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编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合集下载

七上地理1-2单元知识点精编

七上地理1-2单元知识点精编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2单元的知识点精编: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一章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章地球的模型1.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2.经纬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与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

3.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第三章地图的应用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学会使用地图: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高低和冷热等。

第二单元陆地与海洋第一章大洲与大洋1.世界海陆面积比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指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4.四大洋的海底地形:四大洋海底地形分别为太平洋海底较平缓,大西洋海底呈S形,印度洋海底呈“水下河谷”形态,北冰洋海底较平缓。

5.大洲与大洲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各大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往,如欧洲和亚洲之间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非洲和欧洲之间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等。

第二章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等都是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

2.海陆变迁的证据:化石、地形地貌、海陆轮廓等都是海陆变迁的证据。

3.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带。

4.我国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台湾地区。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图》ppt课件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图》ppt课件

确定南北方向 确定东西方向
如图 1 中 A 在 B 的正北方向,A 在 C 的正西方向,A 在 D 的西北方向。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 三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图2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先确定A、B两地经度差小 于180°,再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 ③A、C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 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经度 纬度
图示
划分
从 本初子午线 向东、 西各分 180°,向东为 从 赤道 向南、向北各划分 90°,以 东经(E),向西为西经(W) 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分布 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 愈大 ,西经度的度数 愈向西 愈大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 愈大 ,南纬的度 数愈向南 愈大
划分 半球
(3)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图示
概念 形状 特征 长度 方向 关系
地球仪上连接南、 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 相交的线 半圆 形 都相等(约 2 万千米) 指示 南北 方向 所有经线都 相交 于南、北两极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圆 形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 缩短 指示 东西 方向 所有纬线都相互 平行
(4)经度和纬度:
特殊 经纬线
赤道对称的两点、地轴对称的两点、地心对称的两点的确定。 1.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40°N,116°E)与(40°S,116°E)关 于赤道对称。 2.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和为 180°;纬度相同。如(40°N,116°E)与 (40°N,64°W)关于地轴对称。 3.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和为 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40°N,116°E)与 (40°S,64°W)关于地心对称。

第一篇地球与地图第一单元地球知识

第一篇地球与地图第一单元地球知识
元地球知识
北 0o
180o
160oE
180o
西半球
东半球

0o
20oW
东西半球的判断:小小东,大大西 小于20°W,小于160°E的是东半球; 大于20°W,大于第元一地1篇球6地知0球识°和E地的图第是一单西半球
③特殊经线
0°: 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20°W:
第一篇地球和地图第一单 元地球知识
认 识 地 球
第一篇地球和地图第一单 元地球知识
6357千米
认 识





赤道半径
地心
6378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第一篇地球和地图第一单 元地球知识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1.地球的形状:
赤道略鼓、两极略 扁的椭球体。
2.大小 赤道半径: 6378km
极半径: 6357千米
均半径: 6371km
赤道周长: 4万千米
质量:
60万亿吨 第一篇地球和地图第一单 元地球知识
第一篇地球和地图第一单 元地球知识
二、地球仪
1、基本概念:
(1)地轴: 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2)两极: 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个点, 对着北极星的一点叫北极(点),另一点叫南 极(点)。 (3)赤道: 在地球上,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 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第一篇地球和地图第一单 元地球知识
第一篇地球和地图第一单 元地球知识
❖经度
经度的划分
西经 向西增大 东经 向东增大
90°60°45°30° 15° 0° 1155°° 30°45°60°90°

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地理九年级上册目录

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地理九年级上册目录

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地理九年级上册目录1. 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1.1 地球与地图- 1.1.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1.1.2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时区- 1.1.3 制图基础知识1.2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1.2.1 气候与人类活动- 1.2.2 水资源与人类活动- 1.2.3 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2. 第二单元:人口与城市2.1 人口问题与生活质量- 2.1.1 人口与人类社会- 2.1.2 人口变动与人口负担- 2.1.3 中国人口的分布与迁移2.2 城市发展与规划- 2.2.1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2.2.2 中国的主要城市与城市群- 2.2.3 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3. 第三单元: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3.1 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3.1.1 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 3.1.2 垂直分工与经济联系- 3.1.3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3.2 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 3.2.1 区域合作的意义与型式- 3.2.2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与影响- 3.2.3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4.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4.1 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 4.1.1 能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4.1.2 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 4.1.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4.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4.2.1 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 4.2.2 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 4.2.3 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对策5. 第五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发展5.1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的原因- 5.1.1 区域差异的概念与表现- 5.1.2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 5.1.3 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与挑战5.2 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城市化- 5.2.1 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 5.2.2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5.2.3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与挑战以上即为《人教版统编材初中地理九年级上册》的目录。

