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 初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知识点一:温度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______,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______,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往往是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2.摄氏温度①温度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②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______;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______;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______。
③摄氏温度的读数:如:“5℃”读作____________;“-20℃”读作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温度计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造的;4.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液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内总装有适量的液体(如: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5.温度计的使用:①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_______(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________,否则会________________;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碰到__________或__________。
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后再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
6.常见的温度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液态酒精凝固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凝固点是-39℃,沸点是357℃)知识点三:体温计7.用途:体温计用于测量________________;8.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__;9.体温计读数时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a)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b)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c)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
如果温度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 米,课桌的高度约0.75 米。
2.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 分米=0.1米=10-1米;1 厘米=0.01米=10-2米; 1 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 1 微米=10-6米。
3.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
(答案:可先用小绳测出楼的高度,再用刻度尺测出小绳的长度)(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答案: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曲线的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1) 1 nm=1×10-3μm=1×10-6mm=1×10-7cm=1×10-8dm=1×10-9m(2) 1 nm2=1×10-6μm2=1×10-12mm2=1×10-14cm2=1×10-16dm2=1×10-18m2(3)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长度的测量(1)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看量程和分度值;( 所有测量工具第一步都是选择测量、分度值)②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③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⑤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后一位(初中物理只有刻度尺要估读)⑥注意单位(2)中考常考长度估值①中学生身高约1.6—1.8m,手掌宽度约10cm,②指甲宽度约1cm。
③中学生步长约50—70cm。
④居民楼房每层约3m。
教室门高约2m。
⑤考试所用答题卡宽度约30cm。
⑥一只新铅笔长度约18cm。
⑦物理课本长约26cm,宽18cm。
⑧1元硬币直径约2.4cm,10元人民币长约14cm。
⑨课桌高度约0.8m,椅子高度约0.4m。
⑩一张纸的厚度约0.1mm时间的测量(1)1h=60min=3600s(2)常见的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3)机械停表的使用①读数: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
②先读小盘的读数,单位分钟,③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④读大盘的读数,单位是秒,前半分钟就读0-30s,后半分钟读31-60s。
(4)中考常考时间估值①人脉搏跳动的频率约为70次/min,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1s。
②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为3s。
③做一次眼保健操时间为5min。
④中学生百米成绩约15s⑤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0.3秒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整理(1)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梳理:1.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A.物质的三态B. 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器具.①如右图所示,酒精灯的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内焰和焰心燃烧不充分,温度较低,只有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②只能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去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因为倾斜的酒精灯会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着火.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使灯焰与空气隔绝,绝不能用嘴去吹!用嘴吹气,不仅不易吹灭,还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人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④灯帽应竖直放在桌上,防止滚动.不用的酒精灯应盖严灯帽,否则,不但酒精容易挥发,而且由于酒精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酒精变稀.⑤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使火焰与空气隔绝.C.温度①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物体较热,温度较高;物体较冷,温度较低.②单位:摄氏度(℃)摄氏温标是以l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以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i00度,在这两个温度点之间100等分,每一等份为l℃..③一些物体的温度值i.电灯灯丝温度:3 000℃;ii.蜡烛火焰温度:l 400℃;iii.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36~37℃;lV.植物最适合生长温度:20~25℃;lV.冰箱中的温度:5℃;vi.鲜牛奶冷藏的最佳温度2~3℃;vii.冷冻库中的温度:--20℃;viii.炎热的夏季沙漠温度可高达60℃以上,而在南极的内陆人们已经测到-88.3℃的低温;Ⅸ.月球表面太阳照射处的温度可高达l35℃,背对太阳处的温度可低至一160℃.D.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它是利用物体的某种性质跟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制成的.(1)常用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它的构造为一根内径很细而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有适量的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管外壁上标有均匀的刻度.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估计待测温度,以选取合适的温度计;使用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在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与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接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待测物体,要待液柱稳定后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齐平.(2)体温计(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的原理与常用温度计相同.它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由于它的玻璃泡和直管连接处有一段非常细且弯曲的缩管,当管内水银遇冷收缩时,缩管将两处水银分开,使管内水银无法自动回到玻璃泡里,所以它可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一下,使直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2.汽化和液化A.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①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②液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③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吸热,致使未能汽化留下的液体和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因而蒸发有致冷作用.④影响同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越快,液体的蒸发越快.(2)沸腾①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沸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井高.③液体沸腾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i.温度达到沸点;ii.继续吸热.(3)蒸发与沸腾之比较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1)气体液化时会放热.(2)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的方法还不能使之液化,还必须使之降到一定的温度(临界温度),才能设法使之液化.不同气体的临界温度不同.临界温度高的气体,在常温下对它们稍加压缩就可以液化;临界温度低的气体,要使它们液化,要有很高的低温技术.3.熔化和凝固A.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固体熔化时要吸热,液体凝固时要放热.B.