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新版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单元复习导学案2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 复习同步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一)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 掌握用直角三角形边之比来表示某个锐角的三角函数; 熟记30°,45°, 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值,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它的对应的角度. 2.过程与方法:经历构建直角三角形,把非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转化成直角三角形问题来解决.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和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知识的复习,体会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广泛应用,深刻理解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求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或其他边长。
难点:灵活构建直角三角形,把非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转化成直角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三、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学案;准备教学用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 (一)、考标解读: 三个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初中毕业会考命题的热点,考题的类型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也常出现在综合题的一小问。
二、夯实基础1. 基础练习:①.(2011 湖州中考)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 C =90°,BC =1,AC =2,则tan A 的值为 ( ) A .2B .12C .5D .25②.(2007·襄樊中考)计算:000230cos 60tan 45cos ⋅+等于( )A .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B.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C.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D.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③.Rt △ABC 中,若sinA=22,则∠A =_______. ④. 已知锐角α,且sin28°=cos α,则α=________.四道小题拉开复习序幕,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师生互动一起回顾知识形成网络。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4》导学案 (2)
第四节28.1.4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脉络】【学习目标】会用计算器计算有关锐角三角函数的值,以及根据三角函数的值求相应的锐角,并进行相应的运算。
【要点检索】掌握运用计算器已知角度数求三角函数值和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度数的方法【方法导航】1、阅读计算器计算有关三角函数的方法及功能,熟悉计算器各功能及使用方法,如何计算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复习回顾角单位的换算关系;探讨如何用计算器计算相应三角函数值所对应锐角的度数2、自主探索:完成教科书相关练习(略)3、总结归纳:(1)使用计算器求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使用计算器求已知三角函数值所对应的角度数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你认为有哪些问题值得你和同伴注意的?【基础过关】1、用计算器计算sin34°48´= cos27°42´=tan53°18´=2、(1)若a为锐角,tan a=0.2,则a=(2)若a 为锐角,cos β=0.5127,则a=3、比较tan10°、sin10°、cos10°的大小关系为( )A.tan10°<sin10°<cos10°B.tan10°>sin10°>cos10°C.sin10°<tan10°<cos10°D .sin10°>tan10°>cos10°4、计算题,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sin30°(2)sin50°18′(3)cos3°5′18″(4)cos22°42″(5)tan46°(6)tan18°25′35″5、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中的锐角a ,结果精确到(0.1°)(1)sina=0.8936(2)cosa=0.0794(3)tana=0.863【拓展练习】6、如图,某地夏日一天中午,太阳光线与地面成80°角,房屋朝南的窗户高AB=1.8m ,要在窗户外面上方安装一个水平档板AC ,使光线恰好不能直射室内,求档板AC 的宽度(结果精确到0.01m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章末复习教案(含答案)
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熟记30°、45°、60°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的度数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的度数.3.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情感态度】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一、知识结构【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正弦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作角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sinα=角α的对边/斜边.2.余弦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作角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cosα=角α的邻边/斜边.3.正切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作角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tanα=角α的对边/角α的邻边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5.三角函数的概念:我们把锐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角α的锐角三角函数.6.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已知元素求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作解直角三角形.7.仰角、俯角的概念: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作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作俯角.8.坡度的概念: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前进的距离的比叫作坡度(或坡比);记作i,坡度通常用l∶m 的形式;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作坡角,记作α.坡度越大,坡角越大,坡面就越陡.【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忆本章所学的有关概念,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的中点,∠BAD=90°,tanB=2/3,求sin∠DAC.解:过D作DE∥AB交AC于E,则∠ADE=∠BAD=90°,由tanB=2/3,得ADAB=2/3,设AD=2k,AB=3k,∵D是△ABC中BC边的中点,∴DE=3/2k∴在Rt△ADE中,AE=5/2k,2.计算:tan230°+cos230°-sin245°tan45°3.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周长为20 cm,DE⊥AB,垂足为E,sinA=3/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①DE=3 cm;②BE=1 cm;③菱形的面积为15 cm2;④BD=2 .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由菱形的周长为20 cm知菱形边长是5 cm.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答案】 C4.如图所示,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80海里的A 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求此时轮船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分析:由题意知,在△ABP中∠A=60°,∠B=45°,∠APB=75°联想到两个三角板拼成的三角形.因此很自然作PC⊥AB交AB于C.解:过点P作PC⊥AB,垂足为C,则∠APC=30°,∠BPC=45°,AP=80,∴当轮船位于灯塔P南偏东45°方向时,轮船与灯塔P的距离是【教学说明】通过上面的解题分析,再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能够促进理解,提高认知水平,从而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平分线BD上一点,PE⊥AB于点E,线段BP 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垂足为点Q.若BF=2,则PE的长为()A.2 B..3 D.3分析:∵△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是∠ABC的平分线上一点,∴∠EBP=∠QBF=30°,∵BF=2,FQ⊥BP,∴BQ=BF·cos30°=2∵FQ是BP的垂直平分线,∴在Rt△BEP中,∵∠EBP=30°,∴【答案】 C2.如图,为了测量某山AB的高度,小明先在山脚下C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然后沿坡角为30°的斜坡走100米到达D点,在D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求山AB的高1.73)解:过D作DE⊥BC于E,作DF⊥AB于F,设AB=x,在Rt△DEC中,∠DCE=30°,CD=100,∴≈236.6.答:山AB的高度约为236.6米.3.如图,小红同学用仪器测量一棵大树AB的高度,在C处测得∠ADG=30°,在E处测得∠AFG=60°,CE=8米,仪器高度CD=1.5米,求这棵树AB的高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1.732).解:根据题意得:四边形DCEF、DCBG是矩形,∴GB=EF=CD=1.5米,DF=CE=8米.设AG=x米,GF=y米,∴这棵树AB的高度约为8.4米.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对于本章的知识.你掌握了多少?还存在哪些疑惑?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4”中第1、3、6、8、12、14题.教学反思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掌握不够好的知识点、题型多加练习、讲解.力争更多的学生学好本章内容.昨天我所在学校期中考试成绩,有个别同学考的不太理想,跟我发微信,自己在期中考试前已经非常努力的做题了,但最后的成绩却很差。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新版)湘教版
锐角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2、使学生巩固新知识并在平时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方法。
教学重点:知识的归类整理。
教学过程基础知识本章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1. 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定义。
在Rt △ABC 中,一个锐角为α,则sin α= ,cos α= ,tan α= 。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sinA 、cosA 、tan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 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sinA 、 cosA 、tanA 是一个比值(数值)。
sinA 、 cosA 、tanA 的大小与∠A 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2. 特殊角( 30°,45°,60°)的三角函数值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二、举例1.在Rt △ABC 中,∠C=90°,sinA=54,则cosA= ,tanA= . 2、在Rt ABC 中,∠C=90°,BC=a ,AC=b 若sinA :sinB = 2 :3,a:b 的值是 .3、在△ABC 中,若sinA=22 ,tanB=3,则∠C= . 4、在ABC 中∠A ≠ ∠ B ,∠C=9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sinA>sinB (2).sin ²A+sin ²B=1 (3).sinA=sinB(4)若各边长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tanA 也扩大为原来的2倍.A. (1)(3)B. (2)C. (2)(4)D. (1)(2)(3)5、如果√cosA-0.5+|√3tanB-3|=0,那么ABC 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6.如图,在△ABC 中, ∠C=90°, ∠ABC=60°,D 是AC 的中点,那么sin ∠DBC= .7、在△ABC 中,∠C=90°(1)已知BC=√3 ,AB=2,那么AC=___,∠A=___, ∠B=___(2)已知∠B=45°,BC=2,则AB=____ ,AC=____, ∠A=___8.在Rt △ABC 中, ∠C= 90º, BC=10,AB=12.分别求∠A , ∠B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值.9、已知如图,在△ABC 中∠B = 45°, ∠C = 60°,AB = 8 ,求AC 的长。
