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专科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专科检查方法介绍
4、俯卧位检查(按从下肢到腰的顺序)
俯卧位检查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 (1)下肢的检查(股神经牵拉试验;屈膝试验,又叫跟臀
试验,两者均为观察股神经是否受损,股神经由腰2、3、 4神经根汇集而成,阳性提示:L1/2 、L2/3、 L3/4) (2)腰部检查(验证的过程,举例说明)
2、腰部压痛点的检查手感很重要,手感要靠临床经 验的积累,尤其是在判断压痛是否存在及是否有 骨质破坏时。
注意事项及说明
3、如果事先诊断为腰突症,而上述专科检查所得出 的体征与腰突症不一致时则应对当前诊断(腰突 症)高度怀疑。
4、按上述专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查方法,在临床上也有可能出现与 腰突症无法解释的体征,但除腰突症外再无其它 合理的、或比腰突症更好的临床诊断,此时仍可 诊断为腰突症(本人在临床上也偶尔碰到,其原 因可能是:以前人们尚未认识到椎间盘源性下腰 痛性这一疾病的存在,因而将之认同为腰突症)。
根据前面检查结果,估计压痛点位置,然后在其上下 左右对比检查,注意手感与按压的用力方向;本检查方法 的依据何在?注意对棘突或横突的触诊与叩诊(意义)
注意事项及说明
1、初学阶段,可先不看拍片结果,将自己判断结果 与拍片结果互参,考考自己的判断能力,反复几 次后可逐渐增强信心并熟练掌握本检查方法。自 己的判断与拍片结果不相符时如何向病人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写写帮整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写写帮整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由于腰部是人体活动的枢纽,承受了很大的挤压和扭转应力,故腰部的椎间盘最易发生变性破裂,在轻微的腰扭伤或感受风寒湿外邪等外因的作用下,发生椎间盘突出,约有一半的病人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约有1/3的病人为腰背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其他有少部分病人则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背痛。先有腰背痛的患者,疼痛时间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部位多在下腰背和腰骶部。这类疼痛的感觉部位较深,表现为起病缓慢,且定位不准确的腰背部局限或广泛的钝痛,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有腿痛的症状。其疼痛的部位与性质,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这一类患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多数病人疼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趾,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疼痛的范围与神经根接触突出的椎间盘多少有关。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导致下肢疼痛加重。病人在早期可有下肢疼痛过敏,病程较久或神经根受压较重者,有下肢麻木或感觉迟钝。对于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体征包括腰部肌肉痉挛、保护性的腰椎侧弯、腰椎活动受限(以前屈为主)、椎旁压痛、直腿抬高受限等。另外,上腰椎间盘突出发病较少,发病多以腰部疼痛和大腿疼痛明显。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患者突然出现会阴部剧烈疼痛,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或下肢活动无力突然加重,即为马尾神经综合症,应立即就诊,急症手术,但术后
腰椎间盘突出症体格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体格检查
CT、磁共振、临床症状检查等都是腰椎椎间盘突出常见的检查方法,除了这些检查方法以外,医生对患者的体格检查也是诊断腰椎椎间盘突的有效方法,那么腰椎间盘突出体格检查是怎样的?下面由专家为大家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体格检查。
专家介绍,以下现象异常往往有助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1、腰椎的弯曲度改变:正常人的腰部会有一个轻度向前弓,而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椎生理弧度减小,甚至消失或者反弓。除了在侧位腰椎上出现的曲度改变外,腰椎也可以向两侧(或左或右)弯曲。
2、腰部的活动范围减小:在急性期患者腰部的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发病时间较长的患者腰椎活动哥阳不县徂雨。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腰椎受限主要以腰椎前屈、旋转和侧方活动减小为表现。有的患者在病情严重时,腰部动弹不得,有时甚至用双手叉腰,连弯腰穿鞋、拾物都非常困难。
3、腰部的压痛和叩击痛:腰部压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定位意义。通常情况下,压痛会出现在病变的椎间隙、椎旁(相当于棘突旁约2厘米处),除此之外,在臀部的坐骨神经出口处也可能会有明显的压痛。合并有腰肌劳损的患者,在两侧腰肌处有广泛的压痛。腰部的叩击痛主要在下腰部(用拳头用力叩击,主要使腰部深层产生振动,从而出现疼痛)。
4、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如果抬腿的高度小于健侧或者出现疼痛,这就视为阳性,一般来说,抬腿在15-65度时就可出现疼痛,而且抬腿的高度越高疼痛越强烈。
5、直腿抬高加强试验:患者在接受直腿抬高试验检查已经出现疼痛之后,再适当的降低抬腿的高度时患者不觉得疼痛,然后突然将患足向背侧屈曲以加重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如果出现疼痛或者放射痛者就为阳性。
完整版椎间盘突出定位诊断
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
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过程是一个将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所获得的全部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全面综合分析之后,得出诊断结论的过程.因此,详细地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主观症状,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合理地选择运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认识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过程和最后确定诊断是缺一不可的.
