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40讲)《举一反三》第40讲 一题多解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奥数解题方法技巧第40讲 几何变换法

小学数学奥数解题方法技巧第40讲 几何变换法
【例题】求图40-21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
【点拔】 按图40-22箭头指示,把两条横向的线段向上平移到虚线处,再按图 40-23箭头指示把垂直线段的一部分向右平移到虚线处,求图40-21阴影 部分的周长便转化为求图40-24的周长和两条竖线长之和的问题了。
15
小升初数学解题技巧 第40讲 几何变换法
27
小升初数学解题技巧 第40讲 几何变换法
【例题】图40-45中每个大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厘米,求(1)~ (10)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点拔】 作图40-46,并把图40-46中的(1)画在一张透明纸上剪成(2)那 样的4个小正方形。如果画出两个(1),就可以剪出8个(2)那样的小 正方形。
小升初数学 总复习
小学数学奥数解题技巧
第四十讲 几何变换法
同步教材视频
1
小升初数学解题技巧 第40讲 几何变换法
利用几何图形的变换解答几何题的方法叫做几何变换法。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几何形体往往不是以标准的形状出现,而是 以比较复杂的组合图形出现,很难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其面积或体积。 如果在保持图形的面积或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对图形进行适当的变 换,就容易找出计算其面积或体积的方法。 (一)添辅助线法 有些组合图形按一般的思考方法好像已知条件不足,很难解答。如 果在图形中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就可能找到解题的途径。辅助线一 般用虚线表示。
利用几何图形的变换解答几何题的方法叫做几何变换法。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几何形体往往不是以标准的形状出现,而是 以比较复杂的组合图形出现,很难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其面积或体积。 如果在保持图形的面积或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对图形进行适当的变 换,就容易找出计算其面积或体积的方法。 (八)剪拼法 有些几何图形比较抽象,不适于用割补、分割、平移等方法解答。 如果把这类图形剪成若干部分,再重新组合、拼接,就有可能找到 解答方法。

小学三年级奥数 第40讲:还原问题之图表法

小学三年级奥数 第40讲:还原问题之图表法

【例5】(★★★★) 张、王、李、赵四大天王共有课外读物200本,为了广泛阅读,张给 王13本,王给李18本,李给赵16本,赵给张2本,这时4个人的本数 相等,他们原来各有多少本?
多变量型
【本讲总结】
【例6】(★★★★) 一班、二班、三班各有不同数目的图书。如果一班拿出本班的一部 分图书分给二班、三班,使这两个班的图书各增加一倍;然后二班 也拿出一部分图书分给一班、三班,使这两个班的图书各增加一倍; 接着三班也拿出一部分图书分给一班、二班,使这两个班的图书各 增加一倍。这时,三个班的图书数目都是48本。求三个班原来各有 图书多少本?
一半型 【例3】(★★★)
太上老君用一根绳子拴宝葫芦,小悟空第一次使绳子减少全长的一 半还多2米,第二次减少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减少15米,最后 还剩9米,那么这根绳子原来有多少米?喜欢喝酒,他每经过一个酒店都要买酒喝,他出门带了 一个酒葫芦,看到一个酒店就把酒葫芦中的酒加一倍,然后喝下去8 两酒。这天他一共遇到3家酒店,在最后一家酒店喝完酒后,葫芦里 的酒刚好喝完,问:原来葫芦里有多少酒?
还原问题 一、判断
1.已知结果 2.已知步骤 二、方法 倒推法 注意: 1.从结果开始一步一步往前推 2.每一步都是逆运算 (加减互为逆运算,乘除互为逆运算) 三、单变量 方法:顺序图 四、多变量 方法:表格法
2
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 多少的应用问题,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
基本型
【例1】(★★) 猪八戒做数学题,题目是:一个数加上3,减去5,乘以4,除以6, 其结果等于16,求这个数是多少?
错题型 【例2】(★★ ★)
小唐僧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9看作6,十位上的6看 作9,结果和是174,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3年级奥数举一反三1至40讲 (1)

