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0467课程与教学论年7月份历年真题.

合集下载

2020年7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课程与教学论

2020年7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课程与教学论

全国2018 年7 月自考试题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 .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C.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D .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2.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 )A .塔巴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B .惠勒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C.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D •坦纳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3. 奥苏伯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 •包摄性较广的原则与包摄性较弱的原则B •说明性组织者原则与比较性组织者原则C. 上位学习原则与下位学习原则D. 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贯通原则4.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A. 情感领域B •思维领域C意志领域D •思想领域.5. “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 )A. 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B .对“普遍主义”价值观的体现C对“实践理性”的追求 D •对“科技理性”的追求.6.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 )1A •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B •学校课程的价值问题C.社会生活的价值问题 D •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各自的价值问题7 •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A •课外活动B •课堂C.游戏D.提问8提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是课程评价专家()A •斯克里文B •斯太克C.普罗沃斯D •莱斯9•教材中介绍了四种典型的评价模式,其中“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是( )A •差别模式B.回应模式C.外貌模式D •目标达成模式10 •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 )A •总结性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C.场合驱动评价 D •内在评价11 •美国80年代以来倡导的“卓越教育”实质上体现了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 )A •多元主义价值观B •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C.精英主义教育理念 D •主体教育观12 •以下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A •实例式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C.范例教学D •程序教学213•我国当下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 )A •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B •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 D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14.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内容的取向发生了重要转变,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研究( )A.如何设计课程B.如何实施课程C.如何理解课程 D .如何评价课程15 •美国课程论专家查特斯所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A .活动分析B .工作分析C.目标分析D .过程分析16. 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里格斯和( )A .斯金纳B .拉伊C.格拉泽D .加涅17. 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著作是( )A .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 . 《教育过程》C.《怎样编制课程》 D .《课程编制》18.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理念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B .卢梭C.赫尔巴特D .裴斯泰洛齐19. 施瓦布主张课程审议的主体应该是( )A .课程专家B .教材专家3C. 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的课程集体D. 教师20. 以下不属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课程专家是( )A .派纳B .阿普尔C.韦克斯勒D •哈罗普21.首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并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 )A •博比特B •查特斯C.哈里斯D •泰勒22 •提出“课程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A •艾斯纳B •斯宾塞C.韦迪D.布劳迪23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

课程与教学论历年真题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历年真题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历年真题整理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 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实质是追求B.实践兴趣3.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是B.连续性原则4.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里格斯和.加涅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C.拉特克)。

6.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A.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7.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克拉夫基和B.瓦?根舍因8.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的是(D.泰勒)。

9.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反对管理主义倾向”的是第四代评价10.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教育家是(D.裴斯泰洛齐)。

11.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理念实质上就是追求教育(C.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12.实践性课程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是( B.审议)。

13.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4.美国学者多尔指出“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

”这一有关课程的定义倾向于认为课程是( D.体验)。

15.随机访问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 A.认知弹性理论)。

16.“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类评价称为(D.质的评价)。

17.认为“教学就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的教学观可以简称为(A.塑造说)。

18.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对课程计划制定的重视,纷纷开始重视课程变革过程中的另一个环节,即(C.课程实施)。

19.根据施瓦布等人的观点,学科结构指的是(A.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

20.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的内容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以研究“如何理解课程”为主。

课程与教学论历年真题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历年真题整理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 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实质是追求B.实践兴趣3.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是B.连续性原则4.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里格斯和.加涅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C.拉特克)。

6.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A.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7.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克拉夫基和B.瓦•根舍因8.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的是(D.泰勒)。

9.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反对管理主义倾向”的是第四代评价10.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教育家是(D.裴斯泰洛齐)。

11.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理念实质上就是追求教育( C.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12.实践性课程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是( B.审议)。

13.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4.美国学者多尔指出“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

”这一有关课程的定义倾向于认为课程是( D.体验)。

15.随机访问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 A.认知弹性理论)。

16.“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类评价称为(D.质的评价)。

17.认为“教学就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的教学观可以简称为(A.塑造说)。

18.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对课程计划制定的重视,纷纷开始重视课程变革过程中的另一个环节,即( C.课程实施)。

