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镜铸造制作工艺
工匠如何铸造铜镜
中国古代青铜器一般采用范铸技术制作,铜镜也不例外。
1949年以后,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和山西侯马等地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片铸铜遗址和大量青铜器陶范,为我们揭开古代青铜器铸造之谜提供了依据。
学术界始知有镜范出土,是清末以后的事,清末、民国的学者罗振玉、梁上椿都有相关记述。
考古出土的镜范主要是出自山西侯马和山东临淄等地,河北易县也有出土。
一般认为,古代铜镜是采用范铸技术浇铸而成。
要铸制一面青铜镜,必须先制模,就是用木或陶先雕刻出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之外,用黏土和细砂包裹制成“范”,范为上下两块:一块是镜背有纹饰图案和镜钮;一块是平整的镜面。
范上面还要有浇口和冒口,以便于浇铸铜液和释放范芯里面的气体,将镜背与镜面合范焙烧之后,再经过修模处理,就可以用来浇铸铜液铸镜了,待铜液冷却,就可以破范取出铜镜,铸造好的铜镜再经过热处理,表面机械加工,如刮削、研磨和表面抛光等,就成为光可鉴人的实用器了。
青铜镜因其镜面需经打磨抛光以照容,因此其合金成分中,锡的比例相对其他青铜器要高些。
从战国至唐五代,均属于高锡青铜;宋至明清之后,铜的含锡量减少,铅增多。
《考工记‧六齐》说:“金有六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金”即是铜,“齐”同“剂”,全文说铜与锡有六种配比,可用来制作六种不同性能的器物。
《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关于铜镜及其他青铜器合金配比的最早记载。
雕制铜镜是一项专门技艺,铜镜雕刻中普遍使用的方法为:镂空(透雕):从传世和出土资料看此类镜采用方形的较多。
金银错:所谓金银错工艺是将金银一类的物料以条状、块状形式填入到铜器背面预先做好的凹槽内,再将其错磨平整。
镶嵌式:镜背镶嵌绿松石、玉、琉璃等的工艺。
山东淄博出土镜有29.8厘米,在粗条的云纹上错以金丝,地上嵌绿松石,还嵌了9枚银质乳钉。
彩绘:使用色漆在铜镜背面描绘花纹。
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早期楚墓中出土了几面彩绘镜。
有以红、黑、银等彩色绘出的对称云纹镜。
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
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铜镜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选材、制模、熔铸、雕刻、抛光、装饰和上蜡。
首先,选材是制作铜镜的第一步。
制作铜镜需要使用高品质的青铜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由铜和少量的锡合金制成,以增加硬度和耐久性。
接下来是制模。
制模是为了制作铜镜的模具。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木质模型,通常是圆形的。
然后,在模型的外侧涂上一层细沙混合水泥的混合物,以制作铜镜的模具。
模具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
第三步是熔铸。
在熔铸过程中,青铜材料被加热到高温,直到它完全熔化。
然后,将熔融的铜液倒入模具中,使其充满整个模具。
模具中的青铜液冷却后会凝固形成铜镜的基本形状。
完成熔铸后,就可以开始雕刻了。
铜镜通常被雕刻成各种图案,如花纹、动物和人物形象。
雕刻过程需要精湛的工艺和耐心。
雕刻采用的工具通常是木锤、刨刀和针等。
雕刻完成后,铜镜需要进行抛光来使其表面光滑。
在古代,人们使用研磨石或细砂纸来进行抛光工作。
抛光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磨具和磨料来达到所需的效果。
装饰是铜镜的下一个步骤。
装饰可以是铜镜的边缘,也可以是铜镜表面的各种装饰性纹样。
古代铜镜装饰通常使用细致的雕刻、金属丝和贝壳等材料。
最后一步是上蜡。
上蜡可以使铜镜的表面更光滑,并增加其耐久性。
蜡通常是一种由天然植物或动物制成的材料,如蜂蜡或植物蜡。
蜡需要涂抹在铜镜的表面,并进行擦拭,直到表面变得光亮。
总结起来,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制模、熔铸、雕刻、抛光、装饰和上蜡等几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工艺和耐心的付出。
铜镜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制作工艺代表了古代中国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铜镜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文物,而春秋战国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制作、样式与象征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铜镜的制作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大多采用青铜材质,其制作工艺也很讲究。
首先,制作铜镜需要用到高纯度的铜矿石,经过熔化、净化等多个步骤才能获得纯净的铜液。
然后,铜液被倒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即可得到铜镜的原型。
最后,将原型进行打磨、抛光等加工,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经过这样的制作过程,才能得到一面完美的铜镜。
二、铜镜的样式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样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方形、圆形、八角形等。
其中,方形铜镜在古代的礼仪活动中使用较多,被视为一种极为庄重的器物。
八角形铜镜则较为流行于宫廷和贵族阶层中,其镜面通常镶嵌有各式各样的纹饰,更显贵族气质。
圆形铜镜则是最常见的一种,其简洁的造型和功能性使其成为普通百姓家中最常见的铜镜。
三、铜镜的象征意义春秋战国时期铜镜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品,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和精神追求。
铜镜不仅可以作为镜子使用,反映出个人形象的美丑,同时也象征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意义。
例如,铜镜被视为吉祥之物,人们常常将铜镜作为婚礼或生日等场合的礼品赠送,寓意着祝福和美好的未来。
铜镜也被视为一种护身符,人们相信铜镜可以驱邪避凶,保佑平安。
此外,铜镜在古代的诗词中也常被用作意象的表达,成为文人雅士的创作灵感。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制作工艺精湛,样式丰富多样,而其象征意义更是丰富多维。
通过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的精神追求。
铜镜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古人铸鉴透光镜的制作原理
古人铸鉴透光镜的制作原理
古代铸鉴透光镜的制作原理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熔化金属并塑造成特定形状来实现。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古代铸鉴透光镜的制作原理:
1.材料选择:古代透光镜的主要材料是铜或青铜。
这些金属具有
较好的熔点和可塑性,适合用来制作镜面。
2.熔化金属:首先,将铜或青铜的材料加热到熔点以上,使其变
成液态。
古代通常使用锅炉、火堆或熔炉等设备来加热金属。
3.塑造模具:在金属熔化的同时,需要准备一个用来塑造镜面形
状的模具。
这个模具一般以泥土、石膏或其他可塑性材料制成,
具有所需的镜面曲率。
4.铸造过程:将液态金属缓慢倒入模具中,并确保金属充分填充
到整个模具中。
待金属自然冷却、凝固后,就得到了一个铸造
的镜面。
