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网校高一化学备考串讲 第七讲

合集下载

2018《名师伴你行》高三一轮复习第二章-第7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2018《名师伴你行》高三一轮复习第二章-第7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课 时
的化学方程式:
作 业
考 点
1 _C_6_H__12_O_6_ + 24NaClO3 + 12H2SO4=== 24 ClO2↑ + 6
02
CO2↑+18H2O+12 _N__a_2S_O__4_

02 _最__小__公__倍__数___ (选对标准物质)。
必考部分 第二章 第7讲
第7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01
(3)求标准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氧化剂(或还原产物)前化
学计量数=最小公倍数/元素降价总数;还原剂(或氧化产物)
课 时

前化学计量数=最小公倍数/元素升价总数。配平过程中各物 业

点 质前化学计量数可以出现分数。(通过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的化
02
学计量数一般不要改变,除非通分)
必考部分 第二章 第7讲
第8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01
(4)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化学计量数(由已知物质化学计量
数结合原子守恒配平未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如果是离子反
课 时

应方程式用电荷守恒配平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利用“守恒”三原则(即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
02
荷守恒),逐项检查配平的方程式是否正确。
必考部分 第二章 第7讲
第9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重难层面]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01
1.设“1”的配平法
用化合价升降法感觉配平困难时,可以试用如下方法:设
课 时

某一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 1,必要时可再设一种物质的化学计 业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有机化学 第7讲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有机化学 第7讲

第7讲有机合成合成高分子复习目标1.能对单体和高分子进行相互推断,能分析高分子的合成路线,能写出典型的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2.能举例说明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能列举重要的合成高分子,说明它们在材料中的应用。

3.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推断有机化合物、检验官能团,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等任务。

考点一合成高分子1.有机高分子及其结构特点(1)定义相对分子质量比一般有机化合物大得多,通常在01104以上。

大部分高分子是由小分子通过02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常被称为高分子聚合物或高聚物。

(2)组成①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的低分子化合物。

②链节:高分子中03可重复的结构,也称04重复结构单元。

③聚合度(n):高分子链中含有的05链节数目。

2.高分子的分类及性质特点05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又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3.合成高分子的两个基本反应(1)加聚反应①定义: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的反应。

②产物特征:高聚物与单体具有相同的组成,生成物一般为线型结构。

③反应类型a.聚乙烯类(塑料)b.聚1,3­丁二烯类(橡胶)c.混合加聚类: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加聚催化剂n CH2===CH—CH===CH2+n CH2===CH—CN――――→03。

d .聚乙炔类:04。

(2)缩聚反应①定义: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05官能团的单体分子间通过缩合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反应。

②产物特征:生成高聚物和小分子,高聚物与单体有不同的组成。

③产物类型a .聚酯类:—OH 与—COOH 间的缩聚n HOCH 2—CH 2OH +n HOOC —COOH催化剂△06,n HOCH2—CH 2—COOH催化剂△07。

b .聚氨基酸类:—NH 2与—COOH 间的缩聚n H 2N —CH 2COOH催化剂△08,n H 2NCH 2COOH +n H 2NCHCH 3COOH催化剂△09。

c.酚醛树脂类10。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专题讲座(七)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专题讲座(七)

专题讲座(七)有关Al(OH)3沉淀的图象分析1.相关图象(1)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生成Al(OH)3所需要的NaOH与溶解Al(OH)3所需要的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生成Al(OH)3所需要的HCl与溶解Al(OH)3所需要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3)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

(4)向稀盐酸中滴加NaAlO2溶液至过量。

由上面的四个图象可以看出,有关Al(OH)3沉淀的图象分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滴加试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或1∶3。

2.滴加过程中铝元素存在形式的分析。

(1)向1 L 1 mol·L -1的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

(2)向1 L 1 mol·L -1的NaAlO 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3.铝盐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Al(OH)3的有关计算。

(1)反应原理。

Al 3++3OH -===Al(OH)3↓,Al(OH)3+OH -===AlO -2+2H 2O(或Al 3++4OH -===AlO -2+2H 2O)。

(2)类型分析。

①当n (OH -)n (Al 3+)≤3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Al(OH)3]=13n (OH -);②当n (OH -)n (Al 3+)≥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Al(OH)3]=0; ③当3<n (OH -)n (Al 3+)<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Al(OH)3]=n (Al 3+)-[n (OH -)-3n (Al 3+)]=4n (Al 3+)-n (OH -)。

4.Al(OH)3沉淀图象分析注意事项。

(1)要注意横纵坐标的物理量意义,尤其是起始点、折点、极值点、拐点、最终点的横纵坐标的意义。

(2)加入酸或碱的强弱。

(3)所加入的量或滴加顺序,因为滴加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可能不同。

化学高考前串讲知识点

化学高考前串讲知识点

化学高考前串讲知识点在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中,考试前的串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高考前的化学知识点进行串讲,并解析其中的关键概念和理论。

