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课程详解

合集下载

福建专升本语文考纲

福建专升本语文考纲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具体考试内容包括:

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

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

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

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

(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

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

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28篇精读课文具体考核要点: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公共课(语文,英语)考试大纲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公共课(语文,英语)考试大纲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具体考试内容包括:

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

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

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

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

(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

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

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28篇精读课文具体考核要点:

《大学语文》课程专升本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专升本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专升本考试大纲

(2010年修订版)

一、课程性质与培养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文、理学科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学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这是由于该门课程的丰富内容和显著的人文特色所决定的。

《大学语文》课程通过学习,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并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汉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内容可分为: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应用写作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如下:

(一)语言知识部分

主要是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知识。对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要求应考者辨识、说明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不要求应考者作语法分析。

1、文言实词的考核。辨识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特别要注意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的文言词语。

2、文言虚词的考核。主要掌握: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

3、文言句式的考核。主要是了解文言课文中那些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动用。要求在古文今译时,能把这些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和句式正确地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

(二)文学知识部分

中国文学知识部分主要指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作家的作品内容和各朝代特有的文学现象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应考者了解文学发展常识,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对诗词曲赋文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国文学部分主要了解有世界级影响的作品内容及意义。

25福建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

25福建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

《大学语文》考试纲领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纲领”规定的28 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资料。详细考试内容包含:

1、语言知识:查核文言文课文中常有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现代文不考语

言知识;

2、文体知识:查核文言文课文所波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点。现代

文不考文体知识;

3、作家作品知识:查核与精读课文有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

4、课文阅读剖析:查核精读课文的主要看法(或要旨、主题、主要感情偏向)、

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悟掌握课文,又能联合课

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剖析阐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 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 28 篇精读课文的查核要求

(一)课文阅读剖析的整体查核重点:

1、掌握并归纳课文的要旨(谈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点,记述

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领悟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谈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

说明方法,记述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光景和人物描绘方法,诗文作品的情形交

融、比兴象征等抒怀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详细剖析;

3、熟记课文中的重点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出色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给出简要说明;

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较、对偶、排比、夸张、

反语、用典、借代、示意、层递、设问、反问等,并能详细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 28 篇精读课文详细查核重点: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28篇文章解析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28篇文章解析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28篇文章解析】

《庄子•养生主》

1.论点:臣之所好者道也。论证方法:类比法

2.主旨:通过对庖丁对解牛之道的论述,阐明作者“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表达作者无为而治的思想。

3.“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表现出庖丁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

4.“沭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小心谨慎的心理。

5.庖丁解牛用了3处“对比论证”:1、始臣之解牛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开始解牛和现在解牛的

情况作对比);2、良庖岁更刀,割也…而刀刃若发于硎(把自己和良庖、族庖作对比);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把骨头间的缝隙大小和刀刃的厚度作对比)

【注释】

沭然:警惕的样子。如土委.地:散布。善.刀而藏之:擦拭。因.其固然:依照。硎:磨刀石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1.题材:议论文、奏疏

2.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积聚君王的恩德和道义。)

3.背景:唐代兴盛佛教道教,大兴土木。

4.本文运用“纵贯式结构(先是隐喻立论,阐明观点,再用比较的方法凸显君王不积累德义的严重后果,

最后提出治国之道。)”——作用: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文理清晰。

5.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第一段/增强文章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和比较论证(第二段/事实论据)

6.魏徵“谏”的艺术体现在:1、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复杂的治国之道变得浅显易懂;2、贬低自己,抬

高对方;3、运用对比;4、最后指出治国之道。

【注释】

德不厚而思国之理.:治理。傲物:瞧不起人。黜恶:除去邪恶。简能:选择有才能的人。

亏:有损于能克.终者盖寡:完成。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大兴土木。

04729大学语文》课程讲义全

04729大学语文》课程讲义全

前言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公共课,几乎所有参加自学考试的同学都要参加此门课的考试。

自考的课程,只要是考试大纲、教材没有变动,每次的考试出题的内容、难度是不会有变化的。

《大学语文》主要复习四部分的内容:

