍基乙酸甜味剂来研究甜味剂的受体模型[.他们用的方法是在活性的化合物分子的周围,将各种原子组合成一个"壳(shel1)将分子包围.选择适当的原子类型,用遗传算32滨州师专第17卷法,计算甜昧分子与受体模型之间的作用能,将作用能与甜昧剂分子的甜度相关联,从而选择合适的受体模型.这种构建受体模型的方法,有可能实现其他甜味剂甜度的定量预测.5结束语几十年来,有关甜味化台物的研究人们付出lr巨大的努力,但取得的成功却较少,尤其是受体模型方面的研究.然而,人们毕竟已发展了许多用于理锵甜味分子与受体作用机制的模型,这些模型有的是数学,生理或由计算机构造的,尽管它们还很不成熟,但在指导新型甜味化合物的合成与筛选方面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相信随着实验手段的强化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人们一定能对于甜昧化合物与其受体的作用机制有很清楚的认识,用于指导对甜味剂的选择与合成我们正期待着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参考文献:[1]黄梅丽,江小梅.食品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312~315【2]JerryWEllis.OverviewotSweeteners[_J],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1995,72(8): 671~675.[3]Tinti】M,NofreC.MolecularDesignandChemoreceprion[C]WanshingtonDC:AmericanChemi calSociety,1991.206~207,[4]CrosbyGA.TheDesignofSyntheticSweeteners[A].AriensEJDrugDesign[C].NewY or k:AcademicPress,1979.215--305.[5]ingModelstOUnderstandandDesignSweeteners[J】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1995.72(8):680~683AdvancementonSweetnessTheoryandModelofSweetener'SReceptorZhangShi—guo(BinzhouTeachersCollege,Binzhou256604,China)Abstract:Theadvancementofsweetenershasbeenreviewedinthispaper,includingthevariet yofsweet—eners,QSARstudy,thesweetnesstheoryandthemodelofsweetener'Sreceptor,ItispointedOUtthatallthefieldsmentionedaboveshouldbedevelopedm.quicklyastheadvancementofexperimentme thodsandCOID-一purersimulation.Keywords:sweetener;sweetnesstheory;modelofsweetener'sreceptor;review。

人工甜味剂分析

人工甜味剂分析

日立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线性标准样品分析结果[标准曲线][分析条件] 分析柱: HITACHI LaChrom C18 (5 μm)4.6 mm I.D.×250 mm流动相: CH 3CN / 0.01 mol/L KH 2PO 4(pH 3.18) = 15 / 85 (v/v) 流速: 1.0 mL/min 柱温: 40︒C 检测波长: UV 210 nm 进样量: 10 μL第1页AS/LC(PM)-005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100 ~ 200倍。

阿斯巴甜是一种由苯丙氨酸甲酯和天冬氨酸通过肽键形成的二肽。

阿斯巴甜为低热量或零热量饮品和食品的主要添加剂。

阿斯巴甜也可与其它类型的甜味剂同时使用,例如:糖和山梨糖醇。

本文将对碳酸饮料(1)和苹果醋饮品(2)中阿斯巴甜的分析进行介绍。

阿斯巴甜(100mg/L)在浓度为1-100 mg/L 的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线性关系。

r 2= 1.0000C 14H 18N 2O 5= 294.31[标准样品的制备]称量样品并使用纯水对其进行溶解和稀释。

使用纯水将标准样品稀释至不同的浓度,获得分析样品的标准曲线的浓度。

■阿斯巴甜分子结构2468101214时间(分)0.000.100.200.300.40A U20406080100mg/L 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面积阿斯巴甜ON HO OCH 3HOOCNH 2人工甜味剂分析日立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仪器配置:Primaide 1110泵,1210自动进样器,1310柱温箱,1410 紫外线(UV)检测器样品分析例备注:上述相关数据仅限于测量例,不保证个别数据符合上述结果。

本仪器仅限于研究而不适用于动物或人类相关疾病的治疗或诊断。

第2页(2012)AS/LC(PM)-005碳酸饮品(无糖)苹果醋饮品[碳酸饮品样品的制备(无糖)]取适量的样品。

对样品进行超声波脱气,并用水稀释10倍,然后使用0.45 µm滤膜进行过滤,从而制备所需的分析样品。

甜蜜的烦恼阿斯巴甜到底安全吗

甜蜜的烦恼阿斯巴甜到底安全吗

甜蜜的烦恼阿斯巴甜到底安全吗作者:王思远来源:《科学大观园》2024年第03期世界卫生组织旗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一项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将其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2B类致癌物,同属于这个类别的物质还包括沥青、发动机尾气、汽油等。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成为备受瞩目的消息,抛开致癌性本身,我们是否想过:人造甜味剂为什么有甜味?我们是如何感受甜味的?这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为了了解人造的甜味剂,我们当然要先了解天然的甜味物质,最为熟知的自然是糖。

说到糖,我们往往还会提到碳水化合物。

在生物化学领域,这两个词基本可以画等号,然而在很多其他领域或者语境下,碳水化合物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

之所以有碳水化合物這一术语,因为这类物质往往具有C(HO)的组成通式。

当然,有些具有该通式的化学物质一般不归为碳水化合物,如甲醛和乙酸。

也有些被归为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不严格遵循该通式,如糖醛酸。

我们抛开很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大家族不谈,回归到“糖”这个称呼上来。

在生物化学领域,一种相对大众的分类是将糖分为单糖、双糖、低聚糖和多糖四种。

如果谈甜度,甚至可以选取更为狭义的糖的定义,即“有甜味可溶性的碳水化合物”。

这时,糖基本上仅包含单糖和双糖两类。

单糖是指无法进一步水解的糖,一般只把含碳原子数不小于3个的分子包含进来。

按照碳原子数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含有三、四、五、六和七个碳原子的单糖称为三糖、四糖、戊糖、己糖和庚糖。

