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字学融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思考与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摘要】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通过历史文化知识的穿插与渗透,激发学生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通过灵活、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文言积累,优化教学效果;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审美情趣及想象能力;加强优秀篇目的背诵和默写,强化学生语感,增加语言积累,促进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历史文化的穿插与渗透语感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就是向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近;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课程标准》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第八条写到:“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在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今天,新教材中加大了文言文的量,必修的20个单元中,不仅有古代叙事散文﹑古代写景散文﹑古代议论散文﹑古代人物传记﹑古代抒情散文共5个古文单元,在小说和戏剧单元,还分别选有《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窦娥冤》。
在选修课中,有《先秦诸子选读》。
近几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部分的分值比例相较过去也在加大(占到了21.3%)。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而不容忽视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与探索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文言教学,就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谨在此分享予读者,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一.通过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穿插与渗透,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以促进文言教学。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_张俊昭
1.与“短”相对。 例如: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荀子·劝学》)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贾谊《过秦论》) 2.由 具 体 的 事 物 的 “长 ”,引 申 为 抽 象 事 物 的 “ 长 ”, 即 指 长 久,用来形容时间长。 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 3.引申为年长的:排行第一的,跟“幼”相对。 例如: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华侍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王羲之《兰亭集序》) 是故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 (苏轼 《石钟山记》) 4.引申为动词增长,生长。 例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 例1、2之 “长 ”读chang。 例3、4之 “长 ”读zhang,其 义 亦 为 “长”这个概念的引申,即“变长”,形容词的动化。 上述四种义 项,若从读音入手,再结合字的本义,“长”的这些意思就很容 易掌握了。 (二)克
[关键词] 文言文;字词;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145-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希望 通过文言文教学,让学生能够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并且在这个 基础上拓展阅读,进而能对古代作品进行鉴赏评价,为形成一 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而言,文言文 字词是学生领会文言文中所蕴含人文精神的基础工具。因此, 理解字词是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重中之重。纵观高考 语文全国卷和各省市的试卷,文言文阅读占着很大的比重,其 题型的设置,也是建立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要学 好文言文就必须先过字词这一关, 文字学注重文字的内部结 构和发展规律,以求更好的理解其本义和引申义。因此文字学 的知识在促进中学文言文字词的学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 势。曾经有学者就提出过“古文字教学法”,就是把甲骨、金文、 篆文等古文字形体运用到文言文字词的教学中。 本文所要讲 述的文字学的角度,就是利用许慎分析汉字结构的“六书”理 论来分析中学文言文中的字词, 从而让学生在字词的理解上 事半功倍,为文言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以文带言 文言并重——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思考
以文带言文言并重——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思考发表时间:2019-11-20T11:07:26.0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作者:兰园丽[导读]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进程中,文言文是学生避免不了的学习坎坷,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是值得老师思考的问题。
兰园丽(乌鲁木齐县庙尔沟中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63)摘要: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进程中,文言文是学生避免不了的学习坎坷,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是值得老师思考的问题。
本文通过说明高中文言文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对以文带言,文言并重这种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探究,旨在提高高中文言文教育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以文带言;文言并重;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161-01 文言文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对中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与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当今时代下,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方面,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一方面是文言文本身与现代表达方式不同,让学生很难去理解;另一方面是老师没有合理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对课文死记硬背,教学效率过低。