3年级奥数举一反三1至40讲 (1)

小学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1-40讲目录第1讲找规律第2讲有余除法第3讲配对求和第4讲加减巧算第5讲图形个数第6讲植树问题第7讲简单推理第8讲算式谜第9讲乘法速算第10讲添运算符号第11讲文字算式谜第12讲填数游戏第13讲周期问题第14讲数学趣题第15讲乘除巧算第16讲应用题(一)第17讲应用题(二)第18讲数字趣谈第19讲重叠问题第20讲简单枚举第21讲错中求解第22讲用对应法解题第23讲盈亏问题第24讲简单推理(一)第25讲和倍问题第26讲差倍问题(一)第27讲差倍问题(二)第28讲和差问题第29讲年龄问题第30讲用还原法解题第31讲用假设法解题第32讲平均数问题(一)第33讲平均数问题(二)第34讲简单推理(二)第35讲巧求周长(一)第36讲巧求周长(二)第37讲面积计算第38讲最佳安排第39讲抽屉原理第40讲一题多解第1讲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3)2,8,32,128,(),()(4)1,5,25,125,(),()(5)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练习2:按规律填数。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940周之抽屉原理一题多解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940周之抽屉原理一题多解

练习一 1,在一个正方形的菜地四周围篱笆,每个顶点插一根,每两 根篱笆之间的距离相等,每边有 12 根篱笆,四周一共围了多少根 篱笆? 2,有一个三角形花圃周围种松树,每个顶点种一棵,每边种 10 棵,每两棵之间距离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 3,少先队员表演节目,围成一个正方形,每个顶点站 1 人, 已知每边站 6 人,一共站了多少人?
练习四 1,亮亮经过小明、小丹家到电影院共 500 米,从亮亮家到小 丹家是 270 米,从小明家到电影院是 410 米。从小明家到小丹家多 少米? 2,小敏外出旅游乘车回家,从汽车站经医院、商店到家共 1000 米,从汽车站到商店是 620 米,从医院到家是 690 米。那么医院到 商店多少米? 3,有两块木板,一块长 70 厘米,另一块长 80 厘米。如果把 两块木板重叠后钉成一块木板,全长 130 厘米。重叠部分长多少厘 米?
例题 1 敬老院买来许多苹果、橘子和梨,每位老人任意选两 个,那么,至少应有几位老人才能保证必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老人所 选的水果相同?
思路导航:根据抽屉原理,要保证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放在同一抽屉中,苹果总数至少要比抽屉数多 1。这里,我们可以 马敬老院老人人数看作抽屉原理中的苹果数,关键是看抽屉数了。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 3940 周之抽屉原理一题多解 第三十九周 抽屉原理
专题简析: 把 12 个苹果放到 11 个抽屉中去,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
有两个苹果,这个事实的正确性是非常明显的。把它进一步推广, 就可以得到数学里重要的抽屉原理。
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哪些是“抽屉”,哪 些是“苹果”,并且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造抽屉,巧妙地加以 应用,这样看上去十分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题目才能顺利地解答。

最新2017小学三年级全学年上下册奥数举一反三经典课件(共40讲537页)

