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公开课

合集下载

《有无相生》公开课优秀课件

《有无相生》公开课优秀课件

老子是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 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得幸福安宁。他所期待的是:人们 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政治权力不干涉人 下面通过几个概念略窥老子哲学的主要思想: 民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扬弃奢侈的生活,在上者引导人 1无为 —— 顺其自然,不强作妄为。此观念主要是针对统治者 们返回到真诚质朴的生活形态与心境。 而言的。 不争——不伸展自己的侵占欲望。 2谦退——具有不争的内涵,要人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 3虚无——虚,是形容道体的,“道”体是虚状的,虚状的道 体却发挥着无穷的作用,万物从这个虚空中蓬勃生长。“无”, 一是指,道的无形无色不可见;一是指“空的空间”。 4虚静——期待人们凝练自己的生命深度,发展自己主体的精 神空间。 5柔弱——意在不可恃强凌物,强悍暴戾。柔弱非懦弱。柔, 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
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单位及至国家,细节的重要性几乎 无处、无时不显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家庭因为平时没有能够处 理好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结果矛盾、积怨日益加深,最终甚至 分道扬镳;有的工程、项目,因为不注重细节上的严谨,留下 安全隐患,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去年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揪紧了 国人的心,几十个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教训中,同样有个细节的 问题。相关部门公布的动车事故报告中指出,铁道部在 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 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致使其上道使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 一大重要诱因。假如铁道部不是像那个船主那么“粗心”,假 如具体施工建设者能够像那位漆工一样,发现某些细节上的问 题,能够主动、及时、“顺便”把漏洞补上,难道不就完全可 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吗?!
探讨 • 从第1、3、4则中,我们如何看待老子所讲的道理呢? 明确:任何事都是难易相成,高下相对的,所以应当正确对 待来自生活中的问题,即不能只看到难而看不到易,也不能 自以为是。

有无相生(公开课)PPT课件

有无相生(公开课)PPT课件
有无相生(公开课)ppt课件
• 有无相生的概念 • 有无相生在自然界中的体现 • 有无相生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 有无相生的现代价值与启示 • 结论:有无相生的未来展望
01
有无相生的概念
有与无的定义

指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指不存在或虚无的状态。
有无相生的哲学意义
01
02
03
相互依存
有与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没有绝对的有 或无。
创新思维方式
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启示我们要敢于挑战传统思维模式, 勇于创新,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
如何运用有无相生的智慧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将有无相生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推 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培养创新思维
运用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激发创新 思维,勇于尝试新事物和探索未知 领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
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有无相生将更加注重绿色、低 碳、循环的生产方式,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跨界融合与创新
有无相生将积极探索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通过创新驱动,开拓 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
有无相生的未来挑战
1 2
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
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有无相生需要不断跟进技 术发展,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以满足市场需求。
文化艺术中的有无相生
总结词
文化艺术中,有无相生表现为对传统与现代的融 合与创新,推动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创新与传统的平衡
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传统的尊重和保 护,平衡好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避免对传统 的破坏和遗忘。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文化艺术领域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常见的 手法,通过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结合现代元素 和手法,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作品。

老子《有无相生》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老子《有无相生》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老子《有无相生》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第一篇:老子《有无相生》公开课教学设计《先秦诸子选读——有无相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作为语录体文章,《老子》中的篇目大多言简意赅,但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着实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就是从辩证法的角度,精选了《老子》中七个章节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进行思考。

学情分析关于老子和《老子》中的文章,学生比较陌生,初中和高中必修学段都没有接触过,所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学生缺乏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老子的思想,学生在历史课或课外还是有所了解,特别是老子说的一些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学生很感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2、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过程与方法:诵读、鉴赏、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老子思想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培养学生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重点:分析、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难点:感知、体悟《老子》思想学说中一以贯之的辩证法思想。

教学设计一、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

1、文字文意疏通,学生自主解决,教师辅导;思想性的问题,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再提供自己的想法,与之交流。

2、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时,重点讲授12两则,3-7则已学生讨论质疑解惑形式完成。

3、在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现实和师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智慧地把握社会人生中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方面。