5.制备与光学处理:在获得铸造的镜面后,需要进行光学处理。
这包括抛光、刮削等步骤,以去除表面不平整和杂质,使镜面
达到更高的光学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铸鉴透光镜的制作比现代的精密光学镜片制造工艺简单得多。
它们通常用于望远镜、放大镜等观察器具,而非高精度的科学研究用途。
现代光学镜片制造借助精密机械和光学技术,以达到极高的精度和质量。
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
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
中国古代的铜镜制作工艺可追溯到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
世纪)时期,经过多次的改良和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
古代铜镜的制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素材准备。
铜镜的制作需要使用优质的纯铜材料,具体要求是含纯
度在99%以上的铜。
然后将铜材加热至适当温度进行铸造。
2.铸造。
将铜材倒入模具中,待凝固成形后,把模具敲碎,取出铜镜。
3.打磨。
将铜镜用砂磨机和磨料打磨,直到表面平滑亮光。
4.镜面镀银。
将铜镜置于热水中加入氯化锡和氢氧化钠等物质,反应
后即可在铜镜表面生成一层银镜,形成镜面。
5.镜框加工。
制作铜镜的还要制作镜框,可选择红木、乌木等材料加
工而成。
6.装配。
将铜镜放入镜框中,然后用鱼线等细线将铜镜系住。
最后,进行外观装饰和润色等处理,使铜镜光亮如新。
古代铜镜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高超的技术,制作出
的铜镜不仅具有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也是古代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
解说西汉时期铜镜的铸造工艺
解说西汉时期铜镜的铸造工艺5月3日,鄂州博物馆范铸法复制研究所的60件战国、西汉时期的铜镜进入铸造的最后一个阶段:注铜。
文物复制厂的4名工人用传统铸造工艺做法将铜块熔化,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块,混合后注入用泥巴封闭的范腔。
待铜镜冷凝后,将陶范敲碎,经过打磨、抛光,一面西汉或战国时期的青铜镜就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种失传了几千年的古法造铜技术得以复原,使得鄂州博物馆文物复制研究所成为目前我国唯一可按照古代青铜范铸工艺复制青铜器的地方。
早在2002年,董亚巍领导的鄂州博物馆范铸法复制研究所就成功复制了西汉时期的一面“透光镜”。
令人称奇的地方是,这面古铜镜可以反射铜镜背后的花纹。
十年后,研究所又接手了司母戊鼎的复制工作。
经过4个月铸造,成功铸成3个按4:1比例制作的小型方鼎,每个重约20公斤,此实验吸引了考古界与国外著名大学的研究兴趣。
多年的铸造实验、考古证明,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用范铸法工艺铸造。
研究表明,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二里头文化,范铸法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商晚期进入兴盛,战国晚期到西汉开始衰落,青铜器逐渐被铁与漆器取代。
不过,2006年,一件代表青铜器艺术顶峰的文物——曾侯乙尊盘成功运用失蜡法复制,使得长期以来学术界最受争议的失蜡法不存在之说又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失蜡法到底存不存在?古人又是怎么运用范铸工艺把一件精美的青铜器铸造出来的?本期《长江地理》追溯至青铜时代,复原2000多年前的铸造工艺。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段漫长的青铜时代。
这是一个以青铜制作工具、用具和武器的时代,所谓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
中国青铜时代的出现稍晚于国外。
但是由于独特的地缘关系,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以及丰富的铜矿产资源,给我国先民发展传统的范铸青铜技术,提供了优越自然条件与物质条件。
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二里头文化,铸造青铜的范铸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其分型制模的原则及制模方法,一直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直至现代。
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
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铜镜,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常见日常用品,也是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物件。
它不仅是人们清洗整理美容的工具,更是承载了古人生活智慧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通过古代铜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美容习俗、礼仪规范、信仰观念等方方面面的民俗文化。
本文将从古代铜镜的起源、制作工艺、使用方法、美容仪式等方面展开讨论,探寻古代铜镜中蕴含的丰富民俗文化。
一、古代铜镜的起源古代铜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铜镜主要是用来祭祀,用于迷信的崇拜和祈祷。
商代的铜镜,多为由铸造。
周代的铜镜则多数为锻造而成。
铜镜由于制作过程繁琐,手工精细,所以在整个古代,它一直都是富贵之物。
而且,铜镜也曾长期是在宫廷中使用的物品,比如商纣王、后来的汉高祖、唐太宗等,在他们的陪葬品中,都有铜镜。
铜镜的普及则出现在西汉和东汉时期。
据《史记》中载,当时铜镜在民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后陆续进入到了战国晚期。
汉武帝时代,贵族妇女的嫔妃,公卿的家眷们,都使用铜镜。
直到唐宋时期,铜镜的制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二、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铸造和锻造两种方式,而在中国古代,锻造铜镜的工艺更为广泛。
首先要选用优质的青铜作为材料,然后通过高温熔化,将青铜液体装入模具中,待凝固后再冷却成型,再经过打磨、抛光等工艺,最终完成一个完美的铜镜。
古代铜镜的镜面制作很有技巧,镜面的光滑度是关键,它会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美丽形象。
制作镜面的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次的打磨和抛光,以保证镜面的光滑平整。
在古代,锻造的铜镜是以多种工艺构成。
中国古代的铜镜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
例如陕西舍利山铜镜,泼法的铜镜和影硔法的铜镜。
而让这些铜镜得以区别的,无非是每一种铜长都在铸造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制镜方法和不同的附加装饰技术。
三、古代铜镜的使用方法在古代,铜镜是妇女们的日常用品之一。
在当时的女子结婚的时候,新娘要从大门离开家族时,就要拿着铜镜一直抛掷到后山的山崖中,这在古代被视为一个严肃的习俗。
中国古代铜镜工艺
中国古代铜镜工艺铜镜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其工艺技术与美学内涵跨越时空、千年不衰,为世人所传颂。
本文将从铜镜工艺的历史概述、工艺过程、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历史概述铜镜,又称明镜、锡镜或盘镜,是自然光线反射的一面光镜,主要由铜作为原料,经过铸造、打磨、制糊、鎏金等多个工艺过程制成。
