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分散体题目及答案
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体](https://img.taocdn.com/s3/m/b03a1afc192e45361066f5f9.png)
固体分散体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机制:口服固体制剂进入体内后,均需经过溶出过程,才能透过生物膜被机体吸收。
难溶性药物由于其溶出速度受溶解度的限制.影响了药物吸收.因此作用缓慢,生物利用度较低。
根据Noyes―whitney溶出速度方程,dc/dt=D.S(Cs-Ct)/V.δ(dc/dt为药物溶出速度,D为溶出药物扩散系数,S为药物表面积,Cs为溶解度,V为溶出介质体积,δ为扩散层厚度),溶出速度随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
提高药物的分散度,减小药物粒度,使比表面积增加,则可以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固体分散技术正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将药物形成分子、胶体或超细状态的高分散体,而载体又为水溶性物质,从而改善了药物的溶解性能,加快溶出速度。
①PEG主要采用4000,6000,有时也可以添加>10000的PEG,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固体分散体的硬度和稳定性。
使用PEG为载体主要采用的制备方法是熔融法,溶剂-熔融法及溶剂法,使用最多的是熔融法。
一般来讲,低分子量的载体对药物的增溶较好。
张小莉等以PEG6000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了芦丁-PEG6000固体分散体,1:3 1:6 1:10 的共沉淀物的溶解度分别为826.1 2207.8 4385.7mg/ml。
三者的T50分别为3.56 3.73 3.69min,极大地改善了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林天慕等以PEG为载体,考察了不同型号及不同比例混合的载体对药物溶出度和溶解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溶出顺序为4000<6000<10000,而混合载体以20@00和80`00的比例最佳。
一般说来,溶出速度应该随着载体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其原因可能是药物在不同的载体中以不同的状态存在,例如在10000中可能就多数以固体溶液形式存在,而在低分子量的载体中可能就以分子和微晶两种形式共存。
Khoo SM等应用PEG6000为载体,制备了卤泛群固体分散体,生物利用度实验显示:在beagle dogs同时给药固体分散体和市售药物,固体分散体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市售产品的5-7倍。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_2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_2](https://img.taocdn.com/s3/m/9a5dfe69783e0912a2162a84.png)
中药士考试《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1.GMP:2.超声波提取法:3.固体分散体:4.置换价:5.分散片:6.药物配伍变化: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用于医疗和预防需要的形式,称为()。
2、非处方药简称()。
3、D值定义为在一定灭菌温度下被灭菌物体中微生物数减少()所需要的时间。
4、热压灭菌法是最可靠的()灭菌方法,采用115℃温度时,所需灭菌时间为()。
5、研磨混合不宜用于具吸湿性和()成分的混合。
6、《中国药典》规定,施于眼部的散剂应通过()筛。
7、冷冻干燥的原理是将药液先()成固体,然后适当调节温度和压力使其()。
8、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大小取决于其分子结构中()基团和()基团的多少。
9、静脉注射用混悬液中99%以上的微粒粒度应在()以下。
10、软膏基质对药物亲和力大,药物的“皮肤/基质”分配系数(),对药物吸收不利。
11、在制备片剂时,淀粉浆可用作()剂,而淀粉可用作()剂和()剂。
12、气雾剂由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四部分组成。
13、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有水溶性、()和()。
三、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那项不是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
A、液滴的大小B、冷却剂的温度C、药物的重量D、液滴与冷却剂的密度差2、下列各种规格的空胶囊,容积最大的是()。
A、4号B、2号C、1号D、0号3、凡士林为软膏剂基质,为了改善其吸水性常加入()。
A、石蜡B、乙醇C、羊毛脂D、甘油4、可形成浊点的表面活性剂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B、溴汴烷铵(新洁尔灭)C、卵磷脂D、聚山梨酯类(吐温类)5、O/W型乳剂的乳化剂HLB值一般在()。
A、 5~20之间B、7~9之间C、8~16之间D、3~8之间6、内服药酒制备时不能加入()。
A、蒸馏酒;B、乙醇;C、蜂蜜;D、着色剂;7、下列PH环境中苯甲酸防腐作用最好的是()。
A、 PH3B、PH5C、PH7D、PH98、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A药固体分散体胶囊的研制
![A药固体分散体胶囊的研制](https://img.taocdn.com/s3/m/4f41ff7fa26925c52dc5bf05.png)
粉碎过筛( 日得固 8 ) 体分散体粉末, 0 测定含量,与填充剂微
晶纤维素 (H11, P 0) 润滑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 灌装于胶囊
壳 中。
A药固体分散休胶囊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法 (P C) HL 测 定 含 量 的 标 4 I 线 为 :Y 2 199. x354. hI . h =0173 6+ 111 4 2 0 r0 99A药的检测波长为20m, 平均回收率为9.1 - . 9 , -9 1n 方法一 9 8
中文 摘 要
A 药固体分散体胶囊的研制
摘 要
目的:A 药是从十壤中一种链霉菌株发酵产物中分离出 来的大环内脂类杭‘索,是,, } 种新4的免疫抑制剂。大量动 1 物实验与临床应if究发现, l) l l f A药的免疫抑制作用比环抱霉 素ACA 高1 0倍, {S) 010 而不良反应更少。临床上广泛应用于
测 定溶 出度 为 9 . %,9 . %, . ,药物 溶 出具 有 市 11 5 0 0 9 5 0 02 现性 , 说明制 备 _艺稳定 可控 。 l = A药 固体分 散 休胶 囊制 备 的 方法 :将 处方 量 的A 粉末 药
和处方量的拄丙甲纤维素 ( P )溶于9 %乙醇中,搅拌 H MC 5 混匀,按处方量加入交联聚维酮 (V P P P )和乳糖,室温下, 不断搅拌挥发溶钊至平固体状态,4℃真空减压干燥,干品 0
的稳 定性 。
A药固体分散体胶囊的药物动力学实验:以家大为实验 动物,以国外生产的A药固体分散体胶囊为对照品,采用两
制 剂、两 周期 双交 义 自身对照 设 c,对 自制 的 A药 固体分 散 4 -
休胶囊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1与困外对照品进行了生物等 1 =
效性评价。采川酶1兔疫法( zm-ne imns b t 庆 e y ei d uoo a n lk m rn
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体](https://img.taocdn.com/s3/m/4f55cfbac77da26925c5b09d.png)
固体分散技术一、概述固体分散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另一种固体载体中的新技术。
难溶性药物通常是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或难溶性、或肠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技术的特点是提高难溶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固体分散体可看作是中间体,用以制备药物的速释或缓释制剂,也可制备肠溶制剂。
1961年Sekiguchi等最早提出固体分散体的概念,并以尿素为载体材料,用熔融法制备磺胺噻唑固体分散体,口服后吸收及排泄均比口服磺胺噻唑明显加快。
1963年Levy等制得分子分散的固体分散体,溶出速率提高,也更易吸收。
根据Noyes-Whitney方程,溶出速率随分散度的增加而提高。
因此,以往多采用机械粉碎或微粉化等技术,使药物颗粒减小,比表面增加,以加速其溶出。
固体分散体能够将药物高度分散,形成分子、胶体、微晶或无定形状态,若载体材料为水溶性的,可大大改善药物的溶出与吸收,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成为一种制备高效、速效制剂的新技术。
将药物采用难溶性或肠溶性载体材料制成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具有缓释或肠溶特性。
应用固体分散体不仅可明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而且可降低毒副作用。
例如双炔失碳酯-PVP共沉淀物片的有效剂量小于市售普通片的一半,说明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
硝苯地平-邻苯二甲酸羟丙甲纤维素(HP-55)固体分散体缓释颗粒剂提高了原药的生物利用度。
吲哚美辛-PEG6000固体分散体丸的剂量小于市售普通片的一半时,药效相同,而对大鼠胃的刺激性显著降低。
利用水不溶性聚合物或脂质材料作载体制备的硝苯吡啶固体分散体体外试验有明显缓释作用。
又如米索前列腺醇在室温时很不稳定,对pH值和温度都很敏感,有微量水时,酸或碱均可引发11位-OH脱水形成A型前列腺素。
Chen D.等制成米索前列腺醇-Eudragit RS及RL固体分散体,稳定性明显提高。
Pignatello R.等将水杨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具有光敏毒性的二氯尼柳制成二氯尼柳-Eudragit RS100固体分散体,大大降低了二氯尼柳对细胞膜的光敏毒性。
中药药剂学相关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相关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cca2bd284ac850ad024222.png)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学习要点熟悉包合技术、微型包囊及固体分散技术的含义、特点及其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
熟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含义、特点、类型及其释药基本原理。
