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构造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受力特性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维普资讯
山东农业大 学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0 8 9 ( ) 6 2 2 ,20 ,3 2 :27— 7
Junl f hn ogA r utr nvr t ( a r cec ) ora o ad n gi l a U i sy N t a S i e S c ul ei ul n
( . hn ogWae o t h i,S ad n i a 7 8 6 C ia 2 Ho i nvri ,N nig 10 8 hn ) 1 S adn tr l e nc hn o gRz o2 6 2 , hn ; . Ha U i st aj 0 9 ,C ia P yc h e y n2
SrUD Y l ’ 0 M E CH A I CA L PR0 lER TⅡ 0 ’ I H TRE GTH H G S
BoLTS D END —PLATE CoNNECTI oNS W ANG An’ ZHANG , Che g—l i n e

L i g—x a , AO D n IL n io T e g—k e
1一f ng fc l m n: l a e o ou 2一t i k n d p n l o e c l mn —f g ; h c e e a e n ou z l n a e 3一e d—p a e; 一b l ; n lt 4 o t
5 一e d—p a e rb s i e e :6一c l mn—we b s fe r; 一p e n l mn—we n lt i t n r f ou b r t ne 7 i i n a lz e c u o o b
图 1 端 板 连 接 的 基 本 构 造
Fi . Co s t t n o n —p a e c n e to s g 1 n t u i fe d i o lt n c n o i

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应力集中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应力集中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应力集中问题的分析与建议张成雷河海大学,南京(210098)E-mail:sdzhangchenglei@摘要: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栓杆两端的应力集中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受拉区螺栓在端板一侧的受力状态相对于柱翼缘一侧更为不利。

建议在施工安装中将螺栓头置于端板一侧,可以减少最不利位置的应力集中。

关键词:端板连接;应力集中;有限元;最大主应力正文端板连接又称为端板螺栓连接,是钢结构中梁柱连接节点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由端板、螺栓、端板加劲肋、柱腹板加劲肋和节点域柱翼缘等部分组成。

由于其构造比较复杂,所以要准确分析各构件的受力情况也比较困难。

目前,国内外对端板连接尚未形成一种成熟的、被广泛认可的理论,设计、施工中缺乏充分的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端板连接的推广和应用。

【2】端板连接中的螺栓一般采用高强度螺栓,它是关键的受力构件,因此也是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

栓杆两端与螺栓头和螺母交接的位置,由于截面面积突然变化,很容易发生应力集中。

加上不同位置的螺栓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很不均衡,导致螺栓在某些位置的受力状态很不利。

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栓杆两端的应力集中问题,并就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

1 有限元模型1.1几何尺寸梁截面尺寸(高度×宽度×腹板厚度×翼缘厚度)为300 mm×200 mm×8mm×12mm,柱截面尺寸均为300mm×250mm×8mm×12mm,柱翼缘在端板外伸边缘上下各100mm范围内局部加厚,厚度与端板厚度相同。

梁悬挑长度1200 mm(端板外侧至梁端加载点),柱上下伸出长度各1000mm。

端板尺寸(高度×宽度×厚度) 为500 mm×250 mm×20mm。

螺栓采用10.9级,M20高强度螺栓,取有效直径17.65mm。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一、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1、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性能由图3.5.2中可以看出,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有较大的预拉力,从而使被连板叠中有很大的预压力,当连接受剪时,主要依靠摩擦力传力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可达到1点。

通过1点后,连接产生了滑解,当栓杆与孔壁接触后,连接又可继续承载直到破坏。

如果连接的承载力只用到1点,即为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如果连接的承载力用到4点,即为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

2、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性能高强度螺栓在承受外拉力前,螺杆中已有很高的预拉力P,板层之间则有压力C,而P与C维持平衡(图3.6.1a)。

当对螺栓施加外拉力Nt,则栓杆在板层之间的压力未完全消失前被拉长,此时螺杆中拉力增量为ÄP,同时把压紧的板件拉松,使压力C减少ÄC(图3.6.1b)。

计算表明,当加于螺杆上的外拉力Nt为预拉力P的80%时,螺杆内的拉力增加很少,因此可认为此时螺杆的预拉力基本不变。

同时由实验得知,当外加拉力大于螺杆的预拉力时,卸荷后螺杆中的预拉力会变小,即发生松弛现象。

但当外加拉力小于螺杆预拉力的80%时,即无松弛现象发生。

也就是说,被连接板件接触面间仍能保持一定的压紧力,可以假定整个板面始终处于紧密接触状态。

但上述取值没有考虑杠杆作用而引起的撬力影响。

实际上这种杠杆作用存在于所有螺栓的抗拉连接中。

研究表明,当外拉力Nt≤0.5P时,不出现撬力,如图3.6.2所示,撬力Q大约在Nt达到0.5P 时开始出现,起初增加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到临近破坏时因螺栓开始屈服而又有所下降。

由于撬力Q的存在,外拉力的极限值由Nu下降到N'u。

因此,如果在设计中不计算撬力Q,应使N≤0.5P;或者增大T 形连接件翼缘板的刚度。

分析表明,当翼缘板的厚度t1不小于2倍螺栓直径时,螺栓中可完全不产生撬力。

实际上很难满足这一条件,可采用图3.5.7所示的加劲肋代替。

在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受拉时的疲劳强度较低,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外拉力不宜超过0.5P。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是一种常见的结构连接方式,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

对于这种连接方式,其受力属性是工程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的受力特点。

在这种连接方式中,螺栓是用来传递剪切力和拉力的。

剪切力是指端板相对于连接板之间的相对滑动力,而拉力则是指螺栓受到的拉伸力。

由于高强度螺栓的特性,它们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剪切力,因此在很多大型工程项目中被广泛使用。

对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的受力属性,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拉力。

螺栓在连接中主要承受的是拉力。

螺栓的拉伸强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决定着螺栓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在设计时,我们需要保证螺栓的拉伸强度大于等于受力的最大拉力,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

其次是剪切力。

螺栓的强度不仅取决于其拉伸强度,还取决于其抗剪强度。

在端板连接中,螺栓要承受的剪切力主要来自于端板之间的相对滑动力。

我们需要保证螺栓的抗剪强度大于等于受力的最大剪切力,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除了拉力和剪切力之外,还需要考虑螺栓的扭矩属性。

在安装螺栓时需要施加一定的扭矩力,以确保连接的紧固力合适。

扭矩过小会导致连接不牢固,扭矩过大则可能导致螺栓失去弹性,从而影响连接的性能。

因此,我们需要在设计时考虑螺栓的扭矩特性,以确保安装的准确性。

最后,还需要考虑螺栓的疲劳性能。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连接往往会受到循环荷载的作用,这时螺栓的疲劳强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保证螺栓的疲劳强度大于受力荷载的疲劳极限,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的受力属性涉及到拉力、剪切力、扭矩和疲劳强度等方面。

在进行连接设计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螺栓能够承受受力的要求,从而确保连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螺栓级别和规格,以满足工程需求,并进行正确的螺栓紧固工艺,以确保螺栓连接的质量和性能。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是指在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端板时,螺栓所承受的力的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拉力、剪力、压缩力和扭矩等。

在设计这种连接时,需要考虑螺栓材料的强度、杆件材料的强度、连接长度和其他环境因素。

为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分析。

具体来说,在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端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拉力:螺栓所承受的最大拉力需要足够大,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2.剪力:在连接处产生的剪力也需要足够小,以免造成螺栓断裂或
杆件变形。

3.压缩力:螺栓所承受的压缩力需要足够小,以免造成螺栓松动或
杆件变形。

4.扭矩:螺栓所承受的扭矩需要足够小,以免造成螺栓断裂或杆件
变形。

5.螺栓材料强度:螺栓材料强度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需要选
择足够强的材料。

6.杆件材料强度:杆件材料强度也需要足够高,以确保连接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7.连接长度:连接长度是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8.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连接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需要在设计时考虑。

在进行这些分析和计算之后,需要进行试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受拉T形连接件高强螺栓受力性能研究