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学科的知识,为高考做好准备。

一、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化学世界的基本单位,了解原子结构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性质至关重要。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位于核外的能级上。

质子的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排列。

由此可见,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化学键和化学方程式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反应物通过化学键的重组形成产物。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系数可以用来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摩尔比例,进而计算反应的量和能量。

三、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反应中质子在中间产物中相互转移。

而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其中发生氧化的物质被称为氧化剂,发生还原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

四、物态变化和溶液浓度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呈现固态、液态和气态,这取决于分子间力的不同。

物质的物态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来实现。

溶液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浓度,常见的浓度单位有百分比、摩尔分数、质量分数等。

五、化学动力学和平衡常数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位置的指标,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的趋向性。

六、有机化学和官能团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相关化合物的学科,其中碳原子具有四个电子空位,能够形成多种官能团。

常见的官能团包括羟基、羰基、羧基等,官能团的存在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途径。

七、聚合物和材料科学聚合物是由重复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反应是将小分子单体连接成聚合物的过程。

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

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

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对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5.学生必做实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2023湖南,T13;2023上海,T22、T24;2023年6月浙江,T19;2023山东,T20;2023辽宁,T18;2023广东,T19;2022广东,T15;2022年6月浙江,T20;2021年6月浙江,T20;2021年1月浙江,T19;2021河北,T13;2021重庆,T12;2021福建,T12;2021辽宁,T12;2020山东,T14;2020全国Ⅰ,T28;2020全国Ⅱ,T28;2019全国Ⅱ,T27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反应现象中提取信息,建立物质、外界条件与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和速率的关系;能基于碰撞理论解释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能调控化学反应,设计实验探究反应规律命题分析预测1.高考主要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在考查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时常引入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机理图像等。

2.以反应速率常数为载体进行命题是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新形式,一般会先给出反应速率常数的相关概念和信息,然后设题,考查考生将新信息与所学知识融合应用的能力,考生要予以重视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视角对化学反应的快慢能从宏观(如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等)角度进行描述或判断,同时能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视角对化学反应快慢的描述或比较从定性进阶到定量,从粗略的估计进阶到精确的表示。

在复杂情况(如多种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下,如果从定性角度无法判断或比较化学反应的快慢时,还可以从定量角度进行分析。

3.瞬时与平均相结合视角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一般需基于瞬时速率,而化工生产快慢的描述则主要基于平均速率,有时则需要同时考虑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串讲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串讲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串讲高一化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必修一是化学领域的基础知识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学习后续的化学课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进行串讲,帮助同学们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概念。

第一节:基础概念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离不开一些基础的概念。

首先是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是化学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化学方程式则是用化学式和反应条件来表示化学反应。

在学习化学反应时,我们还要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变化,比如原子的组成、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等。

第二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学元素最常用的工具,它将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和电子构型进行分类。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对于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元素的化合价与价态,以及元素的同位素等相关概念。

第三节:离子与离子反应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正离子带正电荷,负离子带负电荷。

离子反应是指由离子间的相互吸引作用而产生的化学反应。

学习离子反应需要了解离子化合物的组成、离子关系、离子的价数等概念。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盐类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

第四节: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稳定比例的状态。

在学习化学平衡时,我们需要理解平衡态的特征、平衡常数、平衡的移动和影响平衡的因素等。

同时,也要了解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掌握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进行平衡反应的分析。

第五节: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的转移和共享。

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态的计算和应用,以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和方程式。

第六节:酸碱与中和反应酸碱与中和反应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

我们需要了解酸碱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运用。

2019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期中备考知识串讲

2019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期中备考知识串讲
期中备考 知识串讲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
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分类角度多样 交叉分类法
特点:物质类别间 有相交叉的部分
树状分类法
分类标准唯一
特点:同层次中各 类别间相互独立
物质
按元素的种类 金属单质
Cu、Fe
单质 非金属单质 He
纯净物
是否由同种 物质组成
混合物
稀有气体单质
是否由同种
O2
元素组成
氧化物 CaO、CO2
二、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 双线桥法: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的结果
2. 单线桥法:表示不同种元素的电子转移情况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方法一: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方法二:根据活动性顺序判断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类 别

活泼金属氧化物 eg:Na2O、MgO、CaO等
活泼金属氢化物 eg:NaH、CaH2等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和熔融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eg:CO2、SO3、NO等
质 类
大部分有机物

eg:CH4、C2H5OH、C6H12O6等
部分非金属氢化物
eg:NH3、N2H4等
01 电解质
OHCl-
物质新知转讲化解 规律
金属单质
O2
碱性氧化物
H2O
碱 酸或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单质
O2
酸性氧化物
H2O
酸 碱或碱性氧化物