了解脂质体和磁性制剂的概念与特点。
了解毫微囊、靶向给药乳剂及前体药物制剂的概念与应用。
A型题1.影响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的释药速度的因素不包括(C )A膜的厚度B释药小孔的直径C PH值D片心的处方E膜的孔率2.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C )A磁性制剂 B PH敏感的靶向制剂C靶向给药乳剂D栓塞靶向制剂E热敏靶向制剂3.下列哪种方法不宜作为环糊精的包合方法(C )A饱和水溶液法B重结晶法C沸腾干燥法D冷冻干燥法E喷雾干燥法4.固体分散技术中药物的存在状态不包括(B )A分子B离子C胶态D微晶E无定形5.下列关于β-CD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B )A液体药物粉末化B释药迅速C无蓄积、无毒D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E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6.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错误的为(D )A改变药物的物理特性B提高稳定性C掩盖不良气味D加快药物的释放E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7.可作为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囊材为(D )A阿拉伯胶-海藻酸钠B阿拉伯胶-桃胶C桃胶-海藻酸钠D明胶-阿拉伯胶E果胶-CMC8.关于控释制剂特点中,错误的论述是( A )A释药速度接近一级速度B、可使药物释药速度平稳C可减少给药次数D、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E称为控释给药体系9.聚乙二醇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C )A增塑剂B、促进其溶化C载体D、粘合剂E润滑剂10.用明胶与阿拉伯胶作囊材以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应将PH调到(A )A 4-4.5B 5-5.5C 6-6.5D 7-7.5E 8-911.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加入硫酸铵的作用是(D )A作固化剂B调节PHC增加胶体的溶解度D作凝聚剂E降低溶液的粘性B型题(1-4)A速效制剂B缓释制剂C控释制剂D靶向制剂E前体药物制剂1.在人体中经生物转化,释放出母体药物的制剂属(E )2.水溶性骨架片剂属(B )3.胃内漂浮片剂属(C )4.渗透泵型片剂属(C )X型题1.下列关于缓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为(ACDE )A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宜制成缓释剂B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宜制成缓释制剂C可克服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D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E一般由速释与缓释两部分药物组成2.缓释制剂可分为(ABCDE )A骨架分散型缓释制剂B缓释膜剂C缓释微囊剂D缓释乳剂E注射用缓释制剂3.下列关于控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为(ABCE )A释药速度接近零级速度过程B可克服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C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宜制成控释制剂D一般由速释与缓释两部分组成E对胃肠刺激性大的药物宜制成控释制剂4.控释制剂的类型有(BCD )A骨架分散型控释制剂B渗透泵式控释制剂C膜控释制剂D胃驻留控释制剂E控释乳剂5.下列关于靶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为(ABCDE )A减少用药剂量B提高疗效C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D增强药物对靶组织的特异性E靶区内药物浓度高于正常组织的给药体系6.属于靶向给药的制剂有(ABE )A.脂质体B毫微囊C微囊D微丸E磁性制剂7.下列关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有(ABCDE )A液体药物粉末化B可增加药物溶解度C减少刺激性D是一种分子胶囊E调节释药速度8.下列关于微囊的叙述正确的为(ABCDE )A药物微囊化后可改进某些药物的流动性、可压性B可使液体药物制成固体制剂C提高药物稳定性D减少复方配伍禁忌E掩盖不良嗅味9.微型包囊的方法有(BCDE )A冷冻干燥法B溶剂——非溶剂法C界面缩聚法D辐射化学法E喷雾干燥法10.下列关于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D )A成囊时温度应为50~55℃B成囊时pH应调至8~9C囊材浓度以2.5~5%为宜D甲醛固化时温度在10℃以下E甲醛固化时pH应调至4.0~4.511.制备前体药物常用的方法(ABDE )A酸碱反应法B复分解反应法C氧化还原法D离子交换法E直接络合法12.用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可以作为固化剂的是(ADE )A甲醛B丙酮C乙醇D戊二醇E强酸性介质13. 用明胶与阿拉伯胶作囊材制备微囊时,应用明胶的原因(ABCD )A为两性蛋白质B在水溶液中含有一NH3+、-COO-C pH低时,一NH3+的数目多于-COO-D具有等电点E与带正电荷的阿拉伯胶结合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络合物。
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8f29b6011ca300a7c3909e.png)
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关于散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B.只有中药可以制成散剂C.散剂按用途可分为内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D.散剂制作单位剂量易控制,便于小儿服用E.散剂按用途分为内用散、外用散等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下列关于粉碎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一般的粉碎,主要利用外加机械力,部分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来达到粉碎的目的B.药物粉碎前,必须适当干燥C.在粉碎过程中,应把已达到要求细度的粉末随时取出D.一般来说,中草药用较高的温度急速加热并冷却后不利于粉碎的进行E.通过粉碎可以减小粒径,极大地增加药物的表面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下列关于单独粉碎法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氧化性药物和还原性药物应单独粉碎B.贵细药材应单独粉碎C.挥发性强烈的药材应单独粉碎D.含糖类较多的粘性药材应单独粉碎E.疏水性的药物不应该单独粉碎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4.下列关于混合粉碎法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处方中某些药物的性质及硬度相似,则可以将它们掺和在一起进行混合粉碎B.混合粉碎可以避免一些粘性药物单独粉碎的困难C.混合粉碎可以使粉碎和混合操作结合进行D.含脂肪油较多的药物不宜混合粉碎E.疏水性的药物应与大量水溶性辅料一起粉碎,防止药物粒子相互聚集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5.下列关于粉碎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干法粉碎是把药物经过适当的干燥处理,使药物含水量降低至一定限度再行粉碎的方法B.湿法粉碎是指药物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的方法C.药物的干燥温度一般不宜超过105℃,含水量不宜超过10%.D.湿法粉碎通常液体的选用是以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妨碍药效为原则E.粉碎是将大块颗粒变成小块颗粒的操作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6.下列叙述不符合散剂制备方法一般制备原则的是A.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B.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大者C.剂量小的毒性药品,应制成倍散D.基本等量且状态、粒度相近的两种药物混合,经一定时间便可混匀E.含低共熔组分时,应避免共熔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7.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何种状态分散时,溶出最快A.无定型B.微晶C.胶体D.分子E.晶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8.下列关于球磨机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以研磨与撞击作用为主的粉碎器械B.一般要求粉碎物料的直径不应大于圆球直径的1/4~1/9C.投料量为筒总容量的30%.D.圆球加入量为筒总容量30%.~35%.E.使用球磨机时,通常以达到临界转速的60%.~80%.为宜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9.工业筛筛孔数目即目数习惯上指A.每厘米长度上筛孔数目B.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筛孔数目C.每英寸长度上筛孔数目D.每平方英寸面积上筛孔数目E.每平方米面积上筛孔数目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10.六号筛相当于工业筛多少目A.24目B.60目C.80目D.90目E.100目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11.乳香、没药最好采用哪种方法粉碎A.水飞法B.串研法C.串油法D.低温法E.研磨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12.需要水飞法粉碎的药物是A.冰片B.水杨酸C.麦冬D.朱砂E.甘草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13.下列叙述哪一个是错的A.粉碎度(n)等于物料粉碎前的粒径与粉碎后的粒径比值B.散剂的粉碎并不是愈细愈好,而应适度,以达有效、安全、省时节能的目的C.一般散剂应为中粉,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D.