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资本主义的逻辑

合集下载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一、社会保险
二、福利补贴
三、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本来可以列入上述公共福利一类, 但由于按其应 由国家举办的社会保险, 就是在投保者就业期间, 它对保证现代资本主义再生产获得适合需要的劳动力已 课税年工资额一定的比率向国家缴纳社会保险税并构成独立 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 就有必要把它单独列出。并且, 从 的社会保险基金, 用于投保者因规定的原因而丧失收入以后, 这是一种由国家提供的, 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公民不 教育可以培育出熟练工人、工程师和各类科学技术人员 向投保者及其家属提供一部分补偿收入和服务, 以保障他们维 论是否参加社会保险都可以得到的补贴。它一般有两 这一点来说, 教育费用已是现代生产所必需的一种生产性 持一定的生活。 种情况 一种是不以每个人的经济状况为转移的带有普 投资。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 有老年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医 遍性的公共福利补贴, 另一种是只给一部分贫困者和贫 疗保险, 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教育开支, 都有较 战后, 残废保险等。其中, 开支最大的是老年保险。这些项 困家庭提供的带有救济性质的补贴。 大的增长, 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 有不小的比重。 目, 有些是分别单独存在的, 有些是结合在一起的。 这类福利补贴, 仍然没有解决工人群众的贫困问题。 公共教育发展的结果, 是居民的教育程度有了较大的 这些社会保险, 虽然为资本主义雇佣奴隶的生存提供了 即使按照美国官方公布的贫困线, 近些年也始终有2500 提高。但是,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中, 阶级界限仍 一定的保障, 但也不过是一种贫困生活的有限保障。由于这些 万左右美国人民是生活在这种贫困线以下。 然十分明显。为了使劳动人民的子女能够适应现代体力 社会保险都有许多苛刻的条件和规定, 首先就使大量劳动者被 劳动在不同程度上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需要, 他们现在几 排除在享受保障之外。如1981年12月, 在美国950万失业者中 乎全部可以受到初等教育, 绝大部分可以受到完全的或不 只有37%的人领到失业津贴。其次, 即使享受了保障, 所领得 完全的中等教育, 然而, 在受过中等教育以后, 他们之中的 的金额也十分有限。 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就不得不为了谋生而离开学校, 不能 可见, 这些社会保险并不能使工人群众摆脱由资本主义 再受到高等教育。 制度所造成的困境。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读书汇报
专业:社会保障 姓名:李雅丹
第一部分 三种福利国家制度 第1章 福利国家的三种政治经济学理论 第2章 社会政策中的去商品化 第3章 作为一种分层体系的福利国家 第4章 养老金体制形成中的国家与市场 第5章 权力结构中的分配体制 第二部分 就业结构中的福利国家 第6章 福利国家与劳动力市场体制 第7章 对充分就业的制度适应性调整 第8章 三条后工业化就业轨迹 结论 第9章 后工业结构中的福利国家体制
德国模式:自由放任的市场条件和限制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相结合。
2.1960充分就业的国际趋同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困难带来的四种反应: 利用通货紧缩对付经济过热(意、丹、法、西德、英、瑞) 收入政策,收入谈判(英、法) 利用制度性重组来适应劳动者的新权力(挪威、奥地利) 动员新的人员储备(德、瑞、奥、挪威) 3.1970就业重新取代工资限制
4.福利国家的结构 资历审查 去商品化 充分就业 5.解释福利国家体制 保守主义:天主教与专制主义相结合 自由主义体制:加权内阁占有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结合 社会主义体制:左派政党权力是前提条件
第六章 福利国家与劳动力市场体制
1.新兴福利国家与劳动市场的关系: 传统责任得到扩展变化,国家成为劳动力市场出清的主要媒介 2.退出及劳动力供给: 失业——退休关系特征:提前退休、工作权、行业重组、 3.带工资缺勤:不能以传统观点来看,工作——休闲关系是由国家复 杂网络所决定的 4.福利国家作为雇主 直接雇主 工具影响:就业计划、工资补贴、总需求管理、到工业补贴、 积极人力政策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蒂特玛斯(1958,1974):福利模式的三 种理想类型 —补缺型 —工业成就型 —制度再分配型
社会福利的提供是根据需要的原则来提供普救性和 有选择性相结合的服务,其目标是平等、社会团结。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社会民主 主义福利 国家
自由主义 福利国家
保守合作主 义福利国家
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 1990 —盎格鲁·撒克逊自由主义 福利国家体制; —欧洲大陆保守—合作主 义福利国家体制 —斯堪的纳维亚社会民主 主义福利国家体制

