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期末复习题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2019·河南信阳期末改编)宋元时期市民娱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勾栏。
瓦子也称“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集中点。
瓦子、勾栏在宋代兴起的主要原因是(C)A.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推动B.宋代对外战争频繁C.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D.宋代娱乐活动丰富2.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搜集了如下三幅图片。
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D)A.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B.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C.南宋经济的快速发展D.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3.(2019·河南驻马店期末)瓦子和勾栏的产生,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人民生活日益丰富的状况。
下列有关瓦子和勾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C)4.(2019·山东滨州期中)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描述的节日是我们今天的(C)A.元宵节B.中秋节C.春节D.冬至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该词出自宋代哪位词人(C) A.王安石B.辛弃疾C.苏轼D.李清照6.(2019·山东滨州期中)山东章丘的百脉泉公园里有一座“李清照故居”。
对李清照认识错误的是(D)A.生活于两宋之交B.著名的女词人C.词风婉约D.代表作是《窦娥冤》7.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难以忘怀的是(A)A.祖国山河的统一B.中华文化的弘扬C.旖旎宜人的风光D.个人的离愁别恨8.(2019·福建厦门期末改编)宋元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学艺术也达到空前的繁荣。
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主流形式有(B)①语录②词③曲④小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2019·湖北荆门期末)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及文化同步学习练习新人教版本
第12课宋元期间的都市和文化一、店林立,日夜不;瓦舍勾,日喧器不已。
种的城市生活景最有可能出在()A. 南朝B. 隋朝C. 唐朝D.宋朝2.“大相国寺会,寺内外人流如潮,行各样商品交易,有傀儡、技等各样表演;大殿前棚,供皇家演奏。
”段文字反应了何何地繁的都市生活()A. 唐代的安B.北宋的开封C.南宋的安D.元朝的多数《水》中的梁山好“黑旋”李逵与“浪子”燕青逛开封大街,条大街上有人、唱曲、料、相面算卦、耍、表演等。
他走到了什么地方()A.瓦子B. 早市C.榷D. 市集4.瓦子在宋朝城市的流行,主假如因()A.士医生的全力倡导B.民休的需要C.市民不停壮大D.达官人的需要宋朝期,跟着城市的繁华,市民不停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京城内出了多兼商的所,称()A.市集 B .瓦子 C .勾 D .邸店6.右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瓦合,去崩溃”之,它的出反应了()A.隋唐科制的展B.唐代民族关系和C.宋朝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的繁华了承民族文化,彰民族特点,我国增清明、端午等法定假日。
些日早在宋朝都有了,那最受重的日是()A.重阳B.元旦C.元宵D .中秋8.“元旦那一天,流行燃放爆竹,穿新衣,来往贺年⋯⋯”反应了宋朝人在哪一日()A.清明B.中秋C.春节 D .元宵节9.宋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A.赋 B .诗 C .词 D .曲10.读其词“令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以外”,创始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A .苏轼B .辛弃疾C .柳永D .马致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用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仍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句描述了闺中女子的惜春情怀,依据其风格判断,写这首词的人是()A .苏轼B .李清照C .陆游D .辛弃疾南宋有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南宋有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甘肃省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2.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选择题1.(2022春·甘肃金昌·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2.(2022春·甘肃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北宋都城开封的文化娱乐夜市十分兴盛,有多种类型,酒楼茶舍里有艺人演唱、讲史;瓦肆勾栏中有杂剧表演。
这说明宋代A.海外贸易活跃B.市民生活丰富C.科技交通发达D.史学研究斐然3.(2022春·甘肃酒泉·七年级统考期末)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4.(2022春·甘肃天水·七年级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校考期末)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以下三幅文物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宋朝A.绘画艺术高超B.科技领先世界C.经济重心南移D.商品经济发展5.(2022春·甘肃酒泉·七年级统考期末)今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
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
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西游记》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6.(2022春·甘肃武威·七年级统考期末)“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这主要反映了()A.唐都是座国际化都市B.宋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C.明朝对外交流的频繁D.清朝小说发展到了顶峰7.(2022春·甘肃酒泉·七年级统考期末)《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质量检测习题(包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 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质量检测习题一、选择题1.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B.临安C.广州D.泉州2.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3.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市B.瓦子C.勾栏D.邸店4.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 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5.下图是王弘力所作《古代风俗百图》之“瓦子内说书”图,图右边的配诗中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那么“瓦子”的出现是在( )A.西汉B.唐朝C.宋朝D.明清6.唐朝时出现,后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是( )A.赋B.小说C.词D.元曲7.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马致远8.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9.他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他是谁( )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郑光祖10.小明正在阅读《两宋绝妙好词》一书,在此书中,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11.司马光和司马迁,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并由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的史学巨著是( )A.