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物化课件ch13
合集下载
中科院物理化学—课程课件
物理化学考研辅导
强化课程—知识点精讲精练
第一章 气体
目录
真题考点:气体分子动理论
真题考点:分子速率的三个统计平均值—最概然速率、数学平均速率
与根均方速率
真题考点:气体与液体的粘度
真题考点:实际气体及其他气体方程
真题考点:气液间的转变
真题考点: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
真题考点:压缩因子图
气体分子动理论
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
(1)气体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
(2)气体分子不停地运动,呈均匀分布状态
(3)气体分子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分子平均平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
3
=
2
液体之间的碰撞也是完全弹性碰撞的,那作用力呢?
综上:理想气体之间的作用力为0,理想液体混合物之间的作用力不为0,只是宏观表现为无
作用力,实际上是相互抵消。
甲烷只能通过管道煤气输入千家万户。
压缩因子图
=
=
对于理想气体,任何温度、压力下 = 1
对于非理想气体(记一下“单身狗”,年龄大了自然就难,即压缩因子
大于1,难压缩)
> 1 表示实际气体不易压缩
< 1 表示实际气体极容易压缩
例、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大于1,说明该气体不易液化。
单位进行计算,优点有二:公式的分可以拿到和单位换算可以佐助计算正确与否。个人看法,祝
好!
气体与液体的粘度
例、气体压力增大时,分子间距减小,因此压力增高,粘度增大。
解:×。压力增大时,分子间距减小,单位体积中分子数增加,但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减小,两
者抵消,因此压力增高,粘度不变。
例、温度升高时气体的粘度升高,液体的粘度降低。
强化课程—知识点精讲精练
第一章 气体
目录
真题考点:气体分子动理论
真题考点:分子速率的三个统计平均值—最概然速率、数学平均速率
与根均方速率
真题考点:气体与液体的粘度
真题考点:实际气体及其他气体方程
真题考点:气液间的转变
真题考点: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
真题考点:压缩因子图
气体分子动理论
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
(1)气体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
(2)气体分子不停地运动,呈均匀分布状态
(3)气体分子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分子平均平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
3
=
2
液体之间的碰撞也是完全弹性碰撞的,那作用力呢?
综上:理想气体之间的作用力为0,理想液体混合物之间的作用力不为0,只是宏观表现为无
作用力,实际上是相互抵消。
甲烷只能通过管道煤气输入千家万户。
压缩因子图
=
=
对于理想气体,任何温度、压力下 = 1
对于非理想气体(记一下“单身狗”,年龄大了自然就难,即压缩因子
大于1,难压缩)
> 1 表示实际气体不易压缩
< 1 表示实际气体极容易压缩
例、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大于1,说明该气体不易液化。
单位进行计算,优点有二:公式的分可以拿到和单位换算可以佐助计算正确与否。个人看法,祝
好!
气体与液体的粘度
例、气体压力增大时,分子间距减小,因此压力增高,粘度增大。
解:×。压力增大时,分子间距减小,单位体积中分子数增加,但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减小,两
者抵消,因此压力增高,粘度不变。
例、温度升高时气体的粘度升高,液体的粘度降低。
工程力学双语课件ch13-Shear Force and Bending Moments in Beams
perpendicular to the section when the beam is bending.
2). Shearing force:Q
Internal force which the acting line in the cross-section parallel to the section, when the beam is bending.
symmetry, or the external forces do not act in a plane of symmetry of the beam with symmetric planes, this kind of bending is called unsymmetrical
bending. In later chapters we will mainly discuss the bending stresses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force
P—
Concentrated force
5). Statically determinate and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beams
Statically determinate beams:Reactions of the beam can be determined only by static equilibrium equations,such as the above three kinds of basic beams.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beams: Reactions of the beam cannot be determined or only part of reactions can be determined by static equilibrium equations.
CH13-3
“通往诺贝尔奖的堂皇道路通常是由简化论的思维 通往诺贝尔奖的堂皇道路通常是由简化论的思维 取道的,也就是把世界分解的尽可能小, 取道的,也就是把世界分解的尽可能小,尽可能简 单。你为一系列或多或少理想化了的问题寻求解题 的方案,但却因此背离了真实世界。 的方案,但却因此背离了真实世界。把问题限制到 你能发现解决办法的地步。 你能发现解决办法的地步。这就造成了科学上越来 越多的碎裂片。 越多的碎裂片。而真实的世界却要求我们用更加整 体的眼光去看问题。任何事情都会影响到其它事情, 体的眼光去看问题。任何事情都会影响到其它事情, 你必须了解事情的整个关联网。 你必须了解事情的整个关联网。” 《复杂》 复杂》 P.72
台球问题 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台球, 沿 、 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台球,A沿B、C 中心联线的垂直平分线射去,完全弹性碰撞, 中心联线的垂直平分线射去,完全弹性碰撞,碰后如 何运动? 何运动? 理论计算的完全对称的结 果实际操作如何? 果实际操作如何?
