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马丽萍除文志

为认真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长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开放活动指导纲要》,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的发展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要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注重使学生体验并逐步掌握对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益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

2.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明确差异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把学生的个性差异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使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看到成功的机会;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要在课堂上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4.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要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刘燕红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刘燕红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刘燕红

发布时间:2021-06-18T10:06:38.2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作者:刘燕红[导读]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是相对来说比较难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和思维性能力比较强,地理知识内容也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起来都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目前的地理教学不但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还没有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但是通过融入情感教学,就能将这些问题很好地解决,而且还能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很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刘燕红曲靖市师宗县第二中学 655700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地理是相对来说比较难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和思维性能力比较强,地理知识内容也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起来都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目前的地理教学不但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还没有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但是通过融入情感教学,就能将这些问题很好地解决,而且还能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很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情感教育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64-01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情感教育逐渐成为教学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现如今,在有些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情感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中,在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堂体验得到明显提升。但从结果的完成情况来看,有些课堂教学仍与预定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创设情境和问题,进行情感立意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蓝本。地理教师要立足于地理教材和学生学情,以贴近生活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和地理知识的意义。在本节教学中,笔者以林先生的旅行计划作为切入点,这个生活化情境能让学生有代入感,能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熟悉到陌生地理解地理知识和规律。具体探究活动是:(1)从中国扩展到全球,从对中国自然景观变化的分析拓展到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异规律的研究。(2)从一座山延伸到对山地一般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探究。(3)在学以致用环节,学生能寻找并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讨论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整个教学是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情感发展而设计的。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领域目标的实现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领域目标的实现
新 课 程 “ 人 为 本 ” 的 理 念 .而 且 以 会 对 一 个 人 一 生 的 发 展 产 生 极 为 深
教 育 问 题 中 ,正 是 我 们 过 分 强 调 要
让 学 生 掌 握 以 后 生 活 所 必 需 的 技
1自我 教 育 。 当 今 时 代 是 一 个 .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知 识 大 爆 炸 的 时代 ,知识 的 更新 换 代 非 常 迅 速 。 一个 人 如果 仅仅

能 ” “ 程 与 方 法 ” “ 感 态 度 、 过 、 情 与 价 值 观 ” 三 个 维 度 提 出 了课 程 目
标 , 而 随 着 新 课 改 的 深 入 .在 这 三
种 学 习 的 兴 趣 以 及 在 结 束 学 校
已 经 死 了 的 时 候 。 这 就 是 当 代 人 “ 在 ” 的 现 状 ,我 们 成 天 在 忙 碌 . 存 却从来 没有 时间停下 来想一 想 “ 我
彩 谭 旌 撕 免
EW l鞋 Ci M ES C 嚣I 疆 8 E鱼箍Ci {
笔 者 认 为 , 最 为 重 要 的 有 两
所 讲 的 那 个 故 事 一 样 ,一 个 人 意 识 到 自 己 的 存 在 的 时 候 是 发 现 自 己
地理 课程标 准从
“ 识 与 技 知
个 目标 , 一 个 目标 是 使 学 生 获 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
等 静譬 ≮ 莓 … 、 . ’ — . 。r :f ’ ・ 、 j 一 ’ . - 。 ~ ÷ ’
爱踏 ’ 运 朝孵 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尊 _ 博瘛溏嬗 维£ 作为课程的必要目 羁 标是其他 目 标要求所不能替
个 极目 。 终 标’
情wk.baidu.com感 态 度 与价值 观 ” 高 中地 理课 程 的终极 目标
陈 澄
鼍蕊 。蠹 磬 善如 0

游 零 的 罄 l 础 认 活 和 意 动 统 的 零 冬 肇 为 的 知 动情 活相 一 基 鬟 荔 果 辛 晦 蠹 谚誉 衰 盍 情 因 的 与 学 活 ;氍。 蘧 如 i 瀚 嗡麟 j 9 育 意素 参 ,习 果
举 霸 鞴 与鸯 厉过 、成 方 ,终升 为 娃 渔 技 经 的 程 形 的 法 最 都 华 情
( 自《 摘 普通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 实验 )解读》第四章 江苏教育 出版社 )

