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苏州市中考题)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桃花源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A.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
安宁的景象。
B. 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 朴、热情。 C. “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 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 “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 不可能成为现实。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 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9.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 源( yuán)
B. 黄发垂 髫( ti áo
C.遂与外人 间隔( ji ān)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桃花源记课后习题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桃花源记课后习题语文版

22 桃花源记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皆叹惋.(wǎn)俨.然(yán)豁.然开朗(huò)

B.及郡.下(jùn)邑.人(yì)怡.然自乐(tái)

C.诣.太守(yì)屋舍.(shě)平旷.(kuàng)

D.刘子骥.(jì)阡陌.(mò)垂髫.(tiáo)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

B.无论

..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记住)

D.寻.病终(寻:不久)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欲穷其.林其.人端视容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犹鱼之.得水也

C.不复出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忘路/之远近

D.后/遂/无问津者

5.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

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

然。

古诗文阅读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知识讲解

古诗文阅读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知识讲解

古诗文阅读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

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

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归有光

沧浪亭记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③有国时,广陵王④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⑤之西南。其外戚⑥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⑦淮南纳土⑧,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⑨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⑩,望五湖⑾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⑿、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⒀之所争,子胥、种、蠡⒁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⒂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⒃,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⒄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选自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阅读理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迨淮南纳土

(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4)极一时之盛

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详细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详细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

【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4分)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答案】(4分)

错别字层怠致予

改正成贷治与(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

《沧浪亭记》的习题及答案

《沧浪亭记》的习题及答案

《沧浪亭记》的习题及答案

《沧浪亭记》的习题及答案

沧浪亭记 (明) 归有光

浮图⽂瑛居⼤云庵,环⽔,即苏⼦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昔⼦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昔吴越有国时,⼴陵王镇吴中,治园于⼦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①,此园不废,苏⼦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云庵也。有庵以来⼆百年,⽂瑛寻古遗事,复⼦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因乱攘窃②,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时之盛;⽽⼦美之亭,乃为释⼦所钦重如此。可以见⼠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俱尽者,则有在矣。”

⽂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注]①纳⼟:指吴越灭亡,淮南的⼟地归于宋国。②攘窃:指窃取帝位。

16.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 浮图⽂瑛居⼤云庵,环⽔环:环绕

B.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易:改变

C. 迨淮南纳⼟迨:到,等到

D. 极⼀时之盛极:完全

17.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法相同的⼀项是

A. 即苏⼦美沧浪之地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 ⽽⼦美之亭,乃为释⼦所钦重如此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 复⼦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钱鏐因乱攘窃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浪亭记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③有国时,广陵王④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⑤之西南。其外戚⑥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⑦淮南纳土⑧,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⑨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

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⑩,望五湖⑾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⑿、

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⒀之所争,子胥、种、蠡⒁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

者哉?虽然,钱鏐⒂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⒃,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⒄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

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选自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迨淮南纳土

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4极一时之盛

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1《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桃花源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桃花源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2014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

桃花源记(6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渔人甚异之()

(2)便要还家()

(3)处处志之()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15.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中华大地出现了“处处自诩桃花源”的现象,请结合本文分析原因。(3分)答:

13.(3分)(1)以......为异,认为......奇异(2)通“邀”,邀请(3)记,做记号评分标准:共3分,每个1分。14.(3分)这个人一五一十详细地说出了他所知道的外面的情况,(他们)都(对外面百姓的生活)感叹、惋惜。评分标准:3分,意思符合即可。15.(2分)因为桃花源是人们理想中的最佳风景,宁静而优美;但又绝不是单纯的风景,是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因为桃花源不是单纯的美景,“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一种文化标记,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追求。)评分标准:2分,意思符合即可。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荟萃【5篇】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荟萃【5篇】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荟萃【5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浪亭记(节选)

【宋朝】苏舜钦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①广水,不类乎城中。并②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③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④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

右皆林木相亏蔽⑤。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⑥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⑦,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

