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中等量与不等量互相转化的若干途径_郑一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 a = 2. 点评 此题的难点在两个方程的求解 . 1 的定义域和值 例 8 若函数f( x) =a- x , 域都是 [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 m, n] m < n, } 解析 函数 f( x)的定义域为 { x|x ≠ 0 . ( ) , ( ) ( , ) 当 时 是 上的 1 0 < m <n f x 0 +∞ 1 1 增函数 , 则有 f( m)=a- = m, n)=a- f( m n
2 ) 例 1 ( 设双曲线x 2 0 1 5年高考重庆理1 0 2- a
过 F 作A 过 B, F 的垂线与双曲线交于B , C 两点 , 若 D 到直线B C 分别作A C, A B 的垂线交于点D . C
2 2 的距离小于a+ 槡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斜 a +b , ( 率的取值范围是 )
k -0| a k , a k -0| | -a | 则d d = 1 = 2 = 2 2 2 1+k 1+k 1+k 槡 槡 槡
=
a k
2 1+k 槡
, 所以 d 1 =d 2.
1 1 又S 所以 B D| d S B| d | |A 1 = 1, 2 = 2, 2 2
S D| 所以 1 = |B . S B| |A 2
D| | m +n λ+1 y B -y D| |B . = = = B| | m -n λ-1 |A y A -y B| S λ+1 2 由条件 1 =λ, 得 化简得λ =λ, -2 λ- S λ-1 2
可解得λ = 槡 1 = 0.由λ > 1, 2+1. 故 当直线l与y 轴重合时 , 若S 则λ= S2 , 1 =λ 2+1. 槡 思考 2: 如图 2, 若直线l 与y 轴重合 , 则
( ( 当B D 的斜率k 存在且k ≠0时 , B D Ⅱ) ⅰ)
2 2 ) , 的方程为 y = k( 代入椭圆方程x +y = x +1 3 2 2 2 2 2 ) 并化简得 ( 1, 3 k x k x +3 k +2 +6 -6 = 0.
, , 设 B( 则 x D( x y y 1, 1) 2, 2)
< 1; ( B C D 的面积的最小值 . Ⅱ )求四边形 A )椭圆的半焦距c = 槡 , 解析 ( 由 3 Ⅰ -2 = 1 故 A C ⊥B D 知点 P 在以线段 F F 1 2 为直径的圆上 ,
2 2 2 2 x x 1 y 0 0 0 2 2 , 所以 ,0 +y x . + = 0 +y 0 =1 ≤ <1 3 2 2 2 2
因为 A 且A C 与B D 相交于点 P , C 的斜 率为 - 1 ,所以 , k
5 6
— —2 数学通讯 — 上半月 ) 0 1 6 年第 5、 6期( · 辅教导学 ·
依题意 , 可设椭圆 C 1 和C 2 的方程分别为 C 1:
2 2 2 2 x x y y , 2: ,其中a > m >n > 2 + 2 =1 C 2 + 2 =1 a m a n
, 使得 S 的直线l S2 . 1 =λ : ) , 根据对称性 , 不妨设直线l 点 x( k>0 y =k ) , ) 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1 , M( 0 N( a, 0 d -a, 2,
m 0, λ= > 1. n
( 如图 2, 若直线l 与y 轴重合 , 即 Ⅰ )思考 1: 1 · 直线l的方程为x =0, 则S B D| O M |= | | 1= 2 1 1 1 · a|B D |, S B| N |= a|A B|, |A |O 2 = 2 2 2
所以 1 = 1, 故 1 = n, 代回得 a+ 1 =a+n = m n m m , 解出 n a = 0. ) 、 ( )得 : 综合 ( 1 2 a = 0 或 a > 2. 评注 当 0 < m < n 时 , 转化为一元二次方 程的实根分布 , 亦可分离参数 a = 1 +x, 则y = x 1 当m < a, 0, +x 在 ( + ∞ )上有两个交点 . y= x 将参数 m, 解方程组 . n <0时, n 看作未知数 , ( ) 收稿日期 : 2 0 1 6-0 1-1 9
2 2 ) 1 2 4( k +1 B D A C = 2 2 ( ) ( ) 2 3 k +2 2 k +3
S=
2 2 所以 a +b = a+c, 槡
10 <
b 因此 , 渐近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1, a
2 2 ) 2 4( k 9 6 +1 . ≥ ( 2 2 ) ( )2 = 2 5 3 k 2 2 k 3 + + + [ ] 2 2 当k 上式取等号 . =1时, ( 四 D 的斜率k =0或斜率不存在时 , ⅱ )当 B
( )∪ ( ) , 故选 ( 0 0, 1 A) . -1, 评析 求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根据已知 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关于a, b, c 的不等式 , 条件和双曲线中a, 要根据题中提供的 b, c 的关系 , 条件列出所求双曲线中关于a, 解不 b的不等关系 , 解题中要注意椭圆与双曲线中 等式得所求范 围 .