B C
A
v v
不能保证A与B、C同时接 不能保证A B、C同时接 触,初值无限小的偏离造成 截然不同的结果。 截然不同的结果。
θ↑
dθ > 0 向原方向旋转 dt
θ ↓ d θ < 0 向回摆动 dt 5. 初始能量再增大。相图不再闭合:旋转运动 初始能量再增大。相图不再闭合:
}
行为不完全确定
四、混沌 混沌: 决定性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貌似随机的运动。 1. 混沌 决定性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貌似随机的运动。 运动方程是完全确定的(非线性微分方程) 运动方程是完全确定的(非线性微分方程) 由方程自身演化出来, 由方程自身演化出来,在一定条件下行为不完全 确定(内在随机性) 确定(内在随机性) 1: 例1: 任意摆角的无阻尼单摆 系统运动的描述(微分方程 完全确定 系统运动的描述 微分方程)完全确定 微分方程 系统运行中一定条件下( 系统运行中一定条件下 θ = π ) 出现随机性状态:鞍点 出现随机性状态:鞍点G, G ′
中科大物理专业固体物理课件Boltzmann equation
存在碰撞时:
v v v v v v ∂f & & f ( r , k , t ) = f ( r − rdt , k − kdt , t − dt ) + ∂t coll
可以展开 f 保留到 dt 的线性项得:
v v v v ∂ f ∂ f ∂f v v v v & & & & f ( r − rdt , k − kdt , t − dt ) = f ( r , k , t ) − −r ⋅ v −k ⋅ v ∂t ∂r ∂k
ε 存在时定态的分布函数 f 。
可以认为非平衡的稳态分布相对于平衡分布偏离很小,
f = f 0 + f1
这里
f1 是一个小量,采用一级近似
上式简化为: − e ε ⋅ ∇ k f 0 ( k ) = − f1 h τ
在等温条件下,在均匀静电场中,上式可以写作:
∂f 0 f1 = eτ v ⋅ε ∂E
一个广泛应用的近似方法是弛豫时间近似,碰撞项可以 表示为: f − f0 ∂f ( r , k , t ) v =b−a = − ∂t τ (k ) coll 其中: f0 为处于平衡态时的Fermi-Dirac分布函数, τ (k) 是引入的参量,定义为弛豫时间,是 k 的函数。 这个假设的根据是考虑到碰撞促使系统趋于平衡态的 特点。若系统原来不平衡,即 t = 0时, f = f0+∆f (t = 0), 在 t = 0 时撤去外场,若只有碰撞作用时, 对平衡的偏离 ∆f (t = 0)应很快消失。关于弛豫时间近似的假设认为,碰 撞促使对平衡分布的偏差是以指数的形式消失,因为,只 有碰撞时: ∂f f − f0 =− ∂t τ
中科大有机化学课件
碳链增长策略
通过逐步增加碳原子数,将简单有机物转化为复杂有机物,常用的 方法有酯化反应、烃化反应等。
有机合成的常见反应类型
烷化反应
将一个或多个烷基团连 接到有机物分子上,常 用的烷化剂有卤代烃、
醇、硫酸等。
酰化反应
将酰基(如羧基)连接 到有机物分子上,常用 的酰化剂有羧酸、酸酐
、酰氯等。
酯化反应
将醇和羧酸通过酯键连 接起来,常用的酯化剂 有硫酸、氯化氢、对甲
苯磺酸等。
加成反应
通过加成的方式将不饱 和键转化为饱和键,常 用的加成剂有氢气、卤
素、烯烃等。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蒸馏法
利用不同有机物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提纯,常用于液体有机物的分离。
萃取法
利用不同有机物在两种不互溶溶剂中 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提纯,常用于 从水溶液中提取有机物。
过滤法
利用不同有机物在固体支持物上的吸 附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离提纯,常用的 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等。
材料表征
有机化学中的光谱、质谱和色谱等方法可以对材料进行表 征和分析,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为材料设计和优化提 供依据。
有机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药合成
有机化学可以帮助合成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 作用的农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
利用有机化学的方法可以设计和制备植物生长调 节剂,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中科大有机化学课件
目录 CONTENT
• 有机化学简介 •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 有机合成与分离提纯 • 有机化学的应用
01
有机化学简介
有机化学的定义
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以及相互转化的一门科 学。
通过逐步增加碳原子数,将简单有机物转化为复杂有机物,常用的 方法有酯化反应、烃化反应等。
有机合成的常见反应类型
烷化反应
将一个或多个烷基团连 接到有机物分子上,常 用的烷化剂有卤代烃、
醇、硫酸等。
酰化反应
将酰基(如羧基)连接 到有机物分子上,常用 的酰化剂有羧酸、酸酐
、酰氯等。
酯化反应
将醇和羧酸通过酯键连 接起来,常用的酯化剂 有硫酸、氯化氢、对甲
苯磺酸等。
加成反应
通过加成的方式将不饱 和键转化为饱和键,常 用的加成剂有氢气、卤
素、烯烃等。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蒸馏法
利用不同有机物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提纯,常用于液体有机物的分离。
萃取法
