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 15-2019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分题型汇编★★小说环境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经典试题: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第3节 小说的环境.doc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经典试题: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第3节小说的环境经典演练提能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剥麻张炜一片浓绿茂盛的麻地,多么叫人喜欢。
罗贞家就种了这么一片麻。
麻地里总是散发出一股奇怪的味道,那是麻叶儿麻秆儿的气味。
它不怎么好闻,但好像能够使人喜悦、不安,产生一种轻微的惆怅和或多或少跃跃欲试的心理……麻田是最不需要怎么管理的。
也许就因为这个,她爱人道理才种了麻吧。
道理是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汉,他常年在东北做买卖,做着男子汉才敢做的活儿……麻田是疏松的沙土,因而地垄里总是显得那么干净。
太阳也晒不透麻叶,地上全是绿荫。
……罗贞常常拔着草就坐下来。
她是蹁着腿坐在那儿的,像一只卧地的羔羊。
绿色的麻秆儿挡去了周围野地里的景致,也使这麻田安静得很。
这样的环境很适合于想象。
一些鸟儿在麻叶上滚动——厚实实的叶子大约在它们看来像一张绿床吧。
它们围在一起先是闹,后来就抱起来滚了。
麻雀们热闹了一会儿,又呼的一声飞走了,像他突然闯进了麻地似的……他手持一把雪亮的镰刀,麻秆儿全被一下子砍倒了,接着又被迅速地打成了捆儿。
他那么高大粗壮,伸出长长的手臂去挟、去拢那些麻秆儿,像欺负它们似的。
他不到收麻的时候不回来,回来以后就是这么急火火的。
他肯定是急着赶回海的那边——关东。
麻捆儿推到水沟里,压上石头和木头沤起来,他就要拍拍手掌离开家了……她不让他走,不过她知道他还是要走。
她临别时对他说:“年纪轻轻的老想离开老婆,还能是好东西吗?”①他像是无可奈何地笑笑说:“还能不是好东西吗?”罗贞坐在满是荫凉的麻地里,像一只卧地的羔羊。
晶莹的眼波上带着笑。
她笑冬天里无声无息的落雪和屋里噜噜响的煤炉子。
炕上真暖和,她是蹁着腿坐在炕上的。
道理坐在炕边上,和她一块儿剥麻。
他那黑黑的手指勾住了折断的麻秆儿,用另一只手去剥着麻络,发出“索拉索拉”的声音。
两只手配合得这么好,一迎一送,连着两手的麻绺一松一紧,越拉越长。
一段一段的、雪白的光麻秆儿啪啦啪啦掉在地上,看上去真让人舒坦。
专题05 现代文阅读II(三)小说环境类试题(课件版)-【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
4、命题内容:主要针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氛围命题。 另外,还有揭示标题意义、探究主题多重性等命题形式。 考查内容主要有: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塑造方式,人物形象【人物】; 故事情节概括,情节作用的分析【情节】; 环境作用【环境】; 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主题】 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物象】;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标题】等。
● 二、掌握读文技法,准确理解文意 ● 考场小说快速阅读“四步法”
● 这里要讲的“四步法”只是初识文本的阅读,大体对文本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这几个要素 有初步了解。真正的精读须结合考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文本。 ● 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 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 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 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 通过情节的发展以及情节发展过程中对人物的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 描写、细节描写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 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一步 中不要忽视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直接评价语。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人物活动 成长背景社环境,点明题目; ②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小说开头)
2019-15年全国语文卷小说分题型汇编小说情节题汇总(3页)
2019-15年全国语文卷小说分题型汇编小说情节题汇总(17年1卷)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答:【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解析】“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是本文一个重要的构思技巧。
从叙述的角度看,“他”当时由于不懂蒙语,所以这件事就成了谜,这更加真实;从故事情节看,没有交代人物身份就戛然而止,这样强化了神秘氛围;从阅读的角度看,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参考答案: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每点2分)(19年3卷)9.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答:9.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
第二问:①首尾两度写到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所包含着的深刻意味。
【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分析小说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答题方法是: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
理解语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开头段的作用大致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发展;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照应铺垫。
结尾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有: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或照应开头等。
【精品】20 15-2019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分题型汇编★★小说客观题汇编
【精品】20 15-2019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分题型汇编★★小说客观题汇总(15年1卷)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解析】选E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
其中A、B、C、D四个选项是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E项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概括。
E项符合小说写作意图,小说重在忧虑与反思,所以是第一正确项,给3分。
C项虽然符合材料意思,但是“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与原文意思的表达稍有出入,所以是第二正确项,给2分。
D项“又是一个精明的人”不太恰当,所以得1分。
A项“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与原文不符。
B项“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不符合材料的意思。
A、B两项为错误选项,所以均不给分。
(15年2卷)(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2019-15年全国语文卷小说分题型汇编小说物象
2019-15年全国语文卷小说分题型汇编小说物象
