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排水设计.ppt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案例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 当地的自然条件、卫生要求、原有排水设施、 水质和水量、地形、气候、水体和污水利用等 条件,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确定。
• 新建的排水系统一般采用分流制,同一城镇的 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
•雨水口的间距一般为25m-50m。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水篦、井身和连接管三部分。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雨水口型式有平式、立式和联合式 • 平式雨水口:雨水口的盖平铺在道路边沟上,雨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布置及街坊内 部的地形、出水口位置等布置雨水管道, 使雨水以最短距离排入街道低侧的雨水管 道。
• 雨水干管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考虑与其他 地下构筑物在相交处相互协调,排水管道 与其它各种管线在竖向布置上要求的最小 净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分散和集中两种布置形式。 • 当出口的天然水体离流域很近,水体的
• 包括街沟、雨水口、连接管、干管、检查井、出 水口等。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城市中排除雨水可用暗管,也可用明沟。 • 一般在城市市区和建筑密度较大、交通频繁地
区,均采用暗管排除雨水。卫生情况较好,对 地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影响小,养护方便,造价高。 • 在城市郊区或建筑密度低、交通量小的地方, 可采用明沟,节省工程费用,降低造价。
合流制排水制度
• 将污水和雨水用同一管道系统排除,称为合流 制排水系统。
• 目前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在临 近天然水体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截 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并设置污水厂。
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施

合流制和分流制的比较:
环保方面:合流制对环境污染大,雨天时部分污水 溢流入水体,造成污染。
造价方面:合流制比分流制可省投资20%~40%,但 合流制泵站和污水处理厂投资要高于分流制,总造 价看,完全分流制高于合流制。而采用不完全分流 制,初期投资少、见效快,在新建地区适于采用。
维护管理:晴天时合流制管道内易于沉淀,在雨天 时沉淀物易被雨水冲走,减小了合流制管道的维护 管理费。但是合流制污水厂运行管理复杂。
(二)完全分流制特点
优点
完全分流制卫生情况好,并可分期建设,减少一 次投资。实际采用较多。
缺点
•管道数多,投资比合流制大。雨水直接排入河 道,初降的雨水较脏,有可能污染河道。
(二)分流制
12
12
1 2 只设污水管道系统
,不设雨水暗管,
雨水沿地面边沟和
明渠泄入天然水体
3
3
3
4
4
4
5
7
6
半分流制排水系统
4. 管道的埋设深度
最大允许埋深:一般在干燥 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不超 过7~8m,地下水位较高, 可能产生流沙的地区不超过 4~5m。 最小埋深:等于管直径与管道上面的 最小覆土深度之和。在车行道下,管 顶最小覆土深度一般不小于0.7m。 在管道保证不受外部荷载损坏时,最小覆土深度可适当减小。 冰冻地区,要依靠防冻要求来确定覆土深度。
雨水口布设 :
雨水口平面布置、结构形式、间距、竖向高程: ① 低洼积水点和交叉口竖向规划必须的雨水口。 ② 根据道路纵横坡、街道宽度、周围建筑物,选择雨
水口形式及布设方式。 ③ 根据当地暴雨强度、雨水口泄洪能力,确定雨水口
数量、位置与间距,一般25~50m,纵坡较大或过小 时都应缩小间距。。 ④ 交叉口单独设计。 ⑤ 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比附近地面略低;平箅式雨 水口比附近路面低3-5厘米。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PPT课件

(l/s)
式中: Q设-设计污水量(l/s)
K总-总变化系数
F-流域面积(ha)
q-面积比流量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21
第三节 管渠水力计算简介
一、水力计算公式
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水力计算按谢才-曼宁公式
计算:
v
1
2
R3
1
i2
QAv
n
式中:Q——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m2;
v——流速,m/s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12
第三节 排水系统的组成
排水工程系统中包括接受、排除、处理、利用 等几部分。其基本组成是:室内排水设施、室 外排水管网及其附属构筑物、泵站与压力管道、 污水处理构筑物以及尾闾工程等五部分。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13
第三节 排水系统的组成
• 进行管道布置时,要考虑下列原则:充分利用 地形,主要干线要布置在地形高程较低的低谷 区,以便最大限度地接入支干管渠。同时要考 虑尽量沿城市街道布置在人行道下或慢车道下, 以减小动荷载和便于检修。当街道宽度较大时, 应考虑在街道两侧各设一条,以减少过街管; 还要尽量避免地上地下交叉。避免小流量长距 离的管道。在布置雨水管时,要充分利用地形, 就近排入水体。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34
第三节 雨水管渠系统及共布置
在排水流域面积内,不可能为单一种类的地面,
因此在设计计算时需要按加权平均法求得综合 的迳流系数。
1F1
F1
式中:-设计时所采用的迳流系数。 1 -各种不同各类地面的相应迳流系数。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25
第四节 设计管段与管段设计流量
一、设计管段 设计管段的意义是两个检查井之间的一个管段, 如果设计流量、坡度都不变,则可取同一管径, 称为一个设计管段。
9第九章道路排水

§9-2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路基排水工程:地面排水,地下排水
