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镜铸造制作工艺
工匠如何铸造铜镜
中国古代青铜器一般采用范铸技术制作,铜镜也不例外。1949年以后,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和山西侯马等地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片铸铜遗址和大量青铜器陶范,为我们揭开古代青铜器铸造之谜提供了依据。学术界始知有镜范出土,是清末以后的事,清末、民国的学者罗振玉、梁上椿都有相关记述。考古出土的镜范主要是出自山西侯马和山东临淄等地,河北易县也有出土。
一般认为,古代铜镜是采用范铸技术浇铸而成。要铸制一面青铜镜,必须先制模,就是用木或陶先雕刻出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之外,用黏土和细砂包裹制成“范”,范为上下两块:一块是镜背有纹饰图案和镜钮;一块是平整的镜面。范上面还要有浇口和冒口,以便于浇铸铜液和释放范芯里面的气体,将镜背与镜面合范焙烧之后,再经过修模处理,就可以用来浇铸铜液铸镜了,待铜液冷却,就可以破范取出铜镜,铸造好的铜镜再经过热处理,表面机械加工,如刮削、研磨和表面抛光等,就成为光可鉴人的实用器了。
青铜镜因其镜面需经打磨抛光以照容,因此其合金成分中,锡的比例相对其他青铜器要高些。从战国至唐五代,均属于高锡青铜;宋至明清之后,铜的含锡量减少,铅增多。《考工记‧六齐》说:“金有六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金”即是铜,“齐”同“剂”,全文说铜与锡有六种配比,可用来制作六种不同性能的器物。《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关于铜镜及其他青铜器合金配比的最早记载。
雕制铜镜是一项专门技艺,铜镜雕刻中普遍使用的方法为:镂空(透雕):从传世和出土资料看此类镜采用方形的较多。金银错:所谓金银错工艺是将金银一类的物料以条状、块状形式填入到铜器背面预先做好的凹槽内,再将其错磨平整。镶嵌式:镜背镶嵌绿松石、玉、琉璃等的工艺。山东淄博出土镜有29.8厘米,在粗条的云纹上错以金丝,地上嵌绿松石,还嵌了9枚银质乳钉。彩绘:使用色漆在铜镜背面描绘花纹。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早期楚墓中出土了几面彩绘镜。有以红、黑、银等彩色绘出的对称云纹镜。鎏金:考古出土资料证明,汉代流行鎏金银技艺的铜镜。所谓鎏金银是用汞剂涂附法来外镀金银的工艺。螺钿:用螺蚌贝壳薄片造成所需要的图案,用漆贴在器物上的工艺。中国一般器物的螺钿工艺约始于商代,但唯铜镜的螺钿工艺盛于唐。
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
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
铜镜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选材、制模、熔铸、雕刻、抛光、装饰和上蜡。
首先,选材是制作铜镜的第一步。制作铜镜需要使用高品质的青铜材料。这些材料通常由铜和少量的锡合金制成,以增加硬度和耐久性。
接下来是制模。制模是为了制作铜镜的模具。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木质模型,通常是圆形的。然后,在模型的外侧涂上一层细沙混合水泥的混合物,以制作铜镜的模具。模具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
第三步是熔铸。在熔铸过程中,青铜材料被加热到高温,直到它完全熔化。然后,将熔融的铜液倒入模具中,使其充满整个模具。模具中的青铜液冷却后会凝固形成铜镜的基本形状。
完成熔铸后,就可以开始雕刻了。铜镜通常被雕刻成各种图案,如花纹、动物和人物形象。雕刻过程需要精湛的工艺和耐心。雕刻采用的工具通常是木锤、刨刀和针等。
雕刻完成后,铜镜需要进行抛光来使其表面光滑。在古代,人们使用研磨石或细砂纸来进行抛光工作。抛光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磨具和磨料来达到所需的效果。
装饰是铜镜的下一个步骤。装饰可以是铜镜的边缘,也可以是铜镜表面的各种装饰性纹样。古代铜镜装饰通常使用细致的雕刻、金属丝和贝壳等材料。
最后一步是上蜡。上蜡可以使铜镜的表面更光滑,并增加其耐久性。
蜡通常是一种由天然植物或动物制成的材料,如蜂蜡或植物蜡。蜡需要涂
抹在铜镜的表面,并进行擦拭,直到表面变得光亮。
总结起来,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制模、熔铸、雕刻、抛光、装饰和上蜡等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工艺和耐心的付出。
铜镜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制作工艺代表了古代中国工
铜镜的工艺原理
铜镜的工艺原理
铜镜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镜子制作工艺,其工艺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铜镜制作的关键是通过反射和折射来实现光线的清晰聚焦和放大。
首先,铜镜的制作需要准备好一个平整的铜片。制作铜镜的材料主要是以铜为主,通过高温熔化铜,然后倒入模具中,使其形成期望的形状。在铜制造中,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直接浇筑熔化的铜,另一种是将熔化的铜注入沙箱模型中,然后进行挤压,最终形成铜镜的初始形状。
