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考研复习资料-考研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参考书目、复习指南、新闻编辑章节知识梳理、试题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参考书目、复习指南、新闻编辑章节知识梳理、试题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
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新闻学连续三届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传播学专业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新闻学院成为全国仅有的同时拥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一级重点学科的学院之一,也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设有新闻传播实验中心和资料室。
在海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多所高校的相关院系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第七章版面设计与电子排版1、什么是报纸的版面?版面的功能是什么?2、什么是"版面语言"?请选择你所熟悉的一家报纸,分析其版面语言的特点。
3、版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第七章版面设计与电子排版第一节报纸版面的功能一、什么是版面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
是读者第一接触到的对象。
二、报纸版面的功能1、导读功能2、导向功能3、标志功能第二节报纸版面常识一、开张--报纸面积的大小。
二、版序--版面的先后次序。
三、版心--除去四周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四、报头--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与其他内容的区域。
五、报眼--又称报耳,指横排报纸报头旁边的版面。
六、报线--版心的边线。
七、报眉--指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
八、中缝--一张报纸相邻两块版之间的空隙。
九、头条--以横排报纸左上方、竖排报纸右上方的重要位置刊登的最重要的稿件。
十、通版--指打通报纸上同一面上相邻的两个版而形成的版。
参考书目:(1)中国新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主编(2)外国新闻传播史人民大学出版社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概要)(3)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4)新闻理论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杨保军(5)新闻写作精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高钢(6)新闻评论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涂光晋新闻学专业考研完备复习规划1、参考书目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框架、考点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框架、考点分析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考就看15和14的)《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传播学纲要》陈力丹《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写作精要》高刚《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广告学教程》倪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一)符号1.符号:[永井田男]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或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信号与象征符:1)信号(signal)的特点P44;2)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二)非语言符号【三类】P45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声调等)2.体态符号(手势等)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仪式等)(三)符号的基本功能P46表述&理解、传达、思考(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1.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2.符号意义的分类1)意义的三个不同类型:明示性意义&暗示性意义外延意义&内涵意义指示性意义&区别性意义2)语言符号的暧昧性:本身意义的模糊&多义性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社会传播活动中除符号意义外,参与进来还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传者的意义、受者的意义、情境形成的意义)P49-50(五)象征性社会互动1.象征行为P51;2.象征行为的特点:智慧性,社会性,约定性,价值型,动机性,行为取向性;3.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P521)[米德]倡始人《精神、社会与自我》19342)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性行为不近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布鲁默]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4)三个前提:意义,社会互动,解释4.象征性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5.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P53;对符号演义的共同理解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6.米德: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1)主我:个人的主体意识2)客我: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3)“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4)“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5)体现人与社会互相制约的关系7.唯物主义的象征性社会互动观P54(六)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1.象征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P54-551)“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2)人会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新的符号;2.现代社会的符号环境P55;3.限定符号环境产生的两个原因P55-56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一)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系统性P57(二)过程1.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反馈)P58-59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模式的双重性质P59A.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P60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P60B.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a)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P62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P63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P633.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P64(三)系统结构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a)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P66b)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P67(四)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1.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P692.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P70-71精神交往,考察精神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辨证运动,精神生产联系精神交往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一)人内传播【内在传播】【内向传播】【自我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1.人体具有信息传播系统特点P742.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P76-773.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P77外部环境,社会实践,积极能动,基础4.