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后复习题答案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第⼀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在⼀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们根据⾃⼰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形成的关于社会⽣活的规范,能指导⼈们⼀般的⾔论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可以影响和改造⼈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反对旧道德、建⽴新道德,⽬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的关系。
它们⼀⽅⾯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定的哲学观念,⽽且给⼀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活?艺术以什么样的⽅式反映社会⽣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活,是社会⽣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题思考题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题与答案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为什么]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艺术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艺术概论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艺术传播活动中,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称为()A、传播媒介B、传播活动C、传播效果D、传播圭体正确答案:A2.《西厢记》是我国元代作家__________创作的。
()A、王实甫B、汤显祖C、蒲松龄D、关汉卿正确答案:A3.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文学B、建筑C、绘画D、雕塑正确答案:A4.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指艺术创作中的___________。
()A、个人修养B、技巧水平C、发现能力D、想象能力正确答案:C5.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并著有《美育书简》的德国美学家和作家是()A、席勒B、叔本华C、康德D、尼采正确答案:A6.艺术传播的必经之路是__________。
()A、艺术市场B、艺术表演C、中介体制D、艺术展览正确答案:C7.艺术创作的基础是___________。
()A、艺术表现B、艺术体验C、艺术再现D、艺术构思正确答案:D8.作为审美的感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
()A、触觉和味觉B、听觉和视觉C、视觉和味觉D、听觉和触觉正确答案:B9.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过程的基本特征。
()A、艺术欣赏B、艺术创造C、艺术发生D、艺术批评正确答案:B10.戏剧艺术历史悠久,按作品的样式类型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
()A、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B、多幕剧和独幕剧C、悲剧、喜剧和正剧D、话剧、歌剧、舞蹈、诗剧和戏曲正确答案:C11.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改编的。
()A、鲁迅B、巴金C、老舍正确答案:C12.“兴、观、群、怨”说是我国春秋时代__________提出的。
()A、孟子B、老子C、庄子D、孔子正确答案:D13.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A、齐白石B、刘海粟C、傅抱石D、徐悲鸿正确答案:A14.《未来世界》、《超人》是__________国的影片。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题思考题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 复习参考题参考答案艺术种类

复习参考题参考答案·艺术种类一、什么是绘画?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1.什么是绘画(略)(提示:可按任一本教材或教材大纲的容回答,下同)2.绘画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直观的形式(能看见)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直观性与具体性的形式特点非常明显。
一些优秀的再现型的作品能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
如宋代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北宋晚期的京城汴梁及近郊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甚至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参考。
中国古代的大写意画及西方当代的某些现代抽象艺术虽然强调以神写形,但仍脱离不了形式的直观性。
齐白石“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两句话,极其精炼地概括了绘画形式的直观性尺度。
绘画还可以用其特有的手段揭示视觉不可见而实际存在的事物,“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等古代绘画故事都是代表性的例子。
(2)瞬间的凝固(不会动)绘画作为一种平面艺术,只能展示静止、凝冻的二维瞬间,而现实生活却是运动变化、无时或止的四维长河。
绘画要想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选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瞬间把它固定下来,并且集中提炼这一瞬间的图景来概括出前因后果,从而使具体的一瞬显现出典型的普遍,使静止的画面表现出运动的趋势,使外表的情景揭示出在的心理。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中立的《父亲》、费多托夫的《少校求婚》等名作都是典型的例子。
(3)丰富的意味(有意义)任何存在都是形式与容的统一。
绘画艺术不仅造型,而且表达意蕴,追求能令人领悟的形式的意味和有意味的形式。
中国古代画论一直强调以形写神,大写意画论甚至发展到强调以神写形的地步。
例如,徐悲鸿的《逆风》,通过一片粗大的芦苇顺风飘摇而几只小麻雀却逆风飞行的对比,不仅间接地表现了可感而不可见的狂风,而且更间接地表现了“小麻雀”的一类人与当时中国的恶势力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勇气与精神。
二、什么是文学?简述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1.什么是文学(略)2.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间接性、广阔性、情感性三个方面,这三个特征都与文学艺术所使用的媒介有关。