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作晶体,如冰、萘、食盐、海波、明矾和各种金属等;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等.(2)同种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熔点是晶体的物理属性之一.(3)晶体熔化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晶体熔液凝固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降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C. 熔化、凝固的应用和防止示例(1)应用①冷冻(使水凝固)食品可以保鲜;②冬天菜窖内放几桶水,利用水降温放热和凝固放热可防止蔬菜冻坏;③高烧病人利用冰袋中的冰熔化吸热以降温;④夏天吃冰棒,由于冰棒熔化吸热,人感到凉快;⑤把塑料颗粒熔化后注入钢模中,冷却后便凝固成塑料盆;⑥家用电器修理工先用电烙铁将焊锡熔化在焊接处,然后让其凝固.(2)防止①夏天为防止公路面上沥青熔化影响交通,可向公路面上洒水以蒸发致冷;②冬天为防止路面上的积水凝固影响交通,可及时清除积水,也可向水中撤一些盐以降低凝固点;③冬天为防止水管中的水凝固而冻裂水管,可在水管外面缠绕草绳以保暖;④冬天为防止汽车散热管中的水凝固而影响散热,可在水中加一些酒精以降低凝固点.4.升华和凝华A. 升华和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物质升华需要吸热,凝华则放热.B.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这些是升华现象.冰箱冷冻室内的水蒸气,既可先液化后再凝固成冰,也可以直接凝华成霜.用久了的白炽灯的灯丝变细、灯泡发黑,这是先升华后凝华的现象.C人工降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是种常用的致冷剂,它无副作用,可用来冷藏食品,制造舞台白雾和人工降雨.干冰一旦进入冷云层,干冰会很快升华,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5.水循环A物态变化(1)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共有六种物态变化.(2)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因此,物态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3)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对应的吸、放热情况:B. 水循环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构成水的循环.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大部分以降水的形式落在海洋里,构成海洋水循环.另一部分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地表水通过径流的方式流归大海,构成海陆水循环.地表水有三种出路:一部分通过土壤和岩石的孔隙、裂隙和溶洞,渗透到地下而形成地下水,在表层土壤中和地下流动;贮于地下的水,有些上升至地表被蒸发,有些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会注入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也成为海陆水循环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因地面、水面或植物的蒸腾作用重新蒸发,回到空中,遇冷凝结成为降水,构成陆地水循环.这就是海洋水、大气水与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正是这个相互转化和相互依赖的不停运动,完成了地球上水的循环.C. 水资源水是地球上人和一切生命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作为资源,是其他任何物质不能代替的.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为:①海洋水约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6.54%,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储藏了大量的热.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和许多别的盐类物质,海水又咸又苦,目前还不能大规模采用;②陆地水分为咸水和淡水两大类,占地球总储量的3.46%.陆地咸水主要包括地下咸水和湖泊咸水,陆地淡水包括冰川、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来自自然界用于生产、生活的水,主要指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水体总量的2.5%.D.水污染自然界中的水在循环过程中,具备一种自我净化的能力,使得咸水、淡水在总体上保持一定的比例以达到平衡,使得自然界保持一定量干净清洁的水,供生物使用.但是,水体自我净化的能力不是无限的,当污染的程度超过了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时,就会使水质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和其他生物的健康,从而影响了对水体的有效利用,造成水体污染.造成水污染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主要是指地震、火山爆发或天然物质在腐烂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引起的水体污染;二是人为原因,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排放的废水,主要有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的水体污染.目前,人类活动已成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典例剖析1.如图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甲、乙,加热时,乙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甲温度计的示数高,其原因是.停止加热时,甲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甲温度计的示数是℃.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放在沸水中示数为94℃.放在温水中示数为31℃时,该温水的实际温度是℃.3.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例如:温度计是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的.请你也举出一个例子:。
第三章物态变化(完整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知识点(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1)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并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下端是一个玻璃泡,泡内装有适量的测温物质,如水银、染成红色的煤油、酒精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所用单位的符号。
长刻度线旁标着数字,两个长刻度线之间还有短刻度线,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温度叫它的分度值。
(3)常用温度计的分类①液体温度计:根据测温物质的不同分为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②固体温度计如根据不同金属连接时的温差现象制成的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不同温度下电路导电性不同制成的电子体温计,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的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利用不同金属膨胀率不同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等。
③气体温度计:多用氢气或氦气作测温物质,精确度很高,多用于精密测量。
知识点(二)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注:0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冷热程度相同,而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3、摄氏温度的表示方法:在书写摄氏温度时,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的前面加“﹣”号,如﹣10 ℃,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省略数字前面的“+”号,如10 ℃,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
注: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
理论上宇宙中的最低温度是绝对零点温度-273.15℃,热力学温标将-273.15℃定义为0K,分度方法与摄氏温标相同,表达式为T=t+273.15℃,使用热力学温标时冰水混合物温度为273.15K。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四章物理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仰小府大)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6种)物态:物质的状态:固、液、气变化条件:温度变化二.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3.熔化图象:4.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5.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6晶体熔化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
(2)不断吸热。
8.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9非晶体熔化特点:不断吸热,温度升高三.凝固1.定义:物质从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汽化吸热1.常见的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定义:蒸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叫蒸发。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一、温度: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1、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2、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3、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4、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5、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6、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7、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8、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解析说明:a点:室温,晶体处于固态ab段:晶体处于固态,吸热升温c点:晶体处于熔点温度,即将熔化bc段:晶体处于熔点温度,处于熔化过程,固液共存态,固态晶体越来越少,同温度液体越来越多。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①基本工具:刻度尺。
常用工具:、、。
②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换算关系有:1km=103m;1mm=10-3m 1d m=0.1m;1μm =10-6m;1cm=10-2m;1nm=10-9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③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注意: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
B.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或与所测长度平行),且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