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

本课程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可以分成两个层次:浅层次的掌握就是要求考生记忆课文中的内容,在过去《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试题较多;深层次的掌握则要求考生在对课文记忆的基础上对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加以深刻理解,考核考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对于古文,要能够读通、读懂,同时对重点字词(课文后面的注释)要一一掌握。

二、在熟练掌握每篇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课文后面的提示,逐个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对【考试大纲】、【提示】的考核是每次考试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较多。

三、要灵活掌握语文知识

这是学习的难点,历年来考生丢分很多。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主要有:

1、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其中两种论据、三种论证方法是重点;

2、10种修辞手法;

3、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4、描写人物的五种方法;

5、诗词的直接抒情手法,间接抒情的六种手法;

6、记叙的顺序。

参照教材50页、148页、217页、287页学习。

四、作文

自考作文一般可以写成夹叙夹议夹抒情的文章。在写作作文时,可以参看《纪念傅雷》一文的写法。

从试卷的组成来看,除去作文,考核课文知识的题目中,非常容易的题目大约占15分;较容易的题目大约占20分;较难的题大约占20分,难的题目大约占15分。

《大学语文》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课程介绍

一、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本课程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等;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

3. 提高写作能力,能够根据不同文体和语境要求,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文章;

4.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

1. 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 现代文学:包括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

3. 外国文学:包括经典小说、诗歌、戏剧等;

4. 文学理论: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

四、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3. 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

本课程共分若干个学期,每学期约16周,每周约3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等,每个章节约需时3周左右。同时,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本课程推荐使用由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材和参考书目,如《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同时,教师还会推荐一些优秀的学术期刊和网站,供学生参考学习。

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ppt课件

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ppt课件
19
20
《谏逐客书》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 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今属河南)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 统一天下,受到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重用,拜为客, 就是所谓的“客卿”。而那此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 权势的秦国贵族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的客卿入秦都是 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 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文章从秦国统一 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理足辞胜, 雄辨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 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 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12
样题:填空
1.《诗经》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字和 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2.柳宗元《驳复仇议》中驳斥的错误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 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
“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 《谷梁传》。
27
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标准的记叙文。记叙性 文章的情节结构形式一般是:序幕、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尾声等六部分。
序幕:庄公寤生,姜氏欲立共叔段,挑起了对君 位的争夺。

福建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课程详解

福建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课程详解
• ①中心论点:掌握规律 顺其自然
• ②人生态度是委运随化、无为而治。文章 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世上的事物 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 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这是 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3、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
的论证特点。
“寓言十九”是庄子对自己著作写作特点的概 括,是说他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运用 寓言手法。庄子借庖丁解牛的寓言说明养 生之道是有道理的。他以刀喻生命,以刀 刃喻自然 本性;以牛身筋骨错杂处喻世上 纷繁的事物。庖丁解牛能“依乎天理”, “因其 固然”,游刃于骨节的空隙,是以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比喻人如 能顺 应自然,无论事物如何纷繁,也可应 付自如,那么便本性无伤,天年尽享了。
第四课 “今”
1、文学常识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1918年参
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与陈独秀等创 办《每周评论》,主编《晨报副刊》,是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著有《李 大钊选集》、《李大钊诗文选集》。 《“今”》选自《李大钊文集》
2、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本文
这一论点的现实针对性
J、虽董之以严刑 虽:即使。董:监督、管理。 K、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使动,使……安定。 L、则思谦冲而自牧 谦冲:谦虚谨慎。牧:修养。 M、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满溢:骄傲自满。下:名词作动
词,居……之下 O、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乐:形容词做意动用法,以……

福建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课程详解

福建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课程详解

福建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课程详解

大学语文是福建普通专升本考试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这门课程的内容和要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福建普通专升

本《大学语文》全课程进行详解,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古文阅读

古文阅读是《大学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考察考生对于古代文化

和思想的理解能力。在准备阅读古文的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 熟悉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对于理解古

文是十分重要的。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阅资料、参加学习

班等方式来加深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

2. 培养语感和修炼笔法:古文阅读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语感和修炼过

的笔法。考生可以通过多读古文,模仿古文的写作方式和用词表达,

提高自己的语感和笔法。

3. 注重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古文的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是理解古

文的重点。考生需要对于古文中的句子成分和修辞手法有着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准确运用。

二、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是《大学语文》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考察考生对于现代文学和现代社会的理解能力。在准备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阅读常见文体:现代文阅读中,有小说、散文、评论等不同的文体。考生需要阅读并熟悉这些不同的文体,了解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2. 掌握写作要点:现代文写作要求考生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考生需要培养自己的写作技巧,例如如何组织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3. 参加讨论和写作班:参加讨论和写作班可以提升考生的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在讨论和写作班中,考生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语文课后习题答案归纳

庄子·养生主

(1)“寓言十九”之称,说明《庄子》一书怎样的特点?