y ( , ) 的右焦点为 F, 右顶点为 A, 2 = 1 a > 0b > 0 b
来自百度文库
2
由 双 曲 线 的 对 称 性 知: D 在 x 轴 上, 设
· 辅教导学 · 数学通讯 — — —2 上半月 ) 0 1 6 年第 5、 6期(
5 5
) D( x, 0 .
b b -0 a · a =-1, 由B 解得c- D ⊥A C得 c-x a -c x=
5 4
— —2 数学通讯 — 上半月 ) 0 1 6 年第 5、 6期( · 辅教导学 ·
[ ] [ ] x) x x) x 极 小 = f( 极 大 = f( =-1, = f( f( 1) 2)
a x1 +b a x2 +b 即 2 所以 1, =-1, 2 = 1, x1 +1 x2 +1
解析几何中等量与不等量互相转化的若干途径
郑一平 苏华春
( )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 , 3 5 5 0 0 0
把等量关系转化成 不 等 量 关 系 是 中 学 数 学 解 题中常遇到的 问 题 之 一 , 尤其在解析几何问题中 更为常见 . 近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常出现这类试 题, 不少同学 由 于 不 知 如 何 把 等 量 关 系 转 化 为 不 等量关系 , 结 果 半 途 而 废. 本文通过一些典型实 例, 就解析几 何 中 等 量 与 不 等 量 互 相 转 化 的 若 干 途径进行说明 . 一、 利用放缩化等量关系为不等量关系
2 Δ = a -4 > 0, 解得 a > 2. m +n = a > 0,
b,代 入 得 -2 又由 韦 达 定 理 知 x 1 +x 2 = a b) b) -2 -2 ( , 因为x 故 a( b= ( x x +2 1- 2) 1 <x 2, a a b = 0. 因此 , 方程 f 它的 ′( x)= 0 即 -a x2 +a = 0,
D | λ+1 |A = C| λ-1 |B
①
将l的方程分别与C1 、 可求得 C 2 的方程联立 ,
x A =
a m a n , x . B = 2 2 2 2 a k +m a k +n 槡 槡 根据对称性可知 x 于是 xD =-x C =-x B, A,
2 2
D |=|O B| D |= m +n, |B + |O B |=|O A| B |= m -n. |A - |O S 1 = S 2 =
4 4 b ,故 c - x = 2 b <a+ a( c-a) a( c-a) 2 4 2 b b 2 2 2 a =b 2 < 2 <c - a a
2
2
1 ) 4 3(2 +1 槡 2 ) k 4 3( k +1 槡 A C = . = 2 1 2 k +3 3× 2 +2 k 四边形 A B C D 的面积
, 两根为 x x . 1 =-1 2 =1
( ) ) 当 m <n <0时 , 是( 上的减 2 x) 0 - ∞, f( 1 1 则有 f( 函数 , m)= a+ =n, n)=a+ = f( m n 两式相减得 m, 1 1 即n- m =n-m, - =n-m, m n m n
a x1 +b 把b =0, 解 x 1代入等式 2 =-1, 1 =- x1 +1
, 在C 可得y 1 和C 2 的方程中分别令x =0 A = , 于是 m, y y B =n D =- m,
S D| 1 |B 即 |B D |=λ|A B |. =λ, = S B| |A 2 由对称性可知 |A 所以 B |=|C D |,
) C|=|B D| B |= ( B |, λ-1 |B - |A |A ) D |=|B D| B |= ( B |, λ+1 |A + |A |A 于是
2 2 a x1 +b =-1-x a x2 +b = 1+x 1, 2, 2 2 两式相加得 a( x b=x +2 1 +x 2) 2 -x 1.
