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燃烧学论文

合集下载

高明——燃烧学论文

高明——燃烧学论文

《燃烧学》课程论文姓名:高明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2班学号:20080390205指导老师:赵金辉日期:2011年12月19日空调节能新途径探索之红外终端空调智能万用遥控器高明[论文摘要]本产品着眼于实验室、办公区等场所在无人情况下空调依旧运行耗能,传统空调制冷过程无法实现分况智能变速等问题,在保持空调原有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对空调遥控装置进行了改进,融入当今市面上发展成熟、成本低廉的红外感应技术、温度检测技术、单片机智能分析技术、GSM通讯技术、万能遥控技术等模块,利用智能遥控装置感应室内情况并即时向空调发出命令,使中央空调制冷量合理分布、家用空调运行功率得以智能调节,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红外感应;空调;遥控器;智能;万用Infrared terminal air conditioning intelligent multi-purpose remote control[Abstract] This product focuses on cases such as when offices and laboratories are void while the air condition is still running, the traditional energy air-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process cannot achieve the instant points and vary with it.The product was improved on the basis of its original refrigeration system of air condition, remoting control device on the market in the mature and cheap infrared sensing technology, temperatur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telligent analysis technology, the SI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so on.By using intelligent remote control device module, induction indoor circumstance and instant to air conditioning gave an order and makes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and home air-conditioners running power to regulate,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telligent energy-saving.[Key words]Inductive; Air conditioning; Remote; Intelligent; usb0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种电器也日益普及。

燃烧学—第3章1

燃烧学—第3章1

ln
Pc T
2 0

A T0
B
——谢苗诺夫方程
安全工程学院:齐黎明
18
《燃烧学》--第三章
着火条件的一些基本规律 1、T0与xA的关系( Pc不变):
T0 T0
着火
存在爆炸的浓度极限 温度升高,浓度极限范围增大, 反之减小。 温度下降至某一值,系统失去 爆炸性——存在爆炸的温度极限
x2 100% xA
3.2 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
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 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的应用 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的局限性
安全工程学院:齐黎明
7
《燃烧学》--第三章
1.基本思想: 某个反应体系在初始条件下,进行缓慢的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产生热量,同时向环境散 热,当产生的热量大于散热时,体系的温度升 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产生更多的热量,反 应体系的温度进一步升高,直至着火燃烧。
安全工程学院:齐黎明
12

E RT
散热速度q2与混合气温度之间是直线函数关
e
《燃烧学》--第三章
q
q1
C
q2
A
B T
T01 T02 T03
dq 1 dT dq 2 dT
着火的临界条件:2条曲线相切于B点。
q1 q 2

放热和散热曲线相切于B点——自燃的临界状态 TB——自燃温度(自燃点) T02——自燃临界环境温度Ta,cr
E / RT
散热速率
q2 S (T T0 )
安全工程学院:齐黎明
11
《燃烧学》--第三章
式中α为通过器壁的传热系数,S为器壁的 传热面积,T为反应系统温度,T0为容器壁温度。 在反应初期CA,CB与反应开始前的最初浓度 CA0,CB0很相近,Q、V、K0均为常数,因此放热速 度q1 和混合气温度T之间的关系是指数函数关系, 即q1~ 系。

燃烧原理与设备第1、2篇

燃烧原理与设备第1、2篇

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
特点:古老又年轻,发展不完善,理论 多,综合性强,难度大,公式多,概念 多,应用性强。
方法:注意总结归纳,笔记,注重概念 的理解。
推荐参考书
《工程燃烧学》张松寿 《燃烧理论》F.A.威廉斯 《实用燃烧技术》赵易成 《燃料与燃烧》常弘哲 《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
二十世纪初美国化学家刘易斯和苏联化 学家谢苗诺夫等人研究了燃烧的反应动 力学机理,认为燃烧的化学反应动力学 是影响燃烧速率的重要因素,并发现燃 烧反应具有链锁反应的特点,这才初步 奠定了燃烧理论的基础。人们逐渐认识 到控制燃烧过程不仅仅是化学反应动力 学因素,而且还有传热、传质和气体流 动等物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燃烧理论的发展
十八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有五行说 。西 方有燃素说。
1756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他们根据试验提出 了可燃物质氧化的学说,才真正揭开了 火之谜。
十九世纪由于化学和热力学的发展,人 们开始把燃烧过程作为热力学平衡体系 来研究,得到燃烧过程的一些重要静态 特性参数:燃烧反应热、燃烧温度、燃 烧产物组成等。但形而上学地把某些特 性看成孤立不变的参数,把热力学的特 点看成是燃烧现象的唯一特点。
Ag Wy
72.0 5.0 20.0 2.0 1.0 12.5 20.0
解:将干燥成分转换为应用成分 ①Cg%+Hg%+Og%+Ng%+Sg% +Ag%=100% ②Cy%+Hy%+Oy%+Ny%+Sy% +Ay%+Wy%=100% Cy%+Hy%+Oy%+Ny%+Sy% +Ay%=100% -Wy%

