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革命:拉瓦锡、哈伯、特罗斯特

合集下载

拉瓦锡与近代化学革命

拉瓦锡与近代化学革命

拉瓦锡与近代化学革命

拉瓦锡与近代化学革命

摘要: 分析了十八世纪化学革命产生的的背景,阐述了燃烧氧化学说的伟大意义及其在化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并探讨了拉瓦锡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拉瓦锡; 燃烧氧化学说;化学革命; 燃素说

十八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两种大革命,一种是政治大革命,一种是化学革命.两种革命,拉瓦锡都卷入其中.在政治大革命中,他被指控为罪人而丢了脑袋;但在化学革命中,他却成了旗手.他建立的燃烧氧化学说,被称为“史无前例的化学革命”.

1.化学革命的背景

任何一种革命,总有它的背景,化学革命也不例外.它的发生,首先取决于自身的矛盾运动.十八世纪中期,愈来愈多的物质被发现,日益复杂的实验现象相继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和化学变化的认识,也使原来试图解释一切的“燃素说”变得难圆其说了,为此,法国的拉瓦锡、施塔贝尔和贝岩、荷兰的伯尔哈费、俄国的罗蒙诺索夫等化学家纷纷向“燃素说”发出了质疑和批判. 施塔贝尔在他的《教义—实验化学》一书中指出“燃素说”的自相矛盾;更尖锐批判“燃素说”的是拉瓦锡,他说:“化学家从燃素说只能得出模糊的要素,它十分不确定,因此可以用来任意解释事物.有时这一要素是有重量的,有时又没有

重量;有时它是自由之火,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有时说它能穿过容器器壁的微孔,有时又不能;它能同时解释碱性和非碱性、透明性和不透明性、有色和无色。它真是个变色虫,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的面貌.”

要真正认识燃烧的本质,必须首先弄清空气的组成和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1772年和1774年,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里斯特列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制取了氧气并研究了其性质,但他俩却笃信“燃素说”,把氧气称为“火空气”和“脱燃素气体”.虽然舍勒和普里斯特列没有真正认识到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但却为拉瓦锡的燃烧氧化学说理论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恩格斯说:“在化学中,燃素说经过百年的实验工作提供了这样一些材料,借助于这些材料,拉瓦锡才能在普里斯特列制出的氧气中发现了幻想的燃素的对立物,因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说.”①所以在客观上,“燃素说”论者关于氧气的发现,为埋葬“燃素说”自身奠定了一块最牢固的基石.虽然“燃素说”是一个错误的学说,而正是由于其形成和本身的矛盾性,才吸引了一大批拥护者和反对者去争论、去思索、去不断进行新的实验,从而加速了人们对燃烧现象本质的揭示.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论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摘要:本文记述了拉瓦锡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阐明了化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对

化学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较全面的分析了拉瓦锡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并在对拉瓦锡

的评价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化学革命燃烧学说燃素说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voisier,1743.8.26-1794.5.8)(1743-1794)的名

字同18世纪发生的化学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举世公认的。作为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拉瓦锡以他同代人所没有的大智大勇、独特的研究方法,在化学的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开创

性的贡献。他用著名的鹈鹕蒸馏实验,彻底否定了水可变成土质的陈旧错误观念;在别人

实验的基础上,从合成与分解两个方面证明了水的组成,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元素学说,割

断了化学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四元素说”的联系;他用精确定量分析的方法确立了化