受拉T形连接件高强螺栓受力性能研究
为钢框架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 之一,T 形连接件为其主要连接部件。该受拉 T 形连 接件在受力过程中,由于栓杆被拉长及端板弯曲变形, 会分别产生附加力和撬力,撬力的存在会导致螺栓的 疲劳强度和承载力显著下降[1]。Agerskov[2]研究发现, 撬力的大小与端板的弯曲刚度有关,得到了相关撬力 参数。Grundy 等[3]在 Agerskov 研究基础上发现,撬力 的作用可以使螺栓内力增加 10% ~ 15% 。在理论研究 方面,Zoetemeijer[4]提出了用于分析螺栓内力的平面端 板塑性铰线法。Chasten 等[5]对梁柱节点进行分类研 究,将破坏模式分为 3 种: 端板在螺栓处剪切破坏、螺 栓断裂、端板与梁翼缘间的焊缝破坏,并将外伸端板简 化为带定向支座的杆件。郭兵等[6]将端板和螺栓进行 简化,端板简化为带支座杠杆,螺栓简化为弹簧,提出 了外伸式端板连接节点的刚度和变形的计算方法。李 美红等[7]研究发现增加 T 形连接件端板翼缘厚度和螺 栓直径,可以提高 T 形件连接件承载力,减小连接板件 的变形和撬力。在规范方面,CECS 102: 2002《门式刚架 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中依据平面端板塑性铰线法 对伸臂类端板、无加劲肋类端板、两边支承类端板和三 边支 承 类 端 板 的 板 厚 设 计,并 未 考 虑 螺 栓 撬 力。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高强螺栓受拉承 载力设计值比预紧力降低 20% ,此规定考虑了预紧力松 弛和附加力,而未考虑撬力影响,而实际高强螺栓受拉 承载力设计值只有受拉极限承载力的 48. 6%[8]。JGJ 82—2011《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技术规程》中采用 T 形 连接件模型设计理论,引入撬力影响进行端板和螺栓设 计,但由于高强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取值偏小,导致计 算所得的撬力值和板厚都偏小,这对实际工程不利[8]。

钢结构工程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及其分类

钢结构工程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及其分类

钢结构工程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及其分类1.高强度螺栓连接机理及其特点高强度螺栓连接已经发展成为与焊接并举的钢结构主要连接形式,具有受力性能好、耐疲劳、抗震性能好、连接刚度高、施工简便、可拆换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塔桅钢结构等的工地连接中,成为钢结构现场安装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我国钢结构受剪连接接头中使用的螺栓连接一般分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两种。

选用普通螺栓或选用高强度螺栓(8.8级以上)作为连接紧固件,但不施加紧固轴力,当受外力时接头连接板即产生滑动,外力通过螺栓杆受剪和连接板孔壁承压来传递[图4-1(a)],该连接称普通螺栓连接;选用高强度螺栓作为连接的紧固件,并通过对螺栓施加紧固轴力,将被连接的连接板夹紧产生摩擦效应,当受外力作用时,外力靠连接板层接触面间的摩擦来传递,应力流通过接触面平滑传递[图4-1(b)],该连接被称为通常意义上的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图4-1 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工作机理示意2.高强度螺栓连接分类高强度螺栓连接接头按受力状态大致区分为:主要传递垂直于螺栓轴方向剪力的受剪连接接头[图4-2(a)],和主要传递沿螺栓轴方向拉力的受拉连接接头[图4-2(b)]。

两者传递力方向不同,但在利用拧紧高强度螺栓所得紧固轴力方面是相同的。

图4-2 高强度螺栓连接接头示意高强度螺栓受剪连接接头是最常见的连接形式,图4-3为高强度螺栓受剪连接接头荷载-变形曲线,其中竖坐标为施加在接头上的剪切荷载,横坐标为接头沿受力方向的变形,通常为接头连接板之间的相对位移。

图4-3 高强度螺栓受剪连接接头典型荷载-变形曲线从图4-3所示的曲线上可以把连接过程分为三个节点四个阶段:(1)阶段(一)为静摩擦抗滑移阶段,即摩擦型连接阶段。

在此阶段外力全部靠连接板层之间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螺栓在连接中只担当一个角色,即靠本身的紧固轴力给连接板之间施加接触压力,从而使接触面产生摩擦力。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王安;张成雷;李凌霄;陶登科
【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9)002
【摘要】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端板连接中螺栓的受力及破坏机理,发现螺栓虽然受到较大弯矩的作用,但是破坏的位置却在弯矩较小处,说明拉力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对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按照抗拉进行验算,弯矩可以不予考虑.
【总页数】6页(P267-272)
【作者】王安;张成雷;李凌霄;陶登科
【作者单位】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91
【相关文献】
1.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在工程中的应用 [J], 王卓
2.不同构造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受力特性研究 [J], 施刚;石永久;王元清;李少甫;陈宏
3.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特性试验研究 [J], 施刚;石永久;王元清;李少甫;陈宏
4.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 [J], 郭超;刘秀丽;张然
5.反复弯剪对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节点抗滑移性能影响——轻型薄壁钢构件高强度螺栓端板式连接系列研究之三 [J], 陈以一;杨永华;韩琳;沈祖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强螺栓的分类及受力特点

高强螺栓的分类及受力特点

高强螺栓的分类及受力特点高强螺栓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连接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建筑结构、桥梁、船舶和汽车等领域。

根据其用途和结构特点,高强螺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普通高强度螺栓、摩擦型高强度螺栓、预应力型高强度螺栓和锚固型高强度螺栓。

1. 普通高强度螺栓:普通高强度螺栓是一种常见的高强度连接元件,通常由碳素钢制成。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适用于承受静载和动载的连接。

普通高强度螺栓受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力类型:普通高强度螺栓主要承受拉力和剪力,其连接性能主要由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决定。

(2)受力状态:普通高强度螺栓在受力过程中,螺栓杆身会发生拉伸变形,螺纹部分会发生剪切变形。

(3)失效形式:普通高强度螺栓的失效形式主要有断裂失效和滑移失效。

断裂失效通常发生在受拉部分,而滑移失效通常发生在受剪部分。

2.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是一种利用摩擦力来传递剪力的连接元件。

它由螺栓本体、垫圈和摩擦片组成,通常用于连接钢结构中的梁柱节点。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受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力类型: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主要承受剪力,其连接性能主要由摩擦力决定。

(2)受力状态: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在受力过程中,通过摩擦力将剪力传递给连接件,实现梁柱节点的稳定连接。

(3)失效形式: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失效形式主要有滑移失效和剪切失效。

滑移失效通常发生在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片,剪切失效通常发生在螺栓本体。

3. 预应力型高强度螺栓:预应力型高强度螺栓是一种利用预应力来传递拉力的连接元件。

它由螺栓本体和拉杆组成,通常用于连接混凝土结构中的构件。

预应力型高强度螺栓的受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力类型:预应力型高强度螺栓主要承受拉力,其连接性能主要由预应力大小决定。

(2)受力状态:预应力型高强度螺栓在受力过程中,通过预应力将拉力传递给连接件,实现构件的稳定连接。

(3)失效形式:预应力型高强度螺栓的失效形式主要有断裂失效和滑移失效。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

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作为一种常用的固定连接方式,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技术在许多工程应用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结构领域,固定和连接方法有多种变化。

端板连接技术是一种连接技术,可以将各种材料连接在一起,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端板连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端板与高强度螺栓的外表面结合在一起,使用特殊的螺栓连接,使它们具有良好的刚度和强度。

因此,该技术可以用于多种材料的连接应用,可以满足许多工程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对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讨论了高强度螺栓在端板连接结构中的应用及其特点。

高强度螺栓以其特殊的结构、材料和表面处理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结构连接,如在桥梁、隧道和其他结构的建造中,它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可靠的连接方法。

其次,我们有必要研究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

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主要包括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三部分,拉伸强度具有更高的阻力,能够抵抗内部和外部应力,而剪切强度则可抵抗静力中的剪切力,有效抵御螺栓连接处的自重荷载。

最后,弯曲强度抵抗弯曲力,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为了更好地了解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还有必要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实验中,我们使用不同的试验设备测定了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然后将获得的结果与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和模拟结果吻合得并不是很好,说明存在一定的误差。

最后,本文总结了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研究,进一步讨论了该连接结构的应用及其受力属性,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从而得出,在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研究中,要想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必须消除实验测量的误差,并结合理论和模拟结果,尽可能减少材料失效的几率。

总之,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技术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连接方法,由于其受力属性优良,在许多工程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从技术原理、受力属性及实验分析等方面阐述了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的相关研究,并总结出在受力属性的研究中,要确保测量精度,尽量消除误差,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预紧力对端板连接M24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性能影响分析》范文

《预紧力对端板连接M24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性能影响分析》范文

《预紧力对端板连接M24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性能影响分析》篇一一、引言在机械结构中,螺栓连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尤其在大型设备和重载结构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M24高强度螺栓因其优越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而预紧力作为螺栓连接的关键参数,对螺栓的疲劳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分析预紧力对端板连接M24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性能的影响。