因此,要想完善当今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不妨从“文”和“言”的联系入手,用以文带言,文言并重的理念开展文言文教育工作。
一、高中文言文学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文言文课程的开展,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的理解文言文的组词造句方式,了解课文表达的内容,还希望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看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思想智慧,从而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
因此,高中学生学好文言文对其自身有深远影响。
一方面,让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虽然在当今白话文盛行的时代,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充满了困难,很难把握文言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但是再大的苦难,学生也要去克服,只有提高中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热爱程度,优良的传统文化才不会发生断层,才能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
《 石钟 山记 》 )
4 . 引申为动词 增 长, 生长。例如 :
从 造字 的方法 来看 , 汉 字属 于表 意系统 的文字 , 字形 和字
义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 如 果 我 们 对 汉 字 形 体 结 构 能 够 有 正 确 的 认识 , 那 么 就 会 更 好 的 掌 握 汉 字 的本 义 和 引 申义 。 汉 字 的 本 义 和 引 申 义 在 较 长 的一 段 时 间 内 就 是 这 个 单 音 节 词 的 词 义 . 因
定 的传 统 文 化 底 蕴 奠 定 基 础 。 对于文 言文 的学 习而言 , 文 言 文
字 词是 学生领 会文 言文 中所蕴 含人文 精神 的基础 工具 。 因此 ,
理 解字 词是文 言文 教学 的首要 任务 , 也是 重 中之重 。 纵 观 高 考 语 文全 国卷 和各省 市 的试卷 . 文 言 文 阅读 占着 很 大 的 比 重 , 其 题 型 的设置 , 也 是建立 在理 解字 词的基础 之上 的 。因此 , 要 学 好 文 言 文 就 必 须 先 过 字 词 这 一 关 ,文 字 学 注 重 文 字 的 内部 结 构 和发展规 律 , 以求 更 好 的 理 解 其 本 义 和 引 申义 。 因 此 文 字 学 的 知 识 在 促 进 中学 文 言 文 字 词 的 学 习 方 面 有 着 得 天 独 厚 的 优
( 三) 行
许慎 《 说 文解 字 ・ 叙》 : “ 象形者, 画 成其 物 , 随 体诘 诎 , 日、
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的文字形式,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古老性质和独特特点,使得它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成为了一个难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一、理论探讨1.建立文言文意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包括语法、词汇及句式等方面。
因此,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之前,要建立起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可以通过教师讲解、课外阅读以及文学欣赏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力。
2.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汉语理解文言文文言文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
为了有效地传授文言文知识,可以借助现代汉语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将文言文与对应的现代汉语进行对照,解释其中的差异和含义。
3.注重文言文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引入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使用和表达意义。
4.多角度理解文言文的解读方法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多样,意义也存在丰富的层面。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解读方法去理解和解读文言文。
通过多角度的解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二、实践探讨1.小组互动探究通过小组互动方式进行文言文的探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分析、解读和演绎文言文的意义,通过讨论和合作,形成共同的理解。
这样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剧场演绎文言文具有戏剧性的特点,可以通过剧场演绎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言文中的情节和意义。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剧本改编和表演,将文言文的形式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到文言文的魅力。
以“文”带“言”文言融合
以“文”带“言”文言融合作者:朱丹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07期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学生被动接受,思维倦怠,文言文阅读能力无法切实提高。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廉蔺列传》为例,进行了一次尝试,转变教学方式,以期可以做到以“文”带“言”,文言融合。
文言文教学惯常都是以字词理解、串讲翻译为主,然后稍加内容分析。
这种教学方法优处在于教师易操作,学生对文言字词可以掌握得比较扎实。
但是,“重言轻文”的教学模式弊端在于学生被动接受,思维容易倦怠,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串讲,其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凸显。
早在1997年,钱梦龙先生就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
”而时隔近二十年后,我们仍在原地踏步。
黄厚江老师也曾提出:“文言文教学应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
