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湖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长沙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结构性差异问题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性指导思想。
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的根本性内容。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的开展从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通过市场行为加以货币化实现,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高低也相应成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持续、快速、有效地提高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已成为实现全面小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地看,经济现象的总量及结构问题是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结构性问题、矛盾更加突出,更应引起重视。
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样也涉及绝对量及居民收入消费结构性差异问题,特别是由于建国以来的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二元化"体制造成的城乡巨大差别使得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结构性差异非常突出。
虽然现阶段城乡居民之间收入支出差异所带来的诸多矛盾并未突出性地激化,但合理的居民收入消费结构的意义依然是相当深远及重大的,其意义甚至超过居民收入消费总量本身。
合理的结构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而这正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五个统筹"中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位的意义所在,而统筹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也非常突出。
一、长沙居民收入消费生活水平结构性差异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生活水平概况近年来,随着长沙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沙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增长,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3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47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8330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3172元。
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李利 霞①L L i: i i a 黎赔 肆㈣ L P i x i es i
( 华 大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阳 4 10 ; 南 衡 2 0 1 南华 中小 企业 发 展 促 进 中心 理 论 研 究 所 , 阳 4 1 0 ) 衡 20 1
sim l t c n m i r wt . tn ae e o o c g o h
关键 词 :消 费 结 构 : 扩展 线性 支出 系统 : 镇 居 民 城
K e wor s o s m p ie sr l e: y d :c n u tv tucnr E1ES: r n r sd nt u ba e ie s
需 求 以划 激 经 济 增 长 的 若 干 建议 、
Ab ta t ti n c s a y t e y o o s c d ma d t r moe e o o c g o h i a e o n n ilcii,a d t e p o t n sr c :I s e e s r o r l n d me t e n o p o t c n mi rwt n f c ff a ca r s n h r moi i i s o o o si e n h u d r l n t e p  ̄ n n e a ay i t e c n u t n sr c u e f c n u r .By u i g e p n i g l e r f d me t d ma d s o l ey o h e i e c n lss h o s mp i tu t r o o s me s c o sn x a d n i a n e p n i u e s se x e d t r y t m,t e p p r a ay ie h o s mp i n s u t r n t c a g r n ft e u b n r s e ti n n P o i c . h a e n l sz s t e c n u t t cu e a d i h n e t d o r a e i n n Hu a r vn e o r s e h d Ac o d n l ,s me s g e t n I o t z h o s mp in sr cu e a d n a cn c n u r d ma d a e u o w r o e p c r i gy o u g s o s O1 p i e t e c n u t t t r n e h n i g o s me e n r p t fr a d t h l i mi o u
湖南消费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
20 0 7年上半年 ,全省市的消费零售额为 9 38 1. 4亿元 ,同 比增长 1 . 78 %,占全省零售额 的 5 . 76 %,充分 显示 了其 对
整个 消费市场 的带 动作用 ; 县及 县以下的零售 额为 6 1 7 7. 9 亿元 ,同 比增长 1 . 65 %,其 中县 以下 的零售额为 4 3 5 0. 4 亿元 ,同比增长 1 . 城 乡市 场消费增 速差距较 上年同 6 %, 4 期缩小 1 %。2 0 . 8 0 7年 l O月湖南 农村累计 实现零售额 ~l 1101 4 . 3亿元 ,同比增长 1 . 72 %,城乡两级市场增速较上
年 分 别 加 快 1 %和 42 ;城 乡增 速 差 距 由上 年 同 期 的 . 8 .%
(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热点商品相对集 中 三
20 0 7年上半年 ,全省 限额 以上批零 企业 中 ,几大类 商 品保 持持续旺销状态 ,零售 额的增长速度均在 2 %以 0 上 , 中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为 46 亿元 , 其 .1 增长 7 . 04 %; 通讯器材类 商品零售 额为 45 亿元 ,增长 4 .%;体育 、 .1 6 0 娱乐类 商品零售额为 21 . 4亿元 ,增长 4 . 44 %;汽车类商
20 0 7年 9月 ,在 中秋节的带动下 ,湖南全省住宿和
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 ,实现零售额 4 . 5 8亿元 ,同比增长 2
2 .%,增 幅高 于批发零售业 5 %,增速较 8月份加快 35 . 9 1 %。 0 7年 1 . 20 2 ~9月住 宿餐饮业 累计 完成零售 额 3 41 3 .l
额 5 63 亿元 ,同比增 长 2 . %;星级住宿业 和限额 以 6 .7 41 9 上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 5 . 28 5亿元 ,同比增长 2 . 96 %。限 额 以上批发 、 零售 、住宿 、 餐饮企业 实现零售额 占全部社 会 消费品零售 总额 的比重 为 2 .8 27 %,同比提高 1 %。 . 2
湖南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研究
湖南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研究摘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影响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居民收入低且不稳定、消费环境差、消费观念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金融体系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因素湖南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有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优化农村消费环境、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等。
