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年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第4讲追及与相遇问题Word版含答案
2017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全国)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 专题一
考点一运动学图象的理解和应用1.x-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3)两种特殊的x-t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②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v-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两种特殊的v-t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4)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②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3.a-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象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加速度的变化率.(3)包围面积的意义:图象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1.[位移图象的理解](2015·广东理综·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1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答案 B解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绝对值反映速度大小,在0.2~0.5小时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甲图象斜率大于乙图象,说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B 正确;由位移-时间图象可以看出在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错误;由位移-时间图象看出在t=0.5小时时,甲在s=10 km处,而乙在s=8 km处,进一步得出在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2.[速度图象的理解](2014·天津理综·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该质点()图2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答案 D解析A.在第1秒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速度方向未改变,A错误.B.在第2秒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加速度方向未改变,B错误.C.在第2秒内质点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不为零,C错误.D.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质点的位移为零,故两时刻质点的位置相同,D正确.3.[两类图象的比较]如图3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距最远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 C解析 在x -t 图象中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于甲、乙两车在0~t 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 、B 选项均错.在v -t 图象中,t 2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 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t 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 选项错误.4.[速度图象的应用](2014·新课标Ⅱ·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4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图4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案 A解析 由v -t 图象知,在0~t 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C 错误.由v =x t知,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故A 正确.如图所示,汽车乙的v -t 图象中,实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小于上方虚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故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B 错误.v -t 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甲、乙图线上各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均逐渐减小,故加速度的大小都逐渐减小,D错误.图象问题的三个提醒1.x-t图象、v-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2.x-t图象、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3.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情况都是直线运动.考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1.分析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 A=v B时,x A+x0<x B,则能追上;若v A=v B时,x A+x0=x B,则恰好不相撞;若v A=v B时,x A+x0>x B,则不能追上.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思维深化]如果是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A追匀速运动的物体B,当v A=v B时,A、B相遇的情况有哪几种情形?答案(1)若已超越则相遇两次.(2)若恰好追上,则相遇一次.(3)若没追上,则无法相遇.5.[对追及和相遇的理解](多选)如图5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图5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 s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距原点20 m处相遇答案BD解析由x-t图象可知,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且B比A晚出发2 s,图象中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x-t图象可知,B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比A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要大,A、B两直线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表示相遇,交点的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和相遇的位置,故A、B两物体在A物体出发后4 s时相遇.相遇位置距原点20 m,综上所述,B、D选项正确.6.[对追及和相遇的理解]如图6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A、C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6A.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t=4 s时,A、B两物体相遇C.t=4 s时,A、C两物体相遇D.t=2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答案 C解析在t=4 s之前,A、B、C物体开始阶段速度方向均为正,方向相同;当t=4 s时,A、B两物体发生的位移相同,但由于两物体不是同地出发,因此此时两者并没有相遇,而A、C两物体是同时同地出发,此时两者的位移也相等,故此时两物体相遇;当t=2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此时应当为两者之间距离的一个极值,但由于初始状态不清,没有明确A、B谁在前,故有“相距最远”和“相距最近”两种可能,因此D错.追及与相遇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1.相遇问题的两类情况(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各自位移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2.追及问题涉及两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关系,分析时要紧抓“一个图三个关系式”,即:过程示意图或v -t 图象,速度关系式、时间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同时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7.[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 /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7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 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7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 .在t =5 s 时追尾C .在t =3 s 时追尾D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答案 C解析 由v -t 图象可知,小汽车刹车失灵前做匀减速运动,刹车失灵后加速度减小但仍做匀减速运动,大卡车一直做匀速运动,5 s 时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者位移差为x 小汽车-x 大卡车=12×(10+20)×1 m +12×4×10 m =35 m>30 m ,所以在t =5 s 前已追尾,A 、B 错误;t =3 s 时,由图象知小汽车的位移为x 1=30+202×1 m +20+20+1022×2 m =60 m ,大卡车的位移为30 m ,它们的位移差为30 m ,所以t =3 s 时追尾,C 正确;如果刹车过程中刹车不失灵,由图可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10 m/s 2,速度相等时,时间t =30-1010s =2 s ,小汽车的位移为x 2=30×2 m -12×10×22 m =40 m ,大卡车的位移为20 m ,它们的位移差为20 m ,所以不会发生追尾,D 错误.8.[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速度为v 1=8 m /s ,乙车在后,速度为v 2=16 m/s ,当两车相距x 0=8 m 时,甲车因故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 1=2 m/s 2,为避免相撞,乙车立即开始刹车,则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答案 见解析解析 方法一:临界法两车速度相同均为v 时,设所用时间为t ,乙车的加速度为a 2,则v 1-a 1t =v 2-a 2t =v ,v 1+v 2t =v 2+v 2t -x 0,解得t =2 s ,a 2=6 m /s 2,即t =2 s 时,两车恰好未相撞,显然此后在停止运动前,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故可避免相撞.满足题意的条件为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6 m/s 2.方法二:函数法甲、乙运动的位移:x 甲=v 1t -12a 1t 2 x 乙=v 2t -12a 2t 2 避免相撞的条件为x 乙-x 甲<x 0即12(a 2-a 1)t 2+(v 1-v 2)t +x 0>0 代入数据有(a 2-2)t 2-16t +16>0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Δ=162-4×16(a 2-2)<0,且a 2-2>0解得a 2>6 m/s 2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的结论1.两者速度相等时,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间距之和,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2.若速度相等时,追者位移恰等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间距之和,则刚好追上,也是二者相遇时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3.若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能再一次追上追者.9.[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 1=11 m 处,乙车速度v 乙=60 m /s ,甲车速度v 甲=50 m/s ,此时乙车离终点尚有L 2=600 m ,如图8所示.若甲车加速运动,加速度a =2 m/s 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求:图8(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答案 (1)5 s 36 m (2)不能解析 (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最大,即v 甲+at 1=v 乙,得t 1=v 乙-v 甲a =60-502s =5 s 甲车位移x 甲=v 甲t 1+12at 21=275 m 乙车位移x 乙=v 乙t 1=60×5 m =300 m此时两车间距离Δx =x 乙+L 1-x 甲=36 m(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x 甲′=x 乙′+L 1甲车位移x 甲′=v 甲t 2+12at 22 乙车位移x 乙′=v 乙t 2将x 甲′、x 乙′代入位移关系,得v 甲t 2+12at 22=v 乙t 2+L 1 代入数值并整理得t 22-10t 2-11=0,解得t 2=-1 s(舍去)或t 2=11 s此时乙车位移x 乙′=v 乙t 2=660 m因x 乙′>L 2,故乙车已冲过终点线,即到达终点时甲车不能追上乙车.速度小者加速追速度大者(匀速)的结论1.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间有最大距离.2.当追者位移等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间距之和时,二者相遇.1.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9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该质点在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C.该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 mD.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零答案 D解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0时质点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由图象知t1=1 s 时,x1=2 m;t2=2 s时,x2=8 m,利用公式x=v0t+12得x1=v0t1+12at21,x2=v0t2+12at22,2at代入数据解得a=4 m/s2,v0=0,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故只有D正确.2.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10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0A.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B.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海盗快艇在66 s末离商船最近D.海盗快艇在96~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答案 B解析在0~66 s内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故海盗快艇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A错误;海盗快艇在96 s末,速度由正变负,即改变运动的方向,开始掉头逃跑,此时海盗快艇离商船最近,B正确,C错误;海盗快艇在96~116 s内,沿反方向做匀加速运动,D错误.3.如图11所示,Ⅰ、Ⅱ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判断()图11A.甲、乙两小球做的是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B.两球在t=8 s时相距最远C.两球在t=2 s时刻速度相等D.两球在t=8 s相遇答案 D4.