最新2017小学三年级全学年上下册奥数举一反三经典课件(共40讲537页)
2017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经典课件
一共40讲,每讲都有“知识要点”,每个例题后面都有“思 路导航”,例题后面跟着配套练习,全部课件共537页。 每讲内容如下 :
第1讲 找规律 第2讲 有余除法 第3讲 配对求和 第4讲 加减巧算 第5讲 图形个数 第6讲 植树问题 第7讲 简单推理 第8讲 算式谜 第9讲 乘法速算 第10讲 添运算符号 第11讲 文字算式谜 第12讲 填数游戏 第13讲 周期问题 第14讲 数学趣味 第15讲 乘除巧算 第16讲 应用题(一) 第17讲 应用题(二) 第18讲 数字趣味 第19讲 重叠问题 第20讲 简单枚举 第21讲 错中求解 第31讲 用假设法解题 第22讲 用对应法解题 第32讲 平均数问题 第23讲 盈亏问题 第33讲 平均数问题 第24讲 简单推理(一)第34讲 简单推理(一) 第25讲 和倍问题 第35讲 巧求周长 第26讲 差倍问题(一)第36讲 巧求周长 第27讲 差倍问题(二)第37讲 面积计算 第28讲 和差问题 第38讲 最佳安排 第29讲 年龄问题 第39讲 抽屉原理 第30讲 用还原法解题 第40讲 一题多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路导航】 在(1)列数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是分为单数和双数 两个不同的数列。其中双数列都为2,而单数列是前数比后数 大3,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9-3=6、2。 在(2)列数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也是分为单数和双 数两个不同的数列。其中单数列是前数比后数大3,双数列都
是后数比前数大1,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53=12、6+1=7。
【练习2】 按规律填数。 (1)2,1,4,1,6,1,( ),( ) (2)3,2,9,2,27,2,( ),( ) (3)18,3,15,4,12,5,( ),( ) (4)1,15,3,13,5,11,( ),( ) (5)12,1,10,1,8,1,( ),( )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四十周 一题多解-名校版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四十周  一题多解-名校版

第四十周一题多解专题简析: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道题的思考方法,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使头脑更灵活。

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首先确定思维的起点,然后沿着不同的思考方向,就能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寻求一题多解时,还应该特别选择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最佳途径。

例题1 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

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思路导航: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每边种8棵,4边就是8×4=32棵,但每边起点一棵算了两次,一共多算了4棵,所以四周一共种了32-4=28棵树。

方法二:我们可以先数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包括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棵;再数另一组对边的,不数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2=6棵。

所以,一共有:8×2+6×2=28棵。

方法三:把正方形四边拉直,每边种8棵,就是把每边分成了7等份,4边共分成了28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棵树,所以共有28棵树。

练习一1,在一个正方形的菜地四周围篱笆,每个顶点插一根,每两根篱笆之间的距离相等,每边有12根篱笆,四周一共围了多少根篱笆?2,有一个三角形花圃周围种松树,每个顶点种一棵,每边种10棵,每两棵之间距离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3,少先队员表演节目,围成一个正方形,每个顶点站1人,已知每边站6人,一共站了多少人?例题2 一瓶花生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掉一半油,连瓶一起称,还剩550克。

瓶里原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思路导航: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花生油和瓶的重量油800克变为550克,是因为吃掉了一半油,半瓶油的重量是800-550=250克,一瓶油的重量是250×2=500克,油瓶的重量是800-500=300克。

方法二:根据条件可知,半瓶油连瓶重550克,从550克中减去半瓶油的重量800-550=250克,550-250=300克即为瓶的重量,油的重量为:800-300=500克。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40讲完整版全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40讲完整版全

第1讲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3)2,8,32,128,(),()(4)1,5,25,125,(),()(5)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3)18,3,15,4,12,5,(),()(4)1,15,3,13,5,11,(),()(5)1,2,5,14,(),()【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2)2,4,10,28,82,(),()(3)94,46,22,10,(),()(4)2,3,7,18,47,(),()【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3)练习4:找出排列规律,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数。

(1)(3)【例题5】按规律填数。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全)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全)

第一讲观察法在解答数学题时,第一步是观察。

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

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

*例6 1966、1976、1986、1996、2006这五个数的总和是多少?(适于三年级程度)1966+1976+1986+1996+2006=1966×5+10×(1+2+3+4)=9830+100=99301966+1976+1986+1996+2006=1986×5=9930例7你能从400÷25=(400×4)÷(25×4)=400×4÷100=16中得到启发,很快算出(1)600÷25(2)900÷25(3)1400÷25(4)1800÷25(5)7250÷25的得数吗?(适于四年级程度)*例8把1~1000的数字如图1-11那样排列,再如图中那样用一个长方形框框出六个数,这六个数的和是87。