从考古学来看,我国最早的铜镜可以追溯到商代,当时的铜镜大多呈圆形,上面镶有象牙、玛瑙、珐琅等宝石,感觉则比较华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铜镜的外形逐渐演变为方形、椭圆形、六角形等,同时器型变得更加轻薄,且相应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唐代是中国铜镜制造业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扬州、成都、襄阳等地都是铜镜制作的重镇。
而今天,中国的铜镜工艺更多的已经转变为手工制作的原创艺术品。
二、工艺过程自古以来,铜镜的制作工艺就非常繁琐,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面精美的铜镜。
铜镜制作的大致工艺过程:铸造、去毛刺、抛光、客底、制糊、铜烧焊接、鎏金、钻洞、饰纹雕刻、打磨、抛光、老化增效、镶接等。
其中上百种的原材料和工具,如铜排、铝矾石、黄铜、黑漆等材料;打磨器、磁石、铁水叉、手锉等工具和设备,都是铜镜工艺中必不可少的。
三、文化内涵铜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内涵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
首先,镜面的表现形式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审美观念。
早期的铜镜多用象牙、珐琅等材料进行装饰,这些常用的材料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比如象牙可以代表国家安危,珐琅则代表的是富贵和尊荣。
其次,铜镜的形态、图案、器型等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变化。
汉代的镜面多以嵌花、汉字等图案为主,唐朝的铜镜往往采用了古风图案、以及带有佛教神话色彩的图案,具有鲜明的唐代风格。
最后,铜镜还可以承载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蕴。
铜镜有“镜中花自照,人中夜更明”的说法,寓意人要正视自身的缺点;古代人也认为在铜镜中望见的自己是未加修饰的真实样貌,而不是世俗假面;铜镜还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照性”,也就是要做到不为物色所能动摇,要对自己内在的东西有清醒的认识。
唐朝的铜镜制作古代工艺品的巅峰之作
唐朝的铜镜制作古代工艺品的巅峰之作唐朝的铜镜制作:古代工艺品的巅峰之作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繁荣强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工艺品制作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唐朝时期,铜镜制作成为了古代工艺品的代表。
一、唐代铜镜的发展背景铜镜作为一种古代工艺品,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与唐朝社会的繁荣、经济的繁荣以及对美的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当时,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外貌和形象的美化,铜镜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二、唐代铜镜的制作工艺1. 材料选择唐代的铜镜多采用纯铜作为基本材料,纯铜质地坚实而又易于铸造,能够实现更多精细的雕刻和镜面的打磨。
而且唐代铜镜还经常使用贵重的宝石和珍贵的玉石作为装饰,增添了铜镜的奢华感。
2. 铸造工艺铜镜的制作一般以铸造为主要工艺。
铜镜的铸造工艺需要经过模具制作、熔化铜料、注铸、冷却等多个步骤。
其中,模具制作是铜镜制作的关键步骤,模具的精细程度和准确度直接影响到铜镜的成品质量。
3. 雕刻与镜面打磨唐代的铜镜制作工艺还包括了精细的雕刻和镜面的打磨。
雕刻主要以各种纹饰为主,如花纹、动植物纹等,展现了唐代人的审美追求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镜面的打磨则需要经过多次的磨砂和抛光,以保证镜面的平整度和反射度。
三、唐代铜镜的文化意义唐代铜镜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首先,它展示了唐代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美的追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发达。
其次,铜镜中的雕刻纹饰和图案常常反映了唐代的宗教、神话和传统文化,成为研究当时文化的重要资料。
再次,唐代铜镜的制作过程以及使用方式也反映了当时对美的追求和民众的生活方式,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结起来,唐朝的铜镜制作代表了古代工艺品制作的巅峰之作。
它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物品,更是展示了唐朝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
唐代铜镜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工艺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后世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宋代铜镜制作方式
宋代铜镜制作方式宋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其文化和科技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宋代,制作铜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镜子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物品,不仅可以反射出外界的形象,还被认为有驱邪镇宅的作用。
在宋代社会,镜子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铜镜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铜镜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铸造、打磨、雕刻和镀银等。
首先是原料准备。
在宋代,铜镜的制作主要使用黄铜或精炼的青铜作为原料。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适合用来制作镜子。
在制作铜镜的时候,首先需要将原料铜块加热熔化,然后倒入模具中进行铸造。
在此过程中需要添加适量的锡,以提高铜镜的硬度和耐磨性。
铸造是铜镜制作的第二个步骤。
铸造是将熔化的黄铜倒入铜镜模具中,让其冷却凝固成形。
在宋代,铜镜的模具多采用石膏或者泥土制作,模具的制作需要非常熟练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
一般情况下,模具是由两块铜板组成,中间夹有一层石膏,顶部和底部分别为模具的正负面,模具的表面有一定的浮雕图案。
在铸造的过程中,需要尽量控制温度和铜水的流速,以保证模具中的铜水可以充分均匀地填满整个模具。
一旦冷却凝固,就可以从模具中取出初步的铜镜形状。
打磨是铜镜制作的第三个步骤。
铜镜从模具中取出后,需要经过打磨,去除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和瑕疵。
这个过程需要用到砂石和水进行打磨,直到表面光滑平整为止。
在宋代,打磨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工艺,需要工匠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
接下来是雕刻。
在宋代,铜镜的雕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因为这些雕刻图案往往会展现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雕刻通常是在镜面上进行的,常见的图案有花草、山水、人物、神兽等。