学上一条最基本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第一个建立了经典有机元素分析方法;他还和

其他法国化学家一起,根据自己确立的新理论,创立了新的化学术语体系,奠定了现代化

学术语体系的基础,在拉瓦锡诸多划时代的贡献中,其最大成就莫过于创立了科学的燃烧

学说,彻底改变了整个化学的面貌,导致了化学史上一次深刻的伟大变革――化学革命。《化学纲要》一书的出版则成为这场革命的总结,成为化学这门学科的奠基性著作。

一、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谈及科学发展的规律时说:“我们只

提到科学上的开辟工作,包括寻找新的和未预见到的科学发展道路,以及创造一个永远变

化着的宇宙图景的科学思想的奇迹,最初的和最基本的步骤总是带有革命性的。科学的想

拉瓦锡革命的内容及意义

拉瓦锡革命的内容及意义

拉瓦锡革命的内容及意义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安东·尼罗朗·拉瓦锡于1743年8月26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5岁那年他母亲因病去世,从此他在姨母照料下生活。11岁时,他进入当时巴黎的名牌学校——马沙兰学校。以后升入法政大学,21岁毕业而取得律师的资格。他的家庭打算让他继承父业成为一个开业律师,然而在大学里他已对自然科学产主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拜一些著名学者为师,学习数学、天文、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和化学。从20岁开始,他坚持每天作气象观测,假期还跟随地质学家格塔尔到各地作地质考察旅行。他最初发表的关于石膏组成和凝固的论文就是在地质调查之中写成的,1765年,法国科学院以重奖征集一种使路灯既明亮又经济的设计方案,22岁的拉瓦锡勇敢地参加了竞赛。他的设计虽然未获奖金,但被评为优秀方案,荣获国王颁发的金质奖章,这项活动给崭露头角的拉瓦锡以很大的鼓舞、使他更热情地投入科学研究的事业中,同时他的科研才华也开始引起了科学界的注目。因为拉瓦锡接连不断地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1768年他被任命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副会员,1778年成为有表决权的18名正式会员之一。1785年他担任了科学院的秘书长,实际上成为科学院的负责人。

化学家名言(1)(1)

化学家名言(1)(1)

化学家简介

1、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拉瓦锡:(1743年8月—1794年5月)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化学物种命名原则的制定,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因而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

【名言】: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使我们的推理受到实验的检验,除了通过实验和观察的自然道路去寻求真理之外,别无他途。

2、流芳百世——诺贝尔:(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Bofors军

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的遗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

名言: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3、近代化学之父——约翰·道尔顿:(公元1766~公元1844)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在19世纪初把原子假说引入了科学主流。他所提供的关键的学说,使化学领域自那时以来有了巨大的进展。

名言:一些人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是由于他们对问题比起一般人能够更加专注和坚持,而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比别人高多少。

4、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英国化学家,化学史家都把1661年作为近代化学的开始年代,因为这一年有一本对化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著作出版问世,这本书就是《怀疑派化学家》,它的作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也同意这一观点,他誉称“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

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 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3.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拉瓦锡人物简介

拉瓦锡,出生于公元1743年,法国著名化 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789年瓦 锡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化学基础论》, 完成了近代化学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为 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 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建立氧化燃烧理论 推翻四元素论 建立定量化学 建立科学的化学命名法
拉瓦锡对化学的主要贡献

拉瓦锡革命开创了化学研究的一个崭新时代。 他的实验方法和理论观点,如定量方法、氧理 论、元素理论、化学术语理论、质量守恒观点 等,对近代化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 响,使化学第一次可与物理学并驾齐驱。正因 如此,他才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化学 中的牛顿。



二、推翻四元素论



自古希腊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水、火、土、 气这四种元素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构成的,这就是四元素 论。 18世纪中后期,拉瓦锡通过了水的合成与分解实验,证明 了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从而确定了水的组成。 水的性质的探明,使四元素论受到了致命打击。 拉瓦锡在推翻四元素论的同时,建立起自己的元素理论。 他给元素(单质)下了定义,并且还列了一个当时已知的 所有元素的表,这些元素就是那些不能分解成更简单物质 的物质。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个表大部分是正确的,表中 列出的实体物质都被承认为元素或元素的化合物。拉瓦 锡关于元素(单质)的定义,在其后一百多年中也一直被化 学界普遍采用 。

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历史人物与贡献

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历史人物与贡献

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历史人物与贡献

高考化学历史人物与贡献

1.1938年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

2.1771年舍勒(Scheele,1742—1786)、普利斯特里(Priestley,1733—1804)发现氧

3.1774年瑞典舍勒发现氯

4.俄国化学家盖斯总结热 `效应盖斯定律

5.1777年法国拉瓦锡(1743—1794)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6.1778年拉瓦锡建立燃烧的新理论

