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ta Theory For Derived Categories A Bicategorical Perspective
全国代数会议日程(定稿)
The 14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gebra
第十四届
全国代数学学术会议
会议程序
扬州大学主办
中国扬州
2016年5月26日——5月31日
注意:各报告场地以本手册为准。
一、会议日程
二、会议日程简表
三、会议日程详单
5月26日(星期四)扬州会议中心报到
5月27日(星期五)开幕式与大会报告地点:杏园楼百畅厅
5月28日(星期六)分组报告(第一组) 地点:群贤楼会议室二
5月28日(星期六)分组报告(第二组) 地点:群贤楼会议室三
5月28日(星期六)分组报告(第三组) 地点:群贤楼贵宾室一
5月28日(星期六)分组报告(第四组) 地点:群贤楼贵宾室二
5月28日(星期六)分组报告(第五组) 地点:群贤楼多功能厅
5月28日(星期六)分组报告(第六组) 地点:群贤楼贵宾室四
5月28日(星期六)分组报告(第七组) 地点:群贤楼会议室六
5月28日(星期六)分组报告(第八组) 地点:群贤楼会议室七
5月29日(星期日上午)分组报告(第二组) 地点:群贤楼会议室三
5月29日(星期日上午)分组报告(第四组) 地点:群贤楼贵宾室二
5月29日(星期日上午)分组报告(第六组) 地点:群贤楼贵宾室四
5月29日(星期日下午)邀请报告(第二组) 地点:群贤楼贵宾室二
5月29日(星期日下午)邀请报告(第三组) 地点:群贤楼贵宾室四
5月30日(星期一)大会报告与闭幕式地点:春晖楼春台庆禧厅。
马克思博士论文说了什么
马克思博士论文说了什么马克思博士论文----马克思哲学体系大厦的第一块奠基石研究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底说了什么内容提要:——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主要差别是机械片面论与对立统一论的差别谌谋盾1841年3月,马克思时年23岁,是个在校还没结婚的小青年。
就读于普鲁士柏林大学的大四法律系本科。
并且即将毕业,领取法律本科毕业证书。
在毕业之前,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把休学一年做了十余万字笔记凝聚而成的业余爱好的自学成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四万余字的研究论文作为哲学博士论文,提交给距柏林大学直线距离220多公里外的另一大学----耶拿大学。
35年前的耶拿是拿破仑的幸运之地。
1806年10月举世闻名的拿破仑率军在耶拿取得惊人的胜利,导致普鲁士的跨台。
35年后的耶拿同样是马克思的幸运之地。
“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学识渊博”,这是耶拿大学法律系主任巴赫曼博士在推荐书上的评语。
马克思顺利获得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文凭。
普鲁士的文凭系列与今天中国的文凭系列并无不同。
先读学士,再读硕士,然后再读博士。
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本来就是从西方拿来的么。
马克思确实有两把刷子。
四年时间,学士、博士一起扫走。
不服还真不行。
如果读者诸君不服,你也去读一个四年本科,拿一块学士、一块博士双料文凭来?当然这只是说说玩玩。
言归正传。
那么这篇重要的论文到底说了些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哲学家,年轻的马克思为何独对这两个人的思想具有特殊的兴趣?这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
马克思的论文把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370年,此公长寿,高龄90岁,但是比不上我外祖母,我外祖母今年95岁还到处走动)的自然哲学观点与他的传承者另一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公元前341—270年,此公也算高寿71岁)的哲学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在通常人的眼里,经常把他们两人的哲学观点等同起来。
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实际上二者的哲学观点是不同的,但是这种不同极为隐蔽,似乎只有用显微镜才能发现。
Strongart数学笔记:小结模与环上的Morita性质
小结模与环上的Morita性质我曾经在自己的交换代数讲座中提到过,理解环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元素,这是最初级的讨论;第二个是理想,包括理想基本运算、链条件、根基(理想的交)等等,第三个是模,它可以看出被环操纵的一个傀儡,经常可以反馈一些信息。
可最近我意识到还有第四个层次,那就是(模)范畴,与之相关的理论被称为Morita theory.Morita theory可以从矩阵环的理论中推广出来,起初是注意到环R的很多性质往往与矩阵环Mn(R)相似,然后发现这样的现象可以在范畴的高度上进行解释,也就是说R与Mn(R)是Morita范畴等价的,相应模范畴的等价性质被称为Morita性质(Morita不变性)。
当然,推广后的结构并不仅限于矩阵环,而是构造一个形式化的Morita Context六元组(R,P,Q,S,α,β),这里我就是不再展开了。