最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锐角三角函数章末复习》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章末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熟记30°、45°、60°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的度数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的度数.3.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情感态度】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一、知识结构【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正弦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作角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sinα=角α的对边/斜边.2.余弦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作角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cosα=角α的邻边/斜边.3.正切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作角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tanα=角α的对边/角α的邻边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5.三角函数的概念:我们把锐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角α的锐角三角函数.6.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已知元素求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作解直角三角形.7.仰角、俯角的概念: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作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作俯角.8.坡度的概念: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前进的距离的比叫作坡度(或坡比);记作i,坡度通常用l∶m的形式;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作坡角,记作α.坡度越大,坡角越大,坡面就越陡.【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忆本章所学的有关概念,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的中点,∠BAD=90°,tanB=2/3,求sin∠DAC.解:过D作DE∥AB交AC于E,则∠ADE=∠BAD=90°,由tanB=2/3,得ADAB=2/3,设AD=2k,AB=3k,∵D是△ABC中BC边的中点,∴DE=3/2k∴在Rt△ADE中,AE=5/2k,2.计算:tan230°+cos230°-sin245°tan45°3.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周长为20 cm,DE⊥AB,垂足为E,sinA=3/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①DE=3 cm;②BE=1 cm;③菱形的面积为15 cm2;④BD=2 10cm.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由菱形的周长为20 cm知菱形边长是5 cm.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答案】C4.如图所示,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求此时轮船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分析:由题意知,在△ABP中∠A=60°,∠B=45°,∠APB=75°联想到两个三角板拼成的三角形.因此很自然作PC ⊥AB交AB于C.解:过点P作PC⊥AB,垂足为C,则∠APC=30°,∠BPC =45°,AP=80,∴当轮船位于灯塔P南偏东45°方向时,轮船与灯塔P的距离是40 6海里.【教学说明】通过上面的解题分析,再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能够促进理解,提高认知水平,从而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平分线BD上一点,PE⊥AB于点E,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垂足为点Q.若BF=2,则PE的长为()A.2 B.23C.3 D.3分析:∵△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是∠ABC的平分线上一点,∴∠EBP=∠QBF=30°,∵BF=2,FQ⊥BP,∴BQ=BF·cos30°=2×3/2=3.∵FQ是BP的垂直平分线,∴BP=2BQ=23.在Rt△BEP中,∵∠EBP=30°,∴PE=1/2BP=3.【答案】C2.如图,为了测量某山AB的高度,小明先在山脚下C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然后沿坡角为30°的斜坡走100米到达D点,在D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求山AB的高度.(参考数据:3≈1.73)解:过D作DE⊥BC于E,作DF⊥AB于F,设AB=x,在Rt△DEC中,∠DCE=30°,CD=100,∴x=50(3+3)≈236.6.答:山AB的高度约为236.6米.3.如图,小红同学用仪器测量一棵大树AB的高度,在C处测得∠ADG=30°,在E处测得∠AFG=60°,CE=8米,仪器高度CD=1.5米,求这棵树AB的高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1.732).解:根据题意得:四边形DCEF、DCBG是矩形,∴GB=EF=CD=1.5米,DF=CE=8米.设AG=x米,GF=y米,∴这棵树AB的高度约为8.4米.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对于本章的知识.你掌握了多少?还存在哪些疑惑?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4”中第1、3、6、8、12、14题.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掌握不够好的知识点、题型多加练习、讲解.力争更多的学生学好本章内容.。
九上数学第4单元锐角三角函数小结与复习导学案(新湘教版)
九上数学第4单元锐角三角函数小结与复习导学案(新湘教版)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章小结与复习【学习目标】1.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掌握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及求三角函数值对应的角度(锐角)..2.会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3.梳理知识,融汇贯通.重点:梳理知识,融汇贯通.难点:灵活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预习导学】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回顾教材第四章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分别是哪两条边的比?2.200,450,60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分别是多少?3.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几个元素就可以解直角三角形?4.锐角三角函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试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探究展示】1.在Rt△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1)边角之间关系:sinA=cosA=tanA=(2)三边之间关系:(勾股定理)(3)锐角之间关系:∠A+∠B=.2.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0<sinA<1,0<cosA<13.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计算任意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反过来,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我们也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出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1.在Rt∆ABC中,∠C=900,AB=12cm,BC=10cm,分别求∠A.∠B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2.求下列各式的值(1);(2);(3);(4)3.在Rt∆ABC中,∠C=900,∠A=300,c=12cm,求∠B,a,b.4.如图示,△ABC中,∠A=30°,AB=8,AC=6,求△ABC的面积S及A到BC边的距离d.此题由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要求面积,先作高.过点B作BD⊥AC于D点.在Rt∆ABD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可以求得BD=,AD=△ABC的面积S=CD=AC-AD=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C=由△ABC的面积S=,可得d=5.在锐角∆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1)∆ABC的面积S与∠A,b,c之间有什么关系?解:过点C作∆ABC的高CD.在Rt∆ACD中,sinA=,得出CD=所以,S=(2)求证:【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1.你学到了什么?2.你还有什么样的困惑?3.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满意的地方在哪儿?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 复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学案考标要求: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和性质。
2、熟记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
3、掌握使用计算器求已知锐角三角函数的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锐角。
4、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解直角三角形。
重点、难点:1、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熟练应用。
2、难点:综合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一)锐角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定义:如图:在Rt △ABC 中,∠C=90°,∠A,∠B,∠C 的对边分别是a,b,c (1)正弦sinA=()()(2)余弦:cosA=()()(3)正切:tanA=()()2、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由上表可知:(1)当0°<α<90°时,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sin α、tan α的值随角度的增大而 ,cos α的值随角度的增大而 。
(2)任意锐角的正弦、余弦的取值范围:BCab<sin α< , <cos α< . 3、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若∠A+∠B=90°,则sinA= cosA= tanA · =1 4、同角三角函数间关系(1)平方关系:sin 2 α+ =1 (2)商的关系:tan α= (二)解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中边、角间的关系(1)三边关系: (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3)边角之间的关系: 2.相关概念:方位角、坡度(坡比)i= tan α、坡角、仰角、俯角等 仰角、俯角:如图①,在测量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 ,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 .坡度:坡面的垂直高度h 与水平宽度l 之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记作i= =tan α方位角:指南或指北的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③,表示北偏东60°方向的一个角.二、考题解析1、在Rt △ABC 中,∠C=90°,sinA= 则cosA= _____ tanA=_____ 2. 若tan(β+20°)= β为锐角 ,则β=_______3.计算4. 一渔船上的渔民在A 处看见灯塔M 在北偏东60°方向,这艘渔船以28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航行,半小时到B 处.在B 处看见灯塔M 在北偏东15°方向,求此时灯塔M 与渔船的距离 ?60tan 45cos 30sin )1(2⋅-22)145(sin 230tan 3121)2(-+-- 331三、巩固训练: 1、填空题(1)、在Rt △ABC 中,∠C=90°,3a=3b ,则tanA=(2)、在△ABC 中,∠A 、∠B 为锐角,sinA=12,cosB=则△ABC 的形状是 。
2016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 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湘教版
解直角三角形【学习目标】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及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2.会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会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学习难点】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回顾:1.在Rt △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记作a ,b ,c.(1)Rt △ABC 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a 2+b 2=c 2(勾股定理)(2)Rt △ABC 的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A +∠B=90°(3)Rt △ABC 的边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sin A =∠A 的对边斜边=a c ,cos A =∠A的邻边斜边=b c ,tan A =∠A 的对边∠A的邻边=a b. 2.根据下列每一组条件,画直角三角形.你能画出多少个不同的直角三角形? 然后与同伴所画图形进行交流比较:(1)斜边长为4cm ,一条直角边长为3cm ;(1)个(2)一个锐角40°,它的邻边长为3cm ;(1)个 (3)一个锐角40°,它的对边长为3cm ;(1)个(4)一个锐角40°,斜边长为3cm ;(1)个(5)一个锐角为40°,另一个锐角为50°. (无数)个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已知一边及一锐角解直角三角形阅读教材P 121~P 122,完成下面的内容:通过以上的学习讨论,我们知道了“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5个元素(3条边和2个锐角),只要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其余的3个未知元素”.【例1】 已知在△ABC 中,∠C 为直角,∠A 、∠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36,∠A =30°,求∠B、b 、c.解:∠B=90°-30°=60°,b =a tan B =36×3=92,c =a 2+b 2=(36)2+(92)2=54+162=216=6 6.(另解:由于a c =sin A ,所以c =a sin A =3612=66). 归纳: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已知元素求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作解直角三角形.【变例】 在Rt △ABC 中,∠C =90°,∠A =40°,AB =5.25,解这个三角形(长度精确到0.01).解:∠B=90°-∠A=90°-40°=50°.∵sin A =BC AB,∴BC =AB·sin A =5.25×sin 40°≈3.37. ∵cos A =AC AB,∴AC =AB·cos A =5.25×cos 40°≈4.02. 知识模块二 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例2】 已知在△ABC 中,∠C 为直角,∠A 、∠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6,b =23,求∠A、∠B、c.解:由于tan A =a b ,所以tan A =623=3, 则∠A=60°,∠B =90°-60°=30°,且有c =2b =2×23=4 3.【例3】 已知在△ABC 中,∠C 为直角,∠A 、∠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c =6-2,a =3-1,求∠A、∠B、b.解:由于a c =3-16-2=sin A , 所以sin A =3-16-2=(3-1)(6+2)(6-2)(6+2)=32-6+6-24=22, 由此可知,∠A=45°,∠B =90°-45°=45°,且有b =a =3-1.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已知一边及一锐角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模块二 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1.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已知∠C=90°,∠A =40°,BC =3,则AC =( D )A .3sin 40°B .3sin 50°C .3tan 40°D .3tan 50°2.在Rt △ABC 中,∠C =90°,若a =6,∠B =30°,则c 和tan A 的值分别为( D ) A .12,33 B .12, 3C .43,33 D .22, 33.在Rt △ABC 中,∠C =90°,且∠A,∠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1)已知c =6,∠A =60°,则a =,b =__3__;(2)已知a =4,∠B =45°,则b =__4__,c =;(3)已知a =10,b =103,则c =__20__,∠A =__30°__;(4)已知b =63,c =12,则a =__6__,∠B =__60°__.4.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8,∠BAC 的平分线AD =1633,求∠B 的度数及边BC ,AB 的长.解:cos ∠CAD =CAAD =81633=32,∴∠CAD =30°,∴∠BAC =60°,∴∠B =30°,tan B =AC BC ,∴33=8BC ,∴BC =83,sin B =ACAB ,∴12=8AB ,∴AB =16。