艺术概论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大卫》雕塑是__________的作品。
()A、米开朗基罗B、布德尔C、罗丹D、马约尔正确答案:A2.电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最早产生于__________。
()A、中国B、美国C、英国D、日本正确答案:C3.按照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分类,音乐属于()A、造型艺术B、综合艺术C、实用艺术D、表情艺术正确答案:D4.电视在当代艺术传播活动中作用突出,它属于艺术传播诸要素中的()A、传播效果B、传播内容C、传播主体D、传播媒介正确答案:D5.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塑造于约__________年。
()A、公元200B、公元前100C、公元100D、公元前200正确答案:D6.明确提出现实主义文学艺术“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命题的是()A、恩格斯B、车尔尼雪夫斯基C、别林斯基D、黑格尔正确答案:A7.下列选项中,不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是()A、《林家铺子》B、《城南旧事》C、《早春二月》D、《林则徐》正确答案:D8.《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等歌曲是由__________根据民间音乐创作的。
()A、施光南B、谷建芬C、雷振邦D、王洛宾正确答案:D9.雕像《掷铁饼者》的创作者是()A、米隆B、米开朗琪罗C、吕德D、罗丹正确答案:A10.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成就最突出的文学体裁是()A、传奇B、词C、杂剧D、赋正确答案:B11.在艺术风格问题上,鲜明提出“风格即人”这一论断的文艺理论家是()A、歌德B、布封C、黑格尔D、圣·佩韦正确答案:B12.《人间喜剧》是__________的文学作品集。
()A、巴尔扎克B、泰戈尔C、席勒D、托尔斯泰正确答案:A13.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A、《琵琶行》B、《石壕吏》C、《从军行》D、《将进酒》正确答案:A14.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建筑B、雕塑C、绘画D、文学正确答案:D15.唐代书法家怀素以___________著称于世。
艺术概论习题库含答案

艺术概论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游戏说”。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歌德D、席勒正确答案:D2.艺术家应具备的审美创造能力是()A、高超的鉴赏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批评能力B、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艺术技巧C、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理论研究能力D、敏锐的感知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正确答案:B3.《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作曲者是()A、柴可夫斯基B、贝多芬C、格什温D、德沃夏克正确答案:D4.明代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搜尽奇峰”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A、艺术理解B、艺术表现C、艺术体验D、艺术鉴赏正确答案:C5.下面不属于泰纳所说的,文艺创作及发展取决于三种力量的是()A、经济B、环境C、时代D、种族正确答案:A6.电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最早产生于__________。
()B、英国C、日本D、美国正确答案:B7.摄影艺术体裁繁多,按感光材料和画面颜色可分为__________。
()A、舞台摄影和体育摄影B、肖像摄影和风光摄影C、航空摄影和水下摄影D、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正确答案:D8.《蓝色多瑙河》是__________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圆舞曲作品。
()A、奥地利B、罗马尼亚C、匈牙利D、美国正确答案:A9.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主要是指___________()A、文学家、雕塑家、画家B、歌唱演员、导演、编剧C、画家、美工、音响师D、编导、导演、舞蹈演员正确答案:A10.《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__________的静物油画。
()A、莫奈B、米勒C、高更D、梵·高正确答案:D11.陈钢、何占豪创作的《梁祝》是著名的_________协奏曲。
()A、中提琴B、钢琴C、小提琴正确答案:C12.音乐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__________。
(完整版)艺术概论答案

A卷一、比较安格尔的“泉”和杜尚的“泉”,谈谈艺术的本质问题。
安格尔的“泉”的新古典主义艺术作品的典范,而杜尚的“泉”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否定与批判,他完全忽略了创作过程,甚至否定了美。
它成为第一件完全利用现成品的装置作品。
艺术的本质分别是其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和审美本质。
艺术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它与一般生产方式是不同的。
艺术用形象反映真实的世界。
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艺术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形象性、创造性和情感性。
二、为什么说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再创造过程?首先,艺术作品属于“第三世界”中的存在者。
它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能面对不同地狱的接受者;能超越作者的时代去面对历史中无限的接受者。
其次,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
第三,历史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是一个先后相继、不断向前的不可逆的过程,而且在形态上它还是由先后之间的差异、区别、变化、不同所构成的。
除此之外不同历史时代的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也存在接受的无限创造性。
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艺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构成了艺术接受无限创造性的客观依据。