沃伦斯基与勒博,1958,《工业社会与社 会福利》 —补救型/剩余型福利:
—制度型福利:
社会福利机构只有在福利提供的正常结构即家庭和市场不 能起作用的时候,福利国家才发挥作用。(美国)
福利国家提供的社会服务被认为是‚正当的‛和‚天 经地义‛的,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一项首要职能。

社会福利机构在满足社会价值需要、实现地位差异和工作 表现和生产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代表国家,德国 。
研究对象:OECD国家


从1990年以后,‚福利模式‛理论开始逐渐成为一个 学科,进入了大学教科书。关于‚福利模式的研究由 于艾斯平· 安德森的原因而成为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 专有术语,成为研究福利国家和福利制度比较的主要 概念和工具,甚至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 这一分析路径把福利体制看成是嵌入在更深层的社会 再生产结构中的部分,从而使得社会政策研究者不仅 仅关注‚技术‛层面,同时关注权力问题;不仅关注 制度,而且关注结果;不仅关注政府部门,而且关注 更大范围的‚福利组合‛(Welfare Mix):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与家庭在维持生计和分配福祉上的互动。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的本质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的本质

当资代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的原因及其本质

【摘要】福利制度最早可追溯到英国1601年颁布的《贫穷法》,该法旨在安抚因“圈地运动”而失地的大量农民。二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繁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福利国家”政策,尽管这些政策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资本主义阶级的剥削本质并没有得到改变。

【关键词】资本主义高福利原因本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从胎儿到天堂”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宣称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贫困已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间题,而是一个正在消失的回忆”,即所谓实现了充分就业,实现了公平合理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端都可以在“福利国家”中得到解决。【1】不可否认这一政策对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保持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期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把握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理性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原因,了解其实施所导致的困境和最新进展,进而深入把握其本质,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资本主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的内容和成果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一般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补助。社会保险,主要包括老年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等内容。这些保险一般以在职职工在工作期间每年按期交纳的部分收入、政府承担的部分财政支出与雇主承担的相应部分共同组成。当职工年老退休、失业或患病而丧失工作能力时,可领取部分津贴,以资补偿。社会福利补助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给低收入或无收入者以一定的经济补助,以保障他们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一定的社会服务享受。【2】例如,医疗保健服务、国民免费教育、交通补助、住房补助、儿童营养补助、单亲家庭补助与多子女补助等。需要提出的是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补助的项目与分类不尽相同,某些国家的社会保险内容,可能在另外一些国家成了社会福利补助。例如,失业补助政策在美国属社会保险内容,在澳大利亚却属社会福利补助内容。这一社会福利制度,使公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孤寡、交通、教育、住房、休假等无一不在其内。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作者简介
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丹麦经济学家。意大利特仑托大学比较的社会制度教授。他以前一直在哈佛大学和 佛罗伦萨的欧洲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集中在社会民主、比较的社会政策、福利国家和劳动力市场等问题上。主要 著作有《反市场的政治学》(Politics against Market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5年)和《福利资本主义 的三个世界》(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波利蒂出版社和普林斯顿出版社,1990年),是 《变化着的阶级》(Changing Classes,塞奇,1993年)一书的合著者和编者。
作品思想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论述的是福利资本主义即福利国家的三种模式wk.baidu.com而对福利国家的界定是对其进 行进一步分类的基础,对于福利国家的定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狭义的观点,就是把福利国家理解为传统的社会 改良政策领域,即收入转移和社会服务,有时或提及住房政策。广义的观点则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从国家在管 理和组织经济方面的角色去定义,从而将就业、工资和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等都看作是福利国家密不可分的组成部 分,即“凯恩斯式的福利国家”或称为“福利资本主义”。对于福利国家的定义,常见的是教科书式的定义:国 家对于公民的一些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福利负有保障责任。作者将“福利国家制度”看作是该书的核心概念,虽 没有做出自己的定义,作者表明从广义的角度去研究福利国家即认同广义的福利国家的概念。