儿科或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其中能通过七号筛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E.一般散剂中的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粉碎后通过6号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14.一般应制成倍散的是A.含毒性药品的散剂B.眼用散剂C.含液体制剂的散剂D.含低共熔成分散剂E.口服散剂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15.适宜制成软胶囊剂的药物是A.药物的水溶液B.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C.风化性药物D.含油量高的药物E.粒度大的药物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16.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A.O/W乳剂B.硫酸锌C.维生素ED.药物的稀乙醇溶液E.维生素C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17.下列何种药物可以制成胶囊剂A.硫酸锌B.复方樟脑酊C.亚油酸D.水合氯醛E.碘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18.滴制法制备软胶囊的丸粒大小取决于A.基质吸附率B.喷头大小和温度C.药液的温度和粘度D.滴制速度E.以上均有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19.蜂蜜炼至老蜜应符合哪一项要求A.含水量14%.~16%.B.比重1.37左右C.出现均匀、淡黄色细气泡D.可拉出长白丝E.含糖量增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0.制备六味地黄丸时,每lOOg粉末应加炼蜜A.250gB.200gC.50gD.100gE.200g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1.以水溶性强的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凝液A.水与乙醇的混合物B.乙醇与甘油的混合物C.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D.液体石蜡E.水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2.滴丸与胶丸的相同点是A.均为丸剂B.均为滴制法制备C.均采用明胶膜材料D.均采用PEG(聚乙二醇)类基质E.均含有药物的水溶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3.《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规定,胶囊剂平均装量0.30g以下者,其装量差异限度为A.±5%.B.±10%.C.±15%.D.±20%.E.±25%.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4.灰黄霉素滴丸应选用哪一种冷凝液灰黄霉素的处方为:灰黄霉素1份,PEG60009份,应:A.含43%.液体石蜡的植物油B.含43%.植物油的煤油C.含43%.煤油的甲基硅油D.含43%.煤油的液体石蜡E.含43%.石油醚的液体石蜡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5.下列关于滴制法制备滴丸特点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工艺周期短B.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C.可使液态药物固态化D.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的滴丸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E.制备滴丸的器械,主要由滴管、保温设备、控制冷却液温度的设备、冷却液的容器等组成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6.对散剂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相对湿度超过散剂CRH时,药物吸湿,散剂失去流动性B.复方散剂装瓶不宜满,以3/4为宜C.制备散剂时,先在乳钵中加入堆密度大的,然后加入堆密度小的研磨D.球磨机粉碎时,药物装量要超过75%.E.散剂只可口服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7.散剂按医疗用途可分为A.单散剂与复散剂B.倍散与普通散剂C.内服散剂与局部用散剂D.分装量散剂与不分装量散剂E.口服剂与外用剂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8.固体分散体制备中,哪一种载体具有缓释效果A.乙基纤维素B.泊洛沙姆C.乳糖D.甘露醇E.山梨醇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29.胃中不稳定的药物可用哪一种物质作为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A.CAPB.ECC.乳糖D.甘露醇E.纤维素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0.熔融法常用载体为A.PEGB.PVPC.乳糖D.微晶纤维素E.甘露醇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1.溶剂法常用载体为A.PEGB.乳糖C.PVPD.甘露醇E.纤维素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2.固体分散体制备时,如形成共沉淀物,药物与载体以何种状态存在A.分子B.胶态C.微晶D.无定形E.晶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3.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不可能以哪种形式存在A.分子状态B.胶体状态C.乳滴状态D.无定型状态E.微晶状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4.常用的难溶性载体材料为A.聚乙二醇B.甘露醇C.醋酸纤维素酞酸酯D.乙基纤维素E.乙醇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5.常用的肠溶性载体材料为A.聚乙二醇B.胆酸C.醋酸纤维素酞酸酯D.乙基纤维素E.甘露醇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6.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固体分散技术适用于剂量小的药物B.液态药物因制得后难以进一步粉碎,故不适于制备固体分散体C.一般载体材料的重量应大于药物的5~20倍D.固体分散体的老化与药物浓度、储存条件及载体材料的性质有关E.散剂是制备其他许多剂型的基础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7.简单低共熔混合物中药物以何种状态存在A.分子B.胶态C.微晶D.无定形E.晶体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8.固态溶液中药物以何种状态存在A.分子B.胶态C.微晶D.无定形E.晶体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39.根据物料的干燥速率变化,可分为恒速阶段和降速阶段,在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取决于A.水分在物料内部的迁移速度B.物料表面水分的气化速率C.空气温度与物料表面的温度差D.空气流速和空气温度E.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40.散剂的吸湿性取决于原、辅料的CRH值,如A、B两种粉末的CRH值分别为30%.和70%.,则混合物的CRH值约为A.100%.B.50%.C.20%.D.40%.E.10%.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41.在一定空气条件下干燥时物料中除不去的水分是A.平衡水分B.自由水分C.结合水分D.非结合水分E.结晶水分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42.常用的固体分散体水溶性载体材料A.乙基纤维素B.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聚丙烯酸树脂D.聚乙二醇E.羟丙甲纤维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
天津大学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药剂学II]
![天津大学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药剂学II]](https://img.taocdn.com/s3/m/e58b2be2af1ffc4fff47ac39.png)
药剂学Ⅱ一、单选题1.固体分散体增加溶出的机制不包括( D )。
A.药物的粒径减小B.药物从结晶转变为无定形C.药物与载体材料间的相互作用D.增加药物水溶性2.不属于固体分散技术的方法是( C )。
A.熔融法B.研磨法C.溶剂-非溶剂法D.溶剂熔融法3.包糖衣时包隔离层的目的是( A )。
A.为了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屏障,防止糖浆中的水分浸入芯片B.为了尽快消除片剂的棱角C.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D.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4.纳米乳的粒径范围是( B )。
A.1-10nmB.10-100nmC.100-1000nmD.1μm以上5.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 B )。
A.HLB值在5~20之间B.HLB值在7~9之间C.HLB值在8~16之间D.HLB值在7~13之间6.关于高分子溶液的错误表述是( D )。
A.高分子水溶液可带正电荷,也可带负电荷B.高分子溶液是黏稠性流动液体,黏稠性大小用黏度表示C.高分子溶液加入大量电解质可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而沉淀D.高分子溶液形成凝胶与温度无关7.用PEG修饰的脂质体是( A )。
A.长循环脂质体B.免疫脂质体C.半乳糖修饰的脂质体D.甘露糖修饰的脂质体8.关于促进扩散的错误表述是:( B )。
A.又称中介转运或易化扩散B.不需要细胞膜载体的帮助C.有饱和现象D.存在竞争抑制现象9.我国药典规定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为( A )。
A.重蒸馏法B.离子交换树脂法C.电渗析法D.反渗透法10.一般注射剂的pH值应为( C )。
A.4~11B.3~7C.4~9D.5~1211.有关硝苯地平渗透泵片叙述错误的是( C )。
A.处方中PEG作致孔剂B.硬脂酸镁作润滑剂C.服用时压碎或咀嚼D.患者应注意不要漏服,服药时间必须一致12.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 C )。