8.1914年德国化学家雷兹·哈伯用氮气和氢气直接化合来合成氨气

9.1888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发现体系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

10.1919年国际化学会联盟改组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IUPAC

11.1800年发明电池(意大利伏特)

12.道尔顿(Dalton,1766-1844)提出原子学说

13.1807年戴维(Davy,1778-1829)用电解法首次制得金属钾和钠

14.贝采里乌斯(berzelius, 1779--1849)对化学基本定律的证明

15.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现不同物质却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16.1828年德国维勒(Wohler, 1800--1882)合成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绝对界线,动摇了生命力学说

17.德国李比希建立有机物中碳氢定量分析法并提出取代学说

18.1832年李比希、武勒提出“基”的概念

19.1897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20.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带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化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在世界化学发展史上,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化学家,下面给大家介绍世界上十大杰出化学家如下:

1、门捷列夫——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人物简介: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著名化学科学家。

他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杰出贡献: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

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化学发展里程碑

化学发展里程碑

化学发展里程碑

一、古代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里程碑。古代的化学探索主要集中在炼金术领域。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开始使用炉子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此后,古希腊人提出了四元素理论,认为世界由火、水、土和气体构成。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中世纪

在中世纪,炼金术士将炼金术与神秘主义相结合,试图寻找炼金术之石,这种石头据说可以将普通金属转变为黄金。然而,他们的实验并没有取得成功,但炼金术士的努力为后来的化学实验提供了启示。

三、科学革命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为化学研究带来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博义尔发现了氧气,他将这种气体称为"腐气",并研究了它的性质。法国科学家安托万·拉瓦锡提出了氧化还原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许多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同时,德国科学家罗伯特·布恩斯特发现了电解现象,这一发现为后来的电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四、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19世纪,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他

将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使相似性的元素归于同一列。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元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使得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了元素之间的关系。

五、有机化学的兴起

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凯库勒首次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他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并且每个碳原子可以与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这一理论的提出开启了有机化学的研究,为后来的有机合成和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六、量子力学的发展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发展对化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量子力学研究了微观粒子的行为规律,揭示了电子在原子或分子中的分布和运动方式。这一理论的发展使得化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并预测分子的性质。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

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 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3.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近代化学大事年表

近代化学大事年表

1661年——玻义耳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一书出版。在此书中,他尖锐地批判了“盐、汞、硫三要素”之说,为化学元素作了科学定义,并提出了他对燃烧现象的见解。

1663年——卡西厄斯制得金溶胶。

1669年——梅猷辨别出空气中有二成分,并指出硝石中也存在那种空气中的助燃、助呼吸的成分。

贝歇尔在其著作《土质物理》一书中,提出物质成分的三“土质”说,这可以说是燃素之说的开始。波兰特从尿中首次提取出了白磷。斯登诺发现石英晶体各种断面的晶面夹角守恒。

1679年——孔克尔发明了吹管分析。

1685年——玻义耳编写了一本关于矿泉水的专著《矿泉的博物学考察》,相当全面地概括了当时已知的关于水溶液的各种检验方法和检定反应,特别是提出了一系列植物色素作为酸碱指示剂。

16世纪——炼金术士勒费伏尔和药剂师勒梅里发明了“钟罩法”制硫酸。

1703年——施塔尔系统地阐述了燃素之说。

1705年——纽康门制成第一台可供实用的蒸汽机。

1729年——日夫鲁瓦最早进行了粗略的酸碱滴定。

1738年——英国于布里士托开始了锌的生产。

1746年——马格拉夫从异极矿中提炼出了金属锌。罗巴克发明了铅室法制造硫酸。

1750年——富朗索瓦首次进行了利用指示剂的酸碱滴定。

1755年——布拉克指出了“固定空气”(碳酸气)的存在,研究了它的性质,并揭示了碱的苛性本质。

1760年——兰贝特经实验确定光密度值与吸收层厚度成正比。布拉克测定了冰的熔化热和水的汽化热,随后提出“热质说”。

1762年——马格拉夫发现钠盐和钾盐可以使火焰着上特征的颜色。

1765年——清代学者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出版,书中介绍了许多新的高疗效药物,并有关于无机强酸、氨水等的记载。