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该体系下,社会福利和市场经济

相结合,旨在保障社会的公平与平等。福利资本主义的核心理念是通

过公共政策和社会保障机制,确保人们有基本的福利和机会。然而,

福利资本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了各种形式,被称为“福利资本

主义的三个世界”。本文将对这三种不同形式进行评估和分析。

第一个被称为福利资本主义的世界是北欧国家,特别是丹麦、瑞典、挪威和芬兰。这些国家被广泛认为是福利资本主义的典范,其政策和

制度旨在确保公民享有全面的社会福利和人权保障。在北欧国家,国

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高税收和福利支出来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医疗保健、教育、儿童保育等服务几乎是免费的,而失业保险和退休

金等社会保障措施也得到了充分保障。这种福利资本主义的模式被认

为是相对成功的,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社会的公平和平等,并

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第二个被称为福利资本主义的世界是大部分欧洲国家,如法国、德

国和英国。这些国家也以其发达的福利制度而闻名,尽管与北欧国家

相比,它们的福利政策相对较低。这些国家通常有较高的税收和福利

开支,提供医疗保险、教育津贴、失业救济等福利服务。然而,与北

欧国家不同的是,这些国家的福利制度往往更加倚赖于市场机制和私

人部门的参与。此外,这些国家也面临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随

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压力的增加,他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来确

保福利资本主义的可持续性。

第三个被称为福利资本主义的世界是美国。美国的福利资本主义模

式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挑战。与北欧国家和欧洲大陆相比,美国的福利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评析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评析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评析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于1973年提出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贝尔将全球社会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层,分别为工业化社会、社会主义阵营和发展中国家,每个阶层都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福利政策。

工业化社会

工业化社会主要是指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政府对民众提供了系统化的福利保障。贝尔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比较稳定,因此,福利政策在这些国家的实施是相对容易的。这些政策通过提供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失业救济和住房补助等措施来缓解贫困和改善社会状况。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主要是指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政府主导经济活动,为民众提供了比较完备的福利保障,例如,医疗保险、公共住房、教育和体育等。贝尔认为,尽管这些国家的财富分配不够平等,但是,福利保障的实施仍然起到了缓解贫困和改善社会状况的作用。此外,这些国家的公共政策较为稳定,各项政策也比工业化社会更容易实现。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指那些未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非洲和南亚一些国家。在这些国家中,贝尔认为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存在较多的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此外,由于政治和宗教、民族因素的影响,政策实施不便,福利保障也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挑战,如财政困难、安全环境不稳定等,因此,制定并实施可行的福利政策是比较困难的。

综上所述,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理论提出了一个全球社会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政策进行比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路径; 扎实的实证数据;(8年时间3个大型资料 库) 雄辩的论证;(回归分析,聚类分析) 合理的结论; 方法论上的优秀之作;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完成结合的研究



什么是福利国家?什么不是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划分的标准及原因; 福利国家的三个世界; 福利国家模式的动力学研究。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然而福利国 家是资本主义的修正抑或是资本主义的强化需要 深入讨论。 反对教科书式的定义:国家对公民的一些基本的 最低限度的福利负有保障责任。理由:回避了福 利国家的本质属性。 反对不假思索地假定社会福利的支出水平能够充 分反映出国家在福利方面的责任。理由:(1)并 不是真正对福利国家研究,而是为了验证各种互 相冲突的理论模式。(2)福利的支出并不均衡。
膳食营养 • 食品券 • 学校午餐和 早餐
卫生 • 医疗补助 • 针对老年人 的医疗照顾
社会服务 • 儿童保护服 务 • 社区精神健 康服务 • 对儿童的日 间照顾和学 龄前教育
• 补充保障收 入计划(SSI)
• 贫困家庭临 时救助 • 一般救助
• 妇女儿童特 别补充营养 计划(WIC)
• 集体用餐 • 流动餐车