实际上最常遇到的例子除了矩阵环之外,也就是在半本原环(semiperfect ring)R中对基本幂等元e,R与eRe之间的关系了。
如果肯定了某个性质P是Morita性质,那么关于它的一切命题都可以放心的在等价类中搬运,在代数K理论中Mn(R)与R的Ki 群同构就是典型的例子。
既然Morita性质建立在范畴等价的基础上,那么只要是范畴性质,那么它自然就是Morita不变的。
这里的范畴性质主要就是那些不依赖于具体元素确定的性质,而关于主理想(有生成元啊!)、循环模、零因子等等性质,它们就可能不是Morita性质。
但我们不能说它一定不是,因为它可能有其他范畴性的等价刻画,使用元素定义只是方便一点而已,比如下面的奇异模与非异模就是典型。
遗憾的是,假若性质P蕴含性质Q,P与Q是否属于Morita性质是毫无关联的,因此我们只能一个个进行检验,顺便也可以回顾一下相应环与模的基本性质。
在Morita性质的检验过程中,环的性质总是建立在模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先检验的模的常见性质(为了方便,我以右侧为例),像子模、商模、直和项等关系都是明显的,而本性子模与多余子模也可以不依赖元素定义,因此也属于Morita性质的范围内,而且可以作为判断其他性质的基础。
浅析僧肇哲学思想的本体论特色
觉元一、什么是本体论?《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本体论的定义是这样的:形而上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实在本身,这种实在既是与经验着它的人相分离的,又是与人对它的思想观念相分离的。
这个术语是由克利斯蒂安•冯•沃尔夫(1679—1754)导入的,以指介乎研究世界的起源与结构的自然哲学和研究心灵的精神哲学或心理学之间的一片思辨思想的领域。
本体论的基本特征是形而上学的,是与经验世界隔绝或者先于经验世界的理念世界、绝对精神、纯粹理性的领域,它是纯粹的原理,是“第一哲学”。
二、xx古代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1.西方哲学的本体论特色xx曾说:“哲学的目的就在于认识这唯一的真理,而同时把它当做源泉,一切其他事物,自然的一切规律,生活和意识的一切现象,都只是从这源泉里面流出,它们只是它的反应——或者把所有这些规律和现象,依照着表面上似乎相反的路线,引回到那唯一的源泉,但为的是根据它来把握它们,认识它们是从它派生出来的。
”(注1)黑格尔所说的“这唯一的真理”,指的是从柏拉图到他的绝对精神表达的理论。
它们是纯粹的原理、普遍的知识。
本体论所追寻和表达的就是这种绝对真理。
从上面本体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具有两离的特色:他们认为确实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可感的、经验的、现象的世界,另一个是不可感的、理性的、本质的世界。
这种划分是由于本体论造成的,本体论是纯粹的原理,它存在与后者,也是对后者的描述。
2.xx古代哲学的本体论特色与西方哲学的两离的特色相比,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明显是一体性的。
中国古代哲学既没有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之外再分离出另一个世界的观点,也没有一种存在于经验之外的理论领域。
中国古代哲学最主要的观点是“道不离器”或“理在气中”,它使中国古代哲学鲜明地体现出了一体性的特色。
《周易•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即是说道和器是以形为过渡的或中介的。
又见同篇:“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这表明形和象是一类东西(象指的是易经中的卦象)。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
名词解释1、文学活动四要素说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中提出,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组成了文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文学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中向前发展的。
2、模仿说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
它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善于摹仿,艺术即起源于人类的摹仿本能,艺术是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
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斯多德。
前者摹仿自然、后者摹仿社会人生。
3、文学的审美功能任何文艺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
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功能。
4、客体“自然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
这里的“自然”最初指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