这些图案需要工匠们通过精湛的雕刻技术,将其刻画得非常细腻和逼真。
部分精美的铜镜可能还会在边缘雕刻一些青铜镶嵌图案,使其更加艺术化。
最后是镀银。
在宋代,镀银是提高铜镜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铜镜表面会先进行打磨和清洗,然后放入含银的镀银液中进行处理。
古代铜镜文化及其制作工艺
古代铜镜文化及其制作工艺铜镜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被用于各种场合,包括祭祀、婚礼、葬礼等。
在古代,铜镜可谓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物品,不仅因为它的美观和实用性,还因为它承载了重要的文化意义。
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同样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技能的运用。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及技术角度,探讨古代铜镜文化及其制作工艺。
历史和文化铜镜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铜镜制造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的(公元前1250-1046年),并在之后的周代和汉代得到了普及。
在这个时期,铜镜不仅被视为美丽和实用的物品,更被人们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
在一些墓葬中,人们还会用铜镜作为陪葬品,用以陪伴死者的灵魂。
在古代,铜镜不仅有着实用价值,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文化丰富的铜镜表面,经常装饰有图案和文字,这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特征和思想观念。
例如,汉代的铜镜经常装饰有龙纹和云纹,这是因为汉代人视龙为吉祥物,而云被视为能带来好运的象征。
制作工艺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
在过去的2000年里,不断有制作技术、款式和风格的改进与更新,但是制作铜镜的整体流程和原理却没有太大的改变。
铜镜的制作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铸造模型在铜镜的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模型,并把它制成实物。
在周代和汉代,常用的铜镜模型是方形的,通常会在表面印上刻有各种图案,例如动物、花卉和各种几何图形。
这些模型被用于铸造铜镜的模具,铜镜的表面图案和线条也要根据模型来设计。
制作模具铜镜的模具是制作铜镜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制作模具时,需要准确地将模型放入在沙子或黏土中,将其外形和细节塑造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认真和仔细,因为任何一个小错误都会在下一步的铜镜制作中显现出来。
熔铸铜铸制作模具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铜镜的熔铸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铜需要被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然后倒入铸模中。
铸模中的铜在凝固后,需要拆卸模具,然后用水或其他液体冷却以制成铜镜。
唐代铜镜上的工艺品特征
唐代铜镜上的工艺品特征
唐代铜镜是中国古代铜镜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工艺品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唐代铜镜工艺品特征:
1. 精细的铸造技术:唐代铜镜的铸造技术相对其他时期的铜镜更加精细,铜镜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精细度高。
铸造过程中采用蜡烛蜡投模和三种尖底杵子的压制技术,使得铜镜的形状和纹饰更加精确、清晰。
2. 丰富的纹饰:唐代铜镜上的纹饰丰富多样,特别是在镜背上。
常见的纹饰有动植物、神仙、仪式舞蹈、古代故事等,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宗教和审美趣味。
3. 镜背的装饰:唐代铜镜的背面常常饰有装饰品,如铸造皇帝或贵族的肖像、琉璃片、宝石、珠串等。
这些装饰物显示了唐代社会的奢华和阶级特征。
4. 镜面的抛光:唐代铜镜的镜面抛光技术上乘,反射效果较好。
有些铜镜的镜面还使用了锡膏、汞膏等镜面修饰材料,使镜面更亮丽。
5. 颜色的变化:唐代铜镜的颜色变化较大,有些镜子的铜材质采用了特殊的化学处理技术,铜镜表面会呈现出奇特的紫、蓝、红等色彩,增加了铜镜的观赏性。
总的来说,唐代铜镜在铸造工艺、纹饰表现和装饰材料上都有独特之处,展示了
唐代社会的文化和审美特色。
中国古代铜镜的制作与使用研究
中国古代铜镜的制作与使用研究中国古代铜镜的制作与使用研究中国古代铜镜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日常用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铜镜的制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代。
在古代,铜镜的制作技术不断发展,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湛。
本文将从铜镜的制作和使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铜镜的制作铜镜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工序,包括铸造、打磨、雕刻等。
首先,需要准备好熔化铜的炉子和铸模。
然后,在铸模中注入熔化的铜液,待铜液冷却凝固后,取出模具,即可得到铜镜的初步成型品。
接下来,需要对初步成型品进行打磨和雕刻。
打磨是为了使铜镜表面光滑,雕刻是为了在铜镜表面刻上各种图案和文字。
最后,再对铜镜进行抛光和装饰,即可得到一面漂亮的铜镜。
在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工匠们常常会在铜镜上雕刻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图案和文字,如龙纹、凤纹、花鸟图案等。
这些图案和文字不仅增加了铜镜的美观度,更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精髓。
二、铜镜的使用古代铜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日常用品,人们常常携带铜镜出门,用来照看自己的容颜。
在古代,人们认为自己的容貌与运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容颜。
同时,在古代社会中,人们还会用铜镜来进行婚姻媒介和礼仪活动。
除了实用性之外,古代铜镜还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在古代文化中,铜镜被视为一种文化符号,人们认为它可以辟邪驱鬼、祈求平安吉祥。
因此,在一些重要场合中,如婚礼、祭祀等活动中,人们会使用铜镜来祈求好运和吉祥。
总之,中国古代铜镜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日常用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在古代,人们通过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丰富多彩的图案和文字来展示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底蕴。
同时,在使用中,人们还赋予了它一定的精神意义。
今天,虽然现代科技已经取代了古代铜镜的地位,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它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铜镜铸造技术!!!
