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疾病现代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险的血管疾病,它发生在主动脉内层和中层之间的裂口处,导致血液在主动脉内层和中层之间流动。

这种疾病会导致主动脉壁的继续削弱并可能最终导致主动脉瘤或主动脉破裂,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具有很高的手术风险和复杂度,因此需要精密的治疗方案和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本文将就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传统手术治疗传统的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修复,通常是开胸手术或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这些手术治疗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修复主动脉内层的撕裂,并加固主动脉的壁强度,防止夹层扩张和主动脉破裂。

这种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比如手术创伤大、术后康复周期长、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因此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可能不太合适。

二、介入治疗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了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重要手段。

介入治疗包括主动脉内膜修复技术和内膜覆盖技术。

主动脉内膜修复技术是通过导丝和支架等器械将假腔闭塞,使主动脉内层得到修复。

内膜覆盖技术则是通过植入覆膜支架或填塞物等器械,覆盖在主动脉内膜上,形成假腔的隔离,从而防止夹层继续扩张和演变。

这些介入治疗方法相比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生物技术治疗生物技术治疗是近年来主动脉夹层治疗研究的新方向之一,包括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和生物材料修复等技术。

干细胞治疗是通过植入干细胞或使用干细胞修复主动脉夹层损伤部位,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基因治疗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植入特定基因来调控和修复受损的细胞和组织。

生物材料修复是利用生物相容材料和生物支架等技术,促进主动脉夹层的再生和修复。

这些生物技术治疗方法在实验室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主动脉缩窄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主动脉缩窄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临床 儿科 杂志 第 3 O卷第 7期 2 1 0 2年 7月 . 2 ,c
darV 1 0 No7J Z2 1 i o. . u .0 2 t 3

69 ・ 3
d i1. 6 /.s. 0 — 6 62 1.7 2 o:03 9 js 1 0 3 0 . 2 . 4 9 in 0 0 00
主动 脉 缩 窄 (ortt no ot,C A) 一 种 常 见 的先 caca o f r i a a o 是 天 性 疾 病 ,指 先 天 性 胸 主 动 脉局 限性 狭 窄 ,病 变 部位 管腔 变 小 甚 至 闭 塞 ,血 流 受 阻 ,缩 窄 远 近 端 形 成侧 支循 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 明显 特 征 。C A 在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中 占 6 ~8 ,病 变 的 部 位 绝 o % %
e dt—n n s m s ,E E 、 锁 骨 下 动 脉 垂 片 成 形 术 n — e d a at o i o o s E A)
Ab ta t sr c : Cortt n o h ot ( A)i o acai fte a r o a Co sa c mmo o g ntld fc, c n tuig a o t6 t % o l n c n e i ee t o si t b u % o 8 a t n fal
大 多 数 在 主 动 脉 峡 部 (5 以 上 ) 9% ,邻 近 动 脉 导 管 或 动 脉 韧 带 区 , 常 伴 有 动 脉 导 管 未 闭 ( D ,可 合 并 室 间 隔 缺 损 、 P A)
1 外 科 治 疗
常用 的 C A手 术修 复方 法有 :广 泛端 端 吻合 术 (xedd o etne
c n e i l h a t d s a e to e c u s wi t e ad o a c l r d s a e .T e t n s o o i cu e s r ey, i t r o g n t e r ie s .I f n o c r t oh r c r iv s u a ie s s r a me t f C A n l d u g r a t h n e- v n in lt a me t n y r p r a h, a n ih s n mp a tt n a d h b d a p o c sb c mi g a n w te d e t a e t n dh b d a po c o r a i mo gwh c t ti ln a i n y r p ra h i e o n e r n . e o i Ho e e h a in — p cfct e a e t tae y b s d o h a in o d t n s o l e u e . w v rt e p t t e i h r p u i sr tg a e n t ep t t c n i o h u d b s d e s i c e s i

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展望

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展望

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展望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罕见但极为危险的疾病,近年来在中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本文将围绕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内膜与外膜之间形成血肿,导致血管壁分层。

主动脉夹层可引起剧烈疼痛、休克、器官缺血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包括胸片、超声心动图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目前,中国医疗机构普遍采用多排螺旋CT(MSCT)进行诊断,其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是,由于MSCT设备昂贵、技术要求高,部分地区医疗机构仍难以普及。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控制疼痛、降低血压和心率等手段减轻症状,但难以根治疾病。

