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导入:【2 】

1.同窗们,高兴的一节课立时就要开端了,你们预备好了吗?嗯,那就开端我们今天的数学探讨之旅吧!上课!同窗们好,请坐.

2.同窗们,上课之前,先请大家观赏先生为大家预备的几张图片(一段视频),不过须要大家卖力不雅察,看谁发明的奥秘多.

3.好,看完后你们有什么感触感染?(德育)

4.恩恩,同窗们还真是有心人,感触感染很深入.那么,你发明数学信息了吗?

5.这位同窗坐姿真正直!你来说!

6.还有不一样发明的吗?你来说!

7.那依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你来?嗯,这个问题合理吗?合理.

还有其他问题吗?合理吗?合理

8.同窗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探讨这个吧!(教材例题)其他问题临时放入问题口袋,留待

今后解决.

探讨:

1.那关于这个问题,谁能揭橥一下你的不雅点?(你可以自力解决吗?)开首脑筋积极思虑一下吧.

2.这位同窗已经伎痒了,你来吧!赞成吗?

3.看来同窗们已经都有了本身的设法主意了,不过集体的力气是巨大的,先生特殊等待你们小组四小我的聪明可以或许碰撞出加倍出加倍黯淡的火花.所以,把你的设法主意和组员交换一下吧.不过,要记得实时填写小组合作探讨单哦!

4.哪个小组同意展现你们的评论辩论成果?

这个小组的手举得像小树林一样,都同意为小组挣得声誉,第一个机遇就给你们组吧.其他小组要卖力倾听,这是对同窗最大的尊敬.好,开端吧.

5.嗯,他们小组的不雅点是......(教师复述),很具体,讲授很透辟,掌声送给他们.

其他小组,还有须要补充的嘛?或者有不赞成见的吗?

6.嗯,这个小组有新设法主意.先生就爱好不同凡响,你们来说说.(先生发明,有一个同窗一向坐在那边,固然他没有举手,可是他的眼神告知我他很有设法主意,你来试一试吧.说错没有关系的.大胆一些.)

教师试讲小学数学教案

教师试讲小学数学教案

教师试讲小学数学教案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2. 两位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3. 简单的应用题解答。

教学难点:

1. 算式中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2. 需要进行计算的复杂应用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其中完成加法和减法计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加法和减法(10分钟)

1. 教师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通过示范几个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三、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加法和减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四、讲解大小比较和排序(10分钟)

1. 教师介绍两位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

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比较和排序两位数。

五、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练习。

六、讲解和解答应用题(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思考和计算。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完成相关题目,并告知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包括讲解、练习和应用,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交互式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教师资格证面试资料:精选3篇小学数学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资料:精选3篇小学数学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资料:精选3篇小学数学教案

报考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同学,今天闽试教育给大家整理了3篇小学数学试讲教案,分别是《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乘整数》和《认识周长》三篇试讲教案,打算参加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同学快来学习一下吧!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的情境,初步认识小数。

2、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能识别小数,会正确地读、写一、两位小数。

4、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目标】

1、大胆想象,类推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结合作意识、交往能力。

3、增强对大自然及珍稀动物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感受数学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小数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各部分在价格和长度中的含义。

【教学关键】:理解小数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课件等。

一、情景导入。

1.引入小数。

师:同学们,老师昨天去超市啊,发现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价格标签,老师摘录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酷儿饮料2.5元奥利奥饼干12.12元

可乐,4.05元,酸奶,2.60元。

师:观察这组数他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特征没有。

生: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就叫做小数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3.认识小数点(指导写法)。

师:我们知道在分数中有一条直线,叫做分数线。猜猜看小数中的小圆点叫什么呢?

