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革命:拉瓦锡、哈伯、特罗斯特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论拉瓦锡与化学革命摘要:本文记述了拉瓦锡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阐明了化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对化学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较全面的分析了拉瓦锡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并在对拉瓦锡的评价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化学革命燃烧学说燃素说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voisier,1743.8.26-1794.5.8)(1743-1794)的名字同18世纪发生的化学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举世公认的。
作为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拉瓦锡以他同代人所没有的大智大勇、独特的研究方法,在化学的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用著名的鹈鹕蒸馏实验,彻底否定了水可变成土质的陈旧错误观念;在别人实验的基础上,从合成与分解两个方面证明了水的组成,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元素学说,割断了化学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四元素说”的联系;他用精确定量分析的方法确立了化学上一条最基本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第一个建立了经典有机元素分析方法;他还和其他法国化学家一起,根据自己确立的新理论,创立了新的化学术语体系,奠定了现代化学术语体系的基础,在拉瓦锡诸多划时代的贡献中,其最大成就莫过于创立了科学的燃烧学说,彻底改变了整个化学的面貌,导致了化学史上一次深刻的伟大变革――化学革命。
《化学纲要》一书的出版则成为这场革命的总结,成为化学这门学科的奠基性著作。
一、拉瓦锡与化学革命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谈及科学发展的规律时说:“我们只提到科学上的开辟工作,包括寻找新的和未预见到的科学发展道路,以及创造一个永远变化着的宇宙图景的科学思想的奇迹,最初的和最基本的步骤总是带有革命性的。
科学的想象力,发现旧的概念太狭窄了,于是用新的概念代替它。
沿着已经开辟了的所有思想路线而继续进行发展在达到下一个需要去征服的新的领域的转折点之前,是带有进化性的。
”就科学发展的内部机制而言,爱因斯坦在这里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两种型式:进化性的积累型式和飞跃性的变革型式。
拉瓦锡与近代化学革命
拉瓦锡与近代化学革命拉瓦锡与近代化学革命摘要: 分析了十八世纪化学革命产生的的背景,阐述了燃烧氧化学说的伟大意义及其在化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并探讨了拉瓦锡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拉瓦锡; 燃烧氧化学说;化学革命; 燃素说十八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两种大革命,一种是政治大革命,一种是化学革命.两种革命,拉瓦锡都卷入其中.在政治大革命中,他被指控为罪人而丢了脑袋;但在化学革命中,他却成了旗手.他建立的燃烧氧化学说,被称为“史无前例的化学革命”.1.化学革命的背景任何一种革命,总有它的背景,化学革命也不例外.它的发生,首先取决于自身的矛盾运动.十八世纪中期,愈来愈多的物质被发现,日益复杂的实验现象相继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和化学变化的认识,也使原来试图解释一切的“燃素说”变得难圆其说了,为此,法国的拉瓦锡、施塔贝尔和贝岩、荷兰的伯尔哈费、俄国的罗蒙诺索夫等化学家纷纷向“燃素说”发出了质疑和批判. 施塔贝尔在他的《教义—实验化学》一书中指出“燃素说”的自相矛盾;更尖锐批判“燃素说”的是拉瓦锡,他说:“化学家从燃素说只能得出模糊的要素,它十分不确定,因此可以用来任意解释事物.有时这一要素是有重量的,有时又没有重量;有时它是自由之火,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有时说它能穿过容器器壁的微孔,有时又不能;它能同时解释碱性和非碱性、透明性和不透明性、有色和无色。
它真是个变色虫,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的面貌.”要真正认识燃烧的本质,必须首先弄清空气的组成和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1772年和1774年,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里斯特列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制取了氧气并研究了其性质,但他俩却笃信“燃素说”,把氧气称为“火空气”和“脱燃素气体”.虽然舍勒和普里斯特列没有真正认识到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但却为拉瓦锡的燃烧氧化学说理论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恩格斯说:“在化学中,燃素说经过百年的实验工作提供了这样一些材料,借助于这些材料,拉瓦锡才能在普里斯特列制出的氧气中发现了幻想的燃素的对立物,因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说.”①所以在客观上,“燃素说”论者关于氧气的发现,为埋葬“燃素说”自身奠定了一块最牢固的基石.虽然“燃素说”是一个错误的学说,而正是由于其形成和本身的矛盾性,才吸引了一大批拥护者和反对者去争论、去思索、去不断进行新的实验,从而加速了人们对燃烧现象本质的揭示.燃烧氧化学说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十八世纪分析化学的发展及其成就。