希望能够帮到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ppt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ppt课件-新人教版
E.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F.半圆,长度相等
G.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 H.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I.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 范围越小 L.最直观地反映了地形的高低起伏 状况
M.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
.
18
一、 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1.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1)一般经纬网。
.
19
(2)极地经纬网。
A.20°E B.20°W C.160°E D.160°W
.
35
(2012 ·湘潭学业考) 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届 夏季奥运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据此回答6、7题。 6.伦敦奥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A )
7.湘潭市居民在晚上看比赛直播的时候,伦敦却是白昼。产生 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
3.在地球仪上,所有东经度的经线都位于东半球,西经度的经 线位于西半球。( × )
.
6
二、地球的运动
.
7
1.填表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绕转 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 现象
自转
公转
地轴
太阳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或1天
1年
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变 昼夜更替、 时间差异等 化、五带的划分等
.
8
2.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况
(3)若等高线密集,相对高度大,为山地;相对高度小,为丘 陵。
.
27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山地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和坡度的陡缓。
.
28
3.相对高度的计算 一般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中计算相对高度。如下图中A、B两 点的相对高度=A点海拔-B点海拔=670米-100米=570米。

第1章第1讲地球与地图

第1章第1讲地球与地图

第四章 第二单元
人教版地理
模块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b.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 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下图所示:
第四章 第二单元
人教版地理
模块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②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第四章 第二单元
人教版地理
模块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a.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B在A的东方。
第四章 第二单元
人教版地理
模块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2019·天津文综改编)读下图,回答(1)~(3)题。
第四章 第二单元
人教版地理
模块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图中的北京、新加坡、纽约和巴西利亚四个城市中位置
完全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 )
A.北京
B.纽约
C.新加坡
D.巴西利亚
第四章 第二单元
人教版地理
模块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4)定“最短航线” ①确定最短距离 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 骤进行: A.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 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如右图甲所示。
第四章 第二单元
人教版地理
模块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a.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
②计算某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对称原理。 如下图中A点(35°S,20°W)和B点(35°N,160°E)关于地 心对称,两点的关系:第一,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其纬度数 相等,且南北纬相互对应;第二,关于地心的对称点,一定位 于该点所在经线的正相对的经线上,其经度数与已知点互补, 即两条经线的经度之和为180°,且东西经相互对应。如北京 (40°N,116°E)的对称点是(40°S,64°W)。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精品课件 (16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精品课件 (16张)

人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 地图第 一节地 球和地 球仪 教学精 品课件 (16张)
1. 过去, 通常只 是从艺 术家的 立场出 发,将 创作看 作艺术 家审美 经验的 结晶过 程,作 品完成 就意味 着创作 完成。 而从接 受美学 的角度 来看, 这一完 成并不 说明创 作已经 终结, 它只说 明创作 的第一 阶段告 一段落 ,接下 来是读 者或观 众、听 众的再 创作。
6. 任何理 解都只 能是个 体的理 解,但 个体毕 竟是与 群体相 通的, 所以个 体的理 解中也 有普遍 性。理 解作为 现实的 行为具 有通向 实践的 品格, 艺术品 正是通 过理解 走向现 实,并 在生活 中发挥 作用的 。不是 别的, 正是理 解擦亮 了艺术 品的生 命之光 。
7.汉字的 起始是 象形的 ,书法 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 子”字 时,先 习画鸟 飞之形 ,从中 吸取对 生命形 象的构 思,使 “子” 字有着 鸟飞形 象的暗 示,成 为一个 表现生 命的单 位。
5. 文本一 经产生 就成为 历史, 它所表 达的思 想感情 、所反 映的生 活,都 只能是 过去的 ,而理 解总是 现在进 行时。 当我们 接受历 史上的 艺术作 品时, 我们当 然可以 设身处 地想象 古人的 生活, 体验古 人的思 想感情 ,但我 们毕竟 是现代 人,只 能按照 我们现 在的心 理文化 结构去 理解古 人。
人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 地图第 一节地 球和地 球仪 教学精 品课件 (16张)
课后思考
观看地球仪上有很多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的线,这些线都是什么线???
人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 地图第 一节地 球和地 球仪 教学精 品课件 (16张)

