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下册复习提纲及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精编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精编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精编知识点复习提纲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全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1)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很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托言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第一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终究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举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配景:在沙皇的统治下,俄国农奴制流行,工贸易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关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4.领导人:彼得一世5.内容:(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劳绩和才能提拔。

世界史-下册-复习提纲

世界史-下册-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下册复习要点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沙俄国力,人民生活困苦。

2、时间:1917.33、主要参加者:工人和士兵4、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原因: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继续参战,对内镇压人民反战运动。

2、时间、地点、指挥部:1917.11 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领导人:列宁(布尔什维克党)主要参加者:工人和士兵3、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无产阶级政权)4、性质:社会主义革命5、巩固措施: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⑤1918.3苏俄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⑥1917—1920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措施:在军事上加强红军建设;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等)6、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标志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时期。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间:1921年开始领导人:列宁主要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启示: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调整经济政策。

2、苏联的成立时间:1922年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员国:最初加入的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2022年中考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2022年中考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实验学校2022年中考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部分:识记:1课:1、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人:时间是1917年11月,地点是:彼得格勒,领导人是列宁。

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了。

3、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大意义(十月革命历史意义):①俄国十月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④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课:1、1921年俄共布根据列宁的意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有: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②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③商业方面:取消食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2、 1922年,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2—1991年,共69年)。

3、苏联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4、1936年苏联颁布了新宪法,标志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也称为斯大林模式。

5、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哪些弊端:①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了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②经济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③政治上,权利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利愈来愈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3课:1、1919 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凡尔赛宫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纵大会,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损害了中国主权,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2、《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有①阿尔萨斯、洛林归还给法国;②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瓜分,;③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 10 万;④莱茵河以东50千米以内不许设防,⑤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提纲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提纲
特点
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独立自主完成的。
2、农业集体化
目的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特点
运用了行政强迫的手段,采取了消灭富农的政策。
完成
到1937年基本完成。
3、制定新宪法
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改变。
时间
1936年
意义
标志着苏联已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4、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外交
5、与德、奥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巩固革命政权。
巩固政权
1、经过三年战争(1918——1921年),粉碎了大规模的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创始国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后来增至15个。






完成
一五
二五
计划,
实现
国家

业化
重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完成
1928~1937年完成了一五二五计划,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成就
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
领导人
列宁
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
革命任务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精品)

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精品)

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精品)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P.2背景和原因1、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2、★1917年3月(俄历二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

3、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4、1917年4月列宁回国发表《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5、(P.3)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方针。

二、P.3经过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2、1918年3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3、P.3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

①政治: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权。

②经济: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力量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

③外交: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次大战。

④P.4军事:1918年—1920年取得了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斗争的胜利。

⑤迁都:1918年3月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三、★★P.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成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3、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P.7列宁的探索1、★★列宁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年)①背景和原因——国情的变化:苏俄结束战争,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形势。

②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③作用:促进了苏俄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2、★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①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世界史下册学习提纲

世界史下册学习提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俄国的十月革命新时代的曙光1.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2.工人士兵苏维埃 3.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4. 三年国内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0)● 实行余粮征集制● 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统一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须品和食品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斗争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2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 外高加索联邦)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2.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宪法宣布——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一五、二五计划社会主义 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初中《世界历史》下册学习提纲杏花岭六中王建新设计第 3 页共17 页对斯大林模式的历史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进行的探索,并且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曲折中前进。

斯大林模式不仅对苏联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第 3 页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世界的“新秩序”2. 凡尔赛体系协约国:对德——《凡尔赛和约》 对奥地利对匈牙利凡尔赛体系 对保加利亚华盛顿体系——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1. 华盛顿会议初中《世界历史》下册学习提纲 杏花岭六中 王建新设计第 5 页 共 17 页第 5 页2. 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是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第4课 经济大危机[“繁荣“及其崩溃]1.繁荣——时间:1924~1929年间,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表现:以美国为例,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汽车数量翻了三番;工厂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家用电气2.崩溃——经济大危机 时间:1929过程:美国爆发——席卷全球特点:范围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时间长——1929~1933破坏性大——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攻为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影响: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复习提纲:世界史上下册复习提纲和填图题