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选中间任一刻度线做起点(会放)。
C.视线与尺面垂直,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说明结果的倒数第二位代表分度值位)。
D.记录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会记)。
2.时间的测量①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②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秒(S) 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
3.误差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案例:一钢制刻度尺在冬天和夏天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冬天测量的结果偏大。
②)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结果的小数位数与给定的测量结果小数倍数保持一致);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注意: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①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②注意: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运动的。
没有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①定义:为了描述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而选作标准的那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②任何物体都可选做参照物。
③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选谁为参照物就假定它不动),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来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否运动。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一、温度:1、定义: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符号:t二、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三、温度计1、定义:测量温度的仪器2、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3、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内的液体、刻度;四、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使用时:(三让)①、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让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让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五、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缩口的作用: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4、特点:测高不测低(使用后应甩几下,使水银回到玻璃泡内,以备下次使用)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1: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物体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体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4、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①、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各种金属②、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5、熔点(凝固点):晶体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人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测量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3、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C 。
4、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为 100 C, 0 100份,每一份代表1 C 。
1 •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 •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 .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 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 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6.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 为35〜42 C 。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略有弯曲,使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 ,体温计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1、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3、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4、 凝固:物质从液太变成固态:5、 6、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7、熔点和凝固点(1)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特点(1)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2)在熔化过程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3. 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和100 C 之间等分成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程風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咀O 工分度值一亍小梢代表的温度值。
第二 化和节熔 凝固(熔化固态:”液态: ・壮态 I 凝周丿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7、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温度计的区别I 晶体非晶体& 熔化需要持续加热,所以吸热,凝固需要降温,是放热。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笔记整理

第三章:透镜笔记整理必背部分:一:透镜1、透镜的性质: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
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水晶等)制成的一种(2)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偏折;(3)焦点:对于凸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会聚的,对于凹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 。
力越强。
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如图(1)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注意:A;凸透镜的对光的会聚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都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
B;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表明会聚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
C;凹透镜表面越凹,焦距越短,表明发散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三:透镜的应用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够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如小孔成像、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凹面镜成像,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都是倒立的。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用用光屏承接,但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如平面镜成像、倒影、人看水里的物体、放大镜成像,都是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都是正立的。
1、照相机:(1)结构:镜头、胶卷、调焦环、快门、取景窗; (2)原理: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异侧。
注意: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在使用时拍摄近处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处 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要使照相机底片上的像变大一点,应当减小物距加大像距,即照相机的镜头应离物体近一些,镜头应往外拉伸,使镜头 与底片的距离远一些。
2、投影仪:(1)结构:镜头聚光镜、光源、反光镜;(2)原理: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成像特点: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
注意:A:平面镜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片的像出现在投影机前方的屏幕上)B: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怎么放?(投影片要倒放) C;要使投影仪的屏幕上的像变大一些,应当使凸透镜与胶片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使屏幕与透镜间距离远一些。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一、光的传播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二、光的颜色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
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知识梳理

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 换算关系T=t + 273K2、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
⑵ 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
⑵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 叫汽化。
方法:⑴蒸发;⑵沸腾。
作用:汽化 吸 热。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3、升华和凝华: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 吸 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钨等。
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 放 热。
