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学设计4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学设计4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三视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通过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物体的结构,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三维空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复杂物体的三视图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能画出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及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画法。

2.难点:对复杂物体三视图的理解和画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模型、画图工具等。

2.教学环境:教室里摆放一些立体模型,方便学生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立体物体,如家具、建筑物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体的不同视角。

2.呈现(10分钟)介绍三视图的概念,展示一个简单立方体的三视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视图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准备好的模型进行观察,尝试画出每个模型的三视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选取一些复杂一点的三视图图片,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三视图的应用场景有哪些?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体会三视图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三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29.2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三视图》(人教)

29.2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三视图》(人教)

《29.2三视图》中山市坦洲中学张杰教学模式介绍: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

这些数学学科素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是利用设计好的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教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或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讲授,或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能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够发掘自身潜力,战胜学习数学中的困难,让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进行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设计思路说明:在初一,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方体,长方体的几何特征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的方法。

但是对于三视图的概念还不清晰;只接触了从简单几何体到三视图的单向转化,还无法准确的识别三视图的立体模型。

本节课是引导学生从投影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并且对于三个方向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教学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重视实物与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精心设计课件,注意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思维灵动等积极活动中认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第一课时一、讲什么1.教学内容《三视图)》是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的第二小节的第1课时,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图形与几何”领域,是在学习了投影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教案与反思)

第3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表面积或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体积【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已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其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情感态度】通过研究三视图,研究我国著名建筑物的三视图研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教学重点】观察,实践,猜想和归纳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一、复习提问1.如何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例如:球,棱柱,棱台等);2.三视图与其几何体如何转化.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已知左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根据图中尺寸(单位:m),求该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解 该几何体是正三棱柱,由正视图知正三棱柱的高为3cm ,底面三角形的高为3cm.则底面边长为2cm ,故S 底面面积=)(2cm 3232=÷S 侧面面积=2×3×3=18 (cm2)故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S = 2S 底面面积十S 侧面面积 =)(2cm 1832+三棱柱的体积是V=)(3cm 3333=⨯【教学说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几何体表面的面积,它表示几何体表面的大小,体积是几何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先将直观图的各个要素弄清 楚,然后再代公式进行计算.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将几何体的各个面的面积相加求得;求体积是将几何体各个部分的体积相加求得,那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假设没 有给出几何体的直观图,只是给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我们怎样解决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呢?此时应首先将该三视图转化为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弄清给出直观图的各个要素,再代公式进行计算思考如何求出四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解答的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让学生思考).【总结归纳】求组合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时候容易出错.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长方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A.52B.32C.24D.9【分析】由主视图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和高分别为4和3,由俯视图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分别为4和2,因此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3、2,因此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4×2×3 = 24(平方单位)【答案】C【教学说明】三视图问题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高频考点,一般题目难度中等偏下,本题所用的知识是:主视图主要反映物体长和高,左视图主要反映物体的宽和高,俯视图主要反映物体的长和宽.例2 将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 36 cm2B. 33 cm2C. 30 cm2D. 27 cm2【分析】算表面积应该从六个方向去计算,不要忽视了底面.【答案】A四、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发现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要先将三视图转化为其几何体的直观图,分楚直观图中的几何要素,然后再代公式进行计算;特别要分清几何体的侧面积与表面积;平时多动脑筋,挖掘与题目相关联的知识点.1.布置作业:从教材Pm〜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第1课时 三视图【数学专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第1课时 三视图【数学专题教学设计】