19.根据施瓦布等人的观点,学科结构指的是(A.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

20.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的内容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以研究“如何理解课程”为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 00467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A)2-79A.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 B.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C.社会的甄选和学生生活的甄选 D.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2.奥苏伯尔认为,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C)2-102A.顺应 B.同化意义学习C.联想 D.平衡3.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C)2-88A.杜威经验自然主义 B.艾斯纳虚无课程C.斯腾豪斯D.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创始者结构性课程的第二旗手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2-131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B.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C.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 D.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5.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

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A)2-142A.促进者 B.监控者C.旁观者 D.主导者6.《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这种教育宗旨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A)3-147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实践理性C.行为目标取向科技理性D.表现性目标取向解放理性7.“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B)3-152A.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认识论B.布卢姆C.艾斯纳表现性目标取向解放理性虚无课程D.斯腾豪斯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实践理性过程模式8.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被称为(C)4-197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四种形式A.示范 B.呈示 C.展示 D.口述9.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A)6-272A.古德莱德B.帕里斯课程变革的情景模式C.斯金纳程序教学行为主义D.兰德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兰德社团10.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D)7-329A.目标达成模式泰勒 B.过程模式斯腾豪斯C.差别模式普罗沃斯 D.回应模式斯太克11.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称为(B)7-311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量的评价 D.质的评价12.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B)8-333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 D.课程评价范式13.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是(A)8-355A.斯皮罗 B.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模式C.皮亚杰认知主义 D.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14.“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B)8-342A.地位问题B.权利关系问题C.义务关系问题 D.利益关系问题15.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B)8-355 考查基本构成要素A.总结性评价 B.场合驱动评价C.目标游离评价 D.效果评价16.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个构成要素是(D)8-352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A.情境、探索、会话和意义建构 B.知识、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C.情境、探索、知识和意义建构 D.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17.下列属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早期代表的是(C)1-8A.多尔 B.麦克尼尔C.博比特查特斯 D.阿普尔18.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形态是(B)1-16A.活动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要素主义课程 D.学科课程19.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D)1-26A.康德第一位在大学中讲授教育学的教育家 B.赫尔巴特建立了最严整的教学论体系C.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D.夸美纽斯20.认为“教育就是从内部将潜在能力展开”的教学观可简称为(A)1-42A.预成说又称展开说 B.塑造说C.外烁说 D.预备说21.泰勒认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C)2-77A.选择教育经验 B.组织教育经验C.确定教育目标 D.评价教育计划终点22.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B)1-29A.洛克绅士教育 B.卢梭 C.夸美纽斯适应自然的教育学 D.柏拉图回忆说2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兴起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

2010年7月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7月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A.《怎样编制课程》B.《课程》C.《课程编制》D.《理解课程》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著作()A.《潜在课程论》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现代课程论》D.《实践:课程的语言》3.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

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其中“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A.教师B.学生C.教材D.环境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论》D.《教育漫话》5.“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以上表述揭示的教学原则是()A.教学的教育性B.教学的直观性C.教学的循序渐进D.教学的因材施教6.那些在课程变革过程中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称为“虚无课程”。

