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课文全解

合集下载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课文知识点复习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课文知识点复习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课文知识点复习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课文知识点复习
第13课《背影》
1.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
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
3.重点字词
交卸(xiè)狼藉(jí)簌(sù)赋闲(fù)惟(wéi)
游逛(guàng)妥帖(tuǒ)踌躇(chóu chú)拣(jiǎn)箸(zhù)
迂(yū)蹒跚(pán shān)倾(qīng)拭(shì)晶莹
(yíng)
颓(tuí)唐琐屑(xiè)惦(diàn)记。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背影》课后习题解答提示一、熟读课文,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抓住“背影”这个重点,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研究课文特色。

答案:四次写背影的文字: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答: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答: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

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答: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

二、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

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

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背影》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背影》优质课件【最新】
考点 分析动作描写及其作用
常见的考查形式:(1)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 方法?有什么作用?(2)结合上下文,分析画线句中加点 词(动词)的表达效果。

1.做出判断。能够对题目提供的语句(段)、字词所运用的
题 动作描写方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明确动作的发出者与接受者分别
技 是谁,了解其行为潜在的含义。
碎描写本身的细碎所写事情的琐碎与后文对背影的集中描写相比这里写的内容是一种铺垫也是一种反差碎我对父亲的犹豫迂的不理解不认同父亲对我的关爱无微不至为下文写自己被父亲的背影感动蓄势?课文第5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
14 背 影
永恒的父子之情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狼藉”“簌簌” “踌躇”“颓唐”“琐屑”等重点词语。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
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反语
“聪明”一词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自己
当时没能理解父亲一片苦心的悔恨之情。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反语
“太聪明”再次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父 亲的愧疚之情。
第6段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与“父亲是一个胖子”相照 应,说明父亲行动不便,步履不稳。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形象。
在车站送别过程中,父亲说的几句话简洁明了,表现了父 语言方面 亲特有的、不外现于言辞的细心、体贴和对儿子深沉的爱。
动作方面
在写父亲买橘子时,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表现了父亲 行动的不便和买橘子时的艰难,以此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 关心和爱护。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背影》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背影》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背影》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学者。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春》《绿》《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故事背景本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

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在徐州工作任职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

父亲朱鸿钧没有积蓄,回到扬州后,借钱办了丧事。

办完丧事后,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

《背影》所写的就是这一段事。

三、文学常识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四、理解词义1.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2.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3.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4.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5.赋闲:失业在家。

6.勾留:短时间停留。

7.踌躇:犹豫。

8.颓唐:衰颓败落。

9.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10.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11.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12.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13.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开篇点题,点明自己对父亲的背影难以忘怀。

第二部分(②-⑥):车站离别,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⑦):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六、问题归纳1. 文章是以什么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以倒叙的方式开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从而吸引读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4课《背影》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4课《背影》课件

本来,在《背影》的背后,是父子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这是中国传统伦理。掌握着家庭的管理权教育权的父亲 和血气方刚的儿子往往生而对峙,天生“敌人”。父”“子”之间 的抗争往往要等到“子”亦成“父”之后才能消解。
父亲迂回曲折的表达已是一种求和。而当时朱自清也不再是学生, 已为人父,渐历风霜,自然读懂了父亲信中的“低头”,还有那点 儿努力在保全但已无法保全的“自尊”。
父亲好像既是夸大其辞,又在闪烁其辞。
这封信到处处都是矛盾的。开头说自己身体平安, 最后又说大去之期不远矣。父亲说话的矛盾,有点 儿遮遮挡掩的。想强调自己身体不好又不想让儿子 着急,想见儿子又不好明说,就是那种味道。
书信中感知父爱
探究:读“父”与 “子”
《背影》的背后……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因纳了几房妾,家庭不和,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父亲失 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产生在 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 工资。父子产生剧烈地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他们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 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背影总是很简单 简单是一种风景 背影总是很含蓄 含蓄是一种魅力


影自 清
学习目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背影》知识点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背影》知识点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背影》知识点解析学习目的:1.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段,领会这些句、段的含义;3.在学习中标注关键性语句,体会本文语言朴实简洁而饱含感情的特点。

知识点拨:1.课文的线索: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2.题释:《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用“背影”命题,别开生面,含蓄隽永。

