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1)
常见的10种被子植物
常见的10种被子植物1有哪些常见的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
生活中常见的被子植物很多,例如:谷类、豆类、薯类、瓜果、胡杨、枫杨、毛白杨、山杨、加杨、钻天杨、旱柳、垂柳、白桦、榆树、榔榆、桑树、无花果、玉兰、广玉兰、白玉兰、含笑、鹅掌楸、南天竹、牡丹、山茶、悬铃木、山楂、石楠、枇杷、苹果、桃、李、杏。
垂丝海棠、西府海棠、贴梗海棠、梨、蔷薇、月季、玫瑰、樱桃、樱花、日本晚樱、合欢、紫荆、刺槐、柑橘、臭椿、香椿、楝树、黄栌、鸡爪槭、冬青、大叶黄杨、黄杨、雀舌黄杨、枣、葡萄、木槿、紫薇、石榴、红瑞木、珙桐、杜鹃、金银花、柿树、连翘、迎春、丁香、女贞、茉莉、桂花、夹竹桃、栀子、泡桐、凌霄、凤尾兰、毛竹、紫竹、棕榈、椰子等等。
2被子植物有哪些特征被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种,具有根茎叶果实种子的分化。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
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
被子植物的特征:1.具真正的、高度特化的花,通常由花被,雄蕊和雌蕊组成,并且多为两性和虫媒花。
2.孢子体高度发达,有多种类型和多种生活习性。
①形态,差异大。
②生活型,有水生、砂生、石生、盐碱生的植物;有自养,也有腐生,寄生植物,有木本、草本、直立或藤状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常绿或落叶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
③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筛管和伴胞,输导组织完善。
④叶片多平展宽阔,且常具托叶。
3.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
4.胚珠(大孢子囊)被心皮(大孢子叶)所包被。
5.受精后心皮形成果皮,胚珠形成种子,总称为果实。
6.种子的胚乳由受精的极核(中央细胞)发育而来,为三倍体的新组织。
种子具有1~2枚子叶。
植物学-被子植物分类 1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栎属 (Quercus)
栎属 (Quercus)
栎属 (Quercus)
3. 莲科 Nelumbonaceae *K 4 - 5 C ∞ A ∞ G ∞ 水生草本, 有根状茎, 叶心形至盾状 花大单生, 两性, 雄蕊多数(200-400),螺旋排列 果实埋于海绵质的花托内 本科仅 1 属 2 种, 种子可埋藏 3 000年以上仍 可发芽 莲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根状茎: 藕 叶: 荷叶 花托: 莲蓬 坚果: 莲子
10. 壳斗科 Fagaceae 木本; 单叶互生, 羽状脉直达叶缘 花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 总苞杯状或囊状,称壳斗 坚果 本科 6 - 8 属,800种;我国有 6 属,约300种 常见的有: 栗属 (Castanea) 如板栗 (C. mollissima) 栎属 (Quercus)
构属 (Broussonetia)
无花果属 (Ficus)
8.大麻科 Cannabaceae
草本,无乳汁,花萼5,小坚果。 大麻 Cannabis sativa L. 叶掌状全裂。
大麻 Cannabis sativa
9.胡桃科 Juglandaceae • 乔木,枝具片状髓,羽状复叶,花单性同株, 雄花成柔荑花序,果实为核果状或翅果。 • 胡桃属 Juglans 奇数羽状复叶,核果。
毛茛科
毛茛属 Ranuculus
毛茛花解剖
侧金盏属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术语 (1)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术语(一)、根根系类型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图12-1):直根系(tap root systen):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观察大豆、向日葵等根系。
须根系(fibrous root system):主要由不定根组成,各条根的粗细相差不多,呈丛生状态。
观察小麦,水稻等根系。
图12-1根系类型(二)、茎1.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寿命分为下列类型(1)木本植物(woody plant) 茎的木质部发达,一般比较坚硬,这类植物的寿命较长,均为多年生的,又分为:①乔木(tree) 指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高达5m以上,分枝距地面较高,观察毛白杨、旱柳等植物。
②灌木(shrub) 指主干不明显,分枝靠近地面,高不及5m的木本植物,观察月季、荆条等植物。
(2)草本植物(herb) 茎中含木质成分很少,柔软、易折断。
又可分为:①一年生草本(annual herb) 即生活周期为一年或更短的草本植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
②二年生草本(biannial herb) 生活周期为二年,第一年营养生长,第二年开花结实后枯死,如冬小麦、萝卜、白菜等。