哈耶克、弗里德曼;

自由、平等与团结,既 是真正民主的前提,也 是真正的民主的成果。 政府可以扮演积极角色, 通过各项社会政策,提 供各项福利服务,保障 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令 人民充分享有社会及经 济权利。 马歇尔等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国家一:君主立 宪制
福利资本主义国家二:共和制
福利资本主义国家三:社会主 义制度
政治制度对福利资本主义的影 响
福利资本主义三个世界的文化价值观比较
北欧福利国家:强 调平等、公正和团 结的文化价值观
欧洲大陆福利国家: 重视秩序、稳定和 安全的文化价值观
盎格鲁-撒克逊福 利国家:崇尚个人 自由、竞争和自我 实现的文化价值观
工业革命:福利资本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逐渐 凸显促使政府采取措施来提供福利保障。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为工人提供疾病、工伤和养老等保 障成为福利资本主义的雏形。
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促使政府采取更积极的角色来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该理论主张通过政府宏观干预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也为福利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税收:北欧国家 的税收水平较高政 府通过高税收来筹 集福利资金实现全 民福利。
福利资本主义三个世界的比较分析
福利资本主义三个世界的经济表现比较
北欧国家:高税收、高福利经济稳定增长
西欧国家:中等水平的福利和税收经济波动较小
东欧国家:低福利、低税收经济增长较快但不稳定
福利资本主义三个世界的政治制度比较
中国福利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福利资本主义的逻辑

福利资本主义的逻辑

福利资本主义的逻辑

读《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阅读艾斯平-安德森的这本《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是个矛盾的过程。

它的行文严谨意涵深刻,似乎每句话里面都可以引申出许多的观念,又与其他段落与章节形成完整体系。正因此,对于我这个社会福利的初学者来说,阅读每个段落都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尝试理解行文的真意,同时不得不面对大量陌生的专业用语;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感觉到一个个概念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对福利的理解的也不断深入,有时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通透感,但后来通常发觉实际上只是自以为理解了的错觉。

这个阅读的矛盾过程,自然不可期待能获得什么货真价实的真知,最后也没有将整本书读完。不过回顾起来,观念的积累和更新,确实可以算作阅读中最大的收获了。

一什么是“福利国家”?

本书的题目是《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顾名思义作者是将实行不同福利资本主义的国家按照体制分成了三个类别。因此书中大量使用到了“福利国家”、“福利体制”、“福利世界”等词,但是在书中并没有对它们进行准确的定义。而似乎是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法在传达他的含义。

有时候会疑惑这样直接使用这些未加厘定的概念是否会导致不准确与偏颇,但后来发现界定这些概念的确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这些概念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各领域,而且因为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分类与模式,内涵相当模糊。艾斯平-安德森在这本书中引用了教科书上常见的定义:“国家对于公民的一些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福利负有保障责任”,但他紧接着就对这个定义提出了一大堆问题来质疑。但质疑完了后他并没有正面提出他的定义。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以实现自身利润和扩张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的规律包括:

1.货币资本的积累和利润的追求是资本家行为的基础:资本家

通过生产和投资获取更多资本,以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2.竞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资本家为争夺市场和

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进行激烈的竞争。

3.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本家通过

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4.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制度下,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会越来越穷,贫富差距会不断扩大。