复习提纲:世界史上下册复习提纲和填图题

世界历史(上)第2单元上古人类文明◆1识记:在亚非大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①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②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巴比伦。

③印度河流域—古印度。

④黄河流域—中国。

◆2识记: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识记: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识记:古代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它把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5识记: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即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6识记:公元前6世纪末。

罗马共和国建立,即古罗马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由共和进入帝国时期,标志着罗马帝国建立。

(问:汉朝时被中国成为“大秦”的欧洲国家是哪个?罗马帝国何时建立?第3单元中古亚欧文明◆1识记: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进行一场仿效中国隋唐制度的大化改新。

内容:①一切土地收归国有;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意义: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识记: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3识记: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4理解: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统治者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固步自封使其文明衰落,这和我国清朝时相似。

第4单元文明的冲撞和融合◆1识记: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后,雅典称霸东地中海。

希腊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2识记:①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②罗马帝国通过扩张,到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他的内湖。

③(问: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征战和马可•波罗来华着四项文明融合的方式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3识记:古代印度人发明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记数法—“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人吸收和进行了改进后把它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俄国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的探索及启示: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③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④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列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乌、俄、白、外高加索—15个)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①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③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一方面,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片面强调产量,造成了产品质量差;第三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世界史复习提纲2篇

世界史复习提纲2篇

世界史复习提纲第一篇:世界史复习提纲引言:世界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和变迁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时期和历史事件。

本篇提纲将围绕主要的历史时期和主题展开,旨在帮助读者对世界史进行全面复习。

一、古代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500年)1.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与衰落3. 古巴比伦文明的兴起与衰落4. 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与衰落5. 古希腊城邦的兴起与民主制度6. 古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7. 秦汉帝国的建立与统一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1. 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与衰落2.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科学的繁荣3. 西欧封建制度的兴起与发展4. 十字军东征与欧亚文化交流5.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与意大利文化的繁荣6. 大航海时代与欧洲殖民扩张7. 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与基督教教派的分裂第二篇:世界史复习提纲三、近代与现代的世界(公元1500年至今)1. 绝对王权的崛起与启蒙思想的兴起2. 科学革命与近代科学的发展3. 工业革命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成4.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与亚洲、非洲的殖民地化5. 法国大革命与民族国家的兴起6.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间期的动荡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8. 冷战时期的全球对立与国际关系重构9.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总结:通过对世界史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不同文明的兴衰更迭。

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的世界格局和问题所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希望本篇提纲能够给各位读者带来全面而系统的世界史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取得好成绩。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人类的起源和早期文明2.旧石器时代的文明3.新石器时代的文明4.古代近东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罗马等)5.古印度文明6.古中国文明7.古美洲文明8.古非洲文明二、古代国家的兴起与交往1.中国周王朝的兴起与发展2.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巩固3.印度古国的形成与交往4.原始宗教与古代宗教的发展5.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起与衰落6.古代民主政治与奴隶制度三、中世纪的国家与宗教1.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封建制度的兴起2.中世纪基督教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清朝的兴起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4.英国的中世纪历史与君主立宪制度5.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化与商业经济6.古代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四、近代世界的大航海与殖民扩张1.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的出现2.欧洲殖民帝国的兴起与发展3.中国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与航海活动4.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扩张5.大航海时代对世界的影响与后果6.世界体系的建立与国际关系的形成五、启蒙运动与近代国家的兴起1.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思想与科学发展2.法国大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3.英国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4.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国家的建立5.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影响6.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与新帝国主义的兴起六、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2.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3.冷战的起源与发展4.美苏两国的冷战对抗与全球化的影响5.印度、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国家建设与发展6.越南战争与东南亚地区的局势变化七、现代世界的全球化与发展1.全球化的概念与现象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发展3.科技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4.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5.性别平等与人权问题6.世界多极化与地区冲突的影响八、世界历史复习方法与技巧1.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与技巧2.历史事件的整理与归纳3.历史人物的理解与分析4.历史地图的绘制与标注5.历史问题的探讨与辩证思考。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二月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③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5、新经济政策: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②时间;1921年。