介入治疗主要采用覆膜支架修复血管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外科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腔内修复术,虽然疗效确切,但手术风险较高。

目前,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药物治疗方面,国内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严格选用镇痛、降压、抗凝等药物,有效控制了患者症状。

介入治疗方面,国内医疗机构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疗效。

外科手术治疗方面,国内部分大型医院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手术技术和经验,并成功完成了数千例手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将迎来更多创新机遇。

新型影像学技术的研发将为诊断提供更多选择,如高分辨率MRI和功能成像技术等,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

新型治疗手段的探索也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如药物涂层球囊、可降解支架等新型介入治疗技术,以及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外科手术方法。

未来,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将更加注重规范化治疗。

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加大对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的培训和评估力度,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医疗机构之间将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诊疗技术的普及和优化。

为了提高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整体水平,学术交流将变得更加活跃。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本文将就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主动脉壁的内膜破裂,使得血液在主动脉内膜与外膜之间形成夹层,导致主动脉壁的破裂和扩张。

主动脉夹层通常是一种急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

准确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近年来,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

高分辨率CT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主动脉夹层影像信息。

这些先进的影像学技术为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有助于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面,外科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许多患者可以通过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等微创手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比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微创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期更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低。

微创手术成为了越来越多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除了外科手术,内科治疗也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药物治疗是主动脉夹层患者长期治疗的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减轻主动脉壁的压力,有助于减少夹层的扩张和撕裂。

抗凝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和减少血栓栓塞的风险。

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主动脉内膜修复术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在夹层处植入支架,可以有效地将夹层处的血流恢复到正常状态,防止夹层扩张和撕裂。

这种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逐渐成为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新选择。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在手术治疗方面,包括传统手术和介入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创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内科保守治疗注重对患者的长期管理,以控制血压和心率,减少主动脉的应力。

介入治疗通过内窥镜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对于无手术风险的患者具有显著优势。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控制血压和心率来缓解症状和减轻相关疼痛。

风险评估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结论部分强调了主动脉夹层治疗的多元化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关注治疗效果的长期观察和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定制。

【关键词】。

1. 引言1.1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危及患者生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包括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和风险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治疗方法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深入探讨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不断提高治疗的个体化水平,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手段之一。

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夹层向前发展,并避免夹层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主动脉破裂等。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开胸手术和介入手术。

开胸手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胸腔开放手术直接修复夹层部位。

这种手术方法对于夹层累及范围较大、病变复杂的患者效果较好,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介入手术技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微创的治疗选择。

介入手术通过导管经血管进入夹层部位,通过支架植入等方式修复夹层,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也更短。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主动脉内部发生撕裂,使得一层血管壁脱离了另一层血管壁形成的一种危重疾病。

主动脉夹层的病理生理变化比较严重,患者痛苦不堪,而且病死率比较高,因此其治疗一直受到医学研究者的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

其中,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最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1. 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当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防止夹层的进一步扩散。

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开胸手术、经胸肋骨间隙手术、经股动脉手术等。

开胸手术是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变区域,并进行局部瘤形切除,可以避免局部出血引起的心排量下降和肾功能不全等。

目前常用的开胸手术方法有:功能性根治术、总主动脉置换手术、部分主动脉置换手术等。

对于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保留可以正常供血的主动脉棘部,行部分主动脉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经胸肋骨间隙手术是指在胸骨外侧,经第3~4肋骨间隙进行手术。

其优点是可以减少手术伤口,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术后康复快。

但是,由于手术视野有限,操作比较困难,需要熟练的手术经验和先进的手术技术。

而且,临床实践中也有报道该方法操作不当,易引起心脏、肺等器官损伤,或者由于手术导管转移位置的原因导致夹层的扩散。

经股动脉手术是指在胫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处,将导管插入血管内部,直接修补夹层部位。

该方法优点是无需开胸手术,术后康复快,但手术难度较大,适应症较少。

2. 内科药物治疗内科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选择之一。

主要针对控制高血压、降低心率和心肌缺血等症状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药物,它可以降低心率、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现状及进展