《战国策》B.《新五代史》C.《史记》D.《资治通鉴》12.假如你想在《资治通鉴》中查阅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不可能查到的是( )A.商鞅变法B.郾城大捷C.玄武门之变D.三顾茅庐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期末复习题 新人教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选择题1.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A. 各民族的交融进一步加强B. 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C.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 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2.以下关于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叙述错误的是( )A. 相国寺内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B. 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C. 可以在酒楼茶坊里看到艺人演唱、讲史D. 端午节迎神供佛,挂年画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已久,下列作品是司马光所著的是( )A. 《史记》B. 《梦溪笔谈》C. 《资治通鉴》D. 《汉书》4.4.归纳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同类的人是( )示例:苏轼李清照。
A. 司马光B. 辛弃疾C. 关汉卿D. 张择端5.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名词能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②夜市③瓦子④岁币⑤勾栏A. ①②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6.《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此生活景象反映了( )A. 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C.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D. 元代民族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困苦7.7.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南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8.为宋词打开新局面,使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新境界的是( )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关汉卿9.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 )A. 诗、杂剧B. 乐府、散曲C. 词、散曲D. 杂剧、散曲和南戏等10.(东京梦华录)记载:瓦(瓦子)中多有药,卖卦……钦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时练(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宋元时期的城市,店铺鳞次栉比,商业活动频繁,人们生活丰富多彩。
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有()①开封②兴庆③临安④大都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2、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A. 诗、杂剧B. 乐府、散曲C. 词、散曲D. 杂剧、散曲3、宋元时期,世界上的著名大都市不包括...( )A.北宋时的开封B.金时的中都C.南宋时的临安D.元朝时的大都4、《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等。
那么他们最有可能走到了当时的( )A.瓦厂B.早市C.瓦子D.集贸市场5、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6、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历史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A.《史记》 B.《西游记》 C.《资治通鉴》 D.《本草纲目》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春节8、下列反映宋朝电视剧中出现以下场景,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A. 夜市有小吃B. “瓦肆”上演《红楼梦》C. 百姓中秋赏月D. 朋友一起饮茶喝酒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
其作者是( )A.苏轼B.辛弃疾C.白居易D.李清照10、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现。
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是()①关汉卿②马志远③郑光祖④白朴⑤司马光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11、关于“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B.出现在宋朝时期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散布于广大农村12、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了市民文化生活的繁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百度搜索了以下一些关键词:“大相国寺”、“瓦子”、“勾栏”、“蹴鞠”等,根据所学,可以推测该同学最有可能是想要了解宋代()A. 传统宗教节日习俗B. 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C. 繁华的都市生活D. 体育特色2.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3.穿越时空隧道,我们来到北宋。
要看耍杂技踢球,听说书唱曲,我们要到的场所是()A. 戏院B. 瓦子C. 游乐场D. 邸店4.“瓦子”盛行的原因是()A. 士大夫的提倡B. 达官贵人的需要C. 农民的需要D. 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5.南宋时,有位商人来都城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 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 午餐吃的是稻米等粮食C. 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 晚上到东京夜市去看看6.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
据此可知,当时()A. 乡村文化繁荣B. 夜市已经出现C. 海外贸易活跃D. 交子开始使用7.“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A. 秦都咸阳B. 唐都长安C. 陪都长安D. 宋都东京8.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子等场所进行演出,杂剧形成于()A. 汉朝B. 秦朝C. 宋代D. 元朝9.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反应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我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有()①清明节②圣诞节③端午节④复活节⑤元宵节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①③⑤10.下图为《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法作品,其内容的文学形式是()A. 唐诗B. 宋词C. 元曲D. 小说11.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习题含答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A. 诗、杂剧B. 乐府、散曲C. 词、散曲D. 杂剧、散曲【答案】D2.下列有关宋词的叙述,不确切的一部()A. 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B. 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经出现C. 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D. 经过五带到两宋,获得极大发展【答案】B3.下列反映宋朝电视剧中出现以下场景,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A. 夜市有小吃B. “瓦肆”上演《红楼梦》C. 百姓中秋赏月D. 朋友一起饮茶喝酒【答案】B4.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了市民文化生活的繁荣。