二、M24高强度螺栓及其连接方式M24高强度螺栓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因此在各种机械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端板连接是一种常见的螺栓连接方式,其通过螺栓和端板的紧密配合,实现结构的稳固连接。

三、预紧力对螺栓疲劳性能的影响预紧力是螺栓连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使螺栓和被连接件之间产生紧密的摩擦和机械咬合,从而提高连接的刚度和密封性。

然而,预紧力的大小对螺栓的疲劳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预紧力过大可能导致螺栓在承受交变载荷时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从而加速螺栓的疲劳损伤。

而预紧力过小则可能导致连接松动,降低连接的可靠性。

因此,合理的预紧力对提高螺栓的疲劳性能至关重要。

四、预紧力对端板连接M24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一)实验方法为了研究预紧力对端板连接M24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性能的影响,我们采用了常幅疲劳试验。

通过改变预紧力的大小,观察螺栓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性能的变化。

(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预紧力能够显著提高M24高强度螺栓的疲劳性能。

当预紧力过大或过小时,螺栓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过大的预紧力会导致螺栓过早产生疲劳裂纹,而过小的预紧力则会导致连接松动,降低连接的可靠性。

(三)结果分析分析表明,合理的预紧力能够使螺栓和被连接件之间产生适当的摩擦和机械咬合,从而分散应力集中,提高螺栓的疲劳性能。

此外,合理的预紧力还能够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螺栓的使用寿命。

五、结论本文通过实验分析了预紧力对端板连接M24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性能的影响。

高强螺栓拼接接头传力特性的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研究

高强螺栓拼接接头传力特性的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研究

第33卷第11期铁 道 学 报Vol.33 No.112 0 1 1年11月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 November 2011文章编号:1001-8360(2011)11-0093-06高强螺栓拼接接头传力特性的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研究黄永辉1, 王荣辉2, 刘长海2, 刘小刚2(1.广州大学广州大学-淡江大学工程结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06;2.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摘 要:为研究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接头力学性能与受力状态,对2组试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研究。

分析各排螺栓传力比、芯板及拼接板截面应力状态、接触面摩擦应力分布规律。

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各排螺栓传力比呈马鞍型分布,两端大,中间小;芯板和拼接板应力沿板横向和纵向均呈波浪形分布;不同螺栓压力影响区直径均为2.85倍栓孔直径左右。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

本文得到的部分经验参数可为该类节点设计验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摩擦型高强螺栓;传力特性;有限元分析;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1.11.016Experimental Study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Friction High-strength Bolt ConnectionsHUANG Yong-hui 1, WANG Rong-hui 2, LIU Chang-hai 2, LIU Xiao-gang2(1.Guangzhou University-Tamkang University Joint Research Center for Engineering Structur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2.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including the load transfer factors of various rows of bolts,stressing state of the sections of core and butt-cover plates and distribution of friction stresses over the contactsurface,bot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and experimental study are made with two groups of specimens.FEA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as follows:The loads transfer factors of rows of bolts are distributed in thesaddle shape,i.e.,a falling-off between the two end edge rows;the stresses of core plates and butt-coverplates are distributed laterally and longitudinally in the form of waves;each of the diameters of the pressureeffect regions of varied bolts is about 2.85times of the diameter of the bolt hole.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experimental and FEA results verifies the accuracy of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Some parameters from expe-rience will be of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such bolt connections.Key words:friction high-strength bolts;mechanical behavior;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experimentalstudy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具有施工简便、可拆换、连接整体性和刚度较好、耐疲劳、不松动、较安全等优点,是钢桥安装的主要形式之一[1]。

2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研究现状(Ⅰ)

2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研究现状(Ⅰ)