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融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高一化学第七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第七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第七讲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将对高一化学第七讲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

一、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所形成的电子对的相互吸引力所保持的化学键。

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离子键的形成遵循库仑定律,即离子间相互作用力与离子电荷数目和距离的乘积成正比。

二、晶体结构和晶格晶体结构是晶体中各个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排列的方式。

晶体的结构可以使用晶格描述,晶格是一组点排列的模型,用于描述晶体的周期性重复性结构。

常见的晶体结构包括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

三、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共价键是由电子对的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共价键的强度与电子对的成键能力有关,成键能力越强,共价键越稳定。

四、分子形状和极性分子形状的确定涉及到电子对的排布,通过VSEPR理论可以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

分子的极性取决于分子形状以及分子中化学键的极性。

极性分子具有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五、电离反应和电化学方程式电离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形成的反应。

电离反应可以通过电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其中包括离子的符号、离子的电荷和电离的程度。

六、化学平衡和动态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或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仍然在不断发生反应,只是反应速率相互平衡。

动态平衡的特点是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且速率相等。

七、平衡常数和Le Chatelier原理平衡常数描述了在特定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浓度。

Le Chatelier原理指出,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体系会发生调整以恢复平衡,例如增加反应物浓度会推动平衡向生成物一侧移动。

八、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者获得电子的反应。

氧化剂是指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捐赠电子的物质。

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产生的电势差。

近年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七)突破训练鲁科版(20

近年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七)突破训练鲁科版(20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七)突破训练鲁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七)突破训练鲁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七)突破训练鲁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7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突破训练]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 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B.T2下,在0~t1时间内,v(Y)=错误! mol·L-1·min-1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解析:选C。

依据题中图示,可看出T1>T2,由于T1时X的平衡浓度大,可推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项,M点与W点比较,X的转化量前者小于后者,故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应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A项错误;B项,2v(Y)=v(X)=错误! mol·L-1·min-1,B项错误;C 项,T1>T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W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而W 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等于其逆反应速率v′逆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项正确;D项,恒容时充入X,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一中网校“高效应试班”备考串讲期末复习 第七讲 学科:化学 教师姓名:李翠松氮及其化合物一、知识梳理1、氮的氧化物:NO 2和NON 2+O 2 ========高温或放电 2NO ,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 2NO +O 2 == 2NO 2一氧化氮:无色气体,有毒,能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与CO 中毒原理相同),不溶于水。

是空气中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与溴蒸气颜色相同)、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NO 2+H 2O =2HNO 3+NO ,此反应中N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以上三个反应是“雷雨固氮”、“雷雨发庄稼”的反应。

2、硝酸(HNO 3):(1)硝酸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

低沸点(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状。

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2)硝酸的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H +作用)后褪色(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用此实验可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能氧化大多数金属,但不放出氢气,通常浓硝酸产生NO 2,稀硝酸产生NO ,如:①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②3Cu+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反应①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②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常温下,Fe 、Al 遇浓H 2SO 4或浓HNO 3发生钝化,(说成不反应是不妥的),加热时能发生反应:Fe +6HNO 3(浓) △Fe(NO 3)3+3NO 2↑+3H 2O 当溶液中有H +和NO 3-时,相当于溶液中含HNO 3,此时,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得在酸性条件下NO 3-与具有强还原性的离子如S 2-、Fe 2+、SO 32-、I -、Br -(通常是这几种)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物生成是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氨气(NH 3)(1)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可做红色喷泉实验)。

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

(2)氨气的化学性质:a.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NH 3+H 2ONH 3·H 2ONH 4++OH -生成的一水合氨NH 3·H 2O 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NH 3·H 2O △NH 3 ↑+H 2O氨气或液氨溶于水得氨水,氨水的密度比水小,并且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计算氨水浓度时,溶质是NH 3,而不是NH 3·H 2O 。

氨水中的微粒:H 2O 、NH 3、NH 3·H 2O 、NH 4+、OH —、H +(极少量,水微弱电离出来)。

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气体极易被一种液体吸收而形成压强差,使气体容器内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把液体压入气体容器内,在玻璃导管尖嘴处形成美丽的“喷泉”。

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1)气体在吸收液中被吸收得既快又多,如NH 3、HCl 、HBr 、HI 、NO 2用水吸收,CO 2、SO 2,Cl 2、H 2S 等用NaOH 溶液吸收等。

(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烧瓶内的气体纯度要大。

b.氨气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①NH 3+HCl =NH 4Cl ②NH 3+HNO 3=NH 4NO 3 ③ 2NH 3+H 2SO 4=(NH 4)2SO 4因NH 3溶于水呈碱性,所以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存在,因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也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有大量白烟生成,可以证明有NH 3存在。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2)装置特点:固+固−→−∆气体,与制O 2相同。

