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苏州市中考题)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桃花源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乐。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 分)
A.便舍船,从口 入
竭其庐之 入(《捕蛇者说》)
B.复 行数十步
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C.屋 舍俨然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
D.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 辍耕 之垄上(《陈涉世家》)
10.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 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
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注】断断:争论不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愚溪之上买小丘 / 为愚丘 / 自愚丘东 / 北行 / 六十步得泉焉 /
又买 / 居之为愚泉。
B. 愚溪之上 / 买小丘 / 为愚丘 /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 / 得泉焉
(2)( 4 分)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 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是、得、家、焉” 翻译正确各 1 分)
附【《愚溪诗选》参考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有个
姓冉的曾经住在这里, 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还有人说, 溪水可以用来染色, 按照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我因愚犯罪, 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 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 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 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改名为 愚溪。

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名著阅读。

(5分)(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及答案《桃花源记》中考试题及答案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遂与外人间隔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D.①停数日,辞去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悉如外人()(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答:三、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 (10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扩展:桃花源记 /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 / 2015桃花源记中考题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答: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答:4.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四、读下面文言文(17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文:&nb(]sp;(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答:3.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答: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答:五、(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扩展: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 2015桃花源记中考题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答: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答: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江天一传(节选)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6.文中“尝语人曰”中“语”的意思是:(1分)7.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本文是如何表现江天一酷爱读书的(2分)答:8.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两句话的理解(2分)答:六、阅读文言文(13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便要还家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3)诚不可缺诚: (4)卒亡天下卒: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译文: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答: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扩展:桃花源记 /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 / 2015桃花源记中考题【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1)悉如外人悉:(2)无论魏晋无论:(3)临溪而渔渔:2.翻译下面句子(4分)(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译文:(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译文: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答:八、(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③便扶向路( ) ④寻病终( )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2分)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答: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答:九、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各题(8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1)屋舍俨然: (2)便要还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十、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扩展:桃花源记 /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 / 2015桃花源记中考题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E..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答〕和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2分)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3.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2分)答: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答: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答:十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13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括号处填入短语(2分)发现桃花源——()——()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⑴悉如外人()⑵便要还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4分)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十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3)咸来问讯: (4)皆叹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问今是何世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C.①不复出焉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①设酒杀鸡作食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2)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4.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分)()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十三、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扩展: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 / 2015桃花源记中考题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5.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答:十四.、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译文: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 ”,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2);(3)(3分)十五、文言文阅读(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8226;檀弓下》)【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②今吾子又死焉译文: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答:【参考答案】一.1、D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二.1.(3分)(1)类(2)全,都(3)邀请(每词1分)扩展:桃花源记 /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 / 2015桃花源记中考题2.(2分)A(古义;B交错相通:c 与世隔绝的地方;D 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略)3. (4分). (1分)老人和孩干们个个都安闲快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黄发垂髻”1分,“怡然自乐”1分)(2 )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或: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具言”与“所闻” 各1分,其中“ 所闻” 译成“ 知道的”或“见闻的”都得1分)4.(2 分)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合即可〕5.(4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意合即可〔“和平”与“平等和谐自足”两点每点各2分)三.1.⑴对……感到惊异⑵交错相通⑶ 束缚,约束⑷停止(2分)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3.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分)。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___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___( mián)延②浓________(yù)③________(sù)说④闲________(shì)2. 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

③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④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论语》)⑦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 名著阅读。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5. 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学考试语文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学考试语文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名著阅读。

(5分)(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word版)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word版)

2017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一试卷语文注意事:1.本卷共22 ,分130 分,考用150 分;2.答前,考生势必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号、座位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字笔填写在答卡的相地点上,并真核条形上的准考号、姓名能否与自己的符合合;3.答用2B 笔把答卡上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干后,再涂其余答案;答非必用0.5 毫米黑色墨水字笔写在答卡指定的地点,不在答地区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余笔答;4.考生答必答在答卡上,答在卷和底稿上无效。

第一部分( 26 分)1.下边一段,依据拼音,写出相的字。

(4分)平江路,一条( mi 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月里,散着(yù)的街市生活气味。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两粉黛瓦,河街相,典型的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就的路面,幽静幽的,走在上边像是踏着悠悠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仿佛在静静地( sù)着千百年来州人(shì)精致的生活。