利用不同有机物在两种不互溶溶剂中 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提纯,常用于 从水溶液中提取有机物。
过滤法
利用不同有机物在固体支持物上的吸 附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离提纯,常用的 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等。
材料表征
有机化学中的光谱、质谱和色谱等方法可以对材料进行表 征和分析,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为材料设计和优化提 供依据。
有机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药合成
有机化学可以帮助合成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 作用的农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
利用有机化学的方法可以设计和制备植物生长调 节剂,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中科大有机化学课件
目录 CONTENT
• 有机化学简介 •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 有机合成与分离提纯 • 有机化学的应用
01
有机化学简介
有机化学的定义
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以及相互转化的一门科 学。
中科大物理化学优质ppt课件下载
五、涉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些较有影响的机构 理论化学(量子化学):吉林大学(唐敖
庆);北京大学(徐光宪);北师大、上 海冶金所、复旦大学等。
反应动力学:中科院化学所(朱起鹤)、 大连化物所(何国钟)等。
电化学:武汉大学(查全性),厦门大学 (田昭武),南京大学(高鸿),北京大 学(高小霞)等。
本课程主要应用了热力学方法和统计力 学方法,至于量子力学方法,主要在物 质结构部分(本课程不包括)涉及。
八、课程的基本内容
物理化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有些分支实际上已 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例如:化学热力学、 反应动力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电化学 等等。本课程只把它们作为某些章节进行初 步介绍。
• 当新的事实与原先旧有的理论发生矛盾, 即不能为旧理论所解释时,就必须修正 旧理论,甚至抛弃旧理论而重新建立新 理论。如此,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又 深了一步。
• 例如:从牛顿力学 量子力学,即宏 观到微观的发展。
3. 充分重视实验事实
在物理化学研究中,由于其研究 对象的特殊性(化学现象),所 以应当充分重视实验事实的重要 性。
这就需要人们根据物质结构的知识,在 合成所需性能的新材料方面提供方向和 线索;
要了解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本质问题, 必须了解物质的内部结构,这些问题的 研究是物理化学的另一分支— 物质结构。
• 以上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实现化学、 化工新工艺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的研究 成果,对现代基本化学工业的整个生产过 程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作用。
理论化学、结构化学实验室(量子化学) 低维化学物理(表面与催化实验室) 胶体电化学实验室
七、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1.一般实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首先观察现象,或在一定条件下重现
自然现象 — 实验,从大量的实际、 实验事实,总结出它的规律性,再以 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 — 定律。
CH13-极限的运算ppt课件
( )( ) 2 2
.
8
x2
练习 计算 lim
.
x0 2 x2 4
解 采用分母有理化消去分母中趋向于零的因子.
原 式 lim x2(2 x24) x 0(2 x24)(2 x24)
x2(2 x2
lim x0
x2
4)
lim(2 x 0
x24)
4.
解题技巧:将分子或分母有理化,去掉“零因子”!
.
lim x3 lim 1
x2
lim( x2
x2
5x
3)
23 1
3
7. 3
x2
注: limP(x) P(a) (Q(a) 0).
x aQ(x) Q(a)
.
5
例3 求lxim 1x2x22x13. 商的法则不能用 解 x 1 时 ,分 子 ,分 母 的 极 限 都 是 零 .( 00 型 ) 先 约 去 分 子 和 分 母 的 公 因 子 ( x 1 ) 后 再 求 计 算 .
x x 0
u u 0
意义: 变量替换求极限的依据
令u g(x)
lim f [g(x)]
xx0
limg(x)
xx0
u0
lim f (u)
u u0
.
12
定理2(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变量代换法则)
设函数yf[g(x)]是由函数yf(u)与函数ug(x)复合而成
ulf i[mgu0(xf)(]u在) 点liAm x0的且f某[ 在g 去x(0x 心的)邻] 某 域去l内i心m 有邻f 定域(u 义内) g若(A xxl) i.m x0ug0(,x)则u0,
x0 xsinx x0 1sinx
.
8
x2
练习 计算 lim
.
x0 2 x2 4
解 采用分母有理化消去分母中趋向于零的因子.
