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次重大地震中的钢结构
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第九组组员:陈耀铭、黄伟鹏、江信贤地震与民用建筑一、民用建筑在地震中的震害特点(一)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及分析1)震害现象(1)墙角的破坏:房屋的四角墙面上开裂以至于局部倒塌的现象。
(2)楼梯间的破坏:楼梯间两侧承重墙出现严重的斜裂缝。
(3)内外墙连接的破坏:内外墙连接处出现竖向裂缝,严重时纵横墙拉脱。
造成纵墙外闪倒塌,房屋丧失整体性。
(4)突出屋面的屋顶间等附属结构的破坏:地震时,平面突出部位出现局部破坏现象。
相邻部位的刚度差异较大时尤为严重。
突出屋面的屋顶间、烟囱、女儿墙等附属结构,由于地震“鞭鞘效应”的影响,一般较下部主体结构破坏严重,而且突出部分面积和房屋面积相差越大,震害越严重,如图所示。
(5)墙体的破坏:墙体出现水平裂缝、斜裂缝、X形裂缝,严重的则出现歪斜以致倒塌现象,图所示。
方向平行的墙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墙体首先出现斜裂缝,如果墙体高宽比接近1,则墙体出现X形交叉裂缝;如果墙体的高宽比较小,则在墙体中间部位出现水平裂缝。
(6)其他部位常见破坏:由于楼盖缺乏足够的拉结或施工中楼板搁置长度过小,会造成楼板坠落;由于伸缩缝过窄,不能起到防震缝的作用,地震时缝两侧墙体放生碰撞而造成破坏。
2)分析:历次大地震,如1963年前南斯拉夫地震,1972年美国费尔南多斯地震,1976年罗马利亚地震,1975年营口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中,都证明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房屋震害是相当严重的。
在地震作用下,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底层承受着上不砖房倾覆力矩的作用,其外侧柱会出现受拉的状况;底层为内框架时,外侧的砖壁柱则会因砖柱受拉承载力低而开裂,甚至严重破坏;底层为半框架时会出现底层横墙开裂,而后由于内力重分布,加重了层半框架的破坏;底层商店住宅,由于需要大空间,横墙较少,因底层的抗震能力弱形成特别的薄弱楼层,造成破坏特别严重。
(二)钢结构房屋的震害及分析1)钢结构的震害主要有节点连接的破坏、构件的破坏以及结构的整体倒塌三种形式。
汶川地震与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李国强
砌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砖木结构
四川汶川地震
震后的映秀镇航拍
砌体结构
秀
水
镇
民
兴
中
学
砌体结构 土门镇中学
钢筋混凝土框架
漩口中学某教学楼
钢筋混凝土框架
都江堰某公共建筑框架结 构局部垮塌
南坝镇-强梁弱柱导致柱顶 产生塑性铰
砖木结构
土门镇麓棠村小学
砖木结构
绵竹供星镇一农居
-80
规范要求:0.04rad
-100
-120
-60
-40
-20
CJ4 Right Connection
0
20
40
60
80
(mRad)
节点延性破坏
屈曲约束支撑
普通支撑的缺点:由于支撑受压屈曲,支撑的滞回 耗能性能较差
支撑滞回曲线
支撑屈曲
屈曲约束支撑
通过外加套 筒,约束支撑 不发生屈曲。
屈曲约束支撑构件组成示意图
P
骨架曲线
A
P
P
o
δ
(a)受弯构件
PA P
骨架曲线
γ
(c)剪力墙
MA N
骨架曲线
o
φ
(b)压弯构件
钢结构滞回特性好
结构地震输入能量的消耗
V 哈γ
V
哈V
Ein Eout
Ein
1 2
mv2d(dt)节点域
Eout
Fyup
结构滞回性能越好,结构地震反应越小。
钢结构震害小
总体来说,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 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小
1985年墨西哥城8.1级地震中不同建筑的破坏情况
(二)历次重大地震中的钢结构
第2节历次重大地震中的钢结构在本节中重点介绍一下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钢结构的震害特点及其原因分析,以及,对以后钢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什么启示。
2.1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的钢结构震害2.1.1日本阪神地震简介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有感地震约1~2千次,8级以上地震每15年一次,7~8级地震每1~2年一次,6~7级地震每年15次左右。
日本地震遍及全境,发生在日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的l0%。
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在日本关西近畿地区兵库县发生了自1923年以来在高度人口密集地区最大一次地震。
造成本次地震的起因为关西明石海峡地壳断层活动所致。
震级M=6.8,震度为6度,约相当于我国烈度表10度。
震源在距神户市南部20km的谈路岛的正下方20km处。
地震持续时间约为20秒左右。
根据地震观测记录结果,最大加速度约为813gal,最大速度约为90kine,卓越周期约为0.5~0.8s。
本次地震主要表现为竖向地震。
地表的道路、绿地、港口码头普遍开裂,裂缝宽度为10cm~50cm。
地基下沉l0cm~100cm,个别地基下沉达2m左右。
液化现象十分严重,喷砂、冒水,人工填海地基与原有地基严重脱离,最大脱开距离达2m左右。
神户地区地下土质大部分为砂质粉土,厚度约为20~30m,再往下则为一般风化岩及中风化岩。
地震中有5400多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30多万人无家可归。
大地震引起火灾、停电、停煤气,切断了高速公路、电气火车、地下电车以及新干线;使码头破坏停运,港口瘫痪,只有航空港正常运行。
地震造成的经挤损失估计在l000亿美元以上,约占日本国GDP(国内年生产总值)的2%。
损失十分惨重。
建筑物的损失(包括造成人员伤亡)占了56%。
本次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如下面的震度分布图见图2-1所示。
图2-1 日本阪神地震烈度分布图2.1.2日本阪神地震中钢结构建筑中的几种震害表现两种罕见的破坏现象即,钢柱脆断和多层钢结构房屋中间楼层整层被震塌现象,这是令人一时不解和意想不到的钢结构罕见破坏现象。
能有效应对地震的钢结构建筑
能有效应对地震的钢结构建筑4月25日,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牵动着全世界的心,全世界的目光都关注着这个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文明小国。
这次地震波及到方圆2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我国的西藏地区也是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
截止到今天已经有将近4000人在此次地震中遇难,西藏地区有将近20万人受灾。
看新闻报道,近几年的地震发生比较频繁,而且震级较大,本世纪短短15年就发生了五次大于或等于8.0级以上的地震。