第8卷第Z 期Z O O 6年4月建筑钢结构进展Pr o g ress i n S teel Buil di n g S tr uct uresVol .8No .Z A p r .Z OO6收稿日期2Z OO5-O1-1O 作者简介2楼国彪(1975-)9男9博士9主要从事钢结构抗火计算与设计理论的研究9E -m ail 2g bl ou @si na .co m O 李国强(1963-)9男9工学博士9教授9主要从事多高层建筑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研究O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研究现状!!"楼国彪19李国强19雷青Z(1.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上海Z OOO9Z ;Z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上海Z O1Z OO )摘要#回顾与总结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在常温及火灾下的性能与设计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包括连接分类~试验~简化方法承载力与初始抗弯刚度计算~设计方法~有限元分析~以及连接弯矩-转角曲线数学模型化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是第一部分关键词#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连接分类;抗弯刚度;有限元;弯矩-转角模型;抗火中图分类号#TU 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79(Z OO6)OZ -OOO8-14Recent Deve l o P ment s i n t h e Beh avi or and Des i 9n o fHi 9h -str en 9t h Bo l t ed end P l at e Conn ecti onsLOU GuO-biaO 1 LI GuO-I ia1g 1 LEI O i1gZ(1.D e p art m ent of Buil di n g En g i neeri n g T on gj i Uni versit y Shan g hai Z OOO9Z Chi na ;Z .The Road Ad m i nistrati on A g enc y of Pudon g Ne W A rea Shan g hai Z O1Z OO Chi na )Abstract :The current devel o p m ents i n t he behavi or and desi g n of hi g h-stren g t h bolted end p l ate connecti ons at bot h a mbi ent te m p era-t ure and el evated te m p erat ures are su mm arized .Thi s i ncl udes bot h eX p eri m ental and anal y ti cal Wor k .The p r o g ress i n t he fi-nite el e m ent modelli n g and mo m ent-rati on modelli n g of t he connecti ons i s al so p resented .Thi s i s t he first p art of t he arti cl e .K e y words :steel str uct ure ;hi g h-stren g t h bolt ;end p l ate connecti on ;cl assifi cati on s y ste mf or connecti ons ;r otati onal stiff ness ;fi nite el e-m ent model s ;mo m ent -r otati on model ;fire 1端板连接的构造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是钢结构中最广泛采用的连接方式之一 主要用于钢框架~轻钢门式刚架中的梁柱连接~梁梁拼接等(梁柱截面常为~型钢或工字钢) 其典型构造如图1~Z 所示 端板在制造厂与钢梁翼缘~腹板相焊接然后在现场用螺栓与钢柱翼缘(梁柱连接)或端板(梁梁拼接)相连接 螺栓大多采用高强度螺栓 以提高连接承载力及连接刚度 根据端板的位置和大小的不同 端板连接可分为两端外伸式~一端外伸式(通常为受拉侧外伸)~齐平式和内缩式等四种(参见图3) 其中两端外伸式端板连接承载力~刚度最大 抗震性能较好 在我国应用较多 后三者则在非地震区应用较多图l 梁梁端板拼接为了保证钢梁的连续性梁梁拼接一般采用两端外伸式 对于梁柱端板连接 为了避免钢柱腹板发生局部屈曲 可在钢柱腹板设置加劲肋(图Z b c );设置加劲肋第Z期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研究现状(I后9钢柱翼缘由无加劲肋时的G悬臂板件,变为G侧向三向支承板件,9因此弯曲变形很小9并由此而影响端板\螺栓的受力9连接的刚度增大很多02连接的M-!r关系曲线及连接分类2.1M-!r关系曲线连接作为连接各构件的媒介9主要承受轴力\剪力和弯矩等0与转动变形相比9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很小9因此从实用的目的9只需考虑连接的转动变形0转动变形通常用连接弯矩的函数来表达9即连接的M-6\关系(参见图49M为连接所承受的弯矩96\为连接所产生的相对转角0M-6\关系在整个加载过程中一般是非线性的9导致连接非线性的因素很多9其中材料的非线性\连接组件的局部屈服或屈曲以及连接几何形状突变引起的应力集中等是导致连接非线性特性的最主要因素0对于非线性的M-6\关系曲线9通常采用以下几个特征参量来表征9即1极限抗弯承载力M u Z初始抗弯刚度K O3割线刚度Kt4极限弯矩所对应的转角6\I5极限转角6\u6参考塑性转角6\O96\O I M u K O02.2连接的分类传统的钢框架分析和设计通常都假定连接或为完全刚性9或为理想铰接0事实上9所有实际连接既非完全刚性9也非理想铰接9而是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9即为半刚性连接0因此9为了更准确地计算结构的内力分布以及位移反应9更准确地计算出结构各构件塑性渐变的全过程以及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9使结构安全度更为统一9结构分析应当考虑连接的实际半刚性性能0然而从设计角度9又希望能够简化结构计算\减少设计工作量9即对足够刚性的连接仍按完全刚性处理9刚度很小的连接按理想铰接处理9故有必要对连接进行分类图4M-!r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量2.2.1A I SC!Ameri can I nsti t Ut e o f S t ee l Constr Uc-ti on"的连接分类A I SC在容许应力设计法(ASD19891和荷载抗力系数设计法(LRFD1999Z中明确规定在分析和设计时必须考虑连接柔性的影响9其连接的分类如表1所示9但是这两个规范均没有给出具体的连接分类原则或方法图2梁柱端板连接表l A ISC的连接分类规范连接分类ASD1989刚性连接R i g i d简支连接S i m p l e部分约束连接Parti all y Restrai nedLRFD1999完全约束连接Full y Restrai ned部分约束连接Parti all y Restrai ned9建筑钢结构进展第8卷图3端板连接的种类图6Eurocode 3的连接分类2.2.2B I or h ovde 等的连接分类SJB j or hovde 等根据无量纲化后的连接M -6\关系曲线9将连接分为刚性\半刚性和柔性等三类9并考虑了连接的使用极限状态9对连接的延性要求作了相应的规定9具体如图5所示O 图中9纵坐标m \横坐标6分别为无量纲化后的弯矩和相对转角9按下式计算m =M M b I ;6=6\M b I EI b5h b(1)式中9M b I 为钢梁的全塑性弯矩;EI b 和h b 分别为钢梁的截面弹性抗弯刚度和钢梁的截面高度OB j or hovde 等在分析各研究者所完成的连接试验的基础上9认为I 对于外伸式端板连接9其节点等效长度约为1.O Z .O 倍的钢梁高度9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约为O .9O M b I 9因此根据图5可将外伸式端板归为刚性连接O图5B j orhovde 等的连接分类2.2.S 欧洲规范eC S (eUr ocode S )的连接分类 A .B J欧洲规范EC3依据连接的M -6\关系曲线并考虑实际结构自身的特性(以反映连接对结构的影响程度)9从连接承载力的角度将其分为全强\部分强度和铰等三种9从连接刚度的角度将其分为刚性\半刚性和柔性等三类9具体如图6所示O 界定连接刚性的原则是I 考虑连接实际刚度特性时求得的结构弹性屈曲荷载不小于连接完全刚性假定时求得的结构屈曲荷载的95%O图6中9纵坐标m \横坐标6分别为无量纲化后的弯矩和相对转角9按下式计算m =M M b I;6=6\M b I EI bL b (Z )式中9M b I 为钢梁的全塑性弯矩;EI b /L b 表示钢梁的线刚度;EI b 和L b 分别为钢梁的截面弹性抗弯刚度和钢梁的跨度O与B j or hovde 等的连接分类相比9EC3的连接分类考虑了结构的特性9因而更为合理O 但是由于EC3的分类是按强度\刚度分别考虑9因此可能出现如图6c 所示的半刚性全强连接等情况(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刚性连接,9即刚性全强)9而事实上9这类连接在实际结构中是不可能表现出半刚性全强的受力特征(因为半刚性连接的刚度小9在实际结构连接处不可能达到全强弯矩)O 此外9EC3的连接分类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在于仅考虑了承载力极限状态9而未考虑使用极限状态9没有对连接的极O 1第Z期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研究现状(I>限转动能力作出相应的规定2.2.A Ne t h er cot等的连接分类!6!8"针对EC3连接分类的不足Net hercot等提出了一个基于综合考虑连接强度~刚度分类方法将连接分为四类即:完全连接~铰接~部分连接以及非结构连接等该方法考虑了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其具体分类见表ZS常温下端板连接研究现状国内外对端板连接在常温下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以试验与简化计算方法为主着重于了解连接的承载力和初始弹性刚度自Z O世纪8O年代后有限元方法开始越来越多地用于分析端板连接的全过程受力反应对各影响参数进行了大量的参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M-6\关系曲线数学模型化用于考虑连接实际柔性的结构整体分析S.1端板连接弯矩M与相对转角!r的定义S.1.1弯矩M端板连接所承受的弯矩通常定义为端板接触面处所作用的弯矩对于梁柱节点这一弯矩略小于结构整体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S.1.2相对转角!r理论上梁柱连接节点的相对转角是指梁柱轴线之间所产生的转角变化量(参见图7>然而在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中由于很难绘制或描述梁柱的挠曲线方程以计算相对转角因此通常采用简化方法6\=6b\-6c\=(t b f-b b f>/h b f--(t c u-b c u>/h b f(3>式中6b\和6c\分别为梁端转角和钢柱转角;tb f和bb f分别为钢梁上下翼缘中面与腹板中面~端板面两个交点的水平位移;tc u和bc u分别为钢梁上下翼缘中面高度处钢柱轴线上两点的水平位移;hb f为钢梁上下翼缘中面之间的距离表2Net hercot等的连接分类极限状态要求完全连接铰接部分连接非结构连接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弯承载力m21m<O.Z5O.Z5<m<1连接刚度KO238Z+EI bL bK O<O.67Z+EI bL bO.67Z+EI bL b<K O<38Z+EI bL b最小转动能力不作要求D连接刚度KO27OZ-Z OZ O+1Z+ZEI bL bK O<Z7-ZEI bL bZ7-Z<K O<7O Z-Z OZ O+1Z+ZEI bL b最小转动能力不作要求6\u>M b L b3EI b6\u>Z-6M b L bEI b不符合前面三类的连接9主要是由于转动能力不满足要求注D6\u>O.344+O.561M b-M b NJ M bu-M b(>N]Z M b L b EI b96\u>O.344-O.Z1Z M c M b+O.561M b-M b NM bu-M b(>N Z11+M c/M]bM b L bEI bG7为钢柱与钢梁的线刚度比9下标G b\c7分别表示钢梁与钢柱9下标G N7表示截面边缘屈服时所对应的值9G7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连接处的弯矩与钢梁跨中弯矩之比O图7连接转角的定义11建筑钢结构进展第8卷对于梁梁端板拼接节点 连接相对转角按下式计算6\=Z < t b f - bb f >/h b f<4>考虑到 试验时量测钢梁翼缘中面处水平位移的难度较大 竖向位移常作为一个替代量测方案 即量测如图7所示的竖向位移G 1 Z相应的连接相对转角为6=< Z - 1>/S 1Z <5>S .2试验研究端板连接试验主要以抗弯试验为主 包括单调加载试验[Z O 3Z ]和循环加载试验[Z 8 33 44]0此外 在某种意义上 T 形连接<T -S t ub 参见图8>试验[45 61]也可视为是端板连接试验的一个部分 因为j D T 形连接是研究因连接板柔性引起的G 撬力作用 的理想对象; 端板连接局部组合体可采用等效T 形连接组件来模拟与计算图8T 形连接S .2.1端板连接的工作特性及其破坏形式端板连接是由众多组件<板件 螺栓等>构成的 其受力性能是各组件结构性能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 故影响参数很多 如各组件的几何尺寸与构造措施 材料性能 预拉力的大小以及连接的具体受力等0各组件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端板连接受力十分复杂j 1>任一组件的屈服或屈曲都将引起整个连接的内力重分布 甚至引起整个连接的失效;Z >由于连接端板 钢柱翼缘的柔性 使得接触面的接触状态以及压力分布在整个受力过程中变化很大 接触面压力呈非线性分布;3>连接端板 钢柱翼缘的柔性会导致G 撬力作用效应 <参见图9> 使螺栓承受附加撬力 甚至出现G 受弯 这种十分不利的工作状态[44]图9撬力作用效应端板连接的破坏形式取决于各组件的相对强弱关系因此具有多样性0表3总结了梁柱端板连接在弯矩作用下各组件的受力性质及其试验中出现的各种破坏形式0S .2.2外伸式端板连接的刚性图1O <a >为K i shi 等[1O ]对试验得到的外伸式端板梁柱连接的M -6\关系曲线按式<Z >无量纲化后得到的m -6关系曲线 图1O <b > <c >分别为本文对Bose [Z 5 Z 6 66 91] 陆雪平[Z Z ]等的试验结果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的m -6关系曲线 其中Bose 陆雪平等所采用的试件均未设置钢柱腹板加劲肋0表3梁柱端板连接的破坏形式序号组件部位受力性质破坏形式柱腹板无加劲肋柱腹板有加劲肋1柱腹板梁受拉翼缘处受拉Z 柱腹板梁受压翼缘处受压屈曲或受压屈服3柱腹板梁高度范围内受剪受剪破坏受剪破坏4柱翼缘梁受拉翼缘处双向受弯受弯屈服受弯屈服5端板外伸部分单向受弯受弯屈服受弯屈服6端板梁高度范围内双向受弯受弯屈服受弯屈服7高强度螺栓梁受拉翼缘处受拉螺栓拉断螺栓拉断8柱腹板加劲肋梁受拉翼缘处受拉9柱腹板加劲肋梁受压翼缘处受压注:1)假定焊缝的强度足够;Z )除了各板件未屈服而螺栓拉断的情况为脆性破坏外 其余均为延性破坏;3)梁梁端板连接的破坏形式为5 7项Z 1第Z 期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研究现状(I )图l 外伸式端板连接的 -!