以下体育活动中,宋代市民不能参与的是()A. 相扑B. 蹴鞠C. 跆拳道D. 水上运动【答案】C5.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做()A. 城B. 市C. 坊D. 瓦舍【答案】D6.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其根本原因是()A. 政权并立,民族融合B. 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C.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 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答案】C7.有学者谈到“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
”宋朝城市经济生活开放的特点表现在( )A. 娱乐生活丰富B. 使用交子购买物品C. 出现夜市等D. 传统节日丰富【答案】C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绘了我国下列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这个朝代的文学主流是?()A. 唐朝;诗B. 宋朝;词C. 元朝;曲D. 明朝;小说【答案】B9.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 士大夫的提倡B. 达官贵人的提倡C. 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D. 农民的需要【答案】C10.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 集市B. 瓦子C. 勾栏D. 邸店【答案】B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学校: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而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地方呢?A.娱乐兼营商业的瓦舍B.食客盈门的酒楼C.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D.好汉比武的擂台2.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而,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名词能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①交子②夜市③瓦子④岁币⑤勾栏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3.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A.李淸照B.马致远C.关汉卿D.汤显祖4.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A.诗B.词C.曲D.小说5.他是北宋杰出的词人,扩大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对后世影响很大,同时他还是著名的散文家和书法家,他得名字叫A.苏轼B.辛弃疾C.李淸照D.陆游6.'‘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描绘了闺中女子的惜春情怀。
据这首词的风格判断,写这首词的人是A.苏轼B.李淸照C.辛弃疾D.关汉卿7.两宋时,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的政治作用B.城市的文化需求C.城市生活的丰富D.城市经济的繁荣8.《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査阅到?A B (:---------------------------- ----------- —人r一、厂■-・1一、J[ 1 「员帝时期汉或帝时期1北木时期战国时期血代时期v y1)A・AB・BC・CD・D二.综合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1)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一、选择题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2.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
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A.重阳节 B.元旦 C.元宵节D.中秋3、北宋一位商人来到都东京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所,有说书的、唱曲的、有卖药材、古玩的、甚至还有算卦等等,请推断他到了哪里()A.交子B.瓦舍C.市舶司D.会子4.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间,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的繁荣5.宋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A.赋 B.诗 C.词D.曲6.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马致远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残酒问卷帘人,却道海棠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风格感情真挚,清新。
该词的作者是()A.苏轼B.辛弃疾C.陆游D.李清照8.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A.诗、杂剧B.乐府、散曲 C.词、散曲D.杂剧、散曲9.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下图)是()A .孔尚任B .王实甫C .关汉卿D .汤显祖10.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以下关于中国文化事物和相关人物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元曲--关汉卿《窦娥冤》B.唐诗--苏轼《赤壁怀古》C.四大发明--蔡伦造纸术D.书法--王羲之《兰亭序》二、问答题11、某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宋元文化后,对本节内容进行探究性整理,请一起参与完成。
步骤一 文化典籍(1)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写出相应文化典籍的名称。
图一 图二名称:图一: ______ 图二: ______步骤二 作品欣赏材料一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选择题1.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①印刷术的普及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会经济的发展A.③B.①②C.②③D.①③2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写道:“元剧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
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
”作者意在强调元杂剧A.源自于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B.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C.真实记载了元朝的四等人制D.深刻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3 .下面绘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画卷。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清明上河图》(局部)A.作者是南宋画家张择端B.取材于隋朝大运河沿岸的风光C.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D.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繁荣4 .元朝最负盛名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他创作《窦娥冤》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现实主义B.象征主义C.表现主义D.浪漫主义5 .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特色的文学形式,形成了中国古代一条亮丽的文学走廊。
其中,以《窦娥冤》作品为典型代表,具有综合性艺术特色的文学形式是()A.唐诗B.宋词C.元曲D.明清小说6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速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
请问,他们走到的地方当时被称作A.坊B.市C.瓦舍D.夜市7 .市民文学指的是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
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
以下文学作品体现了这一趋势的是()A.屈原《离骚》B.王羲之《兰亭序》C.白居易《长恨歌》D.关汉卿《窦娥冤》8 .宋代时称今天的春节为()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元旦9 .下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局部),展现出当时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口稠密的街市景象。