三、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各种门类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相互区别和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通的。
它们由吸收、借鉴、配合、结合等方式联系于融通。
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经历分化与综合。
每个艺术门类及其中的各种样式,都是一个个开放的体系,而不是各自关闭自守的领地。
只要有一定的条件,它们都会从其他艺术中吸取营养,甚至同其他艺术结合起来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品种,使整个艺术系统得到发展。
这是艺术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四、艺术创作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是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强调几何形图案,崇尚人工美,被称为几何式的园林为()A、东方园林B、欧洲园林C、阿拉伯园林D、皇家园林答案:B2.宋代米芾称自己“刷”字,称蔡襄是“勒”字,黄庭坚是“描”字,苏轼是“画”字,这形象地概括了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中的()A、用笔B、用墨C、结构D、章法答案:A3.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艺术“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这种“寓教于乐”的思想,来自古希腊美学家()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苏格拉底答案:C4.俞平伯与朱自清以同一题材创作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这充分说明了()A、艺术作品的主体性B、艺术作品的客观性C、艺术作品的审美性D、艺术作品的广阔性答案:A5.1.艺术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价值与功能,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A、认知功能B、娱乐功能C、教育价值D、审美价值答案:D6.与“画圣”吴道子齐名的“塑圣”是指唐代雕塑家()A、戴逵B、弘仁C、石涛D、杨惠之答案:D7.主张摄影艺术应当表现摄影者的瞬间印象华人独特感受,讲究形式美和装饰性,追求在摄影作品中达到一种朦胧模糊的画意效果的摄影流派是()A、绘画主义摄影B、纪实主义摄影C、印象主义摄影D、超现实主义摄影答案:C8.工艺美术品的审美特性,集中体现为()A、自然美B、造型美C、意境美D、文化美答案:B9.综合艺术有一个共同的审美特征,就是它们必须经过二度创作,才能产生舞台形象、银幕形象或者荧屏形象。
所以综合艺术的基础是()A、文学性B、节奏性C、情节性D、瞬间性答案:A10.20世纪60年代,电影符号学于法国诞生。
其诞生的标志是克里斯蒂安·麦茨的著作()A、《电影的意义》B、《电影语言的语法》C、《想象的能指》D、《电影:语言还是言语》答案:D11.作品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白居易答案:C12.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表示古代将士出征前整盔束甲情景的一整套连贯的戏曲程式性动作被称为()A、走边B、起霸C、趟马D、圆场答案:B13.鲁迅先生讲过,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因为艺术欣赏具有()A、形象性B、审美性C、主体性D、象征性答案:C14.以下艺术中属于表现艺术的是()A、建筑B、绘画C、雕塑D、戏剧答案:A15.西方现代派艺术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流派是()A、存在主义流派B、象征主义流派C、立体主义流派D、超现实主义流派答案:B16.在传统画论中,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A、东晋顾恺之B、南齐谢赫C、南唐顾宏中D、唐代赵孟頫答案:A17.浪漫乐派,是指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音乐流派,以强调激情、情调抒发主观情感、强调表现个性为特征。
艺术概论习题(含答案)

艺术概论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主要是指___________()A、编导、导演、舞蹈演员B、画家、美工、音响师C、歌唱演员、导演、编剧D、文学家、雕塑家、画家正确答案:D2.《步辇图》是我国__________朝的绘画作品。
()A、唐B、元C、宋D、明正确答案:A3.阿拉伯园林发源于__________。
()A、印度和西班牙B、波斯和印度C、古巴比伦和波斯D、西班牙和古巴比伦正确答案:C4.话剧《龙须沟》的作者是()A、夏衍B、老舍C、洪深D、曹禺正确答案:B5.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的雕刻形式称为()A、圆雕B、浮雕C、浑雕D、透雕正确答案:B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__________的词作。
()A、柳宗元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正确答案:B7.《泰坦尼克号》、《星球大战》、《哈利·波特》是__________的影片。
()A、意大利B、英国C、美国D、法国正确答案:C8.米开朗琪罗是________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大师。
()A、德国B、法国C、意大利D、英国正确答案:C9.“三吏”、“三别”是唐代大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
()A、杜甫B、白居易C、王维D、李白正确答案:A10.提出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的古罗马建筑师是__________。
()A、米开朗基罗B、汉密尔顿C、维特鲁威D、密斯正确答案:C11.艺术家产生的重要条件是指___________。
()A、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B、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进化C、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D、前人的栽培和个人的奋斗正确答案:A12.雕塑选用的材料直接决定着作品的质感,米洛斯岛的《维纳斯像》所用的材质是()A、大理石B、青铜C、木D、陶正确答案:A13.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最高成就者、被后世称为“悲剧之父”的是__________。
《艺术概论》问答题复习重点及答案

二、艺术概论问答复习重点第一章艺术的本质1.艺术主要有几种基本涵义?答:艺术具有狭义(包括视、听艺术及综合艺术)、广义(狭义艺术+文学)、泛化(包括一切美的实用制品即实用艺术)等多种理解。
2.艺术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答:美国的艾布拉姆斯曾将艺术活动的要素归结为艺术品(work)、艺术家(artist)、宇宙(universe)、观赏者(audience)四个方面,艺术活动的四要素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过程。
它是一个实践性的过程,离不开物质的基础和物质利益的驱动。