一、地面排水设备
1.边沟:设在挖方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 多与线路平行。主要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 向路基的少量的地面水,不宜与其它沟渠合并使用。 1)形式:梯形、矩形、三角形、流线型 2)尺寸:一般底、高为0.4~0.6m,特殊时局部加大 尺寸。 3)长度:不宜过长,尽量就近排除路基范围。 纵坡一般与路线相同。但不小于0.5%。
5)截水沟离开路基的距离的确定 6)截水沟的沟槽加固 一般要求不能使水下渗,影响边坡稳定。 对于地质不良地段应避免积水成害; 对于纵坡大的截水沟为防止冲刷; 平台上设的边沟,防止水流渗漏影响稳定。
3.排水沟:主要用来引水,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的 水流(边沟、截水沟、取土坑或路基附近低洼处汇 集的水)引排到桥涵、天然河沟或远离路基指定地 点。 1)形式:一般梯形 2)尺寸:经水力水文计算确定。B、h大于等于 0.5m 3)布置:离路基尽可能远,距路基坡脚一般不宜 小于3~4m,高速公路高路堤,坡脚排水沟不小于 2m,纵坡应保证水流畅通,不产生冲刷或淤积, 一般不小于0.3%,不大于3% 4)长度:小于500m
2 iz B 1 2 ih
vs
1 kb ne
2 2 i z ih
五、边缘排水系统
1)定义:由沿路面边缘设置的透水性填料集水沟, 纵向排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组成的排水 系统。 2)构造:集水沟、横向出水管、过滤织物、纵向排 水沟 3)使用条件: 适用于改建路面、基层透水性小的路面结构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4)尺寸:管的直径一般为7-15cm,按水力计算确 定。
2)尺寸:需水力计算来确定尺寸,水流量不大时, 可用标准尺寸 3)构造:进水口、主槽、出水口 4)出水连接:桥涵、自然沟、排水沟
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探讨1、路基排水设计路基是道路的基础,道路要实现其交通功能,首先需要一个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较好的路基基础。
路基位于路面结构以下,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正确处理好路基排水,对于道路的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
1.1疏干潮湿或过湿路基对于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 应进行处理后才能作为设计路基,处理方法如下:⑴对于过湿路基,无法进行碾压、晾晒的,可采取换填方式进行处理,如抛石挤淤、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粒料材料等。
⑵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可以在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水收集到排水沟内,通过吸水泵排走,从而疏干路基。
1.2 在地势较低处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要充分重视下立交处道路路基排水问题。
⑴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除汇集在地势最低处的地面水。
⑵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在下立交处一般路面标高较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尤其是南方地下水位较高而雨水又多地区, 若不进行处理路基就会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导致路基湿软、变形、强度降低,最终发生破坏。
降低地下水位通常可以在路基下地下水位一定高度范围内设置盲沟、暗沟、渗沟等,实践证明盲沟对于降低地下水位有着良好的效果。
盲沟设置方法:盲沟断面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在沟底和中问回填粒径3~5cm 的碎石或卵石,在粗粒碎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回填较细的粒料一中、粗砂、中砾等作为反滤层,逐层粒径比例大致按4:1 递减,或者采用土工布包裹有孔的pvc 管,管四周填以等粒径的碎石、砾石组成盲沟。
顶部铺设双层反铺草皮,并在其上夯填厚度不小于0.5m 的粘土层,作为封闭层,防止地面水和泥土进入。
2、路面排水设计2.1 车行道排水设计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
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 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 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入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入保留水系或河流中。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1. 引言1.1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概述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是指为了防止城市道路路面及路基产生积水现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保护道路设施的健康运行而进行的设计工作。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旨在合理引导和处理道路上的降水,将雨水及时有效地排走,避免雨水在道路上停留造成积水,减少道路水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抗载能力。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道路的纵、横坡、路基土质、降水量等。
合理的排水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排水效果,还需兼顾经济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设计,需要工程师对道路特性进行全面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排水方案。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减少交通事故,减轻城市雨水过程带来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和保障。