【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新版)湘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2、使学生巩固新知识并在平时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方法。
教学重点:知识的归类整理。
教学过程基础知识本章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1. 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定义。
在Rt△ABC中,一个锐角为α,则sinα= ,cosα= ,tanα= 。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sinA、cosA、tan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sinA、 cosA、tanA是一个比值(数值)。
sinA、 cosA 、tanA的大小与∠A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2. 特殊角( 30°,45°,60°)的三角函数值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二、举例4 1.在Rt△ABC中,∠C=90°,sinA=,则cosA= ,tanA= .52、在Rt ABC 中,∠C=90°,BC=a ,AC=b 若sinA :sinB = 2 :3,a:b 的值是 .3、在△ABC 中,若sinA= ,tanB=,则∠C= .2234ABC 中∠A ≠ ∠ B ,∠C=9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sinA>sinB (2).sin ²A+sin ²B=1 (3).sinA=sinB (4)若各边长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tanA 也扩大为原来的2倍. A. (1)(3) B. (2) C. (2)(4) D. (1)(2)(3)5、如果√cosA-0.5+|√3tanB-3|=0ABC 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6.如图,在△ABC 中, ∠C=90°, ∠ABC=60°,D 是AC 的中点, 那么sin ∠DBC= . 7、在△ABC 中,∠C=90°(1)已知BC=√3 ,AB=2,那么AC=___,∠A=___, ∠B=___ (2)已知∠B=45°,BC=2,则AB=____ ,AC=____, ∠A=___8.在Rt △ABC 中, ∠C= 90º, BC=10,AB=12.分别求∠A , ∠B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值.9、已知如图,在△ABC 中∠B = 45°, ∠C = 60°, AB = 8 ,求AC 的长。
最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x
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总第52课时)课题: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2、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3、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
(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二、探索新知、分类应用问题一、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
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 ,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分析:问题转化为,在Rt△ABC 中,∠C=90o ,∠A=30o ,BC=35m,求AB根据“再直角三角形中,30o 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AB=2BC=70m.即需要准备70m 长的水管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21 问题二、如图,任意画一个Rt △ABC ,使∠C=90o ,∠A=45o ,计算∠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ABBC,能得到什么结论?3411?(学生思考)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45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22。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很上册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很上册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4.1 正弦和余弦第1课时 正 弦1.理解并掌握锐角正弦的定义.2.在直角三角形中求锐角的正弦值.(重点)一、情境导入牛庄打算新建一个水站,在选择水泵时,必须知道水站(点A )与水面(BC )的高度(AB ).斜坡与水面所成的角(∠C )可以用量角器测出来,水管的长度(AC )也能直接量得.你能求出它的高度(AB )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锐角的正弦的概念在Rt △ABC 中,∠C =90°,则sin B =( ) A.AC AB B.AB BC C.AB AC D.BC AB解析:由正弦的概念可得sin B =ACAB,故选A.方法总结:正确理解锐角的正弦的概念,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帮助解题.探究点二:已知直角三角形的边求锐角的正弦值在Rt △ABC 中,∠ABC =90°,AB =3,BC =4,则sin A = W.解析:在Rt △ABC 中,∠ABC =90°,∴斜边AC =AB 2+BC 2=32+42=5,∴sin A=BC AC =45,故填45. 方法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sin α=角α的对边斜边,在解题时运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即可完成解答.探究点三:构造直角三角形求锐角的正弦值如图所示,P 为∠α的边OM 上的一点,且P 点的坐标为(3,4),则sin α的值是( )A.35B.45C.34D.43解析:过P 作P A ⊥x 轴,垂足为A ,则OA =3,P A =4,∴OP =OA 2+P A 2=5,∴sin α=P A OP =45,故选B. 方法总结:解此类题时,首先要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出合适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正弦的定义求锐角的正弦.三、板书设计锐角的正弦⎩⎪⎪⎪⎨⎪⎪⎪⎧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α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α的正弦. 记作sin α,sin α=∠α的对边斜边性质:α确定的情况下,sin α为定值,与△ABC的大小无关基本题型⎩⎪⎨⎪⎧已知各条件在直角三角形中求正弦构造直角三角形求锐角的正弦值教学过程中,通过联系生活实例来引入新的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尝试发现生活中同类型的问题,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快速切入主题.在合作探究环节用基础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本概念,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4.1 正弦和余弦第1课时 正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锐角正弦的定义。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导学案
4.1正弦和余弦(1)【学习目标】:1. 知道三角形内角的对边、邻边和斜边的含义,记住正弦的定义.2. 会构造直角三角形,求30︒、45︒、60︒的正弦函数值,并能用定义利用计算器求任意角的正弦值.3. 通过探索发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验学习】: 一、新知探究阅读教材第109~113页的内容,自主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BC ⊥AC ,HG ⊥AC ,EF ⊥AC ,当A ∠在不同直角三角形中时,A ∠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是一个固定值?2. 请写出正弦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1)正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α的 的比叫做角α的 正弦 ,记作 .即 =α角的对边斜边.(2)表示下列角的正弦:A ∠的正弦记作:____________; ABC ∠的正弦记作:_____________; 37︒角的正弦记作:___________; ∠α记作的正弦的平方:___________.3. 如图,Rt ABC ∆中,若90C ∠=︒.(一般的,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 则sin A =__________;sin B =__________(用含a 、b 、c 的代数式表示).4. 请求出sin30︒,sin 45︒,sin 60︒的值?5.学会用计算器计算非特殊角的正弦值. sin50°=__________ sin75°=__________ 二、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1.如下两图,分别求出每图的sin ,sin A B 的值?①②CB A68CB A 5 13HG FEBCAA第3题B C2. 已知在ABC ∆中,4=AC ,3=BC ,5=AB ,求A sin 的值.3.如图,在Rt ABC ∆中,若90C ∠=︒,10AB =,2sin 5A =,求BC 的长度?四、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 1.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sin α=()A .5 BC .5D .不存在2. 如图,ABC ∆中,若30C ∠=︒,6AB =,4AC =,求sin B 的值.【当堂检测】:1. 如图,在ABC Rt ∆中,若︒=∠90C ,3=BC ,5=AC ,则s i n ____,s i n ____.A B ==2. 如图,点P 是α∠的边上一点,且点P 的坐标为(2,3),则αsin =__________.第1题图3. 如图,某河道要建造一座公路桥,要求桥面离地面高度AC 为3米,引桥的坡角∠ABC 为α,引桥面AB 的长是_______米(用α表示).ABCABCA BC【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链接】:神奇的正弦函数图像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那么正弦函数sin y x =(x 取任意角度)的图像又是什么样子呢?下面使用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像.大家看看,是不是很像波浪啊!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例如正弦波(物理中的某种频率的信号的波形是数学上的正弦曲线而得名),正弦波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讯,工业自动控制,测量表计, 以及高频加热,超声波探伤等等方面.还有物理中的正弦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有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交流电,又称交变电流.【课后精练】:1. 如图,则sin A =__________;sin B =__________.2. 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A .34B .43C .35D .453. △ABC 中,若∠C =90°,BC =2,2sin 3A =,则边AC 的长为____________.C BA815α4.1正弦和余弦(2)【学习目标】:1. 类比正弦的定义得到余弦的定义,并能构造直角三角形求30︒、45︒、60︒的余弦值.2. 会根据正弦、余弦定义得到它们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 通过分析与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体验学习】: 一、新知探究阅读教材第113~115页的内容,自主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BC ⊥AC ,HG ⊥AC ,EF ⊥AC ,当A ∠在不同直角三角形中时,A ∠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2. 类比正弦,请你写出余弦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3. 一起找找正弦与余弦之间关系,在t R ABC 中:sin ___________,cos _____________;sin ___________,cos _____________.A B B A ====你发现了什么?4.对于对于任意锐角α的正弦和余弦,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关系? (1)sin cos α= cos sin α=(2)你能说明对于任意锐角A ,一定有22sin cos 1A A +=成立吗?你能根据定义简单证明吗?4. 学会用计算器计算非特殊角的余弦值cos35°=_____________ cos47°=______________HG FEBCA二、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1. 在小组内探究特殊角的余弦值、正弦值(不使用计算器,可以用根号表示).0cos30= 0cos 45=_________ 0cos60= sin30︒= __________ sin 452. 已知ABC ∆中,8,6,10AC BC AB ===,求sin ______,cos ______A A ==.3. 在Rt ABC ∆中,90C ∠=︒,4AC =,4cos 5A =,则AB 的长为( ) A.3 B.4 C.5 D.64. 已知90αβ∠+∠=︒,若sin 0.5354α=,则cos β=5. 计算:︒+︒-︒30cos 345cos 260cos 42四、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1. 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锐角A 的余弦值( ) A.扩大为原来的3倍 B.不变C.缩小为原来的3倍D.扩大为原来的2倍2. 已知如图,在ABC ∆中,7=AB ,5=BC ,ABC ∆的面积为14.求cos BAC ∠的值.AB C【当堂检测】:1. sin302cos45︒+︒=2. ABC ∆中,若21sin cos 02A B ⎫-+=⎪⎪⎝⎭,A ∠,B ∠是锐角,则ABC ∆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3. 等腰ABC ∆中,5==AC AB ,8=BC ,试求底角B ∠的正弦和余弦值.【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链接】: 三角函数小知识三角函数中有许多符号,其中sin ,cos ,tan ,cot ,sec ,csc 是最重要的符号,但是在这些符号使用以前,人们都是用文字来进行叙述的,这样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渐渐地用符号来代替它们.正弦的符号开始记为sin e ,这一词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但是最早把它应用于三角函数上面的是雷基身蒙坦,他是15世纪西欧数学界的领导人物,在他1464年著的《论各种三角形》一书中,首先使用了“sin e ”这本书是专门讲三角学脱离了天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数学分支.【课后精练】:1.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求αsin ,αcos .2. 