1 所以 , m, n是方程a- =x 的两个不等正实 =n, x 2 即方程 x 根, x +1 = 0 有两个不等正实根 m, -a 所以 n,
{
( ( )∪ ( ) A) 0 0, 1 . -1, ( ( )∪ ( B) 1, . - ∞, -1 + ∞) ( ( )∪ ( C) 2, 0 0, 2) . -槡 槡 ( ( D) 2)∪ ( 2, . - ∞, -槡 + ∞) 槡
2 2 b b ) , , ) , , 解析 由条件得 A( a, 0 B( c C( c . - ) a a
边形 A B C D 的面积S = 4. 9 6 综上 , 四边形 A B C D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2 5 评析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也是常见的题 型之一 , 利用 均 值 不 等 式 进 行 放 缩 把 等 量 关 系 转 有其独到 化为不等量关 系 是 求 最 值 的 重 要 途 径 , 之处 . 本题在获 得 四 边 形 A B C D 的面积的代数式 合理地利用均值不等 式 达 到 问 题 的 解 决 . 但在 后, 用均值不等式解题时必需 注 意 “ 一 正、 二 定、 三 等” 的条件 , 否则容易出现失 误 . 本题中还需注意对直 线斜率存在与不存在进行分类讨论 . 二、 利用平面几何中面积比 、 线段比化等量关 系为不等量关系 例3 ( 2 0 1 3年湖 北高考 试 题 )如 图 1, 已知椭 圆 C 1 与C 2 的 长 中心在坐标原点O, 轴均为 MN 且在x 轴 上, 短 轴 长 分 别 为 , 过原 2 m, 2 n( m > n) 点且 不 与 x 轴 重 合 的
图1
a, b, c 关系的不同 .
2 2 例 2 已知椭圆x +y = 1 的左右焦点分别 3 2
为F 过F 过F F2 , D 两点 , 1、 1 的直线交椭圆于 B、 2 的直线 交 椭 圆 于 A、 且A 垂足 C 两 点, C ⊥B D, 为 P.
2 2 x 0 ( , 证明 : 0 +y x Ⅰ )设 P 点的坐标为 ( y 0, 0) 3 2
2 2 6 k 3 k -6, , x x x 1 +x 2 =- 1 2 = 2 2 3 k +2 3 k +2 2 B D = 槡 1+k x 1 -x 2
直线l 与 C1 , C 2 的四 个交点按纵坐标 从 大 到 小 依 次 为 A, 记λ B, C, D. =
m, DM 和 △A BN 的面积分别为S1 和 S △B 2. n
( 若S 求 S2 , Ⅰ )当直线l 与y 轴重合时 , 1 =λ
( [ ( 1+k ) x x x = 槡 2 +x 2 ) -4 1 2]
2 2
=
2 ) 4 3( k +1 槡 . 2 3 k +2
λ 的值 ; ( 是否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 Ⅱ )当λ 变 化 时 ,
, 使得 S 并说明理由 . 的直线l S2 ? 1 =λ 解析 根据条件 , 涉及线段的比以及三角形 面积问题 , 因此 , 抓住图 形 间 的 几 何 关 系 从 线 段 成 比例为切入点思考比较佳 .
2 ) 例 1 ( 设双曲线x 2 0 1 5年高考重庆理1 0 2- a
过 F 作A 过 B, F 的垂线与双曲线交于B , C 两点 , 若 D 到直线B C 分别作A C, A B 的垂线交于点D . C
2 2 的距离小于a+ 槡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斜 a +b , ( 率的取值范围是 )
k -0| a k , a k -0| | -a | 则d d = 1 = 2 = 2 2 2 1+k 1+k 1+k 槡 槡 槡
=
a k
2 1+k 槡
, 所以 d 1 =d 2.
1 1 又S 所以 B D| d S B| d | |A 1 = 1, 2 = 2, 2 2
S D| 所以 1 = |B . S B| |A 2
D| | m +n λ+1 y B -y D| |B . = = = B| | m -n λ-1 |A y A -y B| S λ+1 2 由条件 1 =λ, 得 化简得λ =λ, -2 λ- S λ-1 2
可解得λ = 槡 1 = 0.由λ > 1, 2+1. 故 当直线l与y 轴重合时 , 若S 则λ= S2 , 1 =λ 2+1. 槡 思考 2: 如图 2, 若直线l 与y 轴重合 , 则
( ( 当B D 的斜率k 存在且k ≠0时 , B D Ⅱ) ⅰ)
2 2 ) , 的方程为 y = k( 代入椭圆方程x +y = x +1 3 2 2 2 2 2 ) 并化简得 ( 1, 3 k x k x +3 k +2 +6 -6 = 0.