酒后驾驶严重威胁公众交通安全,若将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将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距离称为感知制动距离.科学研究发现,反应时间和感知制动距离在驾驶员饮酒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一驾驶员正常驾车和酒后驾车时,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分别如图12甲、乙所示.求:图12(1)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x;(2)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比正常驾驶时增加的距离Δx.答案(1)75 m(2)30 m解析(1)设驾驶员饮酒前、后的反应时间分别为t1、t2,由图线可得:t1=0.5 s,t2=1.5 s汽车减速时间为t3=4.0 s,初速度v0=30 m/s由图线可得x =v 0t 1+v 0+02t 3解得x =75 m.(2)Δx =v 0(t 2-t 1)=30×(1.5-0.5) m =30 m.5.如图13所示,直线MN 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 、B 两处,A 、B 间的距离为85 m ,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1=2.5 m /s 2,甲车运动6 s 时,乙车立即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5 m/s 2,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 处的距离.图13答案 125 m 或245 m解析 甲车运动6 s 的位移为x 0=12a 1t 20=45 m ,尚未追上乙车,设此后经过时间t 与乙车相遇,则有:12a 1(t +t 0)2=12a 2t 2+85 将上式代入数据并展开整理得 t 2-12t +32=0. 解得t 1=4 s ,t 2=8 s.t 1、t 2都有意义,t 1=4 s 时,甲车追上乙车; t 2=8 s 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 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 的距离 x 1=12a 1(t 1+t 0)2=125 m.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 的距离 x 2=12a 1(t 2+t 0)2=245 m.练出高分基础巩固1.某汽车在启用ABS 刹车系统和不启用ABS 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1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 后( )图1A.t1时刻车速更小B.0~t3时间内加速度更小C.加速度总是比不启用ABS时大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时短答案 D解析由题图可知,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更大,A错;由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启用ABS后的加速度比不启用ABS时小,而在t1~t3时间内,启用ABS后的加速度比不启用ABS时大,B、C错.由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启用ABS后,刹车距离比不启用ABS时短,D正确.2.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图2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C.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 mD.小车做曲线运动答案 D解析由v-t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0.8 m/s,故A、B 均正确.小车的位移为v-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x=85×0.1×1 m=8.5 m>8 m,C 正确.图线弯曲表明小车速度变化不均匀,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动,故D错误.3.如图3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3A .A 质点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B 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C .B 质点最初4 s 做加速运动,后4 s 做减速运动D .A 、B 两质点在4 s 末相遇 答案 C解析 x -t 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质点运动速度的大小,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由x -t 图象可知,A 质点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 =x t =804 m /s =20 m/s ,A 正确;B 质点最初4 s 沿正方向做减速运动,后4 s 沿负方向做加速运动,B 正确,C 错误;4 s 末A 、B 两质点达到同一位置,故相遇,D 正确.4.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8月10日报道,27名跳水运动员参加了科索沃年度高空跳水比赛.自某运动员离开跳台开始计时,在t 2时刻运动员以速度v 2落水,选向下为正方向,某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4A .该运动员在0~t 2时间内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的方向不变B .该运动员在t 2~t 3时间内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处于失重状态C .在0~t 2时间内,平均速度v 1=v 1+v 22 D .在t 2~t 3时间内,平均速度v 2=0+v 22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0~t 2时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一直不变,A 项错误;在t 2~t 3时间内图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逐渐减小,则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运动员减速下落处于超重状态,B 项错误;由题图可知,在0~t 2时间内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平均速度v 1=v 1+v 22,C项正确;在t 2~t 3时间内,由图线与t 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此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2<0+v 22,D 项错误. 5.(多选)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5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图5A .t 2到t 3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 .乙比甲先出发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 0处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 答案 AC解析 在t 2~t 3这段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v =xt ,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A 项正确.由题图知乙和甲同时出发,且乙在甲前面x 0处,故B 项错,C 项正确.在t 3时刻,甲追上了乙,D 项错.6.(多选)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在2 s 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答案 AD7.(多选)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象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能够追上另一辆的是()答案AC综合应用8.(2013·海南·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6所示.下列v -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图6答案 D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T2时间内a=a0>0,若v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B、C均错误;由于在T~2T时间内a=-a0,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T2时间内相同,故A错误,D正确.9.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过程中某物理量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t=0时刻物体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答案 C10.(多选)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 BC解析 A 、B 选项中左图表明0~3 s 内物体匀速运动,位移应正比于时间,加速度为零,3~5 s 内物体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ΔvΔt =2 m/s 2,A 错,B 对;C 、D 选项中左图0~3 s内位移不变,表示物体静止(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3~5 s 内位移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匀速运动,v =ΔxΔt=2 m/s ,a =0,C 对,D 错.11.某天,小明在上学途中沿人行道以v 1=1 m /s 速度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以v 2=15 m/s 速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此时他们距车站x =50 m .为了乘上该公交车,他加速向前跑去,最大加速度a 1=2.5 m /s 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 =6 m/s.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x 0=25 m 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t =10 s ,之后公交车启动向前开去.不计车长,求:(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 2大小是多少? (2)若小明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乘上该公交车. 答案 (1)4.5 m/s 2 (2)见解析解析 (1)公交车的加速度a 2=0-v 222x 0=0-1522×25m /s 2=-4.5 m/s 2所以其加速度大小为4.5 m/s 2.(2)汽车从相遇处到开始刹车用时t 1=x -x 0v 2=2515 s =53 s汽车刹车过程中用时t 2=0-v 2a 2=103s小明以最大加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用时t 3=v m -v 1a 1=6-12.5 s =2 s小明加速过程中的位移x ′=12(v 1+v m )t 3=7 m以最大速度跑到车站所用的时间t 4=x -x ′v m =436st 3+t 4<t 1+t 2+10 s ,故小明可以在汽车还停在车站时上车.12.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飞机的横空出世,证实了我国航空事业在飞速发展,而航空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风洞试验,其简化模型如图7a 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x 0=10 m 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在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v 0=40 m/s 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v -t 图象如图b 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撞.图7(1)若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等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求甲、乙两车的质量比;(2)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 答案 (1)13(2)4 m解析 (1)由题图b 可知:甲车加速度的大小a 甲=40-10t 1 m/s 2,乙车加速度的大小a 乙=10-0t 1m/s 2因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等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所以有:m甲a 甲=m乙a 乙解得m 甲m 乙=13.(2)在t 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均为v =10 m/s ,此时两车相距最近 对乙车有:v =a 乙 t 1 对甲车有:v =a 甲(0.4-t 1) 可解得t 1=0.3 s车的位移等于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有:x 甲=(40+10)×0.32 m =7.5 m ,x乙=10×0.32m =1.5 m 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为x min =x 0+x 乙-x 甲=4 m.。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年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习题)第十二章 热学 第3讲 热力学定律
A.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B.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C.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 D.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增大
答案
D 中午比清晨时温度高,所以中午胎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理想气体的内能由分子动能决定,因此内
考点二
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
1.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关键词的理解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中“自发地”、“不产生其他影响”的含义。 (1)“自发地”指明了热传递等热力学宏观现象的方向性,不需要借助外界 提供能量的帮助。
(1)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该气体对外界做的功W1和其内能的增量ΔU1; (2)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该气体内能的增量ΔU2及其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2。
答案 解析
(1)0 9 J (2)9 J 3 J
(1)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气体发生等容变化,
该气体对外界做的功W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1=W1+Q1 内能的增量ΔU1=Q1=9 J (2)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体积减小,温度升高
温膨胀。 (2)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但需要外界的帮助,消耗外界的能 量,如电冰箱制冷。 (3)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2-1 (2015广东汕头模拟)以下哪个现象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 A.一杯热茶在打开盖后,茶会自动变得更热 B.没有漏气、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其效率可能是100%
(2)“不产生其他影响”的含义是发生的热力学宏观过程只在本系统内完 成,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如吸热、放热、做功等。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如
(1)高温物体
(2)功 (3)气体体积V1 (4)不同气体A和B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浙江版)2017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 PPT课件 图文
12 , 时2 ,x+ 1x∈ 2 ,, 当52 命题q为真命题时c0, <21c ,即c> ,12又因为p或q为真命
题,p且q为假命题,所以p,q一真一假,当p真q假时,0<c≤ 1 ,当p假q真时,c>1,
所以0<c≤ 1 或c>1.