关键词:消费需求;农村居民;湖南省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经济运行中的原始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而持久的推动力,而农村居民消费是整个国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会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同城市居民相比,受收入、环境和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比较低,消费水平的发展不均衡是不争的事实。
湖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4.9%[1],为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湖南省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消费群体。
因此,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拉动湖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近年来,由于总体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湖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消费水平不断上升但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但升级缓慢,消费方式不断发展但仍不够健康和文明等。
在目前条件下扩大湖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笔者在调研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认为影响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1.农村居民收入低且不稳定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等可知收入是决定消费行为最主要的变量,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十一五时期长沙民生发展报告
“十一五”时期长沙民生发展报告“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市经济步入新的台阶,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在坚持“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将民生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狠抓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建设,始终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向,大兴为民之举,不断发展、维护和巩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一、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总体态势良好1、就业人员稳步增长“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通过针对全市就业工作的难点和特点,通过扩大城乡劳动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维权体制和推动劳动保障基础能力建设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就业事业得到稳步发展。
2010年全社会从业人员数从2005年的358.9万人增加到424.1万人,增加65.2万人,年均增长3.4%;其中城镇就业人员由126.6万人增加到178.0万人,增加51.4万人,年均增长7.1%。
2、城镇失业率控制良好在努力扩大就业的同时,全市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失业调控,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
2010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41335人,比2005年减少7666人;2005-2010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保持在3.8%以内的较低水平,均低于同期全国水平,2010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比2005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在劳动力总量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为构建和谐长沙、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各项体制改革的热潮中,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有力地促进了长沙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就业人员、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就业队伍迅速壮大,为扩大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
湖南省消费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湖南省消费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十一五”发展回顾与“十二五”展望“十一五”时期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也是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最多效果最好的时期,消费品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湖南全面贯彻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确保了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一、“十一五”时期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一)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十一五”时期,全省消费品市场面对国内外众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成功应对2008年底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十一五”前四年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424.87亿元,比“十五”时期净增加5681.74亿元,“十一五”前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18.9%,比“十五”时期加快6.7个百分点,并且提前两年实现省委省政府“十一五”4160亿元的目标;2010年1—9月全省不含其它零售额2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4117.70亿元,预计2010年全年将突破5千亿元,消费品市场规模扩张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2005—2008年各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是第二次经济普查后调整修订数2由于统计制度的改革,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再包括“其他零售额”,主要是指除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商品零售额。
全省消费品市场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市场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幅明显提高,消费品市场发展平台提高。
“十一五”前四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范围由“十五”时期的9.5%—12.5%提高到14%—18.5%之间,其中2009年高达18.2%,最低的2007年为14.3%。