浅析地理教学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

浅析地理教学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
样 性 。在 课 堂 教 学 时 ,教 师 要 注 意 语 言
《 理 教 育 国 际 宪 章 》 指 出 : 地 理 地 中 “ 教 育 为 今 日和 未来 世 界 培 养 活 跃 而 又 负
责 任 的 公 民所 必 需 。” 国地 理 新 课 程 改 我 革 。 基 本 理 念 是 “ 养 现 代 公 民必 备 的 其 培 地 理 素 养 ” 培 养 学 生 对 地 理 学 科 的 情 感 . 态 度 不 仅 是 地 理 教 学 目标 之 一 ,也 是 学 生 学 好 这 门 课 的 内在 动 力 之 一 ,而 培 养
学 知 识 , 砍 滥 伐 , 坏 植 被 , 成 水 土 乱 破 造 流 失 甚 至 加 剧 洪 涝 时 ,教 师 的情 感 应 是
关 系 到 提 高 全 民族 素 质 的 问 题 。” 理 教 地 师 应 该 更 新 地 理 教 育 观 念 ,重 视 培 养 学 生 的地 理 情 感 及 学 科 思想 ,把 情 感 教 育 目标 的 达 成 作 为 地 理 教 学 的 神 圣 使 命 . 并积极尝试各种有效途径 。
现 美 的 画 面 ,在 引 导 学 生 自己 去 感 受 和
体 验 各 类 景 观 的 形 象 美 、 色 彩 美 、形 态 美 、 音美 、 觉美 , 验景观之雄 美 、 声 嗅 体 秀 美、 美、 美 、 险 奇 幽美 、 旷美 等 。 引 导 学 生 去 开 拓 想 象 的 天 地 ,使 他 们 的 精 神 境 界

地理学习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观念与价值观

地理学习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观念与价值观

地理学习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观念与价值

地理学习是培养高中生地理观念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地理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认识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培养对地球的热爱和关注,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与价值观。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地理学习对高中生的影响,并分析如何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地理观念与价值观。

首先,地理学习可以增强高中生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地理学科涉及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通过学习地球的构造、自然气象、水文地理等知识,学生能够对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这种深入了解可以激发他们对地球的热爱和求知欲,从而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比如,在学习地球的气候现象时,学生可以体验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这种认识和理解对于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观念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地理学习可以加强高中生对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地理学科既涉及自然地理,也涉及人文地理,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上不同地域的差异与共同点。这种了解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与价值观。比如,在学习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时,学生可以通过参观、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魅力,从而认识到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形成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此外,地理学习可以提高高中生的环境意识和全球视野。地理学科强调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通过学习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和价值观。比如,学生在研究地球资源分布与利用时,可以了解到资源的宝贵性和有限性,从而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地理学习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全球视野,让他们了解到地球上其他地区的挑战与机遇,从而培养他们的发展眼光和全球责任感。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德育目标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德育目标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德育目标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德育目标如下: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情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3.了解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以往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教育要求”或“德育要求”相比,这次地理课程标准所界定的课程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比以往更充实、丰富和全面。这次的课程改革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化了德育的内涵。一.新课程标准的德育目标有以下几个“亮点”。(一)突出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更强调要遵循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它们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德育内容更加丰富最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德育目标表达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形式简洁,但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囊括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可持续发展、全球意识、国际意识、环境意识,只有一个地球等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先,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也包括了内心体验、情操陶冶。其次,态度除了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外,还包含了科学的态度、求实的态度。第三,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地理环境价值)的统一。在地理学科中,诸如全球意识,环境伦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地理求知与创新的欲望,地理辩证思想,爱国情操,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国际合作与交往,地理审美情趣等,都被归为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目标层次逐步提高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阐述中,德育要求在逐步提高。例如对“环境”内容在初中的德育目标是,“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在高中“环境保护”选修课中,进一步提高为“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

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形成与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形成与发展

第12卷第6期20l O年12月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N I N G B O I N Sl l T U T E O F E D U C A l'I O N

V01.12N o.6

D ec.2010

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的形成与发展

戚宏杰

(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浙江宁波315175)

摘要:先论述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必要性,然后给出了落实目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社会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合理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以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地理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60(2010)06---0126.旬3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在新课程中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学习目标,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情感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动手能力的训练的现象。现代教学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所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的必要目标是其他目标要求所不能代替的。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

心素养

摘要

地理作为一门涉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

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核心素养,才能

适应未来的挑战和发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多样化教学方式、多元化评价方式、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方面,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为相关

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引言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地球表层的各种自然、人文现象及其

相互关系[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多个方

面的综合素养。这些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还能够为学生

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地理

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介绍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然后

针对地理教学中的学生特点,提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并举例说明,以期

对今后的地理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现象的学科,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