2
2
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典例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函数g(x)=x+ 1 >1 恒成立.如果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那么实数c的
xc
取值范围为 ( )
A. 0 , 12
B.(1,+∞)
C. 0 , 12∪ (1,+∞)
D. ∪0 , (12 1,+∞)
答案 C 当命题p为真命题时,由函数f(x)=logcx为减函数知0<c<1.当x∈
①“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的否命题;
②“正三角形都相似”的逆命题;
③“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x- 3 12 是有理数,则x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①否命题为“若x2+y2=0,则x=y=0”,①正确.③中,Δ=1+4m,当m>0
世间有一种相互的情愿、一种情感的眷恋、一种情怀的着落,一种甜情密意的爱。 爱情在彼此之间、难得珍贵。需要包容和蔼,需要俩情相续。人生没有任何情感能抵得上爱情来的强烈。真爱从心底滋生,滋润着的爱;能让岁月变得丰满幸福。 爱情经历过静默欢喜的心跳,心潮澎湃的悸动,小心翼翼的呵护。挚爱灵魂的降临,柔情蜜意的体会,爱情的情愫引诱着彼此之间的情怀。爱情就像一团火焰,热情奔放在彼此之间燃烧;爱就像颜丽的山花,烂漫开放在彼此之间芬芳的岁月里。 爱情在彼此之间是愉悦、是幸福的向往,有一种渴念,一种欲望。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爱情的支撑,剩下的只有精神空虚,孤独寂寞。无论多么痛苦,爱情只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在现实面前,只有理顺思路,忘掉不愉,打点精神生活,才能继续愉悦自己的人生。 当然爱情很美好,但有时也会不如意。人生本来就在旅途中,有阳光与暗淡的一面,难免会经历过低谷,不必过于焦虑不安。如果一方有离去的企图,千万不得挽留,留下的人也留不住心。人走了茶也就凉了,再温了也没了芳香。在拥有时好好地珍惜,爱情本来就需要真情来相待。 做人要懂得思考,一个愚痴的人,一旦跳进了失恋的漩涡、难以挣脱。忧忧寂寞、郁郁寡欢、心劳意攘不可自拔。一个明智的人,通情达理,一切顺其自然,不会执着于曾经的美好。既然她执意要走,爱情就已经失去了光泽。那么,何必再度留念她的光彩。 情感确实曼妙。有时机遇恰巧会眷顾了爱情。在擦肩而过的人群中谁能与你并肩同行;谁能理会同你一道上船、驶往爱的彼岸。在滚滚红尘中,只有俩厢情愿,情投意合,才能算是一见钟情,顺理成章。 在这世界上有一种爱情叫着缘分。在谈笑中相遇、在不经意中发生。爱情在几度转角处相识,最终还是选择初恋的那个好。这不要说偶尔、也不能说凑巧,他们在冥冥之间自然的形成。那是一种力量的无形缠绕,在偶遇中滋生存在着相遇的机会与可能。 树靠营养吸收生长,开花结果。人也需要吸收养分,也需要茁壮成长。特别在爱恋之间那微妙的时刻,得像春花一样灿烂,滋润着培育成绚丽多姿让人羡慕,让人欣赏。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人的内涵显示在品位上,整洁大方是对对方的尊重。
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训练题(含答案)
课时跟踪训练(一)一、选择题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实际存在的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研究运动员在3000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作质点[解析]质点是理想模型,A错;质点可以是质量很大的物体,如地球,质点有质量,与几何中的点不同,B错误;物体能被看作质点,其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结果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故C正确,D错误.[答案] C2.(多选)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D.2012年5月28日10点22分,唐山发生4.8级地震,这里的10点22分指时刻[解析]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没有长短之分,1秒在时间轴上是一段,表示的是时间,所以A选项错误;如图所示,第3秒是1秒的时间,是时间的概念,而第3秒初和第3秒末是时刻概念,所以B选项错误;12秒80对应了110米,是“段”的概念,表示时间,所以C选项正确;10点22分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是时刻,所以D选项正确.[答案]CD3.(2015·德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是指平均速度B.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将足球看成质点C.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解析]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的是瞬时速度,A错;只有旋转的足球才能做香蕉球运动,而当运动员处理旋转的足球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B错;链球成绩是指起始线到落地点的直线距离,C错;选取不同运动状态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D对.[答案] D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B.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ΔxΔt,因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D.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t 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一定相等,选项A错误;质点不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选项B错误;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ΔxΔt,但是速度是指平均速度在时间趋近于零时的极限值,即瞬时速度选项C错误;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 正确.[答案] D5.(多选)(2016·内黄一中检测)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A.速度B.位移C.路程D .平均速度[解析] 运动过程中两人的速度方向不同;起点、终点都相同,说明位移相同;因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在相同的时间内所走的路程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B 、C 、D 正确.[答案] BCD6.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 m/s ,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 m/s 39 m/sB .8 m/s 38 m/sC .12 m/s 19.5 m/sD .8 m/s 13 m/s[解析] 平均速度v =Δx Δt ,t =0时,x 0=5 m ;t =2 s 时,x 2=21 m ;t =3 s时,x 3=59 m .故v 1=x 2-x 02=8 m/s ,v 2=x 3-x 21=38 m/s.[答案] B7.(2015·浙江湖州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 和B .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当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遮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 2=0.10 s ,光电门从第一次计时结束到第二次计时开始经历的时间为Δt 3=0.30 s ,则滑块的加速度应为( )A .0.67 m/s 2B .0.14 m/s 2C .0.40 m/s 2D .0.22 m/s 2[解析] 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 1=d Δt 1=3.0×10-20.30 m/s =0.1 m/s ,这个速度就是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中间时刻的速度,即计时0.15 s 时的瞬时速度;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 2=d Δt 2=3.0×10-20.10 m/s =0.3m/s,这个速度就是通过第二个光电门中间时刻的速度,即第二个光电门计时0.05s时的瞬时速度;因此加速度a=v2-v1Δt=0.3-0.10.30+0.15+0.05m/s2=0.40 m/s2,因此C正确.[答案] C8.(多选)如右图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A点开始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B.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C.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由A指向BD.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解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所以人从A 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A正确,B错误.物体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点的运动方向,人在B点时的运动方向为沿B点的切线方向,所以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C错误,D正确.[答案]AD9.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右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10 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 r/s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A .向上 10 cm/sB .向上 20 cm/sC .向下 10 cm/sD .向下 20 cm/s[解析] 当圆筒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感觉彩色斜条纹向下移动且每个周期下移距离为L =10 cm ,转动周期T =12 s ,故感觉条纹下降速度v =L T =20 cm/s ,D 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10.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m/s.[解析] A 、C 间的位移为Δx 1=1.40 cm ,A 、C 间的时间间隔为Δt 1=0.04 s ,所以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v 1=Δx 1Δt 1=1.40×10-20.04 m/s =0.35 m/s.A 、D 间的位移为Δx 2=2.50 cm ,A 、D 间的时间间隔为Δt 2=0.06 s ,所以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v 2=Δx 2Δt 2=2.50×10-20.06 m/s =0.42 m/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v 1. [答案] 0.35 0.42 0.3511.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 (g =10 m/s 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就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1)一辆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一次事故中撞向停在路边的大货车上,设大货车没有被撞动,汽车与大货车的碰撞时间为2.0×10-3 s ,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若汽车内装有安全气囊,缓冲时间为1×10-2 s ,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解析] 选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v 0=72 km/h =20 m/s.(1)汽车的加速度a=0-v0t=-202.0×10-3m/s2=-104 m/s2因加速度大小为104 m/s2>500g,所以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在装有安全气囊的情况下驾驶员的加速度a′=0-v0t′=-201×10-2m/s2=-2000 m/s2因加速度大小为2000 m/s2<500g,所以驾驶员无生命危险.[答案](1)有生命危险(2)无生命危险12.(2016·安徽名校月考)在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 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以60 m/s 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大?[解析]设发射鱼雷的速度为v=60 m/s,快艇追击速度为v0,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L0=2 km时,发射第一枚鱼雷,在t1=50 s击中敌舰,则有(v-v1)t1=L0,代入数据解得v1=20 m/s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L′=L0+v1t1-v0t1=1500 m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击中后敌舰的速度为v2,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v-v2)t2=L′,代入数据,解得v2=10 m/s.[答案]20 m/s10 m/s课时跟踪训练(二)一、选择题1.(多选)(2015·江西崇义中学月考)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它的速度由v1变为v2,经过的位移为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v=x tB.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v=v1+v22C.经过x2时,它的瞬时速度为xtD.经过x2时,它的瞬时速度为v21+v22 2[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概念,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xt,故A正确;由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v=v1+v22,B正确;由于物体的加速度为a=v2-v1t,设经过x2时,它的瞬时速度为v,则v2-v21=2a×x2,v22-v2=2a×x2,所以v=v21+v222,故D正确.[答案]ABD2.(多选)(2015·北京重点中学月考)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B.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C.前3 s内的位移是6 mD.3 s末的速度是4 m/s[解析]第3 s内的位移x3=12at23-12at22,解得物体的加速度a=2x3t23-t22=69-4m/s2=1.2 m/s2,第3 s末的速度v3=at3=1.2×3 m/s=3.6 m/s,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v=31m/s=3 m/s,前3 s内的位移是x=12at23=12×1.2×32 m=5.4 m,故A、B正确.[答案]AB3.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则它在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A .6 m/sB .8 m/sC .10 m/sD .12 m/s[解析] 将题目中的表达式与x =v 0t +12at 2比较可知:v 0=24 m/s ,a =-12m/s 2.所以由v =v 0+at 可得汽车从刹车到静止的时间为t =0-24-12s =2 s ,由此可知3 s 时汽车已经停止,位移x =24×2 m -6×22 m =24 m ,故平均速度v =x t =243 m/s =8 m/s.[答案] B4.(2015·河南焦作一模)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 点由静止释放后,先后通过P 、Q 、N 三点,已知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与从Q 点运动到N 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 长度为3 m ,QN 长度为4 m ,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 的长度为( )A .2 mB.98 mC.258 m D .3 m[解析] 设相等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由Δx =aT 2得,加速度a =Δx T 2=(4-3) m T 2=1 mT 2.Q 点的速度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v Q =x PQ +x QN 2T =(4+3) m 2T =7 m2T .则OQ 间的距离s OQ =v 2Q 2a =49 m 24T 2×T 22 m =498 m ,则OP 长度x OP =x OQ -x PQ =498 m -3 m =258 m ,故A 、B 、D 错误,C 正确.[答案] C5.(多选)(2016·杭州质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初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内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在最初1 s内的位移为2.5 m,由此可求得()A.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2B.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5 m[解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xⅠ∶xⅡ∶xⅢ=1∶3∶5.运动的总时间为3 s时,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位移之比为1∶2.正方向的匀减速运动可以看成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因滑块在最初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内位移的两倍,故运动的总时间为t=3 s,选项C正确;最初1 s内的位移与总位移之比为x1x=59,滑块最初1 s内的位移为2.5 m,故x=4.5 m,选项D正确;根据x=12at2可得a=1 m/s2,选项A错误;根据v=at可得,滑块的初速度为3 m/s,选项B错误.[答案]CD6.(多选)(2015·山东德州一中月考)将物体以初速度v0从地面处竖直上抛,物体经3 s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 mB.物体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30 m/s,方向竖直向上C.物体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1D.物体在1 s内、2 s内、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4∶1[解析]物体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零,可以逆向看成自由落体运动,经3 s 落地,根据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出高度为45 m,初速度为30 m/s,所以A项正确,由Δv=gΔt=30 m/s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为坚直向下,B项错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知道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AC7.