③多年生草本(perennial herb) 能连续生存三年以上的草本植物,最少植物的地下部分生活多年,每年继续发芽生长,而地上部分每年枯死,如芍药、白头翁、萱草等。
(3)藤本植物(vein)植物体细而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于其他物体,以缠绕或攀缘方式向上生长的植物。
根据茎的质地可分为木质藤本(如紫藤、葡萄)和草质藤本(如牵牛、黄瓜)。
2.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分为下列类型(图12-2)(1)直立茎(erect stem) 茎垂直地面直立生长,如杨树、小麦,水稻等。
(2)平卧茎(prostrate stem) 茎平卧地面生长,不能直立,如蒺藜、地锦等。
(3)匍匐茎(repent stem) 茎平卧地面生长,但节上生有不定根,观察草莓、狗牙根等植物。
(4)攀缘茎(climbing stem) 茎上产生卷须,吸盘等攀缘器官,借助攀缘器官使植物攀附于他物上,观察葡萄、爬山虎、黄瓜等植物。
被子植物是什么
被子植物是什么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的一个重要分类群体,也被称为种子植物。
它们是陆生植物中最主要的类群,包括了绝大多数的植物种类。
被子植物以其独特的生殖方式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被子植物的起源、特点、分类以及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被子植物起源于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晚期,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裸子植物有着明显的区别。
被子植物的特征是它们的种子被包裹在子房中,通常由花的雄蕊和雌蕊组成,雌蕊座基丧失,蕊座与雄蕊略明显分离,雌蕊座与花瓣、花萼、花托整合为果实及子房。
这种种子的包裹保护了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有利于其存活、传播和繁衍。
被子植物具有多样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包括树木、灌木、草本和藤本等多种生长形态。
它们可以生长在陆地的各种环境中,从极地到热带、海拔从山谷到高山等各种环境都有它们的足迹。
被子植物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和养分,利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它们通过水和营养的输送系统,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叶片和花朵。
被子植物的分类非常庞大,大约有30多个亚纲、300多个目、约8万个科、25万个属和30万个物种。
其中,被子植物的两个主要类群是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通常为长条形,叶脉平行分布,花瓣的数量通常是3的倍数;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通常为扁平的,叶脉网状分布,花瓣的数量通常是4或5的倍数。
这些分类特征的差异使得被子植物在形态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体之一,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和氧气。
被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固定碳水化合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来源。
同时,它们还提供了许多植物性的食物,如谷物、蔬菜和水果,满足了人类的食物需求。
此外,被子植物还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功能。
它们的根系可以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被子植物的分布和生长还可以反映气候和环境变化,为生态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六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植物的观察被子植物通常依据子叶的数目、叶脉特征和花的基数特点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按照克朗奎斯特系统,双子叶植物纲分成6个亚纲。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木兰亚纲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有的系统称这类植物为离生心皮类;金缕梅亚纲是从原始的木兰亚纲起源的一个侧支,这类植物相当于有些系统中的柔荑花序类。
一、实验目的掌握原始被子植物的特征,以及木兰科、毛茛科、桑科和壳斗科的识别特征和金缕梅亚纲的演化地位。
二、器材和试剂1.实验材料木兰、毛茛、乌头、桑和栓皮栎的花与果标本;木兰科、毛茛科、桑科和壳斗科的常见植物的腊叶标本。