29.2 三视图第1课时三视图1.如图(1)放置的一个圆柱,则它的左视图是()2.如图(1)所示的是圆台形灯罩的示意图,它的俯视图是如图(2)所示的()3.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与其他几何体的主视图不同的是()4.如图(1)所示的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如图(2)所示的()5.如图(1)所示,放置的一个水管三叉接头,若其主视图如图(2)所示,则其俯视图是图DCBA图(2)DCBA图(1)图(2)DCBA图(2)DCBA图(1)图(1)(3)所示的( )6.在水平的讲台上放置圆柱形水杯和长方形粉笔盒,如图(1)所示,则它的主视图是图(2)所示的( )7.沿圆柱体上面直径截去一部分的物体如图所示,画出它的三视图.考点综合专题:反比例函数与其他知识的综合◆类型一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一、判断函数图象1.当k >0时,反比例函数y =kx和一次函数y =kx +2的图象大致是【方法3④】( )图(3)DCBA图(2)DCBA(第3题)二、求交点坐标或根据交点求取值范围2.(2017·自贡中考)一次函数y 1=k 1x +b 和反比例函数y 2=k 2x (k 1·k 2≠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y 1>y 2,则x 的取值范围是【方法3③】( )A .-2<x <0或x >1B .-2<x <1C .x <-2或x >1D .x <-2或0<x <1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3.如图,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 (-1,2),则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为【方法3①】( )A .(-2,1)B .(2,1)吧C .(1,-2)D .(2,-1)4.若一次函数y =mx +6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n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有公共点,则有( )A .mn ≥-9B .-9≤mn ≤0C .mn ≥-4D .-4≤mn ≤05.(2017·长沙中考)如图,点M 是函数y =3x 与y =k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OM=4,则k 的值为________.6.(2017·菏泽中考)直线y =kx (k >0)与双曲线y =6x 交于A (x 1,y 1)和B (x 2,y 2)两点,则3x 1y 2-9x 2y 1的值为________.【方法4】7.(2017·广安中考)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 (4,2),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 ,且OB =6.(1)求函数y =mx和y =kx +b 的解析式;(2)已知直线AB 与x 轴相交于点C ,在第一象限内,求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上一点P ,使得S △POC =9.◆类型二 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综合8.(2017·广州中考)当a ≠0时,函数y =ax 与y =-ax 2+a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9.★如图,在矩形OABC 中,OA =3,OC =2,F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F 不与A ,B 重合),过点F 的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与BC 边交于点E .(1)当F 为AB 的中点时,求该函数的解析式;(2)当k 为何值时,△EF A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类型三 与三角形的综合10.位于第一象限的点E 在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上,点F 在x 轴的正半轴上,O 是坐标原点.若EO =EF ,△EOF 的面积等于2,则k 的值为( )A .4B .2C .1D .-211.(2017·包头中考)如图,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 ,与x 轴相交于点B ,点C 在y 轴上.若AC =BC ,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2.(2017·西宁中考)如图,点A 在双曲线y =3x(x >0)上,过点A 作AC ⊥x 轴,垂足为C ,OA 的垂直平分线交OC 于点B .当AC =1时,△ABC 的周长为________.13.(2017·贵港中考)如图,过C (2,1)作AC ∥x 轴,BC ∥y 轴,点A ,B 都在直线y =-x +6上.若双曲线y =kx(x >0)与△ABC 总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4.(2017·苏州中考)如图,在△ABC 中,AC =BC ,AB ⊥x 轴,垂足为A .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点C ,交AB 于点D .已知AB =4,BC =52. (1)若OA =4,求k 的值;(2)连接OC ,若BD =BC ,求OC 的长.◆类型四 与特殊四边形的综合15.(2017·衢州中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函数y =4x (x >0)的图象上,AB ⊥x轴于点B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y 轴交于点C ,与函数y =4x (x >0)的图象交于点D ,连接AC ,CB ,BD ,DA ,则四边形ACBD 的面积等于( )A .2B .2 3C .4D .43第15题图 第16题图16.(2016·齐齐哈尔中考)如图,已知点P (6,3),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PN ⊥y 轴于点N ,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交PM 于点A ,交PN 于点B .若四边形OAPB 的面积为12,则k =________.17.(2016·泰安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点C 的坐标为(0,3),点A 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D 、M 分别在边AB 、OA 上,且AD =2DB ,AM =2MO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D 和M ,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经过点D ,与BC 的交点为N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直线DM 上,且使△OPM 的面积与四边形OMNC 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D 3.D4.A 解析:将y =mx +6代入y =n x 中,得mx +6=nx ,整理得mx 2+6x -n =0.∵两个图象有公共点,∴Δ=62+4mn ≥0,∴mn ≥-9.故选A.5.436.36 解析:由题可知点A (x 1,y 1),B (x 2,y 2)关于原点对称,∴x 1=-x 2,y 1=-y 2.把A (x 1,y 1)代入双曲线y =6x ,得x 1y 1=6,∴3x 1y 2-9x 2y 1=-3x 1y 1+9x 1y 1=6x 1y 1=36.故答案为36.7.解:(1)把点A (4,2)代入反比例函数y =mx,可得m =8,∴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8x .∵OB =6,∴B (0,-6),把点A (4,2),B (0,-6)代入一次函数y =kx +b ,可得⎩⎪⎨⎪⎧2=4k +b ,-6=b ,解得⎩⎪⎨⎪⎧k =2,b =-6,∴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6.(2)在y =2x -6中,令y =0,则x =3,即C (3,0),∴CO =3.设P ⎝⎛⎭⎫a ,8a ,则由S △POC =9,可得12×3×8a =9,解得a =43,∴P ⎝⎛⎭⎫43,6. 8.D9.解:(1)∵在矩形OABC 中,OA =3,OC =2,∴B 点坐标为(3,2).∵F 为AB 的中点,∴F 点坐标为(3,1).∵点F 在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k =3,∴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 =3x(x >0).(2)由题意知E ,F 两点坐标分别为E ⎝⎛⎭⎫k 2,2,F ⎝⎛⎭⎫3,k 3,∴S △EF A =12AF ·BE =12×13k ×⎝⎛⎭⎫3-12k =12k -112k 2=-112(k 2-6k +9-9)=-112(k -3)2+34.当k =3时,S △EF A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34. 10.B11.(0,2) 解析:由⎩⎪⎨⎪⎧y =x -1,y =2x ,解得⎩⎪⎨⎪⎧x =2,y =1,或⎩⎪⎨⎪⎧x =-1,y =-2,∴A (2,1),B (1,0).设C (0,m ),∵BC =AC ,∴AC 2=BC 2,即4+(m -1)2=1+m 2,∴m =2,故答案为(0,2).12.3+113.2≤k ≤9 解析: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C 点时,把C 的坐标代入得k =2×1=2;把y =-x +6代入y =k x 得-x +6=kx ,x 2-6x +k =0,Δ=(-6)2-4k =36-4k .∵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与△ABC 有公共点,∴36-4k ≥0,解得k ≤9,即k 的取值范围是2≤k ≤9,故答案为2≤k ≤9.14.解:(1)如图,作CE ⊥AB ,垂足为E .作CF ⊥x 轴,垂足为F .∵AC =BC ,AB =4,∴AE =BE =2.在Rt △BCE 中,BC =52,BE =2,由勾股定理得CE =32.∵OA =4,∴OF =OA-CE =52,∴C 点的坐标为⎝⎛⎭⎫52,2.∵点C 在y =kx的图象上,∴k =5.(2)设A 点的坐标为(m ,0).∵BD =BC =52,∴AD =32,∴D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m ,32,⎝⎛⎭⎫m -32,2.∵点C ,D 都在y =k x 的图象上,∴32m =2⎝⎛⎭⎫m -32,解得m =6,∴C 点的坐标为⎝⎛⎭⎫92,2,∴OF =92,CF =2.在Rt △OFC 中,OC 2=OF 2+CF 2,∴OC =972.15.C16.6 解析:∵∠NOM =90°,PM ⊥x 轴,PN ⊥y 轴,∴四边形ONPM 是矩形.∵点P 的坐标为(6,3),∴PM =3,PN =6.∵A ,B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上,∴S △NOB =S △OAM =k2.∵S四边形OAPB=S 矩形OMPN -S △OAM -S △NBO =12,∴6×3-12k -12k =12,解得k =6.17.解:(1)∵正方形OA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0,3),∴OA =AB =BC =OC =3,∠OAB =∠B =∠BCO =90°.∵AD =2DB ,∴AD =23AB =2,∴D 点的坐标为(-3,2).把D 点的坐标代入y =m x 得m =-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6x .∵AM =2MO ,∴MO =13OA =1,∴M 点的坐标为(-1,0).把M 点与D 点的坐标代入y =kx +b 中得⎩⎪⎨⎪⎧-k +b =0,-3k +b =2,解得⎩⎪⎨⎪⎧k =-1,b =-1,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 (2)把y =3代入y =-6x 得x =-2,∴N 点坐标为(-2,3),∴NC =2.