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现状及进展


胸 主动脉 腔 内修 复术
或全部弓上分支血管开 口。以往人们认为直接覆盖
左 锁骨下 动 脉安全可 靠 , 但 随着 临床病 例 的增 加 , 直
接 覆盖左 锁 骨下动脉 所带来 的并 发症 逐渐 引起人 们
胸 主动脉腔 内修 复术 ( t h o r a c i c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a o r — t i c r e p a i r , T E V A R) 治疗 范 围包 括 主 动 脉 夹 层 、 主 动 脉穿 通性 溃疡 、 主动脉 壁 问血肿 、 胸主动 脉瘤及 假性
治疗 主动脉 夹层 , 已经 显示 出其 巨大 的优越 性 , 取得 了比较令 人 满 意 的近 中期 疗 效 。国 内熊 江 等 对 腔 内修复术 治疗 S t a n d f o r d B型 主 动脉 夹 层 的 1 3 0 4 例 患者进 行 了 Me t a分 析 , 结 果 显 示 技 术 成 功 率 达 9 9 %, 3 0 d病死 率 为 2 . 6 %, 假 腔 血 栓 化率 9 2 . 9 %。 国外 P a r k e r 等 分 析 了腔 内修复 术治疗 9 4 2例复 杂 S t a n d f o r d B型主 动脉 夹层 的结 果 , 结 果 显 示 院 内病 死 率为 9 %, 急诊 中转外 科 手 术 率 为 0 6 %, 在 随访

主 动 脉 腔 内修 复 术 专 栏 ・
( 述评 )
主 动脉 疾 病 腔 内治 疗 现状 及 进 展
黄连 军
[ 关键词 ]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腔 内修复术 ; 介入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1 1 5 4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7 - 5 0 6 2 ( 2 0 1 3 ) 0 6 - 6 9 8 - 0 2

心脏病治疗的最新进展是什么

心脏病治疗的最新进展是什么

心脏病治疗的最新进展是什么心脏病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病治疗领域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进展。

首先,微创手术技术在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心脏手术往往需要大开胸,创伤大,恢复时间长。

而如今,微创手术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选择。

以 TAVR 为例,它适用于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

过去,这类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开胸手术置换主动脉瓣,风险较高。

而 TAVR 则是通过导管将人工瓣膜输送至病变部位,无需开胸,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和风险,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PCI 则是通过在血管内放置支架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其次,再生医学为心脏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心肌细胞一旦受损往往难以再生,这是心脏病治疗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干细胞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通过将干细胞注入受损的心脏组织,有望促进心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改善心脏功能。

此外,组织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研究人员正在尝试构建生物可降解的心脏支架,为心肌细胞的生长提供支持。

基因治疗也是心脏病治疗领域的一个热点。

一些心脏病与基因突变有关,如肥厚型心肌病、长 QT 综合征等。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或纠正致病基因,有望从根本上治疗这些疾病。

同时,远程医疗和智能监测设备在心脏病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患者可以佩戴智能手环、心脏监测贴片等设备,实时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等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医生的终端,便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另外,药物治疗方面也有新的进展。

例如,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不断涌现,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针对心力衰竭的药物研发也取得了突破,一些新药能够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进展
young
Paulis等Ⅲ1应用带Valsalva窦的主动脉根管道进行 [6]
adults:diagnosis,patients
at
risk,
Bentall手术和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重建术治疗升主动 脉瘤共28例,全部存活,效果满意。A型AD选择性保留 主动脉瓣行主动脉根重建术,除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 效果,还可避免因终生抗凝治疗而存在潜在性假腔破裂或 远端发生新夹层的不良后果。 4.2.3介入治疗:1991年Parodi等”¨首先将覆膜支架应 用于腹主动脉夹层,1994年Dake旧引等首次将经皮主动脉 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用于胸主动脉瘤及降主动脉夹层的 治疗并获得成功。目前,采用腔内支架治疗AD已成为临 床研究热点。腔内隔绝术是指经股动脉导人人工血管,以 内支架固定于动脉壁上,将血液与瘤壁隔绝,使瘤壁免受 血流冲击,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介入方法。近年临床应 用内支架介入和主动脉内膜开窗术治疗AD逐渐增 [8] [7]
the thoracic aorta:implications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tic
dissection[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0,17(4):
468-473.
Weis Muller B T,Modlich O,Drobinskaya I,et a1.Gene
、警2巴堕压送途送渔!Q!Q生!旦笙23鲞筮§塑£!地!堂丛堡鱼i鲤翊!鱼些!!h!望PY:y尘:垫:堕!:璺:△!胆坠垫!Q
萝综哪懒擎述塑 射;.……”并滞R:W柑“・.:…“再搦
・78l・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进展
虞桂平,黄斌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夕p科手术;治疗;综述