接下来,制作的铜镜被加热并涂上一层银液。这是因为铜和银都是良好的反射体,并且银比较稳定,能够保障铜镜的使用寿命。在涂抹银液之前,需要将铜镜坯体磨光,并将其放入高温燃烧的环境中进行烧结,以使银液与铜表面充分融合,增加反射效果。该过程需要熟练的技术和稳定的操作环境。
然后,制作的铜镜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打磨、研磨和抛光工艺,以保证其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制作铜镜的工匠需要使用各种研磨工具和化学液体,通过不断调整和修整铜镜的表面,直到达到理想的反射效果。
最后,制成的铜镜需要进行调试和检验。工匠会对铜镜的反射效果、透视效果、色彩和光线聚焦等进行仔细测试和调整。如果铜镜的反射效果不理想,可以通过更多的抛光和修整来改善。当铜镜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后,就可以进行镶嵌和装饰,最终形成精美的铜镜。
总结起来,铜镜的制作工艺原理主要包括铜镜坯体的制作、涂抹银液、打磨和抛光、以及调试和检验。通过这些步骤,铜镜能够实现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从而形成清晰聚焦和放大的效果。铜镜的工艺制作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古人铸鉴透光镜的制作原理
古人铸鉴透光镜的制作原理
古代铸鉴透光镜的制作原理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熔化金属并塑造成特定形状来实现。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古代铸鉴透光镜的制作原理:
1.材料选择:古代透光镜的主要材料是铜或青铜。这些金属具有
较好的熔点和可塑性,适合用来制作镜面。
2.熔化金属:首先,将铜或青铜的材料加热到熔点以上,使其变
成液态。古代通常使用锅炉、火堆或熔炉等设备来加热金属。
3.塑造模具:在金属熔化的同时,需要准备一个用来塑造镜面形
状的模具。这个模具一般以泥土、石膏或其他可塑性材料制成,
具有所需的镜面曲率。
4.铸造过程:将液态金属缓慢倒入模具中,并确保金属充分填充
到整个模具中。待金属自然冷却、凝固后,就得到了一个铸造
的镜面。
5.制备与光学处理:在获得铸造的镜面后,需要进行光学处理。
这包括抛光、刮削等步骤,以去除表面不平整和杂质,使镜面
达到更高的光学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铸鉴透光镜的制作比现代的精密光学镜片制造工艺简单得多。它们通常用于望远镜、放大镜等观察器具,而非高精度的科学研究用途。现代光学镜片制造借助精密机械和光学技术,以达到极高的精度和质量。
古铜镜铸造制作工艺
古铜镜铸造制作工艺
所谓铜镜铸造制作工艺,是指将纯红铜和锡,或铅或锌,通过严格配比,进行冶炼溶化,再灌入模范,冷却后取出毛坯,最后进行机械加工,表面涂锡汞,成为可照容的日用品的工艺过程。生产铜镜要进行许多道程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标准。如某一道工序发生缺陷,都会影响铜镜的质量,甚至出次品,带来损失。在铜镜产生的四千多年历史过程中,战国、两汉、隋唐铜镜制作最精美,是当时社会经济繁荣的产物,为收藏者孜孜追求。而宋以后精品少缺,其历史原因应与一些铸造制作的关键工艺的失传有关。虽然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有介绍,但不详细,难于掌握,并且是宋以后之事了。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对古铜镜研究的深入,逐步对古人铜镜铸造制作工艺有了全面科学分析与了解。作为一名收藏铜镜爱好者必须全面了解铜镜的铸造制作工艺,掌握铜镜生产全过程的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恒心的支撑下,才能慢慢的进入收藏的佳境,从而实现对铜镜实物,无论是理论上与实践上,对鉴定、断代、修复、鉴别伪品,都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一)采矿和冶炼:
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等金属的合金。地面可采集的自然铜很少,铜镜大量的铸造必须依靠铜矿的大规模开采和冶炼。中国铜矿资源的开发是商周铸造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青铜器遗存数量很多,说明古代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具有相当的规模。由于采矿遗迹深埋地下,不容易被发现,到目前为止,考古工作者发现大型的和比较大的矿冶遗址只有几处:如湖北省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辽宁省林西县大井古铜矿遗址;湖北省麻阳古矿井遗址;安徽铜陵铜矿井遗址等。
中国古代铜镜的制作与案意义
中国古代铜镜的制作与案意义中国古代铜镜作为一种神秘而独特的工艺品,在古代时期广泛使用,并且对于古代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从铜镜的制作工艺、古代
社会对铜镜的重视以及铜镜的历史意义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铜镜的
制作与案意义。
一、铜镜的制作工艺