作为社会心理过程A.米德: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a)主我: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通过个人围绕对象是无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b)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c)主我客我的关系P79B.布鲁默的“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理论a)《象征性互动论》1969b)人能自身进行互动P79c)“自我互动”其本质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化P79-80C.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的观点P80-81(二)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的定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有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重点章节、考点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重点章节、考点分析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考就看15和14的)《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传播学纲要》陈力丹《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写作精要》高刚《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广告学教程》倪宁第十二章这一章不用说了重点中的重点,四个章节四个内容,通通的要掌握。
东西很多,不能像期末考试那样投机取巧了,说好听点全部得理解,说不好听点当然就是全背了。
也就是具体叙述11章的宏观效果论。
(200面的第二段)每个理论的提出者提出时间提出的书都是最基础的东西罗。
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一个定义、三个特点、三个理论研究、两个意义、两个不足。
(答大题首先要想的五个切入点)*213面的面最下面:“议程设置功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这句是个概述要记得。
*一个定义:214面倒数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定义,但是这段话当然都要了解,现在有一种题型叫辨析题,最爱把一个理论的实验及其提出的过程提供给你,问你是什么理论并且评价这个理论,倘若不知道这些背景,有可能就会做答错误。
*三个特点:书上说的很明确,要注意的是215面最后一段又和127面的拟态环境挂沟。
*三个理论研究:作用机制、议题、媒体分析。
也很清晰。
*两个意义:我按书上叙述的分为两点:第一就是217面黑体字下第一段的对有限效果论的修正。
第二点就是第二段的“控制问题”,对控制问题的解释主要在218面第二段中所叙述的“在它背后还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说来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
”还有该段最后两句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理论的意义。
*两个不足:218面最后一段:一个形成议题和反映议题的矛盾,一个效果不能绝对化。
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一个背景、三个构成命题、两个特点(舆论观与效果观)、两个不足、两个重要意义。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摘要:一、引言1.介绍人大新传考研的基本情况2.分析人大新传考研的竞争力3.强调参考书目对于考研的重要性二、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概述1.官方推荐的书目2.业内专家推荐的书目3.其他有参考价值的书目三、具体参考书目及其特点1.《新闻学概论》a.作者及出版社b.内容简介c.针对考研的特点与优势2.《传播学教程》a.作者及出版社b.内容简介c.针对考研的特点与优势3.《中国新闻传播史》a.作者及出版社b.内容简介c.针对考研的特点与优势4.其他参考书目a.《新闻采访与写作》i.作者及出版社ii.内容简介iii.针对考研的特点与优势b.《新闻编辑学》i.作者及出版社ii.内容简介iii.针对考研的特点与优势四、如何高效利用参考书目进行考研准备1.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2.把握重点内容,做好笔记3.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复习4.参加培训课程或寻求指导五、总结1.强调参考书目的重要性2.鼓励考生树立信心,努力备考正文:人大新传考研作为全国知名的专业方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如何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进行复习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人大新传考研的参考书目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些高效利用参考书目的建议。
一、引言在我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具有很高的声誉。
每年都有大量考生竞争新传考研的有限名额。
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考生需要充分利用参考书目进行复习。
二、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概述人大新传考研的参考书目主要分为三类:官方推荐的书目、业内专家推荐的书目和其他有参考价值的书目。
官方推荐的书目通常涵盖了考试大纲要求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必读的书籍。
业内专家推荐的书目则可以帮助考生更深入地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
其他有参考价值的书目则可以为考生的复习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具体参考书目及其特点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及其特点:1.《新闻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是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教材,详细阐述了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计划、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知识点、重难点、习题
4
1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 自己采取行动。 “自我互动” 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 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自我互动过程中, 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 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 合。 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 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通过 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 的发展和完善。 内省式思考: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内省式思考过程,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有着密切联系。内省过程中,个人会 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 在与他人的联系上形成自己的态度轮廓。这个过 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 内省式思考不仅是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 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个人把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 意义重新进行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的状况相适应的 新的意义和行为。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 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人际传播的动机: 1、 首要动机和目的是获得信息。 2、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库利“镜中我”概念: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 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 面“镜子” ,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 中形成的。包括三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 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 。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 人传播的程度。 4、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人际传播大致分为两种:面对面的传播和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人际传播的特点: 1、 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 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多种渠道和手段的配合,会形 成特殊的传播情境,产生新的意义。 3、 人际传播双向性强、 反馈及时, 互动频率高。 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 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效果好。 4、 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传播关系的成立 上具有自发性、 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 活动。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复习重点详解(1)