燃烧理论_几个重要的化学机理_图文

燃烧理论_几个重要的化学机理_图文
• 步骤 7a-7c 可以在文献[1]中找到; 但是每一步都将产生一氧化碳,其氧 化就是最后一步了(第8步)。
• 第 8步. 一氧化碳的氧化。按CO.1-
CO.7 所定义的含湿的CO氧化机理进 行。
*
50
总包和准总包反应机理
• 上述的过程I-III 已经引入到了了经验的总包 的模型,这一模型描述了总包的或准总包的 步骤的总的行为。
*
28
• CO 在没有含氢组分存在时的氧化速 度是很慢的。
• 少量的H2O 或 H2 可以对氧化速度起 到巨大的作用。这是因为包括羟基的 CO 氧化速度要比包括 O2 和 O 的速 度快很多。
*
29
• 假设水是初始含氢的组分,下面四 步可以来描述CO的氧化[1]:
*
30
• 反应1 是慢速的且对 CO2 的形成没有明 显的贡献,但为后续的链式反应提供了 链的激发作用.实际的CO 氧化步骤 3 也是一个链的传播反应步骤,这一反应 产生 H 原子,并进一步与O2 反应形成 OH 和 O(反应4) 和第一个链的分支反应 (步骤2).
*
23
• 我们可以象征性地写出一个一阶的反应来 描述自由基消耗的反应:
• 式中kwall 中扩散(输运)和化学过程的 函数,同时也是壁面性质的函数。气体组
分在固体表面的反应叫作非均相反应( heterogeneous reactions),在固体燃 烧(第 14讲)和催化反应中是很重要的。
*
24
Winter kept us warm, covering Earth in forgetful snow, feeding A little life with dried tubers.
2
献给埃兹拉·庞德 高明的匠师

燃烧学几个放热量概念的考辨及建议

燃烧学几个放热量概念的考辨及建议





燃烧 学 几 个 放 热 量 概 念 的考 辨 及 建 议
张 勤 林 王 春 红2 王 英 红
707 10 2 704 ) 109 ( 西北 工 业大 学燃烧 、 结构 与 内流场 重 点实验 室 , 1. 热 西安 2 .西安 交通 大 学理 学院 , 西安
摘 要 : 对工 程燃 烧 学领域 的燃 烧 热概念 进行 了利 弊分 析 , 对其 局 限性提 出将 固体 推 进 剂 针 燃烧 学领 域 已经开 始使 用 的爆 热概 念进 一步 明 确化 和规 范化 ; 出了亚爆 热 的新 概念 , 提 为规 范和 完善 火炸 药、 固体 推进 剂等 含 能材料 燃烧 工程 领域 的科 技 术语提 供建 议 。 关键 词 : 烧 , 燃 燃烧 热 , 热 , 爆 亚爆 热 , 能材料 含 中图分类 号 : 0 文献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6 3— 58 2 1 )3— 05— 5 N4 A 17 8 7 (0 1 0 03 0
Re e r h a d S g e to s o e e a n e t f C mb si n s a c n u g sin n S v r lCo c p s o o u t o Re e sn a n C mb si n T e r l a i g He ti o u t h o y o
能力 … 。
铝 、 气、 氢 甲烷 、 醇 等 等 ; 合 物 形 式 的燃 料 更 是 乙 混 无数 ; 别是 同 时含有 氧化 剂 和燃 料 的复 合含 能材 特 料在 航 天 、 空 、 器 、 能 、 防 等 领 域 发 挥 着 重 航 兵 核 国 要 的作 用 , : 药 、 药 、 如 火 炸 固体 火 箭 推进 剂 等 。 由

燃烧学读书报告

燃烧学读书报告

燃烧学读书报告一、燃烧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燃料和氧化剂两种组份在空间激烈地发生放热化学反应的过程叫做燃烧。

它常常伴随着发热、发光过程,即所谓“火”的现象。

这个化学反应在许多场合下是氧化反应,被氧化剂所氧化(发光、发热)的物质称为燃料。

把含有活泼氧原子(或类似于氧原子)的组份称为氧化剂。

反应所生成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另外,把能够进行燃烧的燃料和氧化剂的气态混合物称为可燃混合物或可燃混合气。