化学革命家──拉瓦锡
化学革命家──拉瓦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Laroisier,A.L.1743-1794),出生于法国巴黎富裕的律师家庭。
他5岁丧母,在姨母照料下生活,11岁进入当时巴黎著名的马沙兰学校,以后升入法政大学,21岁取得律师资格。
他的家庭希望他继承父业,然而他对天文、数学、植物、矿物、化学等自然科学却有深厚的兴趣。
1765年法国科学院以重奖征求一种使路灯既明亮又经济的设计议案22岁的拉瓦锡勇敢地参加了竞赛。
他的设计被评为优秀方案,荣获国王颁发的金质奖章。
这项活动给年轻的拉瓦锡以极大的鼓励,使他决心投入科学研究的事业。
由于他不断地获得研究成果,展示了出众的才华,于1768年受命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副会员,10年后成为18名正式会员之一,又任7年科学院的秘书长,实际上是科学院的负责人。
很不幸,因包税事件,被判处死刑。
1794年8月8日法国把自己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处死了,世界失去了一位人类最杰出的科学家。
拉瓦锡作出的科学贡献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掀起了一场化学革命,推翻了统治化学界百年之久的燃素学说,1772年,拉瓦锡当选为科学院院士后,主要思考的问题是燃烧的本质。
窨燃烧是怎么一回事?不仅他这样想,许多其他化学家也都感到燃素学说不能解释燃烧过程。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拉瓦锡常跟其他化学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在一个寒冷的晚上,他同实验室的同事马凯尔和卡德一起研究。
这两位同事说了,他们在高温下灼烧金刚石的实验。
按一般情况物质燃烧后总有一点灰渣,可以金刚石灼烧后却没有任何灰渣,完全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异的现象呢?他们讨论认为,因为加热是在空气中进行的,空气不会产生影响。
如果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灼烧金刚石,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第二天,拉瓦锡带来了几块金刚石,涂上一层厚厚的石墨稠膏用来隔绝空气。
然后把小黑球加热烧到通红,而且发出了光。
待小黑球冷却几小时后,剥掉涂料,金刚石仍然是完整的。
拉瓦锡推测:“金刚石消失的神秘现象竟然与空气有关。
化学革命
提出: 可燃物 - 油土 = 石土
• 1703年,贝歇尔学生施塔尔完
善燃素说,改“油土” 为“燃素”
化学革命的背景
• 燃素说实例:(A)金属 - 燃素 = 煅灰;
(B)酒精 - 燃素 = 水
• 燃素说的作用:取代了炼金术——燃素说整个十八世纪统
治了化学界——“兴是必要,衰是必然”
• 燃素说的矛盾:
(A)式中燃素增重(即“负重量”) (B)式中燃素减重(即“正重量”)
——量的概念是拉瓦锡的突破点!
化学革命的基础——质量守恒定律
• 利用天平进行研究是他突破燃素说的关键之一。
• 拉瓦锡的第一篇化学论文是关于石膏成分的研究, 他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
歌功颂德的演讲。
• 就这样,狂热过后,法国人终于懂得了
拉瓦锡的价值——二、拉瓦锡之死⑤
• 拉瓦锡之死的直接原因是当过征税官,成为“革命”的对 象——试想,假如当初不放弃富有的律师职业,何来如此杀 身之祸?但是,如果不是那个果断的放弃,何有化学史上 的拉瓦锡及其“一死惊天下”?!
• 有人认为,拉瓦锡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他在论文中常常不提或很少提及 别人的研究工作,这一点是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这是否与其个人恩怨
有一定关系呢?
• 总之,革命政权逮捕了包括拉瓦锡在内的征税组织成员,以惊人的
速度审判所有人并宣布死刑——1794年5月7日开庭审判,24小时内执行。
• 拉瓦锡对岳父耳语道:“放大胆些,这只不过一刹那的事,然后—— 就是永恒。” 他第四个登上断头台,泰然受刑而死……
②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 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 质分类的新体系;
化学小史(1)——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化学小史(1)——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这期为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拉瓦锡是法国伟大的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743年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1761年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1763年获得律师资格。
拉瓦锡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自然科学,其后组织参加对法国矿产的考察,1768年25岁的拉瓦锡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拉瓦锡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对近代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在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对物质基本构成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四元素说”与“燃素说”这两种理论上。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学说:“四元素说”“四元素说”起源于古希腊,经泰利斯、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发展起来,“四元素说”认为世界万物均是由土、气、水、火组成,并且这四种元素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毕达哥拉斯提出土、气、水、火是由冷、热、湿、燥四种基本物性两两组合形成的。