5、案头剧剧本作为一种文学文体,具有双重性,既是戏剧又是文学,因此,一个好的剧本应当具备戏剧价值和文学价值,对那些无法演出的剧本就叫做案头剧或叫书斋剧。
6、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点、规律、功能、构成和价值,解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及方法。
包括五大部分的任务: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7、文学的审美主体性文学这种意识形态饱含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主体感受和体验、认识和评价,渗透了主体强烈的思想感情,而且这种感情在文学创作中是不可或缺的,而政治、哲学、法律这些意识形态是不能饱含个人情感的。
8、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
9、诗歌韵律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10、艺术构思指作家在感知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围绕一定的创作目的,将储存在头脑中的审美信息进行艺术处理,对生活中的各种表象进行整合,从而构成新的形象,并安排好情节。
伯克利和约翰逊哲学辩题
伯克利和约翰逊哲学辩题
伯克利和约翰逊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他们在认识论领域有过一场辩论,也被称为伯克利与约翰逊哲学辩题。
伯克利主张认为存在只是被感知的矢量,即"存在就是被知觉"(Esse est percipi)。
他认为外部物体的存在完全依赖于有意识的感知者的观察和知觉,否则物体将不再存在。
他的立场被称为"主观理性论"或"经验主义"。
约翰逊则持不同观点,他反对伯克利的主观理性论。
约翰逊认为存在不仅仅是被感知的,外部世界的存在是独立于我们的知觉的,并且这种存在可以通过感知来被认识到。
他的观点被称为"客观理性论"或"实在论"。
这场辩论涉及到人类对于现实的认识方式和知觉世界的本质。
伯克利和约翰逊的争论触及到了存在和感知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世界是否独立于我们的感知的问题。
这场哲学辩题至今仍有影响力,并且在哲学领域仍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对其进行讨论和批评。
兰色姆的本体论名词解释
兰色姆的本体论名词解释兰色姆(Lambert)是存在论(ontology)领域内的一位哲学家,他对本体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释。
本体论是哲学中研究实体存在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理论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兰色姆对本体论的名词解释,以期能够深入理解其观点和思想。
本体论是对真实存在的研究,涉及到存在的本质、属性以及与其它实体之间的关系。
而在兰色姆的解释中,本体论的核心概念是“存在本体”(ontic),他认为存在本体是一种最基本的实体,是构成一切存在的基础。
存在本体可以是物质的,如物体、事物或者人类;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概念、观念或者思想。
兰色姆进一步将存在本体细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具体存在本体”和“抽象存在本体”。
具体存在本体指的是那些具有明确的实体形态和独特性的事物,它们可以占用空间、具有质量和体积,比如一本书、一个苹果或者一台电脑。
而抽象存在本体则指的是没有具体形态和实体性质的存在,比如数学公式、道德价值观、时间等等。
抽象存在本体没有实体的物质基础,但却在我们的思想和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兰色姆的本体论中,存在本体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他认为实体之间存在的关系是通过“本体关系”(ontic relation)来定义和描述的。
本体关系是指存在于实体之间的某种连接或联系,它使得不同的实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和作用。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血缘关系,这是一种本体关系;两个物体之间存在引力关系,也是一种本体关系。
本体关系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心理上的或者其他形式的关联,它们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认识事物的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兰色姆还研究了存在本体的特性和属性。
他认为存在本体具有多个属性,这些属性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实体的本质和特征。
例如,对于具体存在本体来说,它们具有形状、颜色、大小、产地等属性;而对于抽象存在本体来说,它们则具有逻辑性、普适性和表象性等属性。
这些属性可以帮助我们对存在本体进行分类、比较和理解。
生命何以成为一个哲学概念
How Has "Life" Become a Philosophical Concept?