设P 点坐标为(x ,y ).∵△OPM 的面积与四边形OMNC 的面积相等,∴12(OM +NC )·OC =12OM ·|y |,即|y |=9,解得y =±9.在y =-x -1中,当y =9时,x =-10;当y =-9时,x =8,则点P 的坐标为(-10,9)或(8,-9).考点综合专题:反比例函数与其他知识的综合◆类型一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一、判断函数图象1.当k >0时,反比例函数y =kx和一次函数y =kx +2的图象大致是【方法3④】( )二、求交点坐标或根据交点求取值范围2.(2017·自贡中考)一次函数y 1=k 1x +b 和反比例函数y 2=k 2x (k 1·k 2≠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y 1>y 2,则x 的取值范围是【方法3③】( )A .-2<x <0或x >1B .-2<x <1C .x <-2或x >1D .x <-2或0<x <1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3.如图,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 (-1,2),则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为【方法3①】( )A .(-2,1)B .(2,1)吧C .(1,-2)D .(2,-1)4.若一次函数y =mx +6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n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有公共点,则有( )A .mn ≥-9B .-9≤mn ≤0C .mn ≥-4D .-4≤mn ≤05.(2017·长沙中考)如图,点M 是函数y =3x 与y =k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OM=4,则k 的值为________.6.(2017·菏泽中考)直线y =kx (k >0)与双曲线y =6x 交于A (x 1,y 1)和B (x 2,y 2)两点,则3x 1y 2-9x 2y 1的值为________.【方法4】7.(2017·广安中考)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 (4,2),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 ,且OB =6.(1)求函数y =mx和y =kx +b 的解析式;(2)已知直线AB 与x 轴相交于点C ,在第一象限内,求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上一点P ,使得S △POC =9.◆类型二 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综合8.(2017·广州中考)当a ≠0时,函数y =ax 与y =-ax 2+a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9.★如图,在矩形OABC 中,OA =3,OC =2,F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F 不与A ,B 重合),过点F 的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与BC 边交于点E .(1)当F 为AB 的中点时,求该函数的解析式;(2)当k 为何值时,△EF A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类型三 与三角形的综合10.位于第一象限的点E 在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上,点F 在x 轴的正半轴上,O 是坐标原点.若EO =EF ,△EOF 的面积等于2,则k 的值为( )A .4B .2C .1D .-211.(2017·包头中考)如图,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 ,与x 轴相交于点B ,点C 在y 轴上.若AC =BC ,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2.(2017·西宁中考)如图,点A 在双曲线y =3x(x >0)上,过点A 作AC ⊥x 轴,垂足为C ,OA 的垂直平分线交OC 于点B .当AC =1时,△ABC 的周长为________.13.(2017·贵港中考)如图,过C (2,1)作AC ∥x 轴,BC ∥y 轴,点A ,B 都在直线y =-x +6上.若双曲线y =kx(x >0)与△ABC 总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4.(2017·苏州中考)如图,在△ABC 中,AC =BC ,AB ⊥x 轴,垂足为A .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点C ,交AB 于点D .已知AB =4,BC =52. (1)若OA =4,求k 的值;(2)连接OC ,若BD =BC ,求OC 的长.◆类型四 与特殊四边形的综合15.(2017·衢州中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函数y =4x (x >0)的图象上,AB ⊥x轴于点B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y 轴交于点C ,与函数y =4x (x >0)的图象交于点D ,连接AC ,CB ,BD ,DA ,则四边形ACBD 的面积等于( )A .2B .2 3C .4D .43第15题图 第16题图16.(2016·齐齐哈尔中考)如图,已知点P (6,3),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PN ⊥y 轴于点N ,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交PM 于点A ,交PN 于点B .若四边形OAPB 的面积为12,则k =________.17.(2016·泰安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点C 的坐标为(0,3),点A 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D 、M 分别在边AB 、OA 上,且AD =2DB ,AM =2MO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D 和M ,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经过点D ,与BC 的交点为N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直线DM 上,且使△OPM 的面积与四边形OMNC 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D 3.D4.A 解析:将y =mx +6代入y =n x 中,得mx +6=nx ,整理得mx 2+6x -n =0.∵两个图象有公共点,∴Δ=62+4mn ≥0,∴mn ≥-9.故选A.5.436.36 解析:由题可知点A (x 1,y 1),B (x 2,y 2)关于原点对称,∴x 1=-x 2,y 1=-y 2.把A (x 1,y 1)代入双曲线y =6x ,得x 1y 1=6,∴3x 1y 2-9x 2y 1=-3x 1y 1+9x 1y 1=6x 1y 1=36.故答案为36.7.解:(1)把点A (4,2)代入反比例函数y =mx,可得m =8,∴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8x .∵OB =6,∴B (0,-6),把点A (4,2),B (0,-6)代入一次函数y =kx +b ,可得⎩⎪⎨⎪⎧2=4k +b ,-6=b ,解得⎩⎪⎨⎪⎧k =2,b =-6,∴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6.(2)在y =2x -6中,令y =0,则x =3,即C (3,0),∴CO =3.设P ⎝⎛⎭⎫a ,8a ,则由S △POC =9,可得12×3×8a =9,解得a =43,∴P ⎝⎛⎭⎫43,6. 8.D9.解:(1)∵在矩形OABC 中,OA =3,OC =2,∴B 点坐标为(3,2).∵F 为AB 的中点,∴F 点坐标为(3,1).∵点F 在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k =3,∴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 =3x(x >0).(2)由题意知E ,F 两点坐标分别为E ⎝⎛⎭⎫k 2,2,F ⎝⎛⎭⎫3,k 3,∴S △EF A =12AF ·BE =12×13k ×⎝⎛⎭⎫3-12k =12k -112k 2=-112(k 2-6k +9-9)=-112(k -3)2+34.当k =3时,S △EF A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34. 10.B11.(0,2) 解析:由⎩⎪⎨⎪⎧y =x -1,y =2x ,解得⎩⎪⎨⎪⎧x =2,y =1,或⎩⎪⎨⎪⎧x =-1,y =-2,∴A (2,1),B (1,0).设C (0,m ),∵BC =AC ,∴AC 2=BC 2,即4+(m -1)2=1+m 2,∴m =2,故答案为(0,2).12.3+113.2≤k ≤9 解析: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C 点时,把C 的坐标代入得k =2×1=2;把y =-x +6代入y =k x 得-x +6=kx ,x 2-6x +k =0,Δ=(-6)2-4k =36-4k .∵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与△ABC 有公共点,∴36-4k ≥0,解得k ≤9,即k 的取值范围是2≤k ≤9,故答案为2≤k ≤9.14.解:(1)如图,作CE ⊥AB ,垂足为E .作CF ⊥x 轴,垂足为F .∵AC =BC ,AB =4,∴AE =BE =2.在Rt △BCE 中,BC =52,BE =2,由勾股定理得CE =32.∵OA =4,∴OF =OA-CE =52,∴C 点的坐标为⎝⎛⎭⎫52,2.∵点C 在y =kx的图象上,∴k =5.(2)设A 点的坐标为(m ,0).∵BD =BC =52,∴AD =32,∴D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m ,32,⎝⎛⎭⎫m -32,2.∵点C ,D 都在y =k x 的图象上,∴32m =2⎝⎛⎭⎫m -32,解得m =6,∴C 点的坐标为⎝⎛⎭⎫92,2,∴OF =92,CF =2.在Rt △OFC 中,OC 2=OF 2+CF 2,∴OC =972.15.C16.6 解析:∵∠NOM =90°,PM ⊥x 轴,PN ⊥y 轴,∴四边形ONPM 是矩形.∵点P 的坐标为(6,3),∴PM =3,PN =6.∵A ,B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上,∴S △NOB =S △OAM =k2.∵S四边形OAPB=S 矩形OMPN -S △OAM -S △NBO =12,∴6×3-12k -12k =12,解得k =6.17.解:(1)∵正方形OA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0,3),∴OA =AB =BC =OC =3,∠OAB =∠B =∠BCO =90°.∵AD =2DB ,∴AD =23AB =2,∴D 点的坐标为(-3,2).把D 点的坐标代入y =m x 得m =-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6x .∵AM =2MO ,∴MO =13OA =1,∴M 点的坐标为(-1,0).把M 点与D 点的坐标代入y =kx +b 中得⎩⎪⎨⎪⎧-k +b =0,-3k +b =2,解得⎩⎪⎨⎪⎧k =-1,b =-1,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 (2)把y =3代入y =-6x 得x =-2,∴N 点坐标为(-2,3),∴NC =2.设P 点坐标为(x ,y ).∵△OPM 的面积与四边形OMNC 的面积相等,∴12(OM +NC )·OC =12OM ·|y |,即|y |=9,解得y =±9.在y =-x -1中,当y =9时,x =-10;当y =-9时,x =8,则点P 的坐标为(-10,9)或(8,-9).。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9.2 三视图(1)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9.2 三视图(1) 教案