不禁让人担心现在是不进入的地震高发期。
这些天灾,我们不知道会发生在哪,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会有多大的破坏力,发生的时候我们也无能为力,躲都躲不掉。
但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减少灾难发生时的损失。
地震发生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损失就比较小,这是为什么呢?日本是地震的高发国,但震后带来的损失却比较小,究其原因,建筑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经济发展一直很迅速,生活水准也相对较高,以前主要住宅以木结构为主,我们常见的榻榻米,都是底部悬空,用木头做支架,用木头做整个框架,然后搭建出来,整个建筑可以说全是以木头为原材料搭建的。
木头有什么好处呢?木头有韧性,在受到外力挤压的时候,可以轻度的变形而整体框架不受损伤。
就像一个木头笼子,你摔来摔去,可能会翻滚,但一般不会散架。
当然也有弊端了,最大的问题在于不防火,火灾隐患较大。
后来,日本受西方影响,也转型到混泥土的时代,但主要用的是清水混泥土,建筑搭建也是喜欢体块模块化,也就是模块的拼装搭建。
但是这样抗震能力就减弱,对于这个地震多发的国度,日本人有自己的“小聪明”。
很多当代日本建筑都有隔震层设计,这个隔震层一般都在建筑的基础层,用橡胶做成,很像一个橡胶做的弹簧。
在有外力的作用下能很大程度的减少对建筑的破坏。
除此之外,还开发出来地基设水槽,在上层建筑和基础层之间建一个储水层,让建筑物受到水的浮力支撑,您可能会问了,建筑那么重,水槽里的水不就挤出来了?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海水的浮力比淡水大出不少。
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3篇
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3篇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1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次破坏性极强的地震灾害,造成数万人死亡或失踪,成千上万房屋倒塌。
这次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建造房屋时要更加重视抗震性能。
而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轻型建筑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为地震区的建筑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钢结构有着许多优点,比如轻质、强度高、施工方便、可重复利用等,这些优点使其在抗震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首先,钢结构的重量轻,自重小,是混凝土结构的1/5,与砖木结构相比也轻了很多。
这就是说,对于相同的建筑面积,钢结构所需的基础就可以更小,从而使受震面积更小,所需钢材和混凝土的使用量也更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抗震能力。
其次,钢结构的强度高,大大减轻了在地震中结构的变形与破坏。
虽然由于钢的刚性大,在强烈地震中仍然会发生破坏,但钢结构有利于控制这样的破坏,避免像混凝土结构一样突然坍塌,能够给人们留出更多逃生时间。
再者,钢结构的施工方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拼装成型,而且已充分的预制装备,不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满足现代追求效率的需求。
在汶川地震中,许多钢结构房屋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例如成都金牛区的方圆8号、德阳泰康之家等。
这些钢结构的建筑因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所以在地震中显示出了钢结构的优越性。
事实证明,采用钢结构设计的建筑因为自重较小、刚度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并且避免了很多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然而,钢结构的应用还受到了一些限制。
首先,钢材价格较高,造成了建筑成本的提高,一些开发商可能没有考虑到其带来的收益。
其次,钢结构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也比较大。
另外,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对钢结构的认识和了解,致使其应用和推广程度不高。
总的来说,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轻型建筑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为地震区的建筑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从玉树地震看钢结构在震区的发展
从玉树地震看钢结构在震区的发展张爱莲张林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四川德阳618000)工程技术日裔耍】4.14玉树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本文首先概述了钢结构的抗震优越性,然后介绍了在震区推广钢结构的必要巨。
最后建议在震区应推广钢结构建筑,尤其是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建筑应采用钢结构。
法键词]玉树地震;钢结构;抗震性能2010年4月14日早上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至4月24日17时,地震已造成2203人死亡,73人失踪,12135多人受伤,1.5万户民房倒塌。
玉树地区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其抗震性能较差,地震时容易垮塌。
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大跨钢结构建筑绵阳九洲体育馆却只受到轻微损坏,成为安置灾民的主要场所。
这凸显了钢结构建筑在震区抗震减灾中的重要地位乘雌广的必要性。
1钢结构的抗震优越性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塑性韧性好、滞回特性好等优点。
1)钢结构的强度约是混凝土强度的8倍,而其密度仅为混凝土密度的32倍。
因而,在跨度和荷载都相同时,普通钢屋架的重量只有钢筋混疑土屋架的1/4—1/3,若采用冷弯薄壁型钢屋架,只约1/10,轻得更多。
2)钢结构的塑性韧性好。
在—艘霄兄下,钢结构不会发生突发性破坏,且能很好的承受动力荷载和地震作用。
3)钢结构的滞回曲线一般都较饱满。
结构滞回性能越好,其结构地震反应越小,越易实现“大震不例”。
综上所述,钢结构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2在震区推广钢结构的必要性汶川大地震中,5335名学生在地震中遇难,546名学生残疾。