高清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教材

高清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教材

高清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教材简介本文档是高清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教材的介绍。

该教材是为七年级学生编写的地理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教材内容该电子教材包含以下内容:1.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介绍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研究如何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和测量2. 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地球的运动- 探索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3. 第三单元:地理坐标与地图- 研究如何使用地理坐标系统和地图符号- 探索地图的制作和使用4. 第四单元:水资源与利用- 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分布情况- 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5.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地理- 探索城市和农村的特点和区别- 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特点该电子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高清全册:提供高清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

- 新人教版:遵循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要求。

- 简单易懂: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复杂的法律术语,让学生容易理解。

- 独立决策: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和决策,不依赖外部帮助。

- 无法确认的内容: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确保教材的可信度。

总结高清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教材是一份简单易懂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研究本教材,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和地图的关系,了解宇宙中的地球运动,学会使用地理坐标和地图符号,以及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合理利用方法。

同时,学生也将通过探索生活中的地理,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教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人教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地心
40度 40度
赤道 (0度)

南纬40度
B
(S)
南极(南纬90度)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30°N 0°-30°S
中纬度
高纬度
30°N -60°N 60°N -90°N
30°S -60°S 60°S-90°S
2.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1)经线的形状 半圆形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 西经200,东经1600 (西经)1800 (东经)
西经450 450W
450 300 150 00 150 300450
东经450 450E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450
A: 300N、150W B: 150S、300E C: 300N、300E
300
150
A
C
00
450 300 150
北极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南北
南极
经度
北极
0
地东

轴 地心


60
线 60度

南极
0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 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又称本初子午 线。(当初人为规定的0°经线)
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英国格 赤道纪念碑:南美洲厄瓜多尔 林尼治天文台,0°经线的标志。 的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km。
直相交的半圆
南极 地轴南段与 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 且环绕地球一周的 圆圈。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
1.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1)纬线的形状 圆形 (2)纬线是否等长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课件1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课件1 新人教版

代号 南纬(S)、北纬(N)东经(E)、西经(W)
度数规律 南纬度越向南越大 北纬度越向北越大
半球划分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 北半球
重要经纬线 赤道、回归线、极圈
东经度越向东越大 西经度越向西越大
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 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 一分为二
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值相 加和为1800 ,一为东经度 一为西经度。
半球划分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 北半球
重要经纬线 回归线、极圈(虚线表
示);赤道;南北纬30°、 60°(划分中高低纬)
三、经度和纬度 经度:地球上某点的子午线平面 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二面角)
W
E
三、经度和纬度
纬度
经度
度数起点线 赤道(00纬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度数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三、经度和纬度
纬度
经度
度数起点线 赤道(00纬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度数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代号 南纬(S)、北纬(N)东经(E)、西度越向北越大
半球划分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 北半球
重要经纬线 赤道、回归线、极圈
东经度越向东越大 西经度越向西越大 200W、1600E的经线圈 作为东西半球的界线
地球是什么形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 球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 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的球体
R极 R赤 O
2、大小:① R赤 ﹥R极

七年级上册地理新人教版原版电子课本全套

七年级上册地理新人教版原版电子课本全套

七年级上册地理新人教版原版电子课本全

本文档是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新人教版原版电子课本的全套内容。

该电子课本是针对七年级学生编写的地理教材,旨在帮助学生
了解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课本内容包括以下主题:
1.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本单元主要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等。

同时还讲解了地图的使用方法和地图上的符号含义。

2. 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本单元介绍了太阳系和地球的位置关系,以及地球的自然特征,如地球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

3. 第三单元:中国的地理环境
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边界和地理特征,包括中国
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4.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生命
本单元讲解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5. 第五单元:经济与人口
本单元介绍了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人口问题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6. 第六单元:交通与通信
本单元主要讲解了交通方式的分类和特点,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新人教版原版电子课本的全套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和人类的生活环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请注意,本文档是基于独立决策而编写的,内容不涉及法律问题,也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五种地形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E—盆地
等高线特别稀疏,以致于在很大范围内呈空白而没 有,等高距只有很少一两条等高线,该地方则表示 为平地。若等高线的标高在200米以下的,表示为平 原;若等高线的标高在500米以上的,表示为高原。
练习
· B
C
80º
S