1.2 城市道路路基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可以有效预防道路因雨水积聚而导致的漫水和塌方等安全隐患。
良好的路基排水系统可以及时将雨水排除,降低路面积水和泥浆的积聚情况,保证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可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如果道路路基排水设计不合理,雨水积聚在路面上会导致路基变软、龟裂甚至冻融损伤,加速路面的破损和老化,降低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排水设计,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减少污水和泥沙对城市的污染,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不仅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还关系到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要充分重视路基排水设计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与施工,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和持久。
2. 正文2.1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原则1.合理设计斜度:路基排水设计中,路面应该设置一定的纵坡和横坡,保证雨水能够迅速排走,避免积水和漫水现象的发生。
市政道路管线设计培训(排水与管线综合)(ppt 52页)

1) 设计依据
常用规范、标准及图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09版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各专业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技术规程、规范等
b)水力计算——定量(确定管线的管径、管长及坡度)
均匀流
流量公式:Q=A·v 流速公式:v=C· (R·I)1/2 曼宁公式:C= R1/6 /n
v
1
2
R3
1
i2
n
Q
1
A
2
R3
1
i2
n
式中:Q——流量; A——过水断面面积; v——流速; R——水力半径(过水断面积与湿周的比值); i——水力坡度(即水面坡度,等于管底坡度); n——管壁粗糙系数。
雨水口布置在道路的相对最低点。 对接过路的留预埋管线的位置要准确。 起始端管道的埋深要确保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管道能够顺
利接入管道。 注意高填方路段的预埋管的布置,能否收集两侧的雨污水。 排水管道检查井盖尽量避让车轮碾压、人行道盲道砖及路缘
市政路基排水工程设计图,乡村明沟设计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摘要:给排水系统在整个的市政道路的建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将道路给排水系统进行良好的设计,对道路质量有着很大的保障,也能使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较高的舒适度,使用寿命也能得到适当的延长。
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好了,也有助于整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相反,则必然会导致相关生活、生产的秩序混乱。
本文对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增强,使得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
由于我国近些年频出道路严重积水事故,不仅影响了道路的正常通行,甚至还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城市当前的给排水系统仍旧不够完善,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较为落后。
所以一定要优化设计城市市政道路的给排水,通过设计质量的提升减少道路的积水问题,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使城市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1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的重要性首先,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对于城市的道路的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以看出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相关管理以及策划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在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来看,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同时也因为如此,我国近几年来在许多地区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改进。
现如今,人们对于环保这一理念逐渐地重视起来,各个城市一般都设有排污管道。
但是,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往往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或是管理机制出现漏洞,往往难以达到工程计划的标准,另外城市的排水管道的质量一般都不是很好,而且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有许多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的技术,往往会造成管道周围的地面沉陷,使得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由此可以看出,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立即找出对策加以改善。