虽然“四元素说”的提出说明古希腊哲学家已经意识到世界的物质性,但是由于这种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统治着科学界,导致化学的发展停滞不前。
四元素说示意图“燃素说”17世纪,德国化学家施塔尔对大量燃烧现象进行总结后,系统地提出“燃素学说”,他认为火是由无数活性小颗粒构成的,这些颗粒可以与其他元素相互化合形成新的物质,也能以游离形式存在,这些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火焰,分散在大气中则使人感受到热量,这便是所谓的“燃素”。
他指出物体一旦失去燃素就会变成没有生命的灰烬,而当灰烬获得燃素,物体又会复活。
在当时有限的认识水平上,这两种学说能够较好地解释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些学说逐渐与许多新发现的自然现象产生矛盾,随着矛盾不断激化,拉瓦锡等一批近代化学先驱开始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推翻这些错误的学说。
“鹈鹕蒸馏实验”为推翻土是由水转化而来的论断,拉瓦锡设计了“鹈鹕蒸馏实验”。
他首先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到鹈鹕蒸馏器中,密闭后称量装置的总重量M1;然后连续加热装置101天,因为鹈鹕蒸馏器可以将水蒸气冷凝并重新流入到蒸馏器内部,所以在加热过程中不会造成水汽的蒸发,经过长时间加热会在装置底部析出少量沉淀物;接着称量加热后装置的总重量M2,比较发现M2=M1;更重要的是,拉瓦锡发现沉淀物重量恰好等于蒸馏器加热前后重量的减少值,并且加热前后装置中水的重量几乎没有变化。
近代化学革命
近代化学革命拉瓦锡(1743一1794)的“氧化说”推翻了统治化学界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燃素说”,促进了化学领域中的诸多变革,进而掀起了一场全面的彻底的化学革命。
本文分析了18世纪化学革命产生的的背景,阐述了燃化学说的建立过程以及其在化学发展史上的影响,并探讨了拉瓦锡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以及其给后人的启示。
标签:拉瓦锡;氧化学说;化学革命;燃素说1、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历史背景1.1燃素说的全面崩塌燃素说是德国哈雷大学医学与药理学教授施塔尔提出的,可燃的要素是一种气态的物质,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即“燃素” 。
它在燃烧的过程中从可燃物中飞散出来,与空气结合,从而发光发热,这就是火。
由于燃素说能把大量事实联系起来,解释当时发现的化学现象并指引人们进行新的实验,因此很快得到许多化学家的支持。
然而,由于施塔尔和他的支持者没能制取到纯净的燃素,并且也不能解释金属煅烧失去燃素却增重的问题,燃素说也受到质疑[1]。
十八世纪后半叶,新发现的化学现象层出不穷,燃素说面临全面危机。
在这种化学思想空前混乱的情况下,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站了出来,高举化学改革的旗帜,引领着大家走向正确的道路。
1.2拉瓦锡的质疑1774年,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金属煅烧实验,实验表明确实有增重现象。
拉瓦锡查遍了所有权威文献,也未能找到满意的解释,于是他觉得很有必要考察前人的实验和理论[2]。
他审查了百年前波义耳做过的实验,认为波义耳的实验定量性不足。
在精密的定量实验前,这个曾经深信燃素说的化学家也对燃素说产生了怀疑,提出了金属煅灰的增重与燃素无关,而是由于与空气中的某种物质结合的原因,这便是拉瓦锡氧化学说的雏形了。
1.3氧化学说的建立在提出自己的假设后,拉瓦锡想通过从金属煅灰中直接分离空气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可他的实验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就在拉瓦锡的研究陷入到瓶颈期的时候,普利斯特里的来访给了拉瓦锡新的希望。
普利斯特里告诉拉瓦锡他用凸透镜加热汞煅灰的时候发现了一种脱燃素空气。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1774年他用锡和铅做了著名的金属煅烧试验: 把精确称量过的锡和铅分别放在曲颈瓶中,封 闭后,准确称量金属与瓶的总质量。然后再加 热,使铅、锡变为灰烬发现加热前后总质量没 有变化。其后,一方面他发现金属经燃烧后质 量却增加了,这说明所增的质量既非来自火中, 亦非来自瓶外的任何物质,只可能是结合了瓶 中部分空气的结果。
其他化学成就
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在1789年出版的历时四年写就的《化学概要》里, 他列出了第一张元素一览表。 编著《化学概要》
他为后人留下的杰作是《化学概要》,这篇论文标志 着现代化学的诞生。在这篇论文中,拉瓦锡除了正确 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史上还第一 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
Thank you
另一方面,他把瓶子打开时发现空气充了进 去,瓶和金属煅灰的总量增加了,而所增加的 量和金属经燃烧后增加的质量恰好相等,这是 对他以上想法的有力证明。在这鲜明的事实面 前,拉瓦锡对燃素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金属 的煅灰会不会是金属和空气的化合物?