在Rt ABC ∆中,90C ∠=︒,下列各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sin cos A B =B.cos sin A B =C.sin sin A B =D.1cos sin 22=+A A 3. 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上底30CD =,高为16,底角的余弦值为35,求下底AB .CD4.2 正切【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正切的含义,了解计算一个锐角的正切值的方法.2. 能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以及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进行简单的计算.【体验学习】:一、新知探究阅读教材第117~119页的内容,自主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 通过阅读教材117页的“探究”,我们发现∠α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是一个常数,因此你能类比正弦和余弦的定义,给出一个锐角的正切定义吗?2. 你能否结合图形,用三角形的三边表示∠A,∠B3. 你能利用图形求出︒30tan,︒45tan,︒60tan的值吗?4. 完成下列表格5. 学会用计算器计算非特殊角的正切值.︒35tan=______________ tan75︒=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1. 计算:4sin304560︒-︒+︒cbaABC2.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求 sin ,cos ,tan ααα.3. 等腰ABC ∆中,10AB AC ==,16BC =,试求底角B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四、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1. 如图,一根旗杆在一次强台风中被吹断,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角,触地点到旗杆底部的距离m BC 6=,求这根旗杆折断前的高度.(答案保留根号)2. 如图,在ABC Rt ∆中,︒=∠90C ,AM 是BC 边上的中线,53sin =∠CAM ,求B t a n 的值.【当堂检测】:1. 如图,在ABC ∆中,90C ∠=︒,5BC =,13AB =,求 B tan 的值为___________.2. 计算:︒⋅︒-︒60cos 30sin 45tanA C B3. 如图,在RtΔABC中,∠C=90°,BC=12,tan A【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链接】:正弦、余弦、正切值的特殊关系1.正、余弦、正切值随锐角大小的变化(即增减性):正弦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减小,正切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增大. 2.同角的正弦,余弦,正切间的关系:(1)平方和的关系:1cossin22=+AA.(2)大小比较:当︒<<︒450A时,AA sincos>.当︒<<︒9045A时,AA sincos<.(3)正切、余切与正弦、余弦间的关系:αααcossintan=【课后精练】:1. 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已知CD=5,AC=6,则tanB的值是()A.54B.53C.43D.342. 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则tan∠ACB的值为()A.31B.21C.22D. 33. 计算:1112sin60tan602-⎛⎫+--︒⋅︒⎪⎝⎭4.某课外活动小组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当太阳光线与地面成35°角时,旗杆AB在地面上的投影BC的长为20米(如图).求旗杆AB的高度.(sin35°≈0.6,cos35°≈0.8,tan35°≈0. 7)4.3解直角三角形【学习目标】1. 知道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学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2. 综合运用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验学习】: 一、新知探究阅读教材第121~122页的内容,自主探究,结合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2.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3. 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4. 每一组条件,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与小组成员所画的直角三角形进行交流比较. (1)一个锐角30︒;(2)一个锐角30︒,它的邻边长为3cm ; (3)一个锐角30︒,它的对边长为3cm ; (4)一个锐角30︒,斜边长为cm 6; (5)斜边长为cm 5,一直角边长为cm 4.如果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算一个,那么根据每一组条件,我们画出了多少个直角三角形? 从这些问题的结论你能猜想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正确吗?5. 如果知道的2个元素都是角,那么能求出直角三角形的边吗?6. 在Rt ABC ∆中,90C ∠=︒,30A ∠=︒,10=AB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在这个问题中,除直角外,已知 和 , 要求出 和 .cba ABCcaA B二、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1. Rt ABC ∆中,若90C ∠=︒,10a =,210=c ,求b 、B ∠ 、A ∠.2. Rt ABC ∆中,若90C ∠=︒,10b =,30B ∠=︒,求A ∠、a 、c三、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在Rt ABC ∆中,︒=∠90C ,31sin =B ,D 是BC 上一点,45ADC ∠=︒,4AC cm =,求BD 的长.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M(2,0),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N ,且60OMN ∠=︒.求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ABCD【当堂检测】:1. 如右图是教学用直角三角板,边AC =30cm ,∠C =90°,tan ∠BAC =33,则边BC 的长( ).A. 303cmB. 203cmC.103cmD. 53cm2. 在Rt ABC ∆中,90C ∠=︒,cos A =b =a = . 3. Rt ABC ∆中,︒=∠90C ,10=c ,︒=∠30B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链接】: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课后精练】:1. 在Rt ABC ∆中,90C ∠=︒,2AB =,1AC =,则B ∠= ,BC = ,A ∠= .2. 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比为1,则底角为 ,顶角为 .3. 已知ABC ∆中,45,30,3B C BC ∠=︒∠=︒=+AB 的长.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学习目标】1. 在实际情境中,知道仰角、俯角、方位角的意义.2. 学会运用仰角、俯角、方位角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构建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数学模型. 【体验学习】: 一、新知探究生活中,我们将视线和水平线的夹角称为视角,视角可分为仰角和俯角.其中视线在水平线上的角叫作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作俯角(如下图). 你能说出下左图中的仰角和俯角分别是哪个?二、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1. 如图,电线杆AB 的中点C 处有一标志物,在地面D 处测得标志物的仰角为45°,若点D 到电线杆底部点B 的距离为a ,则电线杆AB 的长可表示为( ) A. a B. a 2 C. a 23 D. a 252. 如图,为了测量建筑物CD 的高度,用测量仪器在离建筑物CD 的底部C 处252米的B 处,测得D 处的仰角为37︒,测量仪器BA 的高度为1.5米,求建筑物CD 的高度(已知5337sin =︒,5437cos =︒,4337tan =︒).视线三、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青青草原上,灰太狼每天都想着如何抓羊,而且是屡败屡试,永不言弃.(如下图所示)一天,灰太狼在自家城堡顶部A 处测得懒羊羊所在地B 处的俯角为60︒,然后下到城堡的C 处,测得B 处的俯角为30︒.已知40AC =米,若灰太狼以5/m s 的速度从城堡底部D 处出发,几秒钟后能抓到懒羊羊?(结果精确到个位)【当堂检测】:1. 如图,河对岸有一铁塔AB ,在C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向铁塔前进16米到达D 处,在D 处测得A 的仰角为45︒,求铁塔AB 的高.(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73.13≈,41.12=)【学后反思】: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链接】:要在宽28米的海堤公路边安装路灯,路灯的灯臂长为3米,且与灯柱成120︒的角,路灯利用圆锥形的灯罩的轴线与灯臂垂直,当灯罩的轴线通过公路路面的中线时,照明效果最理想,问:应设计多高的灯柱,才能取得最理想的照明效果?60º30ºABC DAC DB AE BC D【课后精练】:1. 如图,测量河宽AB (假设河的两岸平行),在C 点测得︒=∠30ACB ,在D 点测得︒=∠60ADB ,又CD=60m ,则河宽AB 为_____________m.(结果保留根号)2. 如图,△ABC 中,B cos =22,C sin =53,AC =5, 则△ABC 的面积是( )A .221B .12C .14D .213. 如图,线段AB 、CD 分别表示甲、乙两建筑物的高,AB ⊥BC ,DC ⊥BC ,从B 点测得D 点的仰角α为60°,从A 点测得D 点的仰角β为30°,已知甲建筑物高AB=36米.(1)求乙建筑物的高DC ;(2)求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BC (结果精确到0.01米). (参考数据:414.12≈,732.13≈)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2)【学习目标】1. 知道坡角、坡度的有关概念,学会用坡角、坡度解决实际问题.2. 在实际情境中,知道方位角的意义.3. 进一步掌握坡角、坡度、方位角在测量中的应用,积累设计数学活动的经验. 【体验学习】: 一、新知探究阅读教材第127~129页的内容,自主探究,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 如何用数量来反映哪个山坡陡呢?2. 如何求一个山坡的坡度呢?3. 坡度i 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在描述方位时,通常先确定一个方位中心,根据方位中心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如上右图所示,OA 的方向角表示为北偏东30︒,即30NOA ∠=︒.那么,你能将OB 、OC 、OD 表示的方向角分别说出来吗?二、基础演练 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1. 山坡与水平面成30︒的倾斜角,小王上坡走了80米,则他上升了 米,坡度是 .2. 某水库大坝某段的横断面是等腰梯形,坝顶宽6米,坝底宽126米,斜坡的坡度1=i ∶3,则此处大坝的坡角是 ,坝高是 米.3. 若某人沿坡度1i =∶1的斜坡前进100米,则此坡面的坡角是 ,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高 米.4. 如图,一艘轮船航行到B 处时,灯塔A 在船的北偏东60︒的方向,轮船从B 处向正东方向航行1200m 后到达C 处,此时灯塔A 在船的正北方向.求此时C 处与灯塔A 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东 南三、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庞亮和李强相约周六去登山,庞亮从北坡山脚C 处出发,以24米/分的速度攀登,同时,李强从南坡山脚B 处出发.如图,已知小山北坡的坡度3:1=i ,山坡长为240米,南坡的坡角是45°,问李强以什么速度攀登才能和庞亮同时到达山顶A?(将山路AB 、AC 看成线段,结果保留根号).【当堂检测】:1. 山坡与地平面成30︒的倾斜角,某人向上直走60米,则他上升 米,坡度是 .2. 学校校园内有一小山坡AB ,经测量,坡角︒=∠30ABC ,斜坡AB 长尾12米,为方便学生行走,决定开挖小山坡,使斜坡BD 的坡比是1:3(即为CD 与BC 的长度之比),A 、D 两点处于同一铅锤线上,求开挖后小山坡下降的高度AD.3.如图,A 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 城的正西方300千米处,以每小时千米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BF 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的范围内是受这次台风影响的区域. (1)问A 城是否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2)若A 城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那么A 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链接】:今年“五一”假期,我校1005班数学活动小组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他们从山脚下A 点出发沿斜坡AB 到达B 点,再从B 点沿斜坡BC 到达山顶C 点,路线如图所示.斜坡AB 的长为1040米,斜坡BC 的长为400米,在C 点测得B 点的俯角为30︒.已知A 点海拔121米,C点海拔721米,你能计算出B 点的海拔高度吗?【课后精练】:1. 斜坡的坡度是1α的度数为2. 河堤横截面如图所示,堤高5BC =米,迎水斜坡AB 的长为10米, 则AC = 米,斜坡AB 的坡度i = .3. 如图,一天,我国一艘邮政船航行到A 处时,发现正东方的我海领域B 处有一艘可疑渔船,正在以12海里/小时的速度向西北方向航行.我渔政船立即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1.5小时后,在我领海区域C 处截获可疑渔船.问我渔政船的航行路程是多少海里?(结果保留根号).答案: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改动题目的答案)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课后精炼:1. 3303. 解:(1)过点A 作AE ⊥CD 于点E .根据题意,得∠DBC=α∠=60°,∠DAE=β∠=30°,AE=BC ,EC=AB=36.设DE=x ,则DC=DE+EC=x +36. 在Rt △AED 中,tan ∠DAE=tan30°=AEDE, ∴AE=x 3,∴BC=AE=x 3. 在Rt △DCB 中,tan ∠DBC=tan60°=BCDC, ∴xx 3363+=,∴3x =x +36,x =18,经检验x=18是原方程的解. ∴DC=54(米).答:乙建筑物的高DC 为54米; (2)∵BC=AE=x 3,x =18,∴BC=183⨯=18×1.732≈31.18(米).答: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BC 为31.18米.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2)当堂检测:3. 解:在Rt △ABC 中,∠ABC=30°, ∴AC=21AB=6,BC=ABcos ∠ABC=12×23=36,∵斜坡BD 的坡比是1:3,∴CD=31BC=32, ∴AD=CD AC -=326-.答:开挖后小山坡下降的高度AD 为(326-)米.课后精炼:3. 解:如图:作CD ⊥AB 于点D ,垂足为D ,∵在直角三角形BCD 中,BC=12×1.5=18海里,∠CBD=45°, ∴CD=BC •sin45°=18×22=29海里, ∴在直角三角形ACD 中,AC=CD ÷sin30°=29×2=218海里, 故我渔政船航行了218海里.。
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 4.3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2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角关系:sinA= ,cosA= ,tanA= .
学生回忆并回答,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迁移或类比方法.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1.△ABC中,若∠C=90°,∠A=30°,c=10cm,那么a=__5__cm,b=__5_ __cm.
2.若∠A=40°,c=10cm,那么由sinA= ,得a=c·sinA=__10·sin40°__,由cosA= ,得b=c·cosA=__10·cos40°__.