课文选取的是特定环境下父亲留给儿子印象最深的背影进行刻画的,其中凝聚着父子间深厚、真挚的爱。

疑难解析:1.以“背影”做标题有什么作用?解析:背影,可以看作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

因为对生活细心观察,作者有独特发现,选择了这个最佳的表现角度。

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虑及爱子之情,都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2.《背影》这篇散文的核心是背影,具体写背影的是哪些句子?在这些句子中,表现父亲行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解析:(1)正确答案是:从“我看见……”到“……显出很努力的样子”。

(2)《背影》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蹒跚、慢慢探身、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如果回答“我看那边月台……我的眼泪快流下来。

”就扩大了应选范围;如果回答“我看见……再抱起橘子走。

”就更不对了。

父亲买橘回来,与我面对面,给我的已不是背影。

典例精评:例“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一句中加线词“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依恋之情。

b.作者一直目送父亲,心中充满了感激。

c.父亲的背影给作者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所以作者的目光追随着父亲的背影,难舍难分。

d.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十分熟悉,所以努力在人群中辨认。

评析:从句子内容分析,“找”字所处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即将远行与父亲分别时,目送父亲离去的情景,此时“我”应充满感激、依恋等复杂感情,不可能只是简单的辨认,所以应选d。

《背影》课文全解

《背影》课文全解

《背影》课文全解一、作家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在贫病交加而逝前,还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

毛泽东同志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朱自清先生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江都县。

六岁那年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

朱自清先生从小读私塾,继承了父辈的家学渊源。

江南古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少年朱自清平易的性情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这些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他后来的诗歌与散文创作中。

1916年,十八岁的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这使他有更多机会接受新文艺思潮的影响,而“五四”运动的爆发,则推动他坚定地走上文学的道路。

1920年,朱先生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

1922年,为生计所迫,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

1922年,他和俞平伯等人创办了《诗》月刊,这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

1923年,他又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年他还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散文创作的才能。

从此以后,他便开始专心致力于写作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偏爱叙事和抒情。

叙事散文主要以描写社会现实为主;而抒情散文,一类是以《背影》、《儿女》为代表,描写个人及家庭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还有一类就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抒发个人情感的小品文,如《绿》、《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背景材料本文是作者于1925年10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

作者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文中开篇提到的“那年冬天”,是1917年,那时作者还在北京大学学习。

《背影》解析及练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背影》解析及练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背影》学习要点《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1925年这篇文章一发表,立刻轰动文坛。

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有人认为:“要谈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谈朱自清,又不能不提到《背影》。

”(林非《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文所反映的是1917年的事,那是我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

文中写家境的“惨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人民生计的艰难。

《背影》写的是家庭的平凡琐事,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表现了深沉的父子之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背影》这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多少年来一直被选作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

它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深深的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爱,这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其次,这篇散文构思的角度不同一般,语言文字平平实实,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

一、字1、字的读音簌簌()赋闲()踌躇()颓唐()箸()蹒跚()妥帖()惦记()晶莹()迂()2、给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奔┕丧┕┍┍禁┕差┕3、区别下列字的字形字音┍卸┍拭┕御┕试┍倾┍琐┕顷┕锁┍藉┍卖┕籍┕买二、词语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

典,当。

质,抵押。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颓唐:精神不振作。

文中指衰颓败落。

聪明: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反语,指自己愚蠢不懂事,表达自己内疚、悔恨、自责之情。

漂亮:在课文中的意思是指说话得体。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箸:筷子。

大去:意思是与世长辞,一去不返。

这是委婉的说法。

2、理解运用词语祸不单行狼藉光景惨淡聪明变卖典质踌躇颓唐漂亮蹒跚关于本文内容:1、第一段的“二年余”指什么时间?第二段的“那年”是哪一年?第一段的“二年余”,指1923年到1925年;第二段的“那年”是1917年,因为从第四段中提到“其实我那年已20岁”,而从第二段开始是回忆往事。

《背影》课文赏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背影》课文赏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背影》课文赏析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

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

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清华大学教授。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

《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

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任西南联大教授。

现实使他逐步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

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

朱自清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

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段落大意全文分成三大部分:1.第一部分(第一段):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开篇点题。

2.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泪又来了”):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背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背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背影》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4 背影》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4 背影》精品PPT优质课件