在高中生物的课程中,我们接触过三种常见的己糖即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以及两种戊糖即核糖和脱氧核糖。

我们需要认识到,单糖的家族并非只有这五种,比如木糖就是另一种重要的戊糖。

它是半纤维素木聚糖的主要组成部分,且可以通过催化氢化还原反应得到我们熟知的木糖醇。

另外,可能细心的读者已经开始疑惑:为什么糖的结构式有时候写成环状,有时候写成链状?为什么有时候会在名称前加上“D-”或“L-”以及“α-”或“β-”的修饰?这就引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单糖环化以及手性异构。

阿巴斯甜的原理

阿巴斯甜的原理

阿巴斯甜的原理阿巴斯甜是一种常见的人工甜味剂,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以提供甜味并替代糖的使用。

阿巴斯甜的原理涉及其化学属性和作用机制。

阿巴斯甜(Acesulfame),又称偶氮二甲基氨甲基磺酸盐甜素,是一种无色结晶粉末,味道甜而无苦味。

它是一种非营养性甜味剂,不会对血糖和胰岛素产生影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和追求低热量饮食的人群中。

阿巴斯甜的原理是通过其化学结构与味蕾上的甜味受体结合,从而产生甜味。

人类味觉感知甜味的主要受体是甜味受体T1R2-T1R3,该受体由两个蛋白质亚单位组成。

当阿巴斯甜进入口腔,并与口腔表面的味蕾相接触时,它会与甜味受体结合,刺激味蕾并传递信号到大脑。

阿巴斯甜与甜味受体的结合是通过氢键和其他相互作用力实现的。

其化学结构中的磺酸基和氨基可以与甜味受体的特定位点发生氢键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会改变受体的构象,导致受体产生激活信号并传递到神经元,最终被认知为甜味。

除了甜味以外,阿巴斯甜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影响。

它可以增强其他甜味剂的效果,因此常与其他甜味剂一起使用以提供更强烈的甜味。

此外,阿巴斯甜还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提高产品的整体口感和风味,使其更加受人们的喜爱。

尽管阿巴斯甜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甜味剂,但也有一些争议。

有些研究表明,高剂量的阿巴斯甜可能与对身体的一些负面影响有关,比如对肾脏和甲状腺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阿巴斯甜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剂量进行适当使用,并避免过量摄入。

总的来说,阿巴斯甜是通过与甜味受体的结合,刺激味蕾并传递信号到大脑,从而产生甜味的一种人工甜味剂。

它的化学属性和结构决定了其甜味的特点和与甜味受体的相互作用。

然而,如同其他食品添加剂一样,使用阿巴斯甜也需要谨慎,适量使用,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判断。

阿斯巴甜研究报告

阿斯巴甜研究报告

阿斯巴甜研究报告
阿斯巴甜研究报告
一、背景介绍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种低热值的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

它是由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合成的二肽,具有甜味而无热量,是一种理想的替代糖的选择。

然而,阿斯巴甜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些人对其安全性产生疑虑。

本研究旨在评估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以及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对相关的科学研究、评估报告和健康组织的建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已有的阿斯巴甜研究成果和结论。

2. 动物实验:使用实验动物进行长期暴露实验,观察阿斯巴甜对动物的毒性和潜在的致癌风险。

3. 人体研究:通过人体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调查阿斯巴甜与健康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癌症等)的关联性。

三、研究结果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和评估报告,得出以下结论:
1. 阿斯巴甜在推荐剂量下对大多数人群是安全的,不会对健康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2. 长期暴露动物实验显示,阿斯巴甜并未引发肿瘤或其他毒性反应。

3. 与阿斯巴甜的摄入量相关的健康问题主要是人体对其的耐受性和个体差异。

一些人可能对阿斯巴甜过敏,或在摄入过多时出现消化问题。

4. 阿斯巴甜对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有一定的益处,可以作为一种替代糖来控制糖分摄入量。

5. 阿斯巴甜在孕妇和儿童中的使用需要谨慎,建议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四、结论
基于当前的科学证据,阿斯巴甜在推荐剂量下是安全的,并没有明确的致癌或毒性风险。

然而,个体对阿斯巴甜的反应存在差异,需要注意个体差异,避免过量摄入。

建议在使用阿斯巴甜之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以确保健康和安全。

食品中甜味物质的人类感官感知研究

食品中甜味物质的人类感官感知研究

食品中甜味物质的人类感官感知研究食品中的甜味物质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感官研究的重要课题。

恰如其名,“甜”是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的味道,同时也是食品工业需要关注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食品中的甜味物质不仅仅是指糖类,还包括了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物质。

人类感官感知研究旨在深入探索人类对甜味物质的感知机制,从而进一步了解食品的味觉特性以及加工工艺对人类感官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类感知甜味的器官。

舌头上的味蕾是我们感知味道的主要组织,而其中的甜味受体则是我们感知甜味的关键。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甜味受体是由一种名为T1R2/T1R3蛋白质复合物组成的。

当甜味物质与这个复合物结合时,便触发了人类感知甜味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对于甜味的感知能力是天生的,即使是新生儿也能感知到甜味。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甜味物质。

糖类是最为常见且被广泛使用的甜味物质,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除了糖类,人工甜味剂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人工甜味剂以其低热量、高甜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阿斯巴甜、糖精、麦拉镍等。