2.实验器材实体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针、双面刀片、玻璃皿、载玻片和盖玻片三、操作步骤1.木兰亚纲(Magnoliidea)该亚纲包括8目,39科,约12000种,以木兰科与毛莨科为代表进行观察。
(1)木兰科(Magnoliaceae)①代表植物玉兰(Magnlia denudata Desr.)花的解剖观察:由外向内剥离,观察记录,注意花被的数目与排列方式,有无萼片及与花瓣的区别,注意雄蕊、雌蕊的数目与排列方式,雄蕊有无特别之处,花托是什么形状。
心皮是离生还是合生。
纵剖心皮,观察胚珠的数目。
绘图:绘玉兰花去掉花被片的外形图。
标本观察:注意叶形、叶脉和叶缘,是否具有环状托叶痕;形成什么样的果,果成熟时如何开裂。
②木兰科其他植物的观察洋玉兰(M.grandiflora L.)常绿乔木。
注意观察在叶与果上与玉兰有什么不同,在哪些方面又有共同之处。
含笑[Michelioa figo(Lour)Spreng.]注意观察其小枝及叶柄上是否有锈色毛,花是否为顶生,雌、雄蕊之间有元雌蕊柄。
鹅掌楸[Liriodertdron chinense(Hems1.)Sarg.]注意观察其叶片和果有何特色。
通过以上标本观察,理解木兰科植物所具有的原始性状。
9-10 第八章 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
辛夷(木兰) (Magnolia liliflora Desr.)花被外面紫红色 或紫色,故又叫紫玉兰。 花芽、花蕾入药,治鼻 炎,并有镇痛作用。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2
二乔木兰(M. soulangeana Soul.-Bod.),是玉兰与辛夷的杂 交种,在园艺中约有20多个栽培品种。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9
润楠属 (Machlius): 花结构同樟属, 但花被宿存, 结实时裂片向 外反曲,羽状 叶脉。材质坚 硬。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0
• 楠属(Phoebe):与润楠属相似, 但花被裂片在果时伸长,托住果实 基部。木材优良。如滇楠 Phoebe nanmu ( Oliv.) Gamble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托叶
4
③ 花大单生于枝顶, 外被1至数枚苞片。 玉兰花大而美丽,直 径可达15㎝。花被花 瓣状,色白,微有香 气,9片,螺旋状着 生于花托最下部,每 轮 3 片。
注:玉兰的萼片与花 瓣间无明显的形态差 异,故将二者合称为 花被。
玉兰形态结构被认为是现代被子植物中原始类群的典型。花瓣可 以和面煎食。果和花蕾入药,解热、发汗通窍。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7
山胡椒Lindera glauca (Sieb.et Zucc.) Blume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 米;树皮灰白色;小枝黄褐 色,有毛;芽鳞片红褐色。 叶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 背面苍白色,密生细柔毛。 花序有短花序梗,花2—4朵 成单生。果实球形,熟时黑 色或紫黑色。
第五节 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ae)
(木兰纲 Magnoliopsid)
• 概述:本纲包括6亚纲、64目、344科,约200
雌雄异株的植物
单性花1、裸子植物:银杏、苏铁、松树、罗汉松、红豆杉等2、被子植物(1)杜仲科:即杜仲,特产于我国中部及西南各省。
树皮能入药,能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
雌雄异株。
(2)桑科:如桑树、无花果、构树、榕树。
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
(3)大麻科:如大麻、葎草、啤酒花等。
花单性异株。
(4)荨麻科:如苎麻。
花多单性,聚伞花序。
(5)胡桃科:如胡桃(核桃)、麻柳等。
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柔荑花序,雌花为穗状花序。
(6)壳斗科:如板栗、栎树。
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
(7)桦木科:如桦树、榛树等。
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柔荑花序,雌花为穗状花序。
(8)藜科的菠菜,雌雄同株,但目前已培育出全雌株。
(9)葫芦科:如黄瓜、南瓜等,花单性,同株或异株。
(10)杨柳科:如杨树、柳树等,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常先花后叶。
(11)槲寄生科:如槲寄生,严格的说属于单性花。
(12)冬青科:如冬青、枸骨等,花单性,雌雄异株,也有杂性花。
(13)大戟科:如橡胶树、油桐、蓖麻、乌桕、大戟、一品红、木薯、巴豆等,花单性,为聚伞花序、杯状花序或总状花序和穗状花序。
(14)芸香科的花椒属、黄檗属。
(15)柿树科:如柿树、君迁子等,花单性异株。
(16)泽泻科的慈姑,花单性,总状花序上部为雄花,下部为雌花。
(17)水鳖科:如黑藻、水鳖等,花单性。
(18)槟榔科的棕榈属(花常单性异株)和椰子属(雌雄同株异花)(19)天南星科的半夏属(雌雄同株异花)(20)莎草科苔草属,如舌叶苔草,花单性无花被。
(21)禾本科禾亚科玉蜀黍,如玉米,雌雄同株异花菠菜:【科属】为藜科植物菠菜的带根全草。
【别名】菠棱、赤根菜、波斯草、鹦鹉菜。