理 解


期 待
深切地怀念
延 续
…… ……
儿子
深入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背影”?
“背影”这一视角很 新颖,因为背影引人想象 人物的正面形象,开拓了 想象空间,而无尽的想象 更能引起感情的激荡会和深刻认识,给 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父亲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 深。在父亲对“我”的诸多关怀中, 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这次送行过 程中,过铁道买橘子是最突出的;在 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爬月台的背 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说是重 中之重,着力描写“背影”,可以强 烈地表现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
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这一系列的动词有什 么作用?
这一系列的动词细腻、简练地写出父亲 攀爬月台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 的艰难,以及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 护之情。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流下来了。”文中是怎样刻画父亲第一次的 背影?“我”为什么流泪?
先描写外貌衣着,然后描写动作,显示 出父亲行动的不便。形象地刻画出父亲吃力 的样子。是被父爱感动而流下的眼泪。
父亲的话语并不多,仅有五句,也没有浓墨 重彩地着意渲染,都是非常简短、朴实,如 叙家常。如给“我”买回橘子后,就要分别 了,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看
似简单的一句嘱托,实际上饱含着离别时父 亲对“我”的牵挂,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着浓 浓的爱子之情。
拓展延伸
4岁:我爸爸无所不能。 5岁:我爸爸无所不知。 6岁:我爸爸比你爸聪明。 8岁:我爸爸并不是无所不知的。 10岁:我爸爸长大的那个时代跟我们长大 的时代非常不一样。 12岁:哦,好吧!自然喽,爸对这件事毫 无所知。他太老了,所以记不得他的童年。
50岁:如果爸爸还在这儿让我和他讨论事情,我愿 意付出一切代价。我不能欣赏他的聪明,真是再糟 不过的事。我本来可以向他学到更多东西的。

PPT《背影》朱自清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详解

PPT《背影》朱自清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详解
这几句话既用文雅的四字词语,还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 了句子的概括能力,短短几句话,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哪 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写出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自然”,为 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
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 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体会。
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他为什么这样说?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太聪明”在这里用的是反语,实际指“一点儿也不聪明”,因 为“我”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却不能体谅父亲爱子的心情。这样写 表现了自己对那时未能体会、理解父亲的深爱而悔恨、自责的心情。
父亲先嘱咐茶房“陪我同去”,可又“终于不放心”,还是“自己 送我去”。
原因:一是父亲对“我”很好,让“我”感动;二是“我”本来就 对父亲怀有深情,内心的强烈震撼是很容易发生的,所需的只是“背影” 这样的契机。
找出文章中作者的几次流泪,说说他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的眼泪又来了 在晶莹的泪光中
家境惨淡,悲哀的泪 望父买橘,感动的泪 “背影”消逝,惜别的泪 思念父亲,伤心的泪
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混入”一词非常准确,因为车站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望着父亲的背影远去,离别的伤感涌上心头,字里行间流露 出惜别之情。
念背影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 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反映出父亲生活的艰辛,透露出当时社会的阴 冷,同时加深“背影”的形象。儿子在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这 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
通过对父亲买橘子的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父亲动作不便, 渗透着满满的父爱和作者深深的感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背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背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背影》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背影》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第14课 《背影》--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背影》--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部分(7段):泪光中再忆父亲的背影,表达思念之情。
整体感知
朱自清回忆的那年冬天,“我”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 的日子。
父亲既经历丧母之痛,又经历生存危机, 心情定然无比沉重。
品读“背影”
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 布大马褂”和“深青布棉袍”的背影 注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永 远闪耀着光辉的形象。
3学习选材:难忘的“背影” 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事,写最动情的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形
象与瞬间,注意详略安排,并用情感反应去烘托,写出真情实感。
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 析。 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 是惨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2.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 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3.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 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4.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 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 往触他之怒。
记得或记不得,说得或说不得, 父亲都在那里, 那是一个我们一生下来就能看到的人, 可是要真正读懂他, 可能需要我们用掉一生的时间
朱 自 清
整体感知
1.说说全文共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开篇点题,写“我”思念父亲,最难忘的是他 的背影。
第二部分(2-6段):回忆家中往事和车站离别,表达父子深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PPT课文课件
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开篇点题,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
这篇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四写流泪
《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
——辛酸的泪
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难过的泪
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
——感激的泪
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③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④作用: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作者简介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惜别的泪
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四写背影
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
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第二次背影的?
肖像描写:衣着描写
找出对父亲的衣着描写,突出了什么颜色?为什么突出这种颜色?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背影》(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背影》(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4课《背影》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背影的魅力①总是记起父亲的背影。