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横着三个数,竖着两个数)框出的六个数的和是837,这六个数都是多少?(适于五年级程度)解:(1)观察框内的六个数可知: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大1,第三个数比第一个数大2,第四个数比第一个数大7,第五个数比第一个数大8,第六个数比第一个数大9。

因为用同样的方法框出的六个数之和是837,这六个数之中后面的五个数也一定分别比第一个数大1、2、7、8、9,所以,这六个数中的第一个数是:=135二136三137四142五143六144(2)观察框内的六个数可知:①上、下两数之差都是7;②方框中间坚行的11和18,分别是上横行与下横行三个数的中间数。

*例9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锯去一个顶点后还有几个顶点?(适于五年级程度)解:(1)锯去一个顶点(图1-12),因为正方体原来有8个顶点,锯去一个顶点后,增加了三个顶点,所以,8-1+3=10 即锯去一个顶点后还有10个顶点。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40讲完整版全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40讲完整版全

第1讲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3)2,8,32,128,(),()(4)1,5,25,125,(),()(5)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3)18,3,15,4,12,5,(),()(4)1,15,3,13,5,11,(),()(5)1,2,5,14,(),()【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2)2,4,10,28,82,(),()1 / 150(3)94,46,22,10,( ),( ) (4)2,3,7,18,47,( ),( ) 【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3)练习4:找出排列规律,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数。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大全集(附解题思路和答案)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大全集(附解题思路和答案)
例10将高都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是1.5米、1米和0.5米的三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图1-16),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S。(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我们知道,底面半径为γ,高为h的圆柱体的表面积是2πγ2+2πγh。
本题的物体由三个圆柱组成。如果分别求出三个圆柱的表面积,再把三个圆柱的表面积加在一起,然后减去重叠部分的面积,才能得到这个物体的表面积,这种计算方法很麻烦。这是以一般的5×2+600+120×3.14
=3.14×90+3.14×120+600
=3.14×(90+120)+600
=659.4+600
=1259.4(平方厘米)
求表面积的方法2:
=3.14×210+600
=659.4+600
=1259.4(平方厘米)
铸件的体积:
=3.14×225×4
=56 =72
(5)7250÷25
=(7250×4)÷(25×4)
=29000÷100
=290
*例8把1~1000的数字如图1-11那样排列,再如图中那样用一个长方形框框出六个数,这六个数的和是87。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横着三个数,竖着两个数)框出的六个数的和是837,这六个数都是多少?(适于五年级程度)
=10
求出第一个数是10,往下的各数也就不难求了。
因为用同样的方法框出的六个数之和是837,这六个数之中后面的五个数也一定分别比第一个数大1、2、7、8、9,所以,这六个数中的第一个数是:
(837-1-2-7-8-9)÷6
=810÷6
=135
第二个数是:135+1=136
第三个数是:135+2=137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精讲 第四十周 一题多解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精讲 第四十周  一题多解

第四十周一题多解专题简析: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道题的思考方法,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使头脑更灵活。

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首先确定思维的起点,然后沿着不同的思考方向,就能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寻求一题多解时,还应该特别选择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最佳途径。

例题1 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

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思路导航: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每边种8棵,4边就是8×4=32棵,但每边起点一棵算了两次,一共多算了4棵,所以四周一共种了32-4=28棵树。

方法二:我们可以先数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包括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棵;再数另一组对边的,不数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2=6棵。

所以,一共有:8×2+6×2=28棵。

方法三:把正方形四边拉直,每边种8棵,就是把每边分成了7等份,4边共分成了28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棵树,所以共有28棵树。

练习一1,在一个正方形的菜地四周围篱笆,每个顶点插一根,每两根篱笆之间的距离相等,每边有12根篱笆,四周一共围了多少根篱笆?2,有一个三角形花圃周围种松树,每个顶点种一棵,每边种10棵,每两棵之间距离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3,少先队员表演节目,围成一个正方形,每个顶点站1人,已知每边站6人,一共站了多少人?例题2 一瓶花生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掉一半油,连瓶一起称,还剩550克。