由此,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依然需要思考在“文”“言”相生相融中实现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这个问题。
于是,在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笔者作了一次尝试,敬请大方之家指正。
一、初读文本,以初知故事为基础初步疏通一般字词本文故事性比较强,其基本情节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有所掌握,再加上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看懂文章内容。
初读文本在于学生自主达成,要求自主阅读,充分预习,利用课本注释和学习资料初步解决字词的疏通,课上针对自主学习展开提问检查。
首先是讲故事,在讲到关键的一些故事情节时,教师有意识提问该处故事情节来源于文中哪些语句,以此一方面甄别出学生是否真正通过自读文本获取了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巩固学生的自学成果,把文言字词放回文句中理解。
比如一学生讲“完璧归赵”,说到相如给赵王出谋划策,落实到文中的“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这一句,笔者就请学生依据故事情节推断落实“均”“之”“负”“曲”的意思。
渑池之会中,学生说到蔺相如要求秦王击缻的时候,笔者问“请奏盆缻秦王”该怎么翻译?多个学生都没有准确地给出翻译,究其原因在于不理解“奏”的意思。
谈谈文字学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启示_瞿林燕
字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学,着力于汉字的字形分析和字义演变, 器准备吃饭。因此即的本义就是“靠近食器吃饭”。《说文》:
普及汉字知识,以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即,即食也。”后来由“靠近吃饭”引申出“靠近、接近”义。
四、注重汉字的形体分析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高中语文
把汉字的构形分析引入教学,是因为汉字作为表意文字, 人教版第二册第 4 课《诗经·卫风·氓》)
在最初产生的阶段大都保持着原始的绘画特征和表意特征。
此“即”意为接近。今成语有“若~若离”、“可望而不可~”
汉字(尤其是它的原始形态——甲骨文、小篆)对于我们确认 的“即”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
本义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既”字甲骨文作,字形与“即”相似,都是一个人在食器旁
(一)通过汉字的形体分析来讲解词的本义
,是人的脚趾头,用来代表人的脚。人的脚离开某地前往别 先哲智慧的结晶。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先哲气势非凡的胸襟抱
处,自然显现“往某处、到某处”的含义。
负、流光溢彩的思想情感和不同凡响的家国意识。多年以后,
经过这样一番讲解,学生对“之”字有全新的认识。“之” 我们在困厄中若能想到孔孟的高论、老庄的洒脱,应该能够进
很多汉字在形体上非常相似,但所蕴涵的意义却截然不
三、文字学知识普及的必要性
同,例如“即、既”。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它们的使用频率都
文字学知识的讲授在中学语文教育阶段可谓严重缺失,在 非常高。基于它们在读音和形体上的相似性,我们仍然可以
课堂教学占据主渠道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字学的教授几乎是 借助形体分析来辨别其差异。
的最初用法是作动词,其他诸如作助词、代词由此演变而来。 退自如;在失意时若能以司马迁的不屈自勉;在得意时能够不
对高中文言文教学几点体会
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成效提高不快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过程不优、教学空间不广等。
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应当针对这些不足,进行优化和改进,为文言文教学成效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培养学生兴趣,消除文言文学习畏难情绪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存在畏难情绪是普遍现象,这样的消极情感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教师应当从非智力因素入手,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兴趣,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参与度。
1.引入历史故事和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内容一般和历史故事、著名典故等具有广泛的联系,笔者在教学中首先从这些关联的历史故事、历史典故入手,让学生在趣味性的信息演示补充之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这样的历史故事与典故作为补充的背景下,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消除学习中存在的畏难情绪。
2.穿插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将课外阅读作为增加学生知识积累、提升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每学期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并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将阅读量分布到每一个月、每一周,并对阅读类型进行了规定,将文言文阅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数量进行相应的规定,让学生在阅读之中自主开展文言文阅读,熟读成诵,在大量的文言文阅读中巩固和提升阅读能力。
3.开展竞赛延伸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兴趣不高。
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枯燥感、乏味感,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学活动形式进行了优化与改进,以开展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对文言知识的掌握,笔者尝试通过让学生分组自出试题,交换检测、批阅的方式来巩固学习,这种新颖的模式使学生的内心竞争欲望被激发了出来,在你追我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优化教学过程,彰显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学习和作文教学被许多高中语文教师称为两大难点,突破教学成效低位徘徊的困境,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二、文言文学习的具体方法 第一,文言文学习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其句 子结构中含有许多倒装、后置等复杂的句法结 构,这对 于 学 生 记 忆 知 识 来 说 有 相 当 大 的 难 度。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一定要多注意 对句式结 构 的 积 累。 人 教 版 的 《劝 学 》是 一 篇 参考价值相当大的文章,提出了“学不可以矣” 这一著名 的 观 点,然 后 进 行 了 详 细 的 论 述,并 利用多种比喻来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在于不 仅可以增长个人的知识才干,还可以影响个人 的品行。