A.增加塑性B.产生抑菌作用C.促进主药吸收D.增加主药的稳定性13.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不包括( D )。
2021年药剂学模拟试卷与答案(2)
![2021年药剂学模拟试卷与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7dbc671d998fcc22bdd10d90.png)
2021年药剂学模拟试卷与答案2一、单选题(共30题)1.冷冻干燥的条件是A:低温常压B:低温真空C:常温减压D:常温真空【答案】:B【解析】:2.固体分散体有三种主要类型,在“固态溶液”类型中,药物在载体材料中的分散状态是()A:微晶状态B:分子状态C:无定形状态D:络合物状态【答案】:B【解析】:3.下列制备注射用水的流程,最合理的是A:细过滤器——反渗透——离子交换——蒸馏——注射用水B:细过滤器——电渗——蒸馏——离子交换——注射用水C:细过滤器——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蒸馏——注射用水D:离子交换——活性炭——电渗——蒸馏——注射用水【答案】:A【解析】:4.同一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无定型、稳定型、亚稳定型B:水合物、无水物、有机化物C:亚稳定型、无定型、稳定型D:无水物、水合物、有机化物【答案】:B【解析】:5.下列关于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正确表示式为A:lgC=lgCo-(k/2.303)tB:lgC=lgCo+(k/2.303)iC:lgC=lgCo一(2.303/k)tD:lgC=lgCo+(2.303/k)t【答案】:A【解析】:6.片剂制粒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原辅料的可压性B:更加美观C:提高生产效率D:增加片剂的硬度【解析】:7.肌内注射的特点包括()A:常用于过敏性试验B:剂量可多达几千毫升C:有一定的延效作用D:营养型乳液的最佳给药方式【答案】:C【解析】:8.注射剂常用溶媒为A:蒸馏水B:纯化水C:注射用水D:灭菌注射用水【答案】:C【解析】:9.在某注射剂中加人亚硫酸钠,其作用为A:抑菌剂B:抗氧剂C:止痛剂D:络合剂【答案】:B10.湿热灭菌效果最好的蒸汽种类是A:流通蒸汽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过饱和蒸汽【答案】:C【解析】:11.湿法制粒压片与其它制粒压片方法的最大区别是A:加入液体黏合剂B:加入润滑剂C:加入填充剂D:可直接压片【答案】:A【解析】:12.药材中的成分不包括A:有效成分B:低效成分C:辅助成分D:无效成分【答案】:B【解析】:13.崩解剂是指A:有助于润湿片剂的物质B:有助于片剂粘结的物质C:有助于物料流动的物质D:能促使片剂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答案】:B【解析】:14.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A:最高的pH值B:最大的浓度差C:较长的时间D:较高的温度【答案】:B【解析】:15.加入过量很可能会造成片剂崩解迟缓的辅料是A:硬脂酸镁B:聚乙二醇C:乳糖D:微晶纤维素【答案】:A【解析】:1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缩写是()A:GSPB:GCPC:GLPD:GMP【答案】:D【解析】:17.加入表面活性剂会A:减低界面张力B:增加界面张力C:不改变界面张力D:先增加、后降低界面张力【答案】:A【解析】:18.对栓剂的基质要求包括()A:必须是亲脂的油脂性基质B:必须是亲水的可溶性基质C:室温时有适宜硬度,在体温下熔融D:必须是乳剂型基质【答案】:C【解析】:19.下列提高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浸出速度的方法正确的是A:将药材粉碎得越细越好B:提高浓度梯度C:降低浸出温度()()D:降低浸出压力【答案】:B【解析】:20.注射液的滤过靠介质的拦截作用,其过滤方式中包括有()A:破坏分子结构B:升华C:滤饼架桥D:化学变性【答案】:C【解析】:21.关CRH的描述,错误的是A:CRH是临界相下列有对湿匠B:它是水溶性药物的特征参数C:CRH越大,愈不易吸湿D:水溶性药物的吸湿性具有加和性【答案】:D【解析】:22.影响因素试验中的强光照射试验要求放置十天的光照度是A:55001xB:45001xC:35001xD:25001x【答案】:B【解析】:23.目前亲水性凝胶骨架片最常用的骨架材料为A:ECB:CAC:HPMCPD:HPMC【答案】:D【解析】:24.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A:卵磷脂B:吐温C:脂肪酸甘油酯D:碱金属皂【答案】:A【解析】:25.药物溶解后立即被移除出,使溶液主体中药物浓度很低的溶解条件称为A:增溶条件B:助溶条件C:释放条件D:漏槽条件【答案】:D【解析】:26.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A:黏度下降B: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C:颜色反应减弱D:溶解度增加【答案】:B【解析】:27.可用作静脉注射用的乳化剂是A:Spans80B:Tween60C:PluronicF-68D:十二烷基硫酸钠【答案】:C【解析】:28.非处方药的专有标识是()A:RxB:OTCC:DDSD:CTO【答案】:B【解析】:29.下列有关输液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灭菌时一般预热20~30分钟B:可见异物合格后还需检查不溶性微粒C:从配制到灭菌不超过l2hD:灭菌时间应在达到灭菌温度后计算【答案】:C【解析】:30.十二烷基磺酸钠(洗衣粉)属于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答案】:B【解析】:二、多选题(共5题)31.滴眼剂中常用的附加剂包括A:pH调节剂B:等渗调节剂C:抑菌剂D:增稠剂E:着色剂【答案】:ABCD【解析】:32.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索是A:药物的分子量B:融变时限C:皮肤的水合作用D:澄明度E:透皮吸收促进剂【答案】:ACE【解析】:33.关于糖浆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糖浆剂为含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B:单糖浆的浓度为85%(g/ml)C:糖浆剂中蔗糖浓度高时,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D:热溶法适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和有色糖浆的制备E:单糖浆可作矫味剂、乳化剂用【答案】:ACD【解析】:34.下列物质可作助溶剂的有A:苯甲酸钠B:聚乙二醇C:乌拉坦D:吐温一80E:碘【答案】:ACE【解析】:35.下列关于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的正确表述是A:溶剂的量B:温度C:溶剂的极性D:药物的量E:药物的极性【答案】:BCE【解析】:三、填空题(共10题)36.输液剂是指由____()滴注输入体内的()()(一次给药在100ml 以上)注射液。
初级中药士考试《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初级中药士考试《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6a2e5f844769eae109ed09.png)
中药士考试《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1.GMP:2.超声波提取法:3.固体分散体:4.置换价:5.分散片:6.药物配伍变化: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用于医疗和预防需要的形式,称为()。
2、非处方药简称()。
3、D值定义为在一定灭菌温度下被灭菌物体中微生物数减少()所需要的时间。
4、热压灭菌法是最可靠的()灭菌方法,采用115℃温度时,所需灭菌时间为()。
5、研磨混合不宜用于具吸湿性和()成分的混合。
6、《中国药典》规定,施于眼部的散剂应通过()筛。
7、冷冻干燥的原理是将药液先()成固体,然后适当调节温度和压力使其()。
8、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大小取决于其分子结构中()基团和()基团的多少。
9、静脉注射用混悬液中99%以上的微粒粒度应在()以下。
10、软膏基质对药物亲和力大,药物的“皮肤/基质”分配系数(),对药物吸收不利。
11、在制备片剂时,淀粉浆可用作()剂,而淀粉可用作()剂和()剂。
12、气雾剂由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四部分组成。
13、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有水溶性、()和()。
三、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那项不是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
A、液滴的大小B、冷却剂的温度C、药物的重量D、液滴与冷却剂的密度差2、下列各种规格的空胶囊,容积最大的是()。
A、4号B、2号C、1号D、0号3、凡士林为软膏剂基质,为了改善其吸水性常加入()。
A、石蜡B、乙醇C、羊毛脂D、甘油4、可形成浊点的表面活性剂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B、溴汴烷铵(新洁尔灭)C、卵磷脂D、聚山梨酯类(吐温类)5、O/W型乳剂的乳化剂HLB值一般在()。
A、5~20之间B、7~9之间C、8~16之间D、3~8之间6、内服药酒制备时不能加入()。
A、蒸馏酒;B、乙醇;C、蜂蜜;D、着色剂;7、下列PH环境中苯甲酸防腐作用最好的是()。
A、PH3B、PH5C、PH7D、PH98、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固体分散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598-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固体分散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598-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11478f04a1b0717ed5dd6b.png)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598-固体分散技术在药
剂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固体分散体概述
1、下列既属于难溶性载体材料又属于肠溶性载体材料的是()
A、聚丙烯酸树脂类[正确答案]
B、聚氧乙烯(PEO)
C、泊洛沙姆188
D、山梨醇
E、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
2、下列属于难溶性载体材料的是()
A、聚乙二醇(PEG)
B、聚维酮(PVP)
C、尿素
D、乙基纤维素(EC)[正确答案]
E、表面活性剂
3、聚维酮(PVP)采用()来制备固体分散体
A、熔融法
B、溶剂法[正确答案]
C、溶剂-熔融法
