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
统一:589年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唐朝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
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
魏征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贞观新政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学过的七年级历史知识如果不通过复习历史知识提纲使之牢固的保持在记忆中,就会像“猴子掰玉米棒子”一样,学一点丢一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二)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都城:大都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的建立:年,(隋文帝)夺取政权,建立朝,定都
2.隋的统一:时间:年,隋朝灭,统一南北。
隋统一原因:①,。
②,
。隋朝,。陈
朝,。
意义:结束了,实现了,为
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一“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②隋文帝,③统治者。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
知识点2: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巩固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奠定经济基础。②隋
朝。③有为基础。
3.时间、人物:帝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中心、起始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
8.开通的作用:加强了、。
9.评价大运河的开通:(1)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②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了对)(②)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加速
了。(隋亡的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知识点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オ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的创立,标志着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扩大了,使有,同时也推动了的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多年。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二、贞观之治:
人物:唐太宗
措施: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傜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善于纳谏(魏征)。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其统治时期有“贞观遗风”之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二)灿烂的宋元文化
1、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它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的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3、指南针:战国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4、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5、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6、沈括: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
7、郭守敬:元朝时的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成就有《授时历》和主持开凿通惠河。
8、《资治通鉴》:作者北宋的司马光,体例是编年体通史。内容的时间跨度从战国到五代。
9、词: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其中:北宋苏轼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两宋之交李清照词风格委婉,清新自然;南宋辛弃疾词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伤。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对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的记忆和复习,也是我们在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部分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总结归纳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总结归
纳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1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整理(重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
1、58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意义:①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②为隋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隋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出现了盛世,称为“开皇之治”。
二、隋朝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
的运河。它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8、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三、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背诵资料)
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 注:本提纲与所用课本、试卷、练习册有冲突之处,一律按课本、试卷、练习册为准,不足之处也以这
三处为添加。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一、隋朝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❽大一统❾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期间实行❽轻傜薄赋❾政策,严惩不法官吏(措施)。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史称❽开皇之治❾。
三、隋朝大运河:
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派人开凿了大运河。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自北向南),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意义: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对加强我国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统一都起了巨大作用。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二、贞观之治:
人物:唐太宗
措施: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傜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善于纳谏(魏征)。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❽贞观之治❾。
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其统治时期有❽贞观遗风❾之称。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优质5篇)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优质5篇)
1.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篇
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1、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镜子)
2、唐太宗治国措施:
①政治:完善三生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度(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②经济: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③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4、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5、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体现了唐太宗重视君民关系的治国思想.
三、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措施:①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②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2、影响: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四、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统治措施:①政治上: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初一下
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繁荣与开放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长安。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
2、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大运河的开通 (隋炀帝时)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②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③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④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因此对大运河要给予肯定)。(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科举制(隋炀帝时)
1、诞生(隋朝):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2、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选官权力集中到朝廷)。
四、隋朝的灭亡(618年):
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2、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①都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②都创立了重要制度(秦:中央集权制;隋朝:科举制度)
③都有闻名世界的工程(秦:万里长城;隋:大运河)④都因而亡;⑤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3、隋朝兴亡的感受(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1、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镜子)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选)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定都:长安陪都:洛阳
统一:589年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陈朝都城:建康(今南京)
大运河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三点、四段、五河)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
推翻。
唐朝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
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魏征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贞观新政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好的学习习惯,能让我们在复习七年级历史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一)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内容──见课本。
(2)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的作用。
(3)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
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2、开国大典:(时间、主要仪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
4、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抗美援朝:
(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
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初一下历史复习提纲
初一下历史复习提纲
推荐文章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热度: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五四制热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热度:八年级下册生物提纲总结热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热度:初中学生有很多历史成绩总是提不上去,甚至还有同学觉得学习历史很难,这都是没有做好复习提纲造成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初一下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思考: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1)隋朝: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陈朝: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陈后主骄傲自大
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的意义(影响、作用)(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1)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同秦朝)
(2)开创了一系列的新制度
(3)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大运河
(4)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承上启下)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空白(图)
3、意义:
(1)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是我们学习古代历史的开端,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第 1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581年-618 年)
1.建立: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灭亡:618 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朝的强盛: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等。
*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数量垦田大幅度增长、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
州)
。
③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
第1课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
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朝代
【单元概述】
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开始,至907年唐朝灭亡结束,主要涉及隋朝、唐朝及五代十国的历史。隋唐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唐朝前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无论是在制度建设、经济和文化发展、民族和睦,还是在对外交流方面,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影响深远。
本单元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繁荣与开放”,特别是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交融、对外交往、社会习俗各方面都体现了繁荣和开放的特点。唐朝的繁荣增强了唐朝政府的民族自信心,从而敢于开放也乐于开放;在开放过程中,各民族的优秀人才为唐政府所用,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成果被唐朝所吸收借鉴,这些都促进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繁荣与开放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知识要点】
(一)隋朝
1.隋朝的统一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影响:(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3.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时期修筑,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初一历史下复习提纲
期中考试范围(1—12课)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时开通)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李世民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治国思想或措施: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对李世民即唐太宗统治的评价)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都城:大都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2)海运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西藏——宣政院辖地
地方:行中书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
广州——江西行省
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
(1)《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1)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2)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3)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1、粉碎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时期)
2、设置伊犁将军(乾隆时期)
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三、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年)
四、清朝的疆域
清朝前期的疆域
巴尔喀什湖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葱岭
太平洋
南海诸岛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喜马拉雅山
清政府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清朝中央政府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设置驻藏大臣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