瓶里原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思路导航: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花生油和瓶的重量油800克变为550克,是因为吃掉了一半油,半瓶油的重量是800-550=250克,一瓶油的重量是250×2=500克,油瓶的重量是800-500=300克。

方法二:根据条件可知,半瓶油连瓶重550克,从550克中减去半瓶油的重量800-550=250克,550-250=300克即为瓶的重量,油的重量为:800-300=500克。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四十周 一题多解【最佳】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四十周  一题多解【最佳】

第四十周一题多解专题简析: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道题的思考方法,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使头脑更灵活。

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首先确定思维的起点,然后沿着不同的思考方向,就能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寻求一题多解时,还应该特别选择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最佳途径。

例题1 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

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思路导航: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每边种8棵,4边就是8×4=32棵,但每边起点一棵算了两次,一共多算了4棵,所以四周一共种了32-4=28棵树。

方法二:我们可以先数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包括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棵;再数另一组对边的,不数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2=6棵。

所以,一共有:8×2+6×2=28棵。

方法三:把正方形四边拉直,每边种8棵,就是把每边分成了7等份,4边共分成了28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棵树,所以共有28棵树。

练习一1,在一个正方形的菜地四周围篱笆,每个顶点插一根,每两根篱笆之间的距离相等,每边有12根篱笆,四周一共围了多少根篱笆?2,有一个三角形花圃周围种松树,每个顶点种一棵,每边种10棵,每两棵之间距离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3,少先队员表演节目,围成一个正方形,每个顶点站1人,已知每边站6人,一共站了多少人?例题2 一瓶花生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掉一半油,连瓶一起称,还剩550克。

瓶里原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思路导航: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花生油和瓶的重量油800克变为550克,是因为吃掉了一半油,半瓶油的重量是800-550=250克,一瓶油的重量是250×2=500克,油瓶的重量是800-500=300克。

方法二:根据条件可知,半瓶油连瓶重550克,从550克中减去半瓶油的重量800-550=250克,550-250=300克即为瓶的重量,油的重量为:800-300=500克。

三年级举一反三1至40讲

三年级举一反三1至40讲

三年级举一反三1至40讲全优教育第1讲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3)2,8,32,128,(),()(4)1,5,25,125,(),()(5)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3)18,3,15,4,12,5,(),()(4)1,15,3,13,5,11,(),()(5)1,2,5,14,(),()【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 ),( ) (2)2,4,10,28,82,( ),( )(3)94,46,22,10,( ),( ) (4)2,3,7,18,47,( ),( )【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3) 练习4:找出排列规律,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数。

三年级数学奥数举一反三课程第1讲至第40讲全【158页】

三年级数学奥数举一反三课程第1讲至第40讲全【158页】

第1讲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3)2,8,32,128,(),()(4)1,5,25,125,(),()(5)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3)18,3,15,4,12,5,(),()(4)1,15,3,13,5,11,(),()(5)1,2,5,14,(),()【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 ),( ) (2)2,4,10,28,82,( ),( )(3)94,46,22,10,( ),( ) (4)2,3,7,18,47,( ),( )【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3)练习4:找出排列规律,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数。

(word完整版)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40讲完整版全.docx

(word完整版)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40讲完整版全.doc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算式[]÷7=[]⋯⋯[]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思路 航】 目中告 我 除数是7,商和余数相等,因 余数必 比除数小,所
以余数和商可1,2,3,4,5,6,被除数就可以求出来了。
【思路 航】 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可以得知 “商×除数=被除数-余数” ,所以本 中商×除数=28-4=24。 两个数可能是1和24,____和____,____和____,____
和____,又因 余数4,因此除数可以是24,12,8,6,商分____,____,____,____。
(2)
432-(154-168)
3: 算。
(1) 421+(279-125)
(2)
812+(168-112)
(3) 823-(175+323)
(4) 538-(283-162)
【例4】2000-111-89-112-88-113-87-114-86-115-85-116-84
4: 算。
(1)800-99-1-98-2-97-3-96-4-95-5
二、精 精
【例1】你有好 法迅速算出 果 ?
(1)
502+799-298-98
(2) 9999+999+99+9
1: 算。
(1)
308+203-399-97
(2) 99999+9999+999+99+9
(3)
1999+199+19
(4) 375+483+525/+321+113+279