3)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4)验满: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NH 3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b.蘸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白烟)5) 干燥:用碱石灰(NaOH 与CaO 的混合物)或生石灰在干燥管或U 型管中干燥。

不能用CaCl 2、P 2O 5、浓硫酸作干燥剂,因为NH 3能与CaCl 2反应生成CaCl 2·8NH 3。

P 2O 5、浓硫酸均能与NH 3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所以NH 3通常用碱石灰干燥。

6) 吸收:在试管口塞有一团湿的棉花其作用有两个:一是减小氨气与空气的对流,方便收集氨气;二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4)氨气的用途:液氨易挥发,汽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液氨可以作制冷剂。

4、铵盐铵盐均易溶于水,且都为白色晶体(很多化肥都是铵盐)。

(1)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 4Cl △3↑+HCl↑ NH 4HCO 3 △ NH 3↑+H 2O↑+CO 2↑(2)干燥的铵盐能与碱固体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制备氨气:2NH 4Cl +Ca(OH)2△ 2NH 3↑+CaCl 2+2H 2O (3)NH 4+的检验:样品加碱混合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该物质会有NH 4+。

二、典型例题(一)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1)NO 2或NO 2与N 2(非O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3NO 2+H 2O====2HNO 3+NO 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2)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由4NO 2+O 2+2H 2O====4HNO 3可知,当体积比V (NO 2)∶V (O 2)⎪⎩⎪⎨⎧<>=222O ,O ,1:4NO ,NO ,1:41,: 4剩余气体为过量剩余气体为过量恰好完全反应 (3)NO 和O 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4NO+2O 2====4NO 2,4NO 2+O 2+2H 2O====4HNO 3,总反应式为:4NO+3O 2+2H 2O====4HNO 3当体积比V (NO )∶V (O 2)⎪⎩⎪⎨⎧<>=2O ,3:4NO ,3:43,: 4剩余剩余恰好完全反应 (4)NO 、NO 2、O 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1)求出NO 2与H 2O 反应生成的NO 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3)方法进行计算。

例1. 将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10ml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1mL的无色气体,求混合气体中NO2和O2各多少毫升?例2.标准状况下,将NO2和O2按4:1体积比充满一烧瓶,烧瓶倒置于水中待液面稳定(假设溶质不向外扩散),则烧杯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A. 1/22.4B.0.8C.1/28D.1/42例3.室温时,在体积相同的容器内混合下列气体,混合后压强最小的是()A.100 mL H2和50 mL O2B.100 mL HCl和100 mL NH3C.100mL NO和100mL O2D.100mL N2和200 mL H2例4.工业废气NO、N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气体之一,工业上常用原理:NO x + NH3→N2 + H2O,使其转化为无毒的N2,现有NO、NO2的混合3.0L,可与3.5L相同状况的NH3完全反应,全部转化为N2,则在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1B 2:1C 3:1D 1:3(二)硝酸的性质例5.常温下,向15mol/L的HNO3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反应速率最快,现象最明显的是()A、AlB、CuC、FeD、C例6.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A、AgB、CuC、AlD、Fe例7.向由Fe、Cu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反应完全后,剩余金属的质量为m1g,再向其中加一定量的稀H2SO4,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的质量为m2g,则m1、m2之间的关系为()A、m1>m2B、m1≤m2C、m1≥m2D、无法确定例8.铜和硝酸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消耗铜的物质的量,横坐标表示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坐标图中各条线表示下列反应:A、铜和浓硝酸B、铜和稀硝酸C、铜和被还原的浓硝酸D、铜和被还原的稀硝酸(1)Q表示反应;(2)P表示反应;(3)S表示反应;(4)T表示反应。

(三)硝酸的有关化学计算硝酸与非金属反应,硝酸只作为剂;硝酸与金属反应,硝酸既作剂又起作用,一般地,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具体的还可以根据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等推断硝酸的还原产物及其相关物理量。

例9.38.4克的Cu与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溶解,共收集到22.4L气体,则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守恒思想)例10.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gB.8.51gC.8.26gD.7.04g例11.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1)NO的体积为 L,NO2的体积为(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夜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浓度为。

(3)(能力题)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g。

例12.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①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②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反应方程式为③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有产生,原因是。

④若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5.6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四)氨气的制备例13.实验室为了简便制取干燥的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A.加热氯化铵固体,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B.在N2和H2混合气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500℃C.在浓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并加热,气体用固体NaOH干燥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五)综合实验例14.为了检验Pb(NO3)2热分解的产物,有人用示意图2-8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实验时在试管中放入研细的 Pb(NO3)2晶体;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黄色粉末(PbO),U型管下部有少量液体X,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