①( mi án)延② (yù)③(sù)④ (shì) 2.下的宣中有四个字,把它找出来并更正。

(4分)3.默写古文名句,并写出相的作家、篇名。

(10 分)①日月之行,若出此中;,若出其里。

(曹操《海》)②国内存知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③,一众山小。

(杜甫《》)④,左黄,右擎。

(《江城子密州出》)⑤醉里挑灯看,。

(辛弃疾《破子同甫壮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罔;。

”(《》)⑦,,浩浩,横无涯⋯⋯(范仲淹《岳阳楼》)⑧予独之,,濯清而不妖⋯⋯(周敦《》)4.名著。

( 5 分)(1)智深原是略府的提,他被走投无路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要明。

(2)取路上,悟空因和唐僧生矛盾曾三次走开。

此中哪一次是他主走开的?以后又是怎回到唐僧身的?述。

5.下一段文字,用几个短归纳昆曲的特色(其巾起码一个是主短),含点不超 40 字。

( 3 分)昆曲,如一年温醇的美酒,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吉日良辰,不完的哀桑。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word)(有答案)AlqqMU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word)(有答案)AlqqMU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shì)雅致的生活。

①(mián)延②浓(yù)③(sù)说④闲(shì)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

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⑦,,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5分)名著阅读。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词,婉转的曲,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舒徐缓行。

遥想当年,一到中秋,苏州人便倾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处”。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

文言文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浪亭记归有光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南纳土,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馀。

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①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②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选自《古文观止》①释子:和尚的通称,取释迦牟尼弟子的意思。

②澌:消失,竭尽。

10.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亟求余作《沧浪亭记》亟:赶快B.治园于子城之西南治:修建C.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为:建造D.钱镠因乱攘窃攘窃:窃取(帝位)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其皆出于此乎C.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馀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D.望五湖之渺茫蚓无爪牙之利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着重描写风景,“记亭之胜也”,沧浪亭四面环水,登上亭子,可以看见浩淼的五湖,苍翠的群山,可谓风景优美。

B.沧浪亭最初由太伯、虞仲修建,后来因僧人入住成了大云庵,再后来由僧人文瑛重建,使大云庵又变成了沧浪亭。

C.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反衬手法,以一个小小的沧浪亭与历代皇亲国戚富丽堂皇的宫馆楼舍相对比,说明能博得后人敬仰和缅怀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格、学问和功业等。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___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___( mián)延②浓________(yù)③________(sù)说④闲________(shì)【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考点】根据拼音写字词【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①“mián”应写作“绵”;②“yù”应写作“郁”;③“sù”应写作“诉”;④“shì”应写作“适”。

2. 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答案】【考点】常见易错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层”应写作“成”;“怠”应写作“贷”;“致”应写作“治”;“予”应写作“与”。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海内存知己,________。

(3)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4)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论语》)(7)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8)予独爱莲之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答案】(1)星汉灿烂(2)天涯若比邻(3)会当凌绝顶,望岳(4)老夫聊发少年狂(5)梦回吹角连营(6)思而不学则殆(7)衔远山,吞长江(8)出淤泥而不染【考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观沧海(曹操)望岳(杜甫)爱莲说(周敦颐)岳阳楼记(范仲淹)名篇名句默写【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星汉灿烂(重点字:烂)(2)天涯若比邻(重点字:邻)(3)会当凌绝顶(重点字: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望岳》。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附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文言文“沧浪亭记”翻译训练及答案文言文翻译训练及答案[明]归有光原文: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

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译文见下文译文: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

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说:“过去苏子美的,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原由吧。

”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

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

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

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

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

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

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

历史在变迁,朝代在改易。

我曾经登上姑苏台,远眺浩渺的五湖,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争夺的对象,子胥、文种、范蠡筹划的事业,如今都已消失殆尽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如此,钱镠趁天下动乱,窃据权位,占有吴越,国富兵强,传了四代,他的子孙亲戚,也借着权势大肆挥霍,广建宫馆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沧浪亭,却被和尚如此钦重。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浪亭记(节选) 【宋朝】苏舜钦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 ①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 ②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 ③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 ④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 右皆林木相亏蔽⑤。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坳 ⑥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⑦,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⑧小舟,幅巾⑨以往,至则洒然⑩忘其归。

箕?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 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 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注释】①阜f u : 土山。