古代铜镜铸造技术摘要:中国古代任何产品的生产,都会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紧密相关。
政治经济决定着社会财富,科学技术支持产品的生产,生产出的产品,即是当时文化艺术的载体。
因此,中国每一面古代铜镜铸制工艺技术的发展,无不凝聚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的真实面貌。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照面饰容的需求是少不了的。
春秋以前,人们多用黑色的陶质容器盛水照面,是有文献可查的。
出土的吴王光鉴,说明春秋仍在使用水鉴。
这些都说明,春秋以前人们使用铜镜的意识并不强烈。
这可能与当时铜料的贵重以及铜矿开采技术有着直接关系。
春秋中期以后,随着铜矿开采技术的进步,青铜器逐渐商品化,铜镜的铸制技术日趋与青铜器的范铸技术紧密关联。
至战国早期,青铜镜的铸制技术才开始与铜器的铸制技术完全同步【1】。
研究中国铜镜铸制技术的发展,必须要研究当时青铜器的铸制技术,并要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学技术,才能准确理解每个历史时期铜镜发展的内在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必然性。
中国铜镜的技术发展,始终与当时社会的科学技术密不可分。
在齐家文化前至春秋约2000年的时间里,中国铜镜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属于初级的摸索阶段,体现在形制没定型、合金不稳定。
从战国早期开始,中国铜镜的形制开始定型,形成了内凹式镜缘、三弦钮、底纹上叠压主纹,合金也以含锡量23%为主流工艺。
至此,中国高锡青铜镜的铸制工艺技术,才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直至唐代晚期。
下面,就各个历史时期铜镜技术的发展,与当时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的关系,作一对比说明。
1春秋前的铜镜在夏至商早期,中国青铜器表面的纹饰都是凸起的阳纹,这是由于青铜器的纹饰技术刚刚起步,全是在范面进行手工压塑的结果。
可看到这时的纹饰歪歪扭扭,这是铜器纹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必然要走的一个历程。
与此同时期铜镜纹饰的制作,不可能超越时代,亦是在范面进行了几何纹饰或十分简单的动物纹饰的压塑操作。
汉代铜镜生产工艺特点
汉代铜镜生产工艺特点
汉代铜镜是中国古代工艺品中的珍宝,其生产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汉代铜镜的生产材料主要是青铜和黄铜。
青铜由铜和锡的合金制成,其色泽青绿,质地坚硬。
黄铜由铜和锌的合金制成,其色泽金黄,质地柔软。
青铜和黄铜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铸性,适合制作镜面和镜身。
其次,汉代铜镜的制作采用了“铸造”和“鎏金”两种工艺。
首先,制作者要先设计好铸模,然后在模具中倒入熔化的铜或黄铜,经过冷却和固化后取出,即得到了铜镜的模样。
接下来,制作者对铜镜进行打磨和镜面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均匀。
最后,将镜面上的图案或文字进行“鎏金”,使其产生金属光泽,增加铜
镜的装饰效果。
再次,汉代铜镜的制作工艺非常注重设计和装饰。
铜镜的边缘常常饰以图案和纹饰,如花纹、凤鸟、神兽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神面纹”。
这些装饰图案不仅增加了铜镜的艺术价值,还赋
予镜子一种神秘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此外,汉代铜镜还经常在镜面上镶嵌宝石或玉石,增加了铜镜的珍贵感和华丽感。
最后,汉代铜镜的制作需要艺人具备高超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铜镜的制作需要精确的铸造和打磨技术,保证整个制作过程的精细和完美。
同时,镜面的“鎏金”操作也需要熟练的技艺,以确保金属光泽的效果,并增强装饰效果。
因此,汉代铜镜的制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匠人来完成。
总而言之,汉代铜镜的生产工艺具有材料选取广泛、制作工艺复杂、装饰丰富多样、技艺高超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汉代铜镜成为了中国古代工艺品中的瑰宝,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铜镜工艺美术名词解释
铜镜工艺美术名词解释铜镜是一种古老而优雅的工艺品,它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铜镜工艺美术是指通过各种工艺和技法,将铜镜打造成精美的艺术品,以展示其独特的美感和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铜镜工艺美术相关的名词,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古老而又精妙的艺术形式。
一、铜镜制造铜镜的制造过程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首先,工匠会选取高质量的纯铜材料,然后将其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变得柔软易塑。
接下来,工匠会将铜材铸成平整的圆形坯子,然后使用特制的工具将坯子拉伸成带有边缘的薄片。
在此过程中,工匠需要对铜材施加适量的压力,以保持铜镜的结构完整性。
制作好的铜镜薄片会经过多次调整和抛光,以确保其表面光滑且无瑕疵。
工匠会使用砂纸和砂轮等工具,将铜镜的表面打磨至平整和光亮。
为了增加铜镜的美感,工匠还会利用化学反应,在铜镜的表面涂上一层金色的涂料。
铜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其背面雕刻纹饰。
这些纹饰往往是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或吉祥的图案,既增加了铜镜的装饰性,又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
二、铜镜的装饰纹饰铜镜的装饰纹饰是铜镜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些纹饰通常包括植物、动物、人物和抽象图案等各种元素。
其中,植物的形象是最常见的,如莲花、枝叶等。
古代人们崇尚自然之美,因此植物纹饰在铜镜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动物的形象则经常代表着神秘的力量和吉祥的寓意。
例如,龙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生物,而麒麟则被视为祥瑞的象征。
铜镜上的动物纹饰往往通过精湛的雕刻技法,形象逼真地表现了它们的特征和姿态。
除了具象的纹饰,铜镜上还常见抽象的几何图案。
这些图案由对称和重复的线条组成,既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几何美的追求,又赋予了铜镜一种独特的抽象美感。
三、铜镜的历史价值铜镜作为古代工艺品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首先,铜镜可以反映出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
随着历史的演进,铜镜的纹饰和风格也不断发生变化。