固 液 升华吸热 凝华 放热。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一、光的传播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二、光的颜色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
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

初⼆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物理知识点的整理是⾮常关键的,它有助于巩固和发现⾃⼰的不⾜。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初⼆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初⼆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制作原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压下冰⽔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度,沸⽔的温度定为100摄⽒度。
4.温度计使⽤⽅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2)待温度计⽰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相平。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熔化的条件:到达熔点,继续吸热。
3.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现象:洒在地上的⽔变⼲了;3.汽化的两种⽅式: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式。
4.沸腾和蒸发的异同 5.影响蒸发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积 (3)液体表⾯的空⽓流速 6.液化: 物质由⽓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7.液化现象: 雾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升华现象: ⾐柜⾥的樟脑丸过⼀段时间变⼩了;冬天,室外冰冻的⾐服⼲了 3.凝华: 物质由⽓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4.凝华现象: 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 5.吸热与放热: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式:蒸发和沸腾(吸热)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发⽣的⼀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温度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a)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b)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
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c)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
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二、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
(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
如果温度
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
注意:在测温前千万不要甩(
二)临时测定室内外的温度时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
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
四、知识拓展
◇热力学温度:宇宙中温度的下限是—273℃,被叫做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尔文(K),所以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73K,沸水的温度为373K。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
体
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
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1)温度计除了可以测量温度外,有无其它用途?(做热敏报警器、制成工艺品等)
(2)我们所学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性质制成的,那么,用其它原理能否制成温
度计?(金属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等)
(3)根据你的需要,可否做成其它形状的温度计?(弯曲或其它形状)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2?大连)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解析:估测法是通过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了解,结合物理概念、规律、物
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做出合理估测的方法。
A、人的正常体温为37℃,正确,符合题意;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错误,不合题意;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10℃以下,错误,不合题意;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为25℃,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A。
2、(2011?南宁)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
解析:在读数的时候,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即上述四种情况中,甲乙两情况属于俯视,即读出的数据会偏大,丁是仰视,即读数会偏小.即只有丙是正
确的。
故选C。
3、(2009?仙桃)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解析:本题要从体温计的读数、分度值、读数时能否离开被测物体以及温度
计原理来解答。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可以读出温度值,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缩口,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图中液面位置可知温度为38℃,故A错误;
B、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这就是分度值,故B错误;
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
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D正确;
故选D。
4、(2012?莆田)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C.D.
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
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A、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
B、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了,此选项错误;
C、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
D、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了,此选项错误;
故选A。
5、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攀枝花市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解析: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与25℃差距较大;攀枝花市冬季最低气温
约为13℃左右,也与25℃差距较大;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与25℃差距更大;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是23℃左右,最接近25℃。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故A错误;
B、攀枝花市冬季最低气温约为13℃左右,故B错误;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是0℃,故C错误;
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是23℃左右,故D正确;
故选D。
5、(2004?郴州)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20℃,正确的读法是()
A.摄氏负20度B.零下20摄氏度 C.零下摄氏20度 D.负摄氏加度解析: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单位应该放在数字后面,不能拆开读。
好
比课桌高度是80cm,正确读法是80厘米,而不能读作厘80米了。
﹣20℃的正确读法有两个:负20摄氏度或零下20摄氏度。
故选B。
6、(2011?绵阳)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
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
先
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右手感觉热些(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
这一现象表明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
温度是不可靠的”)。
解析: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所以要先有一个参考或标准,两手开始的标准不相同,所以判断一个物体的结论也不相同;也说明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需要用测量工具来进行精确的测量。
两手开始的温度不相同,放入同一温水中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两次判断的标准不一样,这个事实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
故答案为:右手感觉热些;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
(2012?泰安)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37.8 ℃.
解析:(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结合体温计中液面对应刻度,可以读取体温计
的示数。
由图可知,体温计的玻璃管中的液面对应的刻度比37℃多了8个小格,故示数为37℃+8×0.1℃=37.8℃。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8。
7、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右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
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
(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30 ℃。
解析: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的,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平齐,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器壁和底部,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所以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答案为:
(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B图中读数中的错误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