二是人均消费品的消费量得到显著提高。
2009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为7121.17元,比2005年的3675.42元提高93.8%,四年间人均每年净增加消费品零售额861.44元。
湖南农民收入状况环境分析与建议
湖南农民收入状况环境分析与建议随着对“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农民是“三农”问题的主体,而利益问题尤其是收入问题则是农民问题的核心。
为此,本文试图就湖南农民收入问题作一个初步的回顾与展望,对今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状况变化的主要特征1、农民收入成倍增长,但收入增长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在全国排位下降,与发达省市的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省农民收入的成倍增长。
据统计资料表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42.56元增长到1999年的2147.18元,按当年价格计算,21年累计增长了14.06倍;扣除价格因素,累计增长2.44倍,年均增长率为6.06%。
随着收入增加,农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到1998年止,全省95%以上的农村人口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有29个县市区实现了小康目标,22.7%的农户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
全省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1260万人减少到1998年的21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56%下降到3.9%。
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年均增长率为6.06%,但具体考察各年情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起来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9年到1986年,为收入高增长阶段,8年累计增长了1.56倍,年均增长率为12.46%。
第二阶段是1987年至1993年,为收入徘徊阶段,7年中有3年为负增长,4年为低增长,7年累计起来,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数由1987年的257.4下降到1993年的244.5。
第三阶段是1994年至1997年,为收入高增长阶段,4年累计增长30.4%,年均递增速度为6.87%。
第四阶段是1998年起至现在,呈现出低速增长特征。
1998年和1999年农民实际收入分别只比上年增长27.79元和82.32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分别为1.4%和4%。
“十一五”时期湖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十一五”时期湖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十一五”时期,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状况仍存在很大差距,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对湖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1.湖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十一五”时期,湖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城乡居民的消费状况仍存在很大差距,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1.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绝对差距位居中部地区第一2010年,湖南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1825元、4310元,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高7515元,这一绝对差额位居中部地区第一位;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农村居民的2.74倍。
与2005年相比,2010年城乡居民消费的绝对差额增加了2767元,相对差距扩大了0.02个百分点。
1.2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于农村居民1.2.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差距十分突出“十一五”时期,湖南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和居住消费支出的平均比重为49.4%、15.9%,分别高于城镇居民12.2个和5.9个百分点;但在衣着消费与用和服务性消费支出项上,城镇居民支出的比重分别高于农村居民6.2个和10.6个百分点。
这说明受收入低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消费偏好、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距。
农村居民偏向于满足吃、住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而城镇居民偏向于衣着、精神文化等较高生活水准的消费。
1.2.2城乡居民单项消费支出差距比较明显①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在中部地区最大。
“十一五”湖南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略为上升之势,而农村虽呈下降之势,但2010年仍高于城镇11.8个百分点,为中部地区最高的省份,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
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变化情况来看,湖南由2005年的相差16个百分点降至2010年的相差11.8个百分点,差距缩小4.2个百分点,但这一差距在中部六省为最大,比全国平均差距水平也高出6.4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与需求分析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与需求分析一、消费差异的存在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差距、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开始显现。
城市居民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使其消费需求更加广泛,而农村居民常常受限于较低的收入和相对有限的消费选择,导致消费差异的存在。
二、消费差异的原因及表现1. 收入差距:城市居民普遍享受着较高的工资水平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拥有更高的收入,可以购买更多高档的商品和服务。
而农村居民主要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较低,无法满足高端商品的消费需求。
2. 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城市居民由于受到更广泛的社会信息和文化的熏陶,消费观念更加开放,对品质、品牌有着更高的要求。
而传统农村居民更注重实惠和必需品,消费观念相对保守,购买力主要用于基本生活需求。
3. 教育与医疗资源:城市教育医疗资源更加丰富和发达,城市居民在教育和医疗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而农村居民由于资源相对匮乏,往往选择就近的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这也影响了其相关的消费需求。
三、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1. 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居民对更好的居住环境、生活设施和社区服务的需求较高,他们更注重购买高品质的房屋、家具、家电等,以提升生活品质。
2. 品牌和时尚消费:城市居民对品牌商品和时尚潮流的追求较高,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形象和社交地位,愿意购买高品质、有品牌和时尚感的服装、饰品和化妆品。