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疾病64例

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疾病64例

脉疾病有 广泛的适应证 ,尽管支架 系统本身可以带来内漏等并发症 ,但 风险小 ,死亡率低 。
【 关键词 】 动脉瘤 ;动脉 夹层 ;外伤 ;支架 ;腔 内隔绝术
中图分类号 :R 4 . 5 31 文献标识码 :A d i 03 6 ̄i n17 — 6 9 0 21 . 4 o: . 9 .s. 4 4 5 . 1 . 1 7 1 9 s 6 2 06

步治疗 死 亡 5 ( 78 例 占 . %)均在术后 1月 内,其 中 4 死于严重 的合 并症 ,1例死 于主 动脉瘤破 裂。生存 3年 以上者 8例 例
( 1 .%) 占 25 ,2~3年 1 2例 ( 1.%) 1 占 87 , ~2年 2 O例 ( 3 .%) 年 以 下 1 占 1 3 ,1 9例 (97 。结 论 支 架腔 内 隔绝 术 治 疗 胸 主 动 2. %)
o ea o s eepr r du dr S ud c. eut 8css 1.%1 r o s vdwi n oek 4css eeslcoe t n3 p rt n r ef me n e A g ia e R s I ae (25 e be e t ed l , ae r ef lsdwi i i w o D n s we r h a w - h
( eat etfC rih re ugr,h f l t epe Ho i lff ns nvr t Z ejag2 2 0 , hn) D p r n ado oai S rey te i ie m o t e A a dP ol s t l guU i sy h ni 1 02 C ia p ao a e i, n fb tat Oj c v oea a e f cv ns o d v sua e t rfec s nfr o i dsae. to sA t set e A src】 bet eT l tt f t ees f n o ac l s n— a xl i rc i ssMeh d r r p cv i v u eh ee i e rt g t u o o at e eo i

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市场分析报告

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市场分析报告

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主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已成为主动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多个角度探讨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促进主动脉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

在概述部分,将介绍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市场的重要性和现状。

文章结构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目的部分将阐明本报告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最后,总结部分将对整篇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正文部分包括主动脉疾病介绍、主动脉疾病治疗方法和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市场分析三个部分。

在主动脉疾病介绍部分,将介绍主动脉疾病的定义、病因、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

在主动脉疾病治疗方法部分,将详细介绍目前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在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市场分析部分,将对当前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市场机会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结论部分包括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的未来发展和结论总结三个部分。

市场发展趋势展望将对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

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的未来发展将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进行展望。

结论总结将对整篇报告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和概括。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当前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需求、竞争格局、技术进步和潜在机会的研究,我们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和建议,帮助它们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推动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帮助他们了解辅助介入治疗的意义和潜在风险,提高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险的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壁内层的撕裂,血液可以进入主动脉壁中的缝隙,导致血管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假腔,从而增加主动脉破裂的风险。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本文将重点介绍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1. 传统手术治疗:传统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胸手术和主动脉置换术。

通过开胸手术剔除主动脉夹层部分,然后用人工血管或主动脉瓣膜替代受损的主动脉,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治疗手段。

传统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手术创伤大,而且术后康复时间长,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2. 内膜修复技术:内膜修复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内膜修复器件修复主动脉夹层,既可以保留患者的自身主动脉,又能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内膜修复器件可以通过导管经血管插入体内,利用膨胀器件将夹层内壁压迫,形成新的真腔,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内膜修复技术适用范围广泛,适合于各种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并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成为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手段之一。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主要采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来控制血压,减少主动脉的压力,从而减缓主动脉夹层的扩张速度,预防夹层的进一步发展。

抗凝药物和抗栓剂也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常常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急性期,通过经皮血管插管技术将支架或血管腔内修复器件置入主动脉内,从而实现对主动脉夹层的修复。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高龄患者和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