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与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

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与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

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与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

摘要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进行了阐述,并对化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出评价。

关键词化学史重大事件主要线索原子论炼金术量子力学

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如何,有哪些划时代的光辉成就?当然,对化学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本文以美国《科学》杂志在20世纪末提到的11项化学光辉成就为例,对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进行简要阐述。

1 公元前5~前4世纪,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给出了原子论的最初说明

古希腊有很多哲学家思考物质的组成与分割问题。纷繁多样的世界有着简单的共同组成吗?物质可以被无休止地一直分割下去吗?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认为物质是连续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将物质无限制地分割成越来越小的小块,永远不可能得到一个不可再分割下去的最小颗粒。我国战国时期也有“物质是连续的”这样类似的思想。《庄子•天下篇》中就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但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认为:物质的分割过程不能永远继续下去,物质的碎片迟早会达到不可能分得更小的地步。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62)接受了这种物质碎片会小到不可再分的观念,并称这种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为“原子”(意思是“不可分割的原始粒子”)。现在化学中的“原子”一词就来自于德谟克利特的命名。在他们的观点中,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是坚实的、内部绝对充满而没有空隙的东西。原子数目有无限多,它们彼此间性质相同,其差别只表现在形状、大小和排列上。原子在虚空中不停地运动,运动中原子间会发生碰撞,有时会粘着并组合在一起。于是,一组原子组合成一种东西,而另一组原子组合成另外的东西等等,这样万物就由作为实在的建筑石料的原子和虚空构成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哲学思辨,是前化学时代的哲学思想。无独有偶,我国古代也有原子论的朴素思想。《墨子》中就提出“端”的思想,墨子认为时空是连续的,连续的时空由时空元所组成。他把时空元定义为“始”和“端”, “始”是时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端”是空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是指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学科学在理论、实验和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从近代化学的起源、重要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实验技术的进步以及近代化学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近代化学的起源

近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法国。当时的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燃烧、氧气和氢气等方面。安托万·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氧气的概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此外,拉瓦锡还提出了氧化和还原的概念,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重要科学家及其贡献

1. 亨利·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

贝克勒尔是放射性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实验观察到了铀矿石放射性衰变的现象,这一发现为后来的核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 亨利·阿瓦格纳(Henri Avogadro)

阿瓦格纳提出了阿瓦伏加德罗定律,即相等体积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一定律为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丹尼尔·麦克斯韦尔(Daniel Maxwell)

麦克斯韦尔提出了电磁理论,将电磁现象与化学现象相结合,为电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

门捷列夫创立了元素周期表,将各种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使得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为元素化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三、实验技术的进步

近代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在近代化学史中,有几个实验技术的突破对化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光谱分析技术

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光的吸收、发射和散射等现象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

[课外阅读]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化学家——拉瓦锡(图)

[课外阅读]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化学家——拉瓦锡(图)

[课外阅读]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化学家——拉瓦锡(图)

法国著名化学大师拉瓦锡,是科学的燃烧理论的创立者,他的理论推翻了统治化学界近100年的燃素说,为化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

1743年8月26日,拉瓦锡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一位名律师,家中豪富,从小到良好的教育。18岁考入大学,两年就攻完大学所有的课程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父亲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但拉瓦锡对这种工作毫无趣,他认为法律在节社会和人们的关系中不到像课本上宣传的作用,因为它处处受到权力的干扰,特权彼彼皆是。所以,每天都律师事务所里呆坐着,下班以后匆匆跑回家做化学实验。

拉瓦锡是一位富有科学才能的人,23岁时就发表了一篇论文,内容是解决城市明问题,因而获得了金质奖章。这件事促使拉瓦锡下了投身科学的决心,他毅然放弃了律的职位,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771年,拉瓦锡与安娜结婚,当时,安娜只有14周岁,拉瓦锡28岁。拉瓦锡28岁。拉瓦锡夫人非常美丽,又有教养,她非常会给拉瓦锡创造安宁愉快的气氛,目的是让他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拉瓦锡结婚第二年被选为科学院院士,他的第一大贡献是把天平引入了化学研究,开展了化学的定量研究工作,通过这种研究,他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在拉瓦锡时代,国家并不给私人研究以经济上的支持,研究经费,