古代中国铜镜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才能完成。首先,制作铜镜的首要步骤是选材。选用纯净的铜料,经过熔炼、铸
造等工艺,将铜液倒入镜模中进行成型。其次,经过磨光和抛光等工
艺使铜镜表面光洁平滑。在这个过程中,制作者会使用砂石和酸溶液,通过不断的抛光和清洗,使铜镜的表面光亮如镜。最后,铜镜完成后,会进行彩绘和镌刻等装饰工艺,以增加铜镜的艺术价值。通过这些精
细的制作工艺,中国古代的铜镜成为一种展现工艺美术和文化传承的
艺术品。
二、古代社会对铜镜的重视
古代中国社会对铜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古代社会中,铜镜不
仅仅是一种用来照面的工具,更是象征着权力、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物。在古代祭祀活动中,铜镜被广泛运用,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
在皇宫中,铜镜被视为一种贵重的宫廷礼品,用来照亮皇帝的形象。
另外,铜镜在民间也有重要的作用。铜镜常常被作为嫁妆的一部分,
象征新娘美丽和幸福。可以说,古代社会对铜镜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
了它的实际功能和价值。
三、铜镜的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铜镜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铜镜的制作工艺代
表着古代中国的科技水平和艺术修养。通过精细的铸造和装饰工艺,
古代铜镜成为了物质文明的象征。其次,铜镜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
文化熏陶作用。铜镜通常会在表面雕刻吉祥图案、文字或者文人名言,充满了古代文化的氛围。这些铜镜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品,更是一种文
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
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
中国古代的铜镜制作工艺可追溯到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
世纪)时期,经过多次的改良和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
古代铜镜的制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素材准备。铜镜的制作需要使用优质的纯铜材料,具体要求是含纯
度在99%以上的铜。然后将铜材加热至适当温度进行铸造。
2.铸造。将铜材倒入模具中,待凝固成形后,把模具敲碎,取出铜镜。
3.打磨。将铜镜用砂磨机和磨料打磨,直到表面平滑亮光。
4.镜面镀银。将铜镜置于热水中加入氯化锡和氢氧化钠等物质,反应
后即可在铜镜表面生成一层银镜,形成镜面。
5.镜框加工。制作铜镜的还要制作镜框,可选择红木、乌木等材料加
工而成。
6.装配。将铜镜放入镜框中,然后用鱼线等细线将铜镜系住。
最后,进行外观装饰和润色等处理,使铜镜光亮如新。
古代铜镜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高超的技术,制作出
的铜镜不仅具有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也是古代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
两宋时期的青铜镜铸造术
两宋时期的青铜镜铸造术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青铜镜作为当时的
重要工艺品之一,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青铜镜不仅是一种
实用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在两宋时期,青铜镜铸造术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高度,成为了当时
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两宋时期青铜镜的特点
两宋时期的青铜镜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首
先是形制,两宋时期的青铜镜形制多样,有圆形、方形、六角形等,
每种形制都有其独特之处。其次是纹饰,两宋时期的青铜镜纹饰精美,常常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题材,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再者是工艺,两宋时期的青铜镜工艺精湛,铸造工艺更加完善,镜面光洁平整,反光效果好,显示出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
二、两宋时期青铜镜的铸造技术
在两宋时期,青铜镜的铸造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首先是材料
的选择,铸造青铜镜所用的青铜合金比例得到了更好的控制,使得青
铜镜的质地更加坚实耐用。其次是模具的制作,两宋时期的工匠们在
模具制作上有了更多的创新,采用了更加精密的技术,使得青铜镜的
形状更加规整。再者是铸造工艺的改进,两宋时期的工匠们在铸造工