2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2.1优化路基的排水路基的保护是道路的根本保障。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对于道路的正常使用、城市交通、市民正常出行具有的积极意义,介绍了道路排水系统的主要设计内容,并分析了在进行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供工程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引言雨水是城市市政道路的最主要病害源头之一。
现代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路面排水系统出现问题时,容易导致路面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如路面沉陷、松散、开裂或坑槽等,而路面积水由裂缝浸入道路路基路面,导致路面材料粘结性降低,影响其结构性及强度稳定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雨水破坏的作用下,尤其是路面的接缝处积水下渗容易导致路基强度降低、路面空洞,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最终导致路面出现破坏。
因此,道路的排水系统的合理设置,有利于确保路面结构不被雨水等破坏,而具有一定的强度、稳定性,有利于避免缩短道路的使用年限。
一、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意义及内容(一)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意义城市积水危害对于城市道路设施的正常使用、城市交通正常运行具有重大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均出现了,连降大雨导致城市内涝以及城市道路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城市的交通运输,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充分体现了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对于城市的交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基础设施的完整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合理的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容易引起诸多的危害,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首先是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由于城市道路的积水对于行车安全具有影响,容易导致车辆出现滑擦,导致城市交通事故,引起人员伤亡及交通拥堵等;其次,不合理的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容易造成路面早起破坏现象,由于道路排水不畅,在积水的浸泡中容易导致路基强度下降,对于路基的强度稳定性造成破坏,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陷,使得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路面造成破坏;最后,道路排水不畅最终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并导致极差的卫生环境,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还承担着居民的生活污水的排放任务,如果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污水排放不及时,使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城市绿化设施的同时还影响市民的健康,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5第四~六节 城市道路交叉口、城市道路排水简介、路面结构.ppt

雨水口的构造形式 :
1)平式雨水口 缘石平蓖式雨水口:适用于有路缘石的道路,主要排除路面水; 地面平蓖式:适用于无路缘石的路面、广场及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2)立式雨水口:立孔式和立蓖式 适用:有路缘石的道路
立孔式适用于蓖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3)联合式雨水口: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有雨水蓖子。 宜用于径流集中且有杂物堵塞处。
城市道路交叉口简介
道路与道路相交,其共同的空间部分称为交叉口。
它是城市道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 咽喉,根据各相交道路在交叉点的标高情况,城市道 路的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口。
设计内容:确定交叉口类型、进行交通组织设计、确 定车道条数并验算通行能力、视距保证、缘石半径、 拓宽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交叉口立面设计、排水 设计等。
一、对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面是专指为各类车辆,在规定车速、载重下,安全、 平衡、通畅行驶的部分,它是用坚强、稳定的材料直 接铺筑在路基上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为保证路面的使用年限,对路面的具体要求为: 1、强度:指路面整体对行车荷载引起的变形、磨损与 拉裂、压碎等破坏的抵抗能力。路面强度越高,耐久 性越好。 2、稳定性:路面强度对温度和湿度变动反应敏感,是 路面保持强度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3、平整度
二、立体交叉的类型
按结构物形式分:隧道式和跨路桥式
按跨越方式分:上跨式和下穿式
按交通功能分:分离式和互通式
互通式立交,按交通流线的交叉情况和道路互通的完善程度 分: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环式。
(一)上跨式和下穿式立体交叉
根据立体交叉中的主要交叉构筑物对地面线的相对位置划分。 上跨式立交的主要交叉构筑物高于地面线,又称跨路桥式; 下穿式立交的主要交叉构筑物低于地面线,又称隧道式。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道路地面排水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道路地面排水第一节道路地面水的排除第12.1.1条设计范围及原则如下: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规定。