②成年后与父亲似乎少有话说,四目相对之际,那眼神不知怎的,总有一丝游移。

父亲是中学政治教师,“文革”前夕我正分在他的班上。

印象中慈爱的他,上起课来竟是一脸严肃,让人心生畏意,几堂课下来,我就基本埋头书本,尽量不与他照面了。

当然,当他转身板书的时候,我是勇于盯着他的背影的,一来二去,竟觉得他那背影反倒有一种莫名的亲切。

③少年时的记忆不会是那么恒久的吧?渐长,与父亲面对面的交流好像越来越少,偶有话说,常是三句两句说完便默然了。

沉默中父亲与我都有些不自然,都有些没话找话。

代沟么?我早已理解了父亲当年,理解了一个教师为人师表的需要。

但记忆的惯性总推着我追寻他的背影,追寻那个微胖的、在一笔一划一丝不苟的板书间晃动的、落满粉笔灰的背影。

甚至一起散步的时候,我也常常习惯地落在后头,对着那个熟得不能再熟的背影,心头升腾起的是一种遥远的温馨。

④每当这时,我就不由想起朱自清的《背影》,那个同样微胖的、抱着橘子蹒跚穿越铁道的背影,恍惚间竟与眼前父亲的背影有些重叠。

⑤从晚清的风雨中晃晃悠悠走来的外婆,如今号称百岁。

微瘪的嘴、一脸的皱纹年斑、一双迎风流泪的眼,总爱逮着我絮絮叨叨说些陈年谷子旧芝麻。

百岁其实等同三岁,说着说着她就泪流满面,奇怪的是我对她的记忆也多是背影。

那一日扶她公园走走,赶上内急,让她靠在古樟树边等我。

待我回来,见她手撑拐杖,身依古树,正痴痴地望着将落未落的夕阳,满头银丝亮亮地晃风中。

夕阳、古树、老人、背影……天地人共同组成了那般和谐、那般默契的令人敬畏的经典场景。

我一时竟然看得呆了。

⑥或许是人世间磕磕碰碰太多的缘故,这些年与人交往,总不自觉地多了些揣摩。

满面笑容的背后,会不会是闪着寒光的刀子呢?一脸真诚的表象下会不会是早已咬破了嫉妒乃至仇恨的牙呢?人自告别婴儿就有了面具,越向成人靠拢,那面具就越发五颜六色,运用自如。

每个所谓成熟的男女,都堪与川剧中那个变脸的大师媲美,什么场合用什么表情,那都是无师自通,周到妥帖、变幻无穷,就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恐怕也难以看穿面具包裹着的真实。

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 背影-【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 背影-【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自然社会,万物同理。

了解并掌握这些至理,便可以从局部扩展到整体,从细微推断出广大。

走进这些经典散文,融入作品境界,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咀嚼品味中,让独特的情感体验慢慢浸润心田,让深刻的人生感悟指导未来人生。

单元概览阅读14背影知识助读•细梳理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背影”可以看作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

文章以《背影》为题,一是表明作者对父亲背影的印象之深;二是为抒写父爱找到-一个巧妙的切入点,突出构思选材的独具匠心。

2.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朱自清的创作以散文成就最高。

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后,輩声文坛。

其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

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春》《背影》等。

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作者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来信,真是泪如泉......”1917年冬,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也在同年被解除公职。

文中的“祸不单行”就是指这两件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二人在浦口火车站惜别。

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交卸.(xiè) 簌.簌(sù) 迂.(yū)颓.唐(tuí) 琐屑.(xiè) 举箸.(zhù)妥帖..(tuǒtiē) 蹒跚..(pán shān)踌躇..(chóu chú) 游逛.(guàng)栅.栏(zhà) 惦.记(diàn)(bèi)背影(sāng)奔丧背丧(bēi)背负(sàng)丧失(jí)狼藉(c hāi)出差藉差(c hā)差别(jiè)慰藉(c hà)差劲(cī)参差不齐2.字形辨识嘱(zhǔ)嘱咐拭(shì)擦拭瞩(zhǔ)瞩目试(shì)考试搀(chān)搀扶馋(chán)嘴馋谗(chán)谗言目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线索,整体感知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 背影 教材知识 易错易混全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 背影 教材知识 易错易混全解