通过研究铜镜的造型和纹饰,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简述东汉铜镜的型制变化
简述东汉铜镜的型制变化【实用版】目录一、东汉铜镜的概述二、东汉铜镜的型制变化1.圆形铜镜2.方形铜镜3.菱花形铜镜4.兽面纹铜镜5.四神兽纹铜镜三、东汉铜镜的纹饰特点1.禽兽纹2.云气纹3.瑞兽纹4.神话传说纹四、东汉铜镜的制作工艺1.铸造工艺2.雕刻工艺3.镶嵌工艺五、东汉铜镜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正文一、东汉铜镜的概述东汉铜镜,是指在我国东汉时期(公元 25 年 -220 年)制作的铜镜。
铜镜作为古代人们照容的实用器具,具有悠久的历史。
东汉铜镜继承了西汉铜镜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铜镜不仅在型制、纹饰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二、东汉铜镜的型制变化1.圆形铜镜:圆形铜镜是东汉铜镜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直径大小不一,一般在 10-20 厘米之间。
圆形铜镜的边缘通常较为宽厚,镜背有钮,便于悬挂。
2.方形铜镜:方形铜镜在东汉时期较为少见,其特点是四边形,四角圆润,镜背也有钮。
方形铜镜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形制多样化的追求。
3.菱花形铜镜:菱花形铜镜是东汉铜镜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形状为菱花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这种铜镜的纹饰通常较为精美,体现了东汉时期铜镜制作的精湛技艺。
4.兽面纹铜镜:兽面纹铜镜是东汉铜镜中较为常见的纹饰类型,其特点是镜背有兽面纹饰,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5.四神兽纹铜镜:四神兽纹铜镜是东汉铜镜中的精品,其镜背上分别铸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寓意吉祥如意。
三、东汉铜镜的纹饰特点1.禽兽纹:东汉铜镜的禽兽纹饰主要有兽面纹、禽鸟纹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这些纹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动物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2.云气纹:云气纹是东汉铜镜中常见的纹饰,其特点是流畅的云气纹饰与生动的动物形象相结合,富有动感,给人一种仙境般的美感。
3.瑞兽纹:瑞兽纹是东汉铜镜中的重要纹饰,包括龙、凤、麒麟等传说中的瑞兽。
这些纹饰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美好的愿景。
古铜镜的铸造
古铜镜的铸造铜镜铸造制作工艺所谓铜镜铸造制作工艺,是指将纯红铜和锡,或铅或锌,通过严格配比,进行冶炼溶化,再灌入模范,冷却后取出毛坯,最后进行机械加工,表面涂锡汞,成为可照容的日用品的工艺过程。
生产铜镜要进行许多道程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标准。
如某一道工序发生缺陷,都会影响铜镜的质量,甚至出次品,带来损失。
在铜镜产生的四千多年历史过程中,战国、两汉、隋唐铜镜制作最精美,是当时社会经济繁荣的产物,为收藏者孜孜追求。
而宋以后精品少缺,其历史原因应与一些铸造制作的关键工艺的失传有关。
虽然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有介绍,但不详细,难于掌握,并且是宋以后之事了。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对古铜镜研究的深入,逐步对古人铜镜铸造制作工艺有了全面科学分析与了解。
作为一名收藏铜镜爱好者必须全面了解铜镜的铸造制作工艺,掌握铜镜生产全过程的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
在恒心的支撑下,才能慢慢的进入收藏的佳境,从而实现对铜镜实物,无论是理论上与实践上,对鉴定、断代、修复、鉴别伪品,都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古铜镜的铸造工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都有其特色,而前期的特色工艺也会在以后的朝代延续、继承、或失传、仿制。
特别是现在的仿制品。
这给我们鉴赏、收藏、较准定代带来困难。
这就需要了解现仿品的生产地点及工艺水平,避免让现代工艺品扰乱视线。
一、采矿和冶炼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等金属的合金。
地面可采集的自然铜很少,铜镜大量的铸造必须依靠铜矿的大规模开采和冶炼。
中国铜矿资源的开发是商周铸造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中国青铜器遗存数量很多,说明古代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具有相当的规模。
由于采矿遗迹深埋地下,不容易被发现,到目前为止,考古工作者发现大型的和比较大的矿冶遗址只有几处:如湖北省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辽宁省林西县大井古铜矿遗址;湖北省麻阳古矿井遗址;安徽铜陵铜矿井遗址等。
二、各个时期的铜镜合金成分《考工记》是先秦古籍中的重要科学技术著作,它是春秋末齐国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
青铜镜的范铸工艺考察研究
青铜镜的范铸工艺考察研究青铜镜的范铸工艺考察研究【摘要】中国古代青铜镜的铸制技术,自战国至唐代始终采用的是传统范铸技术。
所谓“范铸法”,是指用模制范,在范腔中铸器的方法。
其模是用泥料制成,阴干后经焙烧成为陶质模:其范亦是用泥料在陶模上夯制出的泥范,需阴干后经焙烧成为陶质范。
古代的青铜,一般是Cu-Sn-Pb三元合金。
因铜镜合金的含锡量大多在20%以上,因此这种合金被称为高锡青铜。
采用古代青铜范铸技术铸制高锡青铜镜,其工艺流程为制模、夯制泥范、泥范阴干、焙烧、熔炼青铜、浇注、开范取坯、后期加工。
由于本人对古代的铸镜工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对大量出土的高锡青铜镜进行研究外,还多次到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对那里长期采用范铸铸镜工艺技术进行了多次考察,使我对中国古代青铜镜的范铸工艺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下面将各工序的操作及应注意的事项分别简述如下。
一、制作镜模铸镜本应从制模开始,鄂州市博物馆采用了两种制模的方式:其一是从零开始一步步的制模,其二是用现代材料在出土的铜镜上拓模。
从零开始制模的工艺较长,由于篇幅所限,这里把铸镜技术的重点放在了制范工艺中,只介绍一下现代的制模工艺。
鄂州是三国时期的东吴都城——武昌城,又是铜镜之乡,鄂州市博物馆馆藏铜镜有五百多面。
镜模大多是从出土铜镜上翻制的,用环氧树脂胶在古镜上拓出阴模,再用环氧树脂胶在阴模中还原成阳模,取出阳模经修整后安置在平板上,在阳模边上设置水口及冒口后套上木框灌入环氧树脂胶,凝固后取出阳模、水口及冒口成为整体阴模。
在阴模的镜钮两头开挖芯座后,再套上木框灌入环氧树脂胶,凝固后成为整体阳模。
阳模是直接用于夯制范的模具,因整体阳模上己具备水口、冒口及芯头夯制出泥范后自带水口、冒口及芯座,只需在镜钮的芯座处安置泥芯即可。