D、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
E、研磨法
答案详见:
4、下列不属于优良载体材料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A、稳定性强
B、生物利用度高[正确答案]
C、对药物有较强的分散能力
D、无不良反应
E、价廉易得
5、应用固体分散技术制成的是()。
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8b96066f1aff00bfd51e72.png)
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X型题1.对囊材的要求正确的为A.无毒、无刺激性B.不影响药物的含量测定C.有一定的强度及可塑性,能完全包裹囊芯物D.可生物降解E.与药物无亲和性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哪些药物不宜制成长效制剂A.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药物B.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C.溶解度很小,吸收无规律的药物D.一次剂量很大的药物E.药效强烈的药物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下列有关靶向给药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药物制成毫微粒后,难以透过角膜,降低眼用药物的疗效B.常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微球C.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后,可在体内延缓释放,延长作用时间D.清蛋白是制备脂质体的主要材料之一E.药物包封于脂质体中,可增加稳定性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4.属于天然高分子囊材的是A.壳聚糖B.羟丙甲纤维素C.明胶D.聚酰胺E.聚乳酸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5.微囊中药物的释放机制有A.囊壁的溶解B.囊壁的消化与降解C.药物透过囊壁扩散D.囊壁两侧的渗透压差E.离子交换作用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6.固体分散体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是A.PEGB.CAPC.胆固醇D.ECE.PVP正确答案:A,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7.将药物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在药剂学上的应用有A.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B.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C.可遮盖药物的苦臭味D.液体药物固体化E.促进挥发性药物的挥发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8.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的因素包括A.剂型B.附加剂C.药物的溶解度D.介质的pH值E.制备工艺条件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9.药物微囊化后的优点A.增加药物稳定性,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B.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C.控制药物的释放D.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E.使药物浓集于作用靶位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10.下列一些剂型中,哪些属于固体分散物A.低共溶混合物B.复方散剂C.共沉淀物D.气雾剂E.固体溶液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11.脂质体的制法有A.薄膜分散法B.凝聚法C.超声波分散法D.高压乳匀法E.注入法正确答案:A,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12.下列哪些属于缓释-控释制剂A.骨架片B.静脉含药乳剂C.脂质体D.渗透泵E.微球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13.下列哪几种为物理化学法制备微囊的方法A.复凝聚法B.液中干燥法C.空气悬浮法D.辐射交联法E.溶剂-非溶剂法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14.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有A.饱和水溶液法B.研磨法C.冷冻干燥法D.喷雾干燥法E.凝聚法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15.下列一些剂型中,哪些属于固体分改物A.低共熔混合物B.复方散剂C.共沉淀物D.气雾剂E.固体溶液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16.以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A.制成溶解度小的酯和盐B.控制粒子大小C.溶剂化D.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E.将药物包藏于亲水胶体物质中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17.药物微囊化的特点是A.使液体药物固体化便于应用与存贮B.使药物浓集于靶区C.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D.可通过非胃肠道给药起缓释作用E.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18.包合物的验证方法A.HPLC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X射线衍射法D.热分析法E.离心法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19.包合物的验证方法是A.HPLC法B.透析法C.离心法D.热分析法E.X-射线衍射法正确答案: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0.属于半合成高分子囊材的是A.CMC-NaB.CAPC.PV AD.PLAE.MC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1.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的因素有A.微囊的粒径B.囊壁的性质C.药物的性质D.附加剂的性质E.溶出介质的离子强度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2.下列哪些属于固体分散物A.低共熔混合物B.复方散剂C.共沉淀物D.固体溶液E.液体溶液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3.微囊织机、包合物、固体分散物的共有特点A.液态药物固化B.增加药物稳定性C.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D.防止挥发性药物的损失E.预防药物在胃肠道失活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4.微囊的质量评价是A.崩解时限B.囊形与粒径C.药物含量D.药物释放速率E.载药量和包封率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5.关于包合物对药物的要求正确的表述是A.无机药物最适宜B.药物分子的原子数大于5C.熔点大于250℃D.相对分子质量在100~400之间E.水中的溶解度小于10g/L正确答案:B,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6.前体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的叙述是A.产生协同作用B.降低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吸收加强,血药浓度增高D.水容性药物制成难容性的前体药物后,药物作用时间变短E.可制成靶向制剂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7.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的因素有A.介质的pH值B.制备工艺条件C.剂型D.附加剂E.药物的溶解度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8.微囊中药物的释放机制是A.囊壁的消化与降解B.囊壁两侧的渗透压差C.囊壁的溶解D.离子交换作用E.药物透过囊壁扩散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29.固体分散物的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包括A.水溶性载体材料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B.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C.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D.脂质类载体材料形成网状骨架结构E.疏水性载体材料的粘度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0.β-环糊精在包合物后,在药剂学上的应用有A.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B.可促进挥发性药物挥发C.可以遮盖药物的苦臭味D.减少液体药物的粉末化E.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1.固体分散物的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包括A.脂质类载体材料形成网状骨架结构B.疏水性载体材料的粘度C.水溶性载体材料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D.载体材料包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E.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2.下列有关于脂质体的叙述哪些正确A.脂质体本身无药理作用,可作为药物的载体制成注射剂应用B.油溶性药物可进入双分子层,水溶药物则进入脂质体内部C.脂质体是一种脂质双分子的球形结构D.脂质体可因双分子层的多少而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E.脂质体的膜材特点为在水中不易形成胶团,分子不具有两亲性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3.