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000 s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 点约为()A .6.5 mB .10 mC .20 mD .45 m[解析] 根据照片上痕迹的长度,可以知道在曝光时间内物体下落的距离,由此可以估算出AB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再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下落的距离.由题图可知AB 的长度为2 cm ,即0.02 m ,曝光时间为11000 s ,所以AB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v =x t =0.0211000m/s =20 m/s ,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式v 2=2gh 可得,h =v 22g =2022×10m =20 m ,所以C 正确. [答案] C8.(多选)(2015·辽宁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期中)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个人用手拿着绳子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使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速度差为Δv ,如果人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以同样的方法释放小球,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Δt 和速度差Δv 将( )A .Δt 不变B .Δt 变小C .Δv 变小D .Δv 变大[解析] 设细绳的长度为L ,第一个小球着地后,另一个小球运动的位移为L ,在L 内运动的时间即为两球落地的时间差,第一个球着地的速度为另一个小球在位移L 内的初速度.高度越高,落地的速度越大,另一个小球在位移L 内的初速度越大,根据L =v 0t +12gt 2,初速度越大,时间越短,所以Δt 1>Δt 2.速度差Δv =gΔt ,所以Δv 变小,故B 、C 正确.[答案] BC9.(多选)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 ,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 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上抛的初速度与B 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B .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 .A 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 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D .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 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解析] 设两物体从开始运动到同一高度的时间为t ,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 0,则由gt =v 0-gt =v ,解得v 0=2v ,故A 正确;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B 自由下落到地面的速度为2v ,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 B =2v g ,A 竖直上抛,在空中运动时间t A =2v 0g =4v g ,故B 错误;物体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A =0-v 20-2g=(2v )22g ,B 下落的高度h B =(2v )22g ,两者相等,故C 正确;两物体运动到同一高度时,B 下落的距离h =12gt 2=12g ⎝ ⎛⎭⎪⎫v g 2=14h B ,同一高度点距地面的高度是下落时高度的34,故D 错误.[答案] AC10.(多选)(2016·广州毕业班测试)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 m ,bc =1 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A .v b =8 m/sB .v c =3 m/sC .de =3 m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解析] 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又因为小球从a 运动到c 和从c 到d 时间相等T =2 smh Δx =aT 2得a =x cd -x ac T 2=-0.5 m/s 2 c 点为ad 过程的中间时刻v c =x ad 2T =3 m/s ,故B 正确.从b 到c 由v 2c -v 2b =2ax bc ,v b =10 m/s ,故A 错误.根据速度公式v =v 0+at 可得v d =v 0+at 2=2 m/s ,则从d 到e 有-v 2d =2ax de ,则x de =-v 2d /(2a )=4 m ,故C 错误.由v =v 0+at 可得从d 到e 的时间t de =-v d a =4 s ,D 正确.[答案] BD二、非选择题11.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经过抛出点的上方h =5 m 处的时间间隔Δt =2 s ,则小球的初速度v 0为多少?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解析] 画出小球运动的情景图,如图所示.小球先后经过A 点的时间间隔Δt =2 s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小球从A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t 1=Δt 2=1 s ,小球在A 点处的速度v A =gt 1=10 m/s在OA 段根据公式v 2A -v 20=-2gx解得v 0=10 2 m/s小球从O 点上抛到A 点的时间t 2=v A -v 0-g =10-102-10s =(2-1) s根据对称性,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总时间t=2(t1+t2)=2 2 s[答案]10 2 m/s2 2 s12.(2015·山西省山大附中期中)如(1)图所示,在太原坞城路某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一辆汽车正从A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若测速仪与汽车相距355 m,此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汽车运动到C处与超声波相遇,当测速仪接受到发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于D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335 m,忽略测速仪安装高度的影响,可简化为如(2)图所示分析(已知超声波速度为340 m/s).(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a;(2)此路段有80 km/h的限速标志,分析该汽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是否超速?[解析](1)设超声波往返的时间为2t,汽车在2t时间内,刹车的位移为s=12a(2t)2=20 m,当超声波与A车相遇后,A车继续前进的时间为t,位移为s2=12at2=5 m,则超声波在2t内的路程为2×(335+5) m=680 m,由声速为340 m/s,得t =1 s,解得汽车的加速度a=10 m/s2.(2)由A车刹车过程中的位移s=v20 2a,解得刹车前的速度v0=20 m/s=72 km/h 车速在规定范围内,不超速.[答案](1)10 m/s2(2)不超速课时跟踪训练(三)一、选择题1.(多选)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解析]A选项中,在0~3 s内,速度图象表示的位移为18 m,位移图象表示的位移为0,A选项错误;B选项中,在0~3 s内两个图象表示的加速度都为零,3~5 s内两图象表示的加速度都为2 m/s2,可表示同一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同理可分析,选项C正确;D选项中,在3~5 s内两图象表示的加速度不相等,不能反映同一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答案]BC2.(多选)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由图可知()A.乙做加速度为1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4 s内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C.4 s内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D.4 s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解析]由图象可知,乙做加速度为1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4 s内甲的位移较大,选项B错误;4 s内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选项C正确;4 s内乙的速度一直小于甲的速度,选项D错误.[答案]AC3.(2015·山西四校联考)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由v-t图象作出的加速度—时间(a-t)图象和位移—时间(x-t)图象中正确的是()[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先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继续向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2,2~3 s内做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2,3~5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A对,B错;0~5 s内,v -t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和为零,故t=5 s时物体处于位移为零处,C、D错.[答案] A4.(多选)(2015·浙江金华十校模拟)“ABS”中文译为“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启用ABS时,汽车能获得更强的制动性能.某汽车在启用ABS和未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A.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B.启用ABS后减速加速度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C.启用ABS后制动所需时间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短D.启用ABS后制动距离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短[解析]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选项A正确;启用ABS后减速加速度先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小,后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t2<t3,选项C正确;根据v-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ACD5.(2015·安徽江淮名校联考)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0 s时两车相遇B.在t=20 s时两车相遇C.在t=10 s时两车相距最近D.在t=20 s时两车相距最远[解析]根据加速度—时间图象可知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在t=20 s时,两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即该时刻两车的速度相等,在t =20 s前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所以乙车在甲车的前方,所以两车逐渐远离,在t=20 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即相距最远,由以上分析可知,在t=20 s 时两车不可能相遇,只有D正确.[答案] D6.(2015·福建漳州八校联考)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t=20 s时,乙追上了甲C.t=10 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D.在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解析]由图可知乙在0~10 s内速度为零,甲先出发,但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出发地点相同,则乙可以追上甲,选项A 错误;由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可以读出t=20 s时,乙的位移仍小于甲的位移,未追上甲,选项B错误;在10~20 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在乙的前方,两者距离逐渐增大,20 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在t=20 s时刻两者距离最大,选项C错误;在t=20 s之前,甲的图象在乙的上方,所以甲比乙运动得快,t=20 s之后,乙的图象在甲的上方,所以乙比甲运动得快,选项D正确.[答案] D7.(20114·武昌调研)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D.在t=6t0时刻,A、B相遇[解析]由v-t图象,通过斜率可计算加速度大小,加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减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所以选项A错误;由A、B运动关系可知,当A、B速度相同时距离最远,所以选项B、C错误;由题意可知A、B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的,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0时刻,A、B位移相同,因此在此时刻A、B相遇,所以选项D 正确.[答案] D8.(2015·桂林质检)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 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正以v B =10 m/s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 m/s2,则A追上B所经历时间是()A.7 s B.8 sC.9 s D.10 s[解析]由题意知,t=5 s时,物体B的速度减为零,位移大小x B=12at2=25 m,此时A的位移x A=v A t=20 m,A、B两物体相距Δs=s+x B-x A=7 m+25 m-20 m=12 m,再经过Δt=Δs/v A=3 s,A追上B,所以A追上B所经历时间是5 s+3 s=8 s,选项B正确.[答案] B9.(2015·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一检)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B.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C .空降兵在0~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12v 2D .空降兵在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12(v 1+v 2)[解析] 在v -t 图象中,图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由图可以看出,空降兵在0~t 1时间内,图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正值,逐渐减小,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竖直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 错误;空降兵在t 1~t 2时间内,图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正负,绝对值逐渐减小,所以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竖直向上,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故B 正确;空降兵在0~t 1时间内,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平均速度为x 0t =12v 2t 1t 1=12v 2,而本题图象围成的面积比匀加速直线运动大,所以平均速度v >12v 2,故C 错误;同理可判定,空降兵在t 1~t 2时间内,平均速度v <12(v 1+v 2),故D 错误.所以选B.[答案] B10.(多选) (2015·吉林省九校联合摸底)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即 x -t 图象,如图所示,甲图象过O 点的切线与AB 平行,过C 点的切线与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两车相遇前,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 .0~t 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C .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 3时刻的速度D .t 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步步高全书学案第一章 第1讲