作者: 姜宇辉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062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2-6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生命论;强相关主义;内在性;欲望-机器;免疫
摘要:生命在当下的时代,已经越来越变成固步自封、束缚创造的惯性模式和价值预设.这尤其在德勒兹式的生命主义那里达到极致.对德勒兹主义进行批判性反思,既要基于技术与生命彼此纠葛的悖谬现实,又要回归其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从"内在生命"到"欲望-机器",观念论和生命论之间看似牢不可破的内在联结却日渐解体,生命亦最终脱离了哲学的掌控,陷入"一切生命皆技术-生命"的困境.梅亚苏的思辨实在论和埃斯波西托的免疫逻辑或许启示出另一种生命论的路向,重新探索对生命说"是"的可能性.。
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指号学术语(18)
自然主义谬误:(英naturalistic fallacy)英国摩尔对用某种存在的事物来定义“善”的伦理学观点的批评。
摩尔的伦理学观点认为“善”是最简单的不可再分割的词,“善”与“善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善”只是一种纯质,对善只能直观,不能借助事物来说明。
自然主义谬误正是在这些方面错误地说明了“善”。
认为这种错误的定义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把善性混同于某种自然物或某种具有善性的东西,这包括进化论伦理学、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各种形式的快乐主义伦理学。
进化论伦理学把快乐的增加与生命的增进同一,进而以快乐为善性下定义。
功利主义伦理学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即人的幸福来为善性下定义。
各种快乐主义则以一种人的欲求快乐来为善性下定义。
这些理论的错误是以“事实”来给“应当”下定义,把善性混同于自然物。
另一种是把善性混同于某种超自然、超感觉的实在性,主要是德国康德的伦理学,即以抽象的道德律或目的王国作为善性的定义,把“应当”的意愿作为超然的实体,实际上是用超自然、超感觉的实在混同于善性。
认为这两种情况都犯了把伦理概念归结为自然属性和过程,或归结为个人状态的错误,都不能说明伦理概念和判断的特殊性质。
非全原理:(英principle of non-allness)美国柯日布斯基用语。
指语言与它所表述的事物不可能完全一致。
认为事件、事物等等具有非常众多或者无限众多的特性,无论你说多少,你始终不能把它们说完全,不可能把全部特征都表述出来。
人们在使用语言表述事物或事件时,总是遗漏或省略了事物或事件的大量特征,不论人们把每个词的定义的边界扩大多远,在其边界外面总有一些没有包括进去的项目。
提出“地图不是版图”,认为不论把地图画得多么详细,始终不能画出版图上的全部事物及其变化。
因此,他及其追随者特别强调“等等”(ETC)这个警告符号的作用,认为它可以提醒人们注意那些被省略掉的特征。
非同一性原理:(英principle of non-identity)美国柯日布斯基用语。
齐泽克本体论
齐泽克本体论
泽克本体论是20世纪初俄国哲学家马克思·托马斯·索洛芬·泽克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其基本主张是:实践除了对客观事物的经济研究,还应当对实践过程的本质有所认识,比
如整体的社会法律形态和具体改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实践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内容关系。
泽克本体论的深刻思想就是:使实践事物不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也就是说,实践事物是同它自身结构相关的,它的一个部分对另一个部分形成了一个客观的关系。
实践不仅
是一种具体实践,而且好比是一种思维实践,它形成了一种反思关系,在实践中发现自然
法则。
泽克还指出,实践过程自身就具有因果链条,社会实践是属于一个整体的,并具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动力。
由此可见,泽克本体论是一种社会发展哲学,它指出,社会实践本质上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动力。
通过理解实践过程的本质,重新审视当下的社会问题,从而推动改变当前的社会现状。
范畴论的书 -回复
范畴论的书-回复
范畴论是一门抽象代数学分支,用于研究各种数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畴论书籍:
1. 《Categories for the Working Mathematician》:作者是美国数学家Saunders Mac Lane,这本书被誉为范畴论的经典之作,适合对范畴论有一定了解的读者阅读。
2. 《Category Theory in Context》:作者是Emily Riehl,这本书适合初学者阅读,内容涵盖了范畴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3. 《Basic Category Theory》:作者是Tom Leinster,这本书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入门教程,适合对范畴论完全不了解的读者阅读。
4. 《Categories and Sheaves》:作者是Kashiwara和Schapira,这本书介绍了范畴论在同调代数和微分几何中的应用,适合具有一定背景知识的读者阅读。
5. 《Sheaves in Geometry and Logic: A First Introduction to Topos Theory》:作者是Mac Lane和Moerdijk,这本书介绍了范畴论在拓扑学和逻辑学中的应用,适合具有一定背景知识的读者阅读。
第三阶段维特根斯坦哲学中对“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第三阶段维特根斯坦哲学中对“确定性”问题的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中对“确定性”问题的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是20世纪初研究语言、思维和认识的一种哲学思潮。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著作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确定性”。
这一研究是在对前两个阶段中思想问题的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展开的,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将详细阐述维特根斯坦哲学中对“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并举出五个例子来证明。
一、确定性概念的起源和定义在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确定性概念起源于他的《哲学研究》一书中的“语境”。