(3)如图③,∵∠ABC=∠ABP=30°,∠BAC=90°,∴∠C=∠P,∴BC=BP.∵∠C=60°,∴△CBP是等边三角形,∴CP=BC=6.
图4-3-9
例3是需要画图后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画图时需要分类讨论,注意解答时不要漏解.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训练】
1.教材P123练习中的T1,T2,T3.
[解析] (1)如图①,∠ABP=30°,∵∠ABC=60°,∴∠ACB=30°.∵BC=6,∴AB=3,∴AC=3 ,在Rt△BAP中,tan30°= ,AP=AB·tan30°=3× = ,∴CP=3 - =2 .
(2)如图②,由图①知AB=3,又∠ABP=30°,∴AP= ,∴CP=3 + =4 .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 直角三角形的角学案 (新版)湘教版
锐角三角函数【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章知识,熟练应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2.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边,角与角,边与角的关系,能应用这些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3.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学习重点】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学习难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本章知识结构】【基础知识梳理】1.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在Rt △ABC 中,∠A +∠B =90°,a 2+b 2=c 2; sin A =角A 的对边斜边,cos A =角A 的邻边斜边,tan A =角A 的对边角A 的邻边. 2.互余两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sin A =cos (90°-A);cos A =sin (90°-A).3.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sin 2α+cos 2α=1;tan α=sin αcos α. 4.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1)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有5个元素(即3条边,2个锐角),只要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有1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其余的3个未知元素.(2)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已知元素求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作解直角三角形.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例1】已知,如图,D 是△ABC 中BC 边的中点,∠BAD =90°,tan B =23,求sin ∠DAC. 解:过D 作DE ∥AB 交AC 于E ,则∠ADE =∠BAD =90°,由tan B =23,得AD AB =23, 设AD =2k ,AB =3k ,∵D 是△ABC 中BC 边的中点,∴DE =32k , ∴在Rt △ADE 中,AE =52k ,∴sin ∠DAC =DE AE =32k 52k =35. 知识模块二 解直角三角形【例2】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 =30°,a =5.求∠B 、b 、c.解:∵∠B =90°-∠A =60°,又∵tan B =b a,∴b =a·tan B =5·tan 60°=5 3. ∵sin A =a c ,∴c =a sin A =5sin 30°=10. 知识模块三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例3】 如图,小红同学用仪器测量一棵大树AB 的高度,在C 处测得∠ADG =30°,在E 处测得∠AFG =60°,CE =8米,仪器高度CD =1.5米,求这棵树AB 的高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1.732).解:根据题意得:四边形DCEF 、DCBG 是矩形,∴GB =EF =CD =1.5米,DF =CE =8米. 设AG =x 米,GF =y 米,在Rt △AFG 中,tan ∠AFG =tan 60°=AG FG =x y =3, 在Rt △ADG 中,tan ∠ADG =tan 30°=AG DG =x y +8=33, 二者联立,解得x =43,y =4.∴AG =43米,FG =4米.∴AB =AG +GB =43+1.5≈8.4(米).∴这棵树AB 的高度约为8.4米.【例4】 如图,海上有一小岛A ,它的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 点测得小岛A 在北偏东60°,航行12海里到达D 点,在D 点测得小岛A 在北偏东30°,如果渔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行驶,问是否有触礁的危险?解:过A 作AC⊥BD 于点C.在Rt △ACD 中,根据题意得:∠ADC=60°,∠DAC =30°,在Rt △ABC 中,∠ABC =30°,∠BAC =60°,∴∠BAD =30°.∴AD =BD =12.∴AC =AD·sin 60°=63≈10>8,所以没有危险.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交流预展】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展示提升】知识模块一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知识模块二 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模块三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1.在△ABC 中,∠C =90°,若∠B=2∠A,则cos B 的值为( D )A . 3B .33C .32D .122.已知cos α=32,且β=90°-α,则tan β=;若3tan α-2cos 30°=0,则锐角α=__30°__. 3.如图所示,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cm ,DE ⊥AB ,垂足为E ,sin A =3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①②③__(填序号).①DE =3cm ②BE=1cm ③菱形的面积为15cm 2④BD=210cm4.如图,为了测量某山AB 的高度,小明先在山脚下C 点测得山顶A 的仰角为45°,然后沿坡角为30°的斜坡走100米到达D 点,在D 点测得山顶A 的仰角为30°,求山AB 的高度.(参考数据:3≈1.73)解:过D 作DE⊥BC 于E ,作DF⊥AB 于F ,设AB =x ,在Rt △DEC 中,∠DCE =30°,CD =100,∴DE =20,CE =50 3.在Rt △ABC 中,∠ACB =45°,∴BC =x.则AF =AB -BF =AB -DE =x -50,DF =BE =BC +CE =x +50 3.在Rt △AFD 中,∠ADF =30°,tan 30°=AF FD, ∴x -50x +503=33.∴x =50(3+3)≈236.6. 答:山AB 的高度约为236.6米。
XJ湘教版 初三九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导学案)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优质导学案 分课时)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 4.1 正弦和余弦第1课时 正弦【学习目标】1.学会什么是正弦?2.会根据正弦的定义去计算。
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 )概念难点: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预习导学】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
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探究展示】 (一)合作探究(1)如图,任意画一个Rt △ABC ,使∠C=90o ,∠A=45o ,计算∠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45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2)如图,△ABC 和△DEF 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D= α . ∠C=∠F=90°,则DEEFAB BC =成立吗?为什么?αα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也是_____________。
自学课本110页探究 (二)展示提升1.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 BC=3,AB=5. (1)求sinA 的值; (2)求sinB 的值.2.如何求sin 45°的值?如图所示,构造一个Rt △ABC ,使∠C=90°,∠A=45° 求sinA 的值3.如何求sin 60°的值?如图所示,构造一个Rt △ABC ,使∠B=60°, (1)求sinA 的值; (2)求sinB 的值.4.计算:o o o 60sin 45sin 230sin 22+-【知识梳理】1.正弦的定义是什么?2.一个锐角的正弦只和什么有关?跟什么无关?【当堂检测】1.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 BC=5,AB=13.(1)求sinA 的值; (2)求sinB 的值.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 (3,4),连接OP ,求OP 与x 轴正方向所夹锐角 α的正弦值.3.计算(1)o o 45sin 60sin 22+ (2)1-2o o 60sin 30sin【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样的困惑?4.1 正弦和余弦第2课时 特殊角的正弦、用计算器求锐角的正弦学习目的:1、会推导300、450、600的正弦值。
XJ湘教版 初三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电子教案)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分课时 含反思)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 4.1 正弦和余弦第1课时 正 弦1.理解并掌握锐角正弦的定义.2.在直角三角形中求锐角的正弦值.(重点)一、情境导入牛庄打算新建一个水站,在选择水泵时,必须知道水站(点A )与水面(BC )的高度(AB ).斜坡与水面所成的角(∠C )可以用量角器测出来,水管的长度(AC )也能直接量得.你能求出它的高度(AB )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锐角的正弦的概念在Rt △ABC 中,∠C =90°,则sin B =( ) A.AC AB B.AB BC C.AB AC D.BC AB解析:由正弦的概念可得sin B =ACAB,故选A.方法总结:正确理解锐角的正弦的概念,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帮助解题.探究点二:已知直角三角形的边求锐角的正弦值在Rt △ABC 中,∠ABC =90°,AB =3,BC =4,则sin A = W. 解析:在Rt △ABC 中,∠ABC =90°,∴斜边AC =AB 2+BC 2=32+42=5,∴sin A =BC AC =45,故填45.方法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sin α=角α的对边斜边,在解题时运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即可完成解答.探究点三:构造直角三角形求锐角的正弦值如图所示,P 为∠α的边OM 上的一点,且P 点的坐标为(3,4),则sin α的值是( )A.35B.45C.34D.43解析:过P 作P A ⊥x 轴,垂足为A ,则OA =3,P A =4,∴OP =OA 2+P A 2=5,∴sin α=P A OP =45,故选B. 方法总结:解此类题时,首先要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出合适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正弦的定义求锐角的正弦.三、板书设计锐角的正弦⎩⎪⎪⎪⎨⎪⎪⎪⎧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α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α的正弦. 记作sin α,sin α=∠α的对边斜边性质:α确定的情况下,sin α为定值,与△ABC的大小无关基本题型⎩⎪⎨⎪⎧已知各条件在直角三角形中求正弦构造直角三角形求锐角的正弦值教学过程中,通过联系生活实例来引入新的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尝试发现生活中同类型的问题,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快速切入主题.在合作探究环节用基础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本概念,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第2课时 特殊角的正弦值、用计算器求锐角的正弦值1.学习并掌握一些特殊锐角的正弦值.(重点)2.学会利用计算器求锐角的正弦值或根据正弦值求锐角.一、情境导入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讨论,我们明白了锐角的正弦值的概念,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直角三角形,就拿我们手边的直角三角板为例.观察并测量直角三角板各边长,你能否发现其锐角正弦值存在的特殊性?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特殊角的正弦值在Rt △ABC 中,∠C =90°,sin A =12,则∠A = W.解析: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知sin30°=12,∠A 为锐角,∴∠A =30°,故填30°.方法总结:在锐角三角函数中有一些特殊的角,我们需要牢记这些特殊的角,在解题时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探究点二:利用计算器求已知锐角的正弦值或根据正弦值求锐角 【类型一】利用计算器求已知锐角的正弦值计算sin44°≈ W.(精确到0.0001)解析:按键,再依次按键,则屏幕上显示结果为0.69465837.故填0.6947. 方法总结:在使用计算器计算已知角度的正弦值时,要注意按键顺序.在计算非整数角度锐角三角函数时,也可以把分,秒转化为度输入.【类型二】利用计算器根据正弦值求锐角若sin A =0.5018,则∠A ≈ W.