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复习重点详解(1)一、信息传播和新闻传媒的历史沿革1.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数字多媒体传播口语传播:或称为口语的传播,是以口语述说来传达思想、消息与态度的一种传播方式。
古代口头传播的方式包括“井户端会议”,部落、团体、民族的集会,田间地头的传闻,广泛流传的民谣、行吟诗人的说唱等。
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但是,作为音声符号的口语是有其局限性的: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巨大限制,在没有诸如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口语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
书写传播: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类的有限记忆力;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印刷传播: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的,这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广泛流传到东南亚和西方各国,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中国由于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制约,印刷事业长期停滞在小作坊手工作业和人力劳动的水平上。
直到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才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考就看15和14的)《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传播学纲要》陈力丹《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写作精要》高刚《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广告学教程》倪宁《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二、传播与信息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三、播的定义和特点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美—库利社会学传统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知识点、习题
4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指南、复习计划、参 考书目、传播学教程知识点、习题
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解析中国传播学》 (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 考就看 15 和 14 的) 《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新闻编辑学》蔡雯 《新闻写作精要》高刚 《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广告学教程》倪宁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人类传播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系统性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反馈) P58-59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模式的双重性质 P59 (一) 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 -韦弗数学模 式 (二)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 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 P64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传播总过程研究的必要性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 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田中义久的大众传 播过程图式;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 P70-71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以下要素: 1、 传播者。信源。传播行为的引发者。 2、 受传者。信宿。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可以通过 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3、 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 息。 4、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 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 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 作用。 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时受传者能动性的体 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模式: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人大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知识点、重点
人大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知识点、重点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考就看15和14的)《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传播学纲要》陈力丹《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写作精要》高刚《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广告学教程》倪宁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属于微观系统,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属于中观系统的范畴。
第一节群体传播一、群体的特征与社会功能(一)群体的概念:概念P89;群体的两个特征P90;群体的两个类别;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二)群体的社会功能与意义:群体的三个社会功能P91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一)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三个方面P92;群体意识的形成P92 (二)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规范P92-93;群体规范的四项功能P9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对内、对外)P93(三)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的概念P94;信息压力的概念P95;趋同心理的概念P95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集合行为的概念P95;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P96;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暗示与感染;模仿与匿名;非常态流动)P96-99第二节:组织传播一、组织与组织传播:(一)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组织的广狭义P99;组织结构的三个特点P100 (二)组织传播极其功能组织传播的定义P101,组织传播的四个功能P101-102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一)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三种渠道P102-103(二)组织内传播非正式渠道:两种形式P103;三个特点P103-104(三)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网络三、组织外传播极其形态(一)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企业组织信息输入的渠道P106(二)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P107-108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专业考研参考书目、重难点、题型分析、习题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专业考研参考书目、重难 点、题型分析、习题解析