固体分散体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是A.ECB.PVPC.PEGD.CAPE.胆固醇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4.利用包合技术将药物制成包合物后A.增大药物的溶解度B.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C.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D.防止挥发性药物的散失E.液态药物粉末化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5.固体分散物制剂中常用的水溶性载体A.聚乙二醇B.纤维素类C.表面活性剂类D.聚乙烯酸树脂类E.海藻酸盐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6.以下哪些物质可以增加透皮吸收性A.月桂氮卓酮B.聚乙二醇C.二甲基亚砜D.薄荷醇E.尿素正确答案:A,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7.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的因素有A.pH值的影响B.制备微囊时的工艺条件C.附加剂的影响D.囊壁的厚度E.药物的稳定性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8.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中常用于A.制备靶向制剂B.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C.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D.防止挥发性成分的挥发E.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39.对固体分散物载体的要求A.不影响主要的含量测定B.不与主药发生化学反应C.水溶性良好D.不影响药物的药效和稳定性E.无毒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40.以下为天然高分子囊材的是A.海藻酸盐B.羟丙甲纤维素C.壳聚糖D.聚酰胺E.明胶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41.单剂量大于0.5g的药物不宜制备A.注射剂B.薄膜衣片C.气雾剂D.透皮给药系统E.胶囊剂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42.固体分散体的难溶性载体材料是A.糖类B.纤维类素C.聚丙烯酸树脂类D.脂质类E.有机酸类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43.以下为半合成高分子囊材的是A.PV AB.MCC.CMC-NaD.CAPE.PLA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44.PEG 6000可作A.片剂润滑剂B.栓剂基质C.固体分散体载体D.微囊材料E.胶囊中增塑剂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45.固体分散物的正确概念为A.固体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型态分散于另一种固体载体中B.可进一步制成注射剂C.载体为水溶性物质D.其分散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本身E.制剂稳定,可长久储存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
2022年-2023年药学类之药学(士)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
![2022年-2023年药学类之药学(士)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https://img.taocdn.com/s3/m/0afc12f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4.png)
2022年-2023年药学类之药学(士)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单选题(共50题)1、下列为固体分散体中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是A.胆固醇B.乙基纤维素C.棕榈酸甘油酯D.羟丙基纤维素E.聚丙烯酸树脂【答案】 D2、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俗称A.喘定B.舒喘灵C.扑热息痛D.氨哮素E.消炎痛【答案】 C3、结构中含有氟元素的甾体激素为A.醋酸地塞米松B.醋酸泼尼松C.炔诺酮D.醋酸氢化可的松E.炔雌醚【答案】 A4、有关膜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粉尘飞扬B.配伍变化少C.重量轻、体积小D.工艺较复杂E.载药量少【答案】 D5、有关HLB值的叙述哪个为错误的A.非离子表面活剂HLB值介于0~20B.HLB值越小表示此物质越具亲水性C.一般而言,HLB值在8~18的适合O/W型乳化剂D.HLB系统一般适用于聚氧乙烯山梨坦类表面活性剂E.HLB值的理论计算值可能超过20【答案】 B6、有关药物吸收描述不正确的是A.小肠可能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吸收较理想的部位B.药物从胃肠道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C.药物吸收指自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D.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吸收增多E.小肠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答案】 A7、阿司匹林对胃有刺激性,所以适宜的服用时间是A.饭前B.饭后C.饭时D.饭前1hE.睡前【答案】 B8、处方中表示安瓿剂的缩写是A.SyrB.InjC.AmpD.SolE.Caps【答案】 C9、仅糖异生需要的是A.果糖双磷酸酶-1B.磷酸果糖激酶-2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E.丙酮酸激酶【答案】 A10、西咪替丁又称A.奥丹西隆B.多潘立酮C.甲氰咪胍D.普瑞博思E.洛赛克【答案】 C11、关于医务人员决策权的下述认识和做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用强制的方法干涉某些患者嗜酒的不良行为B.需要根据病人的意见,开具诊断书C.如何运用药物治疗可以不必考虑患者的意见D.是住院治疗还是门诊治疗,由医者最后决策E.拒绝为因酒精中毒而不听劝告者就医【答案】 D12、以上属于B类的药物有A.阿米卡星B.青霉素C.利巴韦林D.甲氨蝶呤E.克拉霉素【答案】 B13、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是()。
实验十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实验十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3ced0fa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4.png)
实验十二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固体分散体共沉淀物的制备工艺。
2. 了解共沉淀物提高溶出速率的机理,了解共沉淀物在药剂学上的应用。
二、实验指导固体分散体系指利用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等使药物在载体中成为高度分散状态的一种固体分散物。
难溶性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可提高其分散度、溶解度和溶出速度,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固体分散体有以下几种制备方法。
1.熔融法:将药物和载体的机械混合物直接加热熔化,然后将熔融物迅速冷却和固化。
2. 共沉淀法:将药物和载体溶解在共同的溶剂中,然后将溶剂蒸发除去,所得产物称为共沉淀物。
3.溶融—溶剂法:将液体药物或药物溶液直接混入载体的熔融物中,不必除去药物溶液的溶剂。
固体分散体提高溶出速率机理是:1.药物在载体中高度分散,粒子显著减小,表面积增大,甚至达到分子分散水平,水溶性载体在水中迅速溶解时使药物粒子分散至溶媒中,从而提高了药物的溶出速率。
2. 载体包在药物粒子周围,增加粒子的可湿性,有的形成胶体溶液。
3.载体与药物形成可溶性络合物,药物溶解度增大。
4.药物在载体中以亚稳定型晶型存在,因而有较大的溶解度。
常用的载体有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脱氧胆酸、尿素、聚乙二醇、琥珀酸、枸椽酸等。
前两种载体在共沉淀法中常用。
难溶性药物与PVP形成共沉淀物而增加其溶解度与溶出速度的机理,是药物以高能态的无定形分散在载体中,药物和PVP之间的氢键结合较强,在溶解过程中可形成过饱和态而不析出结晶,从而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
药物与PVP能否形成氢键,以及形成氢键能力的大小与PVP分子量大小有关;一般来说,PVP分子量小,易形成氢键,形成的共沉淀物溶出速度大。
常用PVPk30 (平均分子量为40000)为共沉淀物的载体。
药物与载体是否形成了共沉淀物,一般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溶出速度及熔点测定等方法验证。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鸡心瓶、减压装置、水浴锅、显微镜、容量瓶、溶出仪、滤器、滤膜、紫外分光光度计等磺胺噻唑、乙醇、PVPk30、盐酸等四、实验内容与操作1.处方磺胺噻唑 0.5gPVPk30 1.5g2.操作(1)磺胺噻唑—PVP共沉淀物制备: 取0.5g磺胺噻唑置50mL鸡心瓶中,加入 1.5g PVPk30,加入适量95%乙醇,稍加热使其溶解,在50℃水浴上减压除去乙醇,将产物取出,研磨后过60目筛,如此制备的共沉淀物中药物与PVP的重量比为1:3。
高一化学分散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分散系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4ea62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48.png)