另外,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也很有讲究。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 见已二年余了”,结尾说“最近两年的不见”“我不知何时再 能与他相见”,首尾呼应,构思巧妙。 2.语言朴实,饱含深情。 课文用白描手法记叙事实,不加修饰、渲染,但朴实的语言中 却饱含深情。如父亲给“我”买完橘子要走的时候,说:“我 走了,到那边来信!”话语简单却饱含着体贴、不舍之情。又 如“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唯 恐茶房有半点疏漏。这些用语使父亲的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第四单元
14 背 影
结构思路
表达技巧 1.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课文以“背影”为线索,四次写到背影:开篇点题,引出“背 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辞别父亲,惜别“背影”;别后 思念,再现“背影”。四次写背影,作者没有平均用力,而是详 写了父亲买橘的“背影”,详略得当,主题突出,同时反复照应 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
第四单元
14 背 影
教材知识全解 易错易混全解
教材知识全解
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 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你我》等。 中心意旨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追忆了作者回家奔丧,和父亲在浦 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 ,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真挚深沉的爱,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 切的敬爱与怀念之情。
重点难点 怎样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 课文最后一段看起来只是表现父子之情父亲的状况,着重 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与体谅,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动机 并再次定格“背影”,很好地收束了全文。
易错易混全解
插叙·补叙 同—二者都属于叙述方式。 异—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 叙述而插入另一段叙述,这段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插叙的内容可以是过去的一件事,也可以是有关的另外一件事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做到不节外生枝,不 喧宾夺主。补叙也叫追叙,主要是对上文叙述的补充说明。补 叙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是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的 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课文全解【学习导引】告别了长妈妈,我们在依稀的泪光中又看到了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背影》。

文中作者截取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场景,着力描写了父亲的背影。

在四次背影的描写中,将父亲一片爱子之情充分展现出来,极富感染力。

【学习目标】学习本课,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字词。

2.本文构思精巧,学习时应学习作者的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结合抒情的表现方法。

3.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朴实、真挚的特点。

【基础知识精讲】课文全解一、背景材料1.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2.《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篇末说到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起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二、课文剖析1.重点精讲背影感人,着力描写。

作者写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先作铺垫,一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让人想见他的身材;一处写他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

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它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来。

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

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分手后,伫望着离去的父亲:“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此刻作者心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父子情深,想到父亲的至亲至爱,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为是,想到父亲的命运,想到父亲的前程,真是百感交集。

这一次对背影逝去的追忆,包含无尽的牵挂。

2.写法精讲构思精巧,立意深刻。

作者在文中着力描写了背影,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背影?又是怎样突出背影的?这样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呢?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

那一回送行,整个过程,这一刻是父亲最费劲的,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

在父亲的许多好处中,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这次送行过程中,过铁道买橘子是最突出的,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爬那边月台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着力描写背影,可以强烈地表现父爱,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间,形象的定格。

突出这一瞬间形象,提起父亲,大脑里就出现这一形象,由这一形象又会想起前前后后的种种事情。

再则,背影这种视角也新。

背影引人想像正面形象,开拓了想像空间,无尽的想像更能引起感情的激荡。

总之,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可以凝聚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者为突出背影,多处作了独具匠心的布置。

朱自清用“背影”作为题目,非常显豁地突出了背影。

开头一段就说:“我与父亲不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意义。

快要写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先作铺垫,一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让人想见他的身材;一处写他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

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它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来。

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

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作者又捕捉到另一个背影,分手后,伫望着离去的父亲:“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此刻作者心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父子情深,想到父亲的至亲至爱,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为是,想到父亲的命运,想到父亲的前程,真是百感交集。

这一次对背影逝去的追忆,包含无尽的牵挂。

末段回顾父亲这些年来的境遇,回顾这些年来的父子关系,最后又落脚到背影上来,与开头呼应:“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来,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读者心中。

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3.难点精讲(1)感受深切父爱。

想想父亲当时的困厄,对父爱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切。

当时,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

朱自清是大儿子,还在大学念书,接手还早,还要供养,养家重担压在父亲一人肩上,他是怎样急于谋事啊。

父亲在谋事与送行二者之间再三踌躇,天平的一头是那么沉重,他却把天平的另一头——儿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这种爱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父亲亲自送行,照顾得无微不至,不光顾到眼前,还为儿子一路着想,临别还给儿子买橘子。