(精确到0.1°)解析:按键顺序为,屏幕显示结果为30.119158.故填30.1°.方法总结:在使用计算器求锐角时,要注意按键顺序.三、板书设计锐角的正弦⎩⎪⎪⎪⎪⎨⎪⎪⎪⎪⎧特殊角的正弦值⎩⎪⎨⎪⎧sin30°=12sin60°=32sin45°=22使用计算器解决锐角的正弦问题⎩⎪⎪⎨⎪⎪⎧已知角求正弦值按键顺序数值结果已知正弦值求角按键顺序数值结果本次教学是在上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衍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联系,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规律方法.在合作探究环节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3课时余 弦1.理解并掌握锐角余弦的定义并能够进行相关运算.(重点,难点)2.学会利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余弦值或根据余弦值求锐角.一、情境导入通过前几个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否也是一个常数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锐角余弦的定义在Rt △ABC 中,∠C =90°,AC =5,AB =7,则cos A = W.解析:由题可知,在Rt △ABC 中,cos A =AC AB =57,故填57.方法总结:正确理解锐角的余弦的概念,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确定斜边和邻边,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帮助解题.探究点二:特殊角的余弦值计算:2cos45°+sin60°- 2.解析:cos45°=22,sin60°=32,代入求解. 解:原式=2×22+32-2=32. 方法总结:0°,30°,45°,60°,90°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要牢记,有助于我们解题.探究点三:互余两角的正弦与余弦的关系已知∠α+∠β=90°,若sin α=0.4321,则cos β= W.解析:∵∠α+∠β=90°,∴由正余弦的关系得sin α=cos β,∴cos β=0.4321,故填0.4321. 方法总结:对于任意锐角α,有sin α=cos (90°-α),根据公式,我们能快速求解. 探究点四: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余弦值或根据余弦值求锐角【类型一】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余弦值用计算器求cos44°的结果(精确到0.01)约是( )A.0.90B.0.72C.0.69D.0.719解析:按键,再依次按,则屏幕上显示结果为0.7193398.故选B. 方法总结:在使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时,要注意按键顺序.【类型二】用计算器根据余弦值求锐角若cos α=0.5273,则锐角α≈ W.(精确到0.1°)解析:按键顺序为,屏幕显示结果为58.17679243.故填58.2°.三、板书设计锐角的余弦⎩⎪⎪⎨⎪⎪⎧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α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α的余弦. 记作cos α,cos α=∠α的邻边斜边性质:类似正弦性质基本题型⎩⎪⎨⎪⎧给定条件求余弦构造直角三角形求余弦用计算器解决问题⎩⎪⎨⎪⎧已知角求余弦值已知余弦值求角本次教学是对前面课时内容的进一步扩充,知识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情景导入环节可以借助类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本课时还需要对现阶段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夯实基础.4.2 正 切1.理解并掌握锐角的正切的定义并能够进行相关运算.(重点,难点)2.学会利用计算器求锐角的正切值或根据正切值求锐角.一、情境导入根据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可以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α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α的正弦,锐角α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α的余弦.同样的,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和斜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勾股定理.你能否根据所学知识猜想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和余弦与正切之间的数量关系?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正切的定义在Rt △ABC 中,AC =3,BC =4,AB =5,则tan B 的值是( )A.34B.43C.35D.45解析:tan B =AC BC =34,故选A.方法总结:根据三角形锐角正切的概念,正确判断边和角的关系.探究点二:特殊角的正切值计算sin30°+cos30°·tan60°.解:原式=12+32×3=12+32=2.方法总结:分别把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探究点三:同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关系在△ABC 中,∠C =90°,sin A =35,则tan A ·cos A 的值是 W.解析:因为tan A =sin A cos A ,所以sin A =tan A ·cos A =35,故填35.方法总结:根据公式tan α=sin αcos α求解.探究点四:用计算器求锐角的正切值或根据正切值求角 【类型一】用计算器求锐角的正切值用计算器计算tan44°的结果(精确到0.01)约是( ) A.0.97 B.0.72 C.0.69 D.0.965解析:按键,再依次按键,则屏幕上显示结果为0.9656887748.故选A. 方法总结:在使用计算器计算已知角度的正切值时,要注意按键顺序.在计算非整数角度锐角三角函数时,也可以把分,秒转化为度输入.【类型二】用计算器根据正切值求锐角若tan α=0.8573,则锐角α≈ W.(精确到0.1°)解析:按键顺序为,屏幕显示结果为40.606484.故填40.6°.方法总结:已知正切值使用计算器求角度时,要注意按键顺序.三、板书设计锐角的正切⎩⎪⎪⎪⎪⎨⎪⎪⎪⎪⎧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α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tan α=∠α的对边∠α的邻边特殊角的正弦值tan30°=33,tan60°=3,tan45°=1性质⎩⎪⎨⎪⎧联系:正弦和余弦 tan α=sin αcos α tan α·tan (90°-α)=1增减性:锐角α,β,若α<β, 则tan α<tan β取值范围:若角α为锐角,则tan α>0基本题型:用计算器解决正切问题本课时内容是对前几课时所学知识进一步的延伸变换,在情景导入部分适当引导,学生即能够理解,在合作探究环节依旧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4.3 解直角三角形1.了解并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2.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并能熟练解题.(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在直角三角形中,除了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两个锐角.尝试探究已知哪些元素能够求出其他元素.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解直角三角形在Rt △ABC 中,∠C =90°,AC =6,AB =22,解这个三角形.解析:本题已知斜边AB 和直角边AC ,求另一个直角边和两锐角∠A ,∠B .解:在Rt △ABC 中,BC =AB 2-AC 2=(22)2-(6)2= 2.∵sin A =BC AB =222=12,且∠A 为锐角,∴∠A =30°,∠B =90°-∠A =60°. 方法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除了直角外的5个元素,只要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利用关系式,就可以求出其他3个未知元素.探究点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边、角 【类型一】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边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AB =6,cos B =23,则BC 的长为( )A.4C.15313D.12313解析:∵cos B =BC AB =23,设BC =2x ,则AB =3x =6,∴x =2,∴BC =2x =4.故选A.方法总结:解此类题型时,首先利用三角函数求出边边关系,再根据已知条件或勾股定理求解.【类型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角在Rt △ABC 中,∠C =90°,AB =2,AC =1,那么∠B 为( ) A.60° B.60°或120° C.30°或150° D.30°解析:在Rt △ABC 中,∠C =90°,sin B =AC AB =12,∠B 为锐角,∴∠B =30°.故选D.方法总结:解此类问题时,首先利用已知边求出角的三角函数值,再求角的度数.三、板书设计解直角三角形⎩⎪⎪⎪⎪⎨⎪⎪⎪⎪⎧依据⎩⎪⎪⎨⎪⎪⎧1.勾股定理:a 2+b 2=c 22.两锐角互余:∠A +∠B =90° =∠C3.锐角的三角函数:tan A =sin Acos A=ab ,sin A =ac ,cos A =bc, tan (90°-A )=b a基本题型⎩⎪⎨⎪⎧解直角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边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角解法:只要知道五个元素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余下的三个未知元素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归纳整合成为一个知识网络,能够清楚认识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接下来综合应用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把握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牢牢把握基础知识.4.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1课时 仰角、俯角问题1.巩固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2.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仰角和俯角的问题.(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秋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娱乐器材,如图所示是秋千的简图,秋千拉绳(OA )的长为3m ,静止时秋千踏板(B ,大小忽略不计)距离地面的距离(BE )为0.5m ,秋千向两边摆动时,若最大的摆角(摆角是指秋千拉绳与铅垂线的夹角∠AOB 或∠COB )约为52°.你能否通过所学知识求出秋千踏板与地面最大距离约为多少?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仰角、俯角问题 【类型一】仰角问题如图所示,为了测量山高AC ,在水平面点B 处测得山顶A 的仰角是( )A.∠AB.∠ABCC.∠ABDD.以上都不对 解析:B.方法总结:解此类问题,要弄清仰角的概念,即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类型二】俯角问题如图,飞机A 在目标B 正上方1000m 处,飞行员测得地面目标C 的俯角为30°,则地面目标B ,C 之间的距离是 W.解析:由题意可知,在Rt △ABC 中,∠B =90°,∠C =∠CAD =30°,AB =1000m ,∴BC =AB tan C =1000tan30°=10003(m ),故填10003m. 方法总结:解此类问题,首先要找到合适的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解直角三角形.探究点二:有关张角、夹角问题 【类型一】张角问题如图,某人站在楼顶观测对面的笔直的旗杆AB ,已知观察点C 到旗杆的距离(CE的长度)为8m ,测得旗杆顶的仰角∠ECA 为30°,旗杆底边的俯角∠ECB 为45°,那么,旗杆AB 的高度是( )A.(82+83)mB.(8+83)mC.(82+833)mD.(8+833)m解析:由题意可知,在Rt △BCE 中,CE =8m ,∠ECB =45°,∴BE =CE ·tan ∠ECB =8×tan45°=8(m ).∴AE =EC ·tan ∠ACE =8×tan30°=833(m ),∴AB =AE +BE =(8+833)m.故选D.方法总结:解此类问题,要作好辅助线,将问题分为仰角和俯角两个问题来解直角三角形.【类型二】夹角问题如图所示,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置在直线AB 上的点O 处,使斜边CD ∥AB ,则∠α的余弦值为 W.解析:在Rt △COD 中,∠C =30°,∠D =60°,∵CD ∥AB ,∴∠α=∠D =60°,∴cos α=12.故填12.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的有关夹角的问题,解题时要灵活运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三、板书设计本次教学过程中涉及实际应用问题,在合作探究环节可引导学生探究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模型,从这些数学模型中总结规律并积累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第2课时坡度问题1.理解并掌握坡度、坡比的定义.2.学会用坡度、坡比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在现实生活中,测量某些量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某斜面的截面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分别选取不同的点进行测量,从F处进行测量和从A处进行测量的数据如图所示.你能否通过所学知识求得该坡面的铅直高度?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坡度(坡比)问题【类型一】根据已知条件求坡面距离如图所示,在平面上种植树木时,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为4m ,如果在坡度为0.75的山坡上种树,也要求株距离为4m ,那么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为( )A.5mB.6mC.7mD.8m解析:由题知,水平距离l =4m ,i =0.75,∴垂直高度h =l ·i =4×0.75=3(m ),∴坡面距离为32+42=5(m ).