2008年I田J l l汶川512地震发生后的5月16日,日本政府立即推行了—个“校舍补强计划。
,对全国学校建筑进行检查、加固。
中国在汶川大地震后对翎彗矧亢震设计规范}和仲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i封均进行了修订。
但在玉树大地震中,据媒体公开报道:”玉树70%的学校发生了垮塌,学生1㈣人数还在统计中。
”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北d冷地震中,没有一座学校建筑倒塌,原因是加州在1972年出台的条例对学校建筑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把学校按照“第一避难所“原则来建设的。
重大建筑钢结构工程用钢概况
重大建筑钢结构工程用钢概况
1.高强度结构钢:高强度结构钢通常由碳素钢和合金钢组成,具有较
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能够在大跨度和高层建筑中承受较大的荷载。
常见的高强度结构钢包括Q345、Q420、Q460等。
2.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适用于处于潮湿、酸碱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建筑工程。
常见的不锈钢包括304、316等。
3.耐候钢:耐候钢具有良好的抗大气腐蚀性能,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长
时间使用而不发生严重的腐蚀。
常见的耐候钢有Q345GNHL、Q450NQR1等。
4.桥梁用钢:桥梁用钢是指专门用于建造桥梁的钢材,通常需要具备
较高的抗震、抗风等性能。
常见的桥梁用钢有Q345qD、Q370qD等。
5.钢管:钢管广泛应用于重大建筑钢结构工程中的排水、输送介质等
方面。
常见的钢管包括螺旋焊接钢管、直缝焊接钢管、无缝钢管等。
6.特种钢:特种钢适用于重大工程中的特殊场合,如核电站、航天设
施等。
这些特种钢通常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抗腐蚀性能,常见的
特种钢包括钛合金、镍合金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钢材,还有许多其他的钢材也适用于重大建筑钢结构
工程,例如低合金高强度钢、弹性合金等。
重大建筑钢结构工程用钢在工
程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随着科
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性能优越的钢材,为重大建筑钢结
构工程提供更好的素材。
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及对策_薛彦涛
[文章编号] 1002-8412(2009)05-0093-08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及对策薛彦涛,黄世敏,姚秋来,葛学礼,曾德民,尹保江,荣维生,于 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所,北京100013)[摘 要]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部分钢筋混土框架结构的严重破坏和倒塌,震害包括结构的整体倒塌、部分倒塌、薄弱层倒塌、底层柱的柱顶和柱底的弯曲破坏、短柱的剪切破坏、框架梁端的弯曲破坏等等;此外原先抗震设计时不被注意的楼梯出现受拉破坏,有的甚至被拉断;填充墙是框架结构破坏严重的非结构构件。
框架结构这些震害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实际地震影响烈度大大超过设计设防烈度、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设计不合理(刚度突变,强梁弱柱),等等。
在对倒塌破坏的框架的震害进行深入分析后,本文提出了解决框架结构抗倒塌的方法:加强柱的抗震设计、适当布置抗震墙、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技术。
楼梯设计时应考虑地震下楼梯受力情况,采用刚性连接时,要求计算出楼梯地震效应,并进行配筋;楼梯一端与结构采用滑动连接时,可消除楼梯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设计时可不考虑地震影响;加强结构填充墙抗震性能,确保罕遇地震下不致倒塌伤人。
[关键词] 汶川地震;框架结构;震害;破坏倒塌;强柱弱梁[中图分类号] P315.9 [文献标识码] ASeismic Damage and Design Concept from the Buildings of RC Frame Structure in WenchuanEarthquakeXue Yan -tao ,Huang Shi -min ,Yao Qiu -lai ,G e Xue -li ,Zeng De -min ,Yin Bao -jiang ,Rong W ei -sheng ,Yu We n(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 earch ,Beijing 100013,China )A bstract :Wenchuan 5.12earthquake caused severely damage in RC frame .In this paper ,many kinds of damage on RC frame structure are introduced ,such as the integral structure collapse ,soft story collapse ,bending damage at the bottom and or the top of columns ,shear failure in short column ,etc .The stairs without seis mic design appear pulling damage and s ome of them are even pulled down .Filling walls are also badly damaged .The causes of the damage in RC Frame under earthquake are that earthquake intens ity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the unreasonable design such as the mutation in vertical stiffness and the strong beam and the soft colu mn ,etc .After a thorough anal y s is ,the anti collapse methods of RC frame structure are proposed :strengthening the aseismic ability of the column in design ,adding shear walls in RC frame and using base isolation or energy dissipation technology .Earthquake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stair design if stairs connect with the structure directly ,but if setting slid ing link bet ween stair and structure ,the effect of earthquake could be neglected .Strengthening the anti -earthquake performance of filling wall could ens ure no collapse happening during severe earthquake .Keywords :Wenchuan 5.12earthquake ;RC frame structure ;Seis mic damage and collapse[收稿日期] 2009-02-121 引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映秀镇。