拉瓦锡受到普利斯特里和舍勒的启发,做了很 精细的实验。由于这个实验一连进行了二十天, 所以被人们称为“二十天实验”。 拉瓦锡发现,实验结束时,钟罩里的空气的体 积,大约减少了五分之一。 拉瓦赐把那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气体,称 为“氧气”(舍勒所谓的“火空气”)。
此后不久,水的合成和分解试验取得成功,氧 学说被举世公认了。这一学说的建立,把人们 长久未能解释的燃烧的秘密揭开了。于是人们 知道了氧是具有确定性质、可度量、可采集的 气体物质,与所谓神秘的“燃素”毫无共同之 处,因而燃素说从此遭到完全破产,使得化学 科学割断了与古代炼金术所保留的联系,而能 够按照物质的本来面目进行研究,它开始蓬蓬 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卷1999 第8期科技史话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周雁翎对于法国人来说,178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也正是在这一年,法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同胞拉瓦锡(A L Lavoisier,1743~1794)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化学基础论#,完成了近代化学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
建立氧化燃烧理论燃烧现象是自古以来人们看到的最普通的剧烈化学变化。
那么,燃烧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自然哲学家、炼金术士和化学家们。
早在16世纪,人们就知道,加热锡或铅等金属会产生金属灰(即金属氧化物),并且重量增加。
这一现象被称为金属灰化或煅烧。
17世纪中期,英国化学家波义耳(Boyle,1627~1691)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重复了这种金属的灰化实验。
他由此提出的∃火粒子论%认为,金属灰的重量增加,是∃火粒子穿过玻璃器壁与金属结合%的结果。
因此,火是由具有重量的∃火粒子%形成的。
17世纪末期,德国医生施塔尔(G E St ahl, 1660~1734)提出了一种燃烧理论!!!燃素论。
这种理论认为,可燃物体富含燃素,燃烧过程就是推动燃素的过程。
金属的灰化过程与木材或煤的燃烧过程一样,它们都释放出燃素。
物质燃烧后,燃素就被释放到空气中。
因此,空气不但是燃素的携带者,而且可将燃素传递给其它物质。
例如用煤煅烧金属矿石,煤中的燃素就可通过空气传递给金属矿石。
用这种方法就可使矿石转变成金属。
燃素论的提出,在当时确实解决了许多与燃烧现象有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然而,它所遇到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的困难在于,它不能解释燃烧或金属灰化过程中重量的变化。
如煤燃烧时失去大部分重量,而金属灰化时却重量增加。
那么,在失去燃素后,物质的重量究竟是减少还是增加呢?燃素论给出的答案是自相矛盾的。
显然,解决这一困难的突破口在于,必须用定量方法对空气的有效成分和金属的灰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
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
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安东·尼罗朗·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
5岁那年他母亲园病去世,从此他在姨母照料下生活、11岁时,他进入当时巴黎的名牌学校——马沙兰学校。
以后升人法政大学,21岁毕业而取得律师的资格。
他的家庭打算让他继承父业成为一个开业律师,然而在大学里他已对自然科学产主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拜一些著名学者为师,学习数学、天文、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和化学。
从20岁开始,他坚持每天作气象观测,假期还跟随地质学家格塔尔到各地作地质考察旅行。
他最初发表的关于石膏组成和凝固的论文就是在地质调查之中写成的,1765年,法国科学院以重奖征集一种使路灯既明亮又经济的设计方案,22岁的拉瓦锡勇敢地参加了竞赛。
他的设计虽然未获奖金,但被评为优秀方案,荣获国王颁发的金质奖章,这项活动给崭露头角的拉瓦锡以很大的鼓舞、使他更热情地投入科学研究的事业中、同时他的科研才华也开始引起了科学界的注目。
因为拉瓦锡接连不断地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也因为他具备了无需忧虑生活来源的优越科研条件, 1768年他被任命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副会员, 1778年成为有表决权的18名正式会员之一。
1785年他担任了科学院的秘书长,实际上成为科学院的负责人。
拉瓦锡成为科学院的成员后,科学研究愈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1778年起,他逐个地取得了化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
化学史话思考题
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10.波义耳的重大贡献与名著是什么?11.石蕊试纸是如何发明的?给我们什么启示?12.有人利用磷的发现骗人钱财,波义耳利用科学揭穿其底细。
结合当今社会的伪气功、纳米水等现象,谈谈你对科学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化学革命:拉瓦锡13.什么是“燃素说”?由谁提出?如何客观评价“燃素说”?14.拉瓦锡的重大贡献与名著是什么?15.谁真正发现了氧气?为什么?16.了解卡文迪许的重要贡献与生平。