此外,天然甜味物质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

一些水果、蔬菜和草药中含有天然甜味物质,如甘蔗、草莓、蜂蜜等,它们不仅提供了美味,也富含营养。

然而,人类对甜味的感官感知并不仅仅局限于舌头上的味蕾。

研究表明,嗅觉对于甜味的感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吃下一块甜蜜的巧克力时,其中的香气会通过鼻腔传达到我们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增强了我们对甜味的感知。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会说“先闻到香味,再品尝甜味”这样的说法。

除了舌头和鼻子,我们的感官系统中还有触觉和视觉。

实验证明,食物的颜色和质地也会对我们对甜味的感知产生影响。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块可口的巧克力蛋糕,即便还没有尝试,我们的大脑已经开始联想到它的甜味。

而且,我们嘴巴的触觉感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甜味的感知。

当我们吃下一个棉花糖时,它的柔软质地也让我们更容易感觉到甜味。

浅谈甜味剂阿斯巴甜

浅谈甜味剂阿斯巴甜

浅谈甜味剂阿斯巴甜摘要:归纳了有关阿斯巴甜的相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阿斯巴甜的成分,合成,效用及优缺点,回顾了阿斯巴甜引发的争议,讨论了适宜使用的人群类型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阿斯巴甜的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甜味剂健康饮食阿斯巴甜前言:阿斯巴甜(AsPartame),别名阿司帕坦、阿斯巴坦,食品添加剂国际编码 : E951,化学名称为L-天冬氨酞-L-苯丙氨酸甲酯(APM=L-aspartyl-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

阿斯巴甜是 1965 年美国的科学家在研究治疗溃疡的药物时,意外发现他所使用的药物具有强烈的甜味,於是美国食品暨药物总署立即对此种物质展开多项研究,最后终於批准商业化。

由於阿斯巴甜虽具甜味但不具热量,食用时不会使血糖浓度增加,因此广为糖尿病患者使用,但是患有罕见的苯酮尿症的患者不宜使用阿斯巴甜,因为这种遗传性疾病的患者不能代谢苯丙胺酸,这种物质不仅存於阿斯巴甜中,也存於蛋白质食品,如鸡肉、牛奶和蔬菜。

鉴于上述介绍说明深入理解阿斯巴甜具有极高的现实应用意义。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弊的,阿斯巴甜也不例外。

我上网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对阿斯巴甜的优点及缺点作了深入了解。

现展示如下:阿斯巴甜的优点是:(1)安全性高,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一般公认为安全的),为所有代糖中对人体安全研究最为彻底的产品,至今已有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种产品中19年的成功使用经验(2)甜味纯正,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

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显著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龋齿(3)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4)与香精混合,具有极佳的增效性,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用量。

关于阿斯巴甜人体甜味受体预测模型探讨

关于阿斯巴甜人体甜味受体预测模型探讨

阿斯巴甜分子所呈现的空间“L形状“及生甜团的排
布图
多点结合甜味理论
早期的理论可解释阿斯巴甜呈甜味的原因,
有些含有AH、B体系的化合物没有甜味如一些氨基酸不呈甜味,X疏水部位的引入也不足以解释所有的甜味现象,因此AH、B、X三角理论还不能完全解释甜味的产生。

综合Shallenberger与Kier理论,
合甜味理论合理解释了甜味呈味机理[4]。

人体甜味蛋白受体最少包括8个基本识别部位,分别为B、
1、G
2、G
3、G4和D,这些识别部位能与甜味分子相应的部位发生相互作用,不同甜味分子的结合部位可以少于8个,通常都超过3个结合部位属于B1、B2、AH1、XH1、XH2、G1、E
型甜味剂,阿斯巴甜与甜味受体的9个结合位点
图2 阿斯巴甜与甜味受体结合9位点分布图。

阿斯巴甜是什么?研究证明甜味剂阿斯巴甜安全

阿斯巴甜是什么?研究证明甜味剂阿斯巴甜安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阿斯巴甜是什么?研究证明甜味剂阿斯巴甜安全
导语:自从在198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大量的医学研究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对此欧洲食品安全局表示,听了超过200条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意
自从在198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大量的医学研究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对此欧洲食品安全局表示,听了超过200条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意见,以及综合了可用的临床证据,已经对其展开完整的风险评估。

研究证明甜味剂阿斯巴甜是安全的-阿斯巴甜是什么?
研究证明甜味剂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自从在198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大量的医学研究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对此欧洲食品安全局表示,听了超过200条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意见,以及综合了可用的临床证据,已经对其展开完整的风险评估。

奇异果甜蛋白甜度约是蔗糖的200倍,现在许多食品和饮料都是采用类似果糖这样的低热量甜味剂。

对于人体而言,可接受的糖分日摄入量,设置为40毫克每公斤体重。

这相当平均每个英国成年人每天摄取2800毫克,3岁的孩子摄取的数量大约是600毫克。

这些数据都证明了适当食用阿斯巴甜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的。

唯一的例外是为患有一种罕见的基因疾病苯丙酮尿不能安全地食用阿斯巴甜。

某博士主持欧洲食品安全局的阿斯巴甜审查小组,他表示这个观点有代表性,是阿斯巴甜有史以来的最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能加强消费者对于科学支撑欧盟食品安全体系的信心,以及增强对食品添加剂的认可。


首席营养师对这一结果表示欢迎,说“这一次详细的科学审查,推翻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阿斯巴甜合成的研究

阿斯巴甜合成的研究

阿斯巴甜合成的研究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了解阿斯巴甜(aspartame)。

它是一种合成甜味剂,它
是将三种氨基酸——甲氨酸(aspartic acid)、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和甘氨酸(methanol)组合起来而成。

它被大量使用在许多饮料和食品中,以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由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和代替糖的优势,一些研究者开始详细的讨论和审查它的原料和成分。

