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1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5全国理科综合高考卷1(含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新课标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新课标I卷)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D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
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A【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
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
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答案】D【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答案】C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新课标高考生物全国卷1(答案解析版)
2015 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 与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 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上【答案】D【解析】A,DNA 与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都是CHONP 。
B,一个tRNA 分子有三个相邻的碱基,为一个反密码子。
C:T 噬菌体是DNA 病毒,核酸只有DNA ,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2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 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 的增加D.输入的Na 中50% 进入细胞内液,50% 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A【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
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 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
Na 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 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 的增加。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答案】D【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2015全国理科综合高考卷1(含答案解析)
2015全国理科综合高考卷1(含答案解析)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新课标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 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 (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最新整理)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
2015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5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5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2015年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 (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2015全国理科综合高考卷1(含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新课标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新课标I卷) Word版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D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
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A【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
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
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答案】D【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答案】C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解析
. . WORD.格式整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第I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Ca 40 Fe56 Cu64 Br 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 的产生停止B.CO2 的固定加快C.ATP/ADP 比值下降D.NADPH/NADP +比值下降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维持内环境中Na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新课标全国卷
2015年全国卷 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K39Cr52Fe56Cu64Br80Ag108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新课标I卷试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D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
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A【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
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
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答案】D【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答案】C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一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 , 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DNA上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 溶液 ( 生理盐水 )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 ~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 33 题 ~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6 分 )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制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mL C.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 D.输入的 Na+中 50%进入细胞内液 ,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
I 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误.的是
A.DNA与 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 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 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2015年新课标高考生物全国卷1(答案解析版)
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2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2ABCD【答案】3.)ABCD【答案】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
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答案】D【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5.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c PrP ),该蛋白无致病性。
c PrP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sc PrP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sc PrP 可以诱导更多c PrP 的转变为sc PrP ,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 .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D .【答案】6.X 染色体( A B C D 【答案】【解析】二、非选择题29.(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 、B 、C 、D 四组实验。
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2CO 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 ,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
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 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 .;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 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 .;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精品)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新课标全国卷1带答案
2015年全国卷1理综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Cl 35.5K 39Cr 52 Fe 56Cu 64Br 80Ag 108I 127、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 .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I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
,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 .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理综试题及(新课标全国卷1)
2015 年全国卷 1理综第Ⅰ卷 (选择题共 126 分)可能用到的相原子量: H 1 C 12N 14O 16K 39Cr 52Fe 56Cu 64Br 80Ag 108I 127一、:本共 13 小,每小 6 分。
在每小出的四个中,只有一是切合目要求的。
1.以下表达的是A .DNA 与 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相同B .一个 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子C.T 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成D.控制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核和粒体中的DNA 上2.以下对于植物生素的表达,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生素B.成熟茎皮部中的生素能够行非极性运C.幼嫩胞和成熟胞生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的合成受生素度的影响3.某同学健康兔静脉滴注%的 NaCl 溶液 (生理水 )20 mL 后,会出的象是A.入的溶液会从血入液B .胞内液和胞外液分增添10 mLC.胞内液Na +的增添大于胞外液Na+的增添+D.入的Na 中 50%入胞内液,50%散布在胞外液4.以下对于初生演替中草本段和灌木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草本段与灌木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段比灌木段的群落空构复C.草本段比灌木段的群落自我能力D.草本段灌木段的群落形成造了适合境5.人或物PrP 基因一种蛋白 (PrP° ),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构改后成 PrP°° (粒 ) ,就拥有了致病性。
PrP°°能够更多的 PrP° PrP°°,粒的增殖,能够惹起牛病。
据此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中B.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空构的改能够使其功能生化D. PrP° PrP°°的程属于信息的翻程6.抗生素D 佝病 X 染色体性病,短指常染色体性病,色盲 X 染色体性病,白化病常染色体性病。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II 理综生物试题(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答案:31.(1)①2.2头/km2②2头/km2(每空2分共4分)(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
(3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3)大于(1分)32.(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 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①(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②:此外,③(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32.(1)不能(1分)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递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传递给女儿的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3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2)①祖母(2分)②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于祖母。
(3分)③不能(1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填“-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或-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病疾称为,胡萝卜素是(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新课标全国卷1)
2015年全国卷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D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生物部分(新课标I卷) Word版含解析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D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1)
2015年全国卷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试题(I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
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一) 必考题(共39分)
29.(9分)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
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
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
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 ___________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_______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 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__ __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30.(11分)
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恢复。
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功能”“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
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
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31.(10分)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老年三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32.(9分)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全答者以第一题得分为准)39.[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
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__染色。
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
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
力最小。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40.[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________,以其作为模
板,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___,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
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
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__________,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____ ____ _。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
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
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________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____________癌细胞的功能。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
1~6:DCADCB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29.(9分)
(1)高于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光照基质
(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A TP和[H](或者ATP和还原型辅酶II)
30.(11分)
(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
(2)神经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31.(10分)
(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1:1:1 保持稳定
(2)活动能力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2.(9分)
(1)1:1 1:2:1 0.5
(2)A基因纯合致死 1:1
39.(15分)
(1)苏丹III(或者苏丹IV)萃取法(2)油脂
(3)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4)45 40
40.(15分)
(1)RNA 逆转录酶 DNA(cDNA)(2)抗体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3)T(或T淋巴)
(4)监控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