学习文言文就是要不断学习和总结 句式结构的不同特点,理解每个句子所表达的 具体含义,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和明白文章的真 正含义。 第二,整体把握文言文的主要思想比整体 把握白话文的主要思想要难很多,所以不能了 解文章的主要含义就不能明白和理解文章的 最主要思 想。 因 此,在 学 习 文 言 文 的 同 时,也 要学会用文章的整体内容来理解文章的中心 思想,而不是过分在意某一句的具体含义。总 之,要明白 每 一 个 通 假 字 都 有 其 特 定 的 形 式, 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就一定能找到学习 文言文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将这些技巧转化成 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应用于高中语文知识 的学习中去。 第三,语感的培养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前 导条件。如果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没有完全 掌握语言知识的特点,就会造成朗读或者阅读 时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语感是文言文最主 要的语言 特 点,喜 欢 并 善 于 阅 读 的 学 生,往 往 在语感方面比那些不喜欢阅读的学生来说要 相对好一些,因此,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也能 读好文章并且较快地找到文章中需要断句的 部分,从而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语感的培养需
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武宏山文言文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考试中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部分。
因此,如何搞好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就成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字词积累,过分注重文章赏析的倾向。
我认为这种做法有本末倒置之嫌。
没有对字词作必要的疏理,没有对文章内容比较全面的把握,要想对文章有比较深入的理解,那几乎是不可能做好的事。
而且,作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现代文的理解能力,因此,对文言文内容的全面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如何做到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呢?下面我就我的理解谈一下看法。
一、强调诵读,培养语感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传统的重要的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古人读书未必先疏通字词的障碍,字词的意义是从反复诵读乃至“倒背如流”中“悟”出。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边看注释边诵读的习惯,极大地影响了诵读的流畅性。
我要求学生至少要读两遍课文,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抛弃注释,大声诵读课文。
如果时间允许,则要求学生当堂由熟读以至能够背诵全文。
在此基础上逐步解决疑难问题,最后归纳全文内容和特点也便水到渠成,容易得多了,效果自然也会好起来。
二、对照注释,初步疏通文意现在的教材,注释都比较繁富,学生结合注释,一般都能弄懂文意。
只是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过分地相信学生的自觉性,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致使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没有落到实处。
教师要督促学生勤动手,养成不拿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一是要将注释中对文中重要字词的注释“搬”到课文上,以期收到学生在读的时候,无意中记住了该词意义的功效;二是要将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标示出来,便于询问请教或者作为听讲时的重点。
三、强调对句子和文章的翻译通常的情况是,学生可以说出单个字的意思,却不能将整个句子翻译得通畅,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翻译句子和文章的能力。
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
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文”“言”的有效融合
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文”“言”的有效融合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以需要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重点强调。
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明确区分“文”和“言”,同时还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掌握。
在掌握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文”和“言”的融合,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性加强,这样一来,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效果会有显著性进步。
总的来讲,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关注“文”和“言”的融合,讨论“文”和“言”的融合策略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突出。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融合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明确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并改变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这对于文言文教学实效提升帮助巨大。
总结现阶段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发现,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割裂了文言文的“文”和“言” ,这种人文割裂“文”和“言”联系的教学方式使得文言文教学变得单一,且记忆点也更加多元,所以学生的学习难度有了显著增加。
长期以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思维模式以及方法会走向歧途,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要关注“文”和“言”的融合。
1.“文”和“言”关系解读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要强调“文”和“言”的有效融合,首先要对“文”和“言”的关系进行明确。