二,讲授新课(一)基本概念1. 视图:当我们从某一个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 视图也可以看做物体在某一角度的光线下的投影。

2..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面)作为投影面,观察下图,找出正面,水平面,侧面.4.观察图片,阐述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5.三视图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统称。

它是从三个方向分别表示物体形状的一种常用视图。

(二)三种视图的关系1.单一视图与物体的对应关系主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2.大小关系: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三,例题讲解分析:1.三种视图的位置如何放置?2.几何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都是一个平面图形,分别是什么形状?3.“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指的是什么?分析:钢管有内外壁,从一定角度看它时,看不见内壁.为全面地反映立体图形的形状,画图时规定: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那分遮挡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3、你能画出它们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吗?四,巩固练习教材书97页练习教材书101页习题29.2第1,第2题五,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符合如下原则:位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新的想法或发现?板书设计29.2三视图(1)1.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相关概念)相互关系3,例题,应用4、巩固练习5.小结作业设计必做教材第102页的第6,第7题选做批课时间:批课意见:组长签名:。

29.2 视图(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9.2 视图(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9.2 视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2 视图(第一课时),内容包括: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2.内容解析本节课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三视图是利用物体的三个正投影来表现空间几何体的方法,在教材中起着衔接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重要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知道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及三视图中位置关系、大小关系.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2)的标志是:能够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及三视图中位置关系、大小关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视图部分,学生由各种实物的形状而说出这些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比较简单,但是作为初学者,想要理解被观察物体的三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些难度.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被观察物体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巩固【提问一】简述正投影的概念?【提问二】简述物体正投影的投影规律?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之前所学知识尝试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之前所学内容,为接下来学习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打好基础.(二)探究新知【诗歌欣赏】你能说明是什么原因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之前所学知识尝试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问题一】下图为某产品的设计图,你能指出这些设计图是从哪几个方向来描绘物体的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问题二】观察下面物体,假如有一束平行光从正面、左面、上面照射到物体上,想一想得到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能使学生比较好地理解同一物体会有不同的视图.【问题三】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引导与归纳,得出:当我们从某一方向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形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视图也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一个方向的光线下的正投影,对于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方向观察,所得到的视图可能不同.师生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出三视图的相关概念.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面)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正面,正面下方的叫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例如:正方体)1.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主视图.2.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3.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由此归纳得出三视图的概念:将多个方向观察结果放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个物体的一张三视图.三视图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统称.它是从三个方向分别表示物体形状的一种常用视图.【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三视图的相关概念.【问题四】你知道被观察物体三视图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引导与归纳,得出:1)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要相等;2)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高要相等;3)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宽要相等.口诀: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被观察物体三视图之间存在的关系.(三)典例分析与针对训练例1 找出图中每一物品所对应的主视图.【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分别把下面四个几何体与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连接起来.2. 如图所示的五个几何体中,哪些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哪些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3.请完成下表(四)探究新知【问题五】请画出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师生活动:教师提示学生:在画视图时,看得见部分的轮廓要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要画成虚线.再由学生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问题六】简述画三视图的具体方法?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引导与归纳,得出: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4)为表示圆柱、圆锥等的对称轴,规定在视图中用细点划线表示对称轴.【注意】在画视图时,看得见部分的轮廓要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要画成虚线.【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画简单立体图形三视图的方法.(五)典例分析与针对训练例2 请画出四棱柱的三视图.【针对训练】1.请画出下面几何图形对应的三视图.2.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完全相同的是( )3.如图所示的工件,其俯视图是( )(六)直击中考1.(2023·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2.(2023·浙江衢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衢州莹白瓷的直口杯,它的主视图是( )3.(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以下几何体的主视图是矩形的是( )(七)归纳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2.简述被观察物体三视图之间的关系?3.简述画三视图的具体方法?(八)布置作业P101:习题29.2 第1题、第2题、第6题、第7题五、教学反思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A .B .C .D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课题:29.2三视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课题:29.2三视图教学设计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习几何知识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几何图形,那么如何将一个立体的物体表现在平面上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方法——三视图。”
3.小组合作任务:每组选择一个复杂的立体图形,如多面体或组合体,共同完成其三视图的绘制。在绘制过程中,注意讨论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4.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三视图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习三视图对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性。短文不少于300字,要求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5.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三视图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教师简要回顾之前学习的几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我们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用三视图来表示立体图形。”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三视图的定义,包括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2.教师以一个简单的立方体为例,逐步讲解如何绘制三视图,引导学生掌握绘制方法和技巧。
3.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绘制方法和解题思路,通过同伴教学和讨论,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4.分层次设计练习,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5.教学过程中,注重反馈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1.空间想象能力有限,难以将立体物体与三视图相互转换。
2.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容易产生混淆。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案5一. 教材分析《三视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2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其三视图。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但对三维物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变换,对观察物体有一定基础。

但如何将平面图形转化为三维物体,并从中获取三视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其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将三维物体转化为三视图。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视图的奥秘。

2.利用多媒体展示,直观地呈现三维物体与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3.实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

4.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绘制三视图,提高空间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

3.实体模型。

4.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是什么样子?从而引出三视图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三维物体与三视图的对应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三维物体,尝试绘制其三视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绘制的三视图,让学生判断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