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解析中国传播学》 (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 考就看 15 和 14 的) 《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新闻编辑学》蔡雯 《新闻写作精要》高刚 《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广告学教程》倪宁 【重要贴士】 1、全程做好计划:楼主的考研复习计划已经记满了一个小本,分为月计划、周 计划、日计划等,每天做完就在计划本上划掉,看着一整天的计划全部完成会有 说不出来的满足。说下计划的重要性,首先它会保证你的复习进度,不会落下什 么。另外,最重要的是它会调整你的心态,尤其是考前一个月大家心态较浮躁, 会出现没信心或学不进去的时候,楼主就是开始没信心能考上,复读一年的心都 有了,后来每每看到计划本就有了一分踏实,心想这么多努力都做了,结果总不 会太次,这份踏实一直延续到考场。 2、学会放弃:当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请你放弃出去逛街、看电影、唱 K 等 想法, 女孩子也就不要化妆啦, 反正每天泡在图书馆里身边都是同样灰头土脸的 考研狗们。还有,该翘的课也赶紧翘吧,跟老师打好招呼,奖学金什么的也别想 了, 什么志愿者啊实习的机会啊就眼睁睁地放过吧, 等你考上了这些全都是浮云! 一心考研,别无他想。 第一节 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的特点: 1、 地位稳固。大众传媒与受众的角色关系是固定的。 2、 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3、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大众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 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是制约社会信息 环境的主要变量。 大众传媒的优势: 1、 专业的媒介组织,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高。 2、 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信息可信性和可确认性。 3、 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形成了一套吸 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摘要:一、引言1.人大新传考研简介2.人大新传考研的重要性3.参考书目在考研中的作用二、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概述1.官方推荐参考书目2.其他推荐参考书目3.如何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三、官方推荐参考书目详解1.《新闻学概论》2.《传播学教程》3.《中国新闻传播史》4.《新闻采访与写作》5.《新闻编辑学》四、其他推荐参考书目及理由1.《新闻传播法教程》2.《新闻伦理学》3.《新闻摄影教程》4.《网络传播学》五、选择参考书目的建议1.关注学科前沿动态2.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参考前辈经验和建议六、总结1.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的重要性2.如何科学选择参考书目3.祝愿考生取得优异成绩正文:人大新传考研,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选拔环节。
对于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学子来说,备考人大新传考研是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参考书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些选择参考书目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大新传考研的官方推荐参考书目。
根据学院官网发布的信息,人大新传考研官方推荐参考书目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和《新闻编辑学》。
这些书籍涵盖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理论、历史、业务等方面,是备考人大新传考研的基石。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推荐的参考书目。
如《新闻传播法教程》帮助考生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新闻伦理学》关注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的道德伦理问题;《新闻摄影教程》和《网络传播学》则分别涉及新闻摄影和网络传播这两个重要领域。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进行阅读。
在选择参考书目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议: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在学术研究和实际操作中找到平衡;参考前辈经验和建议,避免走弯路。
人大新闻学610-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参考书
人民大学考研资料、辅导课程 可咨询育明考研杜老师
1、专业课综合笔试、外语笔试(应试语种) 笔试内容:考核考生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当前专业领域 内的难点、热点问题。 笔试办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专业课考试时间为 2 小时,满分 100 分,60 分为及格。外语笔试 时间 1 小时,满分 50 分,30 分为及格。 2、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含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 由不少于五名以上的导师组成复试专家小组,准备多套题目。满分 150 分,90 分为及格。 测试内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以及外语听力与口语一起进 行。原则上是为了更全面了解考生情况,包括考察其综合分析表达能力、了解其对专业课以外的其他 知识技能的掌握,考察其科研能力和水平,还包括对考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考察,对特长、兴趣爱好的 了解和其他情况的了解等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内容:外语听力、口头表达和运用能力,专业外语 的掌握水平。满分 50 分,30 分为及格。 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 60 分以上,外语笔试 30 分以上,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30 分以上,专业课和 综合素质面试成绩 90 分以上,同等学力加试成绩在 60 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 的,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与复试成绩的权重分别为 60%和 40%。 (人大考研资料、考研经验、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2014 年人大新闻学考研真题 新闻史论
一、名词解释 5 题,共 40 分。 1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2 华盛顿邮报 3 新闻与宣传 4 刻板印象 5 付费墙
育明 考研考博
人民大学考研资料、辅导课程 可咨询育明考研杜老师
二、简答 3 道,共 60 分。 1、1986——1991 年苏联新闻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新闻真实的有限性 3、波兹曼媒介生态论的内容以及对现今传播学的意义 三、论述两道题,共 50 分。 1、用媒介生态结构论谈谈现今新闻选择标准和方式的新变化 2、文化贸易保护主义要加强 ZF 干预的的理论依据 新闻实务 一、(50 分)根据一段材料:1、为一家全国性报纸写 600 字消息(30 分);2、为消息拟一标题 (10 分);3、为该报纸的官方微博写一条评述(10 分)。 (材料出自新京报 12 月 2 日的报道《中华环保联合会告中石油非法排污 索赔 6075 万》。试卷上 删掉了小标题) 近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北京二中院提交诉状,就中石油在吉林松原市的采气厂非法排污行为, 提起暂定 6075 万元赔偿的民事起诉。如受理,这将成为北京地区首例环境公益诉讼。 二中院一小时内接受诉状 昨日下午 2 时,北京二中院,中华环保联合会及其律师向立案庭法官提交了一纸民事诉讼状,诉 状被告之一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周吉平,另一被告是中石油吉林油 田分公司。 立案庭法官未提出过多异议,只询问了联合会方面此前是否做过类似的诉讼案件。联合会方面当 即从电脑中调出此前成功的公益诉讼案例判书等作为参考材料提交。一个小时之内,北京二中院便正 式接受了诉讼材料。 “过程比较顺利,北京市的法院在受理案件方面的程序、态度都是不错的。”中华环保联合会督 察诉讼部部长马勇说,此前,在其他地方提交公益诉讼材料时,他们曾经历过即使没有程序问题,也 在立案庭便被直接拒绝的情况。 吉林油田免去涉事采气厂厂长职务 根据诉状,今年 10 月,联合会接到举报,反映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松原采气厂将大量未经处理 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渗坑的违法行为。因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石油类物质,导致目前该渗坑表层被厚 厚的油层覆盖,大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油气味,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附近的林木、养殖场均受 到危害。 除停止排污之外,原告在诉讼中还请求被告中石油赔偿暂定为 6075 万元的费用,费用通过法院和 原告监管的专项生态恢复基金专用于当地的环境修复。 法院是否正式立案,何时裁定是否受理目前未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考研复习要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复习要点提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课考试分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实务两部分。