在不具备技术条件的情况下,亦可采用熟石膏在古代的原镜上翻制阴模,其后的阳模、整体阴模及整体阳模最好还是采用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有较好的流动性及可塑性,凝固后有一定的强度及耐酸碱等性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制模材料。
汉代铜镜设计
汉代铜镜设计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材质两汉时期铜镜的合金比例是比较稳定的,铜的含量为79~85%,锡10%~13%,铅2%~5%。
由于汉镜含锡量高,有利于镜表面的抛光。
铜镜中加入一定量的铅,是因为铅溶液环流状态良好,有利于热溶液的平均流注,有助于镜面干整,减少气泡,提高铸造文字和花纹的清晰度。
二、铸造汉代手工业中,铜镜铸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铸造工艺技术水平在当时的青铜冶铸业中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长期以来,对汉代铜镜铸造技术及生产工艺的研究虽相对滞后,但仍取得一定的成果。
这里对汉代铜镜的铸造过程及其工艺技术做一初步介绍和讨论。
汉代铜镜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制范→浇铸→铸件加工。
制范是铜镜制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临淄齐故城汉代陶质镜范的发现以及部分镜范标本的科学检测表明,当时临淄铜镜的铸造采用了陶质双合范技术。
这一技术在汉代铜镜铸造业中可能普遍使用,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临淄镜范分镜面范和镜背范两类,外形多呈扁钵状,从平面看为上方下圆的弧底梯形。
镜面范正面平整,分型面和型腔位于同一个平面。
镜背范分型面要高于型腔,型腔上部中间接浇道,两侧接排气道。
部分镜背范保存有清晰纹饰,包括蟠螭纹、龙纹、四乳弦纹、草叶纹等。
从检测和分析的情况看,临淄镜范所用原料是当地一种含有较多黏土的细颗粒黄土,其中羼杂一定比例的稻壳灰或其他草木灰,目的应是降低范体密度,增加透气性,从而改善其充型能力。
在部分镜范的残断面上,可观察到若干大小不一且不连续的孔隙。
另外,镜范的质感一般较轻,测量所得比重多数都小于1。
这些现象和特点,可能都与镜范胎体的原料及成分有关。
经仔细观察和研究,临淄镜范的制作既有模制法,也有刻制法。
两种工艺并存,但以模制法居多。
范体制作好之后,还对型腔表面进行了处理,具体是加上一较薄的涂层,使得型腔表面结构平滑、细腻,不至于浇铸时产生铸造缺陷。
在出土的很多镜范上,尚可见该涂层,多呈黄褐色。
晾干后的泥质镜范需要入窑烘烤或焙烧,以制成陶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铜镜铸造制作工艺所谓铜镜铸造制作工艺,是指将纯红铜和锡,或铅或锌,通过严格配比,进行冶炼溶化,再灌入模范,冷却后取出毛坯,最后进行机械加工,表面涂锡汞,成为可照容的日用品的工艺过程。
生产铜镜要进行许多道程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标准。
如某一道工序发生缺陷,都会影响铜镜的质量,甚至出次品,带来损失。
在铜镜产生的四千多年历史过程中,战国、两汉、隋唐铜镜制作最精美,是当时社会经济繁荣的产物,为收藏者孜孜追求。
而宋以后精品少缺,其历史原因应与一些铸造制作的关键工艺的失传有关。
虽然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有介绍,但不详细,难于掌握,并且是宋以后之事了。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对古铜镜研究的深入,逐步对古人铜镜铸造制作工艺有了全面科学分析与了解。
作为一名收藏铜镜爱好者必须全面了解铜镜的铸造制作工艺,掌握铜镜生产全过程的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
在恒心的支撑下,才能慢慢的进入收藏的佳境,从而实现对铜镜实物,无论是理论上与实践上,对鉴定、断代、修复、鉴别伪品,都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一)采矿和冶炼: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等金属的合金。
地面可采集的自然铜很少,铜镜大量的铸造必须依靠铜矿的大规模开采和冶炼。
中国铜矿资源的开发是商周铸造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中国青铜器遗存数量很多,说明古代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具有相当的规模。
由于采矿遗迹深埋地下,不容易被发现,到目前为止,考古工作者发现大型的和比较大的矿冶遗址只有几处:如湖北省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辽宁省林西县大井古铜矿遗址;湖北省麻阳古矿井遗址;安徽铜陵铜矿井遗址等。
(二)各个时期的铜镜合金成分:《考工记》是先秦古籍中的重要科学技术著作,它是春秋末齐国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
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关于铜镜及其他器物合金配比的最早记载。
青铜是金属中最早的合金。
人类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
先民们已开始掌握了制造合金的技术方法。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经过高温使它熔合在一起,制造成为另一种金属,从而具备了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这就是合金。
合金在铸造方面是属于金属再创造,青铜是合金的首创。
青铜作为一种合金,与纯铜相比,它的优点是硬度高、光泽好、能发出青光,可照容,以及抗腐蚀性能好。
中国古代的锡青铜中常含有少量的铅,使得铜液在灌铸时流畅性能好,不易阻塞,但铅分子唯溶解于铜内,只能在铜液中均匀地分布作滴状浮悬。
红铜的溶点是1084.5℃,若加上15%的铅,熔点降到960℃,若加上25%的锡,熔点则为810℃。
然而,加铅或加锡,其意义不仅在于降低熔点,更重要的是使合金的物化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时代,我国先民已熟练地掌握了复杂的合金制造技术,並创造出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品。
如雄浑重器铜方鼎、玲珑剔透的云纹镜、锋利无比的吴王夫差矛等。
对此,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上有大量的记载。
周朝设有冬官司空掌管百工事宜,负责“营城郭,建都邑,造车服器械”。
具体就冶金铸造而言,百工中又产生了十分细密的产业分工,即“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氏为量,段氏为镈器,桃氏为刃。
”明确由专业匠人分别专造乐器、量器、农具和刀器。
对此现象,汉代郑司农解释道:“其曰某氏者,官有世功,若族有世业,以氏名官者也。
”由此可知,在周代,冶金铸造业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产业,並历史性地形成了专造某一类器物的家族,並因世袭而成为官名,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实践经验的日积月累,先民们能从不同的矿石中分别提炼出金(即红铜)、铅、锡、锌等金属,通晓不同的金属各自的理化性能,並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不同器物的特殊用途要求,创造出分门别类的合金。