研究发现,阿斯巴甜是非常安全的,它比其他人造糖少消耗能量并可以预防口腔疾病。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它仍有一些不良反应,像是盗汗、头晕、皮肤毛病等以及对儿童糖尿病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等。

因此,为了实现所需的安全性,有必要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确保人们正确使用以及了解和控制它。

此外,阿斯巴甜还用于治疗糖尿病。

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胰岛素的抵抗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通过阿斯巴甜减少人们服用胰岛素,有助于调节体内血糖含量,降低了糖尿病病人的风险。

因此,阿斯巴甜这种合成甜味剂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努力审查研究阿斯巴甜,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生活,开发出更安全有用的产品。

阿斯巴甜分析报告

阿斯巴甜分析报告

阿斯巴甜分析报告背景介绍阿斯巴甜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其化学名为阿斯巴甜(aspartame)。

它是由苯丙氨酸(aspartic acid)和苯丙氨酸甲酯(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组成的二肽甜味剂。

阿斯巴甜作为一种低热值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

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且热量极低,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替代品。

成分分析阿斯巴甜的化学结构中包含苯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甲酯两种主要成分。

苯丙氨酸是一种天然氨基酸,存在于一些蛋白质食物中。

而苯丙氨酸甲酯则是由苯丙氨酸和甲酸酯化而成。

阿斯巴甜的甜味来自于苯丙氨酸甲酯,而苯丙氨酸则提供了一种平衡的味道。

这种甜味剂在体内被分解为甲酸、苯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甲酯。

其中,甲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物质,可被身体迅速代谢和排出。

用途和优势由于阿斯巴甜具有高甜度和低热量的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

以下是阿斯巴甜的一些主要用途和优势:1.甜味剂:阿斯巴甜是一种强甜剂,只需添加少量就可以达到所需的甜度。

相比之下,使用蔗糖等天然甜味剂就需要大量使用,带来更多的热量。

2.低热量:阿斯巴甜的热量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对于追求健康饮食和控制体重的人群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3.稳定性:阿斯巴甜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不会被食品加工和制造过程中的变化所影响。

这使得它适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的生产。

4.不发酵:阿斯巴甜在人体内不会被酵母或细菌发酵,不会对口腔和牙齿产生腐蚀和蛀牙的作用。

安全性评估阿斯巴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以下是一些安全性评估的要点:1.安全剂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机构对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进行了评估,认为每日摄入量在50毫克/千克体重以下是安全的。

2.毒性评估: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没有明显的毒性和致癌作用。

甜味受体的研究进展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甜味受体的研究进展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无甜味感受 能力小鼠 129/S
T1R3基因序列
二者有6个氨基酸不相同,其中3个位于 胞外域N末端,与异二聚体结合部位相关
推测这种氨基酸序列的多态性影响了异二聚体的形成, 可能是引起两类小鼠甜味感受能力不同的原因。
(Eduardo等,2001)
Kim等(2006)研究了人 T1Rs基因家族的单核苷酸多 态性,结果表明基因T1r1和 T1r3相对于T1r2来说变异较 小, T1r3是最保守的。
2005级大班读书报告
甜味受体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傅娅梅 导 师:陈代文 (教 授)
余 冰 (副教授)
2020/10/16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所
1
内容提纲
一.前言 二.动物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神经 三.甜味受体和α-味蛋白 四.甜味受体在体内的表达情况 五.甜味受体作用方式 六.结语
2020/10/16
depolarization
Inhibit basolateral K+ conductance
PI
PLC
β
αγ
βα
γ
cAMP
T1Rs
AC T1Rs
PKA
人工甜味剂信号转导途径
mRNA
序列分析证实所有的PCR产物与已报道的 从舌味蕾克隆的小鼠序列有100%的同源性
味觉受体是在近端肠道表达的
2020/10/16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所
39
2020/10/16
• 利用实时PCR技术和蛋白印迹 分析表明甜味受体成员和α-味 蛋白都纵向表达于小肠的各 段在,mR表N达A和量蛋较白低质,水与平舌上上,测 得T1结R2果、相T似1R。3在(小原肠因中)部和 空肠的表达水平比小肠近端

阿斯巴甜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阿斯巴甜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阿斯巴甜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种合成碳水化合物,通常以糖精的形
式出现,含有两种氨基酸: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和甘氨酸(aspartic acid)。

它作为早期受苯甲酸乙酯(Phthalates)替代品,
于1983年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人类摄入。

阿斯巴甜在
食品、酒精饮料、药物和牙膏中可以作为甜味剂使用。

阿斯巴甜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最近,其在心血管疾病、
肥胖、糖尿病、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由于其低热量、低血糖、低风险等特性,阿斯巴甜已经开始被用于健康理念护理、瘦身和
健身计划中。

已有的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可以用来替代糖类作为甜味剂,
并且不会损害血糖水平。

此外,阿斯巴甜也可以用于裹膜,以帮助提高食
物的保质期。

然而,阿斯巴甜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一些人报告酮症型高血糖
和神经性症状。

此外,在一些研究中,人们发现,阿斯巴甜可能会导致肝
脏损伤,以及可能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风险。

另外,阿斯巴甜也
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目前,这些对阿斯巴甜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还需
要更多的研究来明确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尽管如此,阿斯巴甜的市场前景仍然非常乐观。

阿斯巴甜 jecfa标准 -回复

阿斯巴甜 jecfa标准 -回复

阿斯巴甜jecfa标准-回复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种低热值甜味剂,常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作为代糖,以代替糖分的使用。

它由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酸酯组成,具有极高的甜度,并且不会引起牙齿腐蚀、热量摄入和血糖波动等问题。

然而,由于其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引发一些负面健康效应,阿斯巴甜的使用受到了一些争议。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已经受到了许多研究和评估。