5.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经

济在周期性上升与下降,经济危机和经济泡沫会不断出现和爆发。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VS
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不 断完善我国的福利制度建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评价和总结
01
20世纪中叶:福利制度逐渐完善,覆盖面广,但也带来财政压 力
02
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优点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缓解社会矛盾
03
对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评价和总结
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效率
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缺点
对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评价和总结
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 贫困救助等,旨在为无法依靠自身力 量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的弱势群体提供 帮助。
03
社会服务福利
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 服务等,旨在提高公民的素质和生活 品质。
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01
02
03
福利制度覆盖面广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覆盖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各 个阶段,保障了公民的基 本生活需求。
可持续性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通常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政府会根据经济形势和 财政状况,适时调整福利政策的力度和方向,以保障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
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素 质和生产效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同时,福利制 度也刺激了消费需求,推动了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研究

资本主义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研究

资本主义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研究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推广。然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所产生的收益和不公平分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这一背景下,社会福利的概念应运而生,对于如何在资本主义体制下构建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秩序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理念是追求个人财富和利润的最大化。投资者和企业

主希望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由于市场自由和竞争的原则,资本主义经济并不直接关心资源的公平分配,而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这种自由市场的机制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提高社会财富水平。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不公等,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较大压力。

另一方面,社会福利的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公平和福利。它强调将资源合理地分

配给需要帮助的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以促进社会的整体福利和幸福感。社会福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欧洲的福利国家模式,其中政府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提供公共服务,如医疗保险、退休金和教育等。这种福利模式试图通过减少贫困和社会不平等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然而,过度的社会福利也可能导致经济和创新的抑制,进而阻碍了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

因此,资本主义与社会福利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个概念,而是需要相互协调和

平衡的。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许多国家借鉴了福利国家的模式,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社会福利目标。这种模式中,政府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福利的同时,维持自由市场和竞争,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这样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构建了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秩序。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简介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简介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简介

陶承德等在《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一书中认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社会物质财富大量增加。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就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处于贫困线以下。特别是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竞争的加剧,使许多企业生产不景气甚至倒闭,使相当数量的工人失业,生活水平下降。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兴起和形成福利制度。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加强社会福利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资产阶级政府采取的重要的改良主义措施,是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的重要原因之-。

福利制度的初创是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在I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特别是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德国,俾斯麦政府对工人运动除了采取镇压手段之外,也把实行社会改良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手段笼络工人,德国就成了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会保障立法的国家,它在1883年、1884年和1889年,先后通过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及残废保险法。许多欧洲国家也借鉴和学习德国,如英国、瑞典、挪威、芬兰、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瑞士等国也先后制定有关疾病、工伤事故的法律,1911年英国还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的、强制性的失业保险法和国民健康保险法。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作者:刘玲玉

来源:《商》2015年第47期

作者简介:刘玲玉(1991.09-),汉族,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无论是从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出发,还是从法律、秩序型的民族主义观念出发,“国家”一词被不同哲学学派,不同利益集体,呈现出不同的利益观念和特点。丹麦学者艾斯平-安德森另辟蹊径,在他的学术中“国家”是具有福利性质的。他用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国家”的福利体制的形成,和陆续进行的福利改革,在他看来福利不是孤立的一个部门,而是由该国的历史和新兴阶层的博弈所形成的社会构造,福利体制也具有政治、经济体制管理国家、刺激民众行为的作用。作者利用历史、政治、人文等多方面分析工具,了解并分析该国的福利制度,得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路径的规律性解释。

一、西方福利模式比较

本书的第一章,作者运用宏观的比较研究,按照国家、市场和家庭三者之间存在的不同性质的制度安排,将福利国家的体制分为三种,分别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也称自由主义的福利国家)、欧洲大陆传统模式(合作主义的福利国家)、和斯勘的纳维亚制度(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国家)。这三种类型的福利国家各有其制度发展的历史渊源,归因于三种不同的政治经济结构。