方法指导:诵读法:《老子》行文含蓄隐晦,必须熟读成诵,方能解读思想。

概括法:本节文选涉及到许多相反、相对概念,应加以概括。

拓展法:通过联系现实,举出实例,体会《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一、导入:道家经典《老子》又名《道德经》,我们探求字的本源,在金文中,“道德”两字是这样写的(板书)“道”指那种很远之处可以看清楚人的面目的宽广大路;“德”表示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

后期在下面加个心字,表示不但如此做,还要如此想。

有无相生(公开课)ppt课件

有无相生(公开课)ppt课件

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7
熟读课文后思考: 分析概括每则选文的主要内容, 并将其分成几个部分。
8
认识世界
第一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 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恒也。
9
分析第一则
认识世界
几组事物
美与恶 善与不善
6
无为
• 原文:“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解析:当政者越是没有个人的思想(越是不
治)而去遵从老百姓的思想,越是能治理好国家。
即是“不治”与“治”的转化。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
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
“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
企者 跨者 自见者 自是者 自伐者 自矜者
不立 不行 不明 不彰 无功 不长
知人者 自知者 胜人者 自胜者 知足者 强行者 不失其所者 死而不亡者
智 明 有力 强 富 有志 久 寿
这一章,老子探讨了人生真谛与生活哲
理,其重点在于人的自我修养的完善,强调 了自我修养的价值与意义。
14
分析第五则
认识人生
• [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 其国。” ——《汉书·陈涉项籍传赞》
•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 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鸿门宴》
26
爱因斯坦
•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后,享 誉盛名,但他却谦虚地说:“用一个大圆圈 代表我所学的知识,而圆圈外面是空白,对 我来说意味着无知,而圆越大,它的圆圈也 越大,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积越大;由此 可见,我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正是这种 虚怀若谷的精神使爱因斯坦在以后的日子里 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最终取得 了更高的成就。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优质教学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优质教学课件 (共27张PPT)

4.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①为无为,事.无事_____做__事____________ ②死而不亡者寿.______活__得__久__,__长__寿______ 名词的意动用法 ③味.无味_____以__…__…__为__滋__味_______
(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④是以圣人犹难.之___以__…__…__为__难_____
答案:2013 年 江苏卷 福兮祸之所伏
有 无 相 生
学习目标:
• 1.了解老子及《老子》一书,掌握文中重 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等基础知识。
• 2.重点学习第1、3、4、5、6则选文。 • 3. 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中国哲学之父”——老子 老子(传说前 600 年左右~前 470 年左右),中国古代思 想家。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 人,有人又称他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就长有白 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自以为是,有道者不处 (1、3、4)
有无相生


伟大来自于平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做事要有预见,善始善终(5、6)
客观地对待学习与生活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52021/8/5T hursday, August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2:18:37 AM
名句积累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 相随,恒也。

《有无相生》公开课

《有无相生》公开课

课堂小结:同学们一起总结,老师板述。
课堂寄语
学完本课,希望大家对待生活、学习中的 问题,要全面地看待,而不应片面地夸大 一方面,要客观地看到世间万物都是从毫 末起始,而后才能成为“大”,所以要学 会做小事,学会积累,还要持之以恒。
作业
• 1.汇总文言句式

找出本课中所有的倒装句、判断句和被动 句 。 • 2.背诵全文并预习下一课《尊生》
逆向维
(求异思维、反向思维)
• 在写作中,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它决定了 人们看待问题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有些 同学在写作中审题偏、立意窄、选材差, 缺失往往就在思维方式上。近几年的高考 作文明确提出了“思辨性”的要求,同学 们认真研读《老子》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 的思辨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60岁的“新娘”》 《感谢失败》《真想做个差生》 《享受唠叨》《弄斧也到“班门”》《近墨未必黑》
《老子》
《道德经》 • 《老子》一书又称 ( ),分上下篇。 《道经》 《德经》 上篇又称 ( );下篇又称 ( )。 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老子》思想的 核心是 )。 道(
我的良好精神状态主要归功于阅读《老子》 ———托尔斯泰 老子是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人的 家庭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 爱因斯坦书架上的书并不多,但有一本书很吸引客人 ,是老子的《道德经》。
• 第1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 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恶了。 所以“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 和容易是相互矛盾而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 比较才能够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 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 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 ——这是永恒的。

有无相生公开课教案设计

有无相生公开课教案设计

有无相生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无相生”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培养学生对哲学思想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有无相生”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哲学思想的探讨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1. “有无相生”的深层含义理解。