关系曲线由上图可知:1)外伸式端板连接具有较大的抗弯承载力与变形能力9初始刚度很大9接近于刚性连接3Z )当弯矩达到6O %的连接极限承载力时9转角开始快速增大9表现为半刚性连接受力特性1我国规范规定高强度螺栓的设计预拉力P O 按下式计算确定171P O =O .9>O .91.Zf N A e(6)式中9A e 为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3f N 为螺栓的屈服强度3两个 O .9 9一个是考虑螺栓材质的不稳定性9一个是考虑施工时的超张拉3 1.Z 是考虑拧紧螺栓时扭矩的不利影响1因此98.8S 螺栓~1O .9S 螺栓的设计控制应力分别不大于54%~61%的极限强度1综合端板连接的试验结果9可有结论:在进行结构弹性分析时9可认为外伸式端板连接为刚性连接1S .2.S 其它结论与设计建议1)当剪力小于连接的抗滑移承载力时9剪力对连接处的变形的影响非常小1511并且9由于弯矩作用下9端板接触面上总的压力并没有发生改变(受拉一侧减小的压力等于受压一侧增加的压力)9因此弯矩对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几乎没有影响1Z )端板连接计算时9必须考虑 撬力作用效应 1试验表明9高强度螺栓由于 撬力作用效应 而额外承受的拉力可达1O % 5O % 46949 5197311在各排螺栓中9以钢梁受拉翼缘内侧螺栓的撬力作用最为显著13)连接端板的外伸长度只需满足螺栓布置构造要求即可9不宜增大9否则不利于连接端板的抗弯14)端板厚度可按钢梁屈服时端板也屈服来确定1过大的端板厚度会降低连接的变形能力9易出现螺栓破坏3而端板厚度太小时9板内的压力分布范围很小9局部应力过大9端板厚度不宜小于1/Z 螺栓直径15916115)设置钢柱腹板加劲肋可避免钢柱腹板屈曲9增大连接的刚度9但同时减小了连接的变形能力16)从理论上来讲9在端板外伸部分加腋可增大端板的刚度~减小 撬力效应 9但在实际施工中9由于焊接易造成端板翘曲9使接触面不能密贴而减小连接刚度9因此端板外伸部分以不加腋为宜17)螺栓预拉力的大小对连接的静力极限承载力以及极限状态时螺栓的附加撬力几乎没有影响9但施加预拉力可增强连接的初始刚度9提高抗疲劳能力9有利于承受动力作用 19118)外伸式端板连接应尽量避免出现螺栓破坏~腹板屈曲等破坏形式9宜形成端板~钢柱翼缘受弯屈服或钢柱腹板受剪破坏机制 Z 193919以增强连接的转动能力与耗能能力1当连接的承载力由柱腹板受剪~柱翼缘受弯或端板受弯控制时9若该板件的宽厚比满足构造要求9则可认为连接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19)避免焊缝破坏9提高焊缝质量9减小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1S .S 简化方法承载力计算与设计早期的端板连接计算大多基于弹性分析9自ZO 世纪7O 年代后期以来所提出的方法主要为塑性分析9即采用塑性铰线理论(Y iel d L i ne M et hod ) Z 993894896Z 6811对于外伸式端板连接9可将弯矩简化为一对作用于钢梁上下翼缘的力偶9因此钢柱腹板及其翼缘组合体~端板与钢梁翼缘(腹板)组合体的受力和T 形连接很相近9在对该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时可借鉴T 形连接的计算方法9这就是所谓的 T形连接法 (T -S t ub M et hod ) Z O 9Z 494595Z 954 56969 7511尽管塑性计算比弹性计算更为精确9但鉴于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基于结构弹性计算以及高强度螺栓的设计许用应力远低于其屈服强度等因素的考虑9弹性设计仍为一些规范所采纳9如我国<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 G J8Z -91 761~美国A ISC -LRFD Z 9781等3而欧洲规范EC 351~英国规范BS 595O :Part 1 8O 1~美国联邦紧急管理署FE MA-35O681等则采用了塑性设计法1从设计流程的角度9各设计方法可分为两类:其一是31建筑钢结构进展第8卷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先确定外力作用下连接内各组件的内力分布然后验算各组件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或是计算确定组件的几何参数其二是先计算各组件的抗力进而确定连接的抗力并验算其能否承受外力作用前者为绝大多数现行的设计规范所采用如J G J8Z-91A I SC -LRFD BS595O Part1和FE MA-35O等按这一方法计算连接的承载力须通过比较方能确定最薄弱的组件并据此反算连接的承载力后者则为EC3等所采用可直接计算连接的承载力但这一方法在设计时可能需要多次反复调整工作量较大各计算方法在具体计算内容上的差别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采用不同的螺栓受力分布假定并由此影响连接内各组件的内力分布Z端板钢柱翼缘抗弯计算时采用不同的塑性铰线位置与形状的假定3撬力作用考虑与否及其具体计算方法4受压区承载力计算时有效承压高度的确定以及是否考虑柱纵向应力对受压区承载力的影响等S.S.1螺栓的受力分布外伸端板连接在弯矩作用下有一侧的螺栓主要承受拉力对于这些螺栓应考虑因端板柔性引起的撬力的不利影响我国规范通过降低螺栓抗拉设计强度来考虑这一不利影响而国外绝大多数规范以及研究文献均要求计算撬力并把它和外力相加作为螺栓的设计拉力显然后者更有把握保证连接的安全前文已指出EC3等的设计思想与其它设计规范有所不同采用这一方法不需要假定螺栓的受力分布EC3等采用等效T形连接模拟螺栓与连接板的组合体允许各等效T形连接均达到极限承载力而撬力影响则隐含于等效T形连接的极限承载力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由于施加了预拉力因而与普通螺栓连接的受力有所不同图11列举了各国规范以及研究文献中所采用的弯矩作用下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中螺栓的受力分布形式图a为我国规范J G J8Z-91所采用假定螺栓受力线性分布且中和轴为螺栓群的形心轴这一假定仅适用于螺栓处于弹性状态且接触面保持紧密贴合端板刚度为无限大时显然这一方法不可能求得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偏于保守而图b e则均假定连接的转动轴位于钢梁受压翼缘中心处图b为传统的三角形分布图c对前者稍加改进假定钢梁受拉翼缘旁的两排螺栓承担相同的拉力为英国规范BS595O Part1所采用图d则假定钢梁受拉翼缘旁的两排螺栓承担全部的拉力为A I SC-LRFD所采用图e为根据EC3方法计算可能的典型的螺栓受力分布S.S.2塑性铰线位置与形状在梁柱端板连接中柱腹板的受拉区受压区与受剪区的分布范围比较明确其相应抗力的计算比较简单而端板与钢柱翼缘中的受弯塑性铰线分布则比较复杂与螺栓的数量排数具体位置以及板件的厚度宽度等多个因素相关梁梁端板连接参考端板部分即可因此板件所能承受的侧向拉力往往需要对多种可能的情况分别计算并比较确定对于大多数工程结构构件的连接在钢梁受拉翼缘上下各布置一排高强度螺栓基本上可以满足连接的承载力要求参见附录A关于外伸式端板连接中螺栓排数之分析这也是大多数文献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对于多排螺栓布置的连接计算文献Z9386768做了较多的研究S.S.2.1端板端板内可能的塑性铰线分布如图1Z所示当螺栓和端板侧边的距离较大时的情况易出现图c所示的分布当同排螺栓之间距离较大时易出现图d所示的分布S.S.2.2钢柱翼缘钢柱腹板无加劲肋时钢柱翼缘内可能的塑性铰线分布如图13所示图a b采用曲线模拟图c采用直线段模拟其中图a发生在翼缘较厚时图b则发生在翼缘较薄时图14为钢柱腹板有加劲肋时钢柱翼缘内可能的塑性铰线分布图ll螺检的受力分布41第Z 期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研究现状 I图l2端板内的塑性铰线分布图l3柱无加劲肋时柱翼缘塑性铰线分布图l4柱有加劲肋时柱翼缘塑性铰线分布S .S .S 撬力的计算端板连接撬力的计算常采用T 形连接模型Z O 9Z 4945953 56969 750由于端板和钢柱翼缘的受力\塑性铰线分布与纯T 形连接有所不同9因此在计算板件的弯矩时9应根据端板连接的塑性铰线分布来计算H T 形连接翼缘板H 的塑性弯矩0T 形连接中撬力的大小和连接翼缘的厚度\螺栓直径\螺栓的位置\材料性能等多种因素有关9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9并提出了计算公式0研究模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一个T 形构件和刚性构件 板 的连接3其二是两个相同的对开T 形构件的连接0与Dout y 45\M c Guire 46 \Nair 47 \F i sher 48 \A g ersk-ov 49 51 \Kenned y 5Z 等的分析相比9Shi 54 \Faell a 55956 \P il uso 57958 \Ne m ati 59 \SWanson 6O \Bursi 61等的分析更为准确9后者的计算除了满足极限状态平衡条件外9还引入了螺栓和连接翼缘的变形协调条件9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力-位移曲线的方法0在不考虑变形协调的情况下9上述两个模型的计算结果是相同的0T 形连接的破坏形式取决于螺栓和连接翼缘之间的相对强弱关系9单个螺栓布置的T 形连接有三种可能的破坏机制 假定T 形连接的腹板强度足够 9分别是:翼缘在根部和螺栓位置处屈服 图15a \翼缘根部屈服同时螺栓失效 图15b \螺栓失效 图15c 9其中后者可忽略撬力的影响0由于在具体计算前很难确定最终发生何种破坏9因此对这三种情况都应进行验算9取F u 91\F u 9Z 与F u 93之最小者为连接的承载力破坏1:F u 91=4M u /a 3O =M u /c7a 破坏Z :F u 9Z =Z P u c +M u / a +c 3O =P u a -M u / a +c 7b破坏3:F u 93=Z P u 3O =O7c由图15c 可知9当连接翼缘的厚度满足下式时9连接内将完全不产生撬力t f d e >T a f b Nb fN8 式中9b 为连接翼缘的宽度9d e 为螺栓的有效直径9f N \f b N 分别为翼缘钢材与螺栓钢材的屈服强度0取a IZ d O d O为螺孔直径 9b I4d O 9f N IZ 15N mm -Z 9f b N IO .675>66O N mm -Z8.8S 螺栓 3则t f /d e 应不小于1.810此外9为了避免腹板破坏9t u /d e 应不小于O .9O 0S .S .A 柱腹板抗压承载力计算柱腹板抗压承载力计算应考虑受压屈服和受压屈曲两类破坏情况0S .S .A .1BS BB !8 "BS595O Part :1给出的柱腹板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51建筑钢结构进展第8卷图l5T形连接的破坏机制图l6受压区有效承压高度b e f f的定义图l7考虑受压区翼缘与腹板相互作用时的破坏机制!l 32"屈服承载力C P =b e f f t c uI N 9c u =b 1+1Z tc u I N 9c u 9a 屈曲承载力C P =b e f f tc u I c =b 1+1Z tc u I c 9b 式中9I N 9c u 为柱腹板的屈服强度S I c 为柱腹板的屈曲临界应力9按轴心受压构件确定9其长细比M 按式 1O 计算St c u 为腹板的厚度9h c u 为腹板的高度9其余参数见图16OM =li=O .7h c ut c u / 1ZEZ .5h c ut c u 1OS .S .A .2eCS Part #1.1!A "对于受压屈服承载力的计算9EC3Part C 1.1采用的有效承压高度与BS595O 一致S 而对于受压屈曲承载力的计算9EC3Part C 1.1按图16 c 确定有效承压高度O S .S .A .S eCS Part #1.8!B "与BS595O \EC3Part C 1.1不同9EC3Part C 1.8仅采用一个公式来表示9即F c 9c u 9Rd =Pb e f f9c 9c u t c ufN 9c u YM 111式中9b e f f9c 9c u按图16 a 确定S P 为稳定系数9当M1I<O .7Z时9P I19当M1I>O .7Z 时9P IM 1I-O .Z/M 1ZIS 其中M1I为板件的长细比9按下式计算CM1I=O .93Zb e f f9c 9c uh c u fN 9c u EtZc u1ZS .S .A .A S PY r oU!1S2"在Roberts 屈服破坏机制 参见图17a 及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9S py r ou 13Z采用如图17 b 所示的破坏机制来计算柱腹板受压区的承载力P u 9以考虑翼缘与腹板之间的相互作用9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C6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研究现状_楼国彪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研究现状_楼国彪

