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中“粗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肇兴小学:王宝仁在数学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头脑灵活,平时作业都会做,可每次考试都得不到高分,这似乎令人费解。然而,细细分析,又恍然大悟,原来都是“粗心”惹的祸。面对学生的“粗心”问题,我们往往会掉心轻心,认为这不是大问题。殊不知,这“粗心”里头包含着多少“潜台词”,这“粗心”里头蜕藏着多少“玄机”。面对学生的“粗心”,教师要引起重视,应根据不同的“错因”,采取不同的“对策”。
一、形成“粗心”问题的原因
1、感知错误
感知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整体或个别属性在大脑中的反映。小学生感知事物粗略不精确,笼统不具体,往往只能注意到一引起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正是因为感知上的笼统、粗糙,一些不一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造成观察不仔细,视觉表象模糊,结果形成对数字,去处符号等的感知错误。例如,许多学生会把“6”看成“9”,把“78”写出成“87”,把“20004”写出成“2004”,把“÷”看到“+”。学生不仅对数字和符号会感知错误,对于一些应用题、名词术语也会产生混淆,如把“比……多”看经“比……少”,把“增加”看成“增加到”等等。
2、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的反映,表现为一种思维的惯性,它在数学学习中有其积极的一面,即通宵产的第一反应。但如果脑中习惯性思维太强,“直觉”反应太快,思维的惯性就会很大,从而造成类似“眼”中的“盲点”。例如,在平常的练习中已经非常熟悉了某种类型的题目,考试的过程中一经发现类似的题目,有些学生便不假思索地引用习惯了的答题方法来解答,殊不知试卷子上已经设下了“埋伏”,按原有习惯解答显然是错误的。许多学生做题时,前面三道是回法计算题,那么第四题明明是减法计算,仍会看成加法。明明试卷上清楚地写出着指出“错误”的内容,学生偏偏会将“正解的”写出上去。明明是让学生将数字按“从小到大”排列,可就是一大部分学生执照“从大到小”排列。
3、技能缺陷
一引起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省事人有在牢固掌握的前提下,才能正解、灵活地回以应用。一些学生对这些基本技能不重视,缺乏训练,从而导致对基本技能掌握的不扎实,不熟练。这样,面对的题目就很容易出错,速度也很难提高。例如一些学生,基本的计算没有掌握好,于是观对一站定较难的应用题,好不容易列出了版式,却在计算结果上出了错,最终扣掉了较多分数。也有学生明明理解题目的意思,却忘记了某个公式,最后还是难以下笔,只能干着急。
4、不良习惯
从平时教学来看,一些不良的习惯也是导致学生做错题目的一个摁。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学习时缺乏认真、仔细、负责的学习态度。书写出潦草,常把“9”写出得像“4”,把“6”写出得像“0”。还有学生比较懒惰,做进位加法时进上去的“1”不愿写,做退位减时向前一位借1,小圆点。做计算题不论数的大小,全部口算,不愿打草稿。也有学生读题只读半句,看图只看部分。这些不良习惯都是导致错误的元凶。
二、改变“粗心”问题的有效对策
1、培养良好习惯
审题是做任何题的第一步,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计量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我们可以尝试着将“动笔”、“动眼”、“动口”“动脑”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细致入微审题。
“动笔”------在学生读题时,往往有学生“一目十行”,看得快,而忽视了关键的理解。为了使学生做到认真审题,我要求学生读题时一定要手拿铅笔,用笔指看题目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做到字字入目,字字入心,边读边理解,千万不可连题目都没读通读顺就动笔解答。动笔指一指,画一画,看似简单的一个小动作,却可以帮了大忙,对提高学生审题的正解性有很大帮助。
“动眼”-------数学中许多题目都是大同小异,非常相似,只有一字之别,这就要需要学生做到“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找出差异,避免错误。低年级题目大多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那
么老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片,看清图上画些什么,数量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教会学生将图意和文字结合起来。
“动口”------就是把看到的内容默读或轻轻读出来,读题要慢,要读清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样的,在数学中,题目读的多了,意思也会逐渐清晰明了。
“动脑”----许多学生读完题目,不假思索,拿起来就做,这就缺少了一个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因此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小红有9个苹果,比小芳多5个,小芳有多少个苹果?”中,“比小芳多3个”,到底谁的比小芳多,谁多,谁少,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尽管有些题目文字胡其简单,但我们审题时却不能有半点马虎,一定要开动脑筋,仔细推敲和理解。
题目做完后,我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检查。就是做完以后再“回头看一看”,检查题目是否读清楚了,题意是否理解透彻了,答案是否算对了;给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上,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解的答案写出来。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档案”,还可以定期进行评比,看看谁搜集的错题最多,最具代表性,适时进行奖励,提高学生找错,纠错的积极性。
2、加强基础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任何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都是由若干道综合而成的,口算的正解、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设计口算练习时,要圾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经常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们可台在每天课前几分钟进行口算训练,也呆以在每天的回家作业中加入口算题目进行强化训练。
一些估算的方法,便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估算只看能出明显的错误,不能代替验算,适当把估算和验算结合,将会使计算做到既对又快。
关注概念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公式是做题的基础。若学生连最基本的概念都不理解,最基本的公式都背不出,那就无从解题了。所以,平时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常用公式的记忆。
有些学生天生心情急躁,做事草率,急于求成,做题求速度不求质量,老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我教育学生要做到“三心”:做题前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出这道题目;做题时要“细心”,千万不可让“粗心”乘虚而入;做完题后要“耐心”,要检查每一个步骤,看是否有不足之处。
“粗心”是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学生常来痛绝的顽症,它耗费学习时间,干扰学习思路,降低学习成绩。因此,老师要高度重视,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粗心”,别让“精心”再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