故选A.方法总结:解此类题,首先根据坡度的定义,求得水平距离或垂直高度,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坡面距离.【类型二】根据已知条件求坡度一辆汽车从坡底走到坡顶共用30s ,车速是2m/s ,汽车行驶的水平距离是40m ,则这个斜坡的坡度是 W.解析:坡面距离为30×2=60m ,水平距离为40m ,∴垂直高度为602-402=205(m ),∴坡度i =205∶40=5∶2.方法总结:根据坡度的定义i =hl ,解题时需先求得水平距离l 和垂直高度h ,故填5∶2.探究点二:方位角问题如图所示,某渔船上的渔民在A 处看见灯塔M 在北偏东60°方向,这艘渔船以28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30分钟到B 处,在B 处看见灯塔M 在北偏东15°方向,此时灯塔M 与渔船的距离是( )A.72海里B.142海里C.7海里D.14海里解析:作BN ⊥AM ,垂足为N ,由题意知,在Rt △ABN 中,∠BAN =30°,AB =14海里,∴BN =AB ·sin30°=7(海里),∴在Rt △BMN 中,∠MBN =45°,BN =7海里,∴MB =BN cos45°=722=72(海里).故选A. 方法总结:这类题目,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然后将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最后解直角三角形.三、板书设计本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强调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解决问题.此类与实际应用练习结合紧密的知识,能更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XJ)教案 第4章复习2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小结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 掌握解直角三角形,并能根据题意把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元素,化归到某个直角三角形中加以解决。
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含有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并能给予解决。
2. 通过问题探究和解决,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培养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 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重点:把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元素,化归到某个直角三角形中加以解决。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过程(一)知识点整理 1.在Rt ⊿ABC 中,∠C=90°,AC=5,AB=13,则tanA=BC2.在⊿ABC 中, ∠A=60°,AB=2cm,AC=3cm, 则S ⊿ABC =3.某飞机A 的飞行高度为1000米,从飞机上看 机场指挥塔B 的俯角为60°,此时飞机与机场指挥塔的距离为 米。
4.一段斜坡的垂直高度为8米,水平宽度为16米,则这段斜坡的坡比i=(二)例题讲解例1.已知: ⊿ABC 中,∠ACB=135°, ∠B=30°,BC=12,求BC 上的高。
BA C 2 3 60°问题1;若把AD看作是某电视塔的高,B,C看作是两个观测点, 30°, 45°分别是这两个观测点测得的两个仰角,并测得BC=12米 ,求电视塔的高度。
问题2:海中有一小岛A,它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处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60°,航行12海里到达C点,这时测得小岛A在东北方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方向,继续向东捕捞,有没有触礁的危险?例2. 有一段长为1公里的防洪堤,其横断面为梯形ABCD ,AD ∥BC,堤高为6米,迎水坡AB 的坡度i 1=1:2,为了增强抗洪能力,需要将迎水坡的坡面铺石加固,使堤面AD 加宽2米(即AE=2米),坡EF 的坡度i 2=1:2.5,那么完成这一工程需要铺石多少立方米?(三)课堂小结请你谈谈本节课有何收获? E i 1=1:22 Ai 2=1:2.5DC B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正弦和余弦【学习目标】:1. 知道三角形内角的对边、邻边和斜边的含义,记住正弦的定义.2. 会构造直角三角形,求30︒、45︒、60︒的正弦函数值,并能用定义利用计算器求任意角的正弦值.3. 通过探索发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验学习】: 一、新知探究阅读教材第109~113页的内容,自主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BC ⊥AC ,HG ⊥AC ,EF ⊥AC ,当A ∠在不同直角三角形中时,A ∠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是一个固定值?2. 请写出正弦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1)正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α的 的比叫做角α的 正弦 ,记作 .即 =α角的对边斜边.(2)表示下列角的正弦:A ∠的正弦记作:____________; ABC ∠的正弦记作:_____________; 37︒角的正弦记作:___________; ∠α记作的正弦的平方:___________. 3. 如图,Rt ABC ∆中,若90C ∠=︒.(一般的,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则sin A =__________;sin B =__________(用含a 、b 、c 的代数式表示).4. 请求出sin 30︒,sin 45︒,sin 60︒的值?5.学会用计算器计算非特殊角的正弦值.sin50°=__________ sin75°=__________二、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1.如下两图,分别求出每图的sin ,sin A B 的值?① ②CBA68C B A 5 13HG FEBC AA第3题B C2. 已知在ABC ∆中,4=AC ,3=BC ,5=AB ,求A sin 的值.3.如图,在Rt ABC ∆中,若90C ∠=︒,10AB =,2sin 5A =,求BC 的长度?四、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 1.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sin α=( )A.B.2 C D .不存在2. 如图,ABC ∆中,若30C ∠=︒,6AB =,4AC =,求sin B 的值.【当堂检测】:1. 如图,在ABC Rt ∆中,若︒=∠90C ,3=BC ,5=AC ,则s i n ____,s i n ____.A B ==2. 如图,点P 是α∠的边上一点,且点P 的坐标为(2,3),则αsin =__________.第1题图 第2题图3. 如图,某河道要建造一座公路桥,要求桥面离地面高度AC 为3米,引桥的坡角∠ABC 为α,引桥面AB 的长是_______米(用α表示).AB C A B CA BC【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链接】: 神奇的正弦函数图像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那么正弦函数sin y x =(x 取任意角度)的图像又是什么样子呢?下面使用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像.大家看看,是不是很像波浪啊!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例如正弦波(物理中的某种频率的信号的波形是数学上的正弦曲线而得名),正弦波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讯,工业自动控制,测量表计, 以及高频加热,超声波探伤等等方面.还有物理中的正弦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有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交流电,又称交变电流.【课后精练】:1. 如图,则sin A =__________;sin B =__________.2. 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 A .34 B .43 C .35 D .453. △ABC 中,若∠C =90°,BC =2,2sin 3A =,则边AC 的长为____________.4.1正弦和余弦(2) 【学习目标】:1. 类比正弦的定义得到余弦的定义,并能构造直角三角形求30︒、45︒、60︒的余弦值.2. 会根据正弦、余弦定义得到它们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 通过分析与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体验学习】:CB A 815α一、新知探究阅读教材第113~115页的内容,自主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BC ⊥AC ,HG ⊥AC ,EF ⊥AC ,当A ∠在不同直角三角形中时,A ∠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2. 类比正弦,请你写出余弦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3. 一起找找正弦与余弦之间关系,在t R ABC 中:sin ___________,cos _____________;sin ___________,cos _____________.A B B A ====你发现了什么?4.对于对于任意锐角α的正弦和余弦,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关系?(1)sin cos α= cos sin α=(2)你能说明对于任意锐角A ,一定有22sin cos 1A A +=成立吗?你能根据定义简单证明吗?4. 学会用计算器计算非特殊角的余弦值cos35°=_____________ cos47°=______________二、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1. 在小组内探究特殊角的余弦值、正弦值(不使用计算器,可以用根号表示).0cos30= 0cos 45=_________ 0cos60=HG FE BCAsin 30︒= __________ sin 452. 已知ABC ∆中,8,6,10AC BC AB ===,求sin ______,cos ______A A ==.3. 在Rt ABC ∆中,90C ∠=︒,4AC =,4cos 5A =,则AB 的长为( ) A.3 B.4 C.5 D.64. 已知90αβ∠+∠=︒,若sin 0.5354α=,则cos β=5. 计算:︒+︒-︒30cos 345cos 260cos 42四、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1. 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锐角A 的余弦值( ) A.扩大为原来的3倍 B.不变C.缩小为原来的3倍D.扩大为原来的2倍2. 已知如图,在ABC ∆中,7=AB ,5=BC ,ABC ∆的面积为14.求cos BAC ∠的值.【当堂检测】:1. sin 302cos 45︒+︒=A B C2. ABC ∆中,若21sin cos 02A B ⎫-+=⎪⎪⎝⎭,A ∠,B ∠是锐角,则ABC ∆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3. 等腰ABC ∆中,5==AC AB ,8=BC ,试求底角B ∠的正弦和余弦值.【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链接】: 三角函数小知识三角函数中有许多符号,其中sin ,cos ,tan ,cot ,sec ,csc 是最重要的符号,但是在这些符号使用以前,人们都是用文字来进行叙述的,这样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渐渐地用符号来代替它们.正弦的符号开始记为sin e ,这一词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但是最早把它应用于三角函数上面的是雷基身蒙坦,他是15世纪西欧数学界的领导人物,在他1464年著的《论各种三角形》一书中,首先使用了“sin e ”这本书是专门讲三角学脱离了天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数学分支.【课后精练】:1.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求αsin ,αcos .2. 在Rt ABC ∆中,90C ∠=︒,下列各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sin cos A B =B.cos sin A B =C.sin sin A B =D.1cos sin 22=+A A3. 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上底30CD =,高为16,底角的余弦值为35,求下底AB .4.2 正切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正切的含义,了解计算一个锐角的正切值的方法.A BCD2. 能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以及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进行简单的计算.【体验学习】:一、新知探究阅读教材第117~119页的内容,自主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 通过阅读教材117页的“探究”,我们发现∠α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是一个常数,因此你能类比正弦和余弦的定义,给出一个锐角的正切定义吗?2. 你能否结合图形,用三角形的三边表示∠A,∠B3. 你能利用图形求出︒30tan,︒45tan,︒60tan的值吗?5. 学会用计算器计算非特殊角的正切值.︒35tan=______________ tan75︒=_______________三、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1. 计算:4sin304560︒2.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求sin,cos,tanααα.cbaABC3. 等腰ABC ∆中,10AB AC ==,16BC =,试求底角B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四、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1. 