它又是一个精神性的过程,离不开主体(艺术家、观赏者)的精神动力,发挥的主要是精神效用。
3.美学中的美通常在哪些意义上被使用?答:在美学中,“美”通常在两类三种意义上被使用:即美的现象(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与的本质。
美的现象具体体现在审美客体(美的对象)与审美主体(美感)两个方面。
第一,美=美的对象,即审美对象,审美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第二,美=美感,即审美愉悦,针对审美主体而言,审美主体只能是人(在生活中)或人格化的物(在艺术作品中)。
美和美感都属于美的现象层次,是一物两体:美是美感的物态化形式,美感是美的心灵化内容。
作对象观,我们把它称之为美;作主体观,我们把它称之为美感。
没有离开美的美感,也没有离开美感的美。
在观念上,我们可以把两者明确地区分开来,在实际上,二者则是心物共鸣体的一体两面。
美的对象和美感都只是可为人的感官所直觉把握的现象,美的本质则是经过人的心灵所理性把握的存在于所有审美现象中的美的本质。
关于美的本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4.审美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答:①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审视、观照、感悟构成人的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相对于非审美活动(实际的、理论的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②审美客体的形象性;③审美主体的非功利性;④审美过程的直觉性;⑤审美结果的愉悦性。
5.是否所有人都认同艺术与美的必然关系?为什么?答:出于对美概念的不同理解,有些人认为艺术不一定是美的。
(NEW)李胜利《艺术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0章 绪 论0.1 复习笔记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艺术的本质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艺术的功能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艺术的构成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艺术的创作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艺术的消费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艺术的源流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0章 绪 论0.1 复习笔记一、艺术的诸种含义“艺术”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有时指艺术活动本身;有时指艺术活动的结果,即艺术作品。
在指艺术作品的时候,有时指狭义的审美艺术作品(不包括文学);有时指广义的审美艺术作品(包括文学);有时指泛化的实用艺术作品(包括园林等实用艺术)。
(一)艺术(作品)1.艺术的当代含义:从狭义到广义(1)狭义①在西方,艺术的狭义含义有时仅指视觉艺术,相当于汉语中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及工艺美术四大门类。
其中,绘画、雕塑、建筑又被总称为“大艺术”(Major arts),而工艺美术则被称为“小艺术”(Minor arts)。
②在中国,艺术的狭义含义是对除文学之外的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曲艺、杂技、戏剧等艺术形式的一种总称。
在这种用法中,文学与艺术两个词是并列关系。
(2)广义艺术的广义用法,是包括所有的实用艺术(如建筑、园林、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和非实用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等狭义艺术及以及文学艺术在内)。
①被贡布里奇称为“艺术史之父”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美学》的第三卷《各门艺术的体系》中,先后论及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包括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体诗)。
②当代美国的《艺术和人文:艺术导论》把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电影、摄影等九类艺术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涉及五大艺术类别: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
艺术概论试题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艺术的基本功能包括( A )。
A. 审美、教育、娱乐B. 教育、宣传、政治C. 审美、宣传、娱乐D. 教育、审美、政治2.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B )A. 毕加索B. 莫奈C. 达芬奇D. 米开朗基罗3.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观点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 C )关系。
A. 对立B. 独立C. 相互影响D. 完全相同4. 以下哪个时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高峰期?( A )A. 14-17世纪B. 15-18世纪C. 16-19世纪D. 17-20世纪5.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有( D )。
A. 吴道子B. 张大千C. 齐白石D. 黄公望二、填空题1. 在艺术创作中,__“灵感”__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突然产生的新颖想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2. __“立体主义”__是20世纪初期由毕加索和布拉克等人创立的一种绘画风格,它打破了传统的透视法,强调形式的几何化和结构的重新组合。
3. 中国传统绘画中,__“水墨画”__是一种以水和墨为主要绘画材料,强调意境和笔墨变化的艺术形式。
4. __“文艺复兴”__时期,艺术家开始重视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的价值和地位,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和对人类理性的强调。
三、简答题1. 简述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艺术特点。
答:《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精湛的绘画技巧和深刻的宗教内涵著称。
画面中,耶稣与十二门徒的形象栩栩如生,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传达出各自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透视法,使得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同时通过光影的处理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此外,作品中的构图严谨,色彩和谐,充分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的追求。