第1讲 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和参考系 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自测1(多选)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2018年印尼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苏炳添最后冲线的动作时可以把苏炳添看成质点B.研究女子50米步枪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可以将子弹看成质点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地面为参考系D.未起飞的舰载机以航母甲板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答案BCD二、位移和速度1.位移和路程2.速度与速率(1)平均速度: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ΔxΔt,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4)平均速率:物体运动实际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自测2在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 m决赛(直跑道)和男子200 m决赛(弯曲跑道)中分别以9.63 s和19.32 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 m决赛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B.2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C.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 m/sD.100 m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6 m/s解析 200 m 比赛跑道是弯曲的,位移小于200 m,100 m 比赛跑道是直线,位移等于100 m,A 错;200 m 19.32 s ≈10.35 m/s 是平均速率,B 错;100 m9.63 s ≈10.38 m/s 是平均速度,C 对;最大速度由已知条件无法求出,D 错. 三、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2.定义式:a =Δv Δt =v -v 0Δt.3.决定因素:a 不是由v 、Δt 、Δv 来决定,而是由Fm来决定.4.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的方向无关.自测3 (多选)(2018·深圳市高级中学综合测试)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汽车匀速率通过一座拱桥.因为汽车做的是曲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不为零 答案 BD解析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虽然速度还为零,但因其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加速度不为零,A 错误;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由a =ΔvΔt 可知,其加速度很大,B 正确;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虽然速度很大,若其速度不变化,则加速度为零,C 错误;汽车匀速率过拱桥时,汽车做曲线运动,汽车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其加速度不为零,D 正确.命题点一 质点、参考系和位移1.三个概念的进一步理解(1)质点不同于几何“点”,它无大小但有质量,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而不是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2)参考系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3)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 2.三点注意(1)对于质点要从建立理想化模型的角度来理解.(2)在研究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时,选择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使分析和计算更简单.(3)位移的矢量性是研究问题时应切记的性质.例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1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图1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答案 D解析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观测“金星凌日”时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变式1(2018·陕西省铜川市模拟)下列关于运动学概念的论述,正确的是()A.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为800 m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铅球的位移大小为4.50 mC.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硬币可以看做质点D.阅兵预演空中梯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地面上的观众是静止的答案 A命题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区别与联系(1)区别: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2.方法和技巧(1)判断是否为瞬时速度,关键是看该速度是否对应“位置”或“时刻”. (2)求平均速度要找准“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需的“时间”.例2 (2018·湖南省常德市期末检测)在某GPS 定位器上,显示了以下数据:航向267°,航速36 km/h,航程60 km,累计100 min,时间10∶29∶57,则此时瞬时速度和开机后平均速度为( ) A.3.6 m /s 、10 m/s B.10 m /s 、10 m/s C.3.6 m /s 、6 m/s D.10 m /s 、6 m/s答案 B解析 GPS 定位器上显示的航速为瞬时速度36 km /h =10 m/s,航程60 km,累计100 min,平均速度为60×103100×60m /s =10 m/s,故B 正确.变式2 (多选)骑自行车的人沿斜坡直线向下行驶,在第1 s 、第2 s 、第3 s 、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1 m 、2 m 、3 m 、4 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在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 m/s C.第3 s 末的瞬时速度为3 m/s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AB变式3 (2019·河南省洛阳市期中)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 m,它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 (m/s),该质点在t =2 s 时的速度和t =2 s 到t =3 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 m /s 39 m/s B.24 m /s 38 m/s C.12 m /s 19.5 m/s D.24 m /s 13 m/s 答案 B解析 由v =6t 2 (m /s)得,当t =2 s 时,v =24 m /s ;根据质点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 m 得:当t =2 s 时,x 2=21 m,t =3 s 时,x 3=59 m ;则质点在t =2 s 到t =3 s 时间内的位移Δx =x 3-x 2=38 m,平均速度v =Δx Δt =381 m /s =38 m/s,故选B. 拓展点 用平均速度法求解瞬时速度——极限思想的应用1.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1)公式v =ΔxΔt 中,当Δt →0时v 是瞬时速度.(2)公式a =ΔvΔt中,当Δt →0时a 是瞬时加速度.2.注意(1)用v =ΔxΔt求瞬时速度时,求出的是粗略值,Δt (Δx )越小,求出的结果越接近真实值.(2)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表示物体在这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例3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 =3.0 cm 的遮光板,如图2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图2A.0.067 m /s 2B.0.67 m/s 2C.6.7 m/s 2D.不能计算出答案 A解析 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 1=d Δt 1=0.030.30m /s =0.10 m/s,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 2=d Δt 2=0.030.10 m /s =0.30 m/s,故滑块的加速度a =v 2-v 1Δt ≈0.067 m/s 2,选项A正确.变式4 (2019·湖北省荆州市质检)如图3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Δ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图3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 A命题点三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1.三个概念的比较2.判断直线运动中的“加速”或“减速”方法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 (1) a 和v 同向(加速直线运动)―→⎩⎪⎨⎪⎧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加a 增大,v 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增加得越来越慢(2)a 和v 反向(减速直线运动)―→⎩⎪⎨⎪⎧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或反向增加)a 增大,v 减小(或反向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减小(或反向增加)得越来越慢例4 (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 /s,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 内该物体的可能运动情况为( )A.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答案 AD解析 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a =v -v 0t =10-41 m /s 2=6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A 正确,B 错误;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a =v -v 0t =-10-41m /s 2=-14 m/s 2,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 错误,D 正确.变式5 (2018·山东省济南一中阶段检测)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具有最大值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一定大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时,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减小,速度也一定减小 答案 C解析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故A 、D 错误;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ΔvΔt ,可知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 错误;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时,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即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那么速度就会减小,故C 正确.变式6 (2018·云南省统一检测)一物体做加速度为-1 m /s 2的直线运动,t =0时速度为-5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5 m/s 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B.加速度为-1 m/s 2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C.t =1 s 时物体的速度为-4 m/sD.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答案 D解析 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v =v 0+at ,当t =1 s 时物体速度为v 1=-5 m /s +(-1)×1 m/s =-6 m/s,故A 、B 、C 错误,D 正确.1.“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并且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B.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 答案 C解析 “嫦娥三号”在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但是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故选项A 错误;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玉兔号”月球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被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选项B错误;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嫦娥三号”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被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选项C正确;“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相对月球是静止的,相对地球是运动的,故选项D错误.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乙的加速度大小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同答案 B3.校运会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C.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答案 B解析校运会400 m比赛,其跑道是弯的,为了保证其路程均为400 m,终点在同一直线上,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故B正确.4.(多选)(2018·福建省南平市模拟)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答案AC解析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物体静止,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A选项对;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都为零,例如物体做圆周运动运动一周时,平均速度为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B选项错;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都等于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选项对;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可能等于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5.如图2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图2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答案 C解析根据题图,汽车的速度大小变小,做的是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同,所以与v1、v2的方向都相反,选项B、D错误,C正确.6.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进行导航,如图3所示是某人从杭州市民中心驾车去武林广场的手机导航的截屏画面,该地图提供了①、②、③三种驾车线路规划方案及相对应的数据,实际行驶中导航提示:“前方有测速,限速50千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3A.①②③三条线路方案的位移相等B.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可以被看成质点C.图中显示23分钟和6.9公里分别指的是时间间隔和路程D.导航提示的“限速50千米”指的是限制汽车的平均速度不超过50 km/h解析 因汽车起点与终点相同,故位移相同,选项A 正确;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汽车可以视为质点,选项B 正确;23分钟与6.9公里的含义分别是需要行驶的时间和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选项C 正确;限速50千米是指限制汽车的瞬时速度不超过50 km/h,选项D 错误.7.(2018·江西省六校第五次联考)下列有关速度、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是标量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答案 D解析 汽车上的速度计显示的是汽车的瞬时速度,A 错误;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平均速度是矢量,故B 错误;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可能改变,比如平抛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一直是竖直向下的,但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C 错误;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 正确.8.(多选)我国新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已经开始挂弹飞行.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 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 )A.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C.速度增加越来越快,位移增加越来越慢D.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快答案 BD解析 根据题意,飞机速度与加速度同向,飞机速度和位移都在增大,选项A 错误,B 正确;由于加速度减小,所以速度增加越来越慢,而速度增大,会使位移增加越来越快,选项C 错误,D 正确.9.(2018·四川省成都市调研)如图4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 形槽中由A 点释放,经B 点到达与A 点等高的C 点,设A 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图4 A.23 3 m,233 m B.23 3 m,43 3 m C.43 3 m,23 3 m D.433 m,1 m解析 小球通过的路程为小球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则小球通过的路程为s =2l AB =2×1sin 60°m =43 3 m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小球的位移大小为x =l AC =2×1tan 60° m =23 3 m.选项C 正确.10.(2018·广东省广州市4月模拟)由同一位置同向先后开出甲、乙两汽车,甲先以初速度v 、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甲开出t 0时间后,以同样的加速度a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乙开出后,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 )A.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B.以速度at 0做匀速直线运动C.以速度v +at 0做匀速直线运动D.停在乙车前方距离为v t 0+12at 02的地方 答案 C解析 乙车开始运动时,甲车的速度为v 甲=v +at 0,则由于乙车的加速度与甲车相同,故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以速度v +at 0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两车的间距以Δx =v 甲Δt 的关系增加,故选项C 正确,A 、B 、D 错误.11.(2019·山东省泰安市调研)某质点以20 m /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 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 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方向竖直向下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零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同答案 A12.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在t 0=0时刻质点处于x 0=0位置,然后质点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t 1=2 s 时刻质点处于x 1=10 m 位置,此后质点沿x 轴负方向运动,在t 2=4 s 时刻质点处于x 2=-10 m 位置,求:(1)质点在0~4 s 内的平均速率;(2)后2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和0~4 s 内的平均速度.答案 (1)7.5 m/s (2)见解析解析 (1)质点在0~4 s 内通过的路程s =|x 1-x 0|+|x 2-x 1|=30 m,质点在0~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v =s t =304m/s =7.5 m/s.(2)后2 s 内质点通过的位移x =x 2-x 1=-10 m -10 m =-20 m平均速度v 1=-202m /s =-10 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沿x 轴负方向 质点在0~4 s 内通过的位移x ′=x 2-x 0=-10 m,平均速度v 2=-104m /s =-2.5 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沿x 轴负方向. 13.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 (g 取10 m/s 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1)一辆以72 km /h 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 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摩托车驾驶员被与碰撞前货车相同的速度撞飞,碰撞时间为2.1×10-3 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4 s 、3 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答案 见解析解析 (1)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为 Δv =v 2-v 1=-72 km /h -54 km/h=-20 m /s -15 m/s =-35 m/s两车相碰撞时摩托车驾驶员的加速度为a =Δv Δt =-35 m/s 2.1×10-3 s≈-16 667 m/s 2=-1 666.7g 1 666.7g >500g ,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a 1=|Δv 1|Δt 1,a 2=|Δv 2|Δt 2所以a 1∶a 2=|Δv 1|Δt 1∶|Δv 2|Δt 2=204∶153=1∶1.。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4章 第1讲