⑴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⑴颈椎间盘突出症
①在颈部酸胀不适等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有与外伤有关的突然发病,症状较重的持续神经刺激症状.
②有颈髓或颈脊神经根压迫引起的上肢无力、疼痛、麻木、肌萎缩等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的临床体征。
③颈肩部压痛明显。
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异性试验阳性,如颈椎挤压试验和颈脊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等。但在髓核组织脱出游离时,颈椎挤压试验可为阴性或弱阳性。
⑤有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的CT、MRI、脊髓造影等影像学异常表现
⑵腰椎间盘突出症
①急性或慢性反复发作的腰腿痛,腿痛明显重于腰痛。疼痛部位沿神经支配区域向远侧乃至趾端放射.
②下肢皮肤感觉退减、麻木症状与神经支配区域相符合。
③下肢运动无力和(或)肌肉萎缩。
④受压迫神经报所支配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高位突出压迫脊髓者表现为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⑤突出平面棘突旁和神经走行区域有明显压痛。
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异性试验阳性,如直腿抬高试验,踇耻背伸、跖屈试验等。
⑦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阳性征象,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
以上所述可归纳为两条:一条是有典型的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第二条是CT 扫描或脊髓造影、磁共振成像有明确的椎间盘突出征象,并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腰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与治疗
腰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与治疗
《针刀医学临床问题解析》
1.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1、腰背疼痛: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腰背疼痛,既有先腰痛后腿痛者,也有先腿痛而后腰痛者。患者疼痛范围较大,主要在下腰部和腰骶部。疼痛较深在,定位不准确,间歇性反复发作。多因转身或弯腰等动作而诱发,休息后好转。严重者,卧床不起。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时,使疼痛加重,腰部活动受限,后伸受限明显。
2.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放射性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大部分发生在腰背痛后,也可与腰背痛症同时出现,少数患者先出现腿痛,,表现为钝痛,逐渐出现,慢慢发展。疼痛也可呈放射性,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至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足背、足趾,影响站立和行走。患者行走时喜身体前倾,卧床时喜侧卧,呈弯腰屈膝状。既有持续性疼痛,又有突发性加重(如某种体姿、咳嗽、蹲位大便时)。腿痛重于腰痛是此病的特点。有些患者双侧下肢疼痛,有些患者双下肢交替疼痛,走路多时疼痛可加重。
3.麻木和发凉:病程久者,常有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足掌的麻木和发凉,少数患者有鞍区麻痹。
4.下肢肌肉无力或瘫痪,腰4-5椎间盘突出使腰5神经麻痹可出现胫前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伸拇长肌麻痹,多出现小腿三头肌无力等症状。
巨大椎间盘突出至椎管,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双下肢放射痛、会阴区麻木、大小便无力、女性有假性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
2.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综合临床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依据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椎间盘源性痛(discogenic pain) 椎间盘源性痛