3. 文化娱乐消费:城市居民对文化活动、娱乐休闲设施的需求更多,他们更愿意购买电影票、音乐会、展览等门票,也更频繁地光顾餐馆、咖啡厅、夜店等娱乐场所。
四、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1. 农业生产与农耕文化:农村居民对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的需求较高,他们购买农业生产器具、农作物种子和农业产品,也参与农耕文化活动,以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
2. 实用品和基本生活需求:农村居民更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他们购买农用工具、各种日用品等,同时也有较高的食品消费需求,主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原因与对策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原因与对策第一章:引言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是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日益突出。
探究其原因并采取对策,对于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促进消费平等、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原因1、地域环境不同城市居民生活在相对密集、便利的城市环境中,拥有更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而农村居民则生活在相对分散、落后的乡村环境中,生产生活条件差距较大,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商品和服务品质参差不齐。
2、文化教育程度不同城市居民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于消费品的知识、品质以及消费安全方面的认知更为全面,因而消费的品位和消费习惯往往比农村居民更高。
3、收入水平不同城市居民收入相对较高,消费能力更强,往往会购买更高档次的商品和服务;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消费能力有限,只能选择较为实惠的商品或服务。
4、社会保障水平不同城市居民通过社会保障机制得到更多地保护和支持,例如医疗、退休等方面的保障,从而减轻了日常生活的财务压力;而农村居民则缺乏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在面临疾病、养老等问题时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财力。
5、消费物质和文化需求不同城市居民因为生活环境和文化程度等原因,对于物质和文化消费的需求更强烈,因此购买更多的高端、高品质的消费品和服务,例如电影、音乐会、网购等;而农村居民则更偏爱朴实、实用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农机具、肥料、种子等。
第三章: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对策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市场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2、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注重农民的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居民服务设施的差距。
3、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
霰 一
硼 甯
盾 氏猬 贯又 t : t l 缩 烫 科
串但 : Y o
食品 1 倡 居住 家庭设备 医疗保健 交通通讯 文教娱乐服务 其他
2 0 0 0 5 4 . 3 3 4 。 4 7 1 3 . O 0 4 。 O 0 2 O O 4 5 4 。 1 O 4 。 5 4 1 1 . 8 6 3 。 7 4 2 0 0 5 5 1 . 9 9 4 . 6 4 l 1 。 1 5 4 l 5 4 . 2 O 5 . o 2 6 . 1 0 5 . 1 O 7 。 O 6 7 。 9 4 1 1 . 5 0 1 1 . 3 2 1 1 . 9 5 3 . 4 0 2 . 3 6 2 . 0 8
的。
湖南 省作为 我国的农 业大省 , 农 业 人 口 占全 省 人 口的 7 5 %, 农村 市 场具 有 巨大 的市 场容 量和 消费 群 体 。 因此 , 对 湖 南 省 农村 居 民的 消费 问题 进 行研 究 , 发 现 存在 的 问题 并采 取 可行 的措 施 , 有 利于 湖南 经济 的快 速发 展 。
一
、
湖 南省农 村居 民消 费现状
2 0 1 1 年, 湖南 省 农 村 居 民全 年 人 均 纯 收 入6 5 6 7 元, 比上 年增 长 1 6 . 8 %; 其 中, 工资 性 收 入首 次位 列 第 一 , 达3 2 4 1 元,
增 长2 2 %, 占纯收 入 的 比重 为 4 9. 3 %, 为历 年 最 高 ; 其 次 是人 均 家庭 经 营 收入 , 达2 7 2 5 元, 增长1 0. 6 %; 人均 转 移性 收 入 为
4 8 9 元, 增 长2 1 . 9 %; 人 均财 产 性 收入 为 l 1 2 元, 增长 1 0 . 5 %。 农村居 民人均生活消费 支出5 1 7 9 元, 比上 年 增 长 2 O . 2 %。 其中, 家庭 设 备 用 品及 服 务 、 医疗 保 健 、居 住 支 出 增 幅 均 在3 0 %以上 , 分别增长3 5. 6 %、3 5 . 1 %和 3 4. 8 %, 衣着类 、 交 通 和 通 信 、其 他 商 品 和服 务 、食 品 支 出 、 文教 娱 乐支 出 增 幅势 头 强 劲 , 分别增长2 4. 1 %、2 2. 6 %、 l 4. 9 %、 l 2 . 2 % 和9. 7 %。2 0 1 1 年 全 年 全省 农村 居 民人均 生 活 消费 支 出增 幅 比农 民人 均纯 收 入 高 3. 4 个百分点 , 农村 居 民平 均 消 费 率 由 2 0 1 0 年 的7 6. 7 %提 高到2 0 1 1 年 的7 8 . 9 %。 进 入 二 十一 世 纪 以来 , 湖南 省 农 村 居 民消费 能 力 呈 快 速 上 升 的趋 势 。全 省农 民人均 纯 收入 由2 1 9 7 . 1 6 元增 长 至6 5 6 7 元, 增 长 了约 1 . 9 9 倍; 人均 生 活消 费 支出 从 1 9 4 2. 9 4 元 增 长至 5 1 7 9 元, 增 长 了约 1 . 6 7 倍 。人 均 生活 消 费 支 出的增 长 略低 于 人 均纯 收入 的 增长 。 2 0 1 1 年 湖 南 省 农村 居 民恩格 尔 系 数 为4 5 . 2 %, 与2 0 0 0 年 的5 4. 3 3 %相 比 , 下 降 了9 个 多 百分 比 。根 据 国 际上 公认 的 当 恩格 尔系 数在 0 . 4 ~0 . 5 之 间时 , 居 民生活 消费 处 于小 康水 平 的观点 , 说 明湖 南省 农村 居 民 已迈人 小康 水 平 。 从 消 费结 构看 , 食 品消 费 占湖 南 省农 村 居 民消 费 支 出 近 半 比重 , 其 次 所 占消 费 支 出 比重 大 小分 别 为居 住 、交 通 通 讯 、 医疗 保 健 、文 教娱 乐 服务 、家 庭设 备 、衣 着及 其他 。资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十一五”特征与“十二五”策略
的农产 品 加工 产业 链并 未 大面 积规 范化 形成 ,需要 在 今后 通过 有效 的制度 变革 ,解决 好 这一 产业 利益
的分配 不公 。
( 3)深入 推进 “ 企 联村 ” 万 ,破 解 现代 经 营要
素进 入农 村难 题 。为推 进 农业 现代 化 ,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开 始就 开始 探 索 “ 司+ 公 农户 ”等模 式 ,但
( 者 系湖 南省政 协 经 济科技委 员会 主任 、中 作 南大 学商 学 院教 授 )
经过 多年 实践 ,这 些模 式 并不 成功 。因为 ,从共 生 理论讲 ,“ 司+ 户”是一 种 “ 公 农 偏利 共 生 ” 5 司 。【公 】
按 照市 场法 则 ,有利 就 干 ,没利 就不 于 ,企业 更 多
品加 工 。 比如 将土 豆 、玉米 转 变 为生物 能源 、从辣 椒 、苦 瓜 中提炼 抗 癌药 物 ,这才 是真 正 高水平 的农
入构 成 。3 0多年 来 , 国城 乡居 民收入 差距 不 仅没 我 有缩 小 ,反 而进一 步扩 大 。究 其原 因主要 是 ,城 市
产 品加 工 与农 业现 代 化 ,特 别是 对农 产 品加工 业 的
的是想 从农 民手里 获得 土地 ,得 到利 益 ,一 H市场
湖 南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 一 五 ”特 征 十 与 “ 二 五 ”策 略 十
柳 思 维
一
景 气 或企业 出现 亏损 ,风 险必 然波 及农 民并 使 农 民受损 , 民的预 期 收益 难 以得 到有 效保 障 。 “ 农 而 万 企联村 ” 活动 不 同 ,它 是一企 一 村 、一 企多 村 、多 企 一 村地 进行 对接 ,推 进整村 土 地 流转 ,农 民不再 单 独 面对 企 业 ,而是 以 “ ”为 单过 房 地 产增值 来 升值 ;而 在广