原 式 lim x2(2 x24) x 0(2 x24)(2 x24)
x2(2 x2
lim x0
x2
4)
lim(2 x 0
x24)
4.
解题技巧:将分子或分母有理化,去掉“零因子”!
.
lim x3 lim 1
x2
lim( x2
x2
5x
3)
23 1
3
7. 3
x2
注: limP(x) P(a) (Q(a) 0).
x aQ(x) Q(a)
.
5
例3 求lxim 1x2x22x13. 商的法则不能用 解 x 1 时 ,分 子 ,分 母 的 极 限 都 是 零 .( 00 型 ) 先 约 去 分 子 和 分 母 的 公 因 子 ( x 1 ) 后 再 求 计 算 .
x x 0
u u 0
意义: 变量替换求极限的依据
令u g(x)
lim f [g(x)]
xx0
limg(x)
xx0
u0
lim f (u)
u u0
.
12
定理2(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变量代换法则)
设函数yf[g(x)]是由函数yf(u)与函数ug(x)复合而成
ulf i[mgu0(xf)(]u在) 点liAm x0的且f某[ 在g 去x(0x 心的)邻] 某 域去l内i心m 有邻f 定域(u 义内) g若(A xxl) i.m x0ug0(,x)则u0,
x0 xsinx x0 1sinx
中科大物化课件第5章-相率和多相平衡概要
2018/11/28
5
§1、单组分体系
一、水的相图
2018/11/28
6
相图的利用
利用相图可以指出,体系的某个变量在变化时,状态将 发生什么变化。例如:P(760mmHg)下,将温度为T1的
冰加热到T2(如图),体系将发生什么变化呢?
2018/11/28
7
二、硫的相图
当体系由状态X恒压加热到Y时,发生了一系列的相变化:
2018/11/28
9
分馏原理
分馏:采用反复蒸馏的方法将溶液中的组分分开。通常 所采用的蒸馏步骤是将所形成的蒸气尽可能快地通过冷 凝器凝聚而移去(收集)。
2018/11/28
10
图中即为水-酚体1 X Wl2 l 2 X
Wl Xl2 1 或: Wl2 Xl1
(3) 独立变量可能是什么?
2018/11/28
21
[答]
(1) 能独立存在的化学反应有两个:
ZnO(s) + C (s) = Zn(g) + CO(g)
2CO (g) = CO2 (g) + C (s)
压力关系为: p(Zn) = p(CO) + 2p(CO2) =2+2-3=1 ( C = 化合物数 - 元素数 = 5 - 3 = 2 )
正交相 → 正交-单斜平衡 → 单斜相 → 单斜-液相平衡 → 液态硫
2018/11/28
8
§2、二组分体系
1. 40C时C6H12-CCl4体 系的蒸气压-组成
2. 35C时CH2(OCH3)2 CS2体系的蒸气压-组成
3. 55C时CH3COCH3-CHCl3 体系的蒸气压-组成
中科大有机化学课件
氢的价键
氢原子容易与其他原子或基团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氢的反应性
氢原子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其他化合物。
氢的还原性
氢的化学性质
氧的化学性质
氧的价键
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可以形成2个共价键。
氧的反应性
氧原子容易与其他原子或基团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氧的氧化性
氧原子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其他化合物。
硫原子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其他化合物。
硫的化学性质
03
CHAPTER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烷烃
烯烃
炔烃
芳香烃
烃类化合物
01
02
03
04
由单键连接的碳原子构成,饱和烃,如甲烷、乙烷。
有一个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如乙烯。
有一个三键的碳氢化合物,如乙炔。
具有芳香性的碳氢化合物,如苯、甲苯。
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如乙醇、甲醇。
烷烃的取代反应是烷烃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与卤素单质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其中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链增长阶段是自由基与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自由基和卤代烷。
链终止阶段是自由基之间相互结合,形成稳定分子,完成反应。
输入 标题
02
01
04
03
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
烯烃的加成反应是烯烃分子与卤素、氢气等物质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其中双键上的一个键与卤素或氢气中的原子或基团结合,形成新的键。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机理
01
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是羰基化合物分子与氢气、卤素等物质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羰基上的碳氧双键与氢原子或卤素原子结合,形成新的键。
chapt 01 绪论【中科大有机化学课件】
3.有机物与无机物性质上的差异: 有机物与无机物性质上的差异: 有机物与无机物性质上的差异
有机物 ①. 易燃 易挥发, ②. 易挥发, 常温下多为气体, 常温下多为气体,液体 或低熔点固体(m.p.<400℃ ) 或低熔点固体( ℃ 大多不溶于水, ③. 大多不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反应较慢, ④. 反应较慢, 副反应多, 副反应多,产率较低 瞬间完成, 瞬间完成,产物单一 产率~100% 产率 较易溶于水 无机物 不燃 大多数难熔化的固体 m.p.>600 ℃
Organic Che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二、有机化学
何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地球上现在有103种元素 种元素 地球上现在有 为什么将碳化物单独分开? 为什么将碳化物单独分开? 1.有机物数目特别多,且增加很快 有机物数目特别多, 有机物数目特别多
Organic Che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同一类型的共价键键长在不同化合物中也有差别: 同一类型的共价键键长在不同化合物中也有差别:
H3C CH3 H3C C CH2 H 153(pm) H3C C CH 146(pm) 143(pm)
药物,香料,燃料,杀虫剂,杀菌剂,洗涤剂 药物,香料,燃料,杀虫剂,杀菌剂,洗涤剂…… 液晶、非线性光学材料、有机半导体、超导材料… 液晶、非线性光学材料、有机半导体、超导材料 有机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 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 有机化学 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
Organic Che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13_Mass-Storage Structure 操作系统课件
12.11
C-SCAN (Cont.)