③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④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⑤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6、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乌、俄、白、外高加索—15个)7、①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年,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苏联的工业化影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②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 36年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③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一方面,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初中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中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中世界历史复习提纲一、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1.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与演化-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特点2.农业革命与城市文明的形成-农业革命的意义-城市文明的特征与影响3.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文明的发源地与传播-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二、古代东方文明的发展1.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特点-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2.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与特点-印度教与佛教的兴起与传播3.波斯古代文明-波斯古代文明的起源与特点-波斯帝国与希腊的战争与影响三、古代西方文明的发展1.希腊古代文明-希腊城邦的特点与影响-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发展2.罗马古代文明-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更替-罗马法律与建筑的影响3.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基督教的创立与传播-基督教对罗马帝国的影响与变革四、中世纪欧洲的政治与文化1.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与组织结构-封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2.教会的权力与影响-教会的组织结构与权力分配-十字军东征与宗教的影响3.文化的复兴与科学的进步-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与特点-科学革命与启蒙思想的兴起五、封建社会的瓦解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1.封建社会的危机与动荡-瘟疫与饥荒的影响-议会制度的兴起与封建特权的削弱2.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与扩张-商业资本主义与工商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革命的爆发3.殖民地主义与海外扩张-殖民地体系的形成与特点-殖民地主义的影响与后果六、近代世界的变革与发展1.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与大革命-启蒙思想家与思想传播-法国大革命与尼泊尔奥斯曼帝国的衰落2.工业文明的兴起与民族国家的形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兴起与民族主义的兴盛3.殖民地解放与新国际秩序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殖民地解放运动-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关系的重构七、冷战与世界格局的重构1.冷战的起因与特点-美苏两极对立与冷战阵营-应对冷战的方式与手段2.区域冲突与全球化的发展-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影响-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社会的崛起3.联合国与国际合作的推进-联合国的功能与作用-国际组织的兴起与国际关系的变化以上是一个初中世界历史复习提纲的大致框架,可以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拓展。

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与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

3、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二、十月革命与中国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事件1921年苏俄时期,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实行罗斯福新政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上述三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都没有改变社会制度,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四、苏联成立和解体的时间1922年——1991年五、地域史彼得格勒: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莫斯科:1918年苏俄将首都迁到莫斯科,1941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突然对苏联发动袭击,苏联军民进行了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六、俄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1年列宁进行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实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实行两个五年计划,苏联成为强大的工业国,1936年,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第一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解体的苏联领导人。

七、俄国专题史:详见第一教材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地域史1、巴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形成凡尔赛体系。

二、国际会议巴黎和会:对德国的处理《凡尔赛和约》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

华盛顿会议:对日本独霸中国作了限制《九国公约》提出机会均等和门户开放政策慕尼黑会议: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雅尔塔会议:对德国和日本作出处理,成立联合国。

九年级(下)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下)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下)世界历史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课: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者:列宁。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十月革命的特点是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意义:见9下书5页。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结果: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1922年底,苏联成立,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5、苏联第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27年。

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6、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苏联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形成,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模式弊端见9下书10页。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影响: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2、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辅导提纲及具体计划安排一、辅导提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2、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二、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乌、俄、白、外高加索—15个)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二、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2、危机的影响:3、罗斯福新政4、法西斯势力的猖獗:①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

②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改革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侵略扩张这种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

罗斯福和希特勒个人的作用。

③影响: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德国则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2、绥靖政策的影响:3、慕尼黑阴谋4、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6、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7、二战的转折点:1942年-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世界现代史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俄两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主要原因及给你的启示。

(一)不同:俄国采取有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二)原因:由于两国不同的国情。

(1)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无产阶级力量也聚集在城市,它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追随。

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2) 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反革命力量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中取得革命胜利;而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所以,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三)启示:无论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对马列主义要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思考: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发展经济、制定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国情的政策,同时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评价列宁:(1)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总结:列宁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不同:(1)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制定新宪法形成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如何区别“沙俄”、“苏俄”和“苏联”?(1) 沙俄:1547---1917年,指的是二月革命前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