一二年生草本。
主根粗长,赤色,带甜味。
基出叶椭圆或箭形,浓绿色;叶柄长而肉质。
花单性,雌雄异株。
柳树:垂柳:杨柳科,柳属。
观赏特性落叶乔木,高可达10一15米;树冠倒广卵形。
小枝细长下垂。
叶片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一16厘米,宽0.5 -1.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叶缘有细锯齿,背面蓝灰绿色; 叶柄长约0.6一1厘米。
【人教2023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过关】课时训练第5课时 被子植物的1生(附解析)
课时训练(五)被子植物的一生[限时:30分钟]A 基础达标1. [2021·北京石景山模拟]黄豆芽是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其可食用的部分不包括( )A. 胚芽B. 胚轴C. 子叶D. 胚乳2. [2021·齐齐哈尔]面粉大多是由小麦种子磨成的,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中榨取出来的。
面粉和花生油分别来自种子中的( )A. 胚芽和子叶B. 胚乳和子叶C. 胚根和胚轴D. 种皮和胚乳3. [2021·临沂]如图甲、乙分别为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K5-1A. 滴加碘液后,图甲中的③变蓝B. 甲、乙所示结构中,②内储存着营养物质C. 萌发成幼苗时,②发育成植物的叶,④发育成植物的茎,⑤发育成植物的根D. ②③④⑤共同构成新植物体的幼体4. [2022·新疆]学习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相关知识后,小影同学设计了“小麦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验,据下表推测,三天后种子萌发数量最多的一组是( )组别甲乙丙丁种子数30粒30粒30粒30粒温度25℃5℃25℃25℃水分干燥适量的水适量的水过量的水A. 甲B. 乙C. 丙D. 丁5. [2021·重庆江津]下列关于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的生长依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B. 根尖的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C. 根尖的伸长区细胞较长,排列整齐,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D. 幼苗移栽后出现萎蔫现象,是因为损伤了根冠和分生区6. [2022·烟台]“明前茶,两片芽。
”清明前,茶树叶芽长出新叶。
在海阳市茶园采茶的同学发现,绿茶的新叶是由发育而来的( )图K5-2A. 1B. 2C. 3D. 47. [2022·广东]木棉花(如图K5-3)是广东凉茶“五花茶”的原料之一。
下列关于木棉花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K5-3A. 图示为木棉的营养器官B. 木棉花中有雄蕊和雌蕊C. 花药成熟后散发出花粉D. 受精后胚珠可发育成种子8. [2022·宜昌]豌豆开花前,用纸袋套住一朵花,最终它也能产生种子,原因是豌豆花( )A. 不需传粉B. 光照不足C. 不需受精D. 自花传粉9. [2022·北京顺义一模]如图K5-4为火龙果花与果实的纵剖图。
8 被子植物1(胡桃科-壳斗科)
各论——被子植物
胡桃科-壳斗科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学院
季春峰
胡桃科Juglandaceae
主要特点:
– 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芳香油 – 枝条常片状髓 – 雌雄同株,花单性、单被——不规则苞片
雄花♂ :*P(3-6)A3- ∞——葇荑花序。 雌花♀ :P (3-6) G(2:1)——穗状、总状。柱头2裂。 – (假)核果或具翅坚果。
性,主根明显,不耐移植。萌芽力强。
繁殖
– 播种繁殖。种子落地后常很快发芽。小苗主根发达-截根。
应用:
– 树冠雄伟,浓荫如盖,秋季叶色变为金黄色或黄褐色,
季相变化明显 – 适于我国东部风景区造林——不同种类的差别。 – 园林中可孤植、丛植、或群植,也适于工矿区绿化。
Castanea
Castanea molissima
分布:
– 8属50种——北温带,热带亚洲; 中国:7属27种。
常见属种
常见属-比较
胡桃属Juglans—— 山核桃属Carya—— 枫杨属Pterocarya——
– 种类:枫杨P. stenoptera
基本特征
– 枝髓片状,果实有肉质皮,雄花序单生-雌花序穗状。
– 种类:胡桃J. regia、胡桃楸J. mandshurica、野胡桃、黑核桃
基本特征
– 枝髓实心,果实有木质皮,雄花序3条聚生-雌花序穗状
– 种类:美国山核桃C. illinoensis、山核桃C. cathayensis
基本特征
– 枝髓片状,果实为具翅坚果。雄花序单生,雌花序总状
其他——
– 青钱柳属Cyclocarya——化香属Platycarya——黄杞属
被子植物的简介
被子植物的简介被子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的一类,其种子在果实内成熟后,由果实的一部分或全部包裹着。