Applied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12.12
C-LOOK
Version of C-SCAN C-SCAN算法的一种形式。 Arm only goes as far as the last request in each direction, then reverses direction immediately, without first going all the way to the end of the disk. 磁臂在每个方向上仅仅移动到最远的请求 位置,然后立即反向移动,而不需要移动到磁盘的一端。
Requests for disk service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file-allocation method. 磁盘服务请求受到文件定位方式的影响。
The disk-scheduling algorithm should be written as a separate module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allowing it to be replaced with a different algorithm if necessary. 磁盘调度算法应该写成操作系统中的一个独立模块, 在必要的时候允许用不同的算法来替换。
Chap 13:Mass-Storage Structure 海量存储结构
Applied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13.1
12.2
12.3
Disk Scheduling 磁盘调度
The operating system is responsible for using hardware efficiently — for the disk drives, this means having a fast access time and disk bandwidth. 操作 系统有责任高效地使用硬件——对于磁盘设备,这意味着很短的访问时间和磁盘带宽。
《中科大有机化学》PPT课件
编辑ppt
29
Organic Chem
烃:
CH3 KMnO4
COOH
Cl
Cl
RCH CH2 KMnO4 RCOOH + CO2
2. 由卤代烃制备
RX + NaCN
H3O+ RCN
RCOOH
RX
Mg
编辑ppt
RMgX CO2
30
RCOOH
Organic Chem
五、羧酸衍生物
O RCY
Y= Cl
O OCR
α-H的酸性比醛酮弱
P-π共轭 C=O键增长:120 的证据: C-O键缩短:143
编辑ppt
9
123 pm 136 pm
Organic Chem
1. 酸性
酸根负电荷平均分布在两个O原子上——稳定
RCOOH + H2O
δO R C + H3+O
O δ-
酸性大小:
大多无机酸> 羧酸 > H2CO3 > 苯酚 > ROH
23
Organic Chem
4)生成酰胺的反应
25OC CH3CH2CH2COOH + NH3
CH3CH2CH2COO- +NH4
185OC
O
CH3CH2CH2C NH2 + H2O
O
O
+ RO HH 2 NN H 2
O RN H 2+ N H 3+ C O 2
编辑ppt
24
Organic Chem
+ H2O
O
CH3
2. 旋光标记: CH3 C OH + H O *C H (CH2)5CH3
111生物化学理论@中科大13photosynthesis08PPT课件
-
13
pH5 pH8
-
14
2.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
机理 1.光合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偶联关系 ATP/e2- 每对电子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而形成的ATP分子 数 P/O 光反应中每释放1个氧原子所能形成的ATP分子数 比值越大,表示磷酸化与电子传递偶联越紧密
-
15
CO2+2H2A→(CH2O)+2A+H2O 光合作用,是指光养生物利用光能把CO2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
6
The Chloroplast
-
7 envelope: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光合作用 的微环境
Stroma: 碳同化的场所
Thylakoid:光反应的场所
单层膜围起的扁平小囊,膜厚度5~7nm,囊腔(lumen)空 间为10nm左右
-
5
细菌光合作用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蓝细菌、紫细菌和绿细菌等
蓝细菌的光合过程与真核生物相似 紫色硫细菌(purple-sulfur bacteria) 绿色硫细菌(green-sulfur bacteria)
CO2+2H2S→(CH2O)+2S+H2O 光下同化CO2而没有O2的释放 1931 C.B.Van Niel 光合作用的通式:
Carbon-assimilation -- reactions of photosynthesis reduce CO2 with electrons from NADPH and energy from ATP.
-
4
Solar energy as the ultimate source of all biological energy.