因椎间盘退变导致下腰痛,根据其发生机制大体可分为椎间盘源性 椎间盘源性 脊髓或神经根源性( (discogenic etiology)和脊髓或神经根源性(myogenic or ) 脊髓或神经根源性 neurogenic etiology)两类,区分点在于疼痛局限在腰部还是涉及到下 ) 肢放射痛,后者表示神经根受损,多为椎间盘突出、脱出所致。 椎间盘源性痛是指纤维环退变形成内裂症,但表层没有破裂,没有神经 根受损体征,以腰骶部疼痛为主。诊断取决于MRI示椎间盘有退变表现, T2加权像显示椎间盘后方有高信号区,提示纤维环后方有裂隙,因裂隙 处含有椎间盘的液体及局部炎症反应,静脉注入碘造影剂可见相应部位 信号增强。椎间盘造影可诱发相应的疼痛,并可见椎间盘裂隙延伸到了 纤维环的外1/3层,通常是与髓核相连的边缘性撕裂。同时,其他相邻的 椎间盘无退变,造影无类似疼痛,方可诊断为椎间盘源性痛。 确诊椎间盘源性痛后主要应用非手术疗法,近年多采用微创介入椎间盘 内热疗法,如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射频椎间盘内电热凝 术(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IDET)或椎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annuloplasty, IDETA)等。IDETA的穿刺 导管可环形弯曲,沿纤维环组织到达后部纤维环破裂处,并逐渐加温, 使胶原纤维收缩、变性、聚合,并破坏局部神经末梢。此法近来发展迅 速,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域定位及意义
以上分类分型都是在平面上进行
22
立体结构
23
24
腰椎间盘突出物在椎管内是三维空间分布,影像区域定 位能在三维空间上较好的描述突出物的特征。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MRI技术的发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不再仅仅局限于水平方向, 其矢状位成像技术也逐渐成熟。
25
Y轴——冠状轴(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平行于地面,与矢 状面互相垂直的轴.
42
冠状位
43
冠状位:
正中区(1区):中心椎管区 旁正中区(2区):关节下区(侧隐窝) 外侧区(3区):椎弓孔区(椎弓根区) 极外侧区(4区):椎间孔外侧区(极外侧区)
44
45
46
Fardon D F. Nomencl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lumbar disc pathology.[J]. Spine, 2001, 26(5):461462.
52
a域
b域
c域
d域
其它水平位分区方式
55
56
Bonneville J F. La topografia simbolica delle ernie discali lombari[J]. 1992, 5(4):427-431.
57
the system of Glenn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与体征: 3)反射: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常有跟腱反 射减弱或消失,腰3/4椎间盘突出者可出现 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腰4/5椎间盘突出者常 有胫后肌腱反射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体格检查
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与体征: 4)括约肌及性功能障碍: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或 纤维环完全破裂大块髓核碎片脱入椎管进入后纵 韧带下或硬膜外间隙者,或髓核破入硬膜囊者, 可出现广泛的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损害症状和体征。 小腿和足部肌肉广泛萎缩、无力,甚至完全瘫痪。 感觉减退或消失区广泛,常包括患侧臀部、大腿 外侧、小腿和足部,鞍区感觉减退或消失。跟腱 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二便功能障碍。男性患者 可发生阳痿等性功能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 1)下肢痛沿神经根分布区域放射,故又称根性放射痛 2)疼痛与腹压有关 3)疼痛与活动、体位有明显关系 跛行 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 棘突间旁侧压痛与放射痛 神经功能损害 1)运动 2)感觉 3)反射 4)括约肌及性功能障碍
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性)诊疗常规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对于突出较大,症状较明显,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可考虑手术治疗。【诊断标准】
1、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
2、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纯、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纳入标准】
单纯、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排除标准】