2020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29.2三视图教案

2020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29.2三视图教案

29.2三视图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2.探索三视图中三个视图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3.会画简单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4.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5.体会三视图与实物模型之间的关系.1.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三视图中各部分之间位置及大小的对应关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2.感受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探究由物体的三视图还原出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物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能力.3.通过探究物体的三视图,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4.在探究三视图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重点】1.从投影的角度理解三视图的概念.2.会画简单的三视图.3.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难点】1.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2.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第课时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2.探索三视图中三个视图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3.会画简单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通过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图形,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2.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三视图中各部分之间位置及大小的对应关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1.通过探究物体的三视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2.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几何美,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3.通过探究物体的三视图,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重点】从投影的角度理解三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的三视图.【难点】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导入一:从我们熟悉的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赏析古诗,思考得到的启示并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导出课题.导入二:某次军事演习中展示了我国不少先进的武器,左图是一架飞机,你能知道右图是从哪几个角度展示的吗?【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回答,教师点评,导出新课.[设计意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学生结合古诗和图片,感受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引出本节课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三个方向反映飞机的形状,为理解本节课的三视图埋下伏笔.一、观察体验【师生活动】教师拿一本英汉词典,让学生分别从词典的前面、左面、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平面图形?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概念.【课件展示】视图:当我们从某一方向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思考】视图是不是投影?(视图可以看成是物体在某一方向光线下的正投影)【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对三视图形成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新知探究思路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形成概念.【师生活动】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对长方体在教室墙角处的三个墙面进行正投影,或利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三视图的概念.【课件展示】如图(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平面叫做正面,下方的平面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平面叫做侧面.对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思考】(1)物体的三视图分别是哪个方向上的正投影?(2)如图(2),展开的这三个视图的位置有什么关系?(3)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反映了长方体的哪些特征?(4)如何画物体的三视图?(5)结合三视图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画三视图时主视图与俯视图之间、主视图与左视图之间、左视图与俯视图之间应分别注意什么?【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展示结果后,教师点评归纳.【结论】(1)正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2)三个视图的位置关系是:主视图在左上边,它的正下方是俯视图,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3)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和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和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三个视图的大小是相互联系的.(4)画物体的三视图时,三个视图都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宽相等.(5)画三视图时应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思路二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对长方体在教室墙角处的三个墙面进行正投影.(如思路一中图(1))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它们分别是哪个方向上的正投影?(2)将物体的三视图画在同一个平面时,它们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3)将某物体的三视图展开到同一平面,你还能确定它们各自的名称吗?(4)如何绘制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5)三视图彼此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画图规律、总结、展示,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点评学生的回答,共同归纳出结论.【结论】(参考思路一)[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以简单的基本几何体为例,发现三个视图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感受从三维空间向二维空间的转换过程,初步领悟画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自主学习)观察、思考、讨论、归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例题讲解【课件展示】画出下图中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师生活动】教师板演圆柱的三视图,并总结画图步骤.学生讨论完成正三棱柱、四棱锥、球的三视图.学生在画图时,教师提示: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学生板演,教师点评.解:如下图.【追问】你能归纳画三视图的具体步骤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共同归纳.【结论】(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3)在主视图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画出如图的支架(一种小零件)的三视图,其中支架的两个台阶的高度和宽度相等.教师引导分析:支架的形状是由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体构成的组合体.画三视图时要注意这两个长方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小组交流答案,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小组代表到黑板展示,教师点评,归纳总结.【结论】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时,构成组合体的各部分的视图也要遵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解:如图是支架的三视图.[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画图,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充分认识视图与物体形状的联系,体验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知识拓展](1)三个视图分别从不同方向表示物体的形状,单独一个视图难以全面反映物体的形状,三者合起来才能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2)对于同一个物体,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视图一般不同.(3)在生产实践中常用三视图描述物体(如机械零件、建筑物等)的形状.(4)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不能随意乱放.三视图要保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三个关系是看图与画图的基本规律.一般情况下,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看图时必须将各视图对照起来看,这样才能看清物体的全貌.1.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2.三个视图的位置是:主视图在左上边,它的正下方是俯视图,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3.“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1.如图的物体的主视图为()2.下列几何体中,左视图是圆的是()3.在①长方体,②球,③圆锥,④竖放的圆柱,⑤竖放的正三棱柱,这五种几何体中,其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完全相同的是.(填序号)4.画出图中几何体的三视图.【答案与解析】1.B 解析:下面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上面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因此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由两个正方形组成,且下面正方形的边长大于上面正方形的边长,且上面正方形位于下面正方形的中间.故选B .2.D 解析:图形A 的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图形B 的左视图是长方形;图形C 的左视图是梯形;图形D 的左视图是圆.故选D.3.②解析:①长方体的主视图是长方形、左视图是长方形、俯视图也是长方形,但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不一定一样长;②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圆;③圆锥的主视图、左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④圆柱的主视图、左视图都是长方形,俯视图是圆;⑤正三棱柱的主视图是长方形(中间可能有一条实线),左视图是长方形,俯视图是三角形.故填②.4.解:如下图为该几何体的三视图.第1课时1.观察体验2.新知探究3.例题讲解例1俯视图例2一、教材作业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如图的立体图形的左视图是()2.如下图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3.下列立体图形,俯视图是正方形的是()4.下列几何体,主视图和俯视图均为矩形的是()5.从不同方向看如图的一只茶壶,你认为是俯视效果图的是()6.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左视图与主视图不一样的是()7.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8.写出一个俯视图和主视图完全相同的几何体:.9.如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填“改变”或“不变”)10.下面是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四种几何体,分别画出它们的三视图.【能力提升】11.如图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12.将如图放置的一个直角三角形ABC(∠C=90°)绕斜边AB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四个图形中的(只填序号).13.画出如图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拓展探究】14.由10个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组成如图的几何体,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并求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答案与解析】1.A解析:左视图是从物体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此立体图形的左视图是直角三角形,且直角在左侧.故选A.2.C解析:从正面看,共两层,下层是两个正方形,上层左边是一个正方形.故选C.3.A解析:A的俯视图是正方形,故A正确;B的俯视图是圆,故B错误;C的俯视图是三角形且中间有三条相交于一点的线,故C错误;D的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故D错误.故选A.4.D解析:A中图形的主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圆,故A错误;B中图形的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圆,故B错误;C中图形的主视图是矩形且中间有一条虚线,俯视图是三角形,故C错误;D中图形的主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矩形,故D正确.故选D.5.A解析:俯视图就是从物体的上面向下看物体得到的图形,选项A中的图形是从茶壶上面向下看得到的图形.故选A.6.D解析:A中左视图和主视图均为正方形,不符合题意;B中左视图和主视图均为圆,不符合题意;C中左视图和主视图均为正方形且有2条竖直的虚线,不符合题意;D中左视图和主视图为不全等的三角形,符合题意.故选D.7.B解析:主视图是从前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圆柱的主视图为长方形,长方体的主视图也是长方形,并且下边长方形的长比上边的长方形的长要长.故选B.8.球(答案不唯一)解析:球的俯视图与主视图都为圆.9.改变不变改变解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俯视图改变.10.解:如下图.11.B解析:俯视图是从上往下看得到的图形,从上面看可以看到一个矩形且中间有一条实线.故选B.12.(2)解析:直角三角形ABC(∠C=90°)绕斜边AB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是同底的两个圆锥.因为AC<BC,所以上边的圆锥母线小于下边圆锥母线,它的主视图是两个同底的等腰三角形,并且上边三角形的腰小于下边三角形的腰.故填(2).13.解:如下图.14.解:三视图如下图.从上面看到图形的面积为6×(1×1)=6,从前面、后面看到图形的面积为2×6×(1×1)=12,从两个侧面看到图形的面积为2×6×(1×1)=12,从底面看到图形的面积为6×(1×1)=6,故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6+12+12+6=36.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古诗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不同角度观察英汉字典,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同一物体会有不同的视图,很自然地引出三视图的概念,然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长方体在墙角处三个面上的投影,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归纳,得出三个视图的位置与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最后的例题加深了对三视图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归纳出画三视图的具体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整节课中,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意识较强,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物体三个视图之间的关系,并能画出物体的三视图,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师的课件展示和问题的引导,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自主学习、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结论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三视图有关知识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观察并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在以后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导出本节课课题,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再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通过思考、交流等活动很自然地引出视图、三视图的概念.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长方体在正面、侧面、水平面的正投影,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讨论交流三个视图之间的位置及大小关系,归纳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结论,从而非常容易地归纳出画三视图的具体步骤,然后以学生活动为主,进行画三视图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提高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1)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学习投影的基础上探究几何体的三视图,以观察几何体在三个方向上的正投影导入新课,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体会与感受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不同的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学生在探究三视图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操作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快乐、轻松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数学课上,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等数学活动中探究归纳出数学结论,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等数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和帮助别人共同提高的品质,在数学活动中要给学生的反思以充足的时间.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学好数学的机会,特别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第课时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2.体会三视图与实物原型之间的关系.1.经历探索由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2.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物体的三视图还原出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物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关系.1.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2.在探究三视图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学生对“三视图”的学习,逐步养成严谨、细致、规范的行为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重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难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导入一:【复习提问】1.画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什么?2.说一说直三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并作出回答,教师点评.导入二:【课件展示】动手操作:下图是一根钢管,画出它的三视图.【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答案,小组代表板演,教师点评,最后强调易错点:画图时规定,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解:如图是钢管的三视图,其中的虚线表示钢管的内壁.[设计意图]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三视图是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一、观察体验欣赏机械制图中三视图与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图片,说说三视图与对应的立体图形有怎样的关系.【师生活动】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由图想物的过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探讨三视图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新课的探索做好铺垫,同时通过认识三视图与其对应的立体图形在工件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探究新知如图,分别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思路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答.【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尝试画出立体图形,板书答案,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点评结果,强调注意事项.解:(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视图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是长方体,如图(1).(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视图是带圆心的圆,可以想象这个立体图形是圆锥,如图(2).【归纳】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思路二教师引导分析解答.【思考】(1)长方体与圆锥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形状?(2)如果一个物体的三个视图均是长方形,那么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3)如果一个物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那么这个物体的形状是什么?(4)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分别通过观察哪个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前面、左面和上面?【师生活动】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下思考回答,然后尝试画出立体图形,教师及时点评,最后归纳总结.解:(同思路一)【归纳】(同思路一)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描述物体的形状.教师引导分析:由主视图可知,物体正面是;由俯视图可知,由上向下看物体有两个面的视图是,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表示)可见到,两条棱(虚线表示)被遮挡;由左视图知,物体的左侧有两个面的视图是,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表示)可见到.综合各视图可知,物体的形状是.【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由图想物的基本方法,学生结合例题小组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解:物体是正五棱柱形状的,如下图.【追问】仔细观察以上两题的解题思路,由视图还原立体图形时应注意什么?【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结论】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主要提供正面的形状;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主要提供左侧面的形状;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主要提供上面的形状,由俯视图看不出物体的高.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图).请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图中尺寸单位:mm)教师引导分析:对于某些立体图形,若沿其中一些线(例如棱柱的棱)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展开图.在实际生产中,三视图和展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思路是先由三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形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从而计算面积.【思考】(1)根据三视图,该物体的形状是什么?(2)该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什么?(3)如何求立体图形展开图的面积?(1)【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学生思考问题后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答案,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规范解题格式.解: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正六棱柱(如图(1)).密封罐的高为50mm,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100mm,边长为50mm,如图(2)是它的展开图.(2)由展开图可知,制作一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6×50×50+2×6×1×50×50sin60°2)=6×502×(1+√32。