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更多的技巧,使得青铜镜的质量得到
了进一步提升。
三、两宋时期青铜镜的文化意义
青铜镜作为一种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两宋时期,青铜镜被视为一种奢侈品,只有达官贵人才能拥有,成为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同时,青铜镜的纹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征,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青铜镜还被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宗教和仪式意义,成为了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解说西汉时期铜镜的铸造工艺
解说西汉时期铜镜的铸造工艺
5月3日,鄂州博物馆范铸法复制研究所的60件战国、西汉时期的铜镜进入铸造的最后一个阶段:注铜。文物复制厂的4名工人用传统铸造工艺做法将铜块熔化,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块,混合后注入用泥巴封闭的范腔。待铜镜冷凝后,将陶范敲碎,经过打磨、抛光,一面西汉或战国时期的青铜镜就出现在世人面前。这种失传了几千年的古法造铜技术得以复原,使得鄂州博物馆文物复制研究所成为目前我国唯一可按照古代青铜范铸工艺复制青铜器的地方。
早在2002年,董亚巍领导的鄂州博物馆范铸法复制研究所就成功复制了西汉时期的一面“透光镜”。令人称奇的地方是,这面古铜镜可以反射铜镜背后的花纹。十年后,研究所又接手了司母戊鼎的复制工作。经过4个月铸造,成功铸成3个按4:1比例制作的小型方鼎,每个重约20公斤,此实验吸引了考古界与国外著名大学的研究兴趣。多年的铸造实验、考古证明,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用范铸法工艺铸造。研究表明,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二里头文化,范铸法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商晚期进入兴盛,战国晚期到西汉开始衰落,青铜器逐渐被铁与漆器取代。不过,2006年,一件代表青铜器艺术顶峰的文物——曾侯乙尊盘成功运用失蜡法复制,使得长期以来学术界最受争议的失蜡法不存在之说又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失蜡法到底存不存在?古人又是怎么运用范铸工艺把一件精美的青铜器铸造出来的?本期《长江地理》追溯至青铜时代,复原2000多年前的铸造工艺。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段漫长的青铜时代。这是一个以青铜制作工具、用具和武器的时代,所谓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中国青铜时代的出现稍晚于国外。但是由于独特的地缘关系,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以及丰富的铜矿产资源,给我国先民发展传统的范铸青铜技术,提供了优越自然条件与物质条件。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二里头文化,铸造青铜的范铸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其分型制模的原则及制模方法,一直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直至现代。
铜镜总结范文
铜镜总结
引言
铜镜是一种古老但又具有独特魅力的工艺品。它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是一种艺
术品。本文将对铜镜进行总结,包括其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1. 历史
铜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商朝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铜镜。最早
的铜镜是在铸造工艺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制作技术逐渐成熟,铜镜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古代,铜镜曾是贵族和富人的象征,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用品。
2. 制作工艺
制作铜镜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2.1 材料选用
制作铜镜的主要材料是紫铜。紫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可塑性,适合制作镜面。
2.2 铸造
铸造是制作铜镜的关键环节。首先,将紫铜熔化,然后倒入预先制作好的镜模中,待凝固后取出。这一步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经验,以确保铜镜的质量和形状。
2.3 抛光
抛光是为了使铜镜表面光滑,并增加反射效果。通常,工匠们会使用研磨工具
和抛光材料对铜镜进行多次打磨和抛光,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