全由自己设法筹措,有了成果,一但生产产品,还要向国家交税。

拉瓦锡为了筹措科研经费,参加了“包税公司”。当时法国的包税公司是这样的:政府每年都要向地方或行业征收一定数额的税收,但为了方便,可以把税收包给某些人.这些人可先向政府交足了税额,然后再根据规定去征收。例如,包税公司可代某地区交100万法朗的税,然后再向民间征20万法朗,从中赚20万法朗。

化学革命:拉瓦锡、哈伯、特罗斯特

化学革命:拉瓦锡、哈伯、特罗斯特
正确解释的是拉瓦锡。
• 水不是一种元素,是“易 燃空气”同氧的化合物;易 燃空气也根本不是“燃素”, 是一种组成水的素,拉瓦锡
将其命名为氢(成水元素, Hydrogen)。
蒸汽机发明家 瓦特(J Watt, 1736-1819)
(上、左) 教材P213
拉瓦锡的论著
1777年9月5日,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 划时代的《燃烧概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 化学说,将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
❖ 美国科学史家韦克思说:“普利斯特 里是氧的父亲,但他至死也不承认自
己的亲生女儿。”
❖ 但这并不意味着化学“反革命”普利
斯特里的成就不突出,相反因气体研究
的杰出成就而誉为“气体化学之父”。
普利斯特里 (J Priestley, 1733-1804)
插曲2:化学“反革命”——普利斯特里②
❖ 他1733年3月13日生于一个收入微薄的小农庄里——
❖ 一生独居,科研情趣——虽然他 自小身体虚弱,以79岁的高龄与
世永别
❖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插曲2:化学“反革命”——普利斯特里①
❖ 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先于拉瓦锡发现氧
气,思维不够广阔,没有充分利用天平,
没有能冲破燃素说的束缚,与真理擦肩
而过。
❖ 恩格斯: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是“当真理 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化学知识的演变化学平衡的研究历程

化学知识的演变化学平衡的研究历程

化学知识的演变化学平衡的研究历程化学知识的演变:化学平衡的研究历程

化学平衡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探讨了化学反应在特定条件下的动态平衡状态。对于化学平衡的研究历程,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几个重要的科学家的贡献以及相关理论的发展来进行探讨。

1. 安托万·拉瓦锡和化学平衡

安托万·拉瓦锡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8世纪的法国开创了现代化学研究的先河。拉瓦锡在研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即反应可以在某一点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前后相等。这一现象引导了他对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平衡的研究,奠定了化学反应动态平衡的基础。

2. 弗拉采利乌斯和化学平衡常数

弗拉采利乌斯是瑞士化学家,他在19世纪提出了“化学作用的等效性原理”,即在化学反应中,可逆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这一原则被称为化学平衡定律,而负责定量描述这一比例关系的数值称为化学平衡常数。弗拉采利乌斯的贡献为我们提供了定量研究化学平衡的基础,也为后续的平衡研究奠定了基础。

3. 格纳特和反应速率

19世纪末,瑞士化学家彼得·格纳特提出了反应速率的概念,即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来描述。格纳特

的贡献使得化学平衡研究可以更加量化,不仅关注平衡状态本身,还

关注达到平衡的速率和方式。

4. 吉布斯和化学平衡热力学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化学家威尔伯·吉布斯提出了化学平衡

热力学,即将热力学定律和化学平衡相结合进行研究。吉布斯的贡献

为我们理解化学平衡热力学的本质提供了深入的视角,通过熵的概念,揭示了化学反应倾向性和平衡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女儿。早年,卡文迪许从叔伯那里承接 了大宗遗赠。1783年他父亲逝世,又给他 留下大笔遗产。这样他的资产超过了130 万英镑,成为英国的巨富之一。尽管家 资万贯,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他身 上穿的,永远是几套过时陈旧的绅士服。 他吃的也很简单,就是在家待客,照样是 羊腿一只。这些钱该怎么用,卡文迪许从 不考虑——整理图书老翁的报酬)