其中,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标准,以评估其对人体的危害风险。

在JECFA标准中,阿斯巴甜被认为是安全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摄入限制使用于食品中。

首先,阿斯巴甜的摄入量限制是根据体重来确定的。

根据JECFA标准,每日可摄入阿斯巴甜量的ADIs值(每公斤体重可接受的最大摄入量)为40毫克/公斤。

这意味着,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最多可以摄入2400毫克的阿斯巴甜。

其次,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评估还考虑了一些特殊人群的情况。

儿童、孕妇和乳母的阿斯巴甜摄入量应适当降低。

JECFA建议不将阿斯巴甜添加到婴儿和幼儿食品中,并在孕妇和乳母中限制其使用。

这是因为这些人群对阿斯巴甜的代谢能力可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人群可能对阿斯巴甜过敏或对其有一些不良反应。

一些报道指出,过量摄入阿斯巴甜可能导致头痛、眩晕和恶心等症状。

此外,与苯丙氨酸相关的遗传性代谢病(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不应使用阿斯巴甜。

因此,在使用阿斯巴甜之前,个体差异和对阿斯巴甜的反应应该得到充分的考虑。

另一个JECFA标准的重要方面是阿斯巴甜的生产和贮存条件。

阿斯巴甜在高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差,容易分解为苯丙氨酸和甲酸等物质。

因此,在食品和饮料加工时,应注意阿斯巴甜的处理和储存条件,以防止其分解和降解,从而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阿斯巴甜作为一种低热值甜味剂,在适量的摄入范围内是安全的。

然而,个体差异和特殊人群的需求需要得到考虑,以保证其健康和安全的使用。

关于阿斯巴甜致癌是真的吗

关于阿斯巴甜致癌是真的吗

关于阿斯巴甜致癌是真的吗阿斯巴甜致癌是真的吗阿斯巴甜或“致癌”?7月14日将有结论路透社报道称,本月早些时候,IARC的外部专家召开了一次会议,最终给出了这项结论。

会议的目的旨在根据所有已公布的数据,评估某种物质是否存在潜在的危害。

然而,IARC在本次会议中并没有确定食用多少阿斯巴甜甜味剂才会有致癌风险。

与此同时,JECFA也在调查阿斯巴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该机构于6月底召开会议,并且也将于7月14日宣布其调查结果。

其实,自1981年以来,JECFA就一直表示,只要在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范围内,食用阿斯巴甜都是安全的。

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摄入达到12~36罐无糖汽水,才会有患癌风险。

JECFA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各国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同。

IARC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机构和JECFA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在7月份之前都是保密的。

不过,两家机构的观点是“互补的”:IARC的结论是“了解致癌性的第一个基本步骤”,JECFA则“进行了致癌风险的评估,确定在特定条件和暴露水平下的特定类型危害(例如癌症)的可能性。

”食品饮料圈开始表态有品牌紧急回应阿斯巴甜将被列为“可能致癌物质”,消息一出,食品饮料圈的协会与公司纷纷站出来表态。

国际饮料协会(ICBA)执行董事Kate Loatman说,IARC此说法与长期以来大量的高质量科研结论相悖,或会误导消费者放弃安全的无糖与低糖选择,转而消费更多的糖分。

“我们仍然相信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因为我们与来自90多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局对其进行过的安全评估。

” Kate Loatman说。

国际饮料协会的回应中还表示,与IARC的结论相反,2022年4月IARC的上级机构世卫所发布的一份审查报告显示,较高的低卡路里或无卡路里的甜味剂消费与癌症死亡率之间“没有明显关联”,也不会造成任何形式的癌症。

而国际甜味剂协会(ISA)秘书长Frances Hunt-Wood指责“IARC并不是食品安全机构”,并认为该机构对阿斯巴甜的评估“在科学上并不全面,因为它以许多广遭质疑的研究为基础,可能误导消费者。

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人工甜味剂的秘密档案

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人工甜味剂的秘密档案

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人工甜味剂的秘密档案你知道“人工甜味剂”吃到肚子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吗?你知道人工甜味剂翻来覆去的曲折经历吗?常见人工甜味剂包括: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我们就一个一个说。

【糖精】它的学名叫“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大家常说的糖精就是它的钠盐,是最早投入商业应用的人工甜味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人体内没有可以降解糖精的酶,因此约95%的糖精在小肠吸收后原封不动的通过尿液排出,剩下的少部分可以到达大肠并通过粪便排出。

关于它的安全性,有一段极为曲折的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科学院在1955年、1968年、1970年、1974年分别组成专门委员会进行大规模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也在1968年、1974年、1977年、1987年、1988年、1991年、1993年专门讨论糖精的议题。

其中最典型的一次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

有研究怀疑糖精在大剂量下会导致大鼠膀胱癌,于是FDA提议禁用,但美国国会不同意,只要求在使用了糖精的食品上加上警示语。

后来陆陆续续有30多项研究证明发生大鼠身上的致癌机理在人的泌尿系统不会发生。

在这期间,世界各国对糖精的态度也是一会儿让用,一会儿不让用,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

只到上世纪90年代,形势才逐渐明朗起来。

1991年美国FDA撤消了禁用糖精的提议;2000年,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作出决定,将糖精从“潜在致癌物”名单中剔除,含有糖精的食物再也不用挂着警示标志;2010年美国环保署将糖精从有害化工品名单剔除。

在这之后,糖精的安全性争议才算基本平息下来。

由于糖精的资格太老,早在各国开始正儿八经的管理食品添加之前就在使用了。

目前批准使用的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中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台湾等。