大地震与钢结构
大地震与钢结构从我们国家抗震的结构来看,分为重钢和轻刚结构。
总体来看是有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
作为钢结构来看,一个好的钢结构是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1,有合理的结构体系,2合理的截面的选择及结点设计。
3,合理的板件连接,4,合格的施工质量。
5合理的准确的计算。
后面我讲的是日本的阪神地震的概况,发生时间是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左右,震中距神户市区约40千米,它的震级是7.2级,震度是7度,它的地震带是一些条形的分布情况。
我们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大家可以看图片。
日本地震的主要震害是地震中死亡是6433人,负伤约35000人,总计损失967亿元。
他们各各地居民住宅的被破坏计人员死伤情况,大家可以参考这个图片看一下。
它被破坏的结构是钢结构比较多一些,这些钢筋和混凝土的结构比较多。
它们把混凝土结构包括了一些钢结构内。
另外一个就是城市的受害的情况,根据这个图片上来看,有的地方是非常严重的。
从3层到5层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倒塌的大部分是一些混凝土结构。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特点大家看这个图片。
主要是格构式的破坏,我们国家在九十年代建设的房屋,没有包括这些技术。
这个结构破坏了日本绝大部分的房屋。
这种结构式的方自在日本很多。
再一个是鸡腿式的住宅楼,发生典型的剪切破坏。
还有一种是非埋入式的结构,这种破坏是柱脚的螺栓的脱开,混凝土破碎,钢筋弯曲。
这个图片里面都是柱角被拉出,这个是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件破裂。
这个是把混凝土除掉后的柱脚。
这些图片都能反映当时的一些的情况。
这个也是柱脚的破坏。
这个是非埋入式柱脚的破坏。
这个柱子是外包式的钢筋已经被折断了。
这个柱子到外包的地方,到其他方面是一个的包围式的。
起到一个的坚固的作用。
这个后来我们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方面应用的时候,都要进行一些的改革。
还有一个是钢骨及其连接的破坏,地震中有些中高层的建筑于中间层倒塌,其中一个的原因是上部为RC构下部是SRC结构。
由于材料及刚度的变化形成薄弱层。
钢结构震害分析
7根钢柱在与支撑连接处断裂,37根钢柱在拼接焊缝处断裂。
母材的断裂
支撑处的断裂
Page 25
钢结构震害分析
钢栈桥的局部屈曲
Page
26
钢结构震害分析
3)结构倒塌
Page
27
钢结构震害分析
Pino Suarez building 墨西哥城
Page 28
钢结构震害分析
车间围护墙倒塌
Page
29
谢 谢
Page
10
钢结构震害分析
Page
11
钢结构震害分析
震害调查发现,梁柱连接的破坏大多数发生在梁的下翼缘处, 而上翼缘的破坏要少得多 原因: 1.楼板与梁共同变形导致下翼缘应力增大。 2.下翼缘在腹板位置焊接的中断是一个显著的焊缝缺陷。
Page
12
钢结构震害分析
基础锚固破坏
Page
13
钢结构震害分析
7
3 0
1
1 0
27
51 4
16
23 6
总体来说,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 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小
Page 2
1978年日本宫城县远海地震(里氏7.4级) 1978年日本宫城县远海地震钢结构建筑破坏类型统计
结构 数量 破坏类型 柱 过度弯曲 梁 梁、柱局部 屈曲 Ⅴ – – 2 Ⅳ 2 – 1 Ⅲ – – 1 Ⅱ 2 1 2 11 7.4 总数
形成一条“人工”裂缝,成为连接裂缝发展的起源。
4. 焊缝金属冲击韧性 低的冲击韧性使 得连接很易产生脆性
破坏,成为引发节点
破坏的重要因素
图 “人工”裂缝
Page 16
钢结构震害分析
钢结构建筑是地震中的生命守护者
钢结构建筑是地震中的生命守护者
建筑行业建筑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还有砖木结构,钢结构和钢木结构等等。
我国目前以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为主,也是我国最多的建筑形式。
但是它的抗震性能却远不如钢结构建筑和木结构。
其中钢结构是目前所有建筑当中抗震性能最好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
【地震的惨痛教训】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但是由于过去经济水平的限制,以及人们对于钢结构建筑认识不够到位,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推广发展缓慢,但是近年来在众多地震灾害的惨痛教训当中,让钢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逐渐得到了重视,所以钢结构房屋,才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推广并在“震区”得以落实。
【汶川地震中的钢结构建筑】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绝大多数的房屋都发生了坍塌了,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其实这些灾难都是可以避免的,当中很多没有受损的房屋,据了解大多数都是钢结构建筑,而当时的钢结构建筑成为了人民群众的避难场所,以及抗震救灾的指挥中心。
日本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但是日本的建筑65%以上的全是钢结构。
【钢结构的抗震系数】
由于钢结构分散了建筑的成立点所以钢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钢结构的安全系数,钢结构建筑至少可以抵御八级地震,而在地震发生的过程当中,由于紧固件连在一起,所以构件不会因为地震的运动而发生坍塌或者构件断裂。
钢结构建筑为人们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提供了一个生命守护的安全之所,为人员的疏散和逃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被困人员伤亡的概率,给人们在地震当中创造了生存的机会。
钢结构建筑的抗震经典案例
钢结构建筑的抗震经典案例
那咱得说说日本的东京晴空塔。