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研究及成因分析
由此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消费观念显著影响着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且导
致城乡居民消费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据此提出了从建立农业保护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积蓄转化为消费,加大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大农村教育事业投入改善农民消费观念等方面缩小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关键词: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2.2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动态分析 将1996—2018年共分为1996—2001年、2002—2007年、 2008—2013年、2014—2018年四个时间段,计算得出城乡居民 消费结构变动度如表1所示。 在食品消费方面,城镇除了在第一阶段变动大于农村之 外,其他三个阶段均小于农村,这说明城镇居民已在第一阶 段满足食品消费需求,而农村还在优化过程当中,随着生活 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在食品消费方面的占比呈下降趋势。在 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险支出 方面,城镇居民消费变动高于农村居民消费变动,说明在解 决温饱之后,城镇居民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精神文明 的建设。同时随着城镇医疗体制改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推 行,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均逐渐提高。 1.2.3 基于ELES模型的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 分析 根据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建立模型 如下:
本文索引:朱庆玲.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研究及成因分析[ J].中国商论,2021(14):047-05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7(b)-047-04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 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还存在一 定差距。城乡消费差距之所以较大,主要是城乡发展的不平 衡,较明显的是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中,农村明显比城市 低且不均衡;但农村人口基数大,如果能降低农村与城市之 间的消费差距,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如何缩 小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1 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表现
湖南省“十一五”以来收入分配格局及其优化
中图分类号 :F 2 1 3 . 4
I nc o me - d i s t r i but i o n s t r uc t ur e a n d i t s o pt i mi z a io t n o f H un a n pr o vi nc e
s i nc e 1 1 协" 来自i v e. Ye a r "
改革 、加强 区域 统筹和分类指导 、完善 工资形成和增长机制 、改善农业 经营效益等 ,优化湖南省收入分配格局 。 关 键 词 :收入分配格局 ;特征 ;收入差距 ;劳动报酬 ;湖南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2 0 1 3 ( 2 0 1 3 ) 0 5 . 0 0 5 7 . 0 7
E c o n o mi c R e s e a r c h&I n f o r ma t i o n C e n t e r o f H u n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P e o p l e ’ S Go v e r n me n t ,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1 1 , C h i n a )
wi d e n i n g . T h i s p a p e r c o n s i d e r e d he t s e f a c t o r s s u c h a s p r o p o r t i o n d e c r e a s e o f l a b o r c o mp e n s a t i o n , nb u a l a n c e d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 wa g e i n c o me nd a l o w i n c o me we r e he t i m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i n l f u e n c i n g he t c u r r e n t p a t t e r n o f i n c o m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 Hu n n a p r o v i n c e . T h e n t h 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e d s o me c o n t u e r me a s re u s . Ke y wo r d s : i n c o me -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 c h a r a c t e r i s i t c s ; i n c o me g a p ; l a b o r c o mp e n s a t i o n ; Hu na n p r o v i n c e
湖南省“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湖南省“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五”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制定和实施新的五年规划,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养殖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200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1255亿元,年均递增4.7%。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主要农产品向优质、安全、多样的方向发展,优质农产品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加快,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3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43%。
——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农村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取得了新进步。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18元,年均递增5.9%——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水利防洪减灾体系初步建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气象对农业防灾减灾的业务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展开,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对农村信贷投入逐年增加。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保护农村权益问题开始得到重视,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城乡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开始打破,农民外出务工环境逐步改善。