第8卷第2期2006年4月建 筑 钢 结 构 进 展Progress in Steel Building Structu res V o l.8N o.2 A pr.2006收稿日期:2005-01-10作者简介:楼国彪(1975-),男,博士,主要从事钢结构抗火计算与设计理论的研究,E -mail:g blou@ 。

李国强(1963-),男,工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多高层建筑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研究。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研究现状(Ⅰ)楼国彪1,李国强1,雷 青2(1.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上海 200092; 2.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上海 201200)摘 要: 回顾与总结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在常温及火灾下的性能与设计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包括连接分类、试验、简化方法承载力与初始抗弯刚度计算、设计方法、有限元分析、以及连接弯矩-转角曲线数学模型化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是第一部分。

关键词: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连接分类;抗弯刚度;有限元;弯矩-转角模型;抗火中图分类号:T U 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79(2006)02-0008-14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Behavior and Design ofHigh-strength Bolted Endplate ConnectionsL O U G uo -biao 1,L I G uo -qiang 1,L EI Qing2(1.Department of Building Engineering,T 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2.The Road Administrat ion Agency of Pudong New Area,Shanghai 201200,China)A bstract: T he curr ent developments in the behavior and design o f hig h -str ength bolted endplate connections at both ambienttemperatur e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s are summarized.T his includes both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w ork.T he prog ress i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and momen-t r ation modelling of the connections is also presented.T his is the first par t o f the article.Keyw ords : steel str ucture;high -strength bolt;endplate connection;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onnections;rotational stiffness;f-inite element models;moment-r otation model;fire1 端板连接的构造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是钢结构中最广泛采用的连接方式之一,主要用于钢框架、轻钢门式刚架中的梁柱连接、梁梁拼接等(梁柱截面常为H 型钢或工字钢),其典型构造如图1、2所示。

高强螺栓端板连接的撬力分析与研究

高强螺栓端板连接的撬力分析与研究

Z 芒
文 乏 型 譬
弯矩/(kN m)
——o——EPlU—I;——¨——EPlU一2;——a——EPlU一3; ——X——EPlU一4:———·—一EPIU一5 图7 EPI组试件
Fig.7 Specimens EPI
a一12mm:b一20mm
图5端板的Mises应力云图
Fig.5 Mises stre88 nepho伊am and deformation of end·plate
连接板件均为各向同性材料,为模拟非线性材料特性, 采用ANSYS中的多线型随动强化模型Mkin模拟,梁及端板 的材料本构关系采用三线型本构关系计算模型。当高强螺
Von Mises_|雨服准则适用于初始屈服的判断,对于屈服后 阶段,采用随动强化模型Mkin模拟。分析中设定屈服fli『的 大小保持不变而仪在厢服方向卜移动,当某个方向的屈服升 高时,其相反方向的屈服应力相应降低。随动强化模型町以 模拟包辛格效应,即材料在发生塑性变形的方向被硬化,而 在反方向被软化。 2.3计算结果分析
高强螺栓端板连接的撬力分析与研究*
王燕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青岛 266033)
郑杰 (济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济宁272125)
摘要: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和研究了外伸端板高强螺栓受拉连接接头破坏的Mises等效应力 云图、端板变形、撬力分布以及螺栓拉力变化及分布。证明了撬力在端板连接中是显著存在的;增加端板厚 度及设置加劲肋能够减小撬力影响;撬力的作用使高强螺栓拉力提高,外伸端板高强螺栓拉力的分布是以受 压翼缘为转动中心的梯形分布。提出了考虑撬力作用的理论计算公式。算例结果表明,考虑撬力设计的计算 公式较为简单并具有较好的设计适用性。
外伸端板节点连接中industrialconstructionv0138no92008梁端弯矩作用产生的拉力经上翼缘通过高强螺栓传递给端板外伸端板在较大拉力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的弯曲变形而此时端板对于螺栓的作用相当于杠杆作用端板由于弯曲变形的挤压作用产生接触力即撬力图2由于杠杆作用影响高强螺栓受到的拉力大于实际理论计算值因此对外伸端板连接的撬力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端板攻丝高强度螺栓连接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端板攻丝高强度螺栓连接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端板攻丝高强度螺栓连接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刘忠陪;卢倍嵘;吕伟荣;邓伟杰;刘梦洋;马素静
【期刊名称】《建筑钢结构进展》
【年(卷),期】2024(26)3
【摘要】对10.9S级M16、M20高强度螺栓和Q345B端板攻丝连接与传统高强度螺栓连接受力性能进行试验对比,研究了其在单向受拉、单向受剪以及拉-剪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破坏形态、受力机理和极限承载能力。