②并b a ng:靠近。

③纵广:纵横。

④杠g a ng:独木桥。

⑤亏蔽:掩映。

⑥坳a o:低洼。

⑦倚q i:弯曲的堤岸。

⑧榜 b a ng:摇桨,划船。

⑨幅巾:男子用布 包头,不戴帽子,古人认为这是很随意的装束。

⑩洒然:畅快的样子。

?箕:坐时臀部着地两腿分开前伸,形如箕。

?踞:蹲坐。

?形骸:身体。

?汩汩:沉浮。

?磨戛:折磨。

17.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B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C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D.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18. 修建沧浪亭之前,作者经历了一系列过程。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19.《与朱元思书》中,吴均由山水美景引发了人生感怀一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请摘抄本文中思想情感、表达作用都与之相近的句子。

(2分)2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A. 其地益阔B. 旁无民居.C. 水之阳又竹D. 不亦鄙哉 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居无何(《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已而夕阳 在山(欧阳修《醉翁亭记》)肉食者鄙(《左传•曹论战》)17. (3 分)C 18. (3分)B19. (2分)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20. (3 分)D3分)。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试卷语 文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___(mi án )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_(y 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_(s 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__(sh ì)雅致的生活。

(1)_____(mi án )延(2)浓______(y ù)(3)______(s ù)说(4)闲______(sh ì)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

(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8)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名著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绵(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郁(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诉(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适(shì)雅致的生活。

①绵(mián)延②浓郁(yù)③诉(sù)说④闲适(shì)①绵②郁③诉④适(注意“绵”不要写成“棉”)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错别字层怠致予改正成贷治与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⑦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①星汉灿烂(注意“烂”的书写)②天涯若比邻③会当凌绝顶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⑤梦回吹角连营⑥思而不学则殆⑦衔远山吞长江⑧出淤泥而不染4.(5分)名著阅读。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1)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2)取经初期,路上闯出六个贼匪欲抢劫唐僧师徒的马匹、行李,却反被悟空打死.因受了唐僧的责骂,“受不得人气”的悟空一气之下纵身走了.后来悟空在东海龙王和观音的劝说下,回来保唐僧取经.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语文(带解析)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语文(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3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关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沦浪亭记》,日:“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日:昔吴越②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国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③.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注】①浮图,僧人。

②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

③迨,到,等到。

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昔子关之记,记亭之胜也。

②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2、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

要如何留念,才不枉此生毕淑敏①一次生病,医生让照一张头颅的CT片子。

于是我得到了一张清晰准确的自己头骨的照片。

我注视着它,它也从幽深而细腻的灰黑色胶片颗粒中注视着我,很严峻的样子。

②头颅有令我陌生的轮廓。

卸去了头发,撕脱了肌肤,剔除了所有的柔软之物,颅骨干净得像刚从海中捞出来的贝壳。

突然感觉到很熟识,仿佛见过似的……不久以前……我记起了博物馆,那里有新出土的类人猿头骨化石。

夹进了几十万年进化的果子酱,颅骨还是像两块饼干似的相似。

造化可真是一位慢性子。

假如我的头骨片落到一位人类学家手里,便可以十分精确地分析出我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它携带着我的密码信息,脱离我而孤零零地存在着。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沧浪亭记》是宋代文人苏舜钦于庆历四年104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记述了作者发现佳地、建亭、游玩的过程,抒发了作者官场失意的愤懑之情。

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文章的阅读训练试题及其参考答案,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能力以及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沧浪亭记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③有国时,广陵王④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⑤之西南。

其外戚⑥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迨⑦淮南纳土⑧,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⑨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⑩,望五湖⑾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⑿、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⒀之所争,子胥、种、蠡⒁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⒂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⒃,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⒄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选自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沧浪亭记》阅读练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2迨淮南纳土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4极一时之盛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

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1《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沧浪亭记》阅读练习题答案参考:1.1环绕 2等到 3流传 4尽2.D3. 苏子美建造。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4分)【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答案】(4分)错别字层怠致予改正成贷治与(预)【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

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0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10.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

请作简要分析。

(3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关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沦浪亭记》,日:“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日:昔吴越②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国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③.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
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注】①浮图,僧人。

②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

③迨,到,等到。

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昔子关之记,记亭之胜也。

译文:
②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译文: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2分)
答:
答案:
9.B(2分)
10.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3分)
11.①以前苏子美所记的,是沧浪亭的胜景。

(2)
②在这荒茺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时的建筑。

(2分)
12.记述沧浪亭的历史变迁过程。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