5.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趋势,即将药物治疗、内膜修复技术、介入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1. 引言1.1 概述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常见于40-60岁的中年人群,以男性居多。

该病病程急骤、危害巨大,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与创新。

针对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医生们针对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将系统地总结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探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其他新治疗方法在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推动主动脉夹层治疗的进步与创新。

1.2 研究背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动脉疾病,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该病病因复杂,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研究背景指出,过去传统的手术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手术风险高、创伤大、恢复周期长,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研究人员开始探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其他新的治疗方法,试图找到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文将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促进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水平不断提升。

2. 正文2.1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重要环节,其选择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生存。

目前,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其他新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首要手段,通过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减轻主动脉的压力,从而降低夹层继续膨出和扩展的风险。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降低主动脉的血压,减少血管内的剪切力,有利于夹层的愈合。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开胸手术和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

开胸手术的优点是能够全面检查主动脉的情况,彻底解决夹层的问题,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主动脉疾病,通常需要紧急治疗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包括手术治疗、内科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多种方式。

本文将对当前主动脉夹层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手术治疗:1.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的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

在手术中,医生会采用开放手术的方式,通过切开胸骨或背部,修复病变部位的主动脉。

这种手术风险较大,创伤较重,但是治疗效果较好,适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

2.内膜修复手术:内膜修复手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直接修复主动脉夹层的内膜撕裂处,恢复主动脉血液的正常流动。

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是需要高超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3.极化治疗:极化治疗是一种介于传统外科手术和内膜修复手术之间的新型治疗方法。

医生通过引入极化导丝,利用电力和热量对破裂内膜进行修复,从而恢复主动脉的血流通畅。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二、内科治疗: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包括降压药物、抗凝药物和镇痛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减少血栓形成、减轻疼痛,但是治疗效果有限,只适用于症状较轻或不适宜手术的患者。

2.临床监护: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患者需要接受严密的临床监护,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三、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通常通过导管经血管内进入体内,利用介入设备修复主动脉夹层。

