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2017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7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7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内容之一,也是其核心,是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江苏历史高考试卷

2017江苏历史高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题共48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BDCBABCBACCD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答案ABCBABDCCBAD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9分,第26题21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1)(7分)(1)举措: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3分)

理解:(4分)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律令,管监察;太尉负责管军务;(2分)三者相互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对皇帝负责,可有效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皇权专制。(2分)

(2)(6分)角度:国家主权的归属。(2分)作用: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分)

(3)(6分)主要特点:

①西方政治文明逐渐传入,受欧洲文明影响较大;

②资产阶级率先进行政治变革的实践活动;

③历经了由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向社会主义政治的转变;

④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6. (1)(6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宝钞贬值,通货膨胀; 赋役制度改革推动白银广泛使用;隆庆元年“银钱兼使”的法令;张居正在全国推行的“一条鞭法”;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为白银货币化提供可能;明朝货币制度的缺陷。(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江苏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江苏卷,含答案)

2017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

据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

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20 题,每题 3 分,合计6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切合题目要

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以为,青铜器在商周期间被视为“政治的权利”。可推测,商周

期间青铜器主要用作

A. 农具

B.礼器

C.食具

D.钱币

2.公元前 113 年,汉武帝命令严禁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特意官吏负责锻造五铢钱,作为法定钱币。

这一措施

A. 有益于增强中央集权

B.初次实现了国家一致

C. 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增强了君主专制

3.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以后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 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降落,与决议职能有关系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涨。这表示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取销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升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议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以下解说 : “克”意为“胜”,“己”指的是

“身之私欲”。这类解说

A. 将人性置于公理之上

B.以知足个人欲念为目标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科.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答案】B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汉武帝吧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C

【解析】三省六部原先是三个省之间相互牵制,材料中中级官员地位上升,尚书省权力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1

2017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及解析

2017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及解析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
C.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1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提出:“1689 年,英王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这一法 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
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虽然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直到 19 世纪后 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这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 )
B.重视舆论监督,保障政令畅通
C.明确政治导向,彰显救亡图存
D.拓宽国人视野,引领民间风尚
9.下侧为民国十七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小学《三民主义课本》插图。图中上方自左向右文 字为“垄断事业”“政治捣乱”和“侵占利益”,下方船头有“中华”两字。为消除这三大障 碍,使“中华”这艘航船顺利航行,革命志士( )
了支那本国,也是为了整个东亚。”这一声明反映日本( )
A.重视与英美国家友好关系
B.认可西方媒体客观公正
C.追求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D.假借反共掩饰战争意图
11.下列图片体现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三个阶段。这三次调整都 ( )
第 11 题 图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具体国情
C.促进了农业生产பைடு நூலகம்持续发展
-3-
A.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

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答案

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计60 分。

1. B

2. A

3. C

4. D

5. C

6. D

7. D

8. A

9. A 10. B

11. D 12. B 13. B 14. D 15. A 16. C 17. C 18. D 19. B 20.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题,满分60 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 题~ 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 题为选做题,共4 小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两小题。

21. 答案要点:(14 分)

(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

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

界的经济联系。

22. 答案要点:(12 分)

(1)道路:日本:积极自救后侵略扩张。印度:不积极自救沦为殖民地。

背景:遭受西方列强侵略。

(2)略

23. 答案要点:(14 分)

(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

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2017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答案

2017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答案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故B项正确。商用时期,由于青铜比校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故A项错误;食具不是权力的象征,故C项错误,货币是经济的象征,故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汉武帝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目的是打击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秦朝时已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汉武帝铸造钱币与增加百姓赋税负担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空前强化”的说法不符合史。

3.【答案】C

【解析】中级官员地位上升,拥有实权的尚书省地位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唐初三省六部处于初创阶段,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B项错误,D项“决策权扩大”无法由材料得出。

4.【答案】D

【解析】孔子提出的是“克己复礼”“为仁由己”,而朱熹是从“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克己”的,这显然与孔子的原意有所不同,故D项正确;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A、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放C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材料“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明文人面重在将人的主观情感和自然情景交融在一起故C项正确。

“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故A项错误;“诗画合一”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故D 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的“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可以得知,耋英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是由官员腐败导致的,故D项正确。贫富不均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B、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答案】B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汉武帝吧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C

【解析】三省六部原先是三个省之间相互牵制,材料中中级官员地位上升,尚书省权力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相违背,故D项正确。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2017年高考江苏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高考江苏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科.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
“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
5.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隆,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
行合一
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 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
治败坏
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
2017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U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政治
z
以上学枝分$图
I皿<1
文化传统
人口密度
地理环
10.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
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重视
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
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
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9.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
如下表:
时间
主题-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绑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妇女(说)
2
*
19
22
合计
1()
36
56
由此推断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
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