【精品】三年级数学奥数举一反三课程第1讲至第40讲全【158页】

【精品】三年级数学奥数举一反三课程第1讲至第40讲全【158页】

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思路导航】已知被乘数个位是,可推出乘数可能是练习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例题2】□里填哪些数字,可使这道除法算式成为一道完整的算式?297849187921(3)(2)(1)983245369887=9×9=81,所以“少”=1下面(左下)每个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这些汉字分别代表几?满足下面算式,它们各代表几?(上中).上右图各个汉字分别代表几?下面各个竖式中的汉字分别代表几? .【例题3】在下面的竖式中,a 、b 、c 、d 各代表什么数字?【思路导航】仔细审题发现千位a×9的结果是一位数,于是就可以确定a 只能是1接着思考个位d×9=1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是d×9等.下面(左下)竖式中的字母各代表几?.上面(右上)竖式中的字母各代表几? A +B +【例题4】下面算式里,相同的汉字代表同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

练习4:【例题5】下面算式中四个字分别代表四个数,你能求出来吗?,那么百位上,“新+年”新+年+进来的数=10十位上也不可能向百位进×××2.上面(上中)各字母分别代表几?3.上面(上右)竖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想想下面的算式怎样写?1、4、7、10、19七个数填入图(中上图)中7朵花里,使每条直线5、6、7、8、9、10这六个数填入右上图三角形三条边的○内,使得每条边上【思路导航】解这题的关键是填出图中的个顶点,因为求和时这4个顶点各算了多算了一次,所以4边数的和是3+4+5+6+7个顶点数的和是602=16填入4个顶点。

1——8填入中上图○中,使每边上三个数的和最小。

最小的和是多少?将数字1——8填入右上图中,使横行□中的数之和等于竖行□中的数之和,这个【思路导航】这题的关键是找出中间部分填什么,因为所给的好每个圆内有两个双数,它们的和也是双数,再填入两个数后,使每个圆的是单数,也就是每个圆内填入的两个数的和为单数,而31.在图(左下图)中各圆的空余部分分别填上1、,使每个圆中4个数的和。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40讲完整版全之欧阳计创编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40讲完整版全之欧阳计创编

第1讲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3)2,8,32,128,(),()(4)1,5,25,125,(),()(5)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3)18,3,15,4,12,5,(),()(4)1,15,3,13,5,11,(),()(5)1,2,5,14,(),()【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 ) (2)252,124,60,28,( )(3)1,2,5,13,34,( ) (4)1,4,9,16,25,36,( )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 ),( ) (2)2,4,10,28,82,( ),( )(3)94,46,22,10,( ),( ) (4)2,3,7,18,47,( ),( )【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3) 练习4(1) (3) 【例题(1)(2) 练习5(1)198,297,396,( ),( )(2) (3) 第2一、知识要点把一些书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要使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本数最多,这些书分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全部分完,还有一种是有剩余,并且剩余的本数必须比小朋友的人数少,否则还可以继续分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讲一题多解
一、专题简析:
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道题的思考方法,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使头脑更灵活。

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首先确定思维的起点,然后沿着不同的思考方向,就能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寻求一题多解时,还应该特别选择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最佳途径。

二、精讲精练
例1: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

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练习一
1、在一个正方形的菜地四周围篱笆,每个顶点插一根,每两根篱笆之间的距离相等,每边有12根篱笆,四周一共围了多少根篱笆?
2、有一个三角形花圃周围种松树,每个顶点种一棵,每边种10棵,每两棵之间距离相等,周围一共种了多少棵?
例2:一瓶花生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掉一半油,连瓶一起称,还剩550克。