就具体的关系研究来看,“文”和“言”就像是一对兄弟,二者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
1)文指的是文章,强调的是文章的整体解读,这对于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界定文章的情感表达有重要的意义[1]。
2)言指的是语言和文字,具体指的是构成文章的文言字词,其是文章的基础,如果没有文言字词,完整的文章表达是无法实现的。
简单来讲,“言”构成了“文”,是“文”的基础单位,而“文”的整体表达对“言”的利用有选择性,所以在文章中,“言”的具体使用需要以“文”的整体表现方向为参考。
简单来讲,“文”和“言”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两个方面,一个强调整体,一个强调细节,二者的统一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二者割裂的情况,这对于文言文教学整体效果提升非常不利。
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文言文教学的思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言文作为一门古代语言的代表,也逐渐淡出了现代教育的视野。
然而,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语言都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学习文言文也有助于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文言文教学。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文言文作为一门传统的语言,也在这个变化的潮流中遭遇了一些挑战,甚至有些黯淡了起来。
现今许多学校对文言文课程的设置已经大幅缩减,甚至取消。
而对于还在教授文言文的学校,也集中在一些重点中学,对于其他学校来说,文言文成为了一门被忽视的课程。
然而,现代汉语和文言文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很深的联系。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可避免地学习到一些文言词汇、句式,而且这些文言语言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也会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因此,文言文教学的缩减和降级,实际上是对我们学习语言的一个极大的限制。
二、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应该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强调文言文教学的实用性,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结合很多学生对于传统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认为学习了文言文没有什么实用性。
这时候,教师们应该找到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联系,让学生明确文言语言中所包含的价值和意义,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和句型可以转化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用到。
2.创造深入浅出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时感到压力很大,因为不仅老师的要求较高,还有考试的压力。
这时候,教师们应该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通过想要的游戏、小组互动、阅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也能够一点点地掌握其中的精髓。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受到大众欢迎的文体,也是中国历史文献中存在的重要文本,而高中文言教学作为高中文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面对高中文言文教学,在教师的担当上,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历史与文化含义、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文言文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刺激作用。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语言文字背景知识,注重学生的活动性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总结等实践能力,力求塑造一种思考方式,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
最后,在教学活动设计上,应尽量贴近学生,注重生活化、实用化与深层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
总之,高中文言文在历史和文化概念上对学生具有很大的价值,一定需要建立恰当的教学理念,加以有效的实施,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才能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使课堂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舞台。
只有深入的研究、总结和多种探索,才能更加完善高中文言文教学课程,给学生带来更多知识更有用的知识。
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初探
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初探
文言文是传统的汉字书写文字,具有古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注重文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就是对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文字教学应该注重字形和字义的教导。
文言文的汉字使用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有些字形有所变化,有些字义也有所扩展。
我们需要通过注音和注释来帮助学生理解字形和字义,并与现代汉字进行对比。
文字教学还应注重词汇和句式的教授。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的词汇和句式,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式的用法和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例句和句型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式。
文字教学还应注重语法和修辞的讲解。
文言文的语法和修辞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有些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
我们需要通过语法和修辞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加以运用。
文字教学还应注重实践和运用。