无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规划,再进行设计。
因修建道路引起两侧建筑物或街坊排水困难时,应在排水设计中解决。
二、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渠形式。
设计时应根据当地材料和道路类别选择。
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设计。
三、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边沟、排水沟与涵洞等。
设计流量可按当地的水文公式计算。
四、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应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
五、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第12.1.2条道路排水设计标准如下: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2.1.2,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
二、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12.1.2规定选用适当的重现期。
三、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规定进行设计。
第12.1.3条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量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执行。
计算道路雨水口流量时,偏沟水深不宜大于缘石高度的2/3。
第12.1.4条雨水口的设置规定如下:一、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
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二、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箅式雨水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
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箅与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三、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
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交通工具日益先进,全国道路得以迅猛发展。
道路排水系统作为整个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道路排水系统的完善,是保证道路通畅,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关键字:公路城市道路排水1 公路排水系统设计为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对公路造成损害,确保公路排水畅通、结构稳定、行车安全所采用的各种拦截、汇总、排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设施和构造物造成的总体称为公路排水系统。
公路排水系统包括路界地表排水、路面内部排水和地下排水。
1.1路界地表排水路界地表排水是指在公路范围内的表面排水,包括路界内的地表排水、路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及边坡坡面排水。
1.1.1 地表排水地表排水设施的布置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和天然水系,形成一个完善的排水系统。
做好进水口、出水口位置的选择,确保水流顺畅;要按规范要求计算确定各项排水设施的设计流量、各沟管和泄水口的泄水能力;各种排水构造物所选用材料的强度应符合要求;路界排水设施不应兼做其他的排水用途;地表排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饮用水的水源、养殖池等。
1.1.2 路面排水降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应通过路面的横向坡度向两侧排放,避免行车道范围内出现积水。
没有中央分隔带或采用分带式路基的公路,在未设置超高路段上,路面应沿路中心线设置向两侧倾斜的横坡;在设超高路段上,设置向曲线内倾斜的单向横坡。
设中央分隔带的公路,各个方向的行车道路路面应分别设置单向横坡。
1.1.3 中央分隔带排水(1)分隔带宽度小于3m且表面采用铺面封闭时,在不设超高路段上,分隔带铺面采用向两侧外倾的横坡;在超高路段上,可在分隔带上侧边缘生设置泄水口和缘石;(2)分隔带宽度大于3m且表面未采用铺面封闭时,应通过横向坡度使表面水流向分隔带中央低凹处,通过纵坡排放到泄水口或横穿公路的排水管道中。
1.1.4 坡面排水在挖方路段或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应在挖方边坡或填方边坡坡脚外设置边沟,用来排泄降落在路面和坡面上的表面水。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11广场排水与停车场、12道路排水

第十一章广场与停车场第一节城市广场第11.1.1条城市广场按其性质、用途及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纪念性广场与商业广场等五类。
有些广场兼有多种功能。
第11.1.2条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性质、功能和用地范围,结合交通特征、地形、自然环境等进行广场设计,并处理好与毗连道路及主要建筑物出入口的衔接,以及和四周建筑物协调,注意广场的艺术风貌。
广场应按人流、车流分离的原则,布置分隔、导流等设施,并采用交通标志与标线指示行车方向、停车场地、步行活动区。
第11.1.3条各类广场的功能与设计要求如下:一、公共活动广场主要供居民文化休息活动。
有集会功能时,应按集会的人数计算需用场地,并对大量人流迅速集散的交通组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各类车辆停放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和设计。