(16年2卷)(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
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物象的作用。
既为枢纽,就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因为是“电话”连接了两人,文中使用的语言描写就更多一些,便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在内容的表达上,更为自由。
作用题的答题规范模式:内容或主旨+结构+表达(效果、感情)。
具体到小说,就是“主题或内容+情节+人物”。
答案: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阅读归类及分析
近五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归类一、考查情节的整体把握2019年全国III卷《到梨花屯去》第9题“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2018年全国I卷《赵一曼女士》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8年全国III卷《微纪元》第5题“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2017年全国I卷《天嚣》第5题“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2015·全国卷Ⅰ卷《马兰花》第11题第(4)小题“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2019年全国II卷《理水》第8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2018年全国I卷《赵一曼女士》第5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8年全国II卷《有声电影》第5题“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2016·全国卷Ⅱ卷《战争》第11题第(2)小题“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6·全国卷Ⅲ卷《玻璃》第11题第(3)小题“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5·全国卷Ⅰ卷《马兰花》第11题第(3)小题“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2015·全国卷Ⅱ卷《垫师老汪》第11题第(2)小题“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2)小说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小说阅读题汇编1.(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⑴—⑷题。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
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
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
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
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
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
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
达子还是看着她笑。
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喘息。
……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
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
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
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
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
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
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
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
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
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
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后也跑回家了。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阅读常考九大题型汇编
必备知识梳理【小说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主题。
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核心)完整的故事情节(小说的骨架)典型的环境描写(小说的依托)深刻的主题意蕴(小说的灵魂)精妙的写作技巧(小说的手段)【何为小说的“真实”】尽管小说设定的具体环境是虚构的,但这个环境依然是我们或历史的、或现实的真实反映。
尽管小说叙述的情节是虚构的,但这些虚构的情节是符合事理逻辑的,具有真实性。
尽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虚构的,但这些虚构的人物形象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具有真实性。
最后,小说的情感是真实的,小说表现的主题是真实的。
所以说,尽管小说是虚构性的文学体裁,但小说同样具有真实性。
小说的真实是艺术性的真实,小说是虚构与真实相统一的一种文体。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有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藏着真实。
请从“荒诞”和“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荒诞:①情节荒诞。
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作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
②环境荒诞。
小说环境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
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中的小米开尔却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活环境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
(1点2分,2点3分)(2)真实:①塑造的人物真实。
马可瓦多和家人都是当时社会生话中底层人物的代表,真实可信。
②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
如介绍小米开尔“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
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使后面他把广告牌当成树林的情节显得合理可信;叙述阿斯托弗的近视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缩着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2015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I小说阅读选择题题型解析
全国卷
广东卷
分值
文学类小说阅读11(1)题型对比二
对比维度 全国卷 广东卷
1、分析综合C:(1)分析小说情节构思(C项) (2)概括小说主题(E项) 2、鉴赏评价D: 考点及相应 (1)欣赏作品的形象[从情节、生存环境、细节描写中把握 的能力层级 人物性格](A、B、D三项) (2)赏析作品的内涵(E项)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作出评价(E项)
出题角度 出题方式 1、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分析)、环境(生存环境)、 情节(构思) 2、主题内涵(揭示小说内涵) 陈述式。题目直接陈述考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学类小说阅读11(1)题型对比一
对比维度