火焰是在气相状态下发生的燃烧的外部表现。

火焰除了具有发热、发光的特征外,还具有电离、自行传播等特征。

由于发光、发热,从而使火焰具有热和辐射的现象。

火焰的辐射一部分来源于热辐脉另一部分来源于化学发光辐队再一部分来自炽热固态烟粒和碳粒的辐射。

热辐射来自火焰中一些化学性能稳定的燃烧产物的光谱带,如H2O、CO2以及各种碳氢化合物等。

这类辐射的波长处于0.75微米~0.1mm之间。

最强的光谱带是红外区,它由燃烧的主要产物CO2和H2O形成。

化学发光辐射是一种由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光辐射,这种发光是由于不连续辐射光谱带发射的结果,它来自电子激发态的各种组分,例如CH、OH、CC等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存在于火焰区中,它是在化学反应瞬时产生的。

普遍认为,火焰中存在有固态烟粒和碳粒发射出的连续光谱,它将使火焰辐射增强。

必须强调,在燃烧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的炉膛中,火焰和完全燃烧产物的辐射主要来自CO2、H2O、烟粒和飞灰颗粒。

火焰具有电离特性。

一般在碳氢化合物燃料和空气的燃烧火焰中,特别在层流火焰中的气体具有较高的电离度。

某些试验发现,在电场的作用下,火焰会发生弯曲、变长或变短,着火、熄火条件会发生变化。

火焰具有自转播的特征。

火焰一旦产久,就不断地向周围传播直到整个反应系统反应终止。

按火焰自行传播这个特点来看有两类火:一类是缓燃火焰(或称正常火焰),其火焰按稳定的、缓慢的速度传播(大约0.2—1m/s),另—类是爆震火焰,其传播速度极快,达超音速(大约几千m/s)。

燃烧学第一章(消防安全类)

燃烧学第一章(消防安全类)

《燃烧学》--第一章
例1-1:求5 kg木材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已知木材 的质量百分数组分为: C - 43% , H - 7% , O - 41% , N - 2%,W-6%,A-1%。 解:依据上述有关公式,燃烧1 kg此木材所需理论氧气体积为
V0,O2 ( C H S O ) 22.4 10 2 12 4 32 32 43 7 41 ( ) 22.4 10 2 0.91(m 3 ) 12 4 32
《燃烧学》--第一章
助燃物
氧化剂:如氧气,氯气,浓硫酸,过氧化钠 特例:炸药(氧平衡)
点火源
引燃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 种类有:
o o o o o o
火焰:直接点燃,热辐射 高温物体:如电熨斗、火星 电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 机械能:撞击、摩擦、气体压缩 光能 化学能
《燃烧学》--第一章
越厉害 (2)存在自由氧(氧气供应不足,且燃料与空气混合不好而造 成的不完全燃烧)
B V yq V yq 1.88VCO 1.88VH 2 9.52VCH 4 4.76VO2


o 剩余氧气量大时,烟气量增加;剩余氧气量很小时,烟气量
减少
《燃烧学》--第一章
1.4 燃烧热的计算
因此,完全燃烧1 m3这种煤气所需理论空气体积为
V 0 , air
V 0 ,O 2
1 3 m 1 4 .76 CO H 2 H 2 S ( n )C n H m O 2 10 2 0 .21 2 2 4 2
1 1 4.76 6.8 57 56 .1 10 2 4.188 m 3 2 2

想方设法,讲好《燃烧理论》课

想方设法,讲好《燃烧理论》课

想方设法,讲好《燃烧理论》课作者:马志钢王瑾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20期马志钢王瑾(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摘要:《燃烧理论》课程内容繁杂,难点多,学生普遍反映此课难学、难懂。

教师也感到此课难讲。

本人教授此课九年,感到要讲好此课,首先要认清此课知识的基本构成,要分清哪些是基本点,哪些是难点。

只有对此课程有一清楚的宏观认识,才能真正讲清楚。

另外,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讨论,多举例,也有助于学生理解。

关键词:燃烧基本知识多媒体讨论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202-02《燃烧理论》是一门内容丰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内容丰富一是因为燃料种类繁多,比如油料、煤炭、气体燃料等;二是因为燃料聚集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气态、液态、固态等。

三是因为燃料在燃烧时,所处燃烧环境、点火形式、点火强度的不同、使得燃料的着火过程、燃烧形式与燃烧速度发生很大变化。

实用性很强是因为在实际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经常遇到与燃烧相关的问题,比如发动机、锅炉、点火器、各种燃烧器。

人们为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许多专门的燃烧理论学科,比如瓦斯的燃烧与爆炸、气缸发动机的燃烧、喷气式发动机的燃烧、煤炭的燃烧、火药的燃烧、火箭推进剂的燃烧、锅炉等各种燃烧器理论。

还有火灾预防学科,它也是燃烧理论的一个专门学科。

以上专门建立的燃烧理论专科,分别对其专门应用领域进行专门讨论。

它们分别适用于相应的专业。

但是,《燃烧理论》所包含的一些基本知识,是每个专业都要掌握的。

它们主要包括燃烧化学动力学,其阐述了燃烧的速度与化学反应机理之间的关系;燃烧学的物理基础,解释了燃烧过程中的物理过程,比如燃烧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运过程,给出了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还可以得到组分守恒方程;、燃料的着火理论,分析了燃料着火的物理化学原理,给出物理模型,建立热守恒方程,得出着火判据。