【甜蜜素】甜蜜素的学名是“环己基氨基磺酸”,平时大家说的甜蜜素就是它的钠、钾、钙盐,它是目前国际上争议相对较大的一种甜味剂。

阿斯巴甜,学术与阴谋的较量

阿斯巴甜,学术与阴谋的较量

阿斯巴甜,学术与阴谋的较量“总有刁民想害朕”2015年4月,百事公司宣布,美国市场销售的轻怡可乐将停止使用甜味剂阿斯巴甜,代替它的是由三氯蔗糖和乙酰磺胺酸钾混合而成的代糖,再一次将阿斯巴甜推向争议的聚光灯下。

虽然已经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但阿斯巴甜仍然受到各种不同质疑的挑战。

除了百事公司,大大小小的NGO机构声称他们的研究证实阿斯巴甜具有致癌性,应立即停止使用。

暂且不论这些所谓的独立研究机构出于何种目的,仅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些声明也难以成为事实。

在谷歌学术上搜索阿斯巴甜安全性,多数的负面报道来自于一家意大利的拉马兹尼研究所。

这所研究机构的公信力很值得玩味,多年来它“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研究各种人工甜味剂的毒副作用,并且都取得了“骇人”的研究结果。

事实上,除了阿斯巴甜,拉马兹尼研究所还对三氯蔗糖提出了同样的挑战,声称这种商品名为甜蜜素的增甜剂也有致癌性。

值得注意的是,三氯蔗糖是百事公司用以取代阿斯巴甜的。

同样的,拉马兹尼研究所对三氯蔗糖的结论还是站不住脚的,专家出面指出这些研究采用的是非常规设计方案,而且只有雄性老鼠呈现出癌症增加的症状。

1996年,北俄亥俄大学医学院的Ralph G. Walton自行出版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绝大多数阿斯巴甜无害论的研究均为行业赞助。

该报告引起一片哗然,媒体纷纷表态阿斯巴甜的科学研究是一场工业界的利益输出,背后隐藏着的巨大阴谋。

而真实情况是,Walton的报告故意忽略了50多篇论文,反而纳入很多未经同行审议的负面论文,从而造成整个结论的偏差。

作为一种取代蔗糖的添加剂,阿斯巴甜上市无疑对蔗糖工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多年来对各种增甜剂发起的责难和负面研究,很可能是蔗糖工业的绝地反击。

这场历日旷久的争论究竟是学术之争还是利益之争,现在仍难以定夺。

肿瘤?这口锅我们不背在阿斯巴甜所谓的毒副作用中,最令人关切的是其具有致癌性。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报道认为是阿斯巴甜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脑肿瘤发病率的上升。

关于甜味剂的调研报告

关于甜味剂的调研报告

关于甜味剂的调研报告甜味剂是一种用于增加食品或饮料甜味的化学物质。

它们常常用作替代糖的替代品,以减少糖分的摄入量。

甜味剂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

本文将对甜味剂进行调研,并讨论其优缺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人工甜味剂。

人工甜味剂是在实验室中合成的化学物质,如阿斯巴甜(aspartame)、糖精(saccharin)和三氯蔗糖(sucralose)。

这些甜味剂一般具有非常高的甜度,可以用很少的量来代替糖。

它们通常没有热量,对于那些要减肥或控制血糖的人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替代品。

然而,人工甜味剂也有一些潜在的问题。

有些人可能对某些人工甜味剂过敏,导致过敏反应。

此外,有研究表明,过度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导致对甜味的依赖,并可能增加对高糖食物的渴望。

与人工甜味剂相比,天然甜味剂通常被认为更健康。

天然甜味剂包括蜂蜜、枫糖浆和果糖等。

这些天然甜味剂被认为具有更自然的味道,并且一般较低的血糖指数,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天然甜味剂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们通常比糖更昂贵,并且一般比人工甜味剂的甜度低。

此外,一些天然甜味剂,如果糖,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除了这些常见的甜味剂,还有一些新兴的替代品在市场上出现,如甜菊糖和烟莓糖(steviol glycosides)。

这些甜味剂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高甜度和较低的热量。

它们被广泛用于饮料和零食中,以提供甜味而不会增加卡路里摄入量。

然而,这些新型甜味剂的安全性和潜在的副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总之,甜味剂是一种在现代食品中广泛使用的添加剂。

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都有其优缺点。

人工甜味剂提供了零热量的替代品,但可能对某些人造成不良反应,并增加对高糖食物的渴望。

天然甜味剂更健康,但常常价格昂贵且甜度较低。

新兴的甜味剂也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估其安全性和效果。

在选择甜味剂时,消费者应根据其个人需求和健康状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阿斯巴甜 jecfa标准

阿斯巴甜 jecfa标准

阿斯巴甜jecfa标准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热量甜味剂,其国际上的食品添加物标准通常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联合专家委员会——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物专家委员会(JECFA)负责评估和制定。

以下是关于阿斯巴甜的JECFA标准的一些基本信息:
1.ADIs(每日容许摄入量):JECFA评估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并确定了ADIs,即每日容许摄入量。

ADIs是以每公斤体重每天的毫克数来表示,用于衡量一个人每天可以摄入的阿斯巴甜的最大安全量。

2.最大残留限量:针对某些食品中阿斯巴甜残留的问题,JECFA通常也会制定最大残留限量,以确保食品中的阿斯巴甜含量在安全水平内。

3.规范和标准:JECFA会制定关于阿斯巴甜在食品中使用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使用。