17.如何评价拉瓦锡之死?是社会还是个人的责任?谈谈你的个人意见。
原子分子论: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康尼查罗18.为什么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为什么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19.道尔顿的科学成就有哪些?其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20.简述化学符号的发展简史,并列举其中涉及的化学家。
21.阿佛加德罗、拉瓦锡等均学习法学,却因兴趣而改行,终有大成,这些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看兴趣、学业、职业和成就的关系?人生经常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学业、兴趣、职业的困惑,你将如何理解?22.简介第一次国际化学会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
23.阿伏加德罗、康尼查罗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触电的感觉:戴维、法拉第24.戴维的贡献有哪些?其成功在研究方法上给我们什么启示?25.如何评价戴维的一生?他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26.科学、科学家究竟有没有国界?谈谈你个人的思考。
27.有人说法拉第的一生充满了机会和偶然,命运真的如此垂青法拉第吗?你如何看?谈谈你个人的命运、机会、偶然的思考。
大师代代传: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28.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有哪些?29.李比希的成长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维勒和李比希的失误给我们什么启示?30. 对有机分析分析作出重要的化学家有哪些?“有机物”、“有机化学”两词最早由谁提出?人们对电化二元论的认识经历了哪些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化学建筑师:凯库勒?范特霍夫!鲍林··32.苯环结构学说有何意义?简述其提出年代前后煤焦油工业(染料、医药、炸药)的发展概况。
化学职业的发展历程
化学职业的发展历程
化学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开始对各类物质进行观察和实验。
然而,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直到17世纪才得以确立。
17世纪,化学家罗伯特·博义利(Robert Boyle)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他的工作对化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8世纪,化学家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通过对氧气的燃烧实验,证实了氧气是燃烧的必要
成分,并将氧气命名为"氧"。
他还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为化
学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化学的应用价值逐渐被认识到。
人们开始研究新的化学物质,开发新的化学工艺。
同时,化学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光谱学和色谱法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和研究能力。
20世纪以后,化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人们
对于化学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化学反应的机制被揭示出来。
新的合成方法和新的化学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同时,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分支学科也逐渐形成。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化学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
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加速了化学研究的进程,
推动了化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总体而言,化学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观察实验到定量研究,再到应用化学和计算化学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化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化学职业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化学革命:拉瓦锡、哈伯、特罗斯特
• 就这样,狂热过后,法国人终于懂得了
拉瓦锡的价值——在他死后不到两年,巴黎
就竖起了他的半身塑像。
二、拉瓦锡之死⑤
• 拉瓦锡之死的直接原因是当过征税官,成为“革命”的对 象——试想,假如当初不放弃富有的律师职业,何来如此杀 身之祸?但是,如果不是那个果断的放弃,何有化学史上 的拉瓦锡与其“一死惊天下”?!