答:《庄子》一书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故有“寓言十九”之称。《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

(2)本文阐述了怎样的养生之道?文章用何种论据进行论证?

答:阐明了作者“顺任自然”的养生之道。文章用寓言进行论证。

(3)“庖丁解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这则寓言包含了怎样的哲理?答:①表现了作者委运随化、无为而治的思想。②启示:世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

谏太宗十思疏魏徽

(1)“十思”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中心论点形成怎样的关系?答:①分总关系,十思是分说,思是中心论点。②文章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具体列举十思以告戒君主。

(2)试分析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在本文的运用。

答:本文善于运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比鲜明、说理透彻,论证深刻有力。如以“固根术”与“求木长”、“浚泉源”与“水流长”的关系,比喻“积德”与“安国”的关系,生动形象,道理明白易懂。又如,“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昔取之”与“今守之”,“在殷忧”与“既得志”等均成对比论证。(3)分析本文纵贯式(三段式)的结构方式。

答:文章分三段。第一段,提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中心论点,论述了君主善积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第二段,分析国君不能居安思危、善始能终的原因和危害。第三段,告诫君王“十思”以弘扬德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三段内容从理论观点的提出,到原因危害的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思路完整,逻辑谨严。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

B02

2010年福建省高职高专升本科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答题说明: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注意事项:答案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1、“庖丁解牛”作为《庄子·养生主》一文的论据是()

A、比喻性论据

B、理论性论据

C、现实性论据

D、假设性论据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职责新法“生事”的观点时,所持的依据是()

A、“受命于人主”

B、“举先王之政”

C、“为天下理财”

D、“辟邪说,难壬人”

3、《张巡传》的作者是()

A、许远

B、辛弃疾

C、韩愈

D、李翰

4、“垂拱而治”一词出自()

A、《庄子》

B、《谏太宗十思疏》

C、《孟子》

D、《史记》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该句中的“两年以前”指的是()

A、1931年

B、1911年

C、1934年

D、1919年

6、“在腹者名曰胞羔,初生者曰乳羔,三月者曰跑羔,七月者为走羔”一句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B、列数字

C、分类别

D、作比较

7、《风波》一文的线索是()

A、辫子事件

B、张勋复辟

C、辛亥革命

D、湘妃竹烟管

8、赋的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是()

A、先秦

B、唐代

C、晋代

D、汉代

9、宋人词集中数量最丰富的是()

A、《乐章集》

B、《稼轩长短句》

C、《漱玉词》

D、《东坡乐府》

10、下面篇名中未体现文体名称的是()

2024年福建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年福建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年福建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触怒的皇帝是______。

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献帝

2、《桥的运动》中“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这句话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A.引用说明B.比喻说明C.数据说明D.定义说明

3、在《前赤壁赋》中,作者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景物是______。

A.江水、枫叶、白鹭B.清风、明月、江水C.夕阳、清风、琵琶D.明月、菊花、扁舟

4、下列属于语录体的是______

A.《老子》B.《孟子》C.《左传》D.《论语》

5、政论散文的本质是______

A.时政论文B.评议C.批判D.美刺

6、钱钟书的小说______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A.《写在人生边上》B.《围城》

C.《猫》D.《人·兽·鬼》

7、《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的创作风格是______

A.严厉的谴责B.辛辣的讽刺

C.热情的赞扬D.含泪的微笑

8、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______拉开了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序幕。A.诗歌B.戏曲C.唐传奇D.词

9、以“亡隋为戒”“励精政道”巩固“贞观之治”局面的皇帝是______。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文宗D.唐武宗