这是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由美国课程论专家提出,他是()A.古德莱德B.艾斯纳C.斯腾豪斯D.奥利瓦7.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教育经验C.组织教育经验D.评价教育计划8.与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相匹配,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9.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被纳入较高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10.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曾对讲解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展开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7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的教育家是【】A.查特斯B.坦纳C.泰罗D.博比特2.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涅和【】A.布里格斯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麦克尼尔3.在第一次、第二次技术革命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A.平等与共存的关系B.主导与依附的关系C.独立与对等的关系D.对等与融合的关系4.将课程各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进行组织的基本标准是【】A.阶段性和顺序性B.阶段性和连续性C.阶段性和整合性D.连续性和顺序性5.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A.轮形课程B.环境教育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STS课程6.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A.情感领域B.思维领域C.意志领域D.思想领域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1A.泰勒B.博比特C.查特斯D.坦纳8.以下主要“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课程与教学目标9.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示范B.呈示C.展示D.口述10.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A.小步子原则B.高速度原则C.高难度原则D.逐渐分化原则11.一些评价专家认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达成模式B.行为模式C.差别模式D.回应模式12.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A.理性教育学 B.思辨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活动教育学13.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A.课外活动B.课堂C.游戏D.提问14.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A.技术兴趣B.实践兴趣C.活动兴趣D.解放兴趣15.“评价应该向听取评价结果的人提供它们所关心的信息,评价者应该充分了解那些人所关心的问题”,持这种观点的评价专家是【】A.斯克里文B.斯太克2C.莱斯D.利维16.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A.主体B.资源C.脚手架D.意义建构17.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A.古德莱德B.帕里斯C.斯金纳D.兰德18.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D.课程评价范式19.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在2400年前就为我们确立了教学对话的范型,即【】A.精神助产术B.设计教学法C.发现学习D.掌握学习20.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这种评估被称为【】A.总结性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C.场合驱动评价D.内在评价21.按照斯皮罗等人的观点,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途径,更适合于【】A.初级学习B.高级学习C.分散学习D.集中学习22.非指导性教学的学习观是【】A.有意义发现学习B.有意义接受学习C.有意义经验学习D.有意义机械学习23.以下能体现杜威的关于儿童、学科、社会相统一的课程开发理念的是【】A.主动作业B.连续性原则C.实践理性D.二元论24.“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7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优选自学考料介绍⋯⋯⋯⋯⋯⋯⋯⋯⋯⋯⋯⋯⋯⋯⋯⋯⋯⋯全国 2018 年 7 月自考课程与授课论试题课程代码: 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初版于 1918 年,标志住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著作是( )A. 《课程》B.《课程编制》C.《怎样编制课程》D.《课程与授课的基本源理》2.为“泰勒原理”确安心理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的教育思想家是( )A. 斯金纳、博比特B.贾德、桑代克C.加涅、查特斯D.布鲁纳、波特3.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 )A. 学术性、创立性、构造性B.学术性、专门性、构造性C.学术性、主动性、基本性D.科学性、专门性、理解性4.被认为是现代授课研究确实定之作的授课论著作是( )A. 《教育学讲解大纲》B.《实验授课论》C.《大授课论》D.《授课的艺术》5.提出“在万物的序次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序次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该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的教育家是( )A. 卢梭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拉特克6.第一次把授课与道德教育一致起来的是( )A.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授课”理论B.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C.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授课理论D.裴斯泰洛齐的“基础涵养论”7.“实验授课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克伯屈、斯腾豪斯B.布鲁纳、冯特C.拉伊、梅伊曼D.普莱西、斯金纳8.儿童在熟悉了“萝卜”、“菠菜”、“ 西红柿”等见解此后,再来掌握“蔬菜”这一见解,这种学习种类是 ( )A. 并列结合学习B.归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9.“授课不但应该以儿童的昨天,而应该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 这一见解所符合的授课理论是( )C.奥苏贝尔的存心义学习D.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授课理论10.“察看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授课目标属于( )A. 生成性目标取向B.行为目标取向C.表现性目标取向D.宽泛性目标取向11.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A. 认知领域、感情领域、动作技术领域B.智力技术、认知策略、语言信息C.智力技术、态度、动作技术D.认知领域、态度、语言信息1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素主义教育学者、永远主义教育学者、构造主义课程论者都主张()A. 课程内容即教科书知识B.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C.课程内容即今世社会生活经验D.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13.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的见解属于()A. 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调解论D.超越论14.课程与授课目标的行为目标取向所追求的价值是()A. 宽泛主义B.解放理性C.实践理性D.唯科学主义15.斯金纳依照操作条件反响的学习理论,借助授课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课程与教学论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集锦

课程与教学论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集锦

课程与教学论0467单项选择题1.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C】出版《课程》一书,该书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

A.施瓦布B.卢梭C.博比特D.查特斯1.2.博比特在他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所提出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是【B】A.任务分析B.活动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1.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A】A.“八年研究”B.教育测验运动C.学科结构运动D.前人的研究成果1.4.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A】的追求。