2.4 镜面处理
为了增加铜镜的反射效果,通常需要对镜面进行处理。常见的方法有镀银、镀
金或者使用特殊的化学涂层。
3. 艺术特点
铜镜作为一种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雕刻技艺
铜镜常常被雕刻成各种各样的纹饰,如花卉、动物、人物等。雕刻技艺要求精细和熟练,以展现出艺术家的才华和创意。
3.2 装饰元素
铜镜的边缘和背面常常会有装饰元素,如花纹、图案等。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铜镜的美感,还能反映出当时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
3.3 色彩运用
一些铜镜在雕刻或镜面处理后也会添加一些颜色。这些色彩的使用使得铜镜更加生动和美观。
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
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
铜镜,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常见日常用品,也是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物件。它不仅是
人们清洗整理美容的工具,更是承载了古人生活智慧和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古代铜镜,
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美容习俗、礼仪规范、信仰观念等方方面面的民俗文化。本
文将从古代铜镜的起源、制作工艺、使用方法、美容仪式等方面展开讨论,探寻古代铜镜
中蕴含的丰富民俗文化。
一、古代铜镜的起源
古代铜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铜镜主要是用来祭祀,用于迷信的崇拜和祈祷。商代的铜镜,多为由铸造。周代的铜镜则多数为锻造而成。铜镜由于制作过程繁琐,
手工精细,所以在整个古代,它一直都是富贵之物。而且,铜镜也曾长期是在宫廷中使用
的物品,比如商纣王、后来的汉高祖、唐太宗等,在他们的陪葬品中,都有铜镜。
铜镜的普及则出现在西汉和东汉时期。据《史记》中载,当时铜镜在民间已经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随后陆续进入到了战国晚期。汉武帝时代,贵族妇女的嫔妃,公卿的家眷们,都
使用铜镜。直到唐宋时期,铜镜的制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二、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
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铸造和锻造两种方式,而在中国古代,锻造铜镜的工艺更为
广泛。首先要选用优质的青铜作为材料,然后通过高温熔化,将青铜液体装入模具中,待
凝固后再冷却成型,再经过打磨、抛光等工艺,最终完成一个完美的铜镜。古代铜镜的镜
面制作很有技巧,镜面的光滑度是关键,它会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美丽形象。制作镜面的
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次的打磨和抛光,以保证镜面的光滑平整。
在古代,锻造的铜镜是以多种工艺构成。中国古代的铜镜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陕
中国古代铜镜工艺
中国古代铜镜工艺
铜镜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工艺技术与美学内涵跨越时空、千年不衰,为世人所传颂。本文将从铜镜工艺的历史概述、工艺
过程、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历史概述
铜镜,又称明镜、锡镜或盘镜,是自然光线反射的一面光镜,
主要由铜作为原料,经过铸造、打磨、制糊、鎏金等多个工艺过
程制成。从考古学来看,我国最早的铜镜可以追溯到商代,当时
的铜镜大多呈圆形,上面镶有象牙、玛瑙、珐琅等宝石,感觉则
比较华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铜镜的外形逐渐演变为方形、
椭圆形、六角形等,同时器型变得更加轻薄,且相应的制作技术
也在不断提高。唐代是中国铜镜制造业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当
时扬州、成都、襄阳等地都是铜镜制作的重镇。而今天,中国的
铜镜工艺更多的已经转变为手工制作的原创艺术品。
二、工艺过程
自古以来,铜镜的制作工艺就非常繁琐,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
成一面精美的铜镜。铜镜制作的大致工艺过程:铸造、去毛刺、
抛光、客底、制糊、铜烧焊接、鎏金、钻洞、饰纹雕刻、打磨、
抛光、老化增效、镶接等。其中上百种的原材料和工具,如铜排、铝矾石、黄铜、黑漆等材料;打磨器、磁石、铁水叉、手锉等工
具和设备,都是铜镜工艺中必不可少的。
三、文化内涵
铜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内涵在很大程度上与中
国传统文化有关。首先,镜面的表现形式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审美
观念。早期的铜镜多用象牙、珐琅等材料进行装饰,这些常用的