C-13
C-I C-Br
C-Cl C-N C-O
0 - 40 25 - 65
35 - 80 30 - 65
110 - 175
O O R-C-OR R-C-OH O R-C-NH2 O O 185 - 220 R-C-H R-C-R
155 - 185 155 - 185
40 - 80
应该熟记的C13NMR位移
质子噪声去偶
质子噪声去偶,又叫宽带去偶:在正常照射频 率外附加一个去偶场,覆盖所有质子的共振频 率范围,一般宽度至少为1kHz。 1J 很大,CNMR不去偶谱严重重叠,信噪比 CH 低。 在C13-NMR中,碳与氢构成AXn体系,对所有 氢进行饱和照射,C的谱线得到加强。
三氟乙醇C13谱
Two 13C NMR Spectra
CH3 H3C 30.4 29.9 H3C C CH3 CH2 52.2 25.4 CH3 CH2 C 143.7 114.4 24.7 CH3 CH CH3
CH3 53.5 C CH2 CH3
H2C C O CH3 H
84.2 153.2
H2C C O CH3 H
化学位移规律:炔烃
C=65-90
13C
-
13C
coupling
NO!
not probable
Spectra are determined by many molecules contributing to the spectrum, each having only one 13C atom. However, 13C does couple to hydrogen atoms (I = 1/2)
c b a
PR100
【大学物理】chp13-5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大量实验和经验的总结.它 可有多种说法,每种说法都反映了自然界过 程进行的方向性
五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封闭的且由大量粒子组成的 系统,而不适合于开放的宇宙。
2020/3/1
赵国俭
9
六 卡诺定理
(1)在相同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任 意工作物质的卡诺可逆机都具有相同的效率
如果开尔文表述成立,则克劳修斯表述也成立,反之亦然。反证 法,如果开尔文不成立,那么克劳修斯表述也不能成立
2020/3/1
赵国俭
6
反之,如果克劳修斯表述不成立,开尔文表述也不成立
结论:各种自然能实现的宏观过程是相通的
2020/3/1
赵国俭
7
四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有多种表述
公认这两种表述来表达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思想的 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热功转换与热传递是热力学 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二是这两人是历史上 最先完整地提出第二定律的人。 (熵增加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表述)
T1 T2
T1
(2)工作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一
切不可逆机的效率都不可能大于可逆机的效率
以卡诺机为例,有
Q1 Q2 ≤ T1 T2
Q1
T1
(3)卡诺定理的意义
(不可逆机) (可逆机)
给出了热机效率的极限;同时也
指出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2020/3/1
10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2020/3/1
赵国俭
4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又可简述为
①开 尔 文: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第一类永动机:这种机器不消耗任何 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的对外做功 ②克劳修斯:理想制冷机不可能制成
Chp_13_2大学物理剖析
AC BC e
e
cos
光程差:
n2 ( AC
BC ) n1 AD
2e
cos
(n2
n1 sin
sin
i)
P.26/52
波动光学
sin i n2 sin
n1
2en2 (1 sin 2 ) cos
2n2e cos
2e n22 n22 sin 2
e
2e n22 n12 sin 2 i
波动光学
P.42/52
明、暗环半径推导
2ne k 明纹
2
2ne (2k 1) 暗纹
2
2
r2 R2 (R e)2 2R e e2
R e 2R e e2
e r2 2R
波动光学
R
r
O
e
r
P.43/52
牛顿环半径公式
明环 r (2k 1)R
2n (k 1,2,)
暗环 r kR
P.32/52
波动光学
例题13-5 空气中肥皂膜(n1=1.33),厚为0.32m。 如用白光垂直入射,问肥皂膜呈现什么色彩?