2. 阐述抽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答:抽象艺术是一种不依赖具象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强调通过色彩、线条、形状和纹理等视觉元素的自由组合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概论题库及答案详解

艺术概论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A. 社会意识形态B. 生产力C. 生活方式D. 社会生产方式答案:A2. 艺术起源于哪个时期?A. 史前时代B. 古埃及时期C. 古希腊时期D. 文艺复兴时期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艺术的三大功能?A. 审美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功能答案:D4.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A. 完全独立B. 相互影响C. 完全相同D. 互不相关答案:B5. 艺术创作过程中,哪个阶段最为关键?A. 灵感阶段B. 构思阶段C. 实践阶段D. 评价阶段答案:B二、填空题6. 艺术的表现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7. 艺术批评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描述、分析、评价8. 艺术流派的产生往往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答案:社会背景、文化传统、艺术家个人风格9. 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
答案:审美与实用10.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审美能力、创新思维、文化素养三、简答题11. 简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艺术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同时,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也会对艺术创作产生影响。
12. 描述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来源。
答案: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界的美景、社会现象、个人经历、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
灵感通常是艺术家对这些外部刺激的内在感受和思考的结果。
四、论述题13. 论述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艺术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它能够传递文化价值和审美观念。
其次,艺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它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内容,激发了人们对新思想和新生活方式的探索。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题思考题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及答案

艺术概论(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40分)1、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
()A、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及普遍规律B、美的存在、美的本质、美的创造等领域C、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创造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说2、不属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雕塑作品是( )。
A、《青铜时代》B、《维纳斯像》C、《命运三女神》D、《掷铁饼者》3、悲剧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和()相联系。
A、优美B、滑稽美C、丑恶D、崇高美4、孔子使用“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他以“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教授弟子,其中的“乐”就是诗、歌、舞、演、奏等的艺术综合体,这体现了艺术的()。
A、审美认识功能B、审美教育功能C、审美娱乐功能D、审美提升功能5、下列属于悲喜剧的是( )。
A、《老妇还乡》B、《茶花女》C、《哈姆雷特》D、《玩偶之家》6、()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A、艺术B、文化C、生产关系D、经济7、“作品一”可以对应以下哪种解释( )A、语言材料B、欣赏文本C、构成要素D、创作文本8、作为审美的感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
()A、听觉和视觉B、触觉和味觉C、听觉和触觉D、视觉和味觉9、文艺复兴时期杰出油画作品《西斯廷圣母》的作者是()A、达·芬奇B、米开朗琪罗C、拉斐尔D、提香10、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代表作是()A、《红高粱》B、《芙蓉镇》C、《夜宴》D、《霸王别姬》11、以下传统工艺作品与朝代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四羊方尊》(青铜器,中国,明代)B、《双凤虎座悬鼓》(漆器,中国,战国)C、《鸡缸杯》(斗彩,中国,明代)D、《槎杯》(金银器,中国,元代)12、《清明上河图》是我国__________朝的绘画作品。
()A、唐B、宋C、元D、明13、()作为人类生产方式之一,是一种主客体相统一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形态之一而论)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5.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6.你是否认同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从书法艺术四要素进一步探究。
7.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8.概述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劳动说的代表性观点及其长处与不足。
9.你如何看待艺术发生的原因?10.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历史继承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11.艺术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论述。