题型 双项选择题(5选2) 满分 5分:全国卷的赋分规则借鉴了国际上的PISA测试,采 用“分层级给分”规则,即5个不同选项的分值是不同的, 考生得到5分、4分、3分、2分、1分、0分的可能性都存在: 3分选项:能对全文进行宏观整体概括、分析正确; 2分选项:能对全文局部进行分析和概括正确; 1分选项:能对文章细节进行分析,并有部分内容概括 正确; 0分选项: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均不正确。 全国卷的这种赋分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能更真实地 反映考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小说阅读 无此题型
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知识点总结(带例题)
小说阅读知识点归纳一、围绕题目设题小说标题作用题1.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交代小说的主要对象、概述文章的主要事件,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氛围;2.艺术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如比喻、象征、一语双关)3.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4.思考题目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否线索,贯穿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是否暗示、推动情节的作用。
5.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伟大的母亲》6.分析其效果,是否达到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等。
典型例题1.“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①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
②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
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却隐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
④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小说以“遗落在乡村的果子”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一语双关①明指乡村里成熟后无人采摘,烂了落了的果子。
②暗喻乡村里像果子一样不被重视、缺乏关爱的留守孩子。
③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在市场经济和打工潮的冲击下农村日益衰落的社会现的忧虑。
2.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
(4分)《文玩核桃》【答案】①文玩核桃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或者:统领全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文”字暗含玩出文化,玩出境界,体现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每点2分)3.小说的题目是“惹祸的大衣”,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惹祸的大衣》①“惹祸的大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正是这件大衣引出了误会,“大胡子”怕丢钱,“我”感到不安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③被大水冲跑的大衣里装着“大胡子”为妻子做手术准备的钱,这让“我”倍感自责,从而决定免费为其妻子做手术,深化了主题。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阅读归类及分析
近五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归类一、考查情节的整体把握2019年全国III卷《到梨花屯去》第9题“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2018年全国I卷《赵一曼女士》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8年全国III卷《微纪元》第5题“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2017年全国I卷《天嚣》第5题“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2015·全国卷Ⅰ卷《马兰花》第11题第(4)小题“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2019年全国II卷《理水》第8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2018年全国I卷《赵一曼女士》第5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8年全国II卷《有声电影》第5题“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2016·全国卷Ⅱ卷《战争》第11题第(2)小题“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6·全国卷Ⅲ卷《玻璃》第11题第(3)小题“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5·全国卷Ⅰ卷《马兰花》第11题第(3)小题“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2015·全国卷Ⅱ卷《垫师老汪》第11题第(2)小题“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高考语文总复习——小说真题汇编(含解析)
高考语文总复习——小说真题汇编(含解析)一、(2018年全国课标卷1)(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
出自大江博客类型一:分析景物(环境)一、常见题型1.景物(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
2.景物描写的手法。
3.景物的寓意。
二、知识点汇总1.分析景物特点:景+特点+意境2.分析景物作用:(1)社会环境: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②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③揭示社会关系;④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⑤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②交往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③渲染营造烘托氛围,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换转或展开情节,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⑤设置悬念,激趣,产生波澜;⑥烘托表现人物心理、性格,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暗示人物命运;⑦景与人的映衬。
3.景物描写的常见手法(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手法),主要有:①各种修辞;②衬托;③视听动静声色各种感觉等;④白描;⑤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等。
4.景物的寓意:双关含义,表面(本义)义、象征义、比喻义等。
三、强化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07宁夏)。
林冲见差拨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
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
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
”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
”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考点3鉴赏小说的环境通关练习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考点3 鉴赏小说的环境通关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考点3 鉴赏小说的环境通关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考点3 鉴赏小说的环境通关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鉴赏小说的环境一、(2017·黑龙江大庆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所客店(法)都德①我已经在这沙漠中走了两个小时了,突然有一片白色的房子在我面前浮现出来。