地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当前,教育改革

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

在地理课堂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形成性评价——以地理必修1为例

在地理课堂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形成性评价——以地理必修1为例

在 传 统 的 教 学 中 , 们 往 往 更 倾 向 于 人
量 表 与 马 斯 洛 的 动机 理 论 相 结 合来 考 查学 应 用 价 值 的 评 价
生 的 学 习 动机 和兴 趣 ( 表 l 如 所示 ) 。 首 先 , 理 需 要 和 安 全 需 要 在 我 们 的 生 对 于 这 方 面 的 测 量 实 际 上 就 是 对 迁 移 能 力 的测 量 。 认 知 理 论 认 为 , 学 习及 其 元 在
度 、 值 观进 行 形 成 性 评 价 。 价
的 归属 感 与 爱 的要 求 是 否 得 到 满 足 。 教 在
处 于 边缘 地 位 的 同学 的 发 展 。 次 , 到 问 再 遇 学 的 认 同 是 一 种希 望得 到 关 注 与 尊 敬 的表
学 中 发 挥 核 心 同学 的 领 导 带 动 作 用 , 注 第 一 , 生 在 观 察 、 查 、 验 和 报 告 撰 写 关 学 调 实 题 能 否 在 班 级 同学 面 前 有 话 语 权 , 到 同 坚 持 真 理 、 于 创新 的 科 学 精 神 。 得 用
将 教 育 目标 狭 义Fra Baidu bibliotek理 解 为 对 知 识 的 掌 握 , 并
用 考 试 分 数 来 量 化 目标 是 否 达 成 。 是 这 但
种 片 面 的 评 价 方 式 是 与 我 们 的 教 学 目标 背 道 而 驰 的 , 育 目标 不 仅包 括 知 识 与 技 能 , 教

高中地理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

高中地理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

高中地理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地理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三维目标。

一、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不能一一实现。三维目标是缺一个可的整体,核心的人的培养。教学中只有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才能更好的实现三为目标。同时三维目标也有其交融性和不均衡性。因此,我们应当注重学科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

二、三维目标与双基的关系:强调三维目标并不意味着放弃双基。三维目标中首先提到的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说明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并不是不关注知识和技能而是关注如何来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地理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地理名称、分布、数据、概念、特征、成因等,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一学生死记为主。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迷信权威、思维定势;负担过重、兴趣丧失。而三维目标中我们强调双基的内涵要以终身学习和发展为取向,而不能仅以学科需要和发展来定位;双基只是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把双基孤立起来加以绝对化,最终只能走向其反面,丧失双基自身的价值。与其他两个维度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功能。

三、正确处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也就是说如何正确处理结论与过程的关系。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现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教学中学生应该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比如地理教学中气候的学习。我们要求学生掌握气候的分布、特点与成因,如果只是单纯的记忆。首先学生容易忘记,其次对一些不熟悉的地方那么学生很难分析出来。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过程,并结合学生本身所掌握的一些常识交易引导。让学生通过经历、反思到得出结论和知识应用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当然我们也要防止过程的泛化: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的情感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强自身的知识体验,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态度体验,反映了人们复杂的心理状况。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发的体验、感知,能够将知识和技能内化,从而学有所获。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的过程,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和“解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当前的新课程标准下,情感已经被列为教学目标之一,只有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实施情感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融洽的互动氛围,让高中地理课堂的知识火花燃起。笔者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分析了几点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正确的事物或者成功的个人具有着强烈的向往,充分发挥良好师表形象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投入到地理教学中去。每一位教师处在求知欲望浓厚的学生群体里,对于学生起到一定的模范

带头作用。为人师表,不仅要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对待学生,还要以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素质带动学生,将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和个性品质影响到底。首先,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在生活和实践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无论是言行举止、穿着打扮,还是待人处事态度等应该加以注意。其次,一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挖掘新鲜事物,打破传统的教学限制,创造性地做好教学工作。在对教学的处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都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处理好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来,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

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019年教育文档

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019年教育文档

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地理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述

在地理新课程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包括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态度、科学精神、地理审美情趣、资源观、环境观,对全球、祖国和家乡环境与发展的态度和责任感,以及是否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的行为规范等。

2.地理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特征

最新课程标准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遵循有益于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的原则,鼓励积极探究。此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推动课程资源开发,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体验。

2.1反映了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的提出,就是围绕上述要求设计和确定的,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偏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时代的要求。

2.2挑战传统地理德育,转变地理课程观念。

地理德育是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但在特定历史背景

下,人类社会共同推崇的价值观及学生丰富的情感发展多被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虽然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视为等同于原大纲所提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明确提到对地理世界各种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兴趣”、“欣赏”、“体会”、“关注”、“尊重”、“负责”等诸多方面。地理新课标从“好奇心”、“兴趣”、“科学态度”、“审美情趣”、“关心”、“热爱”、“尊重”、“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行为”、“养成”等方面充分关注学生丰富的人格世界,这是地理课程观念教育的质的飞跃。