有人认为,拉瓦锡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他在论文中常常不提或很少提及 别人的研究工作,这一点是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这是否与其个人恩怨 有一定关系呢? • 总之,革命政权逮捕了包括拉瓦锡在内的征税组织成员,以惊人的 速度审判所有人并宣布死刑——1794年5月7日开庭审判,24小时内执行。
• 拉瓦锡对岳父耳语道:“放大胆些,这只不过一刹那的事,然后—— 就是永恒。” 他第四个登上断头台,泰然受刑而死……
扎实的数理基础、高超的实验技巧——科研思路开阔(由于这
种古怪的性格,卡文迪许长期深居独处,整天埋头在他科学研究的小天地。 他把他家的部分房子进行了改造,一所公馆改为实验室,一处住宅改为公 用图书馆,把自家丰富的藏书供大家使用。1733年他父亲死后,他又将 他的实验基地搬到乡下的别墅。将别墅富丽堂皇的装饰全部拆去,大客厅 变成实验室,楼上卧室变成观象台。甚至宅前的草地上也竖起一个架子, 以便攀上大树去观测星象。至于践踏了那些名贵的花草,他毫不在乎。这 些都表明,对于科学研究简直像着了魔一样)
二、拉瓦锡之死②
• 行刑前,律师又一次提醒法官顾惜拉瓦锡的发明创造以及正 在建立起来的新科学,顽固而冷酷的法官粗鲁地回应:“共和 国不需要科学,只需要正义”。
• 结果,当时的极左政府也不顾许多著名科学家呼吁赦免他 的请求,坚持以“超过法定数4%的收入,谋取6-10%的利润”的 罪行在1794年5月8日将拉瓦锡送上断头台。
自由带领人民 (1830)
二、拉瓦锡之死①
• 为建立实验室贷款五百万法郎入“包税公司”——1789年法 国爆发革命——1793年革命委员会下令逮捕“包税公司”所有 成员——世界驰名的法国科学院院士拉瓦锡向革命委员会求情 不成,主动入狱 • 在入狱到被处死的7个月中,他仍痴迷于化学研究,写了8部 化学著作,意于将其贡献给后人——“情愿被剥夺一切,只要让 我当一名药剂师”——遭新政府的拒绝 • 他请求缓刑几日,将正在进行的“汗”分泌研究完成——“… 我只请求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为祖国多做一点贡献”——遭拒 绝 • 他主持的法国科学院和他创建的实验研究中心被封闭——抗 议——以“对抗新政府”而被罪加一等
拉瓦锡
成名于“化学革命”, 牺牲于社会“革命”!
A L Lavoisier(1743-1794)
一、拉瓦锡生平
• 法国律师家庭出身——爱好化学——20岁大学法学
系毕业后当律师——“大城市照明”征文获奖——放 弃赚钱的律师职业
• 专攻化学——25岁
法国科学院院士—— 谋求科研经费当征税 官——1794年死于 “法国大革命”
拉瓦锡的论著
1777年9月5日,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 划时代的《燃烧概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 化学说,将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 ——化学革命的表达形式!
1785年,拉瓦锡和他的同行戴莫维、贝托雷、 佛克罗伊合作编写了《化学命名法》。 这本专著强调指出,每种物质必须有一固定 名称,单质命名尽可能表达出它的特性,化合物 的命名尽可能反映出它的组成。
• 燃素说的矛盾: (A)式中燃素增重(即“负重量”) (B)式中燃素减重(即“正重量”)
——量的概念是拉瓦锡的突破点!
化学革命的基础——质量守恒定律
• 利用天平进行研究是他突破燃素说的关键之一。
• 拉瓦锡的第一篇化学论文是关于石膏成分的研究, 他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 • 这次实验成功使拉瓦锡开始经常使用天平,并总 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成为他的信念,成为他进行定量实 验、思维和计算的基础。
插曲1:
卡文迪许——“富人”传奇③
研究空气和水卓有成效
卡文迪许从事科研不图名、不 图利——当许多人推崇他发现氢 气时,他谦逊地说:“这事早有 别人注意到了。”他的许多论文 和实验报告,没有急于发表—— 手稿大部没有发表——近50年的 科研生涯中没有写一本书
一生独居,科研情趣——虽然他 自小身体虚弱,以79岁的高龄与 世永别
但必须看到,拉瓦锡确实具有非凡的科学洞 察力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因此虽然不是他最 先发现氧气的制法,但他通过制取氧气分析了空 气的组成,赋予了氧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非凡的 科学意义,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化学发 展新纪元。
卡文迪许
(下面详述)
插曲1:
卡文迪许——“富人”传奇①
18世纪英国“有学问人中最富者, 有钱人中最有学问者”。 出生贵族(父亲是德文郡公爵二世的 第五个儿子,母亲是肯特郡公爵的第四
二、拉瓦锡之死③
• 除马拉外,拉瓦锡在科学界还有其他的“嫉妒者”——他就是化学 家佛克罗伊。他本人也是科学院的院士,曾经是一位很早就同革命党人 的国会有着密切联系,并对科学院进行过迫害的神秘人物。他在危难之际, 也曾在多方面受到过拉瓦锡的保护,但是却反而施展诡计企图解散科学院, 直到最后动用了国会的暴力而达到了目的。
二、拉瓦锡之死④