10、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______

A.李商隐B.白居易C.杜甫D.李白

11、明代以袁宏道为领袖的文学流派是______。

A.临川派B.桐城派C.吴江派D.公安派

12、曹操的《短歌行》(其一)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自______

A.《诗经》B.《楚辞》

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识考点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识考点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识考点

作者朝代

唐:魏徵(唐初)、李煜(南唐)、韩愈、柳宗元、王维、杜甫、杜牧(晚唐)

宋:(北宋)王安石、柳永、苏轼

(南宋)谢翱、陆游、辛弃疾

明:宋应星

西汉:司马迁

战国时期:庄子(宋国)、屈原(楚国)

三国时期:曹操

唐宋八大家:韩愈(首)、柳宗元、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作者风格:

庄子《庄子》一书有“寓言十九”之称。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体现了“文无定法”一说。

袁宏道《徐文长传》作者主张写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屈原《九歌.国殇》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王维《山居秋暝》作者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杜甫《春望》作者的基本风格为“沉郁顿挫”

陆游《关山月》作者风格为“雄浑豪放,语言通畅自然”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创作风格多样,以“慷慨悲壮的豪放为主,亦有情致缠绵,词义婉约”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作者风格以“平和冲淡”为主。

徐志摩,《再别康桥》作者诗风为“纤丽委婉,轻盈飘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老舍《断魂枪》作者素有“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文中典故

《谏太宗十思疏》

“乐盘游,则思三驱使以为度”中的“三驱”选自《礼.王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失败论调是于1934年4月27号,当时在社会民众中颇有影响力的《大公报》上发表的《孔子诞辰纪念》杜评开始散播的。

2.关于“正史”梁启超也发过相同言论,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家谱也而已”

《登西台恸哭记》

“今其诗具在,可考也”中的“其诗具在”指的是文天祥所作的《平原》、《睢阳》、《颜杲卿》等追怀先烈的诗篇。

福建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

福建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

福建专升本语文考试大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具体考试内容包括:

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

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

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

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

(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

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

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要点归纳覆盖90%考点这是我自己整理的我就靠这个背熟了就很够了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要点归纳覆盖90%考点这是我自己整理的我就靠这个背熟了就很够了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要点归纳覆盖90%考点这是我自己整理的我就靠这个背熟了就很够了