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群落之一,包括了多种多样的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被子植物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分类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个门,包括了大约30万种植物。
根据植物的特征和进化关系,被子植物被分为两个类群: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通常为长条状,如玉米、水稻等;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则呈现出两片对称的形态,如向日葵、玫瑰等。
二、特征被子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们的种子在果实内成熟后被果皮所包裹。
这种包裹保护了种子免受外界的伤害,也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此外,被子植物的根系发达,可以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茎直立,可以支撑植物的体型;叶片广泛而多样,不同的植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和生长需求,形态和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三、生命周期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和繁殖四个阶段。
种子发芽是被子植物繁殖的第一步,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开始发芽生长。
幼苗生长阶段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能量,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并逐渐形成根、茎和叶。
开花结果是被子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们通过花朵吸引昆虫或风力传粉,从而完成了繁殖的过程。
最后,果实成熟后,种子被包裹在果皮内,等待传播到新的地方。
四、生态意义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量转化为有机物质,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其次,被子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调节大气中的气体组成,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被子植物还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维护水文循环。
同时,被子植物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药用植物,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它们以果实包裹种子为特征,具有丰富的形态和结构。
被子植物花(1)
花冠类型
(1)十字形花冠:离瓣花,花瓣四片,上部外展成十字形,十字花科 植物。 (2)蝶形花冠:离瓣花,花瓣5片。位于上方最大旗瓣1,侧面2片较小 称翼瓣,最下面两片最小,顶端常部分连合并向上弯曲称龙骨瓣。豆科 植物具有。 (3)唇形花冠:合瓣花,花冠下部筒状,上部二唇形,上唇常二裂, 由两枚裂片连合而成,下唇由3枚裂片连合,唇形科植物。 (4)舌状花冠:合瓣花,花冠基部连合呈一短筒,上部向一侧延伸成 扁平舌状。如菊科植物头状花序中的舌状花。 (5管状花冠:合瓣花,华冠管细长呈管状,菊科植物头状花序中有管 状花冠。 (6)高脚碟状花冠:合瓣花,花冠下部细长如管状,上部水平伸展开 呈碟状。如水仙、丁香 (7)钟状花冠:合瓣花,花冠筒宽而较短,上部裂片扩大外展似钟状, 沙参。 (8)漏斗状花冠:合瓣花,花冠筒较长,自下向上逐渐扩大,上部外 展为漏斗状,旋花科植物。 (9)蔷薇状:离瓣花,花瓣向四周排列,辐射对称。如桃等蔷薇科植 物。 (10)轮状花冠:合瓣花,花冠裂片向四周扩展辐射对称,龙葵等茄科 植物。(9)和(10)也称辐射状花冠
菊花的头状花序由多个舌状花冠的小花组成
唇形花冠,合瓣花。
益母草的唇形花冠,合瓣花。
龙葵的轮状花冠,合瓣花。
豌豆的蝶形花冠,离瓣花。
迎春的高脚碟状花冠,常6裂,合瓣花。
桔梗的钟状花冠,合瓣花。
沙参的钟状花冠, 合瓣花。
花冠钟状漏斗形,合瓣花。
豆科植物的蝶形花冠,离瓣花。
格桑花的头状花序由中央的管状花和边缘的舌状花组成
(一)花柄(花梗)
花柄或称花梗,通常呈绿色,圆柱形。是着生花的 小枝,是花朵与茎相连接的部分;植物种类不同, 造成花梗的有无、长短、粗细各有差别。结果时花 梗成为果柄。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如松、柏、杉等常被用于城市绿化,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景观设计
裸子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适合用于景观设计,增添自然美感和生态效益。
裸子植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中药材