29.2三视图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学(人教版)

29.2三视图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学(人教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视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三视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设计一些空间想象力训练的练习题,如根据给定的三视图,想象物体的形状并绘制出来,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三视图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举例: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9.2三视图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学(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29.2三视图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学(人教版)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29.2三视图”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三视图的概念,掌握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识别和绘制方法。
2.学会使用斜二测画法将物体的三视图转化为直观图。
(2)斜二测画法的掌握:斜二测画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三视图准确地转化为直观图,特别是一些细节处理。
举例:详细讲解斜二测画法的步骤,强调关键点,如原点、坐标轴、角度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操作。
(3)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空间想象能力较弱,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提高空间想象力。
在新课讲授中,我特别注意了斜二测画法的讲解,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我尽量通过图例和实物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我也观察到,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考虑如何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这个技巧。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案4一. 教材分析《三视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2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三视图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三视图的定义,了解并熟练运用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来表示一个几何体。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三视图,并通过对简单几何体的观察和绘制,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立体几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视图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绘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三视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绘图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达到理解和发展知识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绘图工具。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三视图图片,如房屋、汽车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视图,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吗?”让学生思考三视图的概念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三视图的概念,讲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几何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视图。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及其画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及其画法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三视图的魅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设置悬念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亲自观察和画出立体模型三视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三视图的魅力,提高空间想象力。此外,我会巧妙地设置悬念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尝试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同时,我会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勇于探究、勇于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我会强调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客观评价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我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自我改进的能力。此外,我会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22三视图22三视图教案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22三视图22三视图教案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22三视图22三视图教案29.2.2三视图【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2.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3.了解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图开在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学习重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学习难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学习过程】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视图的概念?(2)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2、新授:前面我们讨论了由立体图形(实物)画出三视图,下面我们讨论由三视图想象出立体图形(实物).例3、根据下面的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分析: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解:(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整体是长方体,如图(1)所示;(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图象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圆锥,如图(2)所示.例4、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描述物体的形状.分析.由主视图可知,物体正面是正五边形,由俯视图可知,由上向下看物体是矩形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