材料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象牙可以代表国家安危,珐
琅则代表的是富贵和尊荣。其次,铜镜的形态、图案、器型等也
铜镜范铸法与翻沙铸造的区别
铜镜范铸法与翻沙铸造的区别
铜镜范铸法和翻沙铸造是两种不同的铸造工艺,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铜镜范铸法是一种常用于铸造铜镜的工艺,而翻沙铸造是一
种用于铸造铁件和铝合金件的工艺。
2. 铜镜范铸法采用的是铜模具,将熔化的铜液倒入模具中进行
冷却凝固,成型后取出即可得到铜镜。而翻沙铸造则是将铁或铝合金液态材料倒入沙箱中,通过沙的填充和翻转来实现模具的制作,并在冷却后破沙取出铸件。
3. 铜镜范铸法制作的模具一般只能使用一次,需要重新制作模
具来进行下一次铸造。而翻沙铸造中的沙箱可以多次使用,只需要在每次铸造之后重新整理沙箱即可。
4. 铜镜范铸法适用于制作铜镜等较小且形状相对简单的铜制品。而翻沙铸造适用于制作较大且形状复杂的铁件和铝合金件,如发动机缸体、飞机零件等。
总的来说,铜镜范铸法和翻沙铸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铸造工艺,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产品。铜镜范铸法注重精细的模具制作和铸件表面质量,而翻沙铸造则更适合制造大型复杂的铁件和铝合金件。
古代铜镜技艺的升华与发展
古代铜镜技艺的升华与发展
铜镜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项重要艺术品,它代表了当时中国
古代工艺技术的高度发展。铜镜往往以其精细的工艺制作而著名,刻有各种仙人、花卉和文学典故等,形态别致,工艺先进。在中
国的古代铜镜技术中,阴刻和浮雕等技艺是最为流行和应用最广
泛的。
阴刻技术是指将所需图案或文字刻划入镜面背面,使其形成明
显的投射和浮现效果的技术。这项技艺要求熟练的手工技能和技
术水平,需要镜面一面倒转放置,然后在镜面另一面进行刻画。
在刻画阴刻图案时,带有伸缩功能的模板和微型雕刻刀是必须的
辅助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工艺越发的被人们所喜欢。
随着时间变化阴刻技艺逐渐变得复杂和深奥,雕刻图案变得更
加精美。在唐代中期,镜子的制作技术经历了巨大的转变。新的
镜子上刻有细节更加复杂的图案,这些图案的制作要求更加精细
和耐心。这种转变极大地推动了镜子工艺的发展,并推动了乾元
三年(758年)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铜镜国家制度——华表镜。
而浮雕技艺则是指在铜镜面上从平面直接雕刻出凸起的图案。
在铜镜制造过程中,浮雕图案的制作是比阴刻图案更加难以掌握
的。因为阴刻图案可以随时查看其成品的细节,而浮雕制作时只
能依赖手工进行雕刻和摸索。然而,即使这些制作技术如此复杂,中华多年来对工艺的热爱和技术的创新,铜镜工艺的技术也在不
断进步和拓展。
久远的历史掩盖了铜镜工艺的许多方面的奥秘和技术,但不可
否认的是它们后来所发展出的镜工艺一步步走向了现代。现代利
用铜镜技术开发出了许多新型产品,这些产品不但各具特色,而
且制作精美,是铜镜技术发展的极大成就。
古代铜镜铸造技术(强)
古代铜镜铸造技术(强)
古代铜镜铸造技术
董亚巍
(鄂州市博物馆)
摘要:
中国古代任何产品的生产,都会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紧密相关。政治经济决定着社会财富,科学技术支持产品的生产,生产出的产品,即是当时文化艺术的载体。因此,中国每一面古代铜镜铸制工艺技术的发展,无不凝聚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的真实面貌。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照面饰容的需求是少不了的。春秋以前,人们多用黑色的陶质容器盛水照面,是有文献可查的。出土的吴王光鉴,说明春秋仍在使用水鉴。这些都说明,春秋以前人们使用铜镜的意识并不强烈。这可能与当时铜料的贵重以及铜矿开采技术有着直接关系。春秋中期以后,随着铜矿开采技术的进步,青铜器逐渐商品化,铜镜的铸制技术日趋与青铜器的范铸技术紧密关联。至战国早期,青铜镜的铸制技术才开始与铜器的铸制技术完全同步【1】。研究中国铜镜铸制技术的发展,必须要研究当时青铜器的铸制技术,并要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学技术,才能准确理解每个历史时期铜镜发展的内在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必然性。
关键词:青铜器、铜镜、范铸技术
中国铜镜的技术发展,始终与当时社会的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在
齐家文化前至春秋约2000年的时间里,中国铜镜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属于初级的摸索阶段,体现在形制没定型、合金不稳定。从战国早期开始,中国铜镜的形制开始定型,形成了内凹式镜缘、三弦钮、底纹上叠压主纹,合金也以含锡量23%为主流工艺。至此,中国高锡青铜镜的铸制工艺技术,才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直至唐代晚期。下面,就各个历史时期铜镜技术的发展,与当时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的关系,作一对比说明。
宋代铜镜制作方式
关于宋代铜镜制作方式我知道一点