拉瓦锡死时仅51岁,一死惊天下:“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 的头割下,而他那样的头,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来”(著名数学 家拉格朗日)
• 历史总是具有愚弄性——拉瓦锡死后,随着革命政府罗伯斯 庇尔的失败,法国终于为拉瓦锡举行了庄重和盛大的追悼会; 而且,佛克罗伊反过来对拉瓦锡表示悼念,还在追悼会上做了
第三次是19世纪上半叶原子-分子论的建立。 第四次是1824年,德国有机化学家维勒首先从无机物
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 第五次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 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化学史上的几次革命②
在现代化学时期,革命性的标志人物与事件 也很多,尚未形成一致看法,但是哈伯关于合成 氨的贡献,以及特罗斯特关于原子经济性与绿色 化学的贡献,从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大 影响上看,无疑是继拉瓦锡发起的氧化学说化学 革命之后的两次极为重要的化学革命,它们分别 深远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20世纪和21世纪。
卡文迪许 (H Cavendish,1731-1810)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插曲2:
化学“反革命”——普利斯特里①
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先于拉瓦锡发现氧 气,思维不够广阔,没有充分利用天平, 没有能冲破燃素说的束缚,与真理擦肩 而过。
恩格斯: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是“当真理 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美国科学史家韦克思说:“普利斯特 里是氧的父亲,但他至死也不承认自
卡文迪许 (H Cavendish,1731-1810)
插曲1:
卡文迪许——“富人”传奇②
性情孤僻——参加皇家学会(“与卡文迪许交谈,千万不要看他,
而要把头仰起,两眼望着天,就象对空谈话一样,这样才能听到他的一些 见解。”——这种怪僻性格的形成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有一定关系。他两 岁时,母亲因生育他弟弟而病逝,从此他失去了母爱。他父亲忙于社交活 动,撇下他交由保姆看管,与外界极少往来。直到11岁才被送入一所专 收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他仍然很少与别人交往)
• 除此之外,人们还对拉瓦锡之死别的因素进行了许多的 思考……
1.科学与财富的关系 2.科学与政治的关系 3.科学家人品与学问的关系 4. …
三、拉瓦锡化学革命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 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在这场革命中: ①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 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 其他原因——学术上的“个人恩怨”:法国大革命中,第 一个揭发攻击他的是雅各宾派领袖马拉。马拉在革命前研究过 燃烧学说,曾申请加入法国科学院,当时负责人拉瓦锡认定他 的《关于火的特性的研究》一书并无科学价值,断送了马拉的 科学家美梦。出于个人恩怨,马拉在《人民之友》上著文抨击 拉瓦锡是品行恶劣的阴谋家。虽然不久马拉被吉伦特派的支持 者所杀,但是拉瓦锡的厄运并没有停止。
己的亲生女儿。” 但这并不意味着化学“反革命”普利 斯特里的成就不突出,相反因气体研究 的杰出成就而誉为“气体化学之父”。
普利斯特里 (J Priestley, 1733-1804)
插曲2:
化学“反革命”——普利斯特里②