(2) 苏俄:1917---1922年,指的是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联建立前的苏维埃俄国;(3)苏联:1922---1991年,指的是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联盟成立后的简称,1991年苏联解体。

九年级世界史下册提纲

九年级世界史下册提纲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初三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部分)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1、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开始标志:“阿芙乐尔号”的炮声是十月革命开始(进攻冬宫的信号)结果:革命胜利,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意义(影响):①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②使俄国走向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③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十月革命后,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实行的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作用:捍卫了苏维埃政权②新经济政策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内容:实行粮食税,把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联系起来。

作用: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第2课苏联的崛起1、建设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2、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建设成就:1937年,苏联工业部门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3、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4、斯大林模式——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①政治上,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②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5、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积极: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阻碍了苏联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

(1)和约主要内容:①领土方面: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②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世界历史复习资料下册

世界历史复习资料下册

世界历史复习资料下册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两个政权并存A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B、原因: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2、十月革命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过: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的几个特点:①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革命的胜利;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公司.结果: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问答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2、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目的: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除大工业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与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在地图上什么位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1922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15.3、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1922年“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①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经济方面,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于法制建设.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一方面,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因此,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问答: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但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均计算到个人,仍然落后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对迟缓,民众的不满情绪就很容易被敌对势力所利用.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A、“苏联的办法”指什么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B、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3、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斯大林模式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D、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比较容易产生个人崇拜,导致个人专断.E、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①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②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③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不能从农民手中拿走太多东西;④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3、有关的大事年表: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美、英、日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②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③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4、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问答、1 毛泽东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实际上是肯定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因为它宣称要中国“门户开放”、让列强在中国的“机会均等”.这就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也便利了其它几个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2、怎样理解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6、列表对比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在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方面有哪些不同第4课一、“繁荣”及其崩溃1、繁荣: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任务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结果: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于是,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1929、10、242、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A、标志:1929、10、24美国股票价格连续暴跌,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B、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C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二、罗斯福新政①时间: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③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④影响: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问答: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根据这些话,你觉得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A、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必须寻找出路.B、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危机的决心大、办法多,身残志坚、不屈不挠、众望所归.2、“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A、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B、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德国法西斯势力的猖獗:①德国纳粹政权建立的原因: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激发了社会阶级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他们在德国陷于绝望时,不失时机地开展欺骗宣传活动,以美好的许诺,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获得了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最终掌握了德国的国家政权.②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内政:德国纳粹党的恐怖统治: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⑤掀起反犹狂潮外交: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并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反犹狂潮A、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B、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C、国际原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对纳粹的退让、姑息,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不断升级.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A、意大利: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墨索里尼实行独裁统治,醉心于对外扩张.B、日本:1936年,日本军部控制政府,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它对国内进步组织残酷镇压,并积极怂恿向外侵略扩张,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日本先后策划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等,使中国深受其害.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20世纪年代三国勾结形成的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问答1、想出确凿有力的证据,批驳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诬蔑.A、.当代世界有决定影响的思想巨人马克思、爱因斯坦等都是犹太裔人.B、犹太人追求知识,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谋生.据对美国犹太人的统计,有将近90%的犹太男子和65%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犹太男子中有30%以上获得专业职称和博士学位.C、犹太经济学家人才辈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有1/3属于犹太人和有犹太血统的人.A、建立背景: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意、日三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对外都需要用暴力恐怖手段来巩固统治地位.对内方面,三国都需要加强镇压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对外方面,德国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日本统治集团不甘心于华盛顿会议所受的制约,意大利也醉心于对外扩张.B、历史影响:它们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是最反动,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随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随着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也形成了.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4、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产生哪些影响A、形成的主要原因: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联合起来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B、产生的影响: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第6课二战爆发一、慕尼黑阴谋1、希特勒上台之初如何对外侵略大肆扩军备战,公开吞并奥地利2、何谓“慕尼黑阴谋”A、.时间:1938年9月B、地点:德国慕尼黑C、人物: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D、要害:采取绥靖政策,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满足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要求,以求得一时的太平.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3、绥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利益膨胀;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1、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各是什么有何作用A、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这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终于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B、形成的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它们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C、形成的作用:参加反法西斯联盟的各国有彻底击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并且承担了义务,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的有力保证.2、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A、背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从东面向德国逼近;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B、地点: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1945、2C、人物:斯大林苏、罗斯福美、丘吉尔英D、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对日作战.E、影响: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最后的胜利1、二战的转折点:1942年-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几乎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同时,反法西斯同盟太平洋的中途岛日美、北非的阿拉曼英德也取得转折性胜利.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6月6日,盟军组织了诺曼底登陆战,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投降.A、阿拉曼战役后不久,意大利投降.墨索里尼在逃跑时被俘,最终死于绞刑.B、1945年4月底,苏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的国会大厦,希特勒自杀.5月2日,德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C、日本起初拒绝投降,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以及美军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军展开猛烈进攻,苏联也加入对日作战,美国还直接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日本法西斯走投无路了,只好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3、二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学习提纲及课堂练习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学习提纲及课堂练习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学习提纲及课堂练习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学习提纲及课堂练习任课教师:梁杰翰一、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1、1879年10月,德奥在维也纳签订《德奥同盟条约》三国同盟 2、1882年5月,德奥意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3、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意大利是动摇者 A、1894年,俄、法结成同盟三国协约 B、1904年,英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C、1907年,英与俄签订《英俄协约》标志三国协约正式形成严重危害〔影响〕: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霸世界,疯狂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