“六齐之论”即是合金制造的理论总结。
《周礼·考工记》记载:“金有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当时的工匠不仅清楚青铜中含锡量越高,质地越硬的原理,还把握住了硬度和韧度、光亮度在工具不同部位各自的特殊要求,按需制作。
如采用复合技术制造剑时,用含锡较低的青铜做剑脊,用含锡高的青铜做剑刃,如此造出的剑,剑锋锐利,剑身坚韧,杀伤力大且经久耐用。
具体就铜镜而言,光亮度是其重要特征,铜锡各半,能使光洁度恰到好处。
故先贤总结“金锡半”为制造鉴燧最合适的配比剂量。
但各个时代铸造的铜镜,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的金属配比有所不同,加工方式亦不同,所以铜镜断代,主要应借助于先进的现代化科学仪器进行测试。
对于无法确切断代的铜镜,如果我们掌握各时期金属配比的知识,再结合铜镜其它方面的特点,也是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的。
齐家文化铜镜的铜锡比例是1:0.096。
商周镜含锡量稍高,但质地远不如同时期的青铜礼器,对镜面缺乏必要的防锈处理。
战国铜镜中铜、锡、铅的比例已较稳定,铜大多在68%上下浮动,多的达74.8%,少的也在56.6%以上,但锡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
另外,铅的比例在0.45%—3%。
战国镜中有一种表面黑里透亮似涂有一层厚厚的黑漆,被称之为“黑漆古”的,这类镜保存完好,尤其是它的防锈技术令现代人叹为观止,这与当时制镜的金属配比是直接相关的。
汉镜的合金配比较为稳定,铜占60—70%左右,锡占20—24%,铅占4—6%左右的配比最为普遍。
汉镜保存稍好的镜面仍可反光,有的精品还能反射出青褐色的光。
魏晋南北朝铜镜的合金配比不稳定,较易锈蚀,色以黑褐居多。
唐镜,尤其是盛唐时期的镜子,呈银白色,其金属成分中,大体铜平均69%,锡25%,铅5%,配比较为稳定。
在唐代,已采用了向镜中加入微量或一定量的银的新工艺,使得典型的盛唐时期铜镜泛银白色光,很少有铜绿锈色,似乎不是青铜铸成,给人以厚重、富态之感,加之纹饰绚丽多彩、内容丰富,实为难得之艺术珍品。
明《天工开物》记述:“唐开元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每口值银数两者以此故。
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唐镜、宣炉皆朝廷盛世物云。
”唐镜珍贵,因银而贵。
宋、西夏、辽、金、元铜镜,合金成分发生了变化,含锡量仅有10%左右,含铅量却增至8%以上,最多达23.7%,大大高于汉唐镜平均5%的数量,锌含量也增多,最高达8%,所以,这时期的铜镜呈黄铜色,一般都布满铜锈。
虽形制较薄,但因含铅多,反比汉镜为重。
明代是我国古代铜业比较发展的一个阶段,采铜业兴盛,当时冶铜及其合金技术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火法炼铜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二是直接使用金属锌配制了黄铜;三是制造了宣德炉,它在合金配制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铜锌合金一般都是黄色的,故名黄铜。
铜锌合金颜色与含锌量关系是:含锌10%左右时赤带黄,15%左右时黄带赤,25%左右呈黄色,30%左右为深黄色。
明、清铜镜大多呈黄色,其合金配比是铜70—75%,锌25—30%。
因黄铜流动性较好,有利于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
(三)造型陶范、石范和泥范的制作:学术界已知有镜范出土,大约是清末以后的事,从报道和著录情况看,这些镜范始见于春秋晚期,多属战国至西汉时期,计约30多片。
1、镜范的制作:制作陶范的基本成分是粘土和细砂。
但陶模和陶范在铸造青铜镜时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前者决定器物的造型,而后者却需要承受上千度高温的铜液的冲击,并在其中冷却。
因此陶范除了耐高温以外,还要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经得起液灌浇冲刷而不致损坏,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透气性。
因为铜液灌入后,会在范中产生程度不同的气体,这些气体大部分通过浇口和冒气口排出范体外,少量的需要通过范的毛细孔渗透出去,以保证所铸器物在外观上看不出气孔之类的铸造缺陷。
因此制作陶范的泥土必须是很细腻的,在既能够清晰反映出铜镜上的铭文和花纹的同时,又要有很好的吸收性。
陶范要达到耐热性能优良,机械强度也相当好,用来制范的泥土必须精心淘洗。
淘洗的目的一方面是把泥料按粒度分级,另一方面将泥料中所含碳酸钙、硫酸盐等有机物溶于水中,以减少这种盐类的危害,否则会造成降低耐火度、烧结温度和增加发气性。
制范时先用粗“真土”制成范的雏形,然后再依次加上较细的“中真土”、“造型真土”,及至到了范面,再加上极细的“肌真土”。
制作一枚直径约25厘米的镜子,范厚约需12厘米,其中“粗真土”层厚约8厘米,“肌真土”是最薄的,大约只有0.1厘米。
这种分层用料法的优点是既可保证生产对铸型的各项性能要求,亦可节省较细的优质“真土”。
《天工开物》指出:“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不用倭铅。
”倭铅,对铜镜质量有影响,故不能用。
灰沙是用稻谷壳灰之类透气性和保温性较好的材料,和颗粒很细的细砂伴和而成。
这样的材料才适合做镜模。
石范今见于著录和报道的有通化汉代博局四神石质镜范。
范体呈瓢形,范径约20.5厘米,有浇口一个,下宽5.3厘米,范面图纹清晰。
另一片镜径约17厘米,范面内容为柿蒂座。
座外方格内有十二地支铭,主题纹饰为四神及规矩符号。
主纹区外有一周铭带:“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寿如金石为国保。
”计35字。
上海市博物馆还藏滑石质“镜范”1片。
在石范中,有的大约是可以用来浇铸的,如“通化石范”等。
有的则可能是用来制范的阴模,如“上海石范”,它的优点是能耐高温及能多次反复使用,线条式纹饰尤其特出,尽显风采,但出土实物少,需要深入研究。
石范铸镜工艺当与泥范有些相似,但有一些区别,主要差别是其范为石料直接雕成,属半永久型。
泥范铸镜的优点是:造型较易,并可制作出许多细如发丝、纤毫无失、形态各异的镜背图纹来,特别是制作大镜、定做器尤为方便,缺点是通常一范只能用一次,不能批量生产。
以上是镜范出土和著录的大概情况,有重大价值的陶范和石范,多属战国至西汉时期,主要出于今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吉林等北方省区,南方迄今未见,大约与其地潮湿,陶范又是易碎之物有关。
(四)陶范的翻制:大凡一般青铜器造型,皆须先制模,后制范。
此“模”可用木块、陶泥雕成,也可用范土制成。
若器物形制较为简单,所需产品较少,此“模”便可直接用来制范,若器物形制较为复杂,花纹较为繁缛,需对其多次修整;或产品需要量较大,祖模需长期保存备用,则须由“祖模”(一次阳模)制出“一次阴模”,再用“一次阴模”制出“二次阴模”,再用“二次阴模”来制范。
对花纹图案的修整,通常宜在阳模上进行,对于高浮雕花纹,则可通过堆砌、按压、雕刻等方式,在泥质阳模上制出。
官方作坊所铸之镜,都是依朝廷提供的某种标准镜模来制作的。
铜镜的成熟技术在我国沿用了二千余年,历代铜镜的花纹、形制不同,对产品的需要量亦不一样,故其对陶范的 埔簿颓Р钔虮稹S泄匮芯咳衔?我国古代铜镜陶范的翻制常用的是整范整模复制,这应是我国古代镜范制作使用最普遍的传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