1、复杂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者。
2、术区有明显感染灶者。
3、合并有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者。
4、合并有其他内科疾病者。
【治疗常规】
1、手术
(1)手术方式:髓核摘除术。
(2)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
(3)药物:术中预防应用抗生素(I类)以及麻醉用药。
2、术后处理
(1)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I类)及活血化淤、脱水药物。
(2)术后应用骨伤治疗仪。
(3)视伤口情况换药5次(包括拔引流管),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术后14天拆线。
(4)复查X线片,复查血常规,使用腰围。
(5)医生指导下功能锻炼(直腿抬高及腰背肌功能锻炼)。
【出院标准】
1、伤口甲级愈合。
2、体温正常。
3、血常规正常。
4、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17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5% 。
3、切口感染率<1%。
河南省按病种付费治疗临床路径指南
适用对象:腰椎间盘脱出拟行:单纯或单节段腰椎间盘
脱出髓核摘除术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预期住院天数:17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预期术前住院天数:2天/实际术前住院天数: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突发腰腿痛,不能直腰和活动(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诊断要点]
1.腰痛:突出以前,常有一段时间的腰痛,常伴有臀部感应痛。
2.腰腿痛:常在一次弯腰动作中如刷牙漱口或从地上捡起东西时,突发剧烈腰痛,不能挺腰和活动,并伴坐骨神经痛。
3.麻木及感觉异常。
4.脊柱姿势改变:约90%以上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极少数有左右交替性侧弯。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甚至腰椎后突。脊柱姿势改变的原因是脊柱在这些姿势下神经所受的压力减
小,相应的病人自觉疼痛最轻。如试图强制改变其侧弯姿势均可使腿痛加重。
5.脊柱功能:约90%以上的病人腰部活动受到限制。慢性期和复发时,前屈和向患侧弯曲受限较多。
6.压痛叩痛伴放射痛是定位诊断方法之一。
(1)压痛:让病人腰稍后伸或俯卧床上以减缓腰背肌痉挛,用拇指用力在两棘突问隙距中线1.5厘米处深压,椎间盘突出部位常有一明显压痛点,并有显著放射痛。压迫坐骨神经干路径,也可有放射性神经痛。急性期腰部压痛区较广泛,应反复寻找最显著的压痛点及放射痛的部位,以确定椎间盘突出部位。
(2)叩痛:若压痛不明显时,可让病人弯腰,握拳轻叩突出间隙的椎旁软组织,可引起或加重坐骨神经痛,称椎旁叩击征阳性,同样有定位意义,只是不如压痛准确。
5分钟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检查法
5分钟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检查法
x
临床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临床检查,特别是特定的疾病使用特定的检查方法,能迅速有效地,准确地诊断疾病。如果加之问诊详细疾病诊断正确率可在95%以上,即可避免去进行cT扫描或X光检查。
下面就介绍简单而易行又准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检查方法。
要声明的一点是,这些简单的检查方法是西医在上百年临床中摸索总结形成的,西医界公认的特定检查方法。可惜,现在医生们在上述易忽视的原因下全忘了,忘了他们的老祖宗传下的法宝,将之弃置于高搁之上,这也是医学上的可悲!人之可悲!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4/5、腰5骶1)临床诊断检查:
一)必须符合是一侧或二侧腰腿痛,或麻,或酸痛,或麻痛,或触电样感;也有可能腰不痛,无代偿性侧弯,或以腿痛明显的患者。
二)拇趾背伸试验:
患者平卧在床,双腿自然放松伸直,医者站立在脚端同时双手拇指按放在患者的双拇趾面上,嘱患者双拇趾作用力上翘的作,医者双指同时作用力下压的动作。
结果:
患者双拇趾上翘(背伸)有力:如一侧腰腿痛,可能是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如双侧腰腿痛,有可能是腰5骶1椎间盘向后(中央
型)突出,那侧痛甚,则偏向那侧。
患者双拇趾,或一侧拇趾上翘(背伸)无力:可诊断为腰4/5椎间盘突出症。如双侧无力背伸,可诊断为腰4/5椎间盘向后(中央型)突出,那一侧痛甚,则偏向那一侧,例,腰4/5椎间盘向后突出(中央型)偏左。
这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部位定位及形态的重要体征。
三)直腿抬高试验:
西医也叫拉赛格氏(Iaslgne)试验。
继上一检查,体位不变。将患者患肢从足跟部轻轻托起,慢慢向上抬,当患者感觉腿部,或臀部,或腰部疼痛增加时,医者估下患腿与床面形成的角度。
如何判断腰突?教你如何看CT片(腰椎间盘突出)!