裸子植物中的一些种类如松、柏、杉等被用作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药物提取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number {01}
目 录
• 被子植物 • 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比较 • 被子植物与人类生活 • 裸子植物与人类生活
01 被子植物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具有根、茎、叶、花、果实 和种子的分化。
特点
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即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胚; 花粉粒在柱头表面萌发并形成花粉管,通过花柱到达子房完成受精;种子被果 实包裹,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
02
在南半球,裸子植物主要分布在 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某些 地区。
03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比较
繁殖方式的比较
被子植物
大多数被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内包含胚芽、胚轴和胚 根,能够生长成为新的个体。此外,某些被子植物也具有无 性繁殖的能力,如分株、根茎等。
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主要通过孢子繁殖,孢子是裸子植物的生殖细胞。 与被子植物不同,裸子植物的孢子发育成原叶体,再由原叶 体受精产生种子。
从裸子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可以用于制作药物,如从松树中提取的松节油具有抗炎、抗 菌作用。
THANKS
包括松科、柏科等,其特点是叶子多为针状或鳞片状,常绿 或落叶。
银杏纲
只有银杏科,银杏是唯一的现存银杏纲植物,其特点是叶子 呈扇形,果实为黄色。
被子植物分布依据
被子植物分布依据
被子植物(Angiosperms)是一类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的植物,它们拥有被子,这是一种由花粉和胚珠组成的结构,用于传播种子。
被子植物包括许多种不同的植物类群,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灌木和花卉。
被子植物的分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条件、生态位置和植物间的竞争。
在气候方面,被子植物可以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生长,但是某些类型的被子植物只能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生存。
例如,某些热带植物只能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中,而某些寒带植物则需要冷而干燥的气候条件。
土壤条件也是影响被子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被子植物需要适宜的土壤条件才能生长。
例如,某些植物只能在碱性土壤中生长,而其他植物则需要酸性土壤。
生态位置也会影响被子植物的分布。
生态位置指的是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包括植物生长的土地类型、高度、阳光强度等。
某些植物可能只能生长在特定的生态位置,例如海拔高度较高的山区或者潮湿的沼泽地。
植物间的竞争也会影响被子植物的分布。
在某些地区,植物之间可能会竞争资源,例如水、阳光和养分。
这可能导致某些植物无法生存,而只有更适应竞争的植物才能在该地区生存。
总的来说,被子植物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条件、生态位置和植物间的竞争。
这些因素可能会相互作用,影响被子植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
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1
蓮葉桐
蓮葉桐科
別名:臘樹
本地自生種 生活習性:常綠喬木 生長特性:原生育於恆春海岸林中,垂直 分佈200公尺以下,熱帶樹種。喜充足陽 光,對土壤不挑剔,耐風及耐鹽性佳, 為理想海岸防風林樹種。 型態特徵: 1.幼樹皮平滑,老樹幹灰色並有白、褐色 之明顯裂紋。 2.單葉互生,葉兩面皆平滑、富光澤,圓 形盾葉,端尖突,葉面綠至暗綠色,葉 脈黃色。 特別註記: 1.葉柄著生於葉身的方式如蓮花,故名蓮 葉桐;此外葉片表面向塗一層臘,亦稱 臘樹。 2.最特殊為果實,具疏鬆枝纖維質海綿組 織空腔,中空構造增加浮力,易隨海水 漂游,因生長於海岸林,故果實藉海流 力量傳播。
蘭嶼肉桂
樟科
本地自生種 生活習性:常綠小喬木,株高3~6公 尺。 生長特性:性喜溫暖濕潤,不耐乾旱、 積水地、嚴寒和空氣乾燥,喜光又耐 陰。
型態特徵: 1.葉基3條脈明顯,均延伸近葉端,葉 脈於兩面明顯隆起,網狀細脈尚顯著。 2.葉面平滑,葉柄面有溝,新葉紅色。 特別註記: 1.臺灣特有種,僅產於蘭嶼,原產地已 嚴重瀕臨絕滅。
直幹相思樹
含羞草科
別名:旋莢相思樹、大葉相思樹、馬占相思