这东京晴空塔可老厉害了,它就是钢结构建筑抗震的一个超棒例子。
你想啊,日本那地方地震就跟家常便饭似的。
但是晴空塔就稳稳地立在那儿。
它的钢结构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的骨架,又结实又有韧性。
在地震来的时候,这个钢结构不是那种死硬死硬的,它能像个灵活的巨人一样,把地震传来的能量给分散开。
就好比是一群人推你,你要是僵着不动就容易被推倒,但是你要是能灵活地这儿躲一下那儿让一下,就不容易倒。
晴空塔的钢结构就是这么个道理,它能通过自身的结构特点,把地震力这儿吸收一点,那儿化解一点,所以尽管日本地震那么频繁,它还是安然无恙,成为东京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天天在那向全世界展示钢结构建筑抗震的强大实力呢。
还有美国的旧金山联邦大厦。
这大厦也是钢结构建筑抗震的典范。
旧金山那地儿也没少地震啊。
这个大厦的钢结构设计得特别巧妙,就像一个精心编排的舞蹈团队一样。
地震发生的时候,钢结构之间相互协作,它们能根据地震波的震动方向和力量大小,做出相应的调整。
比如说,地震从左边来个大力冲击,钢结构的某些部分就像弹簧一样,先把这股力量缓冲一下,然后再把力量传递到其他部分,大家一起分担,这样就不会出现某个地方承受不住而崩塌的情况。
而且啊,这个大厦的钢结构在建造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各种可能的地震情况,就像一个准备超级充分的战士,不管地震这个敌人怎么出招,它都能应对自如,所以这么多年来,不管旧金山怎么地震,它都稳稳当当的,给在里面办公的人和周围的人满满的安全感。
08 工业厂房、木、钢结构震害
农村土坯房墙外闪严重,容易继续开裂,失去稳定。 (新疆巴楚地震,2003)
土坯墙外包分离 (1996年河北张北地 震)
张北地震,中等
萨尔瓦多地震,毁坏
伽师地震,毁坏
A hole rescued a old women
窑洞 土坯拱窑震害:窑洞前脸塌落,洞顶发生裂缝, 造成窑洞前部塌落。 黄土崖窑洞震害:两侧拱腿外闪,发生水平裂缝, 严重时拱顶塌落,后堵墙与拱圈拉结不牢,容易 开裂,导致堵墙外闪出现裂缝,甚倒塌。
破坏现象:地震时先是墙裂或倒塌(普遍现象),然后木 架歪斜,屋盖移位,整体倒塌。
穿斗木架房屋木架歪斜(1996年云南丽江地震)
3.7 生土结构房屋震害
土坯房:土坯、土块、夯土墙承重的房屋, 窑洞:分为黄土崖窑洞和土坯拱窑两种。 抗震能力最差
土坯房 震害:纵墙与横墙连接处开裂、墙体外闪 或倒塌,致使房屋落架。
3.4 工业厂房震害
➢ 围护墙破坏; ➢ 屋盖塌落; ➢ 屋架破坏; ➢ 立柱破坏; ➢ 局部或整体倒塌。
➢ 围护墙破坏:墙体开裂、外闪、倒塌,尤其 山墙。
高山墙,围护墙局部塌落
厂房围护墙破坏(唐山大地震,1976,中等破坏)
➢屋盖塌落:屋面板错位,震落; 天窗破坏。
屋盖震落
重型屋架屋盖震落
绵阳九洲体育馆
其主体结构和支座均无明显 损伤,仅在围护结构和钢结 构的结合处有轻微碰撞破坏。
江油县体育馆
江油县体育馆,主体结构轻微损 伤,网架结构无明显损伤,网架 结构支座松动严重。
3.6 木结构房屋震害
木结构房屋以木架为承重构件,一般屋顶也是木架,上铺 瓦。围护墙用砖,木板、或土坯、夯土,或板夹泥等。由于木 材可以就地取材,砌体使用较少,这种结构的造价非常低,在 村镇多采用这种结构作为简易厂房、仓库等。但是这种结构的 砌体墙和砌体柱强度不高,且大多年代较长,在地震中容易发 生屋面破坏和局部倒塌
从汶川大地震看钢结构的发展_罗晏斌
Indust rial Const ruct ion V ol 139,Supplement,2009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增刊从汶川大地震看钢结构的发展*罗晏斌 董事尔 史德刚(西南石油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都 610500)摘 要:/51120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许多公共建筑的倒塌更是引起了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土木工程师也在致力于寻求一种能达到防震减灾目的的建筑结构。
由于钢结构具有重量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将会在建筑住宅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在21世纪,钢结构住宅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我国常用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比较,阐述钢结构的防灾抗震特点,以此说明发展钢结构住宅的意义。
关键词:汶川地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钢结构住宅DOPING OUT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FROM WENCHUAN EARTHQUAKEL uo Yanbin Dong Shier Shi Degang(Colleg e of A rchitectural Eng ineering ,Southwest P et ro leum U niversit y ,Cheng du 610500,China)Abstract:A larg e number o f casualties and eco no mic loss w ere caused by /5.120W enchuan ear thquake 1T he collapse of public building s has attr act ed attent ion of eng ineers and researchers,who ar e devo ting to find o ut a ar chitectural structure with calamity pr oo f and ant-i seismic character istics 1Steel str ucture house will be w idely used in ar chit ectura l st ructur e design because o f its lig ht w eig ht ,go od ear thquake resistant per for mance 1Steel structure house w ill hav e a better per spective in the 21st century 1A cco rding to t he co mpar ing of ant-i seismic capability of commo n ar chitect ur al st ruct ur e,it is described the calamity pr oof and ant-i seismic char acteristics of steel st ruct ur e and illustrated the meaning of stee-l structure house's develo pment 1Keywords:Wenchuan earthquake;ar chit ectura l structure;ant-i seismic character istic;stee-l st ruct ur e ho use*西南石油大学校级基金项目(2007XJZ057);南充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2007-ZC003)。
钢结构震害分析PPT.