注意: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也是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课堂练习( )1、19世纪中期以来奉行“荣耀孤立〞政策的国家是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英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争夺的焦点是A.亚洲 B.巴尔干半岛 C.中东 D,西欧 ( )3、1894年,俄法结成同盟主要是为了对付哪个国家?A.意大利 B.奥匈帝国 C.德国 D.英国( )4、三国同盟的核心是A.德国 B.英国 C.俄国D.奥匈帝国 ( )5、一战前形成的三国同盟的成员国不包括A.德国 B、奥匈帝国 C、意大利 D、英国( )6、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竭力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德国D、英国 ( )7、三国同盟的的动摇者是A、德国B、意大利 C.俄国 D.奥匈帝国( )8、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巨大威胁,这告诉我们 A、反对任何形式的军事结盟,维护世界和平 B、参加北约C、为了自身的平安,我们应与别国结盟D、侵略弱小国家 ( )9、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B、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加剧C、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D、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10、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 《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B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C 《英法协约》的签订D 《英俄协约》的签订( )11、一战前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组合正确的选项是A、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B、三国同盟:英国、日本、俄国C、三国协约:德国、塞尔维亚、意大利D、三国协约:英国、法国、美国 ( )12、“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管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史下册复习提纲及练习
第一章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十月革命
(一).条件
1.客观
①20C.初,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俄国是的薄弱环节。

③激化了各种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2.主观
①的壮大
②革命性较强
③比较成熟
④有革命的同盟军。

(二).经过
1.二月革命:
①结果推翻了,
②性质是性质的革命。

2.两个政权并存:①②
3.《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过渡到
的任务。

4.七月事件:标志着局面结束,表明已不可能。

5.十月会议:决定
6.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
结果
(三).措施
1.政治上:摧毁
宣布
2.经济上:接管
没收
3.外交上同德国签定退出大战
(四).意义
1.对俄国:建立了,为把俄国创造了重要前提
2.对世界:
①打破了向全世界宣告
②鼓舞和推动了
3.对人类历史:使人类进入
被看着是
(五).巩固政权
1.背景


2.措施
⑴军事
⑵经济政策
①内容(农)
②评价:最大限度集中了,保障了;与当时生产力不相适应,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六).向社会主义过渡
1.经济上:政策
⑴背景
①经济危机
②政治危机
⑵目的
⑶内容
①(农)
②(工)
③(商)
④(分配)
⑷评价
①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
,开始
②受到
2.政治上:年底成立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
1.方针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
2.内容把苏联从
的国家
3.特点
4.成就:
①在期间,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

②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世界。

(二).农业集体化
1.方针1727年联共(布)十五大
2.任务
3.特点
(三).存在问题:
⑴片面造成
片面造成
⑵忽视造成

(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形成标志
⑴背景
⑵内容
①国家性质
②经济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