燃烧理论分析火灾事故

燃烧理论分析火灾事故

燃烧理论分析火灾事故引言火灾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件,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火灾事故的燃烧机理和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于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篇论文将对燃烧理论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火灾事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火灾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一、燃烧理论概述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是燃料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的一种放热反应。

燃烧的基本过程包括燃烧开始、火焰的产生和火焰的传播三个阶段。

燃烧开始是指燃料达到燃点后,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产生火焰和光线。

火焰的产生是通过火焰核的形成,当气体混合物与空气达到一定温度后,发生自燃并形成初期点火。

火焰的传播是指初期点火衍生出的火焰在燃烧物表面快速传播,形成火灾。

燃烧的条件包括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燃料是指在燃烧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常见的燃烧物包括木材、纸张、油脂等。

氧气是燃烧反应中的氧化剂,是燃料和空气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必要条件。

点火源是指引发燃烧的初始能量,常见的点火源包括明火、电火花、高温表面等。

燃烧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mHn + (m + n/4) O2 → mCO2 + n/2 H2O其中,CmHn表示燃料,O2表示氧气,CO2表示二氧化碳,H2O表示水。

二、火灾事故的燃烧机理与规律1. 火灾事故的起火原因火灾事故的起火原因主要包括电气设备故障、火灾隐患未消除、违规用火、非法操作等因素。

电气设备故障是导致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可能引发电火花,导致燃烧物起火。

火灾隐患未消除是指企业或居民未及时排查和清除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如电线老化、易燃物品存放等。

违规用火和非法操作是指在禁止使用明火或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下,使用明火或进行不安全的操作。

2. 火灾事故的燃烧过程火灾事故的燃烧过程包括火灾蔓延、火势发展和火场扑救三个阶段。

火灾蔓延是指火灾初期的火焰将燃烧的热能传导给周围的燃烧物,使其温度升高并燃烧,形成火灾蔓延。

再谈“生命燃烧理论”

再谈“生命燃烧理论”

再谈“生命燃烧理论”重述“生命燃烧”理论也许有人觉得本人“自不量力”,不知“天高地厚”,还弄出个什么“理论”来;但我想说得是,这个“不屑一顾”的理论,如果能悟通弄懂,的确能给你的中医学习之路带来很大帮助。

何为“生命燃烧”理论?生命燃烧理论描述的是:一、人的生命是靠体内的生生不息的燃烧来维持和延续的,体内燃烧的开始就意味着生命的开始,体内燃烧的结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二、人体是个相对的恒温体,是通过控制、调节体内燃烧的“火势”来实现体温恒定的;当人体由于某种或多种原因导致对“火势”的调节出现问题之后,就会出现“阴阳”失衡,进而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

三、生命燃烧同样遵循化学燃烧的三要素:1、燃料,2、温度,3、氧气。

四、提高生命燃烧“火势”的方法,主要是提高三要素的量和利用效率。

五、三要素中相辅相成而又互相制约:燃料缺乏,温度会随之下降,氧气的需求也会随之降低;氧气供应不足,温度也会随之下降,同时还会影响燃料的供应;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都会影响到对燃料的供应或积累,也会影响到对氧气的需要和消耗。

六、人体阴阳失衡,无非是这三个要素当中之一,或者两方面再或者三方面兼有所造成的不良结果。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就是调节体内“火势”的方法,就是通过调节生命燃烧三要素中的一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以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人体中的燃料我们都知道,在人体内的营养有葡萄糖、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等,这些都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燃料;而就象机动车的燃料一样,人体内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燃料,那就是“气体燃料”,他们常常是以气液混合的形式存在于体内的血液当中,或者说是溶解在体内的血液当中。

受地球引力的作用,通过血液循环,更多的液体燃料沉降于人体的下部,而更多的气体燃料作用于人体的上部和头部,这也是头部比双脚更容易发热出汗的原因。

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在本质上都是参与燃烧,产生热能,但他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他们的渗透能力或者说他们的游走属性是不一样的:液体燃料是通过流动到达人体的各个部分,渗透性不强;而气体燃料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它的渗透性、扩散性都很强,可以到达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肢节末端、皮层,甚至会扩散到体外。