生:小数点

师:猜的真准。他就叫小数点。(板书:小数点)

教资面试小学数学试讲稿实用模板

教资面试小学数学试讲稿实用模板

教资面试小学数学试讲稿实用模板

一、开场白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试讲者,我试讲的题目是《(课程名称)》,这是一节(课程年级)的数学课。

二、导入新课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我采用(导入方法,如:问题导入、游戏导入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 提出问题:

(问题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

(思考引导)

3. 总结导入:

(导入总结)

三、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我将以(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探究法等)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1. 知识点讲解:

(讲解内容)

2. 案例分析:

(案例内容)

3. 师生互动:

(互动内容)

4. 总结新课:

(新课总结)

四、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1. 课堂练习:

(练习题目)

2.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五、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课堂教学的拓展部分,我将以(拓展方式,如:课

后作业、小组讨论等)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1. 课后作业:

(作业内容)

2. 小组讨论:

(讨论内容)

六、总结课堂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

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

1. 课堂回顾:

(回顾内容)

2. 强调知识点:

(知识点)

3. 鼓励学生:

(鼓励语言)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我设计的板书包括以下内容:1. 课题:

(课题)

2. 知识点:

(知识点)

3. 重点公式:

(公式)

谢谢评委老师们,我的试讲结束。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8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8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8篇

学校数学试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同学对书中情境的观测,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技能目标:借助挂图引导同学充分观测,沟通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同学的观测技能。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控按顺次数数的方法。

教具预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伙伴们,从今日开始,你们就是学校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许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它?大家会从1数到10吗?

二、探究新知

1、查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很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同学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只要说得对,老师就应当予以确定,同时要留意让同学把话说完整。)

2、查找教室里的数

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得!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觉哪些数?

(同学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同学……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同学要实时鼓舞。)

3、查找学校里的数

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学校”中的数。

4、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觉什么呢?

三、课堂总结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睁着聪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想和他们交伙伴吗?你打算怎么做?

学校数学试讲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第1———2页。

教学目的:

1、让同学经受从实际状况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精确算出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5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5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5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

师:同学们,电视上比赛评分时,为何要去掉一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说说理由吗

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后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巩固训练

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稿万能模板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稿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运算方法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运算方法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教学情境图等。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

1.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 实物演示,直观教学

利用实物教具,直观展示数学概念、运算方法等,帮助学生理解。

3. 多媒体辅助,丰富教学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情境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巩固练习

1. 基础练习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些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能力提升

设计一些拓展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重点知识。

2. 强调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布置作业

1. 基础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拓展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些实际操作或探究任务。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3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3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3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3篇

篇一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圆锥有什么特征?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教案标题: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

1. 了解整数的概念,并正确使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2. 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 整数的概念和正数、负数的关系。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正数与负数的相互运算。

2. 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教学PPT。

2. 教学材料:练习题、实际问题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

通过展示整数的概念图和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引起学生对整数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猜测整数的使用场景。

Step 2:概念解释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讨论,共同解释整数的概念、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

Step 3:整数的加法

介绍整数的加法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方法,例如:“3 + 5 = 8”,“-5 + 2 = -3”。

Step 4:整数的减法

介绍整数的减法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减法方法,例如:“6 - 3 = 3”,“-6 - (-3) = -3”。

Step 5:策略运用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6:归纳总结

总结整数的概念、加法和减法的规则,让学生亲自总结,巩固所学内容。

Step 7:练习与评价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练习,并进行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价。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

1. 理解“千分之一”这个概念,并能用小数形式表示;

2. 熟练掌握“千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千分之一的换算;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千分之一的概念理解、小数表示法和测量运算。

难点:千分之一的换算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2. 学生练习册、作业本等学习资料;

3. 千分尺、千分表等测量工具;

4. 学生小组活动或游戏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关千分之一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千分之一的好奇和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千分之一是什么意思吗?它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有关?

【呈现】

1. 利用教学课件,介绍千分之一的概念,并解释小数表示法。

2. 给学生演示和讲解如何用小数表示千分之一,并进行相关练习。

【引入学习】

1. 让学生观察教室的物体,找出其长度,并演示如何用千分尺或千分表进行测量。

2. 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活动,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交流。

【知识讲解】

1. 对学生进行千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的讲解,并进行示范。

2.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提问相关问题,加深对千分之一概念的理解。

【拓展应用】

1.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设计千分之一的实际应用场景,并进行展示与讨论。

2. 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达到目标】

1. 进行小结复习,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通用10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通用10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通用10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1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才能】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展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展计算,并能正确进展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展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展脱式计算。

【难点】能正确进展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6+9+8=32-10-

6=25+20-10=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搜集信息

2、分析^p 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考虑,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展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 ?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应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老师板书)