第四章第1节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05800425()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必定变化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答案:A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一定变化,但速度方向必定变化,A项正确。
速度变化的运动可能是速度大小在变,也可能是速度方向在变化,不一定是曲线运动,B项错误。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项错误。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可能是变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加速曲线运动,D项错误。
2.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0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所示。
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05800426()A.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C.t时刻猴子对地速度的大小为v0+atD.t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x2+h2答案:D解析:猴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知合速度与合加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猴子运动的轨迹为曲线,故A错误;猴子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零,在竖直方向上有恒定的加速度,根据运动的合成,知猴子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B错误;t时刻猴子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为v0,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at,根据运动的合成,知合速度大小为v=v20+(at)2,故C错误;在t时间内猴子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分位移分别为x和h,根据运动的合成,知合位移s =x2+h2,故D正确。
3.(2015·邯郸模拟)质点做曲线运动从A到B速率逐渐增加,如图所示,有四位同学用示意图表示A到B的轨迹及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导学号05800427 ()答案:D解析:质点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一定沿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而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轨迹凹侧,故B、C均错误;因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增加,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间的夹角为锐角,D正确,A错误。
物理_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二模试卷(新课标Ⅰ卷)_复习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二模试卷(新课标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B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心系“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安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D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2. 某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这个图是反映一个电阻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像(I−t图),这个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一段时间内通过这个电阻的电荷量B 若这个图是反映一个物体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像(v−t图),这个图像的斜率表示这个物体的加速度,这个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这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C 若这个图是反映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U随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I变化规律的图像(U−I图),这个图像的斜率表示这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这个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电阻在该电流时的电功率D 若这个图是反映一个物体所受力F随这个物体的位移x变化规律的图像(F−x图),这个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位移内这个力做的功3. 质量为2kg物体A做平抛运动,落地时水平方向的位移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均为L=5m,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A落地时的动量大小为10√5kg⋅m/sB 物体A落地时的动能为100JC 物体A 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45∘D 物体A做平抛运动中合力的平均功率为125W 4. 2015年12月29日0时0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高分四号”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它的发射和应用将使我国天基对地遥感观测能力显著提升.关于“高分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分四号”卫星的空间分辨率很高,若它距地球更近一些,效果会好一些B “高分四号”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km/sC “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D “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力与其它同步卫星的向心力的大小相等5. 如图所示,(a)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物理专题汇编 专题四 曲线运动
专题四曲线运动A组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1.(2016·全国卷Ⅰ,18,6分)(难度★★)(多选)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2.(2016·全国卷Ⅱ,16,6分)(难度★★★)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3.(2016·江苏单科,2,3分)(难度★★)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A.① B.② C.③ D.④4.(2015·安徽理综,14,6分)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 .M 点B .N 点C .P 点D .Q 点5.(2015·新课标全国Ⅰ,18,6分)(难度★★★)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 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 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A.L 12g6h <v <L 1g6hB.L 14gh <v <(4L 21+L 22)g6hC.L 12g 6h <v <12(4L 21+L 22)g6hD.L 14g h <v <12(4L 21+L 22)g6h6.(2015·浙江理综,17,6分)(难度★★★)如图所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 .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 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 点).球员顶球 点的高度为h ,足球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 )A.足球位移的大小x=L24+s2B.足球初速度的大小v0=g2h(L24+s2)C.足球末速度的大小v=g2h(L24+s2)+4ghD.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θ=L 2s7.(2015·天津理综,4,6分)(难度★★)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8. (2015·福建理综,17,6分)(难度★★★)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滑道ABC关于B点对称,且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若小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1,第二次由C滑到A,所用的时间为t2,小滑块两次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且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 )A.t1<t2B.t1=t2C.t1>t2D.无法比较t1、t2的大小9. (2015·浙江理综,19,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U”形弯道,转弯处为圆心在O 点的半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 和2r .一辆质量为m 的赛车通过AB 线经弯 道到达A ′B ′线,有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条路线,其中路线③是以O ′为圆心的半圆,OO ′=r .赛车沿圆弧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为F max .选择路线,赛车以不打 滑的最大速率通过弯道(所选路线内赛车速率不变,发动机功率足够大),则( )A .选择路线①,赛车经过的路程最短B .选择路线②,赛车的速率最小C .选择路线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D .①、②、③三条路线的圆弧上,赛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10.(2014·四川理综,4,6分)(难度★★)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 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 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 ) A.kvk 2-1B.v1-k2C.kv1-k2D.vk 2-111.(2014·新课标全国Ⅱ,15,6分)(难度★★★)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π6B.π4C.π3D.5π1212.(2014·新课标全国Ⅱ,17,6分)(难度★★★)如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5mg B.Mg+mgC.Mg+5mg D.Mg+10mg13.(2014·安徽理综,19,6分)(难度★★)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 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取10 m/s2.则ω的最大值是( )A. 5 rad/sB. 3 rad/s C.1.0 rad/s D.0.5 rad/s14.(2014·浙江理综,23,16分)(难度★★★★)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20 m/s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 m.在车正前方竖直立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800 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90 m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当L=410 m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的范围.B组两年模拟精选(2016~2015年)1.(2016·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2.(2016·山东青岛期末)在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中,运动员绕周长仅111米的短道竞赛。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能力课时1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例1】
(2014· 江苏单科,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 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解析
由匀加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2=2a1x,可知 v-x
图象应为开口向 x 轴正方向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故选项 C、D
2 错误;当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 v2-v2 = 2 a x ,得 v 0 2
答案
A
反思归纳
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
x-t图象纵轴表示位移 (1)看“轴” v-t图象纵轴表示速度 x-t图象上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2)看“线” v-t图象上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x-t图象上斜率表示速度 (3)看“斜率” v-t图象上斜率表示加速度
3.图象题目的类型及应对策略 类型一 图象选择类问题
(1)依据某一物理过程,设计某一物理量随时间(或位移、高度、 速度等) 变化的几个图象或此物理过程中某几个物理量随某一
量的变化图象,从中判断其正误。
(2)解决该类问题一般依据物理过程,运用对应规律,确定某 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选项的正确与否。
(1)v-t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 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在t轴上方表示速度为正,物体沿正方向运动;v-t 图象在t轴下方表示速度为负,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3)v-t图象与t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的位移。 图象在t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图象在t轴下方,表示位移为
小时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甲图象斜率大
于乙图象斜率,说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选项A错误,B 正确;由位移-时间图象可以看出在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 乙的大,故选项C错误;由位移-时间图象看出在 t=0.5小时时, 甲在x=10 km处,而乙在x=8 km处,进一步得出在0.8小时内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物理新课标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 运动的描述 (40)
第2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知能提升演练
上页
下页
考点一
2.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
NO.1 梳理主干 填准记牢
对应规律 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随着入 射光频率的增 大而增大,与 入射光强度无 关 光电效应具有 瞬时性 光较强时饱和 电流大
对规律的产生的解释 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一部分克服阻碍作用做 功,剩余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直 接从金属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 对于确定的金属,W0是一定的,故光电子的 最大初动能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光照射金属时,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后, 动能立即增大,不需要能量积累的过程 光较强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 生的光电子较多,因而饱和电流较大
NO.2 题组训练 提升能力
第2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知能提升演练
上页
下页
考点一 NO.1 梳理主干 填准记牢
1.(多选)(2014· 高考广东卷)在光电效应实 验中,用频率为 ν 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 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 失 C.改用频率小于 ν 的光照射,一定不发 生光电效应 D.改用频率大于 ν 的光照射,光电子的 最大初动能变大
NO.2 题组训练 提升能力
入射光的频率 大于 金属的极限频率.