主要是采用胆铜法、降低合金中贵金属比重等技术创新,以及以砂型代替泥模的方法。这些变化使得铜镜更加注重实用性,装饰纹饰相对简化,更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
除了这些个技术,宋代铜镜在铸造过程中,会将纯红铜和锡、铅或锌按严格配比进行冶炼溶化,然后灌入模具,冷却后取出毛坯,最后进行机械加工,并在表面涂锡汞,以制成可照容的日用品。我知道的大概就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铜镜铸造制作工艺
所谓铜镜铸造制作工艺,是指将纯红铜和锡,或铅或锌,通过严格配比,进行冶炼溶化,再灌入模范,冷却后取出毛坯,最后进行机械加工,表面涂锡汞,成为可照容的日用品的工艺过程。生产铜镜要进行许多道程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标准。如某一道工序发生缺陷,都会影响铜镜的质量,甚至出次品,带来损失。在铜镜产生的四千多年历史过程中,战国、两汉、隋唐铜镜制作最精美,是当时社会经济繁荣的产物,为收藏者孜孜追求。而宋以后精品少缺,其历史原因应与一些铸造制作的关键工艺的失传有关。虽然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有介绍,但不详细,难于掌握,并且是宋以后之事了。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对古铜镜研究的深入,逐步对古人铜镜铸造制作工艺有了全面科学分析与了解。作为一名收藏铜镜爱好者必须全面了解铜镜的铸造制作工艺,掌握铜镜生产全过程的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恒心的支撑下,才能慢慢的进入收藏的佳境,从而实现对铜镜实物,无论是理论上与实践上,对鉴定、断代、修复、鉴别伪品,都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一)采矿和冶炼:
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等金属的合金。地面可采集的自然铜很少,铜镜大量的铸造必须依靠铜矿的大规模开采和冶炼。中国铜矿资源的开发是商周铸造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青铜器遗存数量很多,说明古代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具有相当的规模。由于采矿遗迹深埋地下,不容易被发现,到目前为止,考古工作者发现大型的和比较大的矿冶遗址只有几处:如湖北省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辽宁省林西县大井古铜矿遗址;湖北省麻阳古矿井遗址;安徽铜陵铜矿井遗址等。
(二)各个时期的铜镜合金成分:
《考工记》是先秦古籍中的重要科学技术著作,它是春秋末齐国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关于铜镜及其他器物合金配比的最早记载。青铜是金属中最早的合金。人类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先民们已开始掌握了制造合金的技术方法。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经过高温使它熔合在一起,制造成为另一种金属,从而具备了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这就是合金。合金在铸造方面是属于金属再创造,青铜是合金的首创。
青铜作为一种合金,与纯铜相比,它的优点是硬度高、光泽好、能发出青光,可照容,以及抗腐蚀性能好。中国古代的锡青铜中常含有少量的铅,使得铜液在灌铸时流畅性能好,不易阻塞,但铅分子唯溶解于铜内,只能在铜液中均匀地分布作滴状浮悬。红铜的溶点是1084.5℃,若加上15%的铅,熔点降到960℃,若加上25%的锡,熔点则为810℃。然而,加铅或加锡,其意义不仅在于降低熔点,更重要的是使合金的物化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时代,我国先民已熟练地掌握了复杂的合金制造技术,並创造出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品。如雄浑重器铜方鼎、玲珑剔透的云纹镜、锋利无比的吴王夫差矛等。
对此,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上有大量的记载。周朝设有冬官司空掌管百工事宜,负责“营城郭,建都邑,造车服器械”。具体就冶金铸造而言,百工中又产生了十分细密的产业分工,即“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氏为量,段氏为镈器,桃氏为刃。”明确由专业匠人分别专造乐器、量器、农具和刀器。对此现象,汉代郑司农解释道:“其曰某氏者,官有世功,若族有世业,以氏名官者也。”由此可知,在周代,冶金铸造业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产业,並历史性地形成了专造某一类器物的家族,並因世袭而成为官名,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实践经验的日积月累,先民们能从不同的矿石中分别提炼出金(即红铜)、铅、锡、锌等金属,通晓不同的金属各自的理化性能,並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不同器物的特殊用途要求,创造出分门别类的合金。“六齐之论”即是合金制造的理论总结。