这幅图可用于研究()D.商品经济的发展10 .某校历史社团举办历史图片鉴赏比赛,某同学抽取到了下列图片,11 .下列文物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东京梦华录》B.铸造技术高超C.雕塑技艺的精湛D.绘画艺术的精他所鉴赏的历打马球宋代蹴鞠铜镜赛龙舟A.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C.中国古代的水上赛事B.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D.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A.社会生活丰富B.宋词元曲的流行C.康乾盛世的气象史图片的主题应该是宋代说书场景宋代蹴鞠铜镜美12 .下图所示内容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宋瓦子社戏宋蹴鞠图元杂剧陶俑A.戏剧种类多样B.日常礼仪复杂C.土人尚文读经D.市民生活丰富二、综合题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习题 4(含答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7小题)1.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的节日欢乐气氛.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3.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资治通鉴》B.《马可•波罗行纪》C.《梦溪笔谈》D.《贞观政要》4.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苏轼B.关汉卿C.辛弃疾D.李清照5.如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A.吴道子B.赵孟頫C.阎立本D.张择端6.《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那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7.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A.夜市B.商业区C.娱乐场所D.居住区8.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①雕版印刷的普及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9.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市B.瓦子C.勾栏D.邸店10.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户人家作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11.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12.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A.苏轼B.李清照C.岳飞D.辛弃疾13.宋朝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你有可能做到的是()①去瓦子看节目表演②携带交子去买大宗商品③贩卖丝绸到海外④和回族人做买卖.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4.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搜集了如图中的三幅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B.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C.南宋经济的快速发展D.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15.身患绝症后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姚厚芝为给孩子留下学费毅然用127万针绣成了《清明上河图》.历史上,这幅名作在画家的笔下描绘了哪一都城的繁华景象()A.汴京B.大都C.长安D.临安16.宋代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宋代旷世名作、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赵孟頫17.通过如图(清明上河图),我们了解()A.唐朝对外交往B.北宋的社会生活C.明朝的商业活动 D.清朝的建筑风格二.填空题(共5小题)18.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是一部的通史巨著。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D )A.开封B.临安C.大都D.镐京2.假如你生活在我国的古代,你想晚上出去吃夜宵,最好是下列哪个朝代(D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3.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民能做到的是(B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②元宵节看彩灯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宋代的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 (C )A.经济发展的结果 B.社会安定的结果C.宋代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 D.商业繁荣的结果5.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于尘垢之外”。
开创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A )A.苏轼B.辛弃疾C.李白D.李清照6.《资治通鉴》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记事翔实可靠,文字简洁生动。
下列时期的史实从《资治通鉴》中查不到的是(D )A.汉代B.三国C.唐代D.北宋7.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形式是 (C )A.赋 B.诗 C.词 D.小说8.元朝戏剧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中错误的是 (D )A.融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体B.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C.关汉卿是著名戏剧家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词作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作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词作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与上面词作有关的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
词人一:苏轼,北宋词人,他的词豪迈飘逸。
词人二: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习题新人教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选择题1.北宋时,城市里的“瓦子”是()A.专供演出的圈子B.买卖建筑材料的铺子C.娱乐兼商业的场所D.专门的商业区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的______节情景。
()A.元旦B.中秋C.元宵D.寒食3.下列关于宋代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夜市B.市民文化生活丰富C.有瓦子D.有雇人做工的丝织场4.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A.市 B.坊 C.邸店 D.勾栏5.宋诗里的“邸店如云屯”是形容()A.交通发达 B.旅店兴旺 C.商业发达 D.娱乐活跃6.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小说B.诗C.词D.曲7.辛弃疾生活在()A.北宋时期B.南宋时期C.两宋之交D.元朝时期8.下列有关宋词的叙述,不确切的一部()A.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B.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经出现C.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D.经过五带到两宋,获得极大发展9.下列词人中,继苏轼之后,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是( )。
A.李清照 B.辛弃疾 C.王安 D.曾巩10.南宋时期曾经参加过北方抗金斗争的人是( )。
A.司马光 B.李清照 C.苏轼 D.辛弃疾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的,卖古玩、字画的,剃头、剪头的,相面、算卦的,等等,十分热闹,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