第2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知能提升演练
上页
下页
考点一
3.光电效应规律
NO.1 梳理主干 填准记牢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_第4讲_追及与相遇问题_word版有答案
第4讲追及与相遇问题A组基础题组1.(2019江苏扬州一模,7)(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 )A.0~6 s时间内,甲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B.0~6 s时间内,乙质点先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减速运动C.0~6 s时间内,乙的速度始终小于甲的速度D.0~3 s时间内,当甲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0 m/s时,甲、乙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最大2.(2019北京四中期中,4)(多选)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t=20 s时,乙追上了甲C.在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在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D.t=20 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3.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线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车后,后车以与前车相同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x,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应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A.xB.2xC.3xD.4x4.(2019辽宁沈阳一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其中t2=2t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5.(2019吉林长春三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 图像,t=0时两物体相距3s0,在t=1 s时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甲物体在前,乙物体在后B.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C.t=3 s时,两物体再次相遇D.t=4 s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2s0处6.(2019江苏盐城二模,3)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分别如图中a、b所示,t1时刻图线b的切线与图线a平行,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t1时刻两质点的加速度相等,相距最远C.t2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相距最远D.t2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A恰好追上B7.(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月考)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8.(2019河北五校联考)某物体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给物体A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10 m/s,g=10 m/s2。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_第3讲_运动图像_word版有答案
第3讲运动图像A组基础题组1.(2019广西柳州一中月考)某同学为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绘制了物体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
图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x,横坐标表示时间t,由此可知该物体做( )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匀速曲线运动D.变速曲线运动2.(2019广西桂林十八中月考)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
质点在t=0时位于x=3 m处,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
当t=7 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坐标为( )A.x=3.5 mB.x=6.5 mC.x=9 mD.x=11.5 m3.(多选)图中为甲、乙、丙三个军事小分队进行军事行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两个分队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B.甲、乙、丙三个分队的位移相等C.甲、乙、丙三个分队的平均速度相等D.甲、乙、丙三个分队运动的路程相等4.(2019湖北宜昌第一次调研,17)一定质量的小球自t=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与地面碰后反向弹回,不计空气阻力,也不计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小球距地面的高度h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的最大速度为15 m/sB.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12 m/sC.小球在4~5 s内走过的路程为2.5 mD.小球将在t=6 s时与地面发生第四次碰撞5.(2019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像正确的是( )6.(2019湖北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15)在一次空军演习的任务中,某士兵从悬停飞机上无初速跳下,下落4 s速度达到 30 m/s时打开降落伞,开始做减速直线运动,在跳下14 s后以速度4 m/s 着地,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士兵是在下落80 m时打开降落伞的B.该士兵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等于170 mC.该士兵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70 mD.该士兵跳伞时的高度一定小于230 m7.(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微专题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夯基提能作业本
微专题1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A组基础过关1.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以下列图。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行程相等答案B在0.2~0.5小时内,位移-时间图像是倾斜的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人的加速度都为零,选项A错误;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绝对值大小反响了速度的大小,斜率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故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选项B正确;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选项C错误;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0.8小时内甲、乙往返运动过程中,甲运动的行程大于乙运动的行程,选项D错误。
2.(多项选择)以下给出的四组图像中,能够反响同素来线运动的是()答案BC由A、B选项中的v-t图像可知,0~3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在3~5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2 m/s2,故A错误,B正确;由C、D选项中的x-t图像可知,0~3 s内,物体静止不动,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在3~5 s内做匀速运动,速度v=2 m/s,加速度a=0,故C 正确,D错误。
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以下列图。
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案A依照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能够看出汽车甲的位移x甲大于汽车乙的位移x乙,选项C错误;依照v=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v甲大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v乙,选项A正确;汽车乙的位移x乙小于初速度为v2、末速度为v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选项B错误;由于v-t图像的斜率绝对值大小反响了加速度的大小,所以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物理重点回顾专练1-2-4含答案
重点回顾专练:受力分析的步骤与方法一、选择题1.(多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相同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解析]选项A中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子,所以它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选项A错误;摩擦力既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其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正确;物体的重力G=mg,其中g的大小与纬度有关,一般情况下,纬度越大,g值越大,所以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不同位置所受的重力大小不一定相同,选项C错误;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并且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这两个物体可以是一个相对地面静止,另一个相对地面运动,那么那个静止的物体也会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所以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为A、C、D.[答案]ACD2.(2016·天津四校期中)光滑的挡板竖直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半球形均匀物体靠着挡板放上后,处于静止状态,如右图所示.关于对半球形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A.可能受三个力: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B.可能受四个力:重力、挡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C.可能受三个力:重力、挡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如果斜面也光滑,挡板的支持力大小一定是mg sinθ[解析]对半球形物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F合=0分析,A、B、C项叙述的情况均可.若斜面光滑,得挡板的支持力F N=mg tanθ,选项D错误.[答案] D3. (多选)(2015·浙江名校联考)物体b在力F作用下将物体a压向光滑的竖直墙壁,如右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受到的摩擦力有两个B.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变化C.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D.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解析]a受到b对a向上的摩擦力,只有一个,选项A错误.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不随F变化,选项B、D正确,选项C 错误.[答案]BD4.(2015·南通模拟)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力F(F<mg)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若减小力F,则()A.物体A所受合力不变B.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不变C.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不变D.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可能为零[解析]质量为m的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其所受合力为零.因为F<mg,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竖直向上,若减小力F,物体A受到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变大但仍竖直向上,故物体A 所受合力仍为零,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都变大,A正确,B、C、D错误.[答案] A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受3个力,Q受3个力B.P受3个力,Q受4个力C.P受4个力,Q受6个力D.P受2个力,Q受5个力[解析]因两木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平衡.P除受重力和支持力外,不可能再受Q的摩擦力,否则不可能受力平衡,故P受两个力;Q受重力、地面支持力、P对其压力、地面对其摩擦力、推力五力作用,故选项D正确,其余错误.[答案] D6.(2015·扬州高三检测)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斜面体与墙不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A.水平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作用B.水平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M+m)gD.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小于(M+m)g[解析]对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据平衡条件,整体必定受地面对斜面体向右的摩擦力以平衡拉力水平向左的分力,故选项A、B错误;根据平衡条件知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F N=(M+m)g -F T sinθ,故选项D正确.[答案] D7.质量为M的半球形物体A和质量为m的球形物体B紧靠着放在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忽略B球表面的摩擦力,则关于物体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A对物体B的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B.物体A受到3个力的作用C.物体B对斜面的压力等于mg cosαD.物体B对物体A的压力大于mg sinα[解析]物体A对物体B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AB交点的切线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A错误:物体A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B对A的弹力四个力的作用,B错误;斜面对B的支持力与A对B作用力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之和等于mg cosα,则物体B对斜面的压力小于mg cosα,C错误;物体A对B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分力等于mg sinα,则物体B对物体A的压力大于mg sinα,D 正确.[答案] D8.(多选)(2016·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如右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楔形物体b,b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a恰好可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若对a施加如图所示的作用力,a仍沿斜面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1,则地面对b无摩擦力B.在a上施加沿斜面向下的力F2,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在a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3,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无论在a上施加什么方向的力,地面对b均无摩擦力[解析]a恰好可沿斜面匀速下滑,a和b均处于平衡状态.在a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1,a仍匀速下滑,则地面对b无摩擦力,选项A正确.在a上施加沿斜面向下的力F2,a加速下滑,a对b作用力不变,地面对b无摩擦力,选项B错误;在a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3,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AC9.(多选)有一辆遥控电动玩具汽车,已知车内电动马达驱动后轮转动.现玩具汽车的后轮、前轮分别放在平板小车甲、乙上.如右图所示.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后退”键,汽车就能前进或后退,地面与甲、乙车之间的摩擦力不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乙车对前轮摩擦力向右,乙车相对地面向右运动B.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甲车对后轮摩擦力向右,甲车相对地面向左运动C.按动摇控器上的“后退”键,甲车对后轮摩擦力向左,甲车相对地面向右运动D.按动遥控器上的“后退”键,乙车对前轮摩擦力向左,乙车相对地面向左运动[解析]汽车的后轮是主动轮,前轮是从动轮,当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时,车内电动马达驱动后轮转动,甲车对后轮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摩擦动力,甲车会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反作用力,所以甲车相对地面向左运动,而乙车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左,前轮对乙车施加向右的反作用力,乙车相对地面向右运动,选项A错误,B正确;同理,可分析得出选项C正确,D错误.本题答案为B、C.[解析]BC10.(2015·安徽省级示范高中联考)如右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体A的轻弹簧将物块P拴接在挡板B上,在物块P上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P与斜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弹簧的弹力一定沿斜面向下C.地面对斜面体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若增大推力,则弹簧弹力一定减小[解析]受力分析可知若推力F与弹簧弹力的合力平衡了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则无摩擦力,A错误;受力分析可知弹簧处于拉伸或者压缩状态物块P均可以保持静止,B错误;由整体法可知地面对斜面体A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平衡了推力F水平向右的分力,C正确;增大推力F,若物块保持静止,则弹簧的弹力不变,D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质量为m1=5 kg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 N的力F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 kg,且始终静止,取g=10 m/s2,求:(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解析](1)用隔离法: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在平行斜面的方向上F=m1g sin30°+F fF f=F-m1g sin30°=(30-5×10×0.5) N=5 N(2)用整体法:因两个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故可以将滑块与斜面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对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 f地=F cos30°=15 3 N在竖直方向上有F N地=(m1+m2)g-F sin30°=135 N[答案](1)5 N(2)15 3 N135 N12.(2015·太原检测)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从开始到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解析]设开始系统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则对A有m A g sinθ-kx1=0①设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对B有m B g sinθ-kx2=0②由题意可知d=x1+x2③解得d=(m A+m B)g sinθk(m A+m B)g sinθ[答案]k。