A
(1)用箭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写出A、C两点的经纬度:A (3)A点在B点的 方向。 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 ,B 。
根据西经 200 和东经 160 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 半球;这样划分可以避免把 非 洲和 欧 洲的一些国家 分在两个半球上。
0
(三)经纬线的应用
半 球 划 分
(4).地球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①同一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L=111千米×纬度差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或 110千米) • ②同一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A.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111千米,故 赤道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约为111千米×相隔经度数。 • B.其他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S=111千米×相隔经度数×COSα(α表示该点的纬 度)
b.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小——水库蓄水区
c. 陡坡:等高线相对密集——水土保持、林业 d. 缓坡(坡度小于25度):等高线相对稀疏——水平梯田
e. 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高于周围,形成分水岭。
f. 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低于周围,形成汇水区。 g. 陡崖:特别地区等高线最为密集 h.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的部分——山口

(1)填写地形部位名称: (2)图中等高距是
C.
D. 。
,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
(3)比较坡度大小,BA
BC(“大于”或“小于”),原因是 。
(4)图中会有一条河流
,河流流向是

(1)图中修水库最适宜的地点是 (2)周庄位于李庄的 方。
点。
(3)山麓F点的气温是24 度时,山顶A点的气温大约是
(4)将表示下列几种地形部位特征的代号填在括号内。 山顶( );鞍部( );峡谷( );
(4)A、B、C三点中,处于热带的是 是 点。
(5)一个人站在S点,他的前后左右各朝着什么方向?
20°
40°
60° 63° B 43° 23°
A
(1) 写出A点的经度 写出B点的纬度
; :
(1)按东西半球划分,B点属于 球
(2)B点在A点的 方向 :

(2)A、B两点中,位于温带 的是 点。
(3)AB两点白昼最长的时间是

山脊( );陡崖( )

1)图中河流干流自
流向
方向 ,
(2)图中河流上游段1及四大支流2、3、4、5画法错误的是 理由 。
(3)B处的地形部位叫

(4)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坝址,以“||”为图例画在图中。筑 坝前,甲、乙两村的 村必须搬迁。
(5)修建水库,除发电外,还具有
等综合效益。
地球的五带
1、根据 太阳热量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 五带: 热带 、 北温带 、 南温带 、 北寒带、南寒带;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南北回归线 ;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南北极圈 ; 3、热带有 太阳直射 现象;寒带有 极昼极夜 现象。
四、地图
地图上的方向
1、看地图,辩方向。面对地图,通常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 指向标 定方向,指向标的 箭头指向 北 方; 技巧:先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的箭头朝上,然后再按照 “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经纬线 定方向,经线指 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二、经纬线和经纬度
(一)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形状: (1)所有的纬线都是 圆 ;(2)所有纬线 的长度不相等;(3)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2、纬度: (1)赤道的纬度是 0 度;(2)南北两极的 纬度是 90 度;(3)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 逐渐 增大 。(4) 北半球是北纬,用 N 表 示;南半球是南纬,用 S 表示。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0 0 (1) 00--300 为低纬度;(2) 30 --60 为中 纬度;(3) 600--900 为高纬度。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 A点的经纬度是 、 , 它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 。 (2)B点的经纬度是 、 , 它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3)从S点出发,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是正
方。
3、读下图回答: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四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有: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小 ; 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小 ,内容就越 详细 ; 3、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大 ,内容就越 。 简略 4、1/1000000比例尺 1/100000000比例尺。 大于
1. 地面起伏
等高线地形图
a. 山顶: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大——制高点
三、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24小时)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逆时针 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顺时针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昼夜交替 现象。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一年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季节变化 现象; 66034′ 的交角。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第一单元
主要知识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经纬线和经纬度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图上的方向和高度
地球和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 两极 部位略扁的 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 很少,只差了 21 千米。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6371 千 米。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5、地球表面积5.1亿Km2,质量 5.97☓1024Kg,体积10830亿 Km3。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 伦从西班牙出发环球航行
赤道 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二)经线和经度
Hale Waihona Puke 1、经线的形状: (1)所有的经线都是 半圆 ; (2)所有经线的长度 都相等 ; (3)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 2、经度: (1)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叫做 本初子午线 ; (2)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 180 度; (3) 以东的为东经,用 E 表示; (4) 以西的为西经,用 W 表示; (5)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经度数值 逐渐 增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