(二)“十一五”时期我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给我省带来了难得历史机遇。
同时,我省农村经济自身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一是主要农产品总量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有利于建设大项目,形成大基地,开发大产业;二是生态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三是农业科技力量较强,有利于加快种养业优良品种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四地理区位较优,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村经济;五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的发展。
长沙城乡发展不平衡总结
长沙城乡发展不平衡总结
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较快。
然而,长沙的城乡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下面是对长沙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总结: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
长沙市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拥有大量的企业和商业机构,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和就业机会。
这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等设施完善。
但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
农村居民面临着交通不便、供水不足、供电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和发展。
三、公共服务不平衡:
城市地区拥有较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
而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此外,城市地区的公共服务质量也普遍较高,而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四、社会福利保障不平衡:
城市地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但是,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农村居民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
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面临重大疾病或退休等问题时,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困境。
综上所述,长沙的城乡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保障水平。
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尽管呈逐年缩小的趋势,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格局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自然条件和个人能力的差异、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城乡二元体制依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成因,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并举,建立健全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机制体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以有效缩小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标签: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劳动力转移;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带来城市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在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及各项政策的合力作用下,城乡居民利益关系重新调整,分配机制发生变革,导致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显著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湖南作为中部内陆的一个大省,同样面临着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变化和由此带来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
基于此,分析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其成因,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1.1湖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湖南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排名第11位。
201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湖南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0元,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
1.2湖南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湖南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22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70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
其中:工资性收入1466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经营净收入3567元,增长9.6%,转移净收入5713元,增长8.7%,财产净收入2629元,增长10.1%。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作者:周磊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9年第04期摘要: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是湖南省经济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上也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分析了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发现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分析了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制约因素据《湖南统计年鉴2017》,截至2016年,湖南省人口总数7318.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130.99万人,占比高达70%。
由此可见,湖南省农村居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市场也将在湖南省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一、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1.消费总量逐年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量一直在不断地增长。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消费总量进一步增加。