解:
2n2e
2
k
2n2e
k 1 2
k 1 , 1 4n2e 1702nm
k 2
,
2
4 3
n2e
567nm
k 3
,
3
4 5
n2e
340nm
可见光范围400~760nm
2=567nm(黄光)
P.33/52
波动光学
例题13-6 用薄云母片(n=1.58)覆盖在杨氏双缝的其
中一条缝上,这时屏上的零级明纹移到原来的第七级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 中 :d c为x处 浓c随 度时 间 的 变 化可 率测 ; , dt
x2c2为x处浓度dd梯xc随 度 x的变化率,实 ;
• 由Fick 第二定律可求得扩散系数 D; • D 不随时间和浓度而变化 (只是温度的函数); • Fick 第二定律是扩散的普遍公式。
胶体的扩散系数系数: 10-10 ~ 10-12 m2 / s 小分子物质的扩散系数:~10-9 m2 / s
净的向右扩散量为:
1 dm2(c1 c2)x A
通常 x值很小,故浓d度 c可梯 表度 : 为 dx
dcc1c2(负值表x明 方浓 向度 下沿 降 dx x
dc c1 c2
dx
x
上式 : d 代 m 1 2入 (c1c2)xA , 得
dm1x2 dc A 2 dx
由Fick第一定律:
dm DAdct( 这t即 里时 的间 d) t间 dx
2)超声波法:用 ~106 Hz 超声波产生的能量来 分散,广泛用于制备乳状液(液液溶胶);
3)胶溶法:新鲜的反应沉淀,如 Fe(OH)3, Al(OH)3,经洗涤后加少量的稳定 剂(胶溶剂)后,制成溶胶。
F e ( O H ) 3 ( 新 ) F e C l 3 F e ( O H ) 3 ( 溶 胶 )
复分解 : 反应 A2O s33H2S A2S s3( 溶胶 3H )2O
氧化还原:反应 2HAu4(稀 C) l 3HCH (少O 量 ) 11KOH
2A(溶 u胶 ) 3HCOO8KC8l H2O
当 V成核 > V长大 ,则可得到高分散胶体;
V成核CC sCs
C1 Cs
C:过饱和溶液浓度;CS:溶解度;C > CS
酸纤维膜等等。 电渗析法:外加电场,可加速渗析速度。
2.超过滤法(快速)
用极小孔径的半透膜(~10-8_3×10-7 m) 在加压或吸滤情况下利用压差使溶胶流 经滤膜,杂质透过滤膜而除掉,剩下的 为较纯的胶粒;再溶解到纯介质中,再 加压过滤,反复多次。
§13.3 溶胶的动力性质
胶粒的不规则运动导致:扩散、渗透压、 外力场中的定向运动等动力性质。
2)亲液溶胶 亲液溶胶又称:大分子化合物溶液、分
子溶胶。 溶液中分子的大小在胶体范围内(例如
橡胶分子溶于甲苯)。 具有胶体的一些特性,如扩散慢、不透
过半透膜以及丁铎尔效应等。
但亲液溶胶是以单个分子为分散相的真 溶液(单相体系),与介质无相界面。
亲液溶胶具有热力学热稳定性和聚沉可 逆性。
1)由于离子溶剂化,胶粒和胶团也是溶剂化的。 2)胶团的结构表达(横式)须掌握。
§13.2 溶胶的制备及提纯
一、溶胶的制备
胶体的分散相具有特有的分散度:10-9~10-7m, 制备溶胶有两类方法:
1.分散法:大颗粒分割成胶体粒子; 2.凝聚法:使小的分子(离子)颗粒聚集成胶
体粒子。
1.分散法
1)研磨法:机械粉碎法,适用于脆而易碎的分 散相,最细到 1m 的颗粒;
dmD A dc
dt
dx
dm dm 'DA ( x 2c2d)xd( t1)
dm dm 'DA ( x 2c2d)xd( t1)
显然,x → x+ dx 的浓差为
dcdmdm' (2) Adx
由 (1)、(2) 式:
dc 2c dtDx2
(Fic第 k 二定 )律
dc 2c dtDx2
(Fic第 k 二定 )律
分子分散相和液体介质间有很大的亲合 能力,所以叫亲液溶胶。
2.以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常以介质的聚集状态命名胶体
分散介质 分散相
液
气
固
气
液
液
固
气
固
液
固
体系
实例
气溶胶 液溶胶 固溶胶
雾 烟、尘
泡沫、乳状液(牛奶、 石油) 溶胶、悬浮体
浮石、泡沫塑料 珍珠、某些宝石 合金、有色玻璃
说明:
有些分散体系,如乳状液、泡沫、悬浮体等, 其分散相颗粒已大于通常的胶粒尺寸( 10 –9 ~ 10 –7 m ),属粗分散体系。
即:溶解度 CS 越小,越易制成胶体。
3)物理凝聚法: 例如:将汞蒸气通入冷水制得汞溶胶。
二、溶胶的净化
未经净化的溶胶中往往含有很多电解 质或其他杂质;
少量的电解质可起稳定剂作用,但过 量的电解质对胶体的稳定反而有害。
因此,胶体制得后需经净化处理。
1.渗析法
用此法将多余的电解质或小分子杂质除去。 常见的半透膜有:羊皮纸、火棉胶膜、醋
dm1x2 dc A 2 dx
dmDA dct dx
比较以上两式:
x 2Dt
— Brown运动的Einstein公式
x 2Dt
Einstein公式揭示了Brown运动与扩散的 内在联系: 扩散是 Brown 运动的宏观表现; Brown 运动是扩散的微观基础。
将真溶液以适当方法沉淀下来。
1)改换溶剂法:利用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 中溶解度相差悬殊的特性来制备。
例如:将松香的酒精溶液滴入水中,由 于松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溶质就从 溶液中析出胶粒,形成松香水溶胶 。