化学革命:拉瓦锡、哈伯、特罗斯特
化学史上的几次革命①
一般认为,近代化学时期发生了五次重大的突破,使
得化学大厦牢固地确立起来。
第一次重大突破是17世纪中期,波义耳提出了科学的
元素概念,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第二次是18世纪下半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
建立了科学的化学燃烧理论,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
在《化学纲要》中,拉瓦锡有意识地把质量不变的规律作 为他思维推理的前提,对质量守恒思想作了清楚的阐述,这是 他对近代化学发展的又一突出的贡献。
也就在《化学纲要》这部名著中,拉瓦锡总结了他化学研 究的实践经验,发展了波义耳提出的元素概念,提出元素是化 学分析到达的终点,即在当时用任何化学手段都不能分解的物 质可称为元素。
• 他请求缓刑几日,将正在进行的“汗”分泌研究完成——“… 我只请求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为祖国多做一点贡献”——遭拒 绝
• 他主持的法国科学院和他创建的实验研究中心被封闭——抗 议——以“对抗新政府”而被罪加一等
二、拉瓦锡之死②
• 行刑前,律师又一次提醒法官顾惜拉瓦锡的发明创造以与正 在建立起来的新科学,顽固而冷酷的法官粗鲁地回应:“共和 国不需要科学,只需要正义”。
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艰难,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
了大部分童年。
❖ 1739年,母亲去世后又被送到姑母家里居住。
初中化学化学家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
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拉瓦锡(公元1743~1794)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
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安东·尼罗朗·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
5岁那年他母亲园病去世,从此他在姨母照料下生活、11岁时,他进入当时巴黎的名牌学校——马沙兰学校。
以后升人法政大学,21岁毕业而取得律师的资格。
他的家庭打算让他继承父业成为一个开业律师,然而在大学里他已对自然科学产主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拜一些著名学者为师,学习数学、天文、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和化学。
从20岁开始,他坚持每天作气象观测,假期还跟随地质学家格塔尔到各地作地质考察旅行。
他最初发表的关于石膏组成和凝固的论文就是在地质调查之中写成的,1765年,法国科学院以重奖征集一种使路灯既明亮又经济的设计方案,22岁的拉瓦锡勇敢地参加了竞赛。
他的设计虽然未获奖金,但被评为优秀方案,荣获国王颁发的金质奖章,这项活动给崭露头角的拉瓦锡以很大的鼓舞、使他更热情地投入科学研究的事业中、同时他的科研才华也开始引起了科学界的注目。
因为拉瓦锡接连不断地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也因为他具备了无需忧虑生活来源的优越科研条件, 1768年他被任命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副会员, 1778年成为有表决权的18名正式会员之一。
1785年他担任了科学院的秘书长,实际上成为科学院的负责人。
拉瓦锡成为科学院的成员后,科学研究愈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拉瓦锡——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法国化学家——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 1743——1794 )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
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
5岁那年他母亲因病去世,从此他在姨母照料下生活、11岁时,他进入当时巴黎的名牌学校——马沙兰学校。
以后升入法政大学,21岁毕业而取得律师的资格。
他的家庭打算让他继承父业成为一个开业律师,然而在大学里他已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拜一些著名学者为师,学习数学、天文、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和化学。
从20岁开始,他坚持每天作气象观测,假期还跟随地质学家格塔尔到各地作地质考察旅行。
他最初发表的关于石膏组成和凝固的论文就是在地质调查之中写成的,1765年,法国科学院以重奖征集一种使路灯既明亮又经济的设计方案,22岁的拉瓦锡勇敢地参加了竞赛。
他的设计虽然未获奖金,但被评为优秀方案,荣获国王颁发的金质奖章,这项活动给崭露头角的拉瓦锡以很大的鼓舞、使他更热情地投入科学研究的事业中、同时他的科研才华也开始引起了科学界的注目。
因为拉瓦锡接连不断地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也因为他具备了无需忧虑生活来源的优越科研条件,1768年他被任命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副会员,1778年成为有表决权的18名正式会员之一。
1785年他担任了科学院的秘书长,实际上成为科学院的负责人。
拉瓦锡成为科学院的成员后,科学研究愈加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化学家拉瓦锡
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化学家拉瓦锡法国著名化学大师拉瓦锡,是科学的燃烧理论的创立者,他的理论推翻了统治化学界近100年的燃素说,为化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
1743年8月26日,拉瓦锡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一位名律师,家中豪富,从小到良好的教育。
18岁考入大学,两年就攻完大学所有的课程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父亲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但拉瓦锡对这种工作毫无趣,他认为法律在节社会和人们的关系中不到像课本上宣传的作用,因为它处处受到权力的干扰,特权彼彼皆是。
所以,每天都律师事务所里呆坐着,下班以后匆匆跑回家做化学实验。
拉瓦锡是一位富有科学才能的人,23岁时就发表了一篇论文,内容是解决城市明问题,因而获得了金质奖章。
这件事促使拉瓦锡下了投身科学的决心,他毅然放弃了律师的职位,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766年拉瓦锡发表了研究石膏的论文,说明了石膏的化学组成与性质,这篇论文受到专家的重视,拉瓦锡也因此获得了科学院助研的职位。
1771年,拉瓦锡与安娜结婚,当时,安娜只有14周岁,拉瓦锡28岁。
拉瓦锡夫人非常美丽,又有教养,她非常会给拉瓦锡创造安宁愉快的气氛,目的是让他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
拉瓦锡结婚第二年被选为科学院院士,他的第一大贡献是把天平引入了化学研究,开展了化学的定量研究工作,通过这种研究,他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拉瓦锡最杰出的贡献是发现了空气是混合物,氧占总量的1/5,其他是氮和二氧化碳气体。
他经详细研究,说明了燃烧机理,证明燃烧是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燃烧过程中,氧气与可燃物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拉瓦锡还由此证明,二氧化碳、水等都不是化学元素,而是化合物。