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请回答:(1)材料中的场所有何功能?(2)它在宋朝城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从它的内容上看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哪两方面?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1)上面词句是谁的作品?(2)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3)上面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D4.D5.B6.C7.B8.B9.B 10.D二、材料解析题11.(1)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选择题(共17小题)1.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的节日欢乐气氛.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3.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资治通鉴》B.《马可•波罗行纪》C.《梦溪笔谈》D.《贞观政要》4.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苏轼 B.关汉卿C.辛弃疾D.李清照5.如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A.吴道子B.赵孟頫C.阎立本D.张择端6.《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那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7.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A.夜市 B.商业区C.娱乐场所 D.居住区8.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①雕版印刷的普及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 D.①③9.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市B.瓦子 C.勾栏 D.邸店10.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户人家作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11.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12.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A.苏轼 B.李清照C.岳飞 D.辛弃疾13.宋朝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你有可能做到的是()①去瓦子看节目表演②携带交子去买大宗商品③贩卖丝绸到海外④和回族人做买卖.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4.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搜集了如图中的三幅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B.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C.南宋经济的快速发展D.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15.身患绝症后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姚厚芝为给孩子留下学费毅然用127万针绣成了《清明上河图》.历史上,这幅名作在画家的笔下描绘了哪一都城的繁华景象()A.汴京 B.大都 C.长安 D.临安16.宋代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宋代旷世名作、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赵孟頫17.通过如图(清明上河图),我们了解()A.唐朝对外交往 B.北宋的社会生活C.明朝的商业活动D.清朝的建筑风格二.填空题(共5小题)18.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是一部的通史巨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繁华的都市生活1.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1 )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 2 )表现3.传统节日: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些节日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知识点2 宋词和元曲4.宋词人( 2 )李清照: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 )辛弃疾:南宋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元曲( 1 )特点: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 2 )著名杂剧家①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②元曲四大家: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
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知识点3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6.概况: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7.评价: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繁华的都市生活1.穿越时空,映入你眼帘的是大相国寺门前人流如潮,商品琳琅满目。
你来到的城市为( B ) A.唐朝的长安 B.北宋的开封C.南宋的临安D.元朝的大都2.右图是王弘力所作《古代风俗百图》之《瓦子内说书图》,图的上端配诗中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题: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这一材料可以反映宋代()A.社会分工完成B.市民生活丰富C.民间艺术精湛D.边境贸易繁荣2.下图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
“瓦子”是()A.宋代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B.宋代开封城内专供演出的圈子C.唐都长安城内的主要商业区D.唐都长安城内的手工业作坊区3.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苏轼B.关汉卿C.辛弃疾D.李清照4.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塑造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是()A.苏轼B.关汉卿C.辛弃疾D.李清照5.《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下列内容中,不能在这本书中查阅到的是()A.隋末农民起义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澶渊之盟6.下列对宋代城市的表述,错误的是()A.开封、临安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B.瓦子中专供读书的地方叫“勾栏”C.城市的繁荣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D.在北宋的开封出现了文化娱乐场所7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B.我国经济重心发生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业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列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论据的是()A.临安商业繁荣,有早市、夜市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D.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9.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凝固的历史”之美誉。
下列陶俑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宋朝人表演蹴鞠B.宋朝人表演词朗诵C.元朝人表演杂剧D.元朝人表演杂技10.两宋词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试题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试题1.《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此生活景象反映了(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D.元代民族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困苦2.宋元时期,世界上的著名大都市不包括...( )A.北宋时的开封B.金时的中都C.南宋时的临安D.元朝时的大都3.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地方是( )A.大相国寺B.御街C.瓦子D.勾栏4.《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等。