买橘子要过铁道,那时月台很高,爬起来非常费劲,儿子是看在眼里的,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心甘情愿。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他是这样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的,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

《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是慈父的形象。

有人说“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一个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这是把父亲的形象绝对化了,以为父亲就是严父,其实慈父的形象也是父亲的形象。

朱自清父亲性格中也有刚强的一面。

听他面对双重灾难的心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

而浦口送行,则更多地表现他慈爱的一面。

看看父亲爱子的行为方式,对父爱的感知会更深一层。

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几十岁的孩子还是孩子,朱自清的父亲也这样。

尽管急于谋事,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去送儿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么闪失。

讲价钱要自己讲,拣座位要自己拣,买橘子要自己买,力不胜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心里就会感到满足、舒心。

“背影”,为了儿子而勉为其难的形象,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

中国的慈父总是甘为孺子牛,自己能省则省,最好的东西让儿子享受,请注意,父亲是一身布衣,给儿子的是紫毛大衣。

(2)体会“我”当年的感受与写作这篇文章时的感受。

朱自清那一年20岁,北京大学学生,写《背影》那一年28岁,清华大学讲师,这是来自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年龄,所以对父爱的感受也迥然不同。

20岁时的心智还不够成熟,28岁就比较成熟了。

文中一再写当时怎样自以为是,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为什么当时体会不到父爱,反而对父亲的言行不以为是呢?一方面,因为中国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长大了,有很强的自立自强的要求,总是替孩子包办一切,无论孩子多大也要“抱”在手里,实在是吃力不讨好,两代人之间容易起冲突。

另一方面,20岁那份岁数,又懂事又不懂事,容易自以为是,对父爱不容易体察到,对父亲的行为方式往往以为陈旧而反感。

待到真正成熟了,才理解父辈的行为方式是他那个时代养成的,应该通过这种行为体察父亲的爱心。

作者一再自责“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太聪明”就是半生半熟的状态,真正成熟了才是真聪明,真聪明才能理解父辈的行为方式,不去计较父辈的行为方式,才能感受父爱。

望着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我”的心受到触动,顿悟父亲的爱心,“我”哭了。

“我”发现了父爱,引得读者都联想起父爱,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这篇散文引起普遍的共鸣。

问题全解下面的几个问题,可以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在精读之后,你能不能回答出这些问题?(1)为什么父亲偏要自己去买橘子?(2)文中哪些语句具体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3)父亲买回橘子,“心里很轻松”的原因是什么?(4)“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给你一些提示:(1)分别时,能为儿子多做些事,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做父亲的心里感到满足、踏实,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殷殷爱子之情。

(2)“父亲是一个胖子”是铺垫,要爬上月台,“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3)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当时的心情,买橘子虽然辛苦,心里却很高兴,临别能为儿子多做一点事,心里踏实、高兴。

(4)作者这时是第二次流泪,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和敬爱的感情。

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这是人间至情。

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方法指导】学会在记叙中抒情。

记叙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抒情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

阅读记叙文,要注意作者怎样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抒情的。

在记叙文中,可以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景、寄情于物等,在记叙、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有时作者直接抒发感情,以引起读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所有这些,在阅读中要时时留意。

【拓展训练】1.文中几处解释。

“那年冬天”查《朱自清传》(陈孝全著),“那年冬天”是1917年冬天。

朱自清是1916年暑假考上北京大学预科的,1917年暑假,考入哲学系。

这一年冬天,71岁的祖母在扬州病逝。

“交卸”与“奔丧”“1916年,我家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

自清离别新婚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独自北上,这以后不久父亲的公卖局长职交卸了,他老人家特地关照我:不要写信把这些琐事告诉大哥,以免他学习分心。

然而,大哥对家道日下的境遇已有所知。

当时,北大学生应先读两年预科以后,才能再报本科。

自清为早日完成学业,减轻父亲负担,将‘自华’改为‘自清’,提前一年混入本科考场,免去了一年的预科学习。

”“几乎与此同时,家中又发生了一系列变故,祖母去世,二哥即将中学毕业,想考大学,都要花费一笔不少的钱。

父亲设法变卖了一些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些高利贷,为祖母办了丧事,对二哥物华上交大的愿望,却是再也无力成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