拉瓦锡对燃烧过程的研究,首创了密封称量的方法,从击证明,燃烧过程中,前后物质总重量不变。
拉瓦锡创立的氧化燃烧理论,无可辩驳地说明了燃烧机理,把倒立着的燃素说颠倒过来了,使化学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科学史家把这一事件称为〝拉瓦锡的化学革命〞。
拉瓦锡著述很多,有«对燃素说之回顾»、«化学命名法»、«化学基本教程»等,他还提出个包括33种化学元素的元素表。
中外化学学家小传:拉瓦锡
中外化学学家小传:拉瓦锡拉瓦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
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安东·尼罗朗·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
5岁那年他母亲园病去世,从此他在姨母照料下生活、11岁时,他进入当时巴黎的名牌学校——马沙兰学校。
以后升人法政大学,21岁毕业而取得律师的资格。
他的家庭打算让他继承父业成为一个开业律师,然而在大学里他已对自然科学产主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拜一些著名学者为师,学习数学、天文、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和化学。
从20岁开始,他坚持每天作气象观测,假期还跟随地质学家格塔尔到各地作地质考察旅行。
他最初发表的关于石膏组成和凝固的论文就是在地质调查之中写成的,1765年,法国科学院以重奖征集一种使路灯既明亮又经济的设计方案,22岁的拉瓦锡勇敢地参加了竞赛。
他的设计虽然未获奖金,但被评为优秀方案,荣获国王颁发的金质奖章,这项活动给崭露头角的拉瓦锡以很大的鼓舞、使他更热情地投入科学研究的事业中、同时他的科研才华也开始引起了科学界的注目。
因为拉瓦锡接连不断地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也因为他具备了无需忧虑生活来源的优越科研条件,1768年他被任命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副会员,1778年成为有表决权的18名正式会员之一。
1785年他担任了科学院的秘书长,实际上成为科学院的负责人。
拉瓦锡成为科学院的成员后,科学研究愈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1778年起,他逐个地取得了化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化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
在世界化学发展史上,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化学家,下面给大家介绍世界上十大杰出化学家如下:1、门捷列夫——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人物简介: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著名化学科学家。
他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杰出贡献: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
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
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
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荣誉,世人给他以极高的评价。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拉瓦锡之死③
• 除马拉外,拉瓦锡在科学界还有其他的“嫉妒者”——他就是化学 家佛克罗伊。他本人也是科学院的院士,曾经是一位很早就同革命党人 的国会有着密切联系,并对科学院进行过迫害的神秘人物。他在危难之际, 也曾在多方面受到过拉瓦锡的保护,但是却反而施展诡计企图解散科学院, 直到最后动用了国会的暴力而达到了目的。
卡文迪许 (H Cavendish,1731-1810)
插曲1:
卡文迪许——“富人”传奇②
性情孤僻——参加皇家学会(“与卡文迪许交谈,千万不要看他,
而要把头仰起,两眼望着天,就象对空谈话一样,这样才能听到他的一些 见解。”——这种怪僻性格的形成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有一定关系。他两 岁时,母亲因生育他弟弟而病逝,从此他失去了母爱。他父亲忙于社交活 动,撇下他交由保姆看管,与外界极少往来。直到11岁才被送入一所专 收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他仍然很少与别人交往)
拉瓦锡的名著——《化学纲要》
1789年,拉瓦锡出版了他的名著《化学纲要》——有人认 为,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化学教科书。 在《化学纲要》中,拉瓦锡有意识地把质量不变的规律作 为他思维推理的前提,对质量守恒思想作了清楚的阐述,这是 他对近代化学发展的又一突出的贡献。 也就在《化学纲要》这部名著中,拉瓦锡总结了他化学研 究的实践经验,发展了波义耳提出的元素概念,提出元素是化 学分析到达的终点,即在当时用任何化学手段都不能分解的物 质可称为元素。 据此,他还列出了一张包括33种元素的分类表——现在看 来,这张表虽然存在一些错误,但是世界公认这是第一张真正 的化学元素表。
自由带领人民 (1830)
二、拉瓦锡之死①
• 为建立实验室贷款五百万法郎入“包税公司”——1789年法 国爆发革命——1793年革命委员会下令逮捕“包税公司”所有 成员——世界驰名的法国科学院院士拉瓦锡向革命委员会求情 不成,主动入狱 • 在入狱到被处死的7个月中,他仍痴迷于化学研究,写了8部 化学著作,意于将其贡献给后人——“情愿被剥夺一切,只要让 我当一名药剂师”——遭新政府的拒绝 • 他请求缓刑几日,将正在进行的“汗”分泌研究完成——“… 我只请求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为祖国多做一点贡献”——遭拒 绝 • 他主持的法国科学院和他创建的实验研究中心被封闭——抗 议——以“对抗新政府”而被罪加一等
拉瓦锡化学革命的武器——燃烧氧化学说
舍勒(右图,资料见课本人名索引):1772年发现氧 气,称之为“火空气”,不认为是一种元素。
普利斯特里:1774年发现氧气,受“燃素说” 影响称之“脱燃素空气”。 拉瓦锡:1774年10月重复普利斯特里的实验
(2HgO = 2Hg + O2↑),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一种 成酸的素,命名为氧(Oxygen)——推翻了 “燃素说”,对燃烧作出了正确的解释,创立 了氧化学说——恩格斯还是称他为“真正发现 氧气的人”。
②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 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 质分类的新体系;
③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 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 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化学革命的背景
但必须看到,拉瓦锡确实具有非凡的科学洞 察力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因此虽然不是他最 先发现氧气的制法,但他通过制取氧气分析了空 气的组成,赋予了氧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非凡的 科学意义,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化学发 展新纪元。
卡文迪许
(下面详述)
插曲1:
卡文迪许——“富人”传奇①
18世纪英国“有学问人中最富者, 有钱人中最有学问者”。 出生贵族(父亲是德文郡公爵二世的 第五个儿子,母亲是肯特郡公爵的第四
• 燃素说的矛盾: (A)式中燃素增重(即“负重量”) (B)式中燃素减重(即“正重量”)
——量的概念是拉瓦锡的突破点!