那么他们最有可能走到了当时的( ) A.瓦厂 B.早市C.瓦子D.集贸市场5.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A.杂剧B.宋词C.散曲D.南戏6.王弘力在书中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下列关于“瓦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在宋代繁华都城B.市民阶层扩大的产物C.供人们娱乐的场所D.市民买卖交易的店铺7.一位法国学者指出,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②夜市③瓦子④岁币⑤邸店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
该词的作者是( )A.李清照B.苏轼C.关汉卿D.李白9.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课余时间要排演历史剧《宋代词人李清照》。
若请你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2 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选择题
1.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A.各民族的交融进一步加强
B. 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 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2.以下关于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国寺内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
B. 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
C. 可以在酒楼茶坊里看到艺人演唱、讲史
D. 端午节迎神供佛,挂年画
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已久,下列作品是司马光所著的是( )
A.《史记》
B. 《梦溪笔谈》
C. 《资治通鉴》
D. 《汉书》
4.4.归纳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同类的人是( )
示例:苏轼李清照。
A. 司马光
B. 辛弃疾
C. 关汉卿
D. 张择端
5.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名词能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
化”水平的有( )
①交子②夜市③瓦子④岁币⑤勾栏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6.《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 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此生活景象反映了( ) A. 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
D. 元代民族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7.7.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南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8.为宋词打开新局面,使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新境界的是( )
A.苏轼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关汉卿
9.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 )
A.诗、杂剧
B. 乐府、散曲
C. 词、散曲
D. 杂剧、散曲和南戏等
10.(东京梦华录)记载:瓦(瓦子)中多有药,卖卦……钦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知抵暮。
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
A. 市民生活丰富
B. 社会分工完成
C. 民间艺术精湛
D. 边境贸易繁荣
11.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可以做到的事情是( )
①吃到占城稻②去瓦子中观赏杂技等表演
③欣赏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④听人讲述岳飞的故事
⑤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⑥看到马可波罗来华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1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
其作者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陆游
D. 李清照
13.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地方是( )
A. 大相国寺
B. 御街
C. 瓦子
D. 勾栏
14.“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那时,城内还设有居民娱乐的场所——瓦舍。
此生活景象反映( )
A. 北方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
B.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 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15.下列历史知识可以修改的是( )
A.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B.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
C.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16.1958 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
他的代表作是( )
A. 《授时历》
B. 《西厢记》
C. 《窦娥冤》
D. 《天净沙·秋思》
1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残酒问卷帘人,却道海棠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风格感情真挚,清新。
该词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陆游
D. 李清照
18.18.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
“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
A. 苏轼
B. 关汉卿
C. 汤显祖
D. 辛弃疾
19.《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它是北宋大书法家张择端的作品,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风俗长卷。
它反映了( )
A. 北京的社会风貌
B. 南京的社会风貌
C. 杭州的社会风貌
D. 东京的社会风貌
二、综合题
20.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北宋的灭亡与其说是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的,还不如说是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无穷无尽地挥霍与奢靡耗尽了社会财富,最后由富宋强宋变成了弱宋,“内不安邦,外不抵金”,从而走向灭亡。
(1)根据材料一中北宋由强变弱的史实,写出你的感悟。
【经济篇】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光辉的朝代,经济繁荣发展,取得光辉的成就。
(2)请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生活篇】
材料三正当下最流行的是“穿越”。
……真可谓“世界真奇妙,穿越才知道”。
这学期的
宋朝历史让我颇感兴趣,于是我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偏居一隅的南宋临安城……
(3)请续写这段文字,把你在南宋都城临安一天的见闻写一下。
【民族篇】
材料四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在斗
争中走向交融。
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4)请举例说明材料四中“和”是主流的论断。
【感悟篇】
(5)我们应该为宋朝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而自豪。
我们应该为我们是宋人的后代感到骄傲。
请简要总结宋元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答案
1.D2.D3.C4.B5.D6.C7.D8.A9.D10.A11.A12.D13.A14.C15.D16.C17.D18 .B
19.D
20.(1) 腐败奢侈必亡,廉政勤俭兴邦。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前代;商品经济繁荣。
(3)品尝到了宋五嫂的鱼羹,还逛了夜市,买了很多东西,在勾栏瓦舍中欣赏文娱演出等。
(4)澶渊之盟,维护了边疆百余年的和平友好局面。
(或宋金和议使南北方经济都得到发展)
(5)封建经济的持续发展,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