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手段,包括支架植入术、介入修复术等。

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综上所述,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逐渐被内膜修复手术和介入治疗所取代。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会更加安全、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覆盖,可提供约15—20咖的裸露支架,在释放的过程中,移植
物可利用裸露支架固定于肾动脉开口部位或肾动脉开口以上 的腹主动脉,而不会阻断肾动脉的血流,从而使近端瘤颈长度 的指征有所放宽。 目前,已经有关于AAA治疗效果的多项临床试验结果。 包括DREAM、EVAR—l、EVAR一2等。DREAM实验共纳入
脉与人工血管两分支行端端吻合。截瘫是T从A手术灾难性
的并发症,深低温、分段停循环技术有利于减少截瘫的发生,肋 间动脉重建也认为是减少截瘫发生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尚有争 议‘121。 二、腔内及杂交技术修复TAAA 虽然TAAA的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 生率已明显降低,但对于高龄及一般情况差的患者仍有较高的 死亡率,因此,有学者开始致力于采用腔内及部分腔内的方法 来治疗TAAA。杂交技术是一期先行内脏动脉重建,然后二期 行覆膜支架的腔内修复。到目前为止,仅有4组病例数>10的 采用杂交技术治疗TAAA的报道,且都不是前瞻性研究。Re. sch等H列报道13例,死亡率为23%,Zhou等¨刮报道18例,死 亡率为3%,Chiesa等¨副报道13例,死亡率为23%,Black 等¨卅报道29例,死亡率为13%。上述大多数患者都是无法耐 受传统手术治疗者,有部分患者在做完一期旁路手术治疗,等 待二期腔内治疗时因瘤体破裂死亡。因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杂交技术只适用于无法行传统手术及完全腔内技术治疗的患 者。 完全腔内技术治疗TAAA是今后治疗的方向。2001年, Chuter等【l引制作了一种带有分支的覆膜支架,解决了内脏动脉 供血的问题。对’rAAA患者进行了完全的腔内治疗。此后,陆 续有完全腔内技术治疗’rAAA的报道,较传统开放手术有创伤 小、ICU时间短以及较少的肺部并发症等,但仍有截瘫的风险。 美国克利夫兰血管中心报道采用完全腔内技术治疗TAAA
side branch
compromise:impact
aortic
of malperfusion
on
patient outeome
[J].Perspeet Vasc Surg Endovasc Ther,2008,20(2):190-200. [5]Hagan PC,,Nienaber CA,lsselbacher EM,et a1.11le international regis. try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new insights into all old diseaseI J 1.JA-
的球囊人为扩大第二撕裂口,保证返流量,然后行主动脉血管 腔内修复术封堵近端撕裂口。我们3年前曾收治l例患者, SMA附近第二撕裂口只有l mm大小,而主动脉直径>5 cm,于 是先利用球囊将第二撕裂口人为扩大至6 mm,然后植入带膜 支架封堵近端撕裂口,患者随访至今效果良好。 虽然BAD发病率越来越高,但由于起病危急,难以开展系 统的研究,目前的报道多以单中心或个人经验为主。另外,血 管腔内治疗发展至今也不过十来年的时间,尚有很多问题有待 解决。本文仅针对3种较为常见的复杂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讨 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上策略, 为复杂BAD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
geons
Endovascular
the treatment
Surgery Task Force.Expert corl∞nsus document on of descending thoracieacrtie disease using endovascular
stent—gⅢftsEJ].Ann Thorac Surg,2008,85(1):s141. [4]Odefieh GS,Panneton JM,Bower TC。et a1.Aortic dissection with
2008,108(2):192—197.
[作者简介]常光其(1964一),男,硕士。主任医师。 (收稿日期:2010-04-02)
主动脉疾病现代治疗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100029)
陈忠
腹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5-6483.2010.05.004
锚定区。目前已商品化的移植物系统中,有多种提供近端带裸
万方数据
!睡鏖处叠盘壶垫!Q笙』旦筮!!鲞筮§羽』璺墅塾强:丛婴2Q!Q:!堂:!§:№:£ 支架的移植物。此类移植物的近端第一层支架外无人工血管
・293・
TAAA病变广泛,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等内 脏动脉,治疗比较棘手,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动脉瘤,内 脏动脉重建。1954年Etheredge首先成功地进行了TAAA切除 人造血管移植手术。术中首先在动脉瘤近远端建立临时主动 脉转流,阻断动脉瘤近端,将人工血管与主动脉近端作端端吻 合,重建腹腔动脉,再将阻断钳依次向人工血管远端移动,将腹 部主要分支动脉与人工血管侧孔直接或应用人工血管作端端 吻合后再与主干作端侧吻合,最后将阻断钳置于主动脉分叉部 上方,完成人工血管与主动脉的端端吻合,并切除动脉瘤。该 方法为胸腹主动脉瘤手术的最初方式,因有手术时间过长、阻 断期间脏器灌注不足等缺点,现已基本不用。此后,Debakey及 Crawford又进行了术式的改进,尤其是Crawford法简单合理,一 直推广沿用至今。目前,最常采用4分支人工血管进行重建, 重建部分肋间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做成一血 管片与人工血管主干吻合,左肾动脉或单独与一根分支血管吻 合,或与上述3支血管一起吻合在人工血管主干上,双侧髂动