这包括阿斯巴甜在特定食品中的使用量、工艺条件等。

4.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估:JECFA进行了详细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估,考虑了阿斯巴甜对人体的潜在危险性,并确保其在合理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这些标准和评估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因此建议查阅最新的JECFA文档或相关法规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阿斯巴甜人体甜味受体预测模型探讨作者:刘晓丹李博曲春波刘倩谈甜甜来源:《现代食品·上》2019年第04期摘要:阿斯巴甜,作为二肽类人工甜味剂的典型代表,在食品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是分子易受温度、水和pH的影响,导致失甜,为了改进分子性能,合理探索阿斯巴甜二肽类衍生物人工甜味剂,本文利用Shallenberger-Kier学说的多点结合理论,对甜味受体蛋白模型进行计算机优化,以获得最接近人体甜味受体蛋白结构的模型,为今后人体甜味受体模型的制定应用和二肽甜味剂阿斯巴甜衍生物分子结构的改造和筛选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人体甜味受体;二肽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中图分类号:TS202.3阿斯巴甜是目前市面上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二肽类人工甜味剂,已获得100多个国家及权威机构的认可。

主要优势是不会产生龋齿、不影响血糖、热量低、甜度高及甜味纯[1],一直以来,基于阿斯巴甜呈味特性的人体甜味受体一直很难获得,原因是甜味受体蛋白是一种膜蛋白,有七次跨膜区域,因而组织中能够提取的目的蛋白及其稀少。

甜味受体蛋白在肠道中存在于内分泌细胞中,而内分泌细胞只占肠道细胞总量的1%,因此提取人体组织的甜味受体十分困难,研究者们利用二肽甜味剂的呈味特点及多位点结合理论,不断寻找与人体甜味受体相接近的结构,甚而利用计算机模拟出最为匹配的甜味受体模型。

1阿斯巴甜分子甜味呈味机理1.1早期研究在20世纪,研究者们对阿斯巴甜的呈甜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Shallenberger[2]提出了AH/B甜味产生机制:甜味分子结构存在一个能形成氢键的基团(-AH),即质子的供给者(protondonor)如(-OH、-NH2、=NH等),同时存在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B)即质子接受者(proton;acceptor)如O、N原子等,两类基团(AH/B)的距离约为0.3nm(3),同时甜味受体蛋白中也含有相应的-AH与B基团。

在各类甜味剂的研究中发现,甜味剂含有的AH能和甜味受体蛋白中的B形成氢键,同时甜味剂中的B基团能和甜味受体蛋白中的AH基团形成氢键,这样便产生了甜味。

Kier[2]对AH/B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甜味物质在距离AH约0.35nm,距离B约0.55nm的地方有一疏水基团X,如CH2、CH3、C6H5,它能与味觉受体的亲脂性部位形成疏水键,使两者产生第三接触点,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接触面。

AH、B和疏水基团X形成空间三角形,分别与甜味受体蛋白的B、AH和X三个活体位点相作用。

很显然X也是影响甜味剂甜度的一个控制因素。

三点接触面需要和甜味受体蛋白形成对应的化学键B->AH,AH->B,X->X,才能产生甜味,阿斯巴甜的空间构型符合三点理论:N-端的氨基酸天冬氨酸(α-L-Asp)的构型满足左旋结构,-NH2连接在羰基α碳上,且生甜基团-NH2(AH),-COOH(B)和-CH(X)按顺时针旋转,见图1;同理C-端的苯丙氨甲酯部分(L-Phe-OMe)的构型也满足左旋型,且生甜基团-NH-(AH)、-CONH-(B)和-CH2C6H5(X)按照顺时针旋转[2]。

α-L,L构型的阿斯巴甜符合Goodmen的理论“L”形状结构[3],这时天冬氨酸分子作为L的+Y轴,疏水的苯基侧链就成为L的+X轴。

而L,D构型的异构体成反“L”形,它的疏水苯基侧链朝向L的-X轴,不符合甜味基团分布规律,因此不产生甜味。

1.2多点结合甜味理论早期的理论可解释阿斯巴甜呈甜味的原因,但是,有些含有AH、B体系的化合物没有甜味如一些氨基酸不呈甜味,X疏水部位的引入也不足以解释所有的甜味现象,因此AH、B、X 三角理论还不能完全解释甜味的产生。

综合Shallenberger与Kier理论,多点结合甜味理论合理解释了甜味呈味机理[4]。

人体甜味蛋白受体最少包括8个基本识别部位,分别为B、AH、XH、G1、G2、G3、G4和D,这些识别部位能与甜味分子相应的部位发生相互作用,不同甜味分子的结合部位可以少于8个,通常都超过3个结合部位。

阿斯巴甜属于B1、B2、AH1、XH1、XH2、G1、E1、G2及G4型甜味剂,阿斯巴甜与甜味受体的9个结合位点分布如图2所示。

这些基团通过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3种作用方式,与受体蛋白相应的识别部位发生相互作用5]。

2二肽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人体甜味受体模型建立2.1基于富勒醇的甜味受体模型的建立陈果[3]应用富勒醇作为人工甜味剂的受体,主要考虑富勒醇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特异的球形结构和尺寸,可以调控多个取代基的位置和构象,在结构上能满足甜味剂多位点键合要求。

2含多羟基能与甜味剂极性基团通过氢键产生多位点结合。

3C60球笼的疏水结构能与甜味分子产生范德华力。

4有较好的水溶性,能有效模拟人体甜味受体的物理环境。

但是富勒醇与真实的人体甜味受体蛋白的结构还有很大差距,基于蛋白结构模拟甜味受体仍是最佳选择。

2.2基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蛋白甜味受体模型的建立生物甜味受体已经研究了三十多年,目前,研究表明人体甜味受体T1R2/T1R3,sac基因座控制着编码T1R3基因,T1R2和T1R3组成的二聚体即为甜味受体,而表达T1R2+T1R3的细胞即为甜味函授的味觉受体细胞[6]。