原產地:澳洲 生活習性:常綠中喬木 生長特性:於陽光充裕,氣候溫暖處,環 境適應快。根系具固氮細菌,能肥化貧瘠 土質。深根性,鬚根少,移植困難。 型態特徵: 1.具明顯、筆直之中央主幹,幹面有大大小 小的塊裂,幹基形成板根。 2.單葉互生,葉基歪斜、漸狹,全緣,假葉 鐮刀狀,刀背略直,刀刃處呈弧型彎曲, 葉面平滑,葉兩面均為淺綠色。 特別註記: 1.引進臺灣做速生樹種造林用,新材淡褐色, 可做紙漿材料,幼葉可充為飼料。 2.多採播種繁殖,因種子含臘質,先用 80°C熱水浸泡一夜,軟化種皮後再播種。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一)被子植物发生的地质时期:白垩...
4.克朗奎斯特系统 克朗奎斯特(Cronquist A.)是美国学者,他 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是1958年发表的。他1981 年修订的系统将被子植物划分为11亚纲83目383 科。这一新系统与塔赫他间(1980)系统的主要观 点趋于一致,但不用“超目”的分类单元。例如, 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而非其他裸子植物;木兰 目是现存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也是其他被子 植物的出发点;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原始双子叶植 物中可能与睡莲相似的草本植物。
3.塔赫他间系统
塔赫他间(Takhtajan A.L.)是前苏联学者,其系统是 1954年公布的,并在1959年以后作了几次修订,最后 一次修订是在1987年。他认为被子植物系起源于种子蕨, 并通过幼态成熟演化而成的,而不是起源于现存的裸子 植物或已绝灭的本内苏铁或科达树。由于被子植物具有 极为简化的雌、雄配子体和独特的双受精现象,因此提 出被子植物单元起源的观点;草本由木本演化出来,单 子叶植物起源于水生双子叶类具有单槽花粉的睡莲目莼 菜科(Cabombaceae)。木兰目是最原始的代表,由木兰 目发展出全部被子植物。至于被子植物的发源地,他提 出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到西南太平洋的斐济。塔赫他 间1987年系统含12亚纲166目533科。
(四)被子植物起源的地点 1.高纬度起源说 2.低纬度热带起源说 ①现代被子植物中多数原始的科都集中分布在低纬 度的热带,如木兰科 ② Camp 提出南美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有许多种接 近被子植物的原始祖先 ③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的支持 3.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假说 孙革在辽西发现辽宁古果(1.5亿年以前)
恩格勒以花部的构造,尤其是花被的特征所显示的递增的复 杂性安排被子植物的系统。把无被或单被、风媒传粉的类群安排 在最前面,认为它们在被子植物中处于原始的地位,花被的分化 成为花萼和花瓣,以及花瓣的连合代表被子植物发育的较高阶段。 整个双子叶植物划分为单被花群、离瓣花群和合瓣花群,每一群 又依据从明显的下位花一直到完全的上位花来表明演化的方向。 他还认为现存的多心皮类和柔荑花序类并无直接的联系,前者来 自叶生胚珠的孢子叶类,后者出自孢子穗类,恩格勒称此为被子 植物的二元起源。1964年版恩格勒系统对目的范围和位置作了重 新的划分和变更,但仍以柔荑花序类作为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 这种以柔荑花序类作为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认为由单被花发 展到双被花,由离瓣花发展到合瓣花作为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理论 基础的学派称为柔荑花序学派,又由于其创始人是恩格勒,也称 为恩格勒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由前被子植物经过退 行演化分支出来,与双子叶植物平行发展,承认它与木兰目和毛 茛目有联系。 中国植物志采用1936年版的恩格勒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椰子
肉穗花序多分枝, 外具大型苞片
Rhopalostylis sapida
棕榈
棕榈花序
雄花纵切
雌花纵切
雄花离析
雌花离析
天南星科
识别特征:草本,叶具长柄,网状脉,佛焰花序
(肉穗花序外具彩色的佛焰苞);花被小或退化,子 房上位,浆果。
代表属:龟背竹 水浮莲 芋
禾本科
P2-3 A3,6 G(2-3:1:1)
荷花玉兰
木兰
A、玉兰为高大乔木而辛夷为灌木或小 乔木; B、玉兰花萼与花瓣常不可分,常9数, 又有园艺变种多至12-15者;辛夷花萼 与花瓣差别明显,萼片3,常绿色披针 形,花瓣6,外紫而内白。 C、玉兰花期早与辛夷;然随不同地域 花期也有别,不可单凭此为据。
含笑
花腋生,开放时不全部张开,雌蕊群有柄
有性—卵式生殖(种子),繁殖慢,但 变异性强。
六、分类依据:具有种间差异的特征
七、 花程式 花图式 检索表
八、被子植物分类和常见科属代表 相关概念: 苞片:花序内的变态叶,广义上,任何和花序 有关的叶片均称为苞片。多数聚生在花序外围 的为总苞,生于花序梗上的为小苞。
距:花距是某些植物的花瓣向后或向侧面延长 成管状、兜状等形状的结构,比如凤仙花科植 物都有长长的管状距,有些兰科植物也有距。
对生,唇形花冠,轮伞花序,二强雄蕊,子房4深裂, 花柱生子房基部,4小坚果。
代表种类:芝麻 益母草 薄荷 黄芩
