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市化历史进程(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时期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比春秋时期大为简 化了。一方面,继续保持多中心的格局(大国都邑 -小国都邑);另一方面,在各国内按郡县制,形 成王都—郡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
秦朝统一全国后,中国古代首都—郡城—县城三 级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2. 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出现
早期城市的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功能比较单一。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的比
特征:
1、首都—郡府—县城三级行政中心城市体系 2、城市经济空前繁荣(手工、商、交通全面发展)完整
意义上的城市出现 3、城市数目增多,分布范围扩大,出现专门的商业都会 4、城市规划有重大突破
秦汉时期受战争和贱商思想影响,城市出现严重倒退。
1. 首都—郡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西周的城市体系是以王都镐京为首的单中心城市体 系,西周覆灭后,统一的国家逐渐解体。随着诸侯称霸, 由于大国各自控制一块地盘,它们的都城逐渐发展为区域 中心城市,对外控制着小国的政治,对内则控制着卿大夫 的采邑。(诸侯城-卿大夫采邑) 因此,春秋时期的城市体系呈现多中心的两级双层耦合制。
以商品流通为主的交通贸易型城市兴起发展。黄河、淮 河、长江、大运河沿岸形成一批交通贸易型城市。沿长 江的东西向、沿运河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线形成。
对外贸易促进了沿海贸易港口城市兴起 (广州、温州、福州、泉州、上海、宁波)。 陆路交通枢纽城市也得到发展 (开封、太原、长沙、襄阳、宋州、荆州)。
4、城市规模扩大,大中城市大量出现
重增加,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产业全面发展。 全国出现了20多个较大的商业城市。 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强化,从而导致完整意义上的城市
出现。
3. 城市规划有重大突破
春秋战国,战争频繁,为城市防御目的普遍修筑了城 墙,并在宫城外修筑第二道城墙,形成完整的城郭制 度。 在城与郭的组合既有宫城居中型,也有双城并置型、 多城组合型,反映了城市布局多样化的特点。
(1)城市商业空前发展和古代传统坊市制的突破 (2)新型的城市型聚落——镇及草市开始显现 (3)大中城市继续发展,首次出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 市。(开封、临安、南京、洛阳、长安)
四、封建社会后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市发展特征
(1279——1840)元、明、清时期
时代背景: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封建社会走入
末路
特征:
2、铁路、公路建设与交通型城市兴起
法帝国主义首先取得在我国的筑路权,把铁路 从越南修到中国后,在1896-1949年全国共修35 条。铁路沿线、枢纽城市得到发展,而大运河上 的城市开始衰落(淮阴、杨州、济宁)。
3、工矿业发展与工矿城市出现
全国兴办了100多个大小企业、如抚顺、鞍山、 本溪、唐山、焦作、大冶、萍乡、玉门等。由于 我国煤铁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使新兴城市 也多位于东北及华北地区。
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古城
翁棺葬
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时间:距今4000-5000 实例: 1、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系列古城。
其中距今3600年前的河南二里头遗址是迄今最 早的城市遗址。 2、商代:4座古城位于黄河中下游、2座位于长 江中上游。其中河南殷墟是最著名的。 特征:规模小、数量少、发展慢、以政治、军事 功能为主。
4. 城市分布范围扩大 四川盆地、丝稠之路
三、封建社会中期城市发展特征
(公元220—1279,即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时期 )
1、 城市发展重心南移
汉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东汉末期,北方军 阀混战。江南地区自孙吴以后,至唐后期成为我国新的 经济重心。三国以后,南方成为我国主要的城市发展地 区,全国政治中心第一次南移建都于建康(六朝古都南 京)。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最古老的古都记载:“三皇五帝之都”
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地点: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 时间:距今6000-4000年前 起因: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实例:
黄河流域:40座 ——河南登封王城岗古城、淮阳平粮台 古城、山东章丘城子崖古城等(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10座——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大溪文化)
随着经济发展,唐代大中商业城市再次大量出现。 据统计,唐代城乡人口合计超过10万的大城市有15个, 北方5个,南方10个。 自秦以后,首都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唐代长安 也不例外。估计唐长安城内外总人口约60万,这在当 时世界上是规模最大的了。
5. 北宋时期—是城市发展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 二高峰
第二节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
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二、封建社会前期城市的发展 三、封建社会中期的城市发展 四、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发展 五、近现代社会时期
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地点: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 时间:距今7000-8000年前 起因:进步的农业经济 实例:
河南渑池韶村遗址 仰韶文化 临潼羌寨遗址
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地点: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 时间:距今4300-3900年前 起因:进步的农业经济 实例:山西临汾陶寺遗址
我国迄今所发现的史前最大城址
二、封建社会前期城市发展特征
(公元前770-220年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逐渐解体,社
会动荡、分化,经济发展活跃
2、城市等级体系层次完善
中间规模层次的城市数量逐渐增加,从而显示中国城市 规模体系渐趋成熟化。
继隋之后的唐代行政区划有了重大变化。在郡之上设道, 全国分为15道,道驻地通常为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了以 首都、道治、郡府、县城四级行政中心为主体的城市体 系。
3、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不同类型城市兴起
手工业城市大量兴起(纺织中心、陶瓷中心、制茶中 心)。
1、在一些商品经济较发达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大量涌现 2、形成了密集的城镇群带 3、形成了专业化市镇 4、城镇空间分布不均,(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五、近现代城市发展特征
(1840——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
1、商阜开放与贸易口岸城市形成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 中国沿海、沿江地区,以及南方珠江流域和东北黑龙江 流域开港开埠,从而形成一系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对外 贸易港口城市。 如哈尔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汉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