2. 哲学思想的逻辑推理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有无相生”的概念和哲学思想。

2.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有无相生”现象,加深理解。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学素材。

2. 笔记本、文具。

第一章:引言1. 导入:讲解“有无相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有无相生”现象。

2. 讲解:介绍“有无相生”的起源和发展,阐述其在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性。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有无相生”的理解和感悟,促进课堂互动。

第二章:有无相生的理论基础1. 讲解:介绍“有无相生”的理论基础,如阴阳五行、道家思想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有无相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思考:引导学生探讨“有无相生”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章:有无相生的表现形式1. 讲解:介绍“有无相生”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如艺术、科学、人际关系等。

2. 互动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有无相生”现象,分享自己的经历。

3. 讨论:探讨“有无相生”在不同领域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第四章:有无相生的实践与应用1. 讲解:介绍“有无相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养生、管理、决策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有无相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有无相生”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1. 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有无相生”的知识。

2. 反思:让学生思考“有无相生”在个人成长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有无相生》(公开课课件)

《有无相生》(公开课课件)

第四则:要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
第5则:为无为,事无事,味 是以:所以,因此。 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大:前者为“大事”,后者为“伟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 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 大”。 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寡:使动,使···减少。 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 多:使动,使···增多。 难: 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 意动室之用
器物实体这个“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 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显然,“有”与 “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而老 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盈的作用。 第二则: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 为用的。
企:踮着脚跟。 立:站立,站稳。 第3则: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见:通“现”,自逞己见。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 彰:彰显。 伐:自我夸耀。 不彰,自伐者无功, 矜:自以为贤能。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 长(zhǎng):得到尊敬 也,曰余食赘形,物 赘形:肉瘤。 或:有的。 或恶之。故有道者不 恶:厌恶。 处:居于,立身于。 处。 译文: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走不远,(就好 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 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 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这些用道的观点来看,就是 吃剩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 。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 、“自矜”的境地。
走近老子:
老子 ,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 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 教尊为教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
守柔 寡欲 善为下 居后不争
第1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恒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说课课件(2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说课课件(26张PPT)
25
26
20
思考领悟
❖ 3.读第四、五、六则,找出你认为对自己的 生活最有指导意义的一句话,并把自己的感 受和大家分享。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
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为学》[清]彭端淑
21
感受鉴赏
比较思考老子和孔子不同的语言风格。
15
课程设计
❖ 1.重点与难点:感受老子“形象性强、凝练纯净 、感染力强”的语言特色。 探究老子的思想特 点,即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知行合一。
❖ 2.方法选择:启发式教学法与自主、合作、探究 式学习相结合。
❖ 3.课时安排:1课时
❖ 4.教学过程
16
月 亮 的 味 道
17
梳理探究
❖ 诵读第二则选文,思考老子写了哪些“有”,用意 是什么?
2
梳理探究
❖ 2.诵读第一段选文,大家边听边找出该段中对立 的词语,并探究老子的思维特点。 辩证思维
❖ 清浊 强弱 荣辱
❖ 从这些词语中任意选取一个,用简洁的语言,说 说你的理解。
要求:句式对称,不超过二十个字
3
知其荣,守其辱 。——《老子》第二十八章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老子》第三十六章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老子》第十五章
月 亮 的 味 道
1
梳理探究
❖ 诵读第二则选文,思考老子写了哪些“有”,用意 是什么?
通过“有”来阐述“无” 逆向思维
❖ 补充:老子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相传生活在春秋 时期,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 员),后隐退著书,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 不知所终。著有五千言《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 人,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2024年《有无相生》(公开课课件)

2024年《有无相生》(公开课课件)

《有无相生》(公开课课件)《有无相生》:探讨道家哲学与宇宙观的公开课课件一、引言《有无相生》源自道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本课件旨在探讨《有无相生》的哲学内涵,及其在宇宙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员了解道家哲学的基本理念,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

二、《有无相生》的哲学内涵1.道家哲学的基本观念道家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皆源于道,道是宇宙的本原和终极原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的核心观念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有无相生的概念有无相生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有形与无形、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关系。

有形与无形、存在与非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奥秘。

有无相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即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无到有,由有到无,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3.《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作品,其中关于有无相生的论述有很多。