燃烧学8-第八章 燃烧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几个科学问题

燃烧学8-第八章 燃烧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几个科学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4
2、燃料型NOx
燃烧型NOx是燃料中含有的氮化物在燃烧过程中氧化而生 成的,主要是在燃料燃烧的初始阶段生成。
煤中氮有机化合物的C-N结合键能比空气中氮分子N≡N 链能小很多,氧容易首先破坏C-N链并与其中的氮原子 生成NO,这种从燃料中的氮化合物经热分解和氧化反应 而生成的NOx,称为燃料型NOx。
d[NO] dt 2K1[N2 ][O]

d[NO] dt
2K
0
K1[N
2
][O2
]
1 2
如果认为O2的离解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1
[O] K0[O2 ]2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9
按捷里多维奇的试验结果
K 2K0 K1 31014e54200/ RT
d[NO] dt
3
1014[N2
][O2
扩散燃烧时热力型NOx与的关系
推迟混合(即混合变差),火焰温度水平下降,最高温度移向较大
的方向。因此,NOx生成量随之降低,最大浓度也移向大的方向。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3
控制热力型NOx生成量的方法:
降低燃烧温度水平,并防止产生局部高温区。 降低氧浓度,在低过量空气条件下燃烧。 使燃烧在远离α =1的条件下进行。 缩短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降低氮浓度。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8
2、炉温对NOx生成的影响
以燃料型NOx为主
燃料型NOx的比例减小
当Tmax>(2200~2300)K 时,燃料N对NOx已无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9
3、煤的性质对NOx生成的影响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化学选修四学案:1.2燃烧热能源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化学选修四学案:1.2燃烧热能源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1、燃烧热(1)、定义: 25℃,101kPa 时,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时所放出的热量(2)、单位(3)、注意:①生成②燃烧物的物质的量 ③符号:ΔH 0,为“ ”如甲烷的燃烧热为890 kJ/mol,则ΔH= 2、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g)(CO C 2→O(l)H H 2→反应热的含义25℃.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在稀溶液里,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所释放的热量1、25℃,101kPa时,2molC8H18完全燃烧放出11036kJ的热量,即表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在101 kPa时,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890。

3 kJ的热量,CH4的燃烧热ΔH = ,1000 L CH4(标准状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3、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

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

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5.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6.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错误的()A.它是一种再生能源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D.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7.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l)∆H=-57.3kJ/molB .KOH(aq )+12H2SO 4(aq)=12K 2SO 4(aq )+H 2O(l )∆H=-57.3kJ/molC .C 8H 18(l )+ 252O 2 (g)=8CO 2 (g )+ 9H 2O(g) ∆H=-5518 kJ/molD .2C 8H 18(g )+25O 2 (g)=16CO 2 (g)+18H 2O(1) ∆H=-11036 kJ/mol8.已知:2CO(g)+O 2(g)=2CO 2(g) ΔH=—566 kJ/molNa 2O 2(s )+CO 2(g )=Na 2CO 3(s)+ 21O (g)2Δ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 的燃烧热为566 kJ/molB 。

消防燃烧学基础6

消防燃烧学基础6
常见的可燃物的种类是很多的,无机物为:K、 Na、Ca、Mg、Al粉、Zn粉、H2、CO、H2S、 PH5、HCN等等。有机物为低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 聚合物,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汽油、煤油、 棉花、木材等等。
➢ 助燃物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都可以叫做助燃物。如空气(氧气)、氯气、氯酸 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等。空气是最常见的助 燃物,以后如无特别说明,可燃物的燃烧都是之在 空气中进行的,助燃物是空气,实质上是与空气中 的氧气发生的燃烧反应。
在链传递过程中,旧自由基消失的同时产生 新的自由基,从而使化学反应能继续下去。
3、链终止
自由基如果与器壁碰撞,或者两个自由基复合, 或者与第三个惰性分子相撞后失去能量而成为稳定 分子,则链被终止。例如:H2+Br2→2HBr由以下 反应构成:
M+Br2→2Br·+M (链引发) Br·+H2→HBr+H·
一、游离基的产生及特点
(一)名词解释
1. 游离基(自由基) 就是单质或化合物由于共价键的破裂而形成的含有不成
对的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游离基(也可以简述为: 凡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都被称为游离基或自 由基)。 2. 共价键 就是两个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键,称为共 价键。共价键具有定向性和饱和性。
3.燃烧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燃烧的本质呢? ➢人类对火的认识,已经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了。
从钻木取火,到后来发现热可以从各种能量转换, 是经亿万人的长期用火实践和大量的科学实验证 明,燃烧的本质表现在:
➢(1)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 ➢(2) 燃烧必须有放热、发光现象.
(1)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
那么,什么是化学反应?即“有新物质生成的反 应”。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一种化学 反应:4Fe +3O2 →2Fe2O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 生锈)。