MA.2000,283(7):897踟3.
[6]Uehida N,Shibamura H,Katayama
malperfusions in Thorac
acute
A,et
a1.Surgical
strategies
for
organ
type
BHale Waihona Puke aorticdissection[J].Interact Cardiovasc
腹主动脉瘤(AAA)治疗
一、A从治疗的历史及近况
AAA的外科手术治疗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AAA切除, 人工血管替换术已经是成熟的治疗手段,远期效果良好。AAA 的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是用支架型人工
cm者,可以利用(6—8)mm×(加一60)咖
血管隔绝瘤体内血流,防止动脉瘤破裂,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964年Dotter医生首先提出腔内治疗动脉瘤的概念,1991年 Parodi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材料,固定在Palmaz支架上,制 成第一代人造血管内支架,成功完成了第一例AAA的腔内治 疗,是血管外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近十几年,AAA的腔内修复发展迅速,从第一代的腔内支 架移植物,逐步发展到种类繁多、日趋完善的腔内治疗器械体
Surg,2009,8(1):75刁8.
B,Botta L,Lovato L,et
[7]Fattori
tic
a1.Malperfusion syndrome in type B aor- dissection:role of the endovascular procedures[J].Acta Chir Belg,
系。目前美国FDA批准用于A从的支架系统包括Medtronic、
Gore、Coo、Endologix等,每种支架在设计上都有轻微的区别。 EVAR有一定的适应证,包括近端瘤颈的长度、成角、有无钙 化、血栓等形态学特征,髂动脉有无迂曲、狭窄、瘤样变等。一
般要求肾下腹主动脉要有15~加啪的瘤颈,才能提供足够的
345例A从患者,其中腔内组171例,开放手术组174,30 d围
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手术组4.6%(8/174)、腔内组为1.2% (2/171)。随访2年结果提示累积生存率开腹手术组为 89.6%,腔内修复组为89.7%。与瘤体相关的累积死亡率在为 开腹手术组5.7%,腔内组为2.1%。研究者认为围手术期 EVAR较开放手术有明显优势,但其优势并不能持续至术后1 年旧…。EVAR—l实验腔内组纳入531例患者,手术组纳入 516例患者,30 d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手术组4.7%(24/ 516)、腔内组为1.7%(9/531)。研究者认为与开腹手术相比, EVAR可以降低30 d内的手术死亡率,但仍需长期随访资料来 评估其临床应用。EVAR一2实验的目的则是要了解对于不适 合行开放手术的AAA患者,与不做处理相比,EVAR是否能改 善其生存质量,但令人意外的是根据实验结果研究者认为 EVAR并不能改善其生存质量H…。
・292・
蝤压处拄苤盍;Q!Q生!旦箜!!鲞笙§翅』垦!i!坠堡:丛型垫!Q。!!!:!!,塑!:墨
动脉均出自真腔并且同时被严重压迫,出现灌注不良综合征; 二是下肢灌注不良导致坏死,毒素吸收。第一种情况较为少 见,宜立即行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手术,封堵近端撕裂口,恢复 真腔血供,改善双肾的灌注,逆转肾功能损害。对于第二种情 况,如有透析指征,应先行透析然后进行截肢术,或二者同时进 行,然后二期行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我们近期收治l例A型 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其右下肢膝关节以下已完全坏死,并 出现感染中毒和肾功能损害症状,CTA显示为一逆行撕裂A型 夹层,原始撕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右髂外动脉及股总 动脉完全闭塞,右髂内动脉与右股浅及股深动脉建立侧支循 环,右胭动脉以下完全闭塞,隧急诊行右下肢截肢术,术后患者 恢复良好,血压稳定,准备二期行腔内修复术。 BAD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少见。如果患者之前已经接 受肾移植,应该选择移植肾所在的对侧股动脉作为人路。如果 患者未曾行肾移植术,而是在接受透析,根据我们中心的早期 经验,可以在血管腔内修复手术时同时进行床边透析,但可能 会给腔内操作带来不便。现在我们一般采取术前1 d透析1次 和术后再透析1次的策略,效果良好。 三、腹腔干及SMA开口于假腔的处理 对于腹腔干开口于假腔的情况,一般不必过于担心。肝脏 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系统供血,即使隔绝肝动脉血供,肝脏也 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缺血症状。对于脾脏。最多是引起脾脏梗 死,~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可以直接封堵夹层近端撕 裂口而不必过于担心会影响腹腔干的血供。 对于SMA完全由假腔供血的情况,不能轻率进行血管腔 内修复术封堵近端撕裂口。术前应该先行CTA了解是否有多 个撕裂口以及SMA附近有无撕裂口。对于主动脉内膜只有单 个撕裂口者:①如果没有SMA灌注不良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 证据,可以先予以密切的内科治疗和观察,而不宜植入带膜支 架封堵近端撕裂口,以免阻断SMA血供;②一旦出现灌注不 良,应按照上述灌注不良的处理策略及早进行腔内干预或者开 腹重建SMA;③如果出现夹层破裂、主动脉直径>5 cm等急诊 手术指征,宜紧急植入带膜支架封堵近端撕裂口,同时在SMA 附近合适位置进行介入开窗术,创造返流血供供应SMA。 如果SMA附近有第二撕裂口,则要进一步判断血流量的 大小:①血流量大者,可以直接植入带膜支架封堵近端撕裂口, 第二撕裂口返流血将会为SMA提供足够的灌注;②血流量小 而主动脉直径>5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 动脉夹层 [中图分类号]R65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