新闻传播理论共150分,所考科目包括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
新闻实务共150分,所考科目包括消息、评论的写作,新闻报道策划,新闻采访,编辑学,2010年初试取消了广播电视新闻的考察。
一、参考书目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示:书内提及的所有基本概念,传播学者及其各个理论必须在头脑中有清晰框架,熟练掌握内容,并且完整叙述。
2、《传播学纲要》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示:配合《传播学教程》同时学习,补充其不足,对于郭庆光书中未提到的理论尤其要注意掌握。
3、《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提示:新闻学学习的核心教材,对这本书务必做到合上课本能够清晰讲出全书大致脉络,每一讲有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如何具体阐述。
(2010年理论课考试中有一道论述题一道简答题一个名词解释出自该书。
)4、《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示:这本书晦涩难懂,是从哲学角度来探讨新闻学基本理论,大致了解其思路和观点即可。
5、《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示:某些观点可做参考,无需花过多精力,大致翻阅,关注一下课后习题。
6、《2010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陈力丹(未出版,随时关注,大概出版时间是2010年7、8月间)7、《2009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陈力丹人民日报出版社8、《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8)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提示:6、7、8、这三本书是陈力丹每一年都会出版一本的系列丛书,是对上一年新闻传播领域重大事件,重要政策,热点问题的回顾总结思考,很有价值,需认真阅读,可以提供一个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的思维模式和对一些问题的探讨角度。
9、《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上海交大出版社提示:掌握——重大新闻事件;重要的新闻人物;重要的报纸、杂志、报业集团、广播、电视台、媒体集团;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五种媒体的发展历史等。
人大新传考研复习参考书目笔记知识点重点习题解答
人大新传考研复习参考书目、笔记、知识点、重点、习题解答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考就看15和14的)《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传播学纲要》陈力丹《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写作精要》高刚《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广告学教程》倪宁第一节组织传播组织:广义上,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或秩序相结合而形成的同一整体。
狭义上,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组织的目标更明确、更系统,需要严格的制度化措施的保证。
组织的结构特点: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指挥管理制度。
组织按照结构功能的合理性原则和效率性原则建立起来。
组织传播指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组织传播的功能:1、内部协调2、指挥管理3、决策应变4、形成共识组织结构包括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组织传播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
纵向传播分为下行传播(自上而下)和上行传播(自下而上)。
横向传播: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非正式渠道: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
组织内的人际传播、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特点:1、交流的信息广泛2、交流的双向平等性3、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
正式渠道体现组织成员作为“组织人”的特点,非正式渠道体现作为“社会人”的特点。
霍桑实验: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组织外传播,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
信息输入: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是否拥有一个迅捷可靠的信息系统,是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内容汇总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
力》考试内容汇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中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的考查包括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和新闻评论三部分,具体请看下文。
第一部分:新闻采访写作
要求考生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了解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以及分析判断稿件新闻价值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稿件、编写消息。
一、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与素养
1.新闻记者在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分工
2.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
3.新闻记者的基本素养
二、新闻采访的性质和任务
1.新闻采访的性质
2.新闻采访的任务
3.新闻采访的特点
三、新闻线索
1.新闻线索的意义
2.新闻线索的特点
3.新闻线索的来源及其类型
四、新闻选题与新闻敏感
1.新闻选题的意义
2.新闻选题标准
3.记者的新闻敏感
五、新闻采访方法
1.新闻采访的准备
2.采访的主要方法
3.采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新闻文体与消息写作
1.主要新闻文体的类型和特征
2.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
3.消息的新闻要素及其写作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专业考研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知识点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3、 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 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1、 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如“水果”一词,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 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蔬菜” ,一般人很难分清。 2、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1、 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 并不能正确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 一回事。 2、 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 释。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受到的意义也未必是一回事。每个受传者都 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受传者的 意义既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 3、 情境意义。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 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还包 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 环境。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 生制约。 