试验结果表明:单向受拉时,极限承载能力和变形与传统连接方式基本一致;单向受剪时,即使是厚径比为0.8的
M20螺栓,仍可实现栓杆剪断,而端板攻丝孔内牙体无明显变形破坏且攻丝连接件形式早期滑移量明显较小;拉-剪复合受力时,随着拉剪比从0.58增大到1.73,破坏形态由剪切破坏转变为受拉破坏。

因此,为确保端板攻丝牙体无明显破坏,应考虑螺栓与板厚的合理设计,建议M20螺栓在单向受拉和拉-剪复合受力时厚径比不小于
0.9d,3种受力状态下高强度螺栓端板攻丝连接方式的承载力与传统连接方式基本一致。

试验结果分析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11页(P30-40)
【作者】刘忠陪;卢倍嵘;吕伟荣;邓伟杰;刘梦洋;马素静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91
【相关文献】
1.法兰攻丝高强螺栓在T型连接中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2.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特性试验研究
3.新型单面螺栓梁柱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4.反复弯剪对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节点抗滑移性能影响——轻型薄壁钢构件高强度螺栓端板式连接系列研究之三
5.攻丝钢板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装配式钢框架斜支撑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强度螺栓抗拉连接的仿真及实验研究

高强度螺栓抗拉连接的仿真及实验研究

Key words:high strength bolted connection,prying force,natural strain and stress,
clement contact status nonlinearities,material nonlinearities,firdte
method
section the paper specifies three possible failure modes of the ultimate resistance, depending Oil the ratio between the flexural resistance of the flanges and the axial
II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1绪论
1.1引言
钢结构近几年在全国发展势头强劲,钢结构建筑以其适应造型复杂的建筑设 计要求、施工的便捷和建设周期短等特点在建筑市场上成为关注的焦点。钢结构 的体系计算已是较为成熟的理论。理论中关注的重点是结构体系中梁、柱的受压 稳定性问题。在结构和构件稳定性问题方面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已取得了骄人的成 果,目前研究正朝弹塑性稳定方向进一步深入发展。稳定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 问题,我们从实际运用和计算理论的结合处考察不难发现节点的受力性能是另一 个关键性问题。节点受力性能是构件约束条件的重要保证,而约束条件则是构件 稳定分析中的基本条件。一位研究钢结构的前辈曾经说过“约束等于刚度”,我们 可以体会出约束对于稳定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关注抗拉螺栓连接的受力性能问题, 并进行了分析研究。
△P=F冬屯 kb+k,‘
(1.1)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1绪论
N。f。
-f叶
△e
一+一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l期2OO5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0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V01.37No.1Jan..2005不同构造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受力特性研究施刚,石永久,王元清,李少甫,陈宏(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E-mail:shigangoo@mails.tsin曲ua.edu.cn)摘要:通过4个不同构造钢结构梁柱端板连接试件在单调荷载下的破坏试验,研究了不同构造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的受力特性,给出了螺栓拉力一荷载、螺栓弯矩一荷载变化曲线以及螺栓拉力分布状态,研究了节点形式、端板加劲肋、节点域柱腹板加劲肋等因素对螺栓受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受拉区螺栓同时承受拉力和弯矩、端板加劲肋和柱腹板加劲肋对螺栓拉力发展变化和分布状况影响较大;不同的节点计算模型适用于不同的节点构造.关键词:钢结构;端板连接;螺栓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367—6234(2005)01—0066—04ExperimentalstudyonboltresistanceforVariousstructuralsteelend-plateco蛐ectionsSHIGang,SHIYong-jiu,WANGYuan—qing,ⅡShao—fu,CHENHong(Dept.ofCivil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E—mail:shigan900@mails.tsinghua.edu.cn)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b01tsresistanceofvariousstructuralsteelbeam—columnend—plateconnections,4connectionswithvariousdetailshavebeentestedundermonotonicloading.Cun,esoftheboltstensionforces—loadandtheboltsmoments—loadandtensionforcesdistributionofboltsarepresented.Innuencesofcon—nectiontype,ribstifknerandcolumnstifbnerontheb01tsbehaviorhavebeenanalyzed.ExperimentIesultsshowthat,theboltsintensionzonearesubjectedtotensionforceandmomentsimultaneously,ribstifknerandcolumnstif亿nerinnuencetheevolutionaIlddistributionoftheboltstensionfbrces,anddifkrentdesi挈mmodelsareapplicabletov撕ousconnectiondetails.Keywords:steelstlllcture;end—plateconnection;b01t近十几年来,多层钢框架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在我国广泛应用,端板连接也随之在工程中大量采用.目前,国外(包括美国和欧洲)采用的端板连接,由于其梁柱构件通常采用热轧H型钢,在设计计算时,认为节点域柱腹板受压区不发生局部屈曲,所以,节点域柱腹板一般不设置加劲肋,而且在外伸式端板连接中,端板外伸部分通常也不设置加劲肋.美国采用的端板连接,通常只在梁翼缘两侧各设置一排螺栓,所以,端板连接的标准构造通常收稿日期:2004一03—26.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作者简介:施刚(1977一),男,博士研究生;石永久(1962一),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一共有四排螺栓,当需要增大节点螺栓承载力时,经常是增加每一排螺栓的数量.而我国采用的端板连接,梁柱构件通常采用焊接H型钢,柱腹板厚度较小,节点域柱腹板受压区易发生局部屈曲,所以,节点域柱腹板一般均会设置加劲肋,而且在外伸式端板连接中,端板外伸部分通常也会设置加劲肋.端板连接构造形式不同,会导致螺栓群的受力分布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到节点计算模型和设计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于采用高强度螺栓的钢结构梁柱端板摩擦型连接,螺栓计算模型是关键问题.我国规范的螺栓计算方法采用端板刚性假设,端板只发生整体转动,不发生弯曲变形,转动 万方数据第1期施刚,等:不同构造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受力特性研究.67.中心在全部螺栓的形心处,螺栓群承担的拉力呈线性分布,第一排螺栓承受最大拉力,利用平衡确定螺栓受力¨’2|.英国规范认为受拉翼缘两侧的两排螺栓承担相同拉力,按弹性方法计算螺栓拉力”j.欧洲规范则采用塑性设计,从受拉翼缘外侧第一排螺栓开始,每排螺栓的拉力独立发展至最大,多余拉力重新分配到下一排螺栓,形成塑性分布,每个螺栓的受力依赖于其本身的承载力,而不只是力臂.当端板外伸部分没有加劲肋时,通常会出现由于第二排螺栓附近有梁腹板和翼缘的支承,承载力最大,因而承受最大拉力.各螺栓的极限拉力可由屈服线理论,按极限平衡原理求出[3].美国规范采用T形件法,将弯矩M简化为作用于梁上下翼缘的一对力偶,拉力仅由受拉翼缘两侧的螺栓承担,将受拉翼缘和这两排螺栓简化为T形连接件,按T形件的弹塑性分析,并考虑杠杆力的作用,确定节点承载力,进行节点的分析和设计.杠杆力的确定是其中的关键问题∞1.由上可以得到,螺栓的计算模型与端板连接的具体构造紧密相关,为研究不同构造的梁柱端板连接中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受力特性,本文进行了试验研究.1试验1.1节点试件设计针对4种不同构造形式的梁柱端板连接进行了试验研究,共4个试件,具体构造见表1.试验所有试件的设计依据是文献[1,2,4].试件均为取自于常规多层钢框架在侧向荷载作用下梁柱反弯点之间的典型单元,均为强轴连接,且采用足尺模型.表l试件主要参数所有试件的梁柱均为焊接H型钢,截面尺寸都相同,见表2,材料均为Q345B钢.端板加劲肋为三角形,厚10mm.所有试件的端板厚度和螺栓直径均为20mm,柱翼缘在端板外伸边缘上下各100mm范围内局部加厚,厚度与端板相同.螺栓为10.9级高强度螺栓,施工采用扭矩法紧固,预拉力设计值为155kN.连接构件摩擦面在工厂进行抛丸处理,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为o.44.梁与端板、柱翼缘局部加厚部分与通常厚度翼缘之间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缝,其余焊接均采用角焊缝,焊接工作全部在工厂完成.试件的加工制作均符合相关规范和规程的要求.表2梁柱截面尺寸mm1.2加载方式、量测内容及方法试验均采用千斤顶单向静力加载,直至试件破坏.对于每个试件,考虑其节点螺栓受力的对称性,只选取一列螺栓进行测量.每个螺栓在螺栓杆上对称地开两个槽,槽深度1mm,宽度5mm,长度保证应变片位置在每个试件的端板和柱翼缘的中间;在槽底放置应变片,表面用树脂覆盖加以保护;在螺栓头中对应槽的位置各开一个直径2mm的孔,用以引出导线.在试件安装过程中,保证每个螺栓上的两个应变片的连线垂至于梁翼缘,这样可以测出螺栓截面的最大和最小应变,则可以同时计算出螺栓受到的拉力和弯矩.2结果及分析试验结果见表3,其中,荷载设计值是根据文献[1,2,4]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各试件节点的承载力设计值所计算得到的千斤顶对应荷载;试验极限荷载和试验极限弯矩分别为试验实测的千斤顶最大荷载及其对应的试件节点弯矩.对于上述所有试件,试验结果表明,螺栓断裂处均位于有螺纹段,破坏断裂面角度约为45。