No.43 Failure at a beam-column connection
4 基础锚固破坏
Failure of column base
5 构件破坏
日本神户地震
Crack at the top of a column
No.42 Failure of welded part at the beam end
No.71 Local buckling of a single-column steel pier
Brittle failure of a column of a high-rise steel structure
6.1 震害特征及原因
表6-1 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中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情况
建造年份
1957年以前 1957~1976 年 1976年以后
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倒塌
7 3
严重破坏
1 1
倒塌
27 51
严重破坏
16 23
0
0
4
6
总体来说,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小。
6.1.1钢结构房屋的震害
1结构倒塌
2 支撑构件破坏
Buckling of a bracing member of wide flange cross-section
No.45 Rupture of a bracing member at a gusset plate connection
3 节点破坏 No.40 Fracture of a welded column joint (6-story steel building)
结构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下钢结构的破坏及节点抗震性能刘畅
地震作用下钢结构的破坏及节点抗震性能刘畅发布时间:2021-08-23T08:46:15.88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3期作者:刘畅[导读] 我国的建筑技术在向着安全、经济、耐久等方向飞速发展着,建筑的结构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抗震的要求更加迫切和重要。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47摘要:随着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快速发展,国民对于钢结构建筑安全性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特别在地震时钢结构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对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做了简单介绍,发现地震时钢结构建筑的破坏往往是在梁柱节点处开始;然后对近年来新型的钢结构梁柱节点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各类节点都是通过让塑性铰出现在远离梁柱节点的钢梁上,以此来提高钢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钢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1引言我国的建筑技术在向着安全、经济、耐久等方向飞速发展着,建筑的结构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抗震的要求更加迫切和重要。
虽然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其仍然存在抗震性能欠佳,施工工期长,资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重等问题。
而反观钢结构建筑,其抗震性能优越、绿色环保、施工工期短,能节约资源且使用的材料也能循环利用。
因此,钢结构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钢结构建筑主要是用连接节点将钢梁、钢柱等其他构件拼接组装而成,这些连接节点是建筑结构整体的关键部件,它需要保证所连接的梁与柱或梁与梁之间能协同工作,它的性能将直接影响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刚度和承载能力等,而这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1]。
2地震对钢结构建筑的破坏2.1梁柱节点的破坏地震作用下梁柱节点的破坏形式主要为断裂破坏[2]。
断裂破坏的类型有两种,其一是在较小的焊接缝隙处发生断裂,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角焊缝遭受到了破坏而角焊缝的尺寸又比较小无法把梁上所受到的荷载更好的传到柱上,但是即使这一部分在地震中遭受到破坏也不会对钢结构造成变形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历次重大地震中的钢结构在本节中重点介绍一下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钢结构的震害特点及其原因分析,以及,对以后钢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什么启示。