, , 设 B( 则 x D( x y y 1, 1) 2, 2)
< 1; ( B C D 的面积的最小值 . Ⅱ )求四边形 A )椭圆的半焦距c = 槡 , 解析 ( 由 3 Ⅰ -2 = 1 故 A C ⊥B D 知点 P 在以线段 F F 1 2 为直径的圆上 ,
2 2 2 2 x x 1 y 0 0 0 2 2 , 所以 ,0 +y x . + = 0 +y 0 =1 ≤ <1 3 2 2 2 2
因为 A 且A C 与B D 相交于点 P , C 的斜 率为 - 1 ,所以 , k
5 6
— —2 数学通讯 — 上半月 ) 0 1 6 年第 5、 6期( · 辅教导学 ·
依题意 , 可设椭圆 C 1 和C 2 的方程分别为 C 1:
2 2 2 2 x x y y , 2: ,其中a > m >n > 2 + 2 =1 C 2 + 2 =1 a m a n
, 使得 S 的直线l S2 . 1 =λ : ) , 根据对称性 , 不妨设直线l 点 x( k>0 y =k ) , ) 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1 , M( 0 N( a, 0 d -a, 2,
m 0, λ= > 1. n
( 如图 2, 若直线l 与y 轴重合 , 即 Ⅰ )思考 1: 1 · 直线l的方程为x =0, 则S B D| O M |= | | 1= 2 1 1 1 · a|B D |, S B| N |= a|A B|, |A |O 2 = 2 2 2
所以 1 = 1, 故 1 = n, 代回得 a+ 1 =a+n = m n m m , 解出 n a = 0. ) 、 ( )得 : 综合 ( 1 2 a = 0 或 a > 2. 评注 当 0 < m < n 时 , 转化为一元二次方 程的实根分布 , 亦可分离参数 a = 1 +x, 则y = x 1 当m < a, 0, +x 在 ( + ∞ )上有两个交点 . y= x 将参数 m, 解方程组 . n <0时, n 看作未知数 , ( ) 收稿日期 : 2 0 1 6-0 1-1 9
2 2 ) 1 2 4( k +1 B D A C = 2 2 ( ) ( ) 2 3 k +2 2 k +3
S=
2 2 所以 a +b = a+c, 槡
10 <
b 因此 , 渐近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1, a
2 2 ) 2 4( k 9 6 +1 . ≥ ( 2 2 ) ( )2 = 2 5 3 k 2 2 k 3 + + + [ ] 2 2 当k 上式取等号 . =1时, ( 四 D 的斜率k =0或斜率不存在时 , ⅱ )当 B
( )∪ ( ) , 故选 ( 0 0, 1 A) . -1, 评析 求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根据已知 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关于a, b, c 的不等式 , 条件和双曲线中a, 要根据题中提供的 b, c 的关系 , 条件列出所求双曲线中关于a, 解不 b的不等关系 , 解题中要注意椭圆与双曲线中 等式得所求范 围 .
y ( , ) 的右焦点为 F, 右顶点为 A, 2 = 1 a > 0b > 0 b
来自百度文库
2
由 双 曲 线 的 对 称 性 知: D 在 x 轴 上, 设
· 辅教导学 · 数学通讯 — — —2 上半月 ) 0 1 6 年第 5、 6期(
5 5
) D( x, 0 .
b b -0 a · a =-1, 由B 解得c- D ⊥A C得 c-x a -c x=
5 4
— —2 数学通讯 — 上半月 ) 0 1 6 年第 5、 6期( · 辅教导学 ·
[ ] [ ] x) x x) x 极 小 = f( 极 大 = f( =-1, = f( f( 1) 2)
a x1 +b a x2 +b 即 2 所以 1, =-1, 2 = 1, x1 +1 x2 +1
解析几何中等量与不等量互相转化的若干途径
郑一平 苏华春
( )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 , 3 5 5 0 0 0
把等量关系转化成 不 等 量 关 系 是 中 学 数 学 解 题中常遇到的 问 题 之 一 , 尤其在解析几何问题中 更为常见 . 近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常出现这类试 题, 不少同学 由 于 不 知 如 何 把 等 量 关 系 转 化 为 不 等量关系 , 结 果 半 途 而 废. 本文通过一些典型实 例, 就解析几 何 中 等 量 与 不 等 量 互 相 转 化 的 若 干 途径进行说明 . 一、 利用放缩化等量关系为不等量关系
2 Δ = a -4 > 0, 解得 a > 2. m +n = a > 0,
b,代 入 得 -2 又由 韦 达 定 理 知 x 1 +x 2 = a b) b) -2 -2 ( , 因为x 故 a( b= ( x x +2 1- 2) 1 <x 2, a a b = 0. 因此 , 方程 f 它的 ′( x)= 0 即 -a x2 +a = 0,
