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法深化分子克隆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步法深化分子克隆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摘要:尝试采用“基础针对性练习—科研论文讨论—自主设计综合实验—生物公司参观”四步法模式,对分子克隆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围绕分子克隆技术中“dna重组克隆包括切、接、转、增、检五大单元操作”。采用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步骤来深化分子克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达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四步法”具体内容及作用如下:第1步巧设作业题目,打牢基础,强化应用能力。第2步,任务引领,剖析实例,组织课堂辩论,创造应用机会。第3步,实施综合设计性实验,实践中锻炼分析具体问题、验证具体设计和强化实际操作的能力。第4步,著名生物技术公司的生产流程的参观,明确分子克隆技术在生物技术产业中的整合效用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分子克隆技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21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适应21世纪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的形势以及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培养高素质创新及应用型人才是从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者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分子克隆技术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新兴学科。学生对分子克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与实验教学关系密切,实验方法先进与否直接影响高素质应用型创新

人才的培养。我们通过不断探索,根据分子克隆技术课程特点就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基础针对性练习—科研论文讨论—自主设计综合实验—生物公司参观四步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分子克隆技术包括把来自不同生物的基因同有与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dna在体外人工连接,构建成新的重组dna,然后送入受体生物中去表达,从而产生遗传物质和状态的转移和重新组合。分子克隆的主要思想是外源基因的分离、克隆、扩增和表达。就整个流程而言,分子克隆技术包括切、接、转、增、检五大单元操作。

1该课程现状与存在问题

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使得基因工程、分子克隆技术等成为高校生物类专业的必修课,国内外该类课程开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1分子克隆

技术特点课程的核心理论部分包括外源基因的分离、克隆、扩增和表达,其中涉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载体、基因分离、基因表达等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内容抽象、晦涩、难懂,实验过程中微观表象难以观察,经常使学生产生深奥、难学的畏难情绪,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分子克隆

“四步法”深化分子克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g2100049)技术。就整个流程而言,分子克隆技术包括切、接、转、增、检五大单元操作。这些操作技术涉及到很多工程

类的设计,在一系列的流程中,要环环相扣,设计严谨、准确才会有正确的实验结果出来,使学生不知从哪里着手和怎样深入下去的问题,每当在毕业论文课题、工作的应用中涉及该门课程应用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13该课程所

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很有限,学生不愿提前预习,预习没有针对性,实验过程中抓不住重点,具体做的过程中,匆忙赶进度,效果不好,过后学生糊里糊涂,因此在随后的科研课题中碰到同样的问题照样不会,浪费了教学资源,影响了教学效果。

14理论课程

和实践课程结合的不紧密,理论部分讲解过后,督促学生巩固知识不够,作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内容太少,使得学生不能有意识的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缺乏主观能动性。

15学生的主

动参与机会不多,很多学校实验课设置和实施中,老师成为完全的主导,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不参与实验准备,不了解实验目的,分组实验中多人一组导致实验资源不够,使很多学生不愿意动手,只根据出勤、实验报告给分数不能完整地反映学生的真正的实验水平及能力。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经常会出现学习和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所学知识用到课题研究中,掌握的知识能促进就业、增加就业选择机会,也是培养应

用型人才的重要一步。

2课程改革教学设计思想与特色

《分子克隆技术》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知识呈爆炸式发展,我们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就业形势,开展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社会竞争实力为专业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具有专业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借鉴美英高校课程教学经验,建立了“围绕中心、循序渐进、任务引领、阶段实践、有机整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为将来用分子克隆技术生产各种高附加值生物制品奠定了基础。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和生命科学专业立足于培养具有合理的生物技术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分子克隆技术是我校生科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该课程内容繁杂,概念抽象,理论性和技术性强,然而当前高校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更好的协调这一矛盾,尝试从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进行系列的思考和改革尝试。

21课程改革的目标

211建立科学和完善的“四步法”内容和模式,细化提高每步骤中的具体问题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

212该方法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得到提高,表现在参与

的积极性上,设计的主动性上,以及讲解和实验时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上,得到最佳的参与模式。

213相应的建立一套更好评价的反馈方法和体系。

214学生能准确完成老师布置的第1步引物设计、载体分析的作业,高质量的完成第2阶段的科研论文讲解,准确完成第3阶段连贯性实验内容,第4步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就业前景结合上认识更深刻。

22主要特色

221首次围绕分子克隆技术中的核心技术“dna重组克隆包括切、接、转、增、检五大单元操作”为中心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来深化课程改革,其中涵盖了理论、科研论文、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整体应用案例多个内容,通过感性认识、主动参与设计、亲自试验到参观体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将该课程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222尝试让学生参与设计的连续性实验,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学生主动讲解自己的设计、讲解科研论文,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发挥。

223本项目围绕分子克隆技术中“dna重组克隆包括切、接、转、增、检五大单元操作”。为主线,以知识应用的顺序,经历了知识的分解再到整合的步骤,逐步的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了技术的应用性。

224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加强了教学效果,尝试以网络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