如何判断腰突?教你如何看CT片(腰椎间盘突出)!
导读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
不要着急~现在由来自腰椎间盘突出论坛的william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跟着william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 (^o^)-
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
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
·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
·髓核-
·后纵韧带-
·后纤维环-
·小关节-
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
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 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临床观察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软骨质突出到椎管内,压迫或刺激脊髓或神经根而引起症状。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工具,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在16排CT下的临床观察内容。
1. 椎间盘突出的定位:通过16排CT扫描,可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和程度。椎间盘突出可分为中央型、侧方型和滑脱型等不同类型,CT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受累椎间盘的突出形态,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
2. 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和形态:CT图像可以准确测量突出部分的大小和形态。通过测量突出部分的横径、纵径和高度,可以评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还可以观察突出部分的形态,如圆形、半圆形或条状等,并结合其他临床症状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根压迫。
3. 神经根的受压情况:CT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神经根被突出椎间盘压迫的情况。在CT 图像上观察神经根的走向和突出部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神经根是否受到压迫和影响。还可通过观察神经根的形态和密度变化,来评估神经根受损的程度。
4. 相邻椎间盘和脊椎的变化:CT图像还可以显示相邻椎间盘和脊椎的变化情况。椎间盘突出可能导致相邻椎间盘退行性变、骨赘形成和骨质增生等,这些变化也可以通过CT 图像进行观察和评估。还可以观察脊椎的弯曲情况和椎体的骨质疏松程度,以了解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
中国疼痛找桑迪
腰椎间盘突出定位诊断的知识,在临床上我们不仅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突出的节段,而且还要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特点验证其突出的节段,这就是所谓的定位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发生于腰椎的不同节段,而不同节段由于脊神经根分布的不同,因此突出的髓核一般刺激或压迫相应节段的脊神经根而产生不同的症状、体征。
例如,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腰4~5或腰5~骶1椎间隙,压迫的是腰5或骶1神经根,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症状。少数发生于腰3~4椎问隙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则压迫腰4神经根,出现股神经痛症状。
因此,在临床上我们不仅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突出的节段,而且还要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特点验证其突出的节段,这就是所谓的定位诊断。也就是说,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一定的临床表现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反过来推断其发生的部位。
不同节段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如下:
(1)腰3~4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腰4或腰5神经根。
②疼痛部位。腰背部、骶髂部、大腿外侧及小腿前侧。
③压痛点。腰3、腰4棘间及棘旁。
④麻木部位。小腿前内侧及膝关节前部。
⑤肌力改变。伸膝无力。
⑥萎缩肌肉。股四头肌。
⑦反射改变。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2)腰4~5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腰5神经根。
②疼痛部位。骶髂部、大腿及小腿外侧。
③压痛点一腰4、腰5棘旁。
④麻木部位。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
⑤肌力改变。拇趾背伸肌无力。
⑥萎缩肌肉。小腿前外侧肌群。
⑦反射改变。无。
(3)腰5~骶I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骶1神经根。
②疼痛部位。骶髂部、大腿、小腿及足跟外侧。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娄氏骨病专家娄峰(娄氏骨病疗法的第六代传人)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如下:
一.西医诊断标准