消防燃烧学

消防燃烧学

3.可燃物活化能越高,燃烧反应速度越慢
第五节 燃烧热
一、燃烧热的表示方法 1.燃烧热:1摩尔有机化合物在25º C,1atm下完全燃烧时所放出 的热量成称为该有机物的燃烧热
MG Qm 1000
0 C
0 C (kJ / mol)
2.热 值:单位质量或体积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与热值的换算
22.4 QV 1000
0 C
高热值(QH ) : 燃烧产物中的水以液态 形式存在时的热值 低热值(QL ) : 燃烧产物中的水以气态 形式存在时的热值
二、热值计算公式: QH 4.2 [81C 300H 26 (O S) ] (kJ / kg) QL QH 25.( 2 9 H W) (kJ / kg) QL 4.2 [81C 246H 26 (O S) 6W ] (kJ / kg)
h (T2 T1 ) q
(3)辐射传热:物体表面直接向外界发射可见和不可见光,在 T2 4 T1 4 空间传递热量的过程。
Q Cn [(
) ( ) ] F 100 100
2.研究火灾中热量传递的意义 (1)为确定防火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2)为制定灭火预案提供理论指导
第六节 火焰
4. 2.21上午10点10分,美国纽约斯塔腾岛油轮大火
5. 2.21 (北京时间22日) 美国安大略湖附近列车火灾 6. 12.4日 悉尼森林火灾
目前火灾科学研究重点:
1.特殊场所火灾行为研究 (地下空间、油品、化工企业火灾、特殊场所)
2.材料的阻燃处理技术研究
(改性阻燃处理技术、材料燃烧性能测试) 3.火灾监控技术
3 2 1
蜡烛火焰结构

燃烧学3着火的理论基础

燃烧学3着火的理论基础

eV Q a k S 0 R P T v0 E 2 1 v019vexp R E T 0 1
T0及其余参数不变
P v V 定值
S
球形容器,ν=1
PD=定值
结论:增大容器的尺寸,可以降低着火临界压力。 应用:高原地区不宜用小尺寸的燃烧室 。
五、热自燃的延迟期 τig
由T0自动升高到着火温度TB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着
器内的可燃气体混合物正以速度wn(1/m3s)在进行反应,化 学反应后所放出的热量,一部分加热了气体混合物,使 反应系统的温度提高,另一部分则通过容器壁而传给周 围环境。
目标:求出放热速率q1、散热速率q2的数学表达式, 做出q1 、 q2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然后分析容器内 的放热和散热与温度T的关系,分析热自燃过程。
点火的可燃界限
着火概念、方式和机理,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 链式反应理论,烃类—空气混合着火特性,强迫着火 的两种理论,着火界限
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
链式反应理论
燃烧过程两个阶段:着火阶段、燃烧阶段
着火的定义
着火:燃料与氧化剂分子混合后,从开始发生化学反 应,反应加速,温度升高达到激烈的燃烧反应之前的 一段过程。
氨 (NH3)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
生活用煤气
天然煤气
571 609 632 472 504 305 290 651 700~800 650~750 700~800 560~750 530
可燃物着火
的浓度范围
低限 % 高限 %
4.0
74.2
12.4
73.8
4.6
14.6
2.9
14
2.08
10.6
q 1w n Q Vk0n vex p R E T V Q

从燃烧的条件谈起

从燃烧的条件谈起

从燃烧的条件谈起
张京花
【期刊名称】《《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初中化学在实验的引导下,学生的兴趣较高.但依然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有的同学只爱做实验,只想看热闹,而对化学知识不感兴趣,连想都不愿想,更不愿看书.还有一些同学一遇到不会的题就对自己失去信心.
【总页数】1页(P64-64)
【作者】张京花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14中学; 河北石家庄05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8
【相关文献】
1.我国逮捕条件的缺陷与完善——从附条件逮捕制度的产生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谈起 [J], 宋超
2.从燃烧的条件谈起 [J], 张京花
3.从燃烧的条件谈起 [J], 张京花
4.近炉内燃烧条件下煤粉着火及燃烧特性研究 [J], 邹高鹏;齐洪亮;朱文堃;孙锐;宋梦龙;彭江波
5.W火焰锅炉深度空气分级燃烧条件下底层二次风下倾角度对燃烧及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 [J], 李德波;赵宁;冯永新;谢志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燃烧条件之我见

燃烧条件之我见

燃烧条件之我见燃烧现象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同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常见的实验现象之一,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在答疑解惑时不可避免会涉及燃烧的问题。

由于许多化学教师对于燃烧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当学生提出涉及生活实例的与燃烧相关的疑问时,面对“形式多样、机理复杂的种种燃烧问题就难免会误入歧途”。

2014年偶然在网上发现了王程杰老师的“初中化学趣味实验”视频讲座,联想到多年来遇到的与燃烧有关的种种问题,遂于今年阅读了一些专业书籍以获取答案。

2016年第1期《化学教学》又刊登了王程杰老师“燃烧条件‘3+1’”,阅后受益良多。

其大多数观点笔者赞成,但笔者在获得部分关于燃烧的方面可能更加深入。

在此呈现给各位老师,欢迎探讨、指正。

1 从燃烧的过程分析燃烧的条件1.1 复杂的燃烧过程燃烧的过程不像反应方程式表达的那样简单,换言之,其反应历程十分复杂,在燃烧被引发后,期间会发生众多的化学反应,最简单的氢气的燃烧涉及数十个反应,甲烷的反应涉及上百个。