学生通过理解和熟悉文言文的文字、词汇、句式、语法和修辞等知识,可以通过模仿和创造,写作文言文的作文,阅读原著文言文的文章,进行演讲和对话,从而提高他们的文言文能力。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文”和“言”统一的研究体会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文”和“言”统一的研究体会摘要根据笔者个人的教学体会和对兄弟学校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觉得现在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对文本中“言”的教学比较重视,即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等落实得比较到位,而对“文”的方面注意的不够,挖掘的不深,造成了重“言”轻“文”的现象。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研究体会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对如何做到“文”和“言”的统一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对实词、虚词等“言”的掌握,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做法,这里不再赘述。
那么,如何发掘文言文中“文”的内涵呢?一、拓展文言文本深度1.要发掘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
高中课本所选的文言篇目,很多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教学中千万不可忽视。
例如《鸿门宴》中就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授。
2.要感受文言文的情感内涵。
有些文言文篇目的教学要披文入情,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言文的情感内涵,例如《归去来兮辞》的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课文中流露出来的细腻的感情,充分感受字里行间流淌的美好情感,以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3.要领会文言文的哲理内涵。
很多文言文包含着丰富的哲理,能激励人生,启迪思想。
《游褒禅山记》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要追求崇高的目标,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
《石钟山记》鼓励人们要有实践精神、探索精神。
这些道理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重视学生主体体验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放手发动学生,培养学生注重诵读、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主要采取了"朗读--自读--质疑--讨论--答疑--总结--朗读"的教学模式。
强调朗读,培养学生语感,理解文意,熟读课文,有利于学生背诵。
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的熟读成诵才能记忆长久,并且产生极强的语感。
2.利用教材,有尺度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教育,构建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文言文课堂,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并重,既要有“文”,又要有“言”,使文言文教学具有真实的语文味。
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文言文中的遣词用句跟现代的白话文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些词句甚至完全相反。
文言文大多晦涩难懂,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记忆和理解。
因此,一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对文言文学习有抵触情绪。
文言文的学习是从初中就开始的,但初中阶段学习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知识,只停留在背诵和了解文章大意的阶段。
到了高中,难度加大了,要掌握字词的含义、用法及其语法功能,还要学习几种特殊的文言文句式。
初高中文言文教材的衔接不紧密,难度突然加大,很容易让学生晕头转向,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
二、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原则1.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文言文感兴趣才能学好文言文。
传统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动自发地学习文言文。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课外也主动地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串讲”的方式。
对文言文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解释,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严谨认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单调无趣的文言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除了对文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自然风光。
三、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1.培养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文言文,而且,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遣词用句有很大的差别,读起来很拗口,这就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不了兴趣。
所以,教师要通过诵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多多接触文言文,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字学视角下的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探究
文字学视角下的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探究随着中学历史、语文等课程对文言文的要求日益加强,文言文教学已成为中学必修内容。
而文言文教学核心在于实词教学。
然而,目前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存在问题,例如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为此,本文从文字学视角出发,探究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一、实词教学的必要性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代表,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文学等资源。
而文言文中的实词,具有着实际意义,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文言文实词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文言文具有繁复的句式结构和充分的典故知识,若不掌握实词,则不可能理解文言文。