他区分了“语境内”和“语境间”,其中“语境内”指的是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而“语境间”则指不同语言环境之间的区别。
他认为,人们理解语言的能力来源于我们所处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
但不同的语境可能有不同的约束条件,因此同样的语言形式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确定性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尽相同。
具体来说,维特根斯坦将确定性定义为“关联于一定语言情境的反思性解释,对于该情境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具有思维上的限定作用的把握力”。
这就意味着,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对于某种语言形式的使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并且具有一定的确定性。
这种确定性不是来自于逻辑上的必然性,而是来自于语言使用的实践和惯例。
二、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在《哲学研究》一书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观点和论述,探讨了语言、思维、认识等诸多哲学问题。
其中,他对“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尤为深入和重要。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体现他的观点,并发掘问题的本质和含义。
1. 区分语言上、逻辑上的必然性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上的必然性与逻辑上的必然性是不同的。
语言上的必然性是基于语言的惯例和实践,目的是为了使交流更加高效和精确。
而逻辑上的必然性则是基于逻辑规则和原则,是符号、数量、关系等之间的必然联系。
因此,语言上的必然性是一种约束,而逻辑上的必然性则是一种规则。
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及其对语义学的贡献
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及其对语义学的贡献
马克斯·瓦尔塔尔斯基(Max Wertheimer)是一位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他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瓦尔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是他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来解释客观现实的真理,强调了观念的动态发展,以及观念的变化对客观现实的影响。
瓦尔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认为,客观现实的真理是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状态。
它指出,真理是一个动态的、多变的过程,它不断发展,不断变化,这是由于客观现实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和理解。
因此,真理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瓦尔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对语义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它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即真理是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状态,这一观点改变了以往关于真理的理解,使语义学得以发展。
它指出,真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断发展,不断变化,这是由于客观现实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和理解。
因此,语义学不仅要考虑语言表达的真理,也要考虑语言表达的变化,以及客观现实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加缪-本体论
加缪本体论
加缪(Albert Camus)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作家和文学家,他被广泛认为是存在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本体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体论是哲学上关于存在本质和本体的研究。
在加缪的哲学体系中,他强调了人类存在的荒谬性和无意义性。
他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没有固定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中,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无意义的现象。
他在他的著作《局外人》中通过主人公梅尔索的故事展示了这种荒谬和无意义。
加缪的本体论观点还表现在他对死亡的思考上。
他认为死亡是人类生命无可避免的终结,但死亡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或价值。
人们经常试图通过追求意义来逃避死亡的恐惧,但加缪认为这种寻求是徒劳的,因为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的。
尽管加缪的本体论观点强调了人类存在的荒谬和无意义,但他并不认为人们应该放弃希望和追求意义。
相反,他认为人类应该在这个无意义的世界中创造自己的意义。
他提倡人们要积极地面对生活的荒谬和无意义,接受现实,并通过自由和责任的选择来创造自己的意义。
总之,加缪的本体论观点强调了人类存在的荒谬和无意义,他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固定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中。
然而,他同时强调人们应该在这个无意义的世界中自由地选择并创造自己的意义。
这种观点对于人类的生活和人生哲学
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于马克思的“现实主体”范畴
作者: 许景行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哲学研究
页码: 24-31页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现实主体;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主体理论;
主客体关系;重要地位;谓词;基本含义
摘要: <正> 马克思的主体理论有两个维,其一由主客体关系而成,其二由主谓词关系而成。