D | λ+1 |A = C| λ-1 |B
①
将l的方程分别与C1 、 可求得 C 2 的方程联立 ,
x A =
a m a n , x . B = 2 2 2 2 a k +m a k +n 槡 槡 根据对称性可知 x 于是 xD =-x C =-x B, A,
2 2
D |=|O B| D |= m +n, |B + |O B |=|O A| B |= m -n. |A - |O S 1 = S 2 =
4 4 b ,故 c - x = 2 b <a+ a( c-a) a( c-a) 2 4 2 b b 2 2 2 a =b 2 < 2 <c - a a
2
2
1 ) 4 3(2 +1 槡 2 ) k 4 3( k +1 槡 A C = . = 2 1 2 k +3 3× 2 +2 k 四边形 A B C D 的面积
, 两根为 x x . 1 =-1 2 =1
( ) ) 当 m <n <0时 , 是( 上的减 2 x) 0 - ∞, f( 1 1 则有 f( 函数 , m)= a+ =n, n)=a+ = f( m n 两式相减得 m, 1 1 即n- m =n-m, - =n-m, m n m n
a x1 +b 把b =0, 解 x 1代入等式 2 =-1, 1 =- x1 +1
, 在C 可得y 1 和C 2 的方程中分别令x =0 A = , 于是 m, y y B =n D =- m,
S D| 1 |B 即 |B D |=λ|A B |. =λ, = S B| |A 2 由对称性可知 |A 所以 B |=|C D |,
) C|=|B D| B |= ( B |, λ-1 |B - |A |A ) D |=|B D| B |= ( B |, λ+1 |A + |A |A 于是
2 2 a x1 +b =-1-x a x2 +b = 1+x 1, 2, 2 2 两式相加得 a( x b=x +2 1 +x 2) 2 -x 1.
1 所以 , m, n是方程a- =x 的两个不等正实 =n, x 2 即方程 x 根, x +1 = 0 有两个不等正实根 m, -a 所以 n,
{
( ( )∪ ( ) A) 0 0, 1 . -1, ( ( )∪ ( B) 1, . - ∞, -1 + ∞) ( ( )∪ ( C) 2, 0 0, 2) . -槡 槡 ( ( D) 2)∪ ( 2, . - ∞, -槡 + ∞) 槡
2 2 b b ) , , ) , , 解析 由条件得 A( a, 0 B( c C( c . - ) a a
边形 A B C D 的面积S = 4. 9 6 综上 , 四边形 A B C D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2 5 评析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也是常见的题 型之一 , 利用 均 值 不 等 式 进 行 放 缩 把 等 量 关 系 转 有其独到 化为不等量关 系 是 求 最 值 的 重 要 途 径 , 之处 . 本题在获 得 四 边 形 A B C D 的面积的代数式 合理地利用均值不等 式 达 到 问 题 的 解 决 . 但在 后, 用均值不等式解题时必需 注 意 “ 一 正、 二 定、 三 等” 的条件 , 否则容易出现失 误 . 本题中还需注意对直 线斜率存在与不存在进行分类讨论 . 二、 利用平面几何中面积比 、 线段比化等量关 系为不等量关系 例3 ( 2 0 1 3年湖 北高考 试 题 )如 图 1, 已知椭 圆 C 1 与C 2 的 长 中心在坐标原点O, 轴均为 MN 且在x 轴 上, 短 轴 长 分 别 为 , 过原 2 m, 2 n( m > n) 点且 不 与 x 轴 重 合 的
图1
a, b, c 关系的不同 .
2 2 例 2 已知椭圆x +y = 1 的左右焦点分别 3 2
为F 过F 过F F2 , D 两点 , 1、 1 的直线交椭圆于 B、 2 的直线 交 椭 圆 于 A、 且A 垂足 C 两 点, C ⊥B D, 为 P.
2 2 x 0 ( , 证明 : 0 +y x Ⅰ )设 P 点的坐标为 ( y 0, 0) 3 2
2 2 6 k 3 k -6, , x x x 1 +x 2 =- 1 2 = 2 2 3 k +2 3 k +2 2 B D = 槡 1+k x 1 -x 2
直线l 与 C1 , C 2 的四 个交点按纵坐标 从 大 到 小 依 次 为 A, 记λ B, C, D. =
m, DM 和 △A BN 的面积分别为S1 和 S △B 2. n
( 若S 求 S2 , Ⅰ )当直线l 与y 轴重合时 , 1 =λ
( [ ( 1+k ) x x x = 槡 2 +x 2 ) -4 1 2]
2 2
=
2 ) 4 3( k +1 槡 . 2 3 k +2
λ 的值 ; ( 是否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 Ⅱ )当λ 变 化 时 ,
, 使得 S 并说明理由 . 的直线l S2 ? 1 =λ 解析 根据条件 , 涉及线段的比以及三角形 面积问题 , 因此 , 抓住图 形 间 的 几 何 关 系 从 线 段 成 比例为切入点思考比较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