二、集散广场应根据高峰时间人流和车辆的多少、公共建筑物主要出入口的位置,结合地形,合理布置车辆与人群的进出通道、停车场地、步行活动地带等。
飞机场、港口码头、铁路车站与长途汽车站等站前广场应与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下铁道的站点布置统一规划,组织交通,使人流、客货运车流的通路分开,行人活动区与车辆通行区分开,离站、到站的车流分开。
必要时,设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大型体育馆(场)、展览馆、博物馆、公园及大型影(剧)院门前广场应结合周围道路进出口,采取适当措施引导车辆、行人集散。
三、交通广场包括桥头广场、环形交通广场等,应处理好广场与所衔接道路的交通,合理确定交通组织方式和广场平面布置,减少不同流向人车的相互干扰,必要时设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四、纪念性广场应以纪念性建筑物为主体,结合地形布置绿化与供瞻仰、游览活动的铺装场地。
为保持环境安静,应另辟停车场地,避免导入车流。
五、商业广场应以人行活动为主,合理布置商业贸易建筑、人流活动区。
广场的人流进出口应与周围公共交通站协调,合理解决人流与车流的干扰。
第11.1.4条在广场通道与道路衔接的出入口处,应满足行车视距要求。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课件

竣工验收
在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工作, 确保排水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并 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
03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要点
雨水排放设计
01
雨水排放设计是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核心,旨在确保雨 水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入城市排水系统,避免路面积水 。
02
设计时应考虑地形、降雨量、管道容量等因素,合理规 划排水管道的布局和大小,确保排水顺畅。
断面图等。
确定施工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材 料,如管材、检查井等。
编制工程概预算
根据施工图和相关标准,编制详细 的工程概预算。
施工配合阶段
施工前交底
在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 交底的基础上,确保施工单位对 设计意图和要求有准确的理解。
施工中检查与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情况进行 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进 行调整,以确保设计与实际相符
为保障泵站的稳定运行和节能减排, 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节能型水泵 。
设计时应根据泵站的服务范围、流量 、扬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泵型和数 量。
04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市道路排水系统改造项目
总结词
老旧排水系统改造
详细描述
某市原有的道路排水系统因使用年限过长,存在严重淤积和堵塞问题,导致城市 内涝频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决定对老旧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包括清理 和疏通管道、更换老旧设备等措施,以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
案例二:某新区道路排水系统规划项目
总结词
新区排水系统规划
详细描述
某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排水系统的顺畅运行,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内容包括确 定排水体制、设计雨水排放方案、划定污水处理厂址等,以确保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都能够有效地应对暴 雨等自然灾害。
铁路路基排水ppt

• 7).渗沟的开挖宜自下游向上游进行,应随 挖随即支撑并迅速回填,不可暴露太久, 以免造成坍塌。支撑渗沟应间隔开挖。
• 8).用于排水隔离层的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
路基排水施工技术要求
• 4、检查井施工: • 1).检查井应按设计位置、尺寸施工。 • 2).检查井基础应与渗水暗沟混凝土基础同
(2)封闭层 是为了防止土粒落进填充石料的孔隙,以免造成渗沟堵塞而设置的,同时也 能起到防止地面水渗入沟内的作用。
(3)反滤层 是为了汇集水流,并用以防止含水层中土粒堵塞排水层而设置的。反滤层应 尽可能选用颗粒大小均匀的砂石材料,分层填埋,相邻两层颗粒直径之比不小 于1:4,设计时填料的颗粒应为含水层土的最大粒径的8~10倍。(石屑:指采石 场加工碎石通过4.75mm的筛下部分)
,水路保持畅通,沟槽内碎石回填均匀、 密实。 • 2).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 可采用排水沟或暗沟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 下水位,沟底宜埋入不透水层内。沟壁最 下一排渗水孔底部宜高出沟底不小于0.2m 。
路基排水施工技术要求
• 3).排水沟或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 石砌筑时,应在沟壁与含水地层接触面的 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 水孔。沟壁外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 工合成材料用反滤层。沿沟槽每隔10~ 15m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 伸缩缝或沉降缝。
第一节 路基排水要求及设计一般原则
一、路基排水目的和要求 水是影响路基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也是引起路基 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 路基排水的目的:确保路基处于干燥、
坚实和稳定状态。 • 路基排水分类:地面排水、地下排水 • 路基排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