化学反应的同时固体和液体可燃物还发生物理变化(如图1所示),我们通常呈现给中学生的,只是一些主要反应历程的总反应方程式而已。

从图1可以看到,除了燃烧类型5(表面燃烧,见后文)以外,其余类型的燃烧,可燃物都经过了气化分解的过程。

而在气化分解之前,液体和某些固体可燃物发生了状态的变化,此外某些复杂的可燃物还经过了分解过程。

这些变化过程使得可燃物转化为容易被氧化的气态分子——气化分子。

另一方面,多数可燃物燃烧时,是从被引燃的局部开始,由于燃烧的反应都会放出热能,产生的热能通过热传导、热扩散及热辐射作用传入未燃的混合物(可燃物与助燃物),因而使得燃烧逐层加热、逐层燃烧,自行传播下去。

1.2 链反应(链锁反应)物质燃烧存在着链反应(或称链锁反应)。

所谓的链反应是指在可燃物被引燃时,通过气化分解后的气化分子受热生成高度活泼的自由基。

自由基外层轨道上有不成对的电子,有很强的反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学》课程论文姓名:高明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2班学号:20080390205指导老师:赵金辉日期:2011年12月19日空调节能新途径探索之红外终端空调智能万用遥控器高明[论文摘要]本产品着眼于实验室、办公区等场所在无人情况下空调依旧运行耗能,传统空调制冷过程无法实现分况智能变速等问题,在保持空调原有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对空调遥控装置进行了改进,融入当今市面上发展成熟、成本低廉的红外感应技术、温度检测技术、单片机智能分析技术、GSM通讯技术、万能遥控技术等模块,利用智能遥控装置感应室内情况并即时向空调发出命令,使中央空调制冷量合理分布、家用空调运行功率得以智能调节,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红外感应;空调;遥控器;智能;万用Infrared terminal air conditioning intelligent multi-purpose remote control[Abstract] This product focuses on cases such as when offices and laboratories are void while the air condition is still running, the traditional energy air-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process cannot achieve the instant points and vary with it.The product was improved on the basis of its original refrigeration system of air condition, remoting control device on the market in the mature and cheap infrared sensing technology, temperatur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telligent analysis technology, the SI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so on.By using intelligent remote control device module, induction indoor circumstance and instant to air conditioning gave an order and makes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and home air-conditioners running power to regulate,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telligent energy-saving.[Key words]Inductive; Air conditioning; Remote; Intelligent; usb0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种电器也日益普及。

而空调作为炎炎夏日中的清爽制造器,更以锐不可当的发展之势入主千家万户,成为生活办公的必需品。

近年来,随着空调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 我国各大空调生产厂家都朝着高效节能、高舒适、高档次的目标不断发展,在提高产品质量, 完善产品性能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采用进口主机、改善换热器结构、探讨采用混合工质等,各种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均已得到有效解决,空调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大型中央空调和家用变频空调层出不穷。

然而,变频空调等价格高、家用空调更新周期长,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达到广泛普及,致使我国传统空调依旧存在着能耗高、效率低等突出问题。

因此,对传统空调实现智能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着眼于实验室、办公区等场所在无人情况下空调依旧运行耗能,传统空调制冷过程无法实现分况智能变速等问题,在保持空调原有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对空调遥控装置进行了改进,融入当今市面上发展成熟、成本低廉的红外感应技术、温度检测技术、单片机智能分析技术等模块,利用智能遥控装置感应室内情况并即时向空调发出命令,使中央空调制冷量合理分布、家用空调运行功率得以智能调节,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GSM模块的植入使用户能够对空调进行远程控制成为可能,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也可提高产品档次。

通过借鉴电视机万能遥控的原理,可使空调遥控器实现万用,从而扩大产品适用范围,以利于大规模生产。

传统空调遥控装置在设定某一档位后空调功率基本不变,运行依靠不断地开、停压缩机来调整室内温度, 其一开一关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 并消耗较多电能。

而采用智能遥控器后则可适时监测室内情况发出档位信号,并自动选择制热、制冷运转方式, 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温度,在低转速、低能消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 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

从而改变空调功率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

创新性介绍(1)红外感应是否有人——利用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的红外感应技术,设定自动扫描时间,可即时确定所在屋子是否有人并决定空调的开闭。

相对传统空调设备,该产品可代替手动开关空调,并可有效节约因无人或中途长时间外出而造成的制冷耗能。

(2)温控自动调节档位——采用智能温控技术,温度检测元件将室内温度传送至单片机系统,处理器将数据与设定温度进行分阶比较后自动产生档位命令,并将档位信息传递给遥控系统产生效应(发出红外信号自动调节空调档位),从而自动调节冷风流量,达到类似无级变速的制冷效果。