,发生颈缩的螺栓其颈缩处也位于有螺纹段,这证明螺栓开槽对截面的削弱没有影响螺栓承载力.表3试验结果荔篙器鬻譬破坏姒编号值/kN荷载/kN矩/(kN・m)……SCl35.2155.3186.4端板屈服,螺栓拉断SC278.3286.4343.7螺栓拉断sc363.7256.9308.3端板屈服,螺栓拉断sC478.3256.6307.9端板屈服,节点域柱腹板受压区屈曲试验测得各试件的螺栓拉力一荷载、螺栓弯 万方数据・68・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第37卷矩一荷载变化曲线分别如图1、2所示.其中,图l、2、3、4分别表示依照从受拉区向受压区顺序的第1、2、3、4排螺栓.图3为各试件在某特定荷载下的螺栓拉力分布状况,其中,曲线1对应于各试件的承载力设计值,曲线2、3分别表示对应于图Z岜-R辍姐骚暑冬掣静牲骧荷载,kNSCl荷载/l【NSC2l中各试件最大荷载的1/2和全部.试验结果中,螺栓拉力和弯矩是根据测量的应变计算得到,由于高强度螺栓材料性质资料有限,所以只能计算螺栓处于弹性阶段所承担的拉力和弯矩,这在图1和图2中也得到反映.÷≤荷载/l【N荷载/I【NSC3SC4图1各排螺栓拉力一荷载变化曲线100童50婴。

档一50馨一100l荷载/I【NSCl・j游磋0…0I35155175195215235螺栓拉力,kNSCl荷载,kNSC2荷载,1【NSC3图2各排螺栓弯矩一荷载变化曲线螺栓拉力,I【N荷载/l【NSC4图3螺栓拉力分布图针对每个试件,具体分析如下:1)试件SCl在荷载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螺栓拉力分布较好地符合我国现行规范的计算模型,第一排螺栓同时承受很大的拉力和弯矩,直至最终断裂和发生颈缩.2)试件SC2表现为第一排螺栓承担的拉力和弯矩很大,而第二排螺栓承担的拉力和弯矩都很小.虽然螺栓拉力分布近似为线性,但是其中性轴不符合上文中的任一模型.从实测的应变值分析,第一排螺栓外侧的应变一直是负值在增长,最终螺栓拉力/l【NSC3螺栓拉力/kNSC4是弯曲受拉断裂破坏;而在第一排螺栓屈服之后,第二排螺栓的应变迅速发展,而且几乎是纯弯受力状态,随着弯矩不断增大,最终破坏,一个断裂,一个发生颈缩.3)试件sc3与sc2相比少了端板加劲肋,使得端板外伸部分的刚度大大减小,从而弯曲变形较大,第一排螺栓承担的弯矩很大,但是拉力减小了,而第二排螺栓由于梁翼缘和腹板的支承作用,承担的拉力有所增大.所以,在加载的初期,第二排螺栓承担的拉力最大.从梁受拉翼缘处的引伸 万方数据第1期施刚,等:不同构造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受力特性研究仪和螺栓上的应变片的实测结果分析,在加载的中后期,端板变形增大很快,梁受拉翼缘处端板与柱翼缘之间的缝隙迅速扩展,第一排螺栓承担的拉力和弯矩也迅速增大,拉力值超过第二排螺栓,其外侧应变一直是负值在增长,而内侧应变是很大的正值,说明其最终破坏主要是由于弯曲受拉;在第一排螺栓屈服后,第二排螺栓的应变迅速增大,轴拉力和弯矩均较大,直至最终破坏,最终是受拉区四个螺栓同时断裂.4)试件SC4与SC2相比少了柱腹板加劲肋,这使得柱翼缘的变形几乎不受约束,其变形状态与其他所有试件均不同,表现为明显的双向弯曲变形,特别是柱翼缘在柱截面平面内的弯曲变形很大,这使得第二排螺栓承受的拉力很小,图2所示的外荷载作用平面内的弯矩也比较小,但是,从柱翼缘变形状态分析,它在柱截面平面内会承受较大弯矩.从图1分析,第一排螺栓承担较大拉力,而柱翼缘的变形造成了第二排螺栓预拉力的松弛.最后破坏为柱腹板受压区屈曲.此外,对于所有试件:1)在施加荷载后,受压区螺栓的预拉力均减小,表现为实测的螺栓应变为负值,即螺栓预拉应变的松弛.而且受压区螺栓均承担了一定的弯矩,特别是除SCl之外的所有试件(即所有外伸式端板连接)的第四排螺栓的弯矩值均较大,从实测的应变值分析,这实际上是螺栓两侧预拉应变的松弛有差异,均为靠近梁受压翼缘一侧的预拉应变松弛较大,而另一侧较小.2)除sc3之外,其余所有试件均表现为第一排螺栓拉力最大,而且均承担较大的弯矩,根据受力分析可知,这主要是由于端板外伸部分对第一排螺栓有弯睦作用.表4给出了螺栓预拉力设计值%、当荷载等于试件节点承载力设计值时第一排螺栓拉力的实测值兀、根据螺栓截面有效面积计算得到的螺栓屈服拉力L以及它们之间的比较;.|}为与试件节点承载力设计值相对应的螺栓的安全系数.表4螺栓拉力比较3结论和设计建议1)受拉区螺栓不仅承受拉力,而且承受弯矩,在上述的scl~3试件中,螺栓承受的弯矩对其最终破坏均有很大影响,所以,在进行螺栓设计时,应该分析螺栓的实际受力状态,按照弯矩和拉力共同作用进行计算.2)节点的形式和构造对节点中各部件的受力特性以及各部件之间力的传递具有显著影响.螺栓的安全系数在1.4l~1.54,具有较大的安全度.3)端板连接的构造形式(例如端板加劲肋和柱腹板加劲肋)直接决定了螺栓拉力分布状况,不同构造的节点其螺栓拉力分布差别很大,同时,构造形式还影响螺栓拉力的发展变化.不同的节点计算模型适用于不同的节点构造,所以,在制定端板连接设计方法时,应针对不同构造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在上述试件中,Scl的螺栓拉力分布较好地符合我国规范,说明我国规范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平齐式端板连接比较适用.而SC3的螺栓拉力分布则较好地符合欧洲规范,对于此种构造的节点,欧洲规范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已经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证实∞’引.4)由于端板钢材普遍在屈服后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和强度提高,而螺栓屈服后的变形能力和强度提高则很有限,所以,对于端板外伸部分没有加劲肋的节点,虽然端板由于缺少支承而较弱,但是节点最终破坏模式仍然表现为螺栓断裂.当进行节点设计特别是节点抗震设计需要考虑节点变形能力和延性时,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参考文献:[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2]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S].[3]BR0wNG,FEwESTERMC.Anewindustrystandardformomentconnectionsinsteelwork[J].TheStmctumIEn舀neer,1996,74(20):335—342.[4]CECSl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s].[5]施刚,石永久,王元清,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端板连接的有限元与试验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7):6一12.[6]荆军.轻型房屋钢结构端板节点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9.(编辑王小唯)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