五六家农舍,红屋脊的长仓房。
那小村落的边界上有两所大客店,静立在街的两旁彼此对望着.这两所客店极贴近,但其中却有一种奇怪的反衬.大道的那一边,是一所高大的新建筑,门都敞着,门前停着驿车,汗气蒸腾的马已卸下了辔头,远客们在短狭的墙荫覆着大道旁酣饮。
屋里溢出狂暴的呼号。
酒杯在叮地相碰,拳头在乱击着桌子。
还有一种愉快的,清脆的歌声超出一切杂喧之上,唱得窗户都颤动……②奇怪的是对面的客店呢,静悄悄地好像是没有人住:大门前乱草丛生,百叶窗扇都已破碎,门阶上铺着大道旁挪来的石块。
进门来一看,是一间狭长的房子,从三个没有帘子的窗口中透入些微光,几张颠簸的桌子,上面放着积满灰尘的破玻璃杯。
在这房子尽头,窗户的凹处,有一个妇人紧靠窗子站着,眼睛茫然地向外边张望,我叫了她两声:“喂!女店主呵!”她才慢慢地转过身来,于是我眼前现出一个衰老的农妇,皱痕满面,她戴着破的花边缝的长帽缘,和我们邻家的妇人所戴的一个样子。
高考语文小说知识点考题
高考语文小说知识点考题高考语文中,小说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考点之一。
了解和掌握小说知识点的内容和考题是提高语文分数的关键。
本文将从小说的主要流派、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方面讨论高考中可能出现的小说考题。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小说的主要流派。
小说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自然主义小说、写实主义小说等不同的流派。
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对不同流派的概念解释和辨析,以及分析选文所属流派等题型。
例如,可以出现这样一道题目:“请解释现实主义小说与浪漫主义小说之间的区别,并分析下列选文属于哪种流派。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需要通过对所涉及流派的了解和对选文的分析,准确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人物塑造这一重要的小说知识点。
人物塑造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可以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高考可能涉及到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判断,例如:“根据下面的描写,判断该人物属于哪种类型?”这类题目需要考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分析,理解作者的意图,准确判断选项。
同时,情节结构也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情节结构指的是小说中事件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直线式结构和多线索结构等形式。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对情节结构的剖析和评价的题目。
例如:“请判断下列选文采用了哪种情节组织方式,并分析该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需要对文本进行仔细阅读,并通过分析情节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准确判断选项并做出合理评价。
此外,小说中的语言运用也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考点。
语言运用涵盖了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和意象等方面。
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对词语意义、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解析题目。
例如:“请解释下面选文中‘迂回’一词的意义。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需要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和理解,准确解释词语的意义。
最后,还有一类小说知识点是小说的评价问题。
小说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在高考语文中,可能会出现对选文的评价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20 15-2019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分题型汇编★★
小说环境题汇总
(19年2卷)9.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9.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
③使故事有余味。
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侧重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从环境的渲染、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暗示等角度考虑,但题干中要求分析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指向性特别明显,解答此题,重点分析环境与情节的作用即可。
自然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常常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推动。
本文开篇就对卢森堡公园的环境进行描写,公园里幽静宜人,而我“不太喜欢喧闹”,到公园散步“是我最喜爱的享受”,如此美好休闲画面自然为我和老人相遇提供了可能,同时又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背景;我和老人从相遇到了解再到感悟人生都是在苗圃这个特定的环境展开,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消失了的旧时代的芳华,“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这里不仅仅是一座苗圃,还是一个已逝时代的展现,所以苗圃自然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也展现了老人的一生,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我和老人的相失也是因为苗圃被铲平,留白式结尾“他们怎么样了”韵味无穷,容易引起读者思考。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步骤:
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
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和作用。
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19年3卷)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6分)
8.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分析社会环境描写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也就是交代背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象征暗示作用;揭示或者深化作品主题;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等。
本文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本身就是去梨花屯的沿途风景,也是故事开展的自然背景;而“三只白鹤高高飞过……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路旁出现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等处景物描写还烘托表现了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小说多处以初夏的山野风光作为背景,包谷、布谷、白鹤、流水、水
田、泥土……这些意象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醉人的诗情画意,使小说也洋溢着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