高一化学分散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对溶解度受_______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______________方法得到固体溶质,例如从海水中提取______________;对溶解度受______________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溶质一般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固体.【答案】温度蒸发溶剂食盐温度冷却热饱和溶液【解析】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蒸发溶剂方法得到固体溶质,例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溶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的选择的关系的知识。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至红褐色,得到的Fe(OH)3胶体带正电荷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C.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NaCl溶液和Fe(OH)3胶体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答案】A【解析】A把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就得到的Fe(OH)3胶体。
胶体的表面积大,能选择性的吸附电荷。
一般情况下,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粒吸附正电荷。
但是作为胶体本身对外不显电性。
错误。
胶体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的分散系。
如果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小于10-9m,就属于溶液,若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于10-7m就属于浊液。
因此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的大小。
正确。
C.由于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9 ~ 10-7m,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的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小于10-9m没有该现象。
所以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NaCl溶液和Fe(OH)3胶体。
正确。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吸附力强,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当重力大于浮力时就从水中沉淀除去,从而达到净水目的。
第11章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第11章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https://img.taocdn.com/s3/m/8884dd8469dc5022aaea00b7.png)
微型胶囊一、概述1、概念系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
2、药物微囊化的应用特点(1)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味道(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失活(4)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5)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6)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7)制成缓释或控释药物(8)使药物浓集于靶区(9)可将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囊二、囊心物天然的高分子材料:(1)明胶(2)阿拉伯胶(3)海藻酸盐(4)淀粉半合成高分子材料:(1)羧甲基纤维素盐(2)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3)乙基纤维素()(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甲基纤维素()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聚碳酯、聚乙二醇、聚苯乙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
近年来,可生物降解并可生物吸收的材料受到普遍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聚酯类、聚酯聚醚类、聚氨基酸类、聚乳酸、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以及ε-己内酯与丙交酯嵌段共聚物等,目前用于注射与植入,可在体内降解。
三、药物微囊化方法(一) 物理化学法单凝聚法、复凝聚法、溶剂-非溶剂法、改变温度法和液中干燥法。
1. 单凝聚法以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为囊材,囊心物分散其中,然后加入凝聚剂,如乙醇、丙醇等强亲水性非电解质或硫酸钠溶液、硫酸铵溶液等强亲水性电解质。
由于囊材胶粒水合膜中的水与凝聚剂结合,致使体系中囊材的溶解度降低而凝聚形成微囊。
2.复凝聚法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囊心物分散(混悬或乳化)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相反电荷的高分子互相交联形成复合囊材,溶解度降低,自溶液中凝聚析出而成囊。
3. 溶剂 非溶剂法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一种对该聚合物不溶的液体(称非溶剂),引起相分离而将药物包成微囊。
4. 改变温度法无需加凝聚剂,而通过控制温度成囊。
5. 液中干燥法( )从乳状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称为液中干燥法,亦称乳化溶剂挥发法。
物质的分散系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散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cfe9cc84254b35eefd34db.png)
第1单元课时4物质的分散系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分散系不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B.雾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里D.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2.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3.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 nm~100 nm之间B.能通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4.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Al2(SO4)3=2Al3++3SO42-B.NaHCO3=Na++H++CO32-C.B a(O H)2=Ba2+ + 2 OH-D.NaHSO4=Na++H++SO42-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HNO3B.Cl2 C.SO2D.NH4NO3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7.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硝酸钾溶液B.蔗糖C.金属铜D.氢氧化钡8.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NaCl B.CH3CH2OH C.HCl D.KOH二、填空题9.①NaOH溶液②铜丝③液态HCl ④盐酸⑤稀硫酸⑥液氨⑦氨水⑧SO2⑨胆矾晶体⑩熔融NaCl ⑾蔗糖晶体⑿酒精⒀酒精溶液(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 ;⑵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 _;⑶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_____ 。
10.食盐水和明矾水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对这两种液体鉴别的方法很多,如果不用任何试剂进行鉴别,有关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分散体、微囊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一种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药物-载体的固体分散体系。
2.包合物:是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形成的超微粒分散物。
3.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作为囊膜,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囊心物)包裹而成微型胶囊。
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应用固体分散技术的剂型是DA.散剂B. 胶囊剂C.微丸D.滴丸E.贴片2.下列有关环糊精叙述中,错误的是AA.环糊精是由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作用于淀粉后形成的产物B是水溶性、还原性白色结晶性粉末C.是由6-10个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D.结构为中空圆筒型E.其中以β-环糊精溶解度最小3.以下利用亲水胶体的盐析作用制备微囊的方法是AA.单凝聚法B.复凝聚法C.溶剂-非溶剂法D.界面缩聚法E.喷雾干燥法4.用β-环糊精包藏挥发油后制成的固体粉末为BA.固体分散体B.包合物C.脂质体D.微球E.物理混合物5.包合物制备中,β-环糊精比α-环糊精或γ-环糊精更为常用的原因是BA.水中溶解度最大B.水中溶解度最小C.形成的空洞最大D.分子量最小E.包容性最大6.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速率快慢顺序正确的是DA.无定型>微晶态>分子状态B.分子状态>微晶态>无定形C.微晶态>分子状态>无定形D.分子状态>无定形>微晶态E.微晶态>无定形>分子状态7.下列哪种材料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具有缓释作用CA.PEG B.PVP C.EC D.胆酸 E.泊洛沙姆1888.固体分散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A.久贮不够稳定B.药物高度分散C.药物的难溶性得不到改善D.不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E.刺激性增大9.β-环糊精结构中的葡萄糖分子数是CA.