1.腰痛和或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2.受累棘突间旁侧明显压痛,常伴患仙下肢放射痛
3.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
4.患侧下肢存在感觉障碍,股息力交友不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5.腰段脊柱侧弯,腰椎活动受限
6.X线正侧位片提示腰椎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变窄等。
7.CT,MRT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定位,分型依断
根据不同部位椎间盘突出症特有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分为L3 .4突出,L4.5突出,L5S1突出,中央型,左后侧型,右后侧,双后侧型等。
二.中医辨证标准
1.风寒型
腰腿冷痛重着,遇寒重得温轻,虽静卧亦不稍轻或反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湿热型
腰腿沉重困痛,痛有热感,遇热或汗腺湿加重,而活动后或或减轻,舍红,苔黄腻,脉脉濡数。
3.瘀血型
1/ 2
腰腿痛如锥刺,痛处拒按,固定不移,验证以转侧,多有外伤史,舌淡紫或有瘀斑,脉沉涩。
4.肾虚型
腰腿酸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侧减轻,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苍白,手足温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口燥咽干,面色汗腺红,手足心热,舌红,脉弦细数。
2/ 2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痹病)中医临床路径[1].doc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临床路径
腰椎间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坏破裂症主要是指腰椎间盘,龙其腰椎3/4、腰4/5、腰5 1椎间盘的纤维破裂和平共处织组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股神经痛发生较少。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可以是椎间盘突出的原则,也可是以椎间盘突出的结果,属中医“痹证”、“腰腿痛”范畴。
(一)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腰痹病(ZY/T001.9-940
西医诊断:椎间盘突出症(TCD-10编码:M51.20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版)从以下三方面作为诊断论据。
一、病史和症状
(一)多系中年人,常有腰部外伤史。且有弯腰拾物、身体旋转后出现腰痛史。
(二)病人初为腰痛,继则向患侧臀部、大腿、小腿、足跟部放射。
(三)弯腰、咳嗽,喷嚏等皆可引起放射痛,卧床休息可减轻。
(四)以上症状可因轻微扭伤或活动后复发。
二、体征
(一)腰椎出现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
(二)腰部活动受限。
(三)压痛点常在骸核突出部位,如腰椎4/5或腰5/骶1间隙及其患侧椎旁,常向下肢放射,沿坐骨神经走行区域亦有压痛。
(四)小腿外侧、足背外侧常有麻木区,可伴有拇趾背伸肌力减弱。
(五)膝及跟腱反射可正常或减弱。
(六)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阳性,压迫症状越重,抬起角度越小。
(七)小腿及足部肌肉轻度萎缩。
三、放射线检查
平片排除其他骨病,有无腰椎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变窄或不等宽、椎体上下缘增生等。侧位观前窄后宽者更有诊断意义。对诊断有困难者,可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腰3~4椎间盘突出ﻫ①受累神经。腰4或腰5神经根。②疼痛部位。腰背部、骶
髂部、大腿外侧及小腿前侧。
③压痛点。腰3、腰4棘间及棘旁。④麻木部位。小腿前内侧及膝关节前部。
⑤肌力改变。伸膝无力。⑥萎缩肌肉。股四头肌。
⑦反射改变。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2)腰4~5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腰5神经根。
②疼痛部位。骶髂部、大腿及小腿外侧。③压痛点一腰4、腰5棘旁。④麻木部
位。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和足底。ﻫ⑤肌力改变。拇趾背伸肌无力。ﻫ⑥萎缩肌肉。小腿前外侧肌群。⑦反射改变。无。
(3)腰5~骶I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骶1神经根。ﻫ②疼痛部位。骶髂部、大腿、小腿及足跟外侧。③
压痛点。腰5骶1棘旁。
④麻木部位。小腿后外侧及包括外侧三足趾的足背。
⑤肌力改变。拇趾及足跖屈无力。
⑥萎缩肌肉。小腿后肌群。⑦反射改变。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4)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腰4~5、腰5~骶1的马尾神经。
②疼痛部位。腰背部、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③压痛点。腰5骶1中心
④麻木部位。马鞍区、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阴部。ﻫ⑤肌力改变。膀
胱及肛门括约肌无力或麻痹,大小便功能障碍。ﻫ⑥萎缩肌肉。不确定。⑦反射改变。跟腱、肛门反射消失。
【要点提示】ﻫ在临床实践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是十分有意义的。例如,若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提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节段椎间盘突出,那么,如何判断患者所发生的问题缘于哪一个突出的髓核,或哪一个突出的髓核所导致的问题更为严重。此时,定位诊断就可较好地判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