两条棱(虚线)被遮挡,由左视图知,物体的侧面是矩形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综合各视图可知,物体是五棱柱形状的.解:物体是五棱柱形状的,如下图所示.例5、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下图),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分析:对于某些立体图形,若沿其中一些线(例如棱柱的棱)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展开图.在实际的生产中.三视图和展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思路是,由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立体形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从而计算面积.解: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正六棱柱(如图(左)).密封罐的高为50mm,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100mm.边长为50mm,图(右)是它的展开图.由展开图可知,制作一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3、练习:(见课件)4、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教案附教学反思:29.2 第3课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教案附教学反思:29.2 第3课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

29.2 三视图第3课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1.能根据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等;(重点)2.解决实际生活中与面积、体积等方面有关的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已知某混凝土管道的三视图,你能根据三视图确定浇灌每段这种管道所需混凝土的体积吗(π=3.14)?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类型一】 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侧面积已知如图为一几何体的三视图:(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若从正面看的长为10cm ,从上面看的圆的直径为4cm ,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结果保留π).解析:(1)根据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圆可以确定该几何体是圆柱;(2)根据告诉的几何体的尺寸确定该几何体的侧面积即可.解:(1)该几何体是圆柱;(2)∵从正面看的长为10cm ,从上面看的圆的直径为4cm ,∴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4cm ,高为10cm ,∴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2πrh =2π×2×10=40π(cm 2).方法总结:解题时要明确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即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高.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3题【类型二】 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如图是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尺寸(单位:mm),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解析:先由三视图得到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分别表示出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后减去上面的长方体与下面的长方体的接触面面积即可.解:根据三视图可得:上面的长方体长6mm,高6mm,宽3mm,下面的长方体长10mm,宽8mm,高3mm,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3×8+3×10+8×10)+2×(3×6+6×6)=268+108=376(mm2).答: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376mm2.方法总结: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根据三视图分析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确定几何体的长、宽、高等相关数据值,再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几何体的面积.注意:求解组合体的表面积时重叠部分不应计算在内.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类型三】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某一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是半径为1的半圆以及高为1的矩形;左视图是半径为1的四分之一圆以及高为1的矩形;俯视图是半径为1的圆,求此图形的体积(参考公式:V球=43πR3).解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我们可以判断出该几何体的形状为下部是底面半径为1,高为1的圆柱,上部是半径为1的14球组成的组成体,代入圆柱体积公式和球的体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由已知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下部为圆柱,上部为14球的组合体.由三视图可得,下部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1,则V圆柱=π,上部14球的半径为1,则V14球=13π,故此几何体的体积为错误!.方法总结: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首先要根据三视图分析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确定几何体的长、宽、高等相关数据值.再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几何体各部分的体积并求和.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6题【类型四】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面积或体积的实际应用杭州某零件厂刚接到要铸造5000件铁质工件的订单,下面给出了这种工件的三视图.已知铸造这批工件的原料是生铁,待工件铸成后还要在表面涂一层防锈漆,那么完成这批工件需要原料生铁多少吨?涂完这批工件要消耗多少千克防锈漆(铁的密度为7.8g/cm3,1kg防锈漆可以涂4m2的铁器面,三视图单位为cm)?解析:从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看出这个几何体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呈一个T字形状.故可以把该几何体看成两个长方体来计算.解:∵工件的体积为(30×10+10×10)×20=8000cm3,∴重量为8000×7.8=62400(g)=62.4(kg),∴铸造5000件工件需生铁5000×62.4=312000(kg)=312(t).∵一件工件的表面积为2×(30×20+20×20+10×30+10×10)=2800cm2=0.28m2.∴涂完全部工件需防锈漆5000×0.28÷4=350(kg).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和求几何体的面积;关键是得到几何体的形状,得到所求的等量关系的相对应的值.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三、板书设计1.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侧面积;2.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3.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题的根本,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_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 29.2视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 29.2视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9.2三视图(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29.2视图有关概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数学思考通过对实物的拼摆及不同方向的观察,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及三视图中位置关系、大小关系。

情感态度通过对视图的学习,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对待和分析问题,学会全面认识事物,而不能片面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

重难点、关键重点: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会画简单的三视图。

难点: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

关键:通过动手画图,经历研究三视图之间联系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能说明是什么原因吗?2.观察与思考你能说出图中左侧三幅图是从那个角度地反映飞机的现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物体,看看背投上面的五张画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去观察的?教师讲解: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像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视图也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一角度的光线下的投影.对于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所得到的视图可能不同.我们知道,单一的视图通常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面的形状,为了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生产实践中往往采用多个视图来反映物体不同方面的形状.例如课本图29.2-1中右侧的视图,可以多角度地反映飞机的形状.教师提问:究竟一个简单的几何体需要几个视图才能全面地反映它们的形状呢?【活动方略】学生观察,思考并作答,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探索新知教师提问:图中是同一本书的三个不同的视图,你能说出这三个视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观察这本书时得到的吗?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提问,由学生派代表回答.回答后教师总结:当书立在桌面上时,左上方的视图是正面观察时的视图;右上方的视图是人站在左方侧面观察时的视图;左下方的视图是从上往下观察时的视图.教师讲解:为了沟通方便,我们必须给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视图加上专用的术语.如课本图29.2-3(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壁)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如图(2),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示物体,三者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29.2.3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2教学设计第3课时高彤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29.2.3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2教学设计第3课时高彤

29.2三视图(第3课时)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高彤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描述物体的形状,感受“综合”思考的过程。

2.内容解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过“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内容,但当时没有明确给出“视图”这个概念;本章是从投影的角度解释三视图的概念,这与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一致的。

前一节课学生已经能够画出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体会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化。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由物画图”的基础上“由图想物”,让学生体会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过程,这种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不仅使学生对投影和视图的认识水平再次提升,更能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画三视图是将一个物体从三个方向观察,分别表现这三个方面的分解过程;由三视图想出物体的立体形状,则是把物体的三个方面形状“综合”起来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反的,也是相互联系的。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形状和实物原型。

(2)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理解三视图中相关各线条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它们能形成一个整体性认识,并根据这些关系由平面图形得出对应的立体图形。