早期,人们发现人类甜味受体是hSTR,然而这个受体有超过800个氨基残基,通过目前的实验或计算机建模方法很难获得其精确的结构数据,只能截取受体hSTR中氨基终端或位于横膜区的T1R2/T1R3亚基来进行结构分析,形成3D模型,研究表明[7]大部分甜味剂的结合位点集合在这些区域内。

T1R2/T1R3结构中包含两对C级G 蛋白偶联受体(Class;Co;fG-Protein;Coupled;Receptor,C-GPCR)的异杂聚合体结构亚基,具有两个捕蝇模型(VenusFlytrapModule,VFTM)和半胱氨酸富集区(the;Cysteine-rich;Domain,CRD)以及7-螺旋横膜区(Transmembrane;Domain,TMD),CRD位于捕蝇模型和7-螺旋细胞横膜之间。

二肽类甜味剂α-L,L型阿斯巴甜只能与T1R2的VFTM區域结合[8]。

2.2.1代謝型谷氨酸盐受体蛋白晶体结构mGluR1(PDBID:2E4U)的氨基酸人类的VFTM-T1R2受体三维蛋白结构参考模型氨基酸序列数据可以从Swiss-Plot库找到,登录号为Q8TE23,再从NCBI(National;Center;for;Biotechnology;Information)BLAST搜索引擎中获得对应的模板,选用与谷氨酸结合的代谢型谷氨酸盐受体蛋白晶体结构mGluR1的氨基酸模板(PDBID:2E4U),相似度达到了28%,是目前与人类甜味受体蛋白相似度较高的模板,研究者们利用MODELLER9v14软件包(Andrej;Sali;Lab;Francisco,CA),从100个模型中选取DOPE(Discrete;Optimized;Protein;Energy)值最小蛋白模型,再通过GROMACS4.5软件包的最速下降法计算最小化模型,获得人体甜味受体模型T1R2的三维模型分子[5]。

通过阿斯巴甜分子对接发现,T1R2疏水口袋Ile67与阿斯巴甜结构G2,G4衔接;Ser303羟基和羰基部分与阿斯巴甜的羰基和氨基通过氢键相连;Asp307通过盐桥和阿斯巴甜的NH3+相连,Ser303和Asp307形成了氢键和盐桥,是与阿斯巴甜分子连接的最主要的氨基残基结合点[9]。

2.2.2代谢型谷氨酸盐受体蛋白晶体结构mGluR1(PDBID:1EWK)氨基酸Emeline[10]等人利用mGluR1(PDBID:1EWK)模板进行模拟改良,利用MODELLER 程序用二硫键限制了mGluR1晶体模型中的C67-C109、C378-C394和C432-C439,用CHAMM程序模拟计算了VFTM构型,通过5000次最速下降法和40000步牛顿迭代法(ABNRAdaptedBasisNewtonRaphson)最小化,从而获得人体甜味蛋白模型,研究人员通过变化各种T1R2-VFTM的残基,评估了这些受体的活性,并获得了11环状残基(S40、Y103、D142、S144、S165、S168、Y215、D278、E302、D307和R383)的结合口袋,这些结合点与配体识别以及阿斯巴甜活性关系密切。

2.2.3代谢型谷氨酸盐受体蛋白晶体结构mGluR1(PDBID:2E4U、LEWK、3KS9及2E4Z)的氨基酸A.Shrivasta[7]等人基于mGluR1结晶结构数据(PDBID2E4U、LEWK、3KS9及2E4Z),利用SWISS-MODEL进行模拟计算,寻找出了T1R2区域VFTM-CRD最佳模拟结构。

通过软件应用,获得的T1R2预测模型与真实蛋白接近度超过95%,并且通过软件及其模拟结构能成功将阿斯巴甜与T1R2-VFTM结点对接。

基于此研究的甜味TIR2受体蛋白模型已经可以在PMDB(Protein;Model;Data;Base)http://mi.caspur.it/PMDB/中获取,T1R2亚基PMDB的ID 号是:PM0078689。

研究中发现,甜味配体α-L,L型阿斯巴甜主要与T1R2-VFTM口袋对接,主要对接点区域为环L1、L12、L17、L19、螺旋H9及β-折叠B8等,并且数目越多越好,符合甜味多点结合理论的位点越多,甜度就越高。

配体与受体主要的氢键结合部分有4种。

1VFTM区域Gln459氨基酸上的N(B)与阿斯巴甜-NH(-XH)形成氢键。

2Arg457氨基酸上的H(H)与阿斯巴甜C=O(即图1-1中B1、B2结合点)形成氢键。

3Gln463上的H (H)和O(AB)分别和阿斯巴甜的(C=O)(E1)和(-NH2)(XH1,AH1)基团形成氢键。

4其余基团即为疏水X(如G2、G4、G1)的结合,受体蛋白VFTM结合区域氨基酸为Ile306、Leu377、Ser372、Leu371、Pro308、Gln463、Arg457及Thr375。

2.2.4其它蛋白晶体结构对甜味受体蛋白的模拟此外,Mayank[11]等人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蛋白mGluR5(PDBID3LMK)模板(相似度25%)进行模拟改良;段辉[12]等人利用mGluR4模板进行模拟改良;Fariba[13]等人认为人类T1Rs蛋白部分结构和mGluR3(相似度25.79%),mGluR7和视紫质蛋白都有关。

因此,寻找和人体最接近的甜味蛋白受体模板依然任重而道远。

3总结目前与二肽类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位点结合的人体甜味受体T1R2-VFTM蛋白模型都是基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蛋白进行改良模拟,然而相吻合度都低于30%,但是通过计算机辅助优化计算,吻合度在95%以上,还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索发现更符合人体受体蛋白的模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