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副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杨淑芳 李梦洁 范世英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 251600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风险管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度,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意识
手术室是医院最特殊的场所之一,通常情况下病情严重的人员需要进入手术室治疗[1],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突发事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使得医院的抢救工作及任务更加繁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医护人员逐渐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风险,护理人员应加强防范,培养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在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同时,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水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以此提高医院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5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了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龄在5~80岁之间,平均年龄45.8岁;病程3d~0年,平均病程6.5年,本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神志清楚,具备正常的理解与交流能力,排除精神病患者。将15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P >0.05),存在可比意义。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包括手术室清洁、消毒,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给予药物支持。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意识管理,具体内容为:①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床号、术前药物等,确保患者信息与手术通知单相符。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询问其药物过敏史及其他疾病史[2],消除其紧张、焦躁的情绪,确保患者充足睡眠,术前让患者吸入低流量氧气气。②术中。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时刻保持风险管理意识,检查手术所需设备是否齐全,药物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要求[3],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严格控制手术室温度、湿度等,让患者感受到安静与舒适。在手术过程中按照口头医嘱执行,护理人员不断重复医师医嘱,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有异常应立即向医师汇报,确保护理工作的及时性。③术后。护理人员将患者相关标本放入标袋中[4],应做好标记处理,避免患者信息出现混乱。同时将风险管理责任、流程及制度全面落实到个人,将相关风险护理标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有利于在执行风险护理中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1.3 观察指标
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及风险发生概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要求患者及家属认真填写,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5~90分为满意,75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风险发生率=发生风险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以百分率或比例表示计数资料,观察组与对照组经χ2检验,若P <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风险发生率比较
组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风险发生率观察组7550(66.67%)24(32.00%)1(1.33%)74(98.67%)2(2.67%)对照组7530(40.00%)35(46.67%)10(13.33%)65(86.67%) 8(10.67%)χ214.2893 4.509310.599610.5996 5.1405 P0.00010.03370.00110.00110.0233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而特殊的场所,肩负着疾病治疗、实施抢救、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使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加上医院病原微生物密度大,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手术感染的现象[5],加重患者病情,给疾病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意识,有利于提高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一般而言,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心理、生理比较脆弱,加上手术本身存在的风险性,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干扰。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需加强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等环节的风险管理,详细核对患者基本情况,积极与其交流沟通,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决心。(下转至第124页)
119
护理研究
2.6 心理护理
HFMD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预后,所以常常忧虑、烦躁、恐惧,家长的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患儿的情绪,不利于患儿的康复。因此医务人员在收治患者时要多和他们沟通,取得患儿和家属的信任,使他们消除紧张的情绪,积极配合诊疗。同时多做安慰、解释工作,告知家属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只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护理工作,会很快痊愈的。
3 讨论
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道病毒7l型(Ev71)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本病多见于5 岁以下的儿童,每年4~8月为流行季节,可通过唾液飞沫、疱疹液和被粪便污染的生活用品,经口感染。HFMD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及溃疡。致病病毒经血液侵入心肌,破坏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使心肌酶大量释放入血,故其对判断心肌损害有高度特异性[6]。通过对我科189例HFMD患儿的治疗、护理的回顾分析,我们发现患者的心肌受损与其年龄有关,而且年龄越小,心肌越容易受损。因此医护人员千万不要以为HFMD是自限性疾病而轻视它。所有患儿应于入院后24h内检查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以便及早发现心肌受损,及时治疗。经过1~3周科学的护理救治后,此次研究组患儿身体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绝大多数患儿的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恢复正常,这提示心肌酶谱、心电图的改变大多为一过性的,心肌损害的预后良好。目前,世界尚无公认的十分有效的EV71和CVAl6疫苗,因此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疾病流行的关键,托幼等单位应做好晨检,如发现疑似患儿需及时隔离[7]。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对症治疗,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做好消毒隔离,感染预防对于治疗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冯亚宁.37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海南医学,2010,21(9):133-134.
[2]谢小建,等.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4):1285-1286.
[3]秦呈燕.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81-82.
[4]沈晶晶.74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3-74.
[5]杨春晓,巨新会.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2010, 38(4):416-417.
[6]李爱敏,孙洪亮,于慧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8):464-464.
[7]黎念.手足口病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1,40(1):93-95.
(上接至第119页)
最大程度消除或规避手术风险,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发生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满意率,改善临床症状,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万叶.浅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1(7):139-140.
[2]周爱丽.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6(8):524-524.
[3]杨亚琼.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2):126-127.
[4]付兴娟.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05(15):3420-3420.
[5]张维杰.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1(8):282-282.
(上接至第116页)
[1]姜淑芹.浅析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6):281-281,283.
[2]农桂玉.妊娠合并艾滋病13例分娩护理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76-77.
[3]张翠翠.1例妊娠合并艾滋病剖宫产的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1):140-141.
(上接至第114页)
[2]王海波.263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3,20(11):1853-1855.
[3]张建红,杨宝珍,胡玉玲,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2013,15(16):3066-3068.
[4]苑春莉,费军伟,韩丽英,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2,31(3):412-413.
[5]张丽娟,阳敏,丁依玲.TGFβ_1,Bcl-2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细胞凋亡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5(5):883-889.
[6]尚丽新,王晶,张丽江,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14(8):516-520.
(上接至第121页)
[2]章美华,范红运.血液肿瘤病人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
[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
[3]刘香,焦玉丽.循证护理在妇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护理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
[4]李索敏,张淑彩.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4,13:1248-1249.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