下图是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情况。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907.6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5454.24亿元,16年间农村居民消费增加值高达4546.56亿元,年均增长量284.16亿元。
2000-2010年期间,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说明这段期间农村经济体制得到了一定改善,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会将一部分钱用于温饱以外的其他消费中。
2011-2016年期间,农村居民消费总量迅猛增长,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进一步提升,人们更多地享受生活。
但是相较于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来说,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還是慢一些。
2.人均消费水平提升缓慢随着湖南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
但其增长缺乏动力,增速不高。
从2000年的1969元到2016年的10630元,上涨近十倍。
这不仅仅说明湖南省农村居民收入提高,消费上涨,而且还说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进一步提升,人们从满足温饱问题慢慢向追求品质生活过渡。
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与对策
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与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城乡居民收入现状的分析,利用回归软件确定了影响湖南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了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湖南小城镇和减少对农村的歧视三个方案改善湖南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第三产业;小城镇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04年我省人均GDP达到9117元,实现了质的突破。
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102美元,国际上一般把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作为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
湖南省作为中部省区的教育、农业大省,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70%,因此,对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统计资料,从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入手,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湖南省收入分配现状纵向对比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一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倍。
横向对比看从2005年到2017年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虽然在增加,但是增加幅度非常小,而城市居民每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倍。
从图中的数据计算可得出2005年城乡收入比值为3.054:1,2010年城乡收入比值为2.946:1,到2017年城乡收入比值是2.624:1,总体上可看出这12年来湖南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将其与国家城乡收入差距相比,2005年国家城乡收入比值为3.08:1,比湖南高0.03;2010年国家城乡收入比值为2.99:1,比湖南高0.05;2017年国家城乡收入比值为2.71:1,比湖南高0.07;因此在国家水平上看,湖南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小。
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较,国际上通常把2.5∶1作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警戒线,因此虽然这几年城乡收入差距取得较大的发展,但还是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因此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刻不容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五”时期湖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十一五”时期,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受各种
因素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状况仍存在很大差距,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对湖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1.湖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
“十一五”时期,湖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城乡居民的消费状况仍存在很大差距,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1.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绝对差距位居中部地区第一
2010年,湖南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1825元、4310元,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高7515元,这一绝对差额位居中部地区第一位;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农村居民的2.74倍。
与2005年相比,2010年城乡居民消费的绝对差额增加了2767元,相对差距扩大了0.02个百分点。
1.2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于农村居民
1.2.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差距十分突出
“十一五”时期,湖南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和居住消费支出的平均比重为49.4%、15.9%,分别高于城镇居民12.2个和5.9个百分点;但在衣着消费与用和服务性消费支出项上,城镇居民支出的比重分别高于农村居民6.2个和10.6个百分点。
这说明受收入低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消费偏好、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距。
农村居民偏向于满足吃、住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而城镇居民偏向于衣着、精神文化等较高生活水准的消费。
1.2.2城乡居民单项消费支出差距比较明显
①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在中部地区最大。
“十一五”湖南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略为上升之势,而农村虽呈下降之势,但2010年仍高于城镇11.8个百分点,为中部地区最高的省份,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
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变化情况来看,湖南由2005年的相差16个百分点降至2010年的相差11.8个百分点,差距缩小4.2个百分点,但这一差距在中部六省为最大,比全国平均差距水平也高出6.4个百分点。
②居住消费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方向。
“十一五”时期,湖南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比重基本维持在10%左右,没有大的变化;而农村居民则从2005年的11.1%提高到16.7%,提升幅度达5.6个百分点,高于城镇6.7个百分点。