与此相应,主体(Subjekt)一词也有两种基本含义,即相对于客体(Objekt)的主体和相对于谓词(Pr(?)dikat)的主体(主词)。
前者指人,后者通称“现实主体”。
然而,这后一含义并未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对“现实主体”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本体论性质也注意不够。
我们认为有必要从主谓视角重温马克思的主体理论。
本文在这方面作些尝试,以引起哲学界的关注。
翻译的本体论及其流变
本体论是一种现代哲学,它旨在探索世界的本质,以及实体和精神之间的关系。
它是一种哲学,它探索世界的本质,以及实体和精神之间的关系。
它也通常被称为“实体的哲学”,因为它探索的是实体的本质,而不仅仅是它们的外表特征。
本体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它在20世纪早期才得到广泛的重视。
在20世纪早期,像迪克·马丁·阿特金森(Dik Martin Atkinson),维克多·莱布尼茨(Viktor von Leibniz),阿尔弗雷德·班尼特(Alfred North Whitehead)等哲学家提出了关于本体论的观点。
他们的观点在20世纪中期和晚期发展成了一种流派哲学,涉及到像实体,结构,和时间等概念的探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体论发展出了不同的流派,其中包括实证主义,视觉主义,超实证主义,有限性主义等。
不同的流派认识到,对于我们理解实体的本质,需要包括不同的角度,比如实证主义重视事实与现实,视觉主义重视实体的外观,超实证主义重视实体的内在价值,有限性主义重视实体的本质是有限的。
因此,本体论有一个演化的过程,从最初的概念到现在的不同流派,它们都在探索实体的本质。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梅达格胡同》翻译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梅达格胡同》翻译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翻译研究逐渐摆脱关于翻译转换的静态语言学分类,功能翻译理论在德国开始兴起。
该理论关注语言功能、语言维度、语言重点等方面,以此为基础探索翻译方法、翻译行为及翻译目的。
本文试图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对《梅达格胡同》中译本进行分析。
标签: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梅达格胡同》;中译本納吉布·马哈福兹是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8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梅达格胡同》是其1947年出版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影响极大。
马哈福兹以一条出入口重合的死胡同为载体,将二战结束前胡同居民们凄惨荒诞的生活故事清晰呈现在读者眼前。
1985年,由郅溥浩先生翻译的《梅达格胡同》出版,让更多中国读者能够了解到这部作品。
本文试图从翻译理论的角度来探究《梅达格胡同》中译本,以此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一、从赖斯的文本类型划分来看《梅达格胡同》中译本德国功能派出现于对等理论盛行的20世纪70年代。
功能派翻译理论创始人是凯瑟琳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
赖斯借用布勒(Karl Buhler)关于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表情型文本(expressive text)、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以及视听类(andiomedial)语篇。
《梅达格胡同》表达的是发出信息者的态度,注重审美性与形式,属于表情类文本。
赖斯与弗米尔合著的《转化理论的基本原理》(1984)一书主张,翻译应主要受控于占主导地位的功能,或者受控于原文的“skopos”(希腊语,意为“意图”、“目的”、“功能”)。
赖斯建议“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Reissue,1976:20)。
表情类语篇的译文应该传递原语的审美性和艺术形式。
翻译应该使用“同一”策略,即译者应采用原语作者的观点。
若译者在此类型文本中不顾原文,在翻译过程中融入过多个人情感,或不了解原文涉及的文化与宗教背景,或许会偏离原语作者的本意,译文便会失去原文的意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Outline In this section, we demonstrate our perspective by giving Rickard’s theorem for derived Morita theory of rings, together with an outline of its proof. For reference, we give a statement of the classical Morita theorem together with its proof, and we follow these with some remarks about derived Morita theory for DGAs. The counterexample of [DS07] is given as Example 2.8, and shows that Rickard’s theorem does not generalize to DGAs as stated. We give some hints about where this breakdown occurs, to be described more fully after we have developed the appropriate bicategorical perspective. Note. In the following, we implicitly understand “module” to mean “right-module”, unless it is otherwise qualified. The most frequent instance of this opposite qualification will be that the endomorphism ring of a right-module acts on its left, and vice-versa. Theorem 2.1 (Rickard). Let k be a commutative ring, and let R and S be k -algebras. The derived categories Dk (R) and Dk (S ) are equivalent as triangulated categories if and only if there is an object T of Dk (S ) with the following three properties. (i ) T is (quasi-isomorphic to) a bounded complex of finitely-generated projective S -modules. (ii ) T generates the triangulated category