总之,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象征行为,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人类特有。 象征符具有双层意义, 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 义。 两层意义之间必须要有某种类似性。 这种类似性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或想象。 象征性互动理论,倡始人是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 象征性社会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 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 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 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认识 根据“意义” (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 过程中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象征性社会互动,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 响的过程。也称为符号互动,意义互动。 象征性社会互动, 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被 交流或交换的意义, 对传播者是,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符号可能引起的 反应的预想。对受传者而言,是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通常具有赋 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两层含义:一是 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 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 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 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作为社会 互动过程的传播, 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 的了解和互相理解。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是“主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专业考研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知识点
4
1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3. 交易 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 贸易 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二战后社会信息化两阶段 初级信息化阶段——从 50 年代到 80 年代中期。此阶段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 传媒得到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日趋多样化,如电话、录音、录像、摄影、 传真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普及程度。这与 50 年代后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倍增速度 骤然加快是相对应的。 高度信息化阶段——从 80 年代末到今天。 此阶段特点是:(1)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 星跨国传播时代;(2)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 的媒介; (3)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 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信息社会特点经过 80 和 90 年代的发展,逐渐变成社会现实。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信息爆炸: 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的绝对量的增加。信息两 正在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信息洪流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 变着人类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信息社会。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 前工业社会: 多数劳动力从事农林渔矿业等采集作业, 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 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技术化、合理化得到 了推进。 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 信息。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革。 第二次浪潮: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 第三次浪潮: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巨大变革。电子传播科技、遗传工程、太阳 能等新的高科技的发展。 信息社会的特点: 1、 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 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 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 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 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要主流。 二战后社会信息化进程分为两阶段: 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 年代,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高度普及, 个人用的媒介也日趋多样化,电话、录音、录像、摄影、传真等普及。 高度信息化阶段:80 年代末至今,特点: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 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 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信息高速公路:铺设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建成集广播、电视、电话、传 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研备考分析-育明考研本文包括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考研考试内容、分数线、参考书、真题、复习规划等部分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考研概况(育明考研考博)专业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复试科目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16年30人2015年30人2014年25人新闻传播学综合笔试,外语育明教育杜老师解析:1、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含新闻采写、编辑、评论、广告、公关、传媒经济和广播电视实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
2、初试总分:100分政治+100分外语+150分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50分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500分复试总分:专业综合课笔试(100分)+外语笔试(50分)+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150分)+外语听力测试(20分)+外语口语测试(30分)=350分最终总成绩为初试总分(占60%)+复试总分(占40%)的加权之和,以分数从高到低排列,择优录取。
3、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
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人大考研资料、考研经验、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考研复试分数线(育明考研考博)年份政治英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201655559090370201550509090370201455559090355育明教育杜老师解析:复试内容及办法: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100分)、外语笔试(50分);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50分,其中听力20分,口语30分)、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
复试总分为三门成绩的总和(满分350分)。
1、专业课综合笔试、外语笔试(应试语种)笔试内容:考核考生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当前专业领域内的难点、热点问题。
笔试办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