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

“实践兴趣”D.“实践理性”1.5.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D】A.实践性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学术中心课程1.6.施瓦布所确立的“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D】A.活动分析B.任务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1.7.“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A】A.“解放兴趣”B.“实践兴趣”C.“技术兴趣”D.“技术理性”1.8.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B】A.博比特B.拉特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1.9.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C】一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课程》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大教学论》D.《普遍教育学》1.10.被瑞士人民誉为“人类的教育家”、“人民的导师”、“孤儿之父”的是【A】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卢梭1.11.【A】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

A.裴斯泰洛齐B.博比特C.赫尔巴特D.杜威1.12.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中所提出的教学的任务是【B】A.追求善行、德行B.培养多方面兴趣C.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D.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1.13.在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中,【B】阶段即是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

A.“明了”B.“联合”C.“系统”D.“方法”1.14.杜威认为知和行的关系是【A】A.知行统一B.知行分离C.知决定行D.行决定知1.15.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D】A.教育性教学B.发现性教学C.自然教学D.问题解决教学1.16.赫尔巴特所倡导的教学是【A】A.教育性教学B.发现性教学C.自然教学D.问题解决教学1.17.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C】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主动作业D.实际课程1.18.下面关于“主动作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主动作业相当于借助某种技能获得外部实利的职业B.主动作业只是使儿童获得手工的技能和技艺的效率C.主动作业来源于社会生活,可以代表社会的情境D.主动作业不适合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1.19.20世纪上半叶,“理性主义”在对学习和教学设计研究方法上强调【B】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量质结合研究D.以上都不是1.20.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是【D】A.一元论B.主体论C.客体论D.二元论1.21.针对传统的二元论,杜威提出了认识的【A】A.“连续性”原则B.实用主义的认识论C.经验主义的原则D.理性主义的原则1.22.对于“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B.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C.课程作为教学事件D.课程与教学仍是相分离的1.23.卢梭所著的教育著作是【B】A.《理想国》B.《爱弥儿》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1.24.“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课程审议的主体是【A】A.课程集体B.专家C.校长D.社区代表1.25.“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指的是【B】A.学术中心课程开发B.实践性课程开发C.传统课程开发D.实际课程开发1.26.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B】A.课程改革运动B.社会效率运动C.学科结构运动D.教育测验运动1.2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是【C】编写的【】一书。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7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7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7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A.查特斯B.奥利沃 C.博比特 D.威斯特迈2.为了明确而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二维图表”形式。

构成此“二维图表”的分别是()A.教师和学生B.社会和生活C.目标和过程D.行为和内容3.人本主义教育家为之心仪的教育目标是()A.自我实现B.道德完善 C.个性发展 D.知识获取4.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示范B.呈示 C.展示 D.口述5.“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A.《老师,再见!》 B.《爱的教育》 C.《班级生活》 D.《隐性课程论》6.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A.随机性B.活动性 C.连续性 D.积极性7.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A.进步主义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永恒主义课程D.要素主义课程8.提出目标游离评价的评价专家是()A.斯克里文B.斯太克C.普罗沃斯 D.莱斯9.“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A.体验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10.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A.独立论B.统一论C.平行论D.超越论11.“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A.学习准备B.学科结构C.中间语言D.发现学习12.“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教育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称为()A.课程变革 B.课程采用 C.课程计划 D.课程实施13.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A.经济大萧条B.进步主义运动C.八年研究D.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14.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A.复习B.实践 C.方法 D.拓展15.按照斯皮罗等人的观点,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途径,更适合于()A.初级学习B.高级学习C.分散学习D.集中学习16.18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A.轮形课程B.STS课程C.经验课程D.选修课程17.“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18.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是()A.附带学习B.附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19.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A.轮形课程B.环境教育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STS课程20.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是()A.政府、专家、校长、教师B.专家、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人员C.专家、校长、教师、学生D.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21.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教育家是()A.皮特斯B.奥苏伯尔C.布鲁纳D.赞科夫22.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A.泰罗主义B.实证主义C.唯科学主义D.普遍主义23.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A.哲学取向B.心理学取向 C.忠实取向 D.背离取向24.“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浙江7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7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教学设计的“先行组织者”策略是( )提出的。