2)化学凝聚法 :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过饱 和溶液再结合成溶胶。例如:
水解:反应 Fe3C 3l H 2O Δ Fe(O 3(溶 H 胶 3 ))HC
例如以 KI 为稳定剂的 AgI 溶胶(如图):
胶核:大量AgI分子 ( m ~ 103 ) 形成胶核; 胶粒:胶粒连同吸附 在其上的离子所形成 结构胶粒常带电 ( 如上 为负电) 胶粒是溶胶中的独立运动单位; 胶团:胶粒连同周围介质中的相反电荷过剩离 子形成胶团,整个胶团是电中性的。
说明:
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分散体系: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中所构成的体系;
分散相:分散体系中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介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介质(通常是连
续介质); 胶体分散体系:分散相的大小 r 在109~ 107m
范围的分散体系(这是按粒子的大小分类,也 有些其它分类发,后讲)。
3. 胶体的界面能
由于胶体具有多相高分散度特性,因此胶粒 和介质之间的总相界面积很大。
例如:直径10nm的球形SiO2胶粒,当胶粒 总体积为 1cm3 时,其总表面积为 600 m2。
所以胶体有较高的界面能,而界面能与胶体 的许多性质 (如稳定性、电性质) 密切相关, 以致胶体具有与其他分散体系所不同的性质。
尽管如此,这样的体系仍有很大的相界面, 与憎液溶胶一样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因此,有时也把它们归入胶体体系来讨论。
三、胶体的基本特性
对于典型的憎液溶胶,其基本特性为: 1. 特有的分散度(10 9~10 7m): 使溶胶具有特有的动力性质、光学
性质等;
2. 不均匀(多相性): 胶粒与介质之间存在明显的物理分界面,
度 x 为 的 相 邻 液 层度 ,分 其c别 平 1、 c( 为 2均 c1浓 c2) ,x即 为 粒 子 t内 在x 沿 方 时向 间的 平 。均
对于每个质点,由于Brown运动,其沿x轴向
左或向右移动的几率相等,故在时间 t 内经过
平面A右移的质点量为:
1 2
c1
x
A
向左移的质点量为:
1 2 c2 x A
的平均位移x。
2.Einstein 公式
如图所示为每隔一定时间间隔 t 记下的某质 点的位置,我们考察沿某一方向(如 x 轴方 向)上的投影,并设其在 x 轴上的位移(t 时间间隔)分别为 x1、x2、x3 …,平均位移 x。而这个平均x位是移可值以计。算
如图一截面面积为A的流体,只考虑粒子在x方向上 的位移。设粒子沿 x 方向浓度逐渐降低。考虑两个厚
2)明胶、氢氧化铝、硅酸等,扩散慢,不能 或难以渗析出来。
若将待测溶液蒸去水分后:
前者 (扩散快者):易于成晶体析出; 后者 (扩散慢者):大多成无定型的胶状物; Graham首先提出这种胶状物为 “胶体”, 其溶液叫作 “溶胶” 。
2. 维伊曼实验
1905年,俄国化学家维伊曼用了200多种 物质做相关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后来又发现其它细粉末(如煤、化石、金属等 粉末)也如此,这种无规则运动即Brown运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Brown运动现象的本质没 有得到阐明。
1903年,超显微镜的发明,为研究布郎运 动提供了物质条件,观测结果表明:
1)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2)温度升高,布郎运动变剧烈。
1905年和1906年,爱因斯坦(Einstein)和 斯 莫 鲁 霍 夫 斯 基 ( Smoluchowski ) 独 立 地 提出了Brown 运动理论及其实验研究方法:
一、扩散现象
当存在浓差时,胶粒由高浓区域自发地 移向低浓区域,此即扩散现象。
在扩散传质过程中,遵守 Fick 定律。
1. Fick第一定律
dmD A dc
dt
dx
dm 为 x方向上A 通 的过 扩截 散 (m面 o /速 s)l dt
D为扩散系数:单位浓度梯度下通过单位截面 积的物质量扩散速率(m2 / s)
所以溶胶是一种超微不均匀相(尽管用 肉眼看是均匀的);
3. 聚结不稳定性: 界面能大,胶粒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相
互聚结成较大颗粒而聚沉的趋势。
四、胶团的结构
稳定剂:由于溶胶的聚结不稳定性,需在 溶胶中加入少量电解质(即稳定剂),其 离子吸附在分散相颗粒表面上形成双电层 结构,由于带电和溶剂化作用,胶体粒子 可相对稳定地存于介质中。
以推定扩散系数 D。
2. Fick 第二定律
考虑(t→t + d t)时间内小体积元(x→x+dx) 中溶质增加量(dm – d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