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

这些论述阐述了有无相生的哲学内涵,为我们理解宇宙、认识人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三、《有无相生》在宇宙观中的应用1.宇宙的与演化宇宙观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认为,宇宙起源于道,道是无形无象、无边无际的。

宇宙的与演化,正是有无相生的过程。

从无形的道,到有形的万物,宇宙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而在万物消亡后,又回归于道,完成从有到无的转化。

2.天人合一的理念道家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人与宇宙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有无相生的观念,揭示了人与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

人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与宇宙的和谐共生。

四、《有无相生》在人生观中的应用1.人生的辩证法有无相生的观念,为我们理解人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人生充满了辩证法,有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伤、生与死等。

有无相生告诉我们,人生的种种经历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经典实用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经典实用课件 (共40张PPT)

2019/11/8
有无相生
第二课时
高二(13) 余 浩
2017.3.29
米洛斯的维纳斯
整体感知
• 朗读第1、3、4、5、6则 • 学生翻译 • 梳理内容
• 第1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
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 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这是 一个永恒的道理。
3、古今异义 埏埴以为器(来做) 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走不远;不能明理)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做事;差不多成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柔软;僵硬) 4、文言句式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宾语前置) 报德以怨,图难于其易(状语后置)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状语后置) 千里之行(宾语前置)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被动句)
是柱 方子 的是 ?圆
的 还
11/8/2019
老子名言
• 上善若水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天长地久。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 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 可以示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校正字音 •斯恶已wù
其脆易泮pàn 音声相和hè
自矜者不长 jīn zhǎng 起于累土 léi
重点文言现象: 1、通假字 自见者不明(现) 死而不亡者寿(妄) 其脆易泮(判) 起于累土(蔂)
2、词类活用 自是者不彰(意动,认为……正确)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动,把……当作有为, 把……当作事业,把……当作有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形作名) 夫轻诺必寡信(使动,使……减少) 多易必多难(意动,把……看得容易;使动,使……增多) 是以圣人犹难之(意动,认为……难) 其未兆易谋(名作动,显露迹象) 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动,使……失败) 慎终如始(形作动,慎重对待)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有无相生》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有无相生》课件

为什么不称老子为 “李子”?
有学者认为:称“老
子”说明老子哲学的 深邃,思想的老道; 称“老子”也是我们 这个早熟的民族深刻 的隐喻性的象征。
(一)赏读节选第7节
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 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探讨:这一节蕴含着老子的什么思想?
明确:“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支离疏与孔子 身体严重残疾——却有用而长存 道德之圣——周游列国,到处碰壁。落荒而逃。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 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 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看似“无用”,实则有用;看似“有用” ,实 则无用。其实,有用无用,儒家和道家的出发点 不同,主要看对谁有用而已。
写一篇小论文,论逆向思维在作文立意中的运用
——逆向思维
顺向思维——我们习惯性的思维认为坚强比柔弱 好,强大能战胜柔弱;我们看到的是“有用者” 的用处。
逆向思维——我们习惯性的思维认为柔弱比坚强 好,柔弱能战胜强大;他偏看到的是“无用”之 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 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选读 之
有无相生
1.疏通文意,熟读经典; 2.理解《老子》的思想及蕴含的人生智慧; 3.辩证地看待《老子》的思想,启发学生 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简介
老子是道家学派首创人, 其身份和生活时代现在还没 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 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 也。”他的“终”,《史记》 记载:“居周久之,见周之 衰,乃去。……出关,守关 令尹喜强为之著书,做《道 德经》五千言,化胡而去, 莫知所终”。