如图,一根旗杆在一次强台风中被吹断,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角,触地点到旗杆底部的距离m BC 6=,求这根旗杆折断前的高度.(答案保留根号)2. 如图,在ABC Rt ∆中,︒=∠90C ,AM 是BC 边上的中线,53sin =∠CAM ,求B t a n 的值.【当堂检测】:1. 如图,在ABC ∆中,90C ∠=︒,5BC =,13AB =,求 B tan 的值为___________.2. 计算:︒⋅︒-︒60cos 30sin 45tan3. 如图,在Rt ΔABC 中,∠C=90°,BC =12,tan AA C B【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链接】:正弦、余弦、正切值的特殊关系1.正、余弦、正切值随锐角大小的变化(即增减性):正弦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减小,正切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增大. 2.同角的正弦,余弦,正切间的关系: (1)平方和的关系:1cos sin 22=+A A .(2)大小比较:当︒<<︒450A 时,A A sin cos >. 当︒<<︒9045A 时,A A sin cos <. (3)正切、余切与正弦、余弦间的关系:αααcos sin tan =【课后精练】:1. 如图,在Rt△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已知CD =5,AC =6,则tanB 的值是( )A.54 B. 53C. 43D. 342. 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 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则tan ∠ACB 的值为( ) A.31 B. 21C.22D. 3 3.计算:1112sin 60tan 602-⎛⎫+-︒⋅︒ ⎪⎝⎭4. 某课外活动小组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当太阳光线与地面成35°角时,旗杆AB 在地面上的投影BC 的长为20米(如图).求旗杆AB 的高度.(sin35°≈0.6,cos35°≈0.8,tan35°≈0. 7)4.3解直角三角形 【学习目标】1. 知道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学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2. 综合运用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验学习】: 一、新知探究阅读教材第121~122页的内容,自主探究,结合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2.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3. 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4. 每一组条件,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与小组成员所画的直角三角形进行交流比较. (1)一个锐角30︒;(2)一个锐角30︒,它的邻边长为3cm ;(3)一个锐角30︒,它的对边长为3cm ; (4)一个锐角30︒,斜边长为cm 6; (5)斜边长为cm 5,一直角边长为cm 4.如果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算一个,那么根据每一组条件,我们画出了多少个直角三角形? 从这些问题的结论你能猜想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正确吗?5. 如果知道的2个元素都是角,那么能求出直角三角形的边吗?6. 在Rt ABC ∆中,90C ∠=︒,30A ∠=︒,10=AB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在这个问题中,除直角外,已知 和 , 要求出 和 .二、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1. Rt ABC ∆中,若90C ∠=︒,10a =,210=c ,求b 、B ∠ 、A ∠.cb a A BCca A BC2. Rt ABC ∆中,若90C ∠=︒,10b =,30B ∠=︒,求A ∠、a 、c三、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在Rt ABC ∆中,︒=∠90C ,31sin =B ,D 是BC 上一点,45ADC ∠=︒,4AC cm =,求BD 的长.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M(2,0),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N ,且60OMN ∠=︒.求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当堂检测】:1. 如右图是教学用直角三角板,边AC =30cm ,∠C=90°,tan∠BAC=33,则边BC 的长ABCD( ).A. 303cmB. 203cmC.103cmD. 53cm2. 在Rt ABC ∆中,90C ∠=︒,cos A =b =a = . 3. Rt ABC ∆中,︒=∠90C ,10=c ,︒=∠30B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链接】: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课后精练】:1. 在Rt ABC ∆中,90C ∠=︒,2AB =,1AC =,则B ∠= ,BC = ,A ∠= .2. 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比为1,则底角为 ,顶角为 .3. 已知ABC ∆中,45,30,3B C BC ∠=︒∠=︒=+AB 的长.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 【学习目标】1. 在实际情境中,知道仰角、俯角、方位角的意义.2. 学会运用仰角、俯角、方位角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构建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数学模型. 【体验学习】: 一、新知探究生活中,我们将视线和水平线的夹角称为视角,视角可分为仰角和俯角.其中视线在水平线上的角叫作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作俯角(如下图). 你能说出下左图中的仰角和俯角分别是哪个?二、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1. 如图,电线杆AB 的中点C 处有一标志物,在地面D 处测得标志物的仰角为45°,若点D 到电线杆底部点B 的距离为a ,则电线杆AB 的长可表示为( ) A. a B. a 2 C.a 23 D. a 252. 如图,为了测量建筑物CD 的高度,用测量仪器在离建筑物CD 的底部C 处252米的B 处,测得D 处的仰角为37︒,测量仪器BA 的高度为1.5米,求建筑物CD 的高度(已知5337sin =︒,5437cos =︒,4337tan =︒).视线三、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青青草原上,灰太狼每天都想着如何抓羊,而且是屡败屡试,永不言弃.(如下图所示)一天,灰太狼在自家城堡顶部A 处测得懒羊羊所在地B 处的俯角为60︒,然后下到城堡的C 处,测得B 处的俯角为30︒.已知40AC =米,若灰太狼以5/m s 的速度从城堡底部D 处出发,几秒钟后能抓到懒羊羊?(结果精确到个位)【当堂检测】: 1. 如图,河对岸有一铁塔AB ,在C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向铁塔前进16米到达D 处,在D 处测得A 的仰角为45︒,求铁塔AB 的高.(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73.13≈,41.12=)【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链接】:要在宽28米的海堤公路边安装路灯,路灯的灯臂长为3米,且与灯柱成120︒的角,路灯利用圆锥形的灯罩的轴线与灯臂垂直,当灯罩的轴线通过公路路面的中线时,照明效果最理想,问:应设计多高的灯柱,才能取得最理想的照明效果?60º 30ºAB C D AC D B A E BCD【课后精练】:1. 如图,测量河宽AB (假设河的两岸平行),在C 点测得︒=∠30ACB ,在D 点测得︒=∠60ADB ,又CD=60m ,则河宽AB 为_____________m.(结果保留根号)2. 如图,△ABC 中,B cos =22,C sin =53,AC =5, 则△ABC 的面积是( )A .221B .12C .14D .213. 如图,线段AB 、CD 分别表示甲、乙两建筑物的高,AB ⊥BC ,DC ⊥BC ,从B 点测得D 点的仰角α为60°,从A 点测得D 点的仰角β为30°,已知甲建筑物高AB=36米. (1)求乙建筑物的高DC ;(2)求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BC (结果精确到0.01米). (参考数据:414.12≈,732.13≈)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2) 【学习目标】1. 知道坡角、坡度的有关概念,学会用坡角、坡度解决实际问题.2. 在实际情境中,知道方位角的意义.3. 进一步掌握坡角、坡度、方位角在测量中的应用,积累设计数学活动的经验. 【体验学习】: 一、新知探究阅读教材第127~129页的内容,自主探究,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 如何用数量来反映哪个山坡陡呢?2. 如何求一个山坡的坡度呢?3. 坡度i 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在描述方位时,通常先确定一个方位中心,根据方位中心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如上右图所示,OA 的方向角表示为北偏东30︒,即30NOA ∠=︒.那么,你能将OB 、OC 、OD 表示的方向角分别说出来吗?东二、基础演练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1. 山坡与水平面成30︒的倾斜角,小王上坡走了80米,则他上升了 米,坡度是 .2. 某水库大坝某段的横断面是等腰梯形,坝顶宽6米,坝底宽126米,斜坡的坡度1=i ∶3,则此处大坝的坡角是 ,坝高是 米.3. 若某人沿坡度1i =∶1的斜坡前进100米,则此坡面的坡角是 ,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高 米.4. 如图,一艘轮船航行到B 处时,灯塔A 在船的北偏东60︒的方向,轮船从B 处向正东方向航行1200m 后到达C 处,此时灯塔A 在船的正北方向.求此时C 处与灯塔A 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三、综合提升先尝试独立解决,再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 庞亮和李强相约周六去登山,庞亮从北坡山脚C 处出发,以24米/分的速度攀登,同时,李强从南坡山脚B 处出发.如图,已知小山北坡的坡度3:1=i ,山坡长为240米,南坡的坡角是45°,问李强以什么速度攀登才能和庞亮同时到达山顶A?(将山路AB 、AC 看成线段,结果保留根号).【当堂检测】:1. 山坡与地平面成30︒的倾斜角,某人向上直走60米,则他上升 米,坡度是 .2. 学校校园内有一小山坡AB ,经测量,坡角︒=∠30ABC ,斜坡AB 长尾12米,为方便学生行走,决定开挖小山坡,使斜坡BD 的坡比是1:3(即为CD 与BC 的长度之比),A 、D两点处于同一铅锤线上,求开挖后小山坡下降的高度AD.3.如图,A 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 城的正西方300千米处,以每小时千米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BF 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的范围内是受这次台风影响的区域. (1)问A 城是否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2)若A 城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那么A 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学后反思】: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链接】:今年“五一”假期,我校1005班数学活动小组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他们从山脚下A 点出发沿斜坡AB 到达B 点,再从B 点沿斜坡BC 到达山顶C 点,路线如图所示.斜坡AB 的长为1040米,斜坡BC 的长为400米,在C 点测得B 点的俯角为30︒.已知A 点海拔121米,C 点海拔721米,你能计算出B 点的海拔高度吗?【课后精练】: 1. 斜坡的坡度是1α的度数为2. 河堤横截面如图所示,堤高5BC =米,迎水斜坡AB 的长为10米, 则AC = 米,斜坡AB 的坡度i = .3. 如图,一天,我国一艘邮政船航行到A 处时,发现正东方的我海领域B 处有一艘可疑渔船,正在以12海里/小时的速度向西北方向航行.我渔政船立即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1.5小时后,在我领海区域C 处截获可疑渔船.问我渔政船的航行路程是多少海里?(结果保留根号).答案: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改动题目的答案) 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 课后精炼:1. 3303. 解:(1)过点A 作AE ⊥CD 于点E .根据题意,得∠DBC=α∠=60°,∠DAE=β∠=30°,AE=BC ,EC=AB=36. 设DE=x ,则DC=DE+EC=x +36. 在Rt △AED 中,tan ∠DAE=tan30°=AEDE, ∴AE=x 3,∴BC=AE=x 3. 在Rt △DCB 中,tan ∠DBC=tan60°=BCDC, ∴xx 3363+=,∴3x =x +36,x =18,经检验x=18是原方程的解. ∴DC=54(米).答:乙建筑物的高DC 为54米; (2)∵BC=AE=x 3,x =18,∴BC=183⨯=18×1.732≈31.18(米). 答: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BC 为31.18米.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2)当堂检测:3. 解:在Rt △ABC 中,∠ABC=30°, ∴AC=21AB=6,BC=ABcos ∠ABC=12×23=36,∵斜坡BD 的坡比是1:3,∴CD=31BC=32, ∴AD=CD AC -=326-.答:开挖后小山坡下降的高度AD 为(326-)米.课后精炼:3. 解:如图:作CD ⊥AB 于点D ,垂足为D ,∵在直角三角形BCD 中,BC=12×1.5=18海里,∠CBD=45°, ∴CD=BC •sin45°=18×22=29海里, ∴在直角三角形ACD 中,AC=CD ÷sin30°=29×2=218海里, 故我渔政船航行了218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