自由主义注重“人”的“经济人”假设,市场具有万能的调节机制,贫穷是个人的耻辱,然而为了改进和提升饥饿、贫困的工人阶级底下的生产力,自由主义改良者们利用“家计调查”“道德调查”来确认个人的福利资格。自由主义者的改良举措并没有跳出“经济人”假设的思维,个体的价值是其参与市场的能力而定,而不是被非商品化的社会权利,给付社会保险目的也是出于利用更多他人缴费去摆脱衰老、缺乏效率的工人负担,“效率、金钱优先”的价值观念影响到了社会政策的制定。

2-7-1马克思主义的福利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福利起源的解释)

2-7-1马克思主义的福利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福利起源的解释)

第二章社会福利理论初步

第七节马克思主义的福利观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福利起源的解释

下面我们跟大家介绍一下马克思主义的福利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科学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指导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既被认同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学术源泉和学术流派之一,又被理解为包括意识形态理论与现代各种解释的综合体,比方说像新马克思主义,我们在这里需要指出来的是,虽然马克思本人对于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平等和社会发展非常关注,但是他很少直接对福利制度做过分析。因此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福利和福利国家的一些论点,主要是体现在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于社会主义、功能主义社会特征的这种分析之中的。

那么首先我们跟大家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的看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有一系列的著作,比方说像《共产主义宣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等这样的一些非常著名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们以批判的立场,对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大体上追诉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福利思想的来源。

那么首先我们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本质的一个论述,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取决于真正的生产过程,所谓的生产它指的是人与环境之间,人通过劳动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劳动的目的可以是多样的,它不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而是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安排和社会权力的分配。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它是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它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前提,以市场的自由竞争为基础,整个社会泾渭分明地分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也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因为没有生产资料成为无产阶级,资本家因为拥有生产资料成为了资产阶级。由于工人没有资本,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换取工资来维持他们的生活。从表面上看起来,工人出卖劳动力,资本家给工人付工资,交换双方好像是平等的,但是实质上这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这是因为工人在劳动中,也就是在劳动力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仅创造了维持自身生存的价值,还创造了剩余价值,工人所得的工资,只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剩余阶级都被资本家剥削掉了,而且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不断地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也正是因为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利资本主义的逻辑

读《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阅读艾斯平-安德森的这本《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是个矛盾的过程。

它的行文严谨意涵深刻,似乎每句话里面都可以引申出许多的观念,又与其他段落与章节形成完整体系。正因此,对于我这个社会福利的初学者来说,阅读每个段落都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尝试理解行文的真意,同时不得不面对大量陌生的专业用语;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感觉到一个个概念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对福利的理解的也不断深入,有时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通透感,但后来通常发觉实际上只是自以为理解了的错觉。

这个阅读的矛盾过程,自然不可期待能获得什么货真价实的真知,最后也没有将整本书读完。不过回顾起来,观念的积累和更新,确实可以算作阅读中最大的收获了。

一什么是“福利国家”?

本书的题目是《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顾名思义作者是将实行不同福利资本主义的国家按照体制分成了三个类别。因此书中大量使用到了“福利国家”、“福利体制”、“福利世界”等词,但是在书中并没有对它们进行准确的定义。而似乎是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法在传达他的含义。

有时候会疑惑这样直接使用这些未加厘定的概念是否会导致不准确与偏颇,但后来发现界定这些概念的确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这些概念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各领域,而且因为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分类与模式,内涵相当模糊。艾斯平-安德森在这本书中引用了教科书上常见的定义:“国家对于公民的一些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福利负有保障责任”,但他紧接着就对这个定义提出了一大堆问题来质疑。但质疑完了后他并没有正面提出他的定义。

在书后附的译者跋中,郑秉文教授补充到福利国家这个概念的基本范畴应该包括转移支付、物资服务和充分就业。通过这种方式,才基本让人明白了福利国家的大概内涵。

二为什么会出现福利国家?