A.奥苏贝尔B.加涅C.杜威D.布鲁纳2.下列各项中( )不是赞科夫关于一般发展的论说。

A.一般发展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B.一般发展不等于全面发展C.一般发展不等同于特殊发展D.一般发展排斥特殊发展3.在( )看来,实践性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

A.施瓦布B.查特斯C.夸美纽斯D.杜威4.“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杜威B.克伯屈C.杰克逊D.巴罗5.(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B.量力性原则C.过程原则D.思想性原则6.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

A.整合性B.逻辑性C.个别性D.群众性7.“个别化教学体系”的确立者是( )。

A.奥苏贝尔B.凯勒C.洛克D.加涅8.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轮形课程D.广域课程9.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

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卢梭D.裴斯泰洛齐10.下列教育家中( )是程序教学模式的主要代表。

A.查特斯B.斯金纳C.斯宾塞D.巴班斯基11.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

A.知识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技术兴趣12.《( )》一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理想国D.爱弥尔13.在下列四个特征中,( )不是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

A.学术性B.技术性C.结构性D.专门性14.在课程开发目标模式中,( )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A.学习经验B.学习条件C.学习环境D.学习目的1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真题与答案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真题与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课程开发的“活动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 C )A.查特斯B.奥利沃C.博比特 D.施瓦布2.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知识兴趣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是( C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知识兴趣4.倡导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

教师不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为自然之助手,而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教育家( D )A.夸美纽斯 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5.在西方英语世界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是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作者是著名教育家( D )A.卡斯威尔 B.坎贝尔C.坦纳D.斯宾塞6.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充分汲取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认识发展和价值探究的精华,它追求的是一种( C )A.科技理性 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工具理性7.“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系统确立的,代表人物是( B )A.塔巴B.斯藤豪斯C.皮斯特D.坦纳8.布鲁纳用“表征系统”的概念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

它们是行为表征、图象表征和( D )A.言语表征B.形象表征C.实物表征D.符号表征9.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 D )A.比较组织者B.陈述性组织者C.说明性组织者D.先行组织者10.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要具备基础性、范例性和( A )A.基本性B.预备性C.要素性D.启发性11.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00467课程与教学论2002年7月真题及答案

00467课程与教学论2002年7月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1.教学设计的“先行组织者”策略是( 107 )提出的。

A.奥苏贝尔B.加涅C.杜威D.布鲁纳2.下列各项中( 128 )不是赞科夫关于一般发展的论说。

A.一般发展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B.一般发展不等于全面发展C.一般发展不等同于特殊发展D.一般发展排斥特殊发展3.在( 17 )看来,实践性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

A.施瓦布B.查特斯C.夸美纽斯D.杜威4.“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249 )。

A.杜威B.克伯屈C.杰克逊D.巴罗5.( 92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B.量力性原则C.过程原则D.思想性原则6.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212-213 )。

A.整合性B.逻辑性C.个别性D.群众性7.“个别化教学体系”的确立者是( 263 )。

A.奥苏贝尔B.凯勒C.洛克D.加涅8.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234 )。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轮形课程D.广域课程9.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35 )。

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卢梭D.裴斯泰洛齐10.下列教育家中( 135 )是程序教学模式的主要代表。

A.查特斯B.斯金纳C.斯宾塞D.巴班斯基11.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12 )。

A.知识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技术兴趣12.《( 26 )》一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理想国D.爱弥尔13.在下列四个特征中,( 14 )不是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