5、比拟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小数的进位借位运算。

教学准备:

1. 教具:小数加减运算示意图、小数加减运算练习题。

2. 材料:小数表格、小数加减运算练习册。

3. 教师:熟练掌握小数加减运算的口诀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概念,例如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读法等。然后通过小数表

格展示几个小数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小数的大小和位置。

二、讲解(10分钟)

1. 教师通过示意图讲解小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强调小数点对齐和进位借位的重要性。

2. 教师演示几个小数加减运算的例题,让学生熟悉运算过程和方法。

三、练习(15分钟)

1. 让学生自行练习小数的加减运算,教师可以在黑板或屏幕上展示练习题,学生逐个完成。

2. 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

方法。

四、巩固(10分钟)

1. 完成练习册中的小数加减运算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随堂测试小数加减运算的基础知识,检查学生对小数运算的掌握情况。

五、拓展(10分钟)

1. 提出一些小数加减运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加减运算。

六、总结反思(5分钟)

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难点,并讨论学习小数加减运算的经验和感悟。

2.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意见,教师及时给予解答和引导。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数的加减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小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和技巧。同时,学生对小数运算的兴趣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3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3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3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3篇

篇一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圆锥有什么特征?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模板尊敬的面试官:

您好!感谢您给我提供了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的题目。在

这封信中,我将为您提供一个适用于小学数学试讲模板,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试讲内容:数的认识与初步计算

1. 活动一:认识数字

活动目标:通过认识数字的形状和数量,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基本认知,从而打下后续学习数学的基础。

活动步骤:

(1)利用数字卡片或其他教具,展示数字1~10。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每个数字,并询问学生对每个数字的认识。

(3)通过观察数字的形状和数量,引导学生认识每个数字的特点。

2. 活动二:数字排序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字排序能力,巩固对数字大小的认知。

活动步骤:

(1)给每个学生发放一组数字卡片,包括数字1~10。

(2)要求学生根据数字大小将卡片从小到大排列。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展示正确的排序结果。

(4)让学生重新检查自己的排序结果,纠正错误。

3. 活动三:简单加法与减法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培养他们进行简

单加减运算的能力。

活动步骤:

(1)通过实际物品(如水果、玩具等)或图片展示,引入加法和

减法的概念。

(2)以具体例子为基础,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示范,让学生参

与其中。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出题并解答。

(4)选取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4. 活动四:数字连线游戏

活动目标:通过数字连线游戏,提高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记忆能力。

活动步骤:

(1)在黑板上或纸上绘制一张数字连线表格,包含数字1~10。

(2)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用粉笔或笔连

小学数学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面试试讲教案

【篇一:小学数学教师面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面试,十分钟说课(随机抽一说课内容)我面试时说

课的是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简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

认识”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例1-例2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

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

来推导有关的性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

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

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

决实际问题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垂直概念、会做平行四边形

的高及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实际情景

引出三角形,然后让学生通过操作、形成表象来抽象出概念,从而

在这基础上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底和高(钝角三角形钝角

边上的高在这里不作要求),最后,通过实验探索特性得出三角形

具有稳定性。

本课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

角形的面积及其他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

征和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做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试讲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试讲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试讲模板

教学内容:加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难点:高位进位和低位借位的运算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加法运算表格,白板和彩色粉笔。

2. 教学资源:课本、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约5分钟)

1. 引入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加法吗?请举例说明。

2. 讨论学生的回答,并引入加法概念。

二、呈现新知识(约15分钟)

1. 通过数字卡片和加法运算表格展示加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请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练习,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三、操练与讲解(约15分钟)

1. 利用白板和彩色粉笔进行加法运算的示范。

2. 学生进行加法练习,师生互动,提醒学生注意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3. 学生自主进行加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与应用(约10分钟)

1. 给学生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加法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约5分钟)

1.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基本能够掌握高、低、补位进位和低位借位的运算方法。需要进一步巩固加法运算的基本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圆锥有什么特征?

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 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

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C 教师板书: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同学的质疑:3.14×()×1.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 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

积后再求重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

1.8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⑴立方米②3a立方米③9立方米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体积是()立方米

(1)6立方米(2)3立方米(3)2立方米

2、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教室长12m,宽6m,高4m。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