(3)GSM模块远程控制——在遥控器内植入应用广泛、科技含量高的GSM模块,该模块致力于为每位用户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空调远程、智能控制、通讯系统。

该模块可设定与用户某一特定手机号码进行绑定,并对该用户向特定号码发出的特定格式的短信息进行分析并产生效应,使空调在即使室内无人状态下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从而使用户在进入室内后可直接享受舒适的温度。

(4)借鉴前人实现万能——采用市面上技术比较成熟、成本相当低廉的万能遥控系统(如万能电视遥控器),结合国内各空调商家遥控原理,将遥控器适用范围进行推广,从而制造出随拿随用的万用空调遥控器。

(5)声控模块提升档次(备选项)——可植入声控调节系统,单片机遥控系统对获取用户说出的温度信号进行捕捉、分析并自动改变设定温度值,经分析数据后将信息传递给原有遥控系统并产生效应——发出红外信号自动调节空调档位,从而自动调节冷风流量。

该模块可在改善调温物理按钮易损坏、体积大等缺点的基础上提高智能化程度、提升产品定位、方便用户使用。

节能原理在传统的空调运行中, 使用的是开与关的概念, 中间过程被忽略, 本产品将当今前沿科技与原有遥控装置相结合,采用智能监测的遥控器可将按温度划分的冷热变为细化为6个档位,分别代表太冷、冷、稍冷、稍热、热、太热等6种感觉,适用于输入输出之间多参数、无明确数学关系的场合,达到节能和提高舒适性的目的。

开机时, 空调以大功率迅速制冷(热) , 达到设定温度后以极小功率维持房间温度; 若此功率仍使房间温度降到设定温度以下, 也可停止运行。

这种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了开关损失。

试验表明, 空调器开机10 分钟后再关机10 分钟, 房间温度不变, 即每次开、关机损失了10 分钟的电能,这是由于刚开机建立起制冷压差状态约10 分钟, 每次关机又使它泄掉之故。

(2)功率连续调节, 温度波动小, 变化平滑。

(3)可大功率迅速制冷、制热,达到设定温度快, 舒适性好。

(4)长期小功率运行, 噪音极小, 达到真正的超静运行。

(5)容量变化大, 适合于多种气候区。

该技术理论成熟、设计合理、使用广泛、操作性强,易于实现模拟操作、实验改进和规模生产,最终实现高效益生产盈利。

产品可行性分析1产品功能要点及产品化程度本产品属于通配件,可广泛用于家用、中央空调室内空调功率的智能监控、调节。

外形设计将艺术融于实用,可分为移动便携式、移动墙挂式、固定墙挂式三种,并将产品外形特点与用户审美趣味相结合,加以装饰人性化打造属于用户自己的个性化空间。

功能上可实现人工、自动双重调节,二者既有明显的优先顺序,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营造满足不同用户舒适程度的室内温度。

产品原理简单,工艺流程自动化,生产周期短,很适合大规模、连续性生产,产品化程度高。

2开发优势实用、廉价、通用是本产品的主要特色,在现阶段,国家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家电更新周期逐步缩短,惠农富农政策有效落实,都为本产品提供了有利的生产条件,使本产品的开发优势愈加凸显。

3可用的现行技术、采用软件和开发平台(1)单片机技术:实现信号的采集和分析。

(2)红外感应、温度采集、GSM模块、声控元件发展成熟。

(3)类似变频节能技术:分温分档软变化可实现节能。

4环境影响评价(EIA)(1)整体来讲:只改造遥控机构,不改变空调整件,对环境无附加影响。

(2)局部来讲:红外感应、温度采集、GSM模块、声控元件技术成熟、使用绿色,对人体、环境危害可忽略。

5市场分析(1)行业整体综述——空调(以及电子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空调需求形势一片大好;遥控器是易损、易丢部件,周期短、需求旺盛,前景开阔。

(2)区域市场分析——空调在全国各地均使用广泛,产品便于运输,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可选择地价便宜、人力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国家政策好的地方建厂,并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

(3)消费群体分析——生活质量提升,追求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提供懒人模式,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

(4)生产难度分析——红外感应、温度采集、GSM模块、声控元件、万能遥控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下成本的控制。

(5)发展趋势预测——既可将专利转让给企业供规模生产,也可单独利用生产零售。

6经济效益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愈加重视。

据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空调使用率已近80%,很多家庭拥有2~3台大功率空调,这为本产品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

在农村空调使用率相对较低,但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我国广大的农村市场有待进一步、深层次开发。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以及家电下乡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多的农民朋友开始规划购置空调,这对于本产品的生产销售更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

本产品设计实用、成本低廉,各种模块技术成熟,规模化生产价格较低,可实现高效益运作盈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