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背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背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背虚词归纳总结

一、之

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

二、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

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

1、结构助词

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

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和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和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6.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2)动词,编次、编排。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2)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

初中文言文常用的20个文言虚词

初中文言文常用的20个文言虚词

初中文言文常用的20个文言虚词

音序排列:

01而,02夫,03盖,04何,05乎,06乃,07其,08且,09然,10若,

11所,12为,13焉,14也,15以,16于,17与,18则,19者,20之。

(有下划线的为课标称篇目)

一、而(ér)

连词

一般用在词、短语中间。有时用在两个分句的后一个分句之前来连接两个分句。前后关系及形式为:

1.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才”,或不译。如:

(1)温故而知新。(《论语》)

温习已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2.表并列,可译为“并且”“而且”,或不译。如:

(1)中峨冠而多鬓者为东坡。(《核舟记》)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同他辩论问题,言语温和,脸色平和。

3.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等。如: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4.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如: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搬开土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

5.表因果,可译为“因为”。如: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一则》)

天空的深蓝色,是天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太远没有看到天的尽头呢?

6.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等。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想法,那只要按我的指挥行事就行了。

二、夫(fú)

部编版中考文言文重点虚词

部编版中考文言文重点虚词

部编版中考文言文重点虚词

以下是部编版中考文言文重点虚词,仅供参考:

1. 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结果。常用于名词后面,表示所属关系;也可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的结果或效果。

2. 乎:表示疑问、迟疑或反问的语气。常用于动词、形容词、副词后面,表示询问或强调。

3. 者:表示人或物的身份、特征、属性等。常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某种角色或身份。

4. 以:表示手段、方式或条件。常用于动词、形容词、副词前面,表示达到某种目的或条件。

5. 不:表示否定、禁止或阻止。常用于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否定或拒绝的意思。

6. 于:表示地点、时间、范围等。常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具体的位置或时间。

7. 为:表示目的、理由或意愿。常用于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的目的或原因。

8. 也:表示转折、假设或强调。常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转折或加强语气。

9. 皆:表示全部或共同。常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所有的意思。

10. 乃:表示转折、肯定或强调。常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转折或加强语气。

11. 若:表示条件、假设或比较。常用于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条件或比较的意思。

12. 自:表示主观、自发或原因。常用于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自己的意愿或原因。

13. 而:表示转折、并列或递进。常用于句中,表示两个相对的概念或者递进的意思。

14. 以:表示目的、方式或条件。常用于动词、形容词、副词前面,表示达到某种目的或条件。

15. 何:表示疑问、迟疑或反问的语气。常用于动词、形容词、副词前面,表示询问或强调。

16. 若:表示条件、假设或比较。常用于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条件或比较的意思。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

虚词是一类功能词,它们在句子中主要用来表示语气、衔接上下文、调节句子成分等。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虚词用法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对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

词用法进行总结归纳。

一、表示语气的虚词

1. "乎":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常用于句末。

如:何妨哉之文乎?

2. "焉":"何也",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

如:何必书焉?

二、表示衔接上下文的虚词

1. "乃":连接动作的结果或原因,常用作连词。

如:故其人乃衣过士者也。

2. "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

如:其性务而莫知其功。

三、表示调节句子成分的虚词

1. "之":与名词连用表示所属、关系或目的。

如:不忍之耳。

2. "者":与动词或代词连用表示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如:具麦者,为具酒之人,具人之以酒。

四、表示状语的虚词

1. "乃":"即"。表示时间、地点或转折、顺承关系。

如:小小叔乃食。

以上就是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大全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大全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

(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其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中考文言文虚词总汇最新整理

中考文言文虚词总汇最新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一、复习“之”

(一)代词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

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

2、“我”、“我们”。

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3.“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二)助词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3.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狼》)

(三)动词。译为:“去”、“往”、“到……去”。如:至之市。《郑人买履》

二、复习“其”

1、代词。

①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可译为“他”“他的”“她的”“它的”

a.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b. 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观潮》)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

在中考中,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是考查的重点之一。虚词在文言文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正确理解和使用虚词是正确理解句子意义的基础。下面将对中考常考的文言文虚词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助词

文言文中的助词包括了“之、乎、耳、也、矣、矣、乃、欤、哉、兮”等。这些助词可以用来调整句子的语气、修饰词语的范围和关系,起到连接句子、缓和语气的作用。

例如: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中的“之”起到连接两个词语的作用,意为“的”。

“吾道一以贯之。”中的“之”起到修饰词语的作用,意为“一直”。

二、连词

文言文中的连词包括了“而、乃、于、则、则、故、则、然、何等、兮”等。连词起到连接句子、词语的作用,使句子结构紧凑,逻辑清晰。

例如:

“吾乃欲报而已矣。”中的“乃”起到递进关系的作用,表示后面的内容是前面内容的结果。

“曰乃欲之何也。”中的“乃”起到转折关系的作用,表示后面的内容与前面的内容存在差异。

例如:

“愿闻其详矣。”中的“矣”起到表示陈述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

“不玷污其身矣。”中的“矣”起到表示断定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啦”。

例如:

“人生在世哪,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哪”起到增强语气的作用,表示强调。

“哉无荐也!”中的“哉”起到表示赞叹的作用,表示惊叹。

文言文中的虚词包括助词、连词、副词和叹词。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连接句子、修饰词语、限定语气、增强语气、表达情感等作用。在中考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虚词是理解句子意义的关键,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中考文言文常见虚词意义及用法梳理(12个)

中考文言文常见虚词意义及用法梳理(12个)

附1:常见虚词意义及用法梳理(12个)

编者按:杭州近10年共考查虚词6次,近4年未考查。虚词对文言文的句子翻译和文章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编者将文言文中常见的12个虚词(以、于、为、而、乃、且、因、则、之、其、者、虽)做了如下梳理:

1. 以(10年6考:2010~2015连续考查)

2. 于(10年6考:2010~2015连续考查)

3. 为(10年4考:2015、2014、2011、2010)

4. 而(10年3考:2014、2012、2011)

5. 乃(2015年考)

6. 且(2013年考)

7. 因(2013年考)

8. 则(2012年考)

9. 之(2010年考)

10. 其

11. 者

12. 虽

中考文言文虚词18个用法归纳一篇全掌握

中考文言文虚词18个用法归纳一篇全掌握

中考文言文虚词18个用法归纳一篇全掌握

在文言文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固定单一的意思,往往在不同的语境有着不同的意思,这也就造成了识记的困难。因此本文总结了常见的18个虚词,并给出了相应例句。可当做文言文虚词的背诵,亦可作为查阅之用。

1.连词:

(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简表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简表
已而夕阳在山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既而儿醒,大呼
俄而百千人大呼
醉翁亭记
送东阳马生序
孔孟论学
核舟记
黄生借书说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送东阳马生序
醉翁亭记
孔孟论学
湖心亭看雪
口技(林嗣环)
口技(林嗣环)
4

①介词。因为
②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相当于“而”
③介词。用
④介词。把,拿
⑤介词。凭借、按照
初三文言文常用虚词简表
序号
例词
词义
例句
出处
1

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我”,也指代复数
②代词。可译为“这、那、这些、那些”
③助词。相当于“的”
④助词。起某些特殊的语法功能,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动词,到、往)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呼尔而与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④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或译为“地”
⑤连词。表示因果或目的、结果
⑥特殊用法:
“已而”,不久,一会儿
“而已”,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相当于“罢了”
“既而、俄而”,作时间副词的词尾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言和而色夷
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常用文言虚词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 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 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 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 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谢谢观赏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 猎》) 2. 动词 (1)回合,聚会。 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 (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送东阳马生序》)
常用文言虚词
(二十四)或 1. 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
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 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 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常用文言虚词
(十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

中考文言文虚词整理(7个)

中考文言文虚词整理(7个)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中考重点文言文虚词(之、以、于、而、其)

中考重点文言文虚词(之、以、于、而、其)


夫家,是地方性名词。
重点虚词

《爱莲说》中“之”字用法典型,共出现了8处,写出各句对应的用法(意义):

1. 水陆草木之花
1. 结构助词,的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3. 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 子独立性,不译
之君子者也
3. 结构助词,的
而 4. 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

解析:用在动词“鸣”后。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解析:用在时间副词“久”后。

⑥代指人、事、物,指人时
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多为第三人称,他(们),
其 她(们),它(们)。
解析:用在动词“与”后,作宾语。
重点虚词
之 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及解析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解析:这里指代上文写到的桃花源的美景。
例句及解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⑤表示结果,可译为“以 (《出师表》)
致”“因而”。

解析:“塞忠谏之路”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的结果,“以”在这里译为“以致”。
⑥可译为“认为”“觉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得”;组成词语“以为”, 解析:句意为“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在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二、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

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三、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