《有无相生》公开课30页文档

《有无相生》公开课30页文档

《有无相生》公开课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有无相生》(上课实用)ppt课件

《有无相生》(上课实用)ppt课件

人的自我修养的完善,强调了自我修养的价值与意
义。
20
第5则:为无为,事 无事,味无味。大小 多少,报怨以德,图 难于其易,为大于其 细。天下难事必作于 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细。是以圣人终不为 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是以圣 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矣。
• 事:名-动,做事。 味:意动,作为滋味。
小结: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 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 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12 。
第六则:其安易持, • 持:守持。
其未兆易谋,其脆易 • 兆:先兆。
泮,其微易散。为之 • 谋:谋划、解决。
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泮:通“判”,分离。
3
老子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显赫的人物。
在《封神演义》中,洪均老祖亲传的三大弟子— —原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分别创立阐、道、截三 教,老子为道教教主。当时三位教主共立封神榜,后 来通天教主大摆诛仙阵,老子应邀闯阵,在阵中与通 天教主一场大战,酣战中,老子把青牛一拍,跳出圈 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头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 清,少顷,从东、南、北方向来了上清、玉清、太清 三个道人,俱各霞光万道、鹤发童颜,将通天教主团 团围住,混战中,通天教主中了老子几扁拐,落荒而 逃。这就是著名的“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故事。后人 有诗赞曰: “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我 体本同天地老,须弭山倒性还存。”
• 慎终如始
---做事要善始善终
14
不可忽略小的事物或问题,大的事情或问题都 是从小开始的。
做事要有预见,人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 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因为“无祸患常积于忽微”。 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7则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 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 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 大处下,柔弱处上。
• [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 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 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 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 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 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 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正音
(1)斯恶( )已(2)音声相来自( )(3)共一毂( )
(4)埏埴(

(5)户牖( )
(6)自见( )者不明,
自矜( )者不长(

(7)曰余食赘( )形,物或恶(
(8)其脆易泮( )
(9)起于累( )土
)之
(1)斯恶(è)已 (2)音声相和(hè) (3)共一毂(gǔ) (4)埏埴(shán zhí) (5)户牖(yǒu) (6)自见(xiàn)者不明,
有无相生 《老子》
专题目标
1.阅读选文,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 2.把握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辩证的思考; 3.学习老子的论证技巧,批判地吸收老子的 哲学思想,从中借鉴其立身处世的原则;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春秋思想家,道家 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是个谜!
• 为什么称“老子” 而不称“李子”?
《老子》
• 《老子》一书又称《( 道德经》),分上下篇。 上篇又称(《道经》);下篇又称(《德经》)。 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老子》思想的 核心是( 道 )。
我的良好精神状态主要归功于阅读《老子》 ———托尔斯泰
老子是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人的 家庭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
爱因斯坦书架上的书并不多,但有一本书很吸引客人, 是老子的《道德经》。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 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 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 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 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 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 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 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 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 说:“李就是我的姓”。
• 阐述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这也 正是人们难以做到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探讨:从这一章里你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人当自知、自胜、自强。
3、人要知足常乐
4、志向,只有付诸实施,才是有志。
自矜(jīn)者不长(zhǎng) (7)曰余食赘(zhuì)形,物或恶(wù)之 (8)其脆易泮(pàn) (9)起于累(léi)土
翻译下列句子
•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 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 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议一议,学了这一章后,你对 这句话有哪些新的理解?
• 第4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 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 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 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 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的人 是富有的,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 能够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永久的人才是长寿的。
• 探讨:老子在这一章里究竟告诉我 们一个什么永恒的道理呢?
• 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矛盾的双方是 互相依存的、互相转化的。
辩证思想
他 敢 剪 吗 ?
(( 相相 互互 转依 化存 ))
运用所学,在生活中找出一些对 立事物相互转化的例子:
乐极生悲 居安思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失败是成功之母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错误可以成为正确的先导 吃一堑,长一智
有学者认为: 称“老子”说 明老子哲学的 深邃,思想的 老道
• 葛洪《神仙传·老子传》里说: 老子黄白色,美眉、广颡(sǎng )、长耳、大目、 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 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
老子出生的传说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 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 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
失①;要做注事意情事要在物它的尚萌未芽发状生态以,前就防处患理于妥未当然;,治未理国雨政, 要绸在缪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 于②细高小远的的萌目芽;标九完层成的于高点台滴,积筑起累于.(严每一重堆后泥果土形;成千里 的于远细行微,之是处从脚) 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人们做事情, 总也③是要做在像事快 开要要 始善成 时功 那始时样善失慎终败重,,,持所就之以没以当有事办恒情不。快成要的完事成情的。时候,
5、肉体虽死而精神仍存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不朽。
• 第6则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 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译文探:究局:面安这定一时章容告易保诉持我和们维护一,些事什变么没有道出理现?迹象
• 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第1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 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恶了。 所以“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 和容易是相互矛盾而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 比较才能够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 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 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 ——这是永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