2.1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的钢结构震害2.1.1日本阪神地震简介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有感地震约1~2千次,8级以上地震每15年一次,7~8级地震每1~2年一次,6~7级地震每年15次左右。
日本地震遍及全境,发生在日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的l0%。
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在日本关西近畿地区兵库县发生了自1923年以来在高度人口密集地区最大一次地震。
造成本次地震的起因为关西明石海峡地壳断层活动所致。
震级M=6.8,震度为6度,约相当于我国烈度表10度。
震源在距神户市南部20km的谈路岛的正下方20km处。
地震持续时间约为20秒左右。
根据地震观测记录结果,最大加速度约为813gal,最大速度约为90kine,卓越周期约为0.5~0.8s。
本次地震主要表现为竖向地震。
地表的道路、绿地、港口码头普遍开裂,裂缝宽度为10cm~50cm。
地基下沉l0cm~100cm,个别地基下沉达2m左右。
液化现象十分严重,喷砂、冒水,人工填海地基与原有地基严重脱离,最大脱开距离达2m左右。
神户地区地下土质大部分为砂质粉土,厚度约为20~30m,再往下则为一般风化岩及中风化岩。
地震中有5400多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30多万人无家可归。
大地震引起火灾、停电、停煤气,切断了高速公路、电气火车、地下电车以及新干线;使码头破坏停运,港口瘫痪,只有航空港正常运行。
地震造成的经挤损失估计在l000亿美元以上,约占日本国GDP(国内年生产总值)的2%。
损失十分惨重。
建筑物的损失(包括造成人员伤亡)占了56%。
本次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如下面的震度分布图见图2-1所示。
图2-1 日本阪神地震烈度分布图2.1.2日本阪神地震中钢结构建筑中的几种震害表现两种罕见的破坏现象即,钢柱脆断和多层钢结构房屋中间楼层整层被震塌现象,这是令人一时不解和意想不到的钢结构罕见破坏现象。
1) 钢柱的脆断发生在芦屋市海滨城高层住宅小区的厚板箱形钢柱的脆断,和神户市JR 三之宫车站的圆钢管桂脆断,是阪神钢结构震害中最为实出而又罕见的构件脆断代表实例(见图2-2)这在日本也是从来没见到过的。
这种脆性破断,如果没有很大的外部拉力作用,是很难 想象会出现这样断裂的,这种破坏显然不属于正常设计和施工问题,至多有所牵连。
以芦屋市海滨城高层住宅钢柱的破断为例,小区高层住宅是1975年至1979年期间建成的。
为柱、梁、斜撑等构件组成的巨型钢框架结构。
该区为人工填土层,住宅基础采用了钢管桩支承处理。
柱子为壁厚50mm 的500mm ×500mm 箱形断面,材料为SM50。
设计和加工是比较精心的,不会存在较大问题。
然而,此次地震中,使整个占地20万2m 的海滨城小区共计5l 栋高层住宅中,经统计一共出现有53根柱子被震断的现象。
有焊缝处破断的,也有母材上破断的。
芦屋市海滨城小区高层住宅鸟瞰图见图2-3。
按巨型框架结构设计考虑(见图2-4) ,则该基本框架结构第7层和第12层(包括推及17图2-2 钢柱截面脆断实例 (a)—厚50mm 的500mm ×500mm 箱形柱脆断(中间为硬币,以示断缝大小);(b)—厚壁圆钢管柱的脆断图2-3 芦屋市海滨城小区高层住宅鸟瞰图图2-4 小区住宅框架结构的基本形式 (△—住户;x —桁梁方向;y —开间方向)层、22层)是起巨型梁作用的,其第6层、第11层的柱子,就相当于框架柱的柱头,第l 层和第8层柱子相当于柱脚,地震时在这些较弱的柱头柱脚层破坏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异常的是,如第4层也发生了总计有12根柱子在焊接部位(包括热影响区)脆断(见图2-5),这就使人难以解答了,除非焊接有缺陷,否则难以解释,那么究意问题何在呢?现在,我们先从层数方面来看,小区计有l 4层、19层、24层、29层等4种住宅形式。
但破坏现象以19层和24层住宅居多,14层的住宅总共只有6处出现裂缝,且较轻微,而所有29层的超高层钢结构房屋,则一根未损。
图2-6中所示出的某栋住宅破坏的柱子是:第4层有5根,第l 层有1根(见虚线部位)。
据了解,当初设计时是考虑地震中的框架,是由支撑→梁→柱顺序屈服的,而且即使是柱子屈服,也应该是第6层或第l 层先屈服。
不料此次地震中杆件破坏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不但未出现屈服现象,却突然出现被拉断破坏;同时,支撑和粱的破坏是由柱子先破坏引起的,破坏的梁仅有16处,支撑则仅有6处,远远少于柱子的破坏的5l 处数量。
(且都发生在第6层以下),整个破坏顺序被颠倒过来了。
当然,在此次地震力作用下,柱、梁和支撑都是满负荷作用的,也无所谓破坏顺序的先后了。
但它却可以给我们的分析提供启示。
我们可以从图2-6中进一步看到,被震裂的支撑,其腹板和下翼缘有明显的开裂和屈曲现象,紧邻的柱子有一通裂缝,下面梁的上翼缘也出现了裂缝,这种破坏现象:很可能就是柱子被上拨拉断后引起的,当然梁的裂缝与焊接固索也有关;这一破坏现象,留下的各杆件破坏程度和可依循的破坏顺序痕迹,是表露得甚为明显的。
在上述柱子破坏的情况下,整个框架结构的梁和支撑,仍能继续发挥一定抗震作用。
据日本技术人员按图2-6结构破坏形式,通过计算机分析表明,此时的结构还能抗御5度(相当代国地震表裂度8度)的余震。