菊科
向日葵
雄 性 期 管 状 花
雌 性 期 管 状 花
花纵切
聚药雄蕊
托片
花蕾
连萼瘦果
伞形科:胡萝卜 芹菜 茴香
单子叶植物纲 棕榈科
识别特征:棕榈型乔木,纤维发达,大 型叶,丛生于顶端,肉穗花序多分枝, 外包大型佛焰状苞片;子房上位,胚 珠单生,浆果或核果。
识别特征:多草本,秆圆形,常中空,节和节间明
显,叶二列互生,叶鞘多为开口,组成花序的单位是 小穗,小穗再进一步组成穗状、总状花序,每小穗由 小穗轴、一对颖片、1至多枚小花组成,每1小花由1对 稃片、2枚浆片、3(稀6)枚雄蕊,雌花由2(稀1或3) 心皮组成;颖果。
3.配子体:更简化, 雄配子体(花粉 粒)只有两个细 胞,即生殖细胞 和管细胞。雌配 子体(胚囊)无 颈卵器,只有8核 7细胞。
4.特殊性:双受精
四、演化规律:形态多样,疏导功能完善, 生殖器官简化—经济 高效 适应能力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五、繁殖方式: 无性—营养生殖,如:扦插、嫁接、压
条、分根等。繁殖快,有利于保持母本的 优良性状,但变异性差。
鹅掌楸
樟科
代表植物:香樟、肉桂。 一般特征: 乔木,叶和树皮具油腺及樟脑香气味。 单叶互生,革质,叶脉为三出脉。 花小,常构成总状、圆锥状花序。 花各部轮生,趋向定数,大都为3基数,无花萼和花冠之分。 雄蕊明显分化出花丝和花药,花丝基部有腺体,核果。
樟树
樟树
肉桂
毛茛科
识别特征:多为草本,裂叶或复叶,无 托叶,雄蕊多数,心皮离生,聚合瘦 果或聚合蓇葖果。
一、分类:2个纲(双子叶和单子叶),20多万种。 二、类型:茎叶体 有胚 高等 维管 显花
有花—雌蕊 三、主要特征 1.生活史:异形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配子体更
退化,终生寄生,居间/孢子减数分裂。 2.孢子体: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更完善多样;合 轴分枝为主;木质部含导管,韧皮部含筛管和伴胞; 具有真正的花;具雌蕊,形成果实。
总 苞
小 苞 片
花距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种子 常具2片子叶
仅含1片子叶
根 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
茎 维管束常呈环状排列, 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具形成层
叶 常具网状脉
常具平行脉
花 花部常5或4基数
花部常3基数
花粉 常具3个萌发孔
代表种类:毛茛 牡丹 黄连 白头翁 特殊性:根部生物碱多,有毒,聚合
蓇葖果,最原始的草本类型。
毛茛
萼片 种子
蜜腺
白头翁
莲科
睡莲
王莲
山毛榉科(壳斗科)
识别特征:木本,单叶互生,羽状脉直达叶缘,
常形成齿芒;雄花成柔荑花序,坚果外包壳斗。
麻栎
石竹
雌蕊
雄蕊
花瓣 花萼 小苞片
子房上 部横切
月季花茎上的刺少,刺比较大,每节大致有三 四个,花茎光滑 玫瑰刺多,有刚毛,且花茎上的硬刺密密麻麻
月季叶泛亮光,玫瑰叶无亮光
果柄
种子 种皮
子叶
内果皮 果心线
花被维管束
A萼裂片;B雄 蕊;C花柱宿存 于果顶端
海棠
梨
桃花
花纵剖
败育种子
杏
内果皮
中果皮 外果皮 种皮 子叶
豆科
识别特征:复叶具托叶,小叶常全缘;蝶形花冠,
二体雄蕊;荚果。
代表属
豌豆属
叶卷须
豌豆
托叶
旗瓣
翼瓣
龙骨瓣 花萼
荚果
豌豆花解剖
茄科
主要特征:常草本,叶互生;花两性,整齐,
花冠折扇状,5数,有时花序腋外生;花药常 顶孔开裂;子房2室,多胚珠,浆果或蒴果, 花萼宿存。
代表种类:马铃薯 番茄 辣椒 枸杞 烟草
马铃薯
茄
唇形科
识别特征:植物含挥发油,有香气;茎四棱,叶
常具单个萌发孔
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科
识别特征:木本,单叶互生全缘,具环状托叶痕。花 单生,大而美丽,花被不分化,雌雄蕊多数,螺旋 状排列在柱状花托上,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洋玉兰(广玉兰、荷花玉兰) 玉兰(白玉兰) 木兰(辛夷、紫玉兰) 鹅掌楸 含笑
特殊性: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一个科
玉兰
洋玉兰
A-胚乳 B外种皮 C内种皮 D托叶环
花瓣 与雄 蕊在 基部 联合
花纵剖
中轴胎座
十字花科
识别特征:草本,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侧膜
胎座,具假隔膜,角果。
代表种类:油菜 荠菜 白菜 萝卜
喙
胎座框 果瓣
假隔膜
蔷薇科
识别特征:叶互生,常具托叶;花5基数,常具杯
形、盘形或壶形的托杯,周位花;雄蕊多数,生托杯 上。
玫瑰和月季的区别
月季的花朵也较玫瑰要大一些。 玫瑰的叶子,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且 叶皱有刺。也就是说,一支玫瑰花小叶柄上面 的叶子至少有5片;但是月季的,奇数羽状复 叶,小叶3-5片,叶子光滑、平而无刺
子房下部 横切
花纵切
果实纵剖
蒴果齿裂
种子
锦葵科
识别特征:常具星状毛,叶常具掌状脉,具副
萼,花瓣螺旋状,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 具刺;蒴果或分果。
代表种类:锦葵 棉花 木槿
锦葵
花芽
分果
分果瓣
花正面观
花解剖
中轴胎 座
花瓣 花萼 副萼
异花花粉
萎缩 花药
开花第二 天
开花第一 天
药室 花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