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通过给出的三视图用语言来描述出立体图形的形状。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通过三视图描述立体图形,体会三视图在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内容后,又进一步引入“三视图”的概念,并通过观察能够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这要准确把握三视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三视图想象并描述出立体图形,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根据三视图观察想象,描述出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教案附教学反思:29.2 第2课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教案附教学反思:29.2 第2课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29.2 三视图第2课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1.会根据俯视图画出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重点)2.体会立体图形的平面视图效果,并会根据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难点)一、情境导入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六个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然后让学生画出几何体的俯视图,并选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俯视图(如右图),教师在正方体上标上数字并说明数字含义.问:能不能根据上面的俯视图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看哪些同学速度快.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类型一】 根据三视图判断简单的几何体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A .四棱锥B .四棱柱C .三棱锥D .三棱柱解析:主视图是由两个矩形组成,而左视图是一个矩形,俯视图是一个三角形,得出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故选D.方法总结: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1题【类型二】 由三视图判断实物图的形状下列三视图所对应的实物图是()解析:从俯视图可以看出实物图的下面部分为长方体,上面部分为圆柱,圆柱与下面的长方体的顶面的两边相切且与长方体高度相同.只有C 满足这两点,故选C.方法总结: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对于本题要注意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的大小关系.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类型三】根据俯视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判断三视图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立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解析:由俯视图可知,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可知选项D为此几何体的主视图.方法总结:由俯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按照三视图的要求,得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类型四】由主视图和俯视图判断组成小正方体的个数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5个或6个B.6个或7个C.7个或8个D.8个或9个解析:从俯视图可得最底层有4个小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上面一层是2个或3小正方体,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6个或7个.故选B.方法总结:运用观察法确定该几何体有几列以及每列小正方体的个数是解题关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类型五】由三视图判断组成物体小正方体的个数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体有()A.3块B.4块C.5块D.6块解析:由俯视图易得最底层有3个立方体,第二层有1个立方体,那么组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体有3+1=4(个).故选B.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借助三种视图表示物体的特点,从主视图上弄清物体的上下和左右形状;从俯视图上弄清物体的左右和前后形状;从左视图上弄清物体的上下和前后形状.综合分析,合理猜想,结合生活经验描绘出草图后,再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3题【类型六】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探究性问题(1)请你画出符合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两种左视图;(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解析:(1)由俯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有2行,则左视图应有2列.由主视图可得共有3层,那么其中一列必有3个正方体,另一列最少是1个,最多是3个;(2)由俯视图可得该组合几何体有3列,2行,以及最底层正方体的个数及摆放形状,由主视图结合俯视图可得从左边数第2列第2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第3列第2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第3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分别相加得到组成组合几何体的最少个数及最多个数即可得到n的可能值.解:(1)如图所示:(2)∵俯视图有5个正方形,∴最底层有5个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第2层最少有2个正方体,第3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或第2层最多有4个正方体,第3层最多有2个正方体,∴该组合几何体最少有5+2+1=8个正方体,最多有5+4+2=11个正方体,∴n可能为8或9或10或11.方法总结:解决本题要明确俯视图中正方形的个数是几何体最底层正方体的个数.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8题三、板书设计1.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2.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组成.本课时的设计虽然涉及知识丰富,但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加以引导.通过很多老师的点评,给出了很多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九年级下册第29章29.2三视图 初中九年级初三数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第29章29.2三视图 初中九年级初三数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教师姓名马青单位名称博乐市第一中学填写时间2020年8月16日学科数学年级/册九年级(下)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29.2 三视图(2)难点名称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本节课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需要由各个视图并结合图中的实线和虚线,综合描述出几何体,非常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有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九年级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是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很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严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动画直观演示如何由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

2.引导学生通过各个视图综合描述简单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

3.归纳由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的一般方法。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1.猜一猜:正看一个圆,左看一个圆,上看一个圆.(打一个几何体)2.复习三视图的相关概念.3.问题:反过来,能否根据三视图描述出立体图形的大致形状呢?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例3 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1)由主视图可知,从前向后看立体图形,视图是矩形;由俯视图可知,从上向下看立体图形,视图是矩形;由左视图可知,从左向右看立体图形,视图是矩形.综合各视图可知,立体图形是长方体.(2)由主视图可知,从前向后看立体图形,视图是等腰三角形;由俯视图可知,从上向下看立体图形,视图是圆;由左视图可知,从左向右看立体图形,视图是等腰三角形.综合各视图可知,立体图形是圆锥.(3)由主视图可知,从前向后看立体图形,视图是矩形;由俯视图可知,从上向下看立体图形,视图是圆;由左视图可知,从左向右看立体图形,视图是矩形.综合各视图可知,立体图形是圆柱.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综合各视图描述几何体的形状,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总结】三视图中的三个视图分别表示了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面,由它们想立体图形的形状时,我们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再根据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综合起来考虑几何图形的形状.从前面这三个我们熟悉的三视图中,我们发现,一般地,在三视图当中,如果有两个图是矩形,应该考虑是柱体,若第三个图仍是多边形,则考虑它是棱柱,题(1)出现的长方体就属于四棱柱,若第三个图是圆形,那么它就是圆柱体,而如果三视图中有两个图是三角形,应该考虑它是锥体,若第三个图是圆形,则是圆锥,若第三个图是多边形,应是棱锥。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学设计5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学设计5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三视图》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三视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2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以及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立体几何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三视图时,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对三视图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混淆;2. 空间想象力不足,难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3. 作图能力有限,不能准确地画出三视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的能力;3. 提高学生画三视图的准确性和作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准确画出三视图。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视图的定义和关系;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几何体的三视图,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2. 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3.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几何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几何体从不同的角度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如何用图形表示出来?2.呈现(10分钟):介绍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并通过几何体模型和多媒体动画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明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几何体,尝试画出它的三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29.2 三视图
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

2、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

【学习难点】根据三视图想象基本几何体实物原型。

【学习过程】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讨论了由立体图形(实物)画出三视图,那么由三视图能否也想象出立体图形(实物)呢?
【合作探究】
1.完成课本例4:根据下面的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分析: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
(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如图(1)所示;
(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图象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如图(2)所示.
2.完成课本例5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如下图(1),描述物体的形状.
分析.由主视图可知,物体正面是正五边形,由俯视图可知,由上向下看物体是矩形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

两条棱(虚线)被遮挡,由左视图知,物体的侧面是矩形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综合各视图可知,物体是形状的,如上图(2)所示.
3.画出符合下列三视图的小立方块构成的几何体。

分析:首先应由三种视图从三个方向确定分别有几层,每层有几个,每个小正方体的具体位置在哪儿?画出之后再看一是否和所给三视图保持一致
【自主探究】
完成课本99页练习
【归纳总结】
1、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根据三视图要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对照起来看.
2、一个摆好的几何体的视图是唯一的,但从视图反过来考虑几何体时,它有多种可能性。

例如: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但主视图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有直三棱柱、长方体、圆柱等.
3、对于较复杂的物体,由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原型,应搞清三个视图之间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对应关系.
【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29.2 必做题: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