A.学术性B.技术性C.结构性D.专门性14.在课程开发目标模式中,( 80 )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精选)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精选)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精选)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小桂子,加油哦!!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A. 进步主义运动B.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C. 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D.学科结构运动2.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并将其界定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 )A.洛克B.斯宾塞C.杜威D.克伯屈3.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教育经验C.组织教育经验D.评价教育计划4.“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体现的是 ( )A.“经验论”思想B.“兴趣论”思想C.“文化论”思想D.“泛智论”思想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是完全相同的,“工作分析”就是“活动分析”,“活动分析”就是“工作分析”B.“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活动分析”所指的领域要来得空泛C.“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工作分析”所指的领域要1小桂子,加油哦!!来得空泛D. “活动分析”和“工作分析”完全不同6.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这种课程理念被称为(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轮形课程7.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8.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 )A.哲学取向B.心理学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背离取向9.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 )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课堂研究D.实验研究10.“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 ( ) A.活动兴趣 B.技术兴趣C.解放兴趣D.实践兴趣11.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 )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12.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

全国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全国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全国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全国2012年7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A.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B.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C.社会的甄选和学生生活的甄选D.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2.奥苏伯尔认为,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A.顺应 B.同化C.联想D.平衡3.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A.杜威B.艾斯纳C.斯腾豪斯D.施瓦布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B.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C.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D.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5.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

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A.促进者B.监控者C.旁观者D.主导者6.《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这种教育宗旨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C.行为目标取向D.表现性目标取向7.“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 B.布卢姆C.艾斯纳D.斯腾豪斯8.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被称为()A.示范 B.呈示C.展示D.口述9.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A.古德莱德 B.帕里斯C.斯金纳D.兰德10.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达成模式 B.过程模式C.差别模式D.回应模式11.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称为()A.效果评价B.内在评价C.量的评价D.质的评价12.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D.课程评价范式13.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是()A.斯皮罗B.维果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14.“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A.地位问题B.权利关系问题C.义务关系问题D.利益关系问题15.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A.总结性评价B.场合驱动评价C.目标游离评价D.效果评价16.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个构成要素是()A.情境、探索、会话和意义建构 B.知识、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C.情境、探索、知识和意义建构D.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17.以下属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早期代表的是()A.多尔B.麦克尼尔C.博比特D.阿普尔18.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形态是()A.活动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要素主义课程D.学科课程19.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A.康德 B.赫尔巴特C.拉特克D.夸美纽斯20.认为“教育就是从内部将潜在能力展开”的教学观可简称为()A.预成说B.塑造说C.外烁说D.预备说21.泰勒认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A.选择教育经验 B.组织教育经验C.确定教育目标D.评价教育计划22.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A.洛克 B.卢梭C.夸美纽斯D.柏拉图2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兴起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历年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历年试题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教育主要是为了成人生活,而非为了儿童生活。