化学革命的基础——质量守恒定律
• 利用天平进行研究是他突破燃素说的关键之一。
• 拉瓦锡的第一篇化学论文是关于石膏成分的研究, 他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 • 这次实验成功使拉瓦锡开始经常使用天平,并总 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成为他的信念,成为他进行定量实 验、思维和计算的基础。
个女儿。早年,卡文迪许从叔伯那里承接 了大宗遗赠。1783年他父亲逝世,又给他 留下大笔遗产。这样他的资产超过了130 万英镑,成为英国的巨富之一。尽管家 资万贯,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他身 上穿的,永远是几套过时陈旧的绅士服。 他吃的也很简单,就是在家待客,照样是 羊腿一只。这些钱该怎么用,卡文迪许从 不考虑——整理图书老翁的报酬)
•
有人认为,拉瓦锡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他在论文中常常不提或很少提及 别人的研究工作,这一点是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这是否与其个人恩怨 有一定关系呢? • 总之,革命政权逮捕了包括拉瓦锡在内的征税组织成员,以惊人的 速度审判所有人并宣布死刑——1794年5月7日开庭审判,24小时内执行。
• 拉瓦锡对岳父耳语道:“放大胆些,这只不过一刹那的事,然后—— 就是永恒。” 他第四个登上断头台,泰然受刑而死……
二、拉瓦锡之死④
•
拉瓦锡死时仅51岁,一死惊天下:“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 的头割下,而他那样的头,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来”(著名数学 家拉格朗日)
• 历史总是具有愚弄性——拉瓦锡死后,随着革命政府罗伯斯 庇尔的失败,法国终于为拉瓦锡举行了庄重和盛大的追悼会; 而且,佛克罗伊反过来对拉瓦锡表示悼念,还在追悼会上做了
第三次是19世纪上半叶原子-分子论的建立。 第四次是1824年,德国有机化学家维勒首先从无机物
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 第五次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 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化学史上的几次革命②
在现代化学时期,革命性的标志人物与事件 也很多,尚未形成一致看法,但是哈伯关于合成 氨的贡献,以及特罗斯特关于原子经济性与绿色 化学的贡献,从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大 影响上看,无疑是继拉瓦锡发起的氧化学说化学 革命之后的两次极为重要的化学革命,它们分别 深远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20世纪和21世纪。
• 其他原因——学术上的“个人恩怨”:法国大革命中,第 一个揭发攻击他的是雅各宾派领袖马拉。马拉在革命前研究过 燃烧学说,曾申请加入法国科学院,当时负责人拉瓦锡认定他 的《关于火的特性的研究》一书并无科学价值,断送了马拉的 科学家美梦。出于个人恩怨,马拉在《人民之友》上著文抨击 拉瓦锡是品行恶劣的阴谋家。虽然不久马拉被吉伦特派的支持 者所杀,但是拉瓦锡的厄运并没有停止。
化学革命:拉瓦锡、哈伯、特罗斯特
化学史上的几次革命①
一般认为,近代化学时期发生了五次重大的突破,使 得化学大厦牢固地确立起来。
第一次重大突破是17世纪中期,波义耳提出了科学的
元素概念,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第二次是18世纪下半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
建立了科学的化学燃烧理论,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
扎实的数理基础、高超的实验技巧——科研思路开阔(由于这
种古怪的性格,卡文迪许长期深居独处,整天埋头在他科学研究的小天地。 他把他家的部分房子进行了改造,一所公馆改为实验室,一处住宅改为公 用图书馆,把自家丰富的藏书供大家使用。1733年他父亲死后,他又将 他的实验基地搬到乡下的别墅。将别墅富丽堂皇的装饰全部拆去,大客厅 变成实验室,楼上卧室变成观象台。甚至宅前的草地上也竖起一个架子, 以便攀上大树去观测星象。至于践踏了那些名贵的花草,他毫不在乎。这 些都表明,对于科学研究简直像着了魔一样)
二、拉瓦锡之死②
• 行刑前,律师又一次提醒法官顾惜拉瓦锡的发明创造以及正 在建立起来的新科学,顽固而冷酷的法官粗鲁地回应:“共和 国不需要科学,只需要正义”。
• 结果,当时的极左政府也不顾许多著名科学家呼吁赦免他 的请求,坚持以“超过法定数4%的收入,谋取6-10%的利润”的 罪行在1794年5月8日将拉瓦锡送上断头台。
• 除此之外,人们还对拉瓦锡之死别的因素进行了许多的 思考……
1.科学与财富的关系 2.科学与政治的关系 3.科学家人品与学问的关系 4. …
三、拉瓦锡化学革命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 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在这场革命中: ①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 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己的亲生女儿。” 但这并不意味着化学“反革命”普利 斯特里的成就不突出,相反因气体研究 的杰出成就而誉为“气体化学之父”。
普利斯特里 (J Pries:
化学“反革命”——普利斯特里②
他1733年3月13日生于一个收入微薄的小农庄里—— 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艰难,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 了大部分童年。
拉瓦锡的革命性功绩
拉瓦锡对燃素说和其它陈腐观点的讥讽和批 判是无情和激烈的,这使他在创建科学勋绩的同 时得罪了一大批同时代和老一辈的科学家。 在许多有关历史、科学史、化学史的书籍中, 作者都对拉瓦锡总是突出自己的人格特点进行低 调的描述和评价,指责他在《化学纲要》里没有 提起舍勒、卡文迪许、普里斯特里等对他的启示 和帮助。
插曲1:
卡文迪许——“富人”传奇③
研究空气和水卓有成效
卡文迪许从事科研不图名、不 图利——当许多人推崇他发现氢 气时,他谦逊地说:“这事早有 别人注意到了。”他的许多论文 和实验报告,没有急于发表—— 手稿大部没有发表——近50年的 科研生涯中没有写一本书
一生独居,科研情趣——虽然他 自小身体虚弱,以79岁的高龄与 世永别
• 1669年,燃素说创始人贝歇尔 提出: 可燃物 - 油土 = 石土
• 1703年,贝歇尔学生施塔尔完 善燃素说,改“油土” 为“燃素”
化学革命的背景
• 燃素说实例:(A)金属 - 燃素 = 煅灰; (B)酒精 - 燃素 = 水 • 燃素说的作用:取代了炼金术——燃素说整个十八世纪统 治了化学界——“兴是必要,衰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