对于这个复杂问题,我认为艾斯平-安德森的这本书提出的核心逻辑概念是“商品化”与“非商品化”。

1.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前商品化

在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劳动力没有被完全商品化的时候,比如中世纪,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能力的不是劳动契约,而是家庭、教会或君主的福利环境。虽然前资本主义并不是绝对没有商品形式,但劳动者只是为了生存只是偶尔出卖他们的劳动力,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化的劳动者是不存在的。大多数人能不完全依赖于工资形式的收入而生存。

2.资本主义中劳动的商品化与劳动的异化

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无情摧毁了旧制度,与自由放任主义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是劳动的商品化。当人们为了生计和必要的社会保障而不得不到市场上去寻找工作和就业机会的时候,他们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所有经济来源不得不依靠他的工资收入。当人们的劳动成为商品的时候,他们独立于市场之外的生存权利就岌岌可危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将各种生产要素全部资本化,土地、矿藏、森里、生物等等,同时要将劳动商品化,用源源不断的劳动的生产,将原材料制成各种产品并通过市场取得利润和再生产的能力。但是,将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却是个充满内在问题的过程,如同作者一样,我也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和物的本质上的不同,亦即劳动的承载者——人是独特的。

类似于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这样的表达,这个问题可以表达为“存在先于劳动”。作者形象地比喻说洗衣机可以待价而沽,直到市场上的价格令人满意为止;但是工人们不同于其他商品,因为他们必须先生存,然后才能再生产他们自身和他们生存其间的社会。

而劳动的商品化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与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这个商品也存在竞争,;也遵循着同样的供求规律,竞争越激烈,价格就越低;价格越低廉,工人的生活就越陷入贫困不可自拔。资本主义就是充分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一切物品都可以买卖,并且货币成为了劳动商品化的价格尺度,劳动力终于成了自己可以出卖自己的特殊商品。

但是市场有其内在的缺陷。表面上看,工人是自由的,在市场中,工人可以在工作、雇主或者休息等多种可替代效用中做出自由选择。但是,这种自由是虚幻的自由,因为他们必须先存在,才能再生产出他们自身。这样,工人的自由只能表现在必须卖出他们自己,否则他就没有别的赖以维持生计的办法可供选择。

于是在劳动商品化过程中就遇到两个问题:

一个是市场的不确定性问题。在自由的市场中,工人并不能保证自己经常被雇佣并获取工资保证他的生存。如果在严重的就业不充分情况下,工人长期没有办法找到工作,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存,资本市场却对此视若不见。

另一个是问题是当劳动力的商品有其内在特殊性。比如说工人受伤时必须要离开市场去复原,这时候就需要一份替代性的收入维持生存与复原。但雇主为了

利润,很可能会寻找其他工人来雇佣,那么受伤的工人就像报废汽车那样被抛弃。

从上面归纳的分析逻辑中很容易发现,“商品化”这个概念是分析福利体制的一个关键工具与视角。

3.非商品化与福利国家

劳动商品化将导致非常复杂深刻的影响与后果。

劳动商品化的境地导致“非商品化”的工人运动政策。劳动商品化无疑是导致阶级分裂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壮大、工人的集体联合和工人运动的主要原因。非商品化既是劳工团结的起点和终点,又是工人集体行为的动机和目标。

从社会冲突论的角度来说,正是这样的社会矛盾导致的工人运动与阶级冲突促进了福利国家的形成。各种福利制度都有社会控制功能,有助于缓和阶级冲突,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非商品化的目标增强了劳动者的力量,削弱了雇主的绝对权威;但社会权利的结果却起到瓦解工人运动的作用,福利制度同时成为福利资本主义统治的一个重要阶段。

非商品化确立了工人的社会权利,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社会权利就导致了福利国家的诞生。这样的“非商品化福利国家”即是指,公民在必要时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工作,而无须担心会失去工作、收入或一般福利。

三非商品化过程中的三种福利模式与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可见,非商品化与福利国家紧密相联系,那么根据非商品化程度大小的不同,也就可以把福利国家的福利模式分为不同类型。艾斯平-安德森将福利国家分为:“自由主义”福利体制(盎格鲁-撒克逊福利体制)、“保守主义”福利体制(欧洲大陆的合作主义福利模式)、“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这与蒂特马斯的分类有相当大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