Dk (S ). (iii ) The graded endomorphism algebra Dk (S )[T, T ]∗ is concentrated in degree zero and isomorphic to R as a k -algebra. Theorem 2.2 (Morita). Let R and S be rings. The categories M odR and M odS are equivalent if and only if there is an object P of M odS with the following three properties. (i ) P is a finitely-generated projective S -module. (ii ) P generates the abelian category M odS . (iii ) The endomorphism ring HomS (P, P ) is isomorphic to R. Proof. For the classical theorem of Morita, we make use of the bicategory M of rings and their bimodules. The dual basis lemma gives that condition (i ) is equivalent to the canonical coevaluation map ν : P ⊗S HomS (P, S ) → HomS (P, P ) being an isomorphism. With condition (iii ), this can be phrased in the bicategorical context by saying that (P, HomS (P, S )) form a dual pair over S and R, which means that the functors − ⊗R P and − ⊗S Hom(P, S ) are an adjoint pair. The generating condition, (ii ), is equivalent to the canonical evaluation map ε : HomS (P, S ) ⊗R P → S being an isomorphism, and hence this dual pair is an invertible pair, giving an adjoint equivalence of categories. The converse is also easy to see classically, since an equivalence of categories F : M odR → M odS induces an isomorphism on the morphisms between modules, and therefore a ring isomorphism R∼ → HomS (F R, F R). = HomR (R, R) − Moreover, the other two properties are enjoyed by R and preserved by equivalences, so taking P = F R gives the converse. Remark 2.3. For our future discussion,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is argumen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elementary fact that the abelian group structure on HomR (R, R) is necessarily preserved by F . In fact any left adjoint functor between abelian categories is automatically enriched over abelian groups. This is neither expected nor true of more general enrichments. This point of view on the classical theorem is readily generalized to the proof of Rickard’s theorem.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proof, we separate Rickard’s theorem into a well-known lemma and two propositions. Lemma 2.4. Let E be a DG k -algebra whose homology is concentrated in degree zero. Then E is quasi-isomorphic to its homology, and hence there is a triangulated equivalence Dk (E ) ≃ Dk (H∗ E ). Proof. Let En , n > 0 (E+ )n = Z0 (E ) = ker(d0 ), n = 0 0, n < 0 Then the projection and inclusion define a zig-zag of quasi-isomorphisms → E, H0 (E ) ← − E+ − and base change along these maps gives equivalences of derived categories. Definition 2.5 (formality). DG algebras which are quasi-isomorphic to their homology are called formal.
MORITA THEORY FOR DERIVED CATEG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ES: A BICATEGORICAL PERSPECTIVE
NILES JOHNSON Abstract. We present a bicategorical perspective on derived Morita theory for rings, DG algebras, and spectra. This perspective draws a connection between Morita theory and the bicategorical Yoneda Lemma, yielding a conceptual unification of Morita theory in derived and bicategorical contexts. This is motivated by study of Rickard’s theorem for derived equivalences of rings and of Morita theory for ring spectra, which we present in Sections 2 and 4. Along the way, we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arriers to Morita theory for DG algebras and give a conceptual explanation for the counterexample of Dugger and Ship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