专业课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
外语笔试时间1小时,满分50分,30分为及格。
2、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含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由不少于五名以上的导师组成复试专家小组,准备多套题目。
满分150分,90分为及格。
测试内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以及外语听力与口语一起进行。
原则上是为了更全面了解考生情况,包括考察其综合分析表达能力、了解其对专业课以外的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考察其科研能力和水平,还包括对考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考察,对特长、兴趣爱好的了解和其他情况的了解等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内容:外语听力、口头表达和运用能力,专业外语的掌握水平。
满分50分,30分为及格。
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30分以上,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30分以上,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以上,同等学力加试成绩在6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的,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
初试与复试成绩的权重分别为60%和40%。
(人大考研资料、考研经验、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考研参考书(育明考研考博)推荐初试参考书目:01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2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03外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04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5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06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07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华夏出版社200508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09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新闻写作精要高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11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3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传媒经济学张辉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15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或者杨保军的《当代新闻理论》16传媒变革力喻国明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17电子媒介新闻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广告学教程倪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公共关系学熊源伟著安徽人民出版社育明教育杜老师解析:人民大学作为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是以人文社科类专业见长的名校,新闻与传播大类更是其王牌专业,专业课考试自主命题每个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出题特色和考察重点,出题特色大多围绕老师的研究方向学术特点等,所以考生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
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人大考研资料、考研经验、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2015年人大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考研真题334综合能力一、材料是关于湖南湘潭一幼儿园园车翻入水库酿成惨剧的事件及相关信息。
1.要求设置一个话题,围绕此话题设计一个深度报道策划案(策划要求包括主题、采访对象、采访问题、报道形式、适用媒体)2.为本报道的主打稿件拟标题并写一个200字左右的提要3.编写一条推介本报道的微博。
二、假设你是电视台出境记者,请根据题目一中的材料写一个适合在电视上口头表达的评论,字数150-300.三、谈谈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花儿与少年》等众多电视节目在芒果TV全网独播战略的背景和意义。
四、“冰桶挑战”体现的公关理念、采用的公关策略和路径。
五、巨星成龙代言小霸王学习机、爱多VCD等众多产品,请说明此类广告类型以及此类广告应注意的问题。
440基础一、名词解释1.苏报案2.约翰·古登堡3.新闻事实4.自我传播5.互联网电视二、简答1.《纽约时报》高级报纸风格的形成及其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2.新闻传媒有哪些基本的职能?3.“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前两条,分别提醒公众要意识到媒介哪两方面的局限?(1)“媒介是被建构的。
媒介不是现实世界的映像而是现实世界的反映。
”(2)“媒介建构现实。
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体验绝大多经由媒介获得。
”4.维基百科和纸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生产方式上有哪些不同?三、论述1.“自律的新闻工作者,才是自由的新闻工作者。
”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论传播中的时间控制。
2016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真题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名词解释1.邵飘萍2.三社四边协定3.媒介素养4.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简单:1.西方报业的发展三个阶段2.比较视野看待新闻真实的个性特征(如与历史真实,法律真实,文学真实比较)3.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论述1.学界关于新闻价值的几种观点?阐述你对新闻价值的基本理解2.给了一个观点辨析题:受众碎片化;受众接触到不感兴趣的信息机会减少;受众的选择性接触因而导致大众传播在政治方面的传播效果十分有限甚至微弱。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新闻采编1.消息一则600字2.标题起两个,复合和单一各一个3.评论标题和评论文章第一段写出。
要求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材料,要干净利落。
消息主要内容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网络提速降费政策,李克强指出了政策出台原因和意义。
紧接着指出提速降费已是国际趋势。
然后说明李克强四月曾做过提速降费相关表态。
然后是对工信部通信司司长的采访,其讲述了近年来的网速和降费情况。
最后有几段是对业内专家的采访,包括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速降费,激发市场活力等。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以材料一为基础,策划一个电视新闻调查报道1.说明此次调查报道的选题理由和意义(5分)2.写明节目内容要点和发挥了电视视听传播手段哪些优势(节目内容不必具体到每分钟,但须按板块)3.起电视报道标题(5分)4.对关键人物采访并拟提纲(5分)三、广电和公关给出百事集团联合基美传播,在上海地铁四大核心商业园区的户外LED广告推出《节奏大师》互动游戏,并将百事主题音乐植入。
受众看到后可随音乐舞动,广告上面随之做出互动行为。
同时,百事还利用微博微信线上配套宣传,并伴之以将现场视频网上传播。
1.百事利用哪些媒体,试述公关传播中的媒体策略。
(25分)2.什么是植入式广告,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网络传播网上资源平台如何实现向受众收费?(25分)育明教育——考研复习备考攻略立足近4000余位成功考研学子的辅导,育明教育将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
育明教育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
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育明教育认为,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育明教育咨询部免费为广大考生提供择校、择专业的专业性建议以及全国任何高校任何专业的考研内部信息,欢迎广大考生垂询。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
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
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
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
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
育明教育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0月上旬):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