12.如何看待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试以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加以论述。
13.简述艺术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14.艺术具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用?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用的?15.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16.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及作用是怎样的?17.理解各门类艺术的语言特点、区别和独特性。
18.艺术语言的功能有哪些?19.怎么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尊重艺术作品版权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20.艺术家的主体性包括哪些方面?21.艺术家的创造性特征包括哪几方面?22.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如何理解艺术个性对艺术家创新的影响?23.艺术创新与继承是怎样的关系?24.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25.简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类型。
26.你怎样认识再现论和表现论?27.探讨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28.怎样认识艺术的灵感?29.结合创作实际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30.艺术创作要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31.为什么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32.艺术作品中的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各自有什么特点?例分33.艺术欣赏主体面对作品发生审美共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34.结合自己的欣赏体验描述审美心象的产35.艺术欣赏也有可能与创作者共忧乐、同呼吸,进入迷狂状态吗?简述之。
1.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
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2.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
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
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
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3.音乐不论是演唱或演奏,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里动态性的实现的。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音乐和时间结缘,在时间里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魅力,所以在美学上把它称为“时间艺术’.绘画是在一个特定空间,静态性的实现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的特性使使绘画与空间结缘,才能显示它的艺术生命和魅力,给人一个正面观的空间性幻觉,所以在艺术形态学和美学上把它称为”空间艺术“。
4.三要素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舞蹈是人用自己的肢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连续性的运动,是整个肢体的语言及多种因素的结合。
只有把韵律的、情感的、戏剧的、观念的和视觉的、造型的因素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才能取得统一的效果,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5.表演是造型与非造型综合艺术。
戏剧,是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之一,也是有代表性的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之一。
戏剧表演艺术可分为三大体系:其一,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认为理想的境界是演员的动情,动情到忘我、无我。
其二:德国布莱希特独创“史诗剧”理论和“间离效果”说,主张演员、角色和观众三者间都必须保持一定距离的“间离”原则,不要求演员动情。
其三:中国梅兰芳的表演体系,与上述两个表演体系各有异同,讲究“入戏”式的“真实”,反映现实和刻画人物,追求“演员和剧中人难以分辨的境界”,强调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简言之,斯坦呢斯拉夫斯基体系强调“酷似”的真实;布莱希特体系主张“本质”的真实,梅兰芳体系追求“神似”的真实。
在戏剧“寓教于乐”方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观众通过静观和联想,在第四堵墙外偷看真实的生活场景,产生审美移情作用,达到忘我的境界。
布莱希特则是寓教于“思之乐”的倡导者。
梅兰芳的表演,具有“含蓄不尽的美”,在寓教于“美之乐”方面,发挥到淋漓尽致,令人销魂。
6.。
书法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包括书法艺术的实践和理论,足以构成中国特有的专门的艺术结构体系和美学体系。
书法艺术按其创作特征,可归属于第三类艺术形态构成~即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
这种综合性显现,以直接呈现心灵、呈现心灵的动态性过程为特征。
书法艺术的四要素其一:用笔。
运用毛笔,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方笔、圆笔、轻重等区别。
以单纯的笔画,以笔断意不断、连绵通贯的气势,一气呵成,在书艺中称“一笔书”,在画艺中称“一笔画”。
其二:结体。
书法结体,近似绘画的构图,每一个字,意匠经营,都是一个完美的构图,贯穿着“一寸画面一寸金”的法则。
达到“增一分过长、减一分过短”而变化有度的纯化层度。
其三:意态。
由书法家主观意趣赋予字体的一种内含的飞动之势,主要是由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偃仰、应接、顾盼之间形成的情感运动、生命运动。
其四:风神。
书法的神采、韵味、个性风格和书写创作时精神状态的总和。
因此,这四要素的构成,使书法艺术成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综合显现的理想艺术形态一。
7.以物化结构为准,分为时间艺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地展开,如音乐、文学)、空间艺术(在一定的空间并列式的展开,如绘画、雕塑)、时空艺术(即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如舞蹈)。