因此,破坏的主导因素看来可以从竖向地震力、材料、焊接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从常识上讲,柱子受压是长期的,破断显然是由瞬间强大的拉力引起的。
因此,如按薄壁型钢受 压试验得来的设计柱子方法,应用到厚板受拉柱子上去,就应当慎重对待。
如从地震力方面来考虑,通过粗略估算,表明柱子系拉断破坏大体是符合的。
根据芦屋市火车站附近大阪煤气站设置的地震仪地震中留下的记录可知,该地地震当时的水平最大加速度值是792Gal ,即以此7.922/m s 。
水平加速度作用于芦屋市海滨城的小区框架结构上,在扣除建筑物自重等因素后,柱子地震中产生的拉力约达+50MN ;而按500×500×图2-5 某栋住宅柱子的脆断(见缺线部位)例示图2-6 支撑杆件的被切断 (a)—框架柱; (b)—支撑的破坏; (c)—梁上翼缘开裂50(mm)方管柱子断面乘以材料SM50的抗拉强度,柱子的抗拉破断能力约为+45NM ,显然.原设计主要承受轴压力的柱子,其抗震拉力大大小于地震力。
如再考虑加上场地回填土加速度的增幅作用,以及地震作用力可能比设定值还大等因素,框架结构中某些薄弱环节的柱子,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无疑是必然的了。
这仅仅是大致推断。
由于柱子是拉断的,震后的加固处理就较为简单了,在保证柱子原有抗压承载能力条件下,只考虑加加劲板处理就可以了。
这既是应急措施,也可以作为永久性的加固依据,因为象此种千年间才能遇到的罕遇地震,起码在上百年内是不会再出现的了。
该小区就是以此法进行加固,只是受到使用上的影响,仅考虑在柱子的两个面上进行加固。
2)多层钢结构房屋中间楼层的坍塌多层房屋结构出现的中间搂层整层坍塌,是阪神地震中建筑震害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征,在钢结构方面有下述两种破坏状态:一种是,采用冷弯方钢管作箱形柱子的4~5层钢结构房屋,地震作用后中间层整层不 见了。
本来在一般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多层房屋结构的破坏往往发生在首层,而此次地震中有不少结构除了首层破坏的特别多外;而凡是中间层破坏的,首层却奇迹般地存在下来,此时破坏的是第2层以上的某层被整层震毁。
图2-7是一座4层钢结构房屋。
地震中把整个第3层推毁了的情况。
在图2-8,还示出了第3层柱子焊接破坏的细部,此处很明显表现出柱子焊接没有采用熔透焊,这是该柱子破坏因设计或是固施工未有采用正确焊接连接的一个结果。
另一种是,采用工型钢做柱子的4层钢结构房屋,第l 层和第2层沿弱轴方向倒塌了,只保留下了第3层。
而第4层却整层不翼而飞了(见图2-9)。
为什么会出现整层中间层被推毁的现象呢?这是一个令人纳闷而又至今还未能找到贴切理论解答的问题。
这种破坏现象。
尤其在钢筋砼结构中出现不少,究其因,除与本次地震的作用特性有关外。
目前只能从结构设计与施工角度作些笼统分析:如,建筑物的平面形状(条形建筑长向地震反应要比短向大);结构高度方面的竖向刚度(柱断面/层高)和水平刚度(柱断面惯性矩/层高)不均匀变化,一般越往上柱子断面越细;设计地震力的估算不足(被推毁的某层有可能就因所估算的地震力比新规范规定的小);抗震墙设偏了,地震时引起了结构受扭,或因某层突然未设抗震墙,导致刚性突变;地震中的P —δ效应增大(如框架侧移的增大);中间层某层结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周期(往往在1秒以下)一致而引起共振;旧抗震规范中没有考虑梁先于柱屈服;采用的钢材强度低(如原先的SS4l 钢比SM50钢的抗拉强度低);焊接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良等等,因素是多方面的,问题是复杂的,需要进一步更深入图2-7 中间层被推毁了 的钢结构房屋图2-8 柱子对接未作熔透焊研究。
另外几种破坏形式1) 设计不合理引起的破坏此次地震中明显发现因设计不合理的破坏现象,莫过于节点设计的错误所引起的破坏了。
如采用工型钢作柱子时,型钢断面本有强弱轴之分,沿腹板方向一般是强轴,沿翼缘方向则是弱轴,当梁与柱子强轴方向连接时,一般应在柱子与梁上下翼缘相交部位内侧相应处设置加劲板,以改善传力性能。
然而,由于有的柱子在该部位未能设置加劲板,或设置了却位置不当,或是高了或低了,结果引起了节点的明显破坏(见图2-10)。
图2-10显示了地震中的梁柱节点分离,及柱翼缘被切断的情况,柱子内的加劲板没有与梁的上下翼缘同高;同时梁端采用的是角焊缝,没有采用熔透焊。
合理做法见图2-11。
2)施工中焊接不良引起的破坏 根据以往地震经验,焊接质量不良往往是发生建筑震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阪神地震中受损的钢结构,也大多与焊接因素有关:① 未采用熔透焊有些本应采用剖口焊的焊缝却做成了角焊缝,且角焊缝又未能将母材熔化,以致成了贴 角的表皮焊,这导致地震中不少焊接件因此被轻易拉开造成了破坏。
图2-12就是这样一个图2-9 仅中间层被保留下来(a)—保留了第3层; (b)—第3 层底脚损坏的细部 图2-10 梁柱节点设计不合理引起的破坏图2-11 加劲板的合理位置1—强轴上的梁;2—弱轴上的梁;3—I 型钢柱;4—加劲板实例。
在图2-12(b)中还能看出采用错误的角焊缝导致I 型母材被拔出的痕迹。
图2-12(c)则剖示了剖口焊、正确(见√号)与错误(见×号)的角焊缝的特点。
②点焊热影响引起的破坏点焊往往是钢结构拼装中焊接临时固定的措施,可是它又是焊件在外力作用下破坏的导 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