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浸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为首,道即德育.意即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单单是传授知识,同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开展的科学观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特别提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进步地理审美情趣;理解全球的环境和开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根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和开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开展观念,增强关心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德育教学理应贯彻教学始终。地理教学中浸透德育教学更不可或缺.那我们在较重可以有哪些可开发的资源?对这些资源如何利用呢?下面就以上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教材中丰富多样的素材

新教材强调根底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和学生才能的培养,其次,强调地理教育应以学生开展为本,在地理教学中表达人文精神。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发如今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比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陆

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人口、国土整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擅长挖掘,抓好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巧妙设计就可以让学生既理解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不断开展的经济建立……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开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优势,从而既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要求突破传统的

地理知识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

方法和过程的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养。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下进行高中地理教

学呢?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方法和过程的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养这三

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这门学科中,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地理学科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等方面。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学生需要掌握地球的基本形态、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地理现象、地理事件等基础知识。地理技能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具备的观察、感知、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和地

理事件的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具备的地理思维方式、地理思

维方法和地理思维习惯。

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方面,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地图

阅读等方式,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地理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开展地理问题的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和地理思维方法。通过多

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地理学科学习中,掌握地理知识,具备地理技能,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

二、方法和过程的素养

方法和过程的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这门学科中,具备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

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能力。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方法和过程的素养

高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及其设计、实施与评价

高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及其设计、实施与评价

习主体 ,即学生或学习小组,通常被省略 ;二是表现性 任务 ,一般是由行为动词和名词 ( 或名词短语 ) 组成的
动宾结构 ,它规定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或活动 ;三是完成 学习任务的条件或活动情景。具体 目标实例见下表 。
目标 实例 表 现 性 任 务 活 动 情 景 或 条 件 例1 :收集一 些与天 体有 关 集 图 片 或 视 收 利用 网络 、4 - 、 1r  ̄, ] 的 图 片或视 频 ,在 班 级或 ;布置展 览 ; 科 普 书 籍 等 (隐 频 校 内举 办 一 次 宇 宙 图 片 图像 观 后 感 想 。 谈 含 );合 作 布 展 。 展 ,畅 谈 自 己的观 后 感 想 。
目标
富的地理情感、科学的地理态度和正确的地理观念等三 个方面的 目标 ,其具体 内容如下表 。
具 体 目标 内容
①激发地理学 习的兴趣 和动机 ,体验地理 学习的乐趣 ; 成。同样 ,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 ,学 丰富的地理情感 ②提 高地理审美情趣 ; 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所以说 , ③增强热爱祖 国、热爱家 乡、尊重 自然与善待环境的情感等。 科学的地理态度 ①养成求真 、求 实的地理学 习态度; “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作为课程 的必要 ②增 强关心和爱护资源、环境的责任感 ,养成 良好的行 为习惯等。 目标是其它 目标要求所不能替代的… 。但 ①树 立科 学的人 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和可持 续发展观 ; ②增 是 ,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正确的地理观念 强对 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 ③理 解国际合作的价值 ,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 意识 ; 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更缺少积极 ④ 重视地理 学习与现 实生活的联 系, 悟地理 学的应 用价值等 。 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作者:孙良勇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9期

摘要:地理是高中教学系统中的重要课程,地理学科的特点与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渗透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促进其全方位地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探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培养,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52-01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错误地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地理知识就能完成学习任务,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对地理知识的应用和整合性思考。针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教学课堂上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学生对待地理学习的态度与积极性直接决定了学生地理学习的效率,如果学生地理学习的参与性高,积极性强,那么在极大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往往能从地理科目理论性的知识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人文性感悟,无疑对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在高中分科的制度下,一些教师甚至学生将地理科目边缘化,导致学生对地理的认知从

成绩指标化过渡到兴趣化,尽管如此,教师也绝不能以学生的认知现状开展教学,而是要重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更多地理知识的魅力与兴趣,真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2]。

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与深入覆盖为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以声像结合等巨大优势,能够为学生直观展现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从视觉上给学生直观的冲击,有助于快速挖掘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地理学习主动性。因此,地理教师要从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和地理课程的结合点进行探索,强化地理知识与学习情感之间的连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转变原有的地理学习情感。比如学习《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搜索并整合相关的视频与图片,为学生一边展示一边讲解地球运动的内容,从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直观知觉体验上冲击学生的原有认知,逐渐培养地理学习的情感,并以信息技术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增强地理学习信心。

2.掌握高效学习方法,主动探究地理问题

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与空间理解能力,那么地理的学习就容易上手。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同样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