一符号体系为准,分为造型艺术(诉诸视觉感官,如绘画、雕塑)、非造型艺术(诉诸听觉感官,如音乐、舞蹈)、造型与非造型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如文学音乐、戏剧表演、建筑)。
8.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长处:揭示了促成艺术发生的某些不容忽视的因素(揭示了人类一种比较原始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与艺术创造的冲动是相通的;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艺术(尤其是造型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或许是人类艺术最采用的艺术方法)。
不足:“模仿的冲动”为什么必然导致艺术创作而不是其他活动(如游戏); 未能说明“模仿本能”从何而来,仅将其归诸抽象的“天性”).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长处:揭示了艺术发生的生理学和生物学及心理学方面的某些必要条件,提出精神上的“自由”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解释艺术的发生和理解艺术的本质都是富有启发性的。
不足:偏重于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意义来看待艺术的起因,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劳动的对立,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氏族的巫术活动。
长处:原始巫术与原始艺术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原始巫术对于原始艺术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导致二者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原始人为了“掌握”世界和“掌握”自己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究其本原市劳动生产的需要。
不足:早期原始民族的观念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审美意识、原始的巫术观念、最初的认识成果(哲学、科学),乃至主观思维和客观存在,都还未曾分化。
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
长处:表现和交流情感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推动艺术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力。
不足: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样的,语言、动作、表情都能表达感情,仅仅是表达感情的冲动并不能完全说明艺术何以产生。
潜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没学把艺术看做是个人潜意识的象征表现,而“潜意识”的真正内容则是被压抑的性欲,艺术活动(创作和欣赏)是摆脱这种压抑苦闷的一种“诱惑的奖赏”。
劳动学说: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功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活劳动。
9.追寻艺术发生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艺术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中产生的。
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近本的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使自己从大自然中分化出来,为艺术的发生准备了必需的生理条件;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自己的特殊本质,并将它对象化,从而萌发了审美意识,为艺术的发生准备了心理条件。
10.是。
不同时代的文艺不仅有不同之处,而且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联系。
这些共同的特征和联系,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某种传承的关系。
不同时代文艺之间存在历史的传承关系,这是意识形态所有部门的共同特点。
意识形态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连续性。
艺术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艺术形式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同样表现在内容方面;还体现在民族的艺术传统和创作方法上。
一个艺术家要能成为时代的旗帜,成为民族在艺术方面的代表,创作出具有高度精神品格和艺术性的作品,又与他能够认真学习前辈的艺术经验,善于从优秀的艺术传统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分不开。
11.1艺术是在不断的历史继承和革新创造中发展的。
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将前人的遗产统统抛弃,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来创造自己的文艺,但是任何时代对遗产的继承又不是简单机械的照搬,而是吸取遗产中对其有益有用的成分,再加以革新和创造。
如此,循环反复。
2艺术发展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
艺术发展的继承是在创新上的继承,创新是在继承上的创新。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和阶级、任何艺术家对于遗产的继承都是有条件、有选择的,而任何的革新创造都不可能抛弃对遗产的继承。
3在艺术发展的各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的重要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历史继承和革新创造之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任何时代的艺术发展对历史的继承都具选择性,并在其基础上革新与创造,从而发展出新的艺术。
12.艺术是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满足人类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看作一个有着自身内部结构的有机系统,其中,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支撑整个社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耸立着“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以及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即哲学、宗教、艺术等。
它们各有自己的领域,在人类文化中各有其位置,不能互相替代,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