其次,实词是典故知识的载体。
文言文是以典故为基础的,而典故往往通过实词来体现。
最后,实词教学可以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词的学习可以了解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增强文化底蕴。
二、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宏观。
现行的文言文实词教学主要以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体系为主,缺乏具体的语境与实际应用。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文言文实词教学方法主要是背诵与填空,这种方法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老师的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差距,长时间的无效教学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流失。
针对实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多种对策。
首先,教学内容应注重实际应用。
除了基本语法、词汇外,教学内容应加入更多的实际例句和语境,注重实际应用。
其次,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传统的背诵、填空等方法可以辅之以图表练习、联想记忆等方法,以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
最后,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老师应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反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文字学视角探讨了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的必要性、存在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 ,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意 义 的 变 化 , 随 着 汉 字 的简 化 , 汉 字 的 生 了 巨大 的 变 化 , 比如 好 多 部 首 和 偏 旁 都 发 生 了 简 化 或 调
一
些 原 始 意 义 正 在 逐 渐 消 亡 , 如 果 不 去 引 导 学 生 接 触 并 学 整 了位 置 。 面 对 简 化 后 的汉 字 ,学 生 不 知 道 它 们 的 原 始 形 习 古 代 汉 字 的 形 体 演 变 , 学 生 将 很 难 理 解 一 些 汉 字 所 传 达 态 , 往 往 无 法 体 会 汉 字 所 隐 含 的 文 化 内 涵 。我 们 通 过 对 文
对 文字 学 融于 高 中文言 文 教学 的 思考
。何 平
摘 要 :文字是解读文本、研 究文本 的基础 ,而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重要 学说 ,它探究文字的形体及意义的演变 历程 。探 究文 字的字体及 意义的演变,有 利于引导 学生体会 文字的本 义及其 引申义,进 而深入理解文字的文化 内 涵,最终可以准确解读 文本 的 内容。古代 汉字是 象形文字,它具有绘 画的美感 ,学习古代汉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审美感知 ,进 而提升他们 学习文字 的兴趣 ,实现 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文字学 高中文 言文教学 影响
有 异 议 的 。 即 使 对 无 论 在 文 化 知 识 方 面 还 是 人 生 阅 历 方 面 百 姓 对 三 国 人 物 的 主 流 认 识 ( 曹 操 的 “ 白脸 ”说 ) , 如 大
都不可能 完全理解 、读懂名 著原著 的初 中生 ,笔者仍然 主 加上鲁 迅对演义 中刘备 、诸葛亮 的评说 : “ 显刘备之长 欲
取经 徒 哪 里 去 了? 其 实大 家 如 果 认 真 读 过 《 西游 记 》 原 著 , 对 周 版 的 “ 僧 ”, 也就 会 多 几 分认 同 了 ! 唐
的文 化 内涵 。 字 形 体 演 变 的 分 析 ,可 以有 效 地 让 学 生 了解 汉 字 的 本 义 ,
通 版 、 青 少 年 版 以及 所 谓 的专 家 通 俗 解 读 版 。 不 过 倒 也 不 了很 多可 行 、 有 效 的 阅 读 方 法 ,这 也就 是 笔 者 比 较 推 崇 的 难 理 解 ,大 部 头 的 原著 “ 劳 什 子 ”太 费 时 伤 神 ,还 是 这 阅 读方 法 多样 化 。 这
一 、 文 字 学 有利 于 学 生 理 解 文字 古 今 意 义 的 差别
文 言 文 教学 一 直 是高 中 语文 教 学 中 的 “ 路 虎 ”, 拦
师 生谈之色变 ,高 中文 言文 的难 点何在 的不 同,汉字 也在不断地 发生着变 革。新 中
体 演 变 有 关 , 汉 字 的 形 体 在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 发 生 了 巨大 变 国 成 立 以 来 , 汉 字 经 历 了迅 速 的 简 化 历 程 ,文 字 的 形 体 发
其中看到 了与我们看 过无数遍 的电视剧 《 西游记 》里完全不 月活动 、召开互 动式读 书交流会 、举 行就作 品某一方面 内
一
样 的 “ 僧 ”形象 :哕 哕 嗦 嗦 惹 人 厌 ,无 能无 德 让 人 烦 。 唐
容 的 辩 论 会 ( 《 国 演 义 》 与 《 浒 传 》 的 忠 义 观 比 如 三 水
作 为 一 名 从 初 中就 热 爱 中 外 名 著 的 读 者 、 一 个 因 为 爱 国 演 义 》 中 的 “ 刘 反 曹 说 ”是 与 《 国志 》 中 的 “ 曹 拥 三 拥 名 著 爱 文 学 而 走 上 教师 岗位 的 语 文 老 师 ,笔 者 对 此 还 是 持 反 刘 说 ” 正 好 相 反 的 ; 同 时 我 们 还 可 引 导 学 生联 系 我 们 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很 多人 ( 包括笔者在 内)是喜欢 生写读 后感有趣 得多 ,有 效得多 ,从而有利 于激发学 生阅
看 《 游 记 》 的 , 尤其 是 六 小 龄 童 主 演 的 影视 剧 作 ;但 当 我 读 长 篇 名 著 的 兴趣 ,吸 引他 们 能 够 利 用 业 余 时 间 去 主 动 探 西 们 再 看 到 周 星 驰 版本 的 《 话 西 游 》 时 ,不 少 人 一 定 会 再 次 究 、 阅读 文 学 名 著 。 大 把 “ 厘 头 ”的 搞 笑搞 怪 帽子 扣 到 周 星 驰 身 上 , 因为 我 们 在 无 此 外 , 有 条 件 的 学 校 或 班 级 定 期 举 办 文 学 名 著 读 书
“ 简约而不 简单 ”的简易通行 本好读 ,而且还 收到 了一 举
级 ”的。
以长 篇小 说 《 国演 义 》 为例 ,我们 可 开展 比较 阅 三
书 《 国 志 》 ,学 生 很 容 易 就 会 发 现 同 写 “ 国 ” , 《 三 三 三
两 得 之 效 : 我 读 过 了诸 多 名 著 , 我 的文 化 素 养 可 是 “ 著 读 ,让 学 生 在 对 小 说 《 国 演 义 》 阅读 之 后 再 接 触 一 下 史 名 三
张他 们 蹲 下 身 来 、 下 心 来 对 名 著 的 原 著 作 品 进 行 原 生 态 厚 而 似 伪 ,状 诸 葛 之 多 智 而 近 妖 。 ” 由此 可 综 合 、 辩 证 地 静 阅读 。 评 析 人 物 形 象 、探 究 文 本 内 涵 ,这 样 做 就 要 比单 纯 要 求 学
引导 中 学 生 愿 读 、 “ ” 读 文 学 名 著 是 一 个 重 要 的课 悦 题 ,对 于 提 高 学 生 文 化 素 养 , 传 承 文 化 经 典 起 着 非 常 重 要
我们 会 不 禁 心 生 纳 闷 :那 个 心 系 取 经 大 业 、 仁厚 善 良完 美 的 较 ) 、 做 名著 阅读 积 累 卡 片等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