教育的基本责任是在准备50年的成人生活,而不是为了20年的童年及青年生活。

”的教育家是( )A.博比特B.泰勒C.查特斯D.哈普罗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课程著作是( )A.《儿童与课程》B.《怎样编制课程》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课程》3.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麦克尼尔C.施瓦布D.派纳4.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教育著作是( )A.《教学的艺术》B.《大教学论》C.《实验教学论》D.《教育学讲授纲要》5.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B.奥苏贝尔C.斯金纳D.裴斯泰洛齐6.“发展性教学论”、“发现教学论”、“范例教学论”这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共同理论基础是( )A.认知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C.情感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7.学习根据类别对各种事物作出反应,学习对事物分门别类的一种能力,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B.问题解决学习C.规则学习D.概念学习8.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和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与面积计算,这种学习类型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9.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普遍性目标”取向的特点是( )A.普遍性、规范性、模糊性B.学术性、专门性、规范性C.学术性、普遍性、基本性D.基本性、专门性、理解性10.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取向属于( )A.表现性目标取向B.普遍性目标取向C.行为目标取向D.生成性目标取向11.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这种观点是( )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调和论D.超越论12.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在教学方法类型上属于( )A.提示型B.复合型C.自主型D.共同解决问题型13.赫尔巴特提出的关于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A.复习B.训练C.探究D.方法1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相应的学习观是( )A.有意义发现学习B.有意义接受学习C.有意义经验学习D.有意义机械学习15.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A.普遍主义B.实践理性C.唯科学主义D.解放理性16.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A.顺序性B.整合性C.连续性D.逻辑性17.经验自然主义的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使人成为“自然人”B.个人经验与社会整体的持续生长C.使人之个性完全获得自由与独立,使人获得解放,使社会日臻公正D.使人获得全面发展18.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中,“设计”的核心是( )A.个体已有的经验B.做中学C.自愿的活动D.交互作用19.20世纪倡导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课程哲学是( )A.实用主义B.自然主义C.人本主义D.改造主义20.提出“附带学习”概念的学者是( )A.杜威B.克伯屈C.杰克逊D.阿普尔21.“隐性课程是学校暗默地、高效地灌输给学生的‘被合法化了的’文化、价值和规范,它是发挥着‘霸权’功能的日常意义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课程代码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C.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D.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2.“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 )
A.塔巴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B.惠勒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C.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D.坦纳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3.奥苏伯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
A.包摄性较广的原则与包摄性较弱的原则
B.说明性组织者原则与比较性组织者原则
C.上位学习原则与下位学习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贯通原则
4.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 )
A.情感领域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D.思想领域
5.“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 )
A.对“解放理性”的追求B.对“普遍主义”价值观的体现
C.对“实践理性”的追求D.对“科技理性”的追求
6.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 )
A.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B.学校课程的价值问题
C.社会生活的价值问题D.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各自的价值问题
7.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
A.课外活动B.课堂
C.游戏D.提问
8.提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是课程评价专家( )
A.斯克里文B.斯太克
C.普罗沃斯D.莱斯
9.教材中介绍了四种典型的评价模式,其中“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是( )
A.差别模式B.回应模式
C.外貌模式D.目标达成模式
10.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 )
A.总结性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
C.场合驱动评价D.内在评价
11.美国80年代以来倡导的“卓越教育”实质上体现了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 )
A.多元主义价值观B.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C.精英主义教育理念D.主体教育观
12.以下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 )
A.实例式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
C.范例教学D.程序教学
13.我国当下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 )
A.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B.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D.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
14.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内容的取向发生了重要转变,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研究( )
A.如何设计课程B.如何实施课程
C.如何理解课程D.如何评价课程
15.美国课程论专家查特斯所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 )
A.活动分析B.工作分析
C.目标分析D.过程分析
16.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里格斯和( )
A.斯金纳B.拉伊
C.格拉泽D.加涅
17.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著作是(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过程》
C.《怎样编制课程》D.《课程编制》
18.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理念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卢梭
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
19.施瓦布主张课程审议的主体应该是( )
A.课程专家
B.教材专家
C.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的课程集体
D.教师
20.以下不属于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课程专家是( )
A.派纳B.阿普尔
C.韦克斯勒D.哈罗普
21.首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并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 )
A.博比特B.查特斯
C.哈里斯D.泰勒
22.提出“课程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 )
A.艾斯纳B.斯宾塞
C.韦迪D.布劳迪
2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
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
A.学科B.目标
C.计划D.经验
24.“学习层级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B.杜威
C.加涅D.布拉梅尔德
25.“教师作为研究者”课程思想的首倡者是( )
A.威斯特迈B.斯腾豪斯
C.奥利沃D.塞勒
26.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示范B.呈示
C.展示D.口述
27.以下涉及隐性课程问题的是( )
A.主学习B.副学习
C.相关学习D.附带学习
28.20世纪倡导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课程哲学是( )
A.要素主义B.永恒主义
C.改造主义D.自然主义
29.美国60年代进行的“全美课程传播网络”所采用的课程实施模式是( ) A.SBCD模式B.RD&D模式
C.兰德模式D.情境模式
30.“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命题的提出者是( )
A.杜威B.斯宾塞
C.施瓦布D.泰勒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的含义是什么?具有哪些特征?
3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有哪些方面的教育价值?
33.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哪些特征?
34.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35.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有哪几种形态,并简述之。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来源?在每一来源的确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7.论述学科课程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38.古巴和林肯曾就评价的过程开出了这样一份程序单:
第一步,在评价开始时,各有关方面订立协议,明确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步,做好深入现场、获得信息的安排;
第三步,确定优先协商的问题;
第四步,协商;
第五步,形成报告。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古巴和林肯的这份程序单反映了第几代评价的基本思想?并结合材料分析这一代评价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