2017年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 含答案
章末质量检测(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福建福州模拟)如图1所示是用频闪法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球的闪光照片,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错误!s拍一次照,则在此拍摄的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率为()图1A.0。
25 m/s B.0。
20 m/sC.0.15 m/s D.0。
10 m/s解析由图示可知在t=0.4 s内小球运动了Δx=0。
04 m.所以错误!=错误!=错误!m/s=0。
10 m/s。
答案 D2。
如图2所示为一质点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v-t图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0~1 s内与2~3 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B.2~3 s内与3~4 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不同C.0~1 s内与3~4 s内质点的位移不同D.0~2 s内与0~4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解析由图知,在0~3 s内质点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在0~3 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不变,选项A错误;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2~3 s内和3~4 s 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相同,选项B错误;v-t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1 s内和3~4 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不同,选项C正确;0~2 s内和0~4 s内质点的位移相等,运动时间不等,所以平均速度不等,选项D错误.答案 C3。
如图3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t=0时两物体相距3s0,在t=1 s时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t=0时,甲物体在前,乙物体在后B.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C.t=3 s时,两物体再次相遇D.t=4 s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2s0处解析由速度图象可知在第1 s内,甲物体的位移大于乙物体的位移,由题意知,在t=1 s时两物体相遇,所以在t=0时,甲物体在后,乙物体在前,A项错误;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差表示两物体间位移差,故第1 s内,两物体的位移差等于第2 s内两物体位移差的3倍,第1 s末,两物体在同一位置,故t=2 s时,两物体不是相距最远,B项错误;第1 s末到第3 s末,两物体位移相等,即两物体再次相遇,C项正确;由图象可知,0~4 s内,两物体位移相等,故t=4 s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3s0处,D项错误。
2017年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能力课时1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含答案
能力课时1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错误!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象可知()图1A.0~1.5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1。
5~3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 B.0~4 s内物体的位移为12 mC.3 s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3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解析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a=错误!可知,0~3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a=错误!m/s2=4 m/s2,选项A错误;由图象知,物体先沿负方向做匀减速运动,1.5 s末速度减小到0,以后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3 s末回到出发点,选项D正确;0~4 s内物体的位移为3 m,选项B错误;3 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运动方向不变,选项C错误.答案 D2。
如图2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图2A.前5 s质点静止B.5~15 s内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C.15~20 s内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
2 m/s2D.15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质点回到出发点解析由图象可知,质点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选项A错误;5~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0。
8 m/s2,选项B错误;15~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为-3.2 m/s2,选项C正确;质点在20 s末离出发点最远,质点做的是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
答案 C3.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倒数的变化规律图线如图3所示,a0和t0已知,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3A.物体在t0前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B.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为a0t0C.物体在t0时间内速度增加量为错误!a0t0D.以上判断均错解析注意横轴为错误!,由图可知物体在t0前做加速度恒为a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t0时刻的速度为a0t0,选项B正确,A、C、D均错误。
答案 B4.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错误!-t的图象如图4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追及与相遇问题A组基础题组1.(2015江苏扬州一模,7)(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 )A.0~6 s时间内,甲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B.0~6 s时间内,乙质点先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减速运动C.0~6 s时间内,乙的速度始终小于甲的速度D.0~3 s时间内,当甲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0 m/s时,甲、乙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最大2.(2015北京四中期中,4)(多选)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t=20 s时,乙追上了甲C.在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在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D.t=20 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3.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线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车后,后车以与前车相同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x,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应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A.xB.2xC.3xD.4x4.(2015辽宁沈阳一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其中t2=2t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5.(2015吉林长春三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 图像,t=0时两物体相距3s0,在t=1 s时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甲物体在前,乙物体在后B.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C.t=3 s时,两物体再次相遇D.t=4 s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2s0处6.(2015江苏盐城二模,3)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分别如图中a、b所示,t1时刻图线b的切线与图线a平行,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t1时刻两质点的加速度相等,相距最远C.t2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相距最远D.t2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A恰好追上B7.(2016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月考)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8.(2015河北五校联考)某物体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给物体A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10 m/s,g=10 m/s2。
求:(1)物体A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2)若物体A右方x0=12 m处有一辆汽车B,在物体A获得初速度v0的同时,汽车B从静止开始以a=2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通过计算说明物体A能否撞上汽车B。
B组提升题组9.(2016湖北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联考)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50 m处,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两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30 s末,甲、乙两车相距100 mB.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C.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10.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D.在t=6t0时刻,A、B相遇11.(2016北京四中期中,17)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为10 m/s,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求:(1)A追上B之前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2)A追上B所用的时间。
12.某天,小明在上学途中沿人行道以v1=1 m/s速度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以v2=15 m/s 速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此时他们距车站s=50 m。
为了乘上该公交车,他加速向前跑去,最大加速度a1=2.5 m/s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6 m/s。
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s0=25 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 t=10 s,之后公交车启动向前开去。
(不计车长)求:(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a2大小是多少?(2)若小明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乘上该公交车。
13.(2015安徽示范高中第二次联考)2014年7月24日,受台风“麦德姆”影响,安徽多地普降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
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 m/s,v2=25 m/s,轿车在与货车相距s0=22 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只有轿车且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s=160 m才停下。
两车可视为质点。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 s 收到信号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2=2.5 m/s2匀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1.AD 因x-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由题图可知,甲质点先向正方向做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当位移为30 m时,甲的速度减为零,然后返回,到6 s末返回到出发点,所以选项A 正确;由题图可以看出,乙质点先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 s 末返回到出发点,所以选项B错误;在0~3 s时间内,甲图线切线的斜率先大于乙图线的斜率,一段时间后,甲图线切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所以甲的速度先大于乙的速度,后小于乙的速度,又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运动,则当它们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速度为v= m/s=10 m/s,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2.CD 从题图中看到开始甲比乙早出发,且运动得快,但是乙做匀加速运动,最终是可以追上甲的,A项错误;t=20 s时,速度图像中甲的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于乙的,即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乙没有追上甲,B项错误;在t=20 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在t=20 s之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项正确;乙在追上甲之前,当它们速度相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对应的时刻为t=20 s,D选项正确。
3.B 本题的解法很多,在这里只介绍图像法。
根据题意,作出前车刹车后两车的v-t图像,分别为图中的AC(前车)和ABD(后车),图中三角形AOC的面积为前车刹车后的位移x,梯形ABDO的面积为前车刹车后后车的位移,由于前后两车刹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图中AC∥BD,OC=CD。
即梯形ABDO的面积是三角形AOC面积的三倍:S ABDO=3S△AOC=3x。
为了使两车不发生相撞,两车行驶时应保持的距离至少是Δx=S ABDO-S△AOC=3x-x=2x。
4.C 因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A项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在0~t1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故乙一直在甲前面,且距离越来越大,在t1时刻,甲、乙不可能相遇,B、D项错;v-t图像中,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0~t2时间内,由几何关系可知,甲、乙两物体位移相同,又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故t2时刻两物体相遇,C项正确。
5.C 因t=1 s时两物体相遇,且0~1 s内甲的速度始终比乙大,则可知t=0时,甲物体在后,乙物体在前,A错误;1 s 末两物体相遇,由对称性可知1~3 s内甲、乙的位移相同,因此3 s 末两物体再次相遇,C正确;由对称性可知4 s末,甲物体在乙物体后3s0处,此后甲、乙间距离不断增大,因此两者间距最大值无法获得,B、D错误。
6.C 由图可知质点A先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因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所以t1时刻两质点加速度相等,t2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此时两质点的v-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差最大,即相距最远,B、D 错,C对。
7.C a加速过程的加速度a1= m/s2=1.5 m/s2,b的加速度a2= m/s2=2 m/s2,A错误;40 s时:a 的位移x a=×20 m+40×20 m=1 300 m,b的位移x b=a2Δt2=×2×(40-20)2 m=400 m,可以看出它们在40 s时位移差为900 m,即两者未相遇,此时两者的速度相等,之后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故在40 s时两者相距最远,B、D错误;60 s时,a的位移x a'=×(10+40)×20 m+40×40 m=2 100 m,b的位移为x b'=×40×80 m=1 600 m,所以此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C正确。
8.答案(1)25 m (2)见解析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0a0=2 m/s2根据v2-=-2a0x解得x=25 m(2)假设二者不相撞,设经过时间t二者有共同速度v共则对物体A:v共=v0-a0t对汽车B:v共=at解得:v共=5 m/s,t=2.5 s该过程中物体A的位移:x A=t=18.75 m该过程中汽车B的位移:x B=t=6.25 m因为x A>x B+x0所以物体A能撞上汽车B。
B组提升题组9.D 在v-t图像中,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在第30 s末,甲的位移x1=×20 m=400 m,乙的位移x2=×20 m=300 m,故甲、乙两车相距Δx=x1-(x2+50 m)=50 m,选项A错误;由图可知甲车沿正方向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选项B错误;在v-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C错误;在第 30 s 末,因x1>x2+50 m,则知此时甲已经超过乙,之前已经相遇一次,30 s后甲静止,乙还会再追上甲,故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