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⑧小舟,幅巾⑨以往,至则洒然⑩忘其归。箕⑪而浩歌,踞⑫而仰啸,野老不至,鱼

鸟共乐。形骸⑬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⑭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

磨戛⑮,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注释】①阜f ù:土山。②并b àng:靠近。③纵广:纵横。④杠g āng:独木桥。⑤亏蔽: 掩映。⑥坳ào:低洼。⑦倚q í:弯曲的堤岸。⑧榜b àng:摇桨,划船。⑨幅巾:男子用布包头,不戴帽子,古人认为这是很随意的装束。⑩洒然:畅快的样子。⑪箕:坐时臀部着地两腿分开前伸,形如箕。⑫踞:蹲坐。⑬形骸:身体。⑭汩汩:沉浮。⑮磨戛:折磨。

17.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C.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D.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18.修建沧浪亭之前,作者经历了一系列过程。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19.《与朱元思书》中,吴均由山水美景引发了人生感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摘抄本文中思想情感、表达作用都与之相近的句子。(2分)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沧浪亭记》是宋代文人苏舜钦于庆历四年(104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记述了作者发现佳地、建亭、游玩的过程,抒发了作者官场失意的.愤懑之情。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沧浪亭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沧浪亭记

原文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1]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 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沧浪亭记》阅读题

《沧浪亭记》阅读附答案与原文翻译

《沧浪亭记》阅读附答案与原文翻译

《沧浪亭记》阅读附答案与原文翻译

沧浪亭记

苏舜钦

原文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1]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崇阜广水崇:高

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适:到……去

C.不亦鄙哉鄙:鄙陋

D.予既废而获斯境废:(被)罢黜

[参考答案] B

7.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一:文言文“沧浪亭记”翻译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及答案[明]归有光原文: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译文见下文译文: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说:“过去苏子美的,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原由吧。”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

庵,住进了和尚。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历史在变迁,朝代在改易。我曾经登上姑苏台,远眺浩渺的五湖,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争夺的对象,子胥、文种、范蠡筹划的事业,如今都已消失殆尽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如此,钱镠趁天下动乱,窃据权位,占有吴越,国富兵强,传了四代,他的子孙亲戚,也借着权势大肆挥霍,广建宫馆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沧浪亭,却被和尚如此钦重。可见士人要想垂名千载,不与吴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文瑛好读书,爱做诗,常与我们交游,我们称他为沧浪僧。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平江路,这一条(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yù)的市井生活气息。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shì)雅致的生活。

①( mián)延②浓(yù)③(sù)说④闲(shì)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一览众山小。(杜甫《》)

④,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桃花源记课后习题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桃花源记课后习题语文版

22 桃花源记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皆叹惋.(wǎn)俨.然(yán)豁.然开朗(huò)

B.及郡.下(jùn)邑.人(yì)怡.然自乐(tái)

C.诣.太守(yì)屋舍.(shě)平旷.(kuàng)

D.刘子骥.(jì)阡陌.(mò)垂髫.(tiáo)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

B.无论

..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记住)

D.寻.病终(寻:不久)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欲穷其.林其.人端视容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犹鱼之.得水也

C.不复出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忘路/之远近

D.后/遂/无问津者

5.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

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

然。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平江路,这一条(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yù)的市井生活气息。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shì)雅致的生活。

①( mián)延②浓(yù)③(sù)说④闲(shì)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一览众山小。(杜甫《》)

④,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

【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4分)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答案】(4分)

错别字层怠致予

改正成贷治与(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0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10.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关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沦浪亭记》,日:“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日:昔吴越②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国于其偏。迨淮海纳土③.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

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注】①浮图,僧人。②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③迨,到,等到。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昔子关之记,记亭之胜也。

译文:

②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译文: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

答案:

9.B(2分)

10.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3分)

11.①以前苏子美所记的,是沧浪亭的胜景。(2)

②在这荒茺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时的建筑。(2分)

12.记述沧浪亭的历史变迁过程。(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