《周礼·考工记》记载:“金有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当时的工匠不仅清楚青铜中含锡量越高,质地越硬的原理,还把握住了硬度和韧度、光亮度在工具不同部位各自的特殊要求,按需制作。如采用复合技术制造剑时,用含锡较低的青铜做剑脊,用含锡高的青铜做剑刃,如此造出的剑,剑锋锐利,剑身坚韧,杀伤力大且经久耐用。具体就铜镜而言,光亮度是其重要特征,铜锡各半,能使光洁度恰到好处。故先贤总结“金锡半”为制造鉴燧最合适的配比剂量。但各个时代铸造的铜镜,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的金属配比有所不同,加工方式亦不同,所以铜镜断代,主要应借助于先进的现代化科学仪器进行测试。对于无法确切断代的铜镜,如果我们掌握各时期金属配比的知识,再结合铜镜其它方面的特点,也是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的。
齐家文化铜镜的铜锡比例是1:0.096。商周镜含锡量稍高,但质地远不如同时期的青铜礼器,对镜面缺乏必要的防锈处理。战国铜镜中铜、锡、铅的比例已较稳定,铜大多在68%上下浮动,多的达74.8%,少的也在56.6%以上,但锡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另外,铅的比例在0.45%—3%。战国镜中有一种表面黑里透亮似涂有一层厚厚的黑漆,被称之为“黑漆古”的,这类镜保存完好,尤其是它的防锈技术令现代人叹为观止,这与当时制镜的金属配比是直接相关的。
汉镜的合金配比较为稳定,铜占60—70%左右,锡占20—24%,铅占4—6%左右的配比最为普遍。汉镜保存稍好的镜面仍可反光,有的精品还能反射出青褐色的光。魏晋南北朝铜镜的合金配比不稳定,较易锈蚀,色以黑褐居多。
唐镜,尤其是盛唐时期的镜子,呈银白色,其金属成分中,大体铜平均69%,锡25%,铅5%,配比较为稳定。在唐代,已采用了向镜中加入微量或一定量的银的新工艺,使得典型的盛唐时期铜镜泛银白色光,很少有铜绿锈色,似乎不是青铜铸成,给人以厚重、富态之感,加之纹饰绚丽多彩、内容丰富,实为难得之艺术珍品。明《天工开物》记述:“唐开元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每口值银数两者以此故。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唐镜、宣炉皆朝廷盛世物云。”唐镜珍贵,因银而贵。
宋、西夏、辽、金、元铜镜,合金成分发生了变化,含锡量仅有10%左右,含铅量却增至8%以上,最多达23.7%,大大高于汉唐镜平均5%的数量,锌含量也增多,最高达8%,所以,这时期的铜镜呈黄铜色,一般都布满铜锈。虽形制较薄,但因含铅多,反比汉镜为重。
明代是我国古代铜业比较发展的一个阶段,采铜业兴盛,当时冶铜及其合金技术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火法炼铜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二是直接使用金属锌配制了黄铜;三是制造了宣德炉,它在合金配制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铜锌合金一般都是黄色的,故名黄铜。铜锌合金颜色与含锌量关系是:含锌10%左右时赤带黄,15%左右时黄带赤,25%左右呈黄色,30%左右为深黄色。明、清铜镜大多呈黄色,其合金配比是铜70—75%,锌25—30%。因黄铜流动性较好,有利于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
(三)造型陶范、石范和泥范的制作:
学术界已知有镜范出土,大约是清末以后的事,从报道和著录情况看,这些镜范始见于春秋晚期,多属战国至西汉时期,计约30多片。
1、镜范的制作:制作陶范的基本成分是粘土和细砂。但陶模和陶范在铸造青铜镜时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前者决定器物的造型,而后者却需要承受上千度高温的铜液的冲击,并在其中冷却。因此陶范除了耐高温以外,还要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经得起液灌浇冲刷而不致损坏,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透气性。因为铜液灌入后,会在范中产生程度不同的气体,这些气体大部分通过浇口和冒气口排出范体外,少量的需要通过范的毛细孔渗透出去,以保证所铸器物在外观上看不出气孔之类的铸造缺陷。因此制作陶范的泥土必须是很细腻的,在既能够清晰反映出铜镜上的铭文和花纹的同时,又要有很好的吸收性。
陶范要达到耐热性能优良,机械强度也相当好,用来制范的泥土必须精心淘洗。淘洗的目的一方面是把泥料按粒度分级,另一方面将泥料中所含碳酸钙、硫酸盐等有机物溶于水中,以减少这种盐类的危害,否则会造成降低耐火度、烧结温度和增加发气性。
制范时先用粗“真土”制成范的雏形,然后再依次加上较细的“中真土”、“造型真土”,及至到了范面,再加上极细的“肌真土”。制作一枚直径约25厘米的镜子,范厚约需12厘米,其中“粗真土”层厚约8厘米,“肌真土”是最薄的,大约只有0.1厘米。这种分层用料法的优点是既可保证生产对铸型的各项性能要求,亦可节省较细的优质“真土”。《天工开物》指出:“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不用倭铅。”倭铅,对铜镜质量有影响,故不能用。灰沙是用稻谷壳灰之类透气性和保温性较好的材料,和颗粒很细的细砂伴和而成。这样的材料才适合做镜模。
石范今见于著录和报道的有通化汉代博局四神石质镜范。范体呈瓢形,范径约20.5厘米,有浇口一个,下宽5.3厘米,范面图纹清晰。另一片镜径约17厘米,范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