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E. 9个10.制备固体分散体,若药物溶解于熔融的载体中呈分子状态分散者则为BA.低共熔混合物B. 固态溶液C. 玻璃溶液D.共沉淀物E.无定形物11. 以下属于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为AA.聚乳酸B.阿拉伯胶C.聚乙烯醇D.甲基纤维素E.聚酰胺12. 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加入硫酸钠水溶液的作用是AA.凝聚剂B.稳定剂C.阻滞剂D.增塑剂E.稀释剂13.以下有关微囊的叙述中,错误的是EA.制备微囊的过程称微型包囊技术B.微囊由囊材和囊心物构成C.囊心物指被囊材包裹的药物和附加剂D.囊材是指用于包裹囊心物的材料E.微囊不能制成液体剂型14. 下列关于微囊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药物制成微囊可具有肝或肺的靶向性B.通过制备微囊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C.微囊可减少药物的配伍禁忌D.微囊化后药物结构发生改变E.微囊化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15.下列关于药物微囊化的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EA.缓释或控释药物 B.防止药物在胃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C.使药物浓集于靶区D.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味道E.提高药物的释放速率16.相分离法制备微囊时,要求AA.在液相中进行B.在固相中进行C.在气相中进行D.在液相和气相中进行E.都可以17.下列有关囊材的要求中,不正确的为BA.无毒、无刺激性B.能与药物缩合有利于囊的稳定性C.有适宜的粘度、渗透性、溶解性等D.能与药物配伍E.有一定的强度及可塑性,能完全包裹囊心物18.以下方法中,不是微囊制备方法的是EA.凝聚法B.液中干燥法C.界面缩聚法D.改变温度法E.薄膜分散法19.单凝聚法制备明胶微囊时,降低温度的目的主要是CA.凝聚B.囊心物的分散C.胶凝D.粘连E.固化20.下列关于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BA.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中形成包合物B.包合过程属于化学过程C.客分子必须与主分子的空穴形状和大小相适应D.主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E. 包合物为客分子被包嵌于主分子的空穴中形成的分子囊21. 以下关于固体分散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药物与乙基纤维素为载体形成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的溶出加快B.乙基纤维素作为载体,可使水溶性药物的溶出减慢C.有些载体具有抑晶性,药物在其中以无定形状态分散,形成共沉淀物D.使用疏水性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具有缓释作用E.PEG类可作为固体分散体的载体22.以下有关固体分散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固体分散体存在老化的缺点B.共沉淀物中药物以稳定型晶形存在C.固态溶液中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D.固体分散体可促进药物的溶出E.简单低共熔混合物中药物以微晶存在(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1-5】以下制备微囊的方法A.单凝聚法B.复凝聚法C.溶剂-非溶剂法D.喷雾干燥法E.界面缩聚法1.以电解质或强亲水性非电解质为凝聚剂A2.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做囊材B3.属于物理机械法制备微囊D4.属于化学法制备微囊E5.为复合囊材制备的方法为B【6-8】A.明胶B. 环糊精C.PEGD. 可可豆脂E.淀粉6.微囊的囊材是A7.包合物成分B8.固体分散体材料是C【9-11】A.盐析固化法B.熔融法C.单凝聚法D.饱和水溶液法E.逆相蒸发法9.制备微囊的方法B10.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方法D11.制备环糊精包合物的方法E【12-15】A.β-环糊精B.α-环糊精C.5个以上D.β-环糊精羟丙基衍生物E.疏水性药物12.径最小的包合材料是B13.最适宜制备包合物的药物是E14.溶解度显著提高的包合材料是D15.溶解度最小的包合材料是A【16-18】A.饱和水溶液法B.共沉淀法C.溶剂-非溶剂法D.滴制法E.逆相蒸发法16.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方法B17.植被微型胶囊的方法C(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可增加药物溶出速率的是 AEA.固体分散体B. 脂质体C.胃漂浮制剂D.渗透泵片E.β-环糊精包合物2.在药剂中,环糊精包合物常用于 ACEA.提高药物溶解度B.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C.提高药物稳定性D.制备靶向制剂E.液体药物粉末化3.微囊中药物的释放机理是 ABDA.扩散B.溶解C.崩解D.降解E.均不是4.药物微囊化的优点有 ABCA.延长药效B.掩盖不良嗅味C.增加药物稳定性D.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和可压性E.降低毒副作用5.以下属于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的是 ABDA.聚乙二醇类B.聚维酮C.乙基纤维素D.表面活性剂类E.胆固醇6.以下属于物理化学法制备微囊的方法有 ABDA.溶剂-非溶剂法B.单凝聚法C.界面缩聚法D.复凝聚法E.空气悬浮法7.药物在固体分散载体中的分散状态有 BDEA.缔合体B.胶态微晶C.凝胶态D.无定形E.分子态8.下列属于天然微囊囊材物质的是 ACEA.海藻酸盐B.CAPC.阿拉伯胶D.HPMCE.明胶9.下列关于单凝聚法制备微囊的表述,正确的是 ACEA.单凝聚法是相分离法常用的一种方法B.在单凝聚法中加入硫酸钠主要是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C.成囊的影响因素除凝聚系统外还与明胶溶液浓度及温度有关D.单凝聚法中调节pH至明胶等电点即可成囊E.在沉降囊中调节pH值到8~9,加入37%甲醛溶液于15℃以下使微囊固化10. 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DEA.明胶与阿拉伯胶作囊材B. 调节溶液的pH至明胶等电点,是成囊的条件C.调节溶液的pH至明胶囊正电荷,是成囊的条件D.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E.为使微囊稳定,应用甲醛固化11.微囊的囊心物可包括 ABCDEA.阻滞剂B.稀释剂C.药物D.增塑剂 B.稳定剂12.下列属于半合成高分子囊材的是 ABEA.CMC-Na B.CAP C.PVA D.PLA E.MC13.对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叙述错误的是 AEA.适合于水溶性好的药物B.两种在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C.常用的囊材有阿拉伯胶和明胶、海藻酸盐与壳聚糖等D.适合于固态或液态难溶性药物E.不需要固化即可得到微囊14.以下有关囊材的要求,正确的为 ABEA.无毒、无刺激性B.不影响药物的含量测定C.可生物降解D.与药物无亲和性E.有一定的强度及可塑性,能完全包裹囊心物15.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的因素有 ABCDEA.介质的pH值B.剂型C.药物的溶解度D.制备工艺条件E.附加剂16.PEG 6000在药剂学中可用作 BCEA.胶囊中增塑剂B.固体分散体载体C.栓剂基质D.微囊材料E.片剂润滑剂17.下列属于化学法制备微囊的方法为 DEA.改变温度法B.单凝聚法C.多孔离心法D.界面缩聚法E.辐射交联法18.固体分散体中,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包括 ABDA.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B.水溶性载体材料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C.脂质类载体材料形成网状结构D.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E.疏水性载体材料的粘度19.制备包合物的方法有 ABCDA.饱和水溶液法B.喷雾干燥法C.冷冻干燥法D.研磨法E.凝聚法20.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上的应用有 ABCDA.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B.液体药物固体化C.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D.可遮盖药物的苦臭味E.促进挥发性药物的挥发21.包合物的验证方法有 BEA.HPLC法B.热分析法C.透析法D.离心法 E.x-射线衍射法22.固体分散体的类型包括BCEA.物理混合物B.低共熔混合物C.共沉淀物D.络合物E.固体溶液23.微囊的质量评价项目包括ACDEA.载药量和包封率B.崩解时限C.囊形与粒径D.药物含量E.药物释放速率三、是非题1.当溶液的pH值在明胶的等电点以上时,明胶带正电荷数达最高值。
( F )2.β-环糊精分子具有环状中空圆筒状结构,圆筒亲水,圆筒外疏水。
( F )3.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关键是骤冷。
( T )4.薄荷油制成微囊,即可防止挥发损失,又使其从液态变成固态,便于应用。
( T )5.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薄荷油为主分子。
( F )四、填空题1.包合物外层的大分子物质称为主分子。
2.以CAP为囊材时,可利用CAP在强酸性介质中不溶的性质,将凝聚囊倾入强酸性介质中进行固化。
3.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适用于熔点高、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和载体。
4.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有水溶性、水不溶性和肠溶性。
5.液态药物或剂量小于50mg的固体药物,制备固体分散体宜采用溶剂-熔融法。
五、问答题1.固体分散体有何特点?答:1.固体分散体的特点是:1)载体使药物处在高度分散状态。
2)强亲水性载体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难溶性载体可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肠溶性载体可控制药物于小肠释放。
3)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4)载体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