并且城乡居民居住消费支出的比重差距由2005年的0.8个百分点扩大到2010年的
5.9个百分点。
说明在湖南,居住消费一直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方向,但与城市居民相比,湖南农村居民的居住水平相对偏低,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提高。
③城镇居民更为重视衣着服饰的消费。
2005-2010年间,湖南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11% 左右;其中,2010年为10.8%。
而同一时期,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一直低于城市,仅为5%以下;2010年为4.9%,低于城镇5.9个百分点。
表明从总体上来看,湖南城乡居民的衣着消费偏好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更为重视衣着服饰的消费。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大衣着消费的比重。
④城镇居民侧重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
“十一五”期间,湖南城镇居民的用和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一直大大高于农村居民,并且两者在用和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其中,2010年湖南城镇居民用和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9%,高出农村居民用和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27.8%)12.1个百分点,二者之间的差距由2005年的9.8个百分点扩大到2010年的12.8个百分点。
1.3农村居民消费质量亟待提高
1.3.1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质量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主要以粮主,肉禽蛋、鲜乳品及鱼虾消费都较少;虽然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也以粮食为主,但人均消费量大大低于农村;肉禽蛋、鲜乳品和鱼虾的人均消费量则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这说明湖南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主要偏向解决温饱问题,而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更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城镇居民食品的消费质量高于农村,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质量则有待提高。
1.3.2城乡居民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相差悬殊
湖南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主要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等为主,其中电冰箱、洗衣机拥有量还明显低于城市;移动电话、彩电因全面普及,与城市居民拥有量不相上下;摩托车则因满足农民出行、生产需要,拥有量高于城市。
但在提高生活品质、消费层次,满足更高的物质、精神追求需要的耐用品的拥有量方面差距甚远,特别是家用汽车、家用电脑、摄像机、空调、淋浴热水器、微波炉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方面,差距更是悬殊。
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质量有待大大提高。
2.缩小湖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对策建议
2.1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提高农民收入
要加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要大力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努力培育农村种养殖专业大户和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鼓励农业产业
园的不断建设发展;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建设,大力扶持各种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发挥农民经济组织以集体的力量面对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有效保护农牧民的利益;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并围绕特色农产品打造具有优势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链条,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2.2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在加快工业化方面,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加快本地乡镇工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快城市环保、低碳、低能耗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端产品加工企业、零部件配套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农村、集镇的步伐,就地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加快城镇化方面要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发展小城镇,使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做大做强中心镇,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
此外,要大力推动城市服务业向小城镇和农村的延伸和覆盖,发展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村服务业。
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环境优势,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全面拉动“食、宿、行、游、购、娱”产业链。
2.3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力度,不断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着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事业的资金投入。
二是加大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农村居民的国民待遇。
三是要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环境,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引导农民转变传统消费观念,追求适度、合理消费。
五是注重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从而提升农民的整体消费层次。
2.4建立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努力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建立和完善以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等为主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农民纳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范围,有助于解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对未来收入和消费的心理预期,改善消费结构,从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目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