资料仅供参考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1、《庄子·养生主(节选)》 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道家学派的代表,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主张顺任自然,反对认为。 《庄子》三十三篇,《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有“寓言十九”之称,这些寓言故事充满了瑰奇的想象,创造出奇特的形象世界,寄寓了作者丰富复杂的社会思想和人生态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 用牛喻社会,用刀喻人。 人应顺应社会。 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切中肯綮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引出问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核心(中心论点)】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虽董之以严刑 虽:即使。董:监督、管理。 K、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使动,使……安定。 L、则思谦冲而自牧 谦冲:谦虚谨慎。牧:修养。 M、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满溢:骄傲自满。下:名词作动
词,居……之下 O、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乐:形容词做意动用法,以……
为乐。度:限度。 P、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惧谗邪:害怕进谗言的小人 黜
5、课文字词解释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之:虚词,主 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固:使动,使……坚固。 根:树根
B、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C、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而:却。理:治理。而况于
明哲乎 明哲:聪明的贤哲 D、人君当神器之重 神器:地位。 居域中之大 域
中:国家 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善 E、戒奢以俭 以:用,凭借。 德不处其厚 处:
富于浪漫色彩的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 老子的思想,主张顺任自然,反对人为。 《庄子》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 《外篇》十五和《杂篇》十一篇。《庄子》 一书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故有“寓言 十九”之称。《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 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
2、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 意义
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
(1)选择题:20分 (2)填空题:10分 (3)语词解释题:10分 (4)翻译题:10分 (5)简答题:20分 (6)简析题:30分 (7)作文题:50分,命题作文,文体不限
(但不能写成诗歌),字数要求800字。
第一课 养生主 《庄子》
1、文学常识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
• ①中心论点:掌握规律 顺其自然
• ②人生态度是委运随化、无为而治。文章 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世上的事物 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 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这是 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3、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
的论证特点。
“寓言十九”是庄子对自己著作写作特点的概 括,是说他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运用 寓言手法。庄子借庖丁解牛的寓言说明养 生之道是有道理的。他以刀喻生命,以刀 刃喻自然 本性;以牛身筋骨错杂处喻世上 纷繁的事物。庖丁解牛能“依乎天理”, “因其 固然”,游刃于骨节的空隙,是以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比喻人如 能顺 应自然,无论事物如何纷繁,也可应 付自如,那么便本性无伤,天年尽享了。
恶:除去邪恶 Q、弘兹九德 弘:弘扬。九德:泛指一切德行。简能而任之
简能:选择有才能的人。择善而从之 从之:使动,使之从。 R、文武争驰 争驰:争着奔走效劳。 可以尽豫游之乐 豫游:
安乐的巡游。 S、亏无为之大道哉 亏:有损于。
第三课 答司马谏议书
1、文学常识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
第二课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1、文学常识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言论见于《贞
观政要》,著有《隋书》的序论与《梁 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 有《群书治要》。
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即 为了国家社稷的长治久安,一国之君要具 备谨慎谦恭,温厚宽容,知人善任的道德 修养。
2、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 的逻辑关系
独立性。道:规律。进:超过。 庖丁释刀对曰 释:放 下 ⑤依乎天理:即“顺应自然”。依:顺从 批大郤,道大窾, 因其固然 批:击。郤:同“隙”,空隙。道:同“导”, 循着。 窾:空,指牛骨节空处。因:顺着。固然:指牛身 体本来的结构 ⑥技经肯綮之未尝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筋肉相结处。 偿:试,指接触。 ⑦良庖岁更刀 岁:每年 更:换 ⑧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 刀刃若新发于硎。 以:用。间:间隙。恢恢乎:宽大有余 的样子。游:运转。是以:所以。
4、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庖丁解牛:比喻技术高超,出神入化。 游刃有余:形容记忆熟练、做事轻松利落。 踌躇满志: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课文字词及句式分析
①养生主:主:关键 ②手之所触: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乃中经首
之会 之:的。会:音节。 ③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奏:进刀。莫:没有 ④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第一段,突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中心 论证,论述君主善积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大意 义。
第二段,分析国君不能居安思危,善始善终的原因 和危害。
第三段告诫君王“十思”以弘扬德义。确保国家长 治久安。
三段内容从理论观点的提出,到原因危害的分析,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思路完整,逻辑谨严。
3、“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 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文,又称王文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大多直接为其政治服务,无 论长篇短制均论点鲜明,逻辑谨严,直陈已见,说理透彻; 语言简洁峻切,不枝不蔓,概括性极强,具有雄健峭拔的 艺术风格。有《临川先生文集》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书信驳论文 盘庚迁都的史实引用,旨在表明变革的正确和自己的决心。 用典论据
“十思”之论,作为君主思想品德修养的方 案,切实可行,文章强调居安思危,重视 载舟覆舟的道理,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力量对于治国 安邦的意义等,都表现了作者清醒的政治 头脑和深刻的思想。
4、理解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 的论证特点
本文善于应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比鲜明、 说理透彻,论证深刻有力。如以“固根本”与 “求木长”。“浚泉源”与“水流长”的关系, 比喻“积德”与“安国”的关系。“善始者实繁” 与“克终者盖寡”。“昔取之”与“今守之”, “在殷忧”与“既得志”等均成对比论证。运用 概括事实论据,使文章精练扼要而警策。排偶句 的大量运用使文章理足气盛,又具有形式匀称之 美。而“载舟覆舟”、“奔车朽索”、“江海下 百川”、“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等比 喻,又大大增强文章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常 情不胜其欲 不胜:不堪 欲:欲望。斯亦伐根 以求木茂 斯:这就象是。亦:也。 塞源而欲流长 者也 而:却 F、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百:所 有的。元首:君主。景命:大命。殷忧:大忧。殷: 深切,深。
H、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放纵自己的感情。傲物:瞧 不起人
I、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竭诚:竭尽自己的诚心。 傲物则骨肉 为行路 行路:路上陌生的行人。必竭诚以待下 以:表修 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