他1733年3月13日生于一个收入微薄的小农庄里—— 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艰难,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 了大部分童年。
拉瓦锡的名著——《化学纲要》
1789年,拉瓦锡出版了他的名著《化学纲要》——有人认 为,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化学教科书。 在《化学纲要》中,拉瓦锡有意识地把质量不变的规律作 为他思维推理的前提,对质量守恒思想作了清楚的阐述,这是 他对近代化学发展的又一突出的贡献。 也就在《化学纲要》这部名著中,拉瓦锡总结了他化学研 究的实践经验,发展了波义耳提出的元素概念,提出元素是化 学分析到达的终点,即在当时用任何化学手段都不能分解的物 质可称为元素。 据此,他还列出了一张包括33种元素的分类表——现在看 来,这张表虽然存在一些错误,但是世界公认这是第一张真正 的化学元素表。
拉瓦锡的革命性功绩
拉瓦锡对燃素说和其它陈腐观点的讥讽和批 判是无情和激烈的,这使他在创建科学勋绩的同 时得罪了一大批同时代和老一辈的科学家。 在许多有关历史、科学史、化学史的书籍中, 作者都对拉瓦锡总是突出自己的人格特点进行低 调的描述和评价,指责他在《化学纲要》里没有 提起舍勒、卡文迪许、普里斯特里等对他的启示 和帮助。
化学革命:拉瓦锡、哈伯、特罗斯特
化学史上的几次革命①
一般认为,近代化学时期发生了五次重大的突破,使 得化学大厦牢固地确立起来。
第一次重大突破是17世纪中期,波义耳提出了科学的
元素概念,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第二次是18世纪下半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
建立了科学的化学燃烧理论,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
拉瓦锡化学革命的武器——燃烧氧化学说
舍勒(右图,资料见课本人名索引):1772年发现氧 气,称之为“火空气”,不认为是一种元素。
普利斯特里:1774年发现氧气,受“燃素说” 影响称之“脱燃素空气”。 拉瓦锡:1774年10月重复普利斯特里的实验
(2HgO = 2Hg + O2↑),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一种 成酸的素,命名为氧(Oxygen)——推翻了 “燃素说”,对燃烧作出了正确的解释,创立 了氧化学说——恩格斯还是称他为“真正发现 氧气的人”。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②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 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 质分类的新体系;
③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 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 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化学革命的背景
• 1669年,燃素说创始人贝歇尔 提出: 可燃物 - 油土 = 石土
• 1703年,贝歇尔学生施塔尔完 善燃素说,改“油土” 为“燃素”
化学革命的背景
• 燃素说实例:(A)金属 - 燃素 = 煅灰; (B)酒精 - 燃素 = 水 • 燃素说的作用:取代了炼金术——燃素说整个十八世纪统 治了化学界——“兴是必要,衰是必然”
歌功颂德的演讲。 • 就这样,狂热过后,法国人终于懂得了 拉瓦锡的价值——在他死后不到两年,巴黎 就竖起了他的半身塑像。
二、拉瓦锡之死⑤
• 拉瓦锡之死的直接原因是当过征税官,成为“革命”的对 象——试想,假如当初不放弃富有的律师职业,何来如此杀 身之祸?但是,如果不是那个果断的放弃,何有化学史上 的拉瓦锡及其“一死惊天下”?!
空气、水的成分研究
• 普利斯特里、瓦特、 卡文迪许、拉瓦锡都进行
了水的合成和分解实验,卡 文迪许的实验最出色,但最 正确解释的是拉瓦锡。 • 水不是一种元素,是“易 燃空气”同氧的化合物;易 燃空气也根本不是“燃素”, 是一种组成水的素,拉瓦锡 将其命名为氢(成水元素, Hydrogen)。
蒸汽机发明家 瓦特(J Watt, 1736-1819) (上、左) 教材P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