瓶里原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
练习二
1、一袋大米,连袋共重50千克。

吃掉一半后,连袋剩下26千克。

大米重多少千克?袋重多少千克?
2、一筐苹果连筐共重85千克,倒去一半后,连筐共重45千克。

苹果和筐各重多少千克?
例3:甲班有42人,乙班有35人,开学时来了25位新同学,怎样分才能使两班学生人数相等?
练习三
1、小明有18枝铅笔,小红有15枝铅笔,妈妈又买来13枝铅笔,怎样分,才能使两人铅笔一样多?
2、甲仓库有粮食420吨,乙仓库有粮食370吨,又运来粮食180吨,怎样分,才能使两仓库粮食一样多?
例4:从小青家经小红和小强家到学校有450米,从小青家到小强家有390米,从学校到小红家有320米。

从小红家到小强家有多少米?
练习四
1、亮亮经过小明、小丹家到电影院共500米,从亮亮家到小丹家是270米,从小明家到电影院是410米。

从小明家到小丹家多少米?
2、小敏外出旅游乘车回家,从汽车站经医院、商店到家共1000米,从汽车站到商店是620米,从医院到家是690米。

那么医院到商店多少米?
例5:小青以均匀的速度在公路上散步,从第1根电线杆走到第10根电线杆共用了12分钟,如果她走24分钟,应走到第几根电线杆?
练习五
1、玲玲上楼,从一楼到三楼用6分钟,如果她走12分钟,应走到几楼?
2、路的一旁插着彩旗,如果从第一面旗走到第4面旗要用12分钟,那么走24分钟能从第一面走到第几面?
三、课后作业
1、少先队员表演节目,围成一个正方形,每个顶点站1人,已知每边站6人,一共站了多少人?
2、一筐橘子,连筐共重45千克。

先拿一半送给幼儿园,再拿出剩下的一半给敬老院的老人,余下的橘子连筐重15千克。

橘子和筐各重多少千克?
3、有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有苹果25千克,乙筐有苹果18千克,又买来13千克苹果,怎样分才能使两筐苹果一样多?
4、有两块木板,一块长70厘米,另一块长80厘米。

如果把两块木板重叠后钉成一块木板,全长130厘米。

重叠部分长多少厘米?
5、小芳和妈妈用均匀的速度在马路上散步,他们从第1根电线杆走到第12根电线杆,整整用了8分钟。

仍用这样的速度,再走8分钟,他们会走到第几根电线杆?
世纪新闻网:世纪新闻网包含了海量资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每时每刻的新闻热点。

今日国内新闻: 今日国内新闻提供最新国内新闻报道,最近国内热点新闻事件排行和今日国内新闻评论,看有深度和厚度的国内热点新闻。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每天更新最新科技新闻,这里有最权威的科技新闻资料,我们是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新闻网。

港悦信息网: 港悦信息网()以传播新闻资讯、关注民情民生、倡导公平和谐为办网方向,港悦信息网以新闻内容集中,传输手段先进,集新闻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传播手段为一体的网络新闻平台。

头号新闻网: 头号新闻网为您及时提供科技、互联网、房产、家居、美食等相关领域的新闻资讯,方便大家的生活。

金马医药招商网: 金马医药招商网是专业提供医药代理招商的资讯信息发布平台,医药代理招商网即医药视频招商网或医药火爆招商网这里提供专业的医药代理招商服务。

行业资讯网: 行业资讯网专业企业推广资讯网站提供企业新闻、行业资讯信息发布,为企业提供全面及时的资讯、交流商业信息和企业推广服务的专业行业资讯网站!
财经新闻网_论股堂: 论股堂提供全天24小时财经资讯及全球国际财经新闻,涵盖国内股票财经资金走向,聚焦中国财经名家观点以及财经频道、外汇、期货、黄金资讯报道。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每天更新最新科技新闻,这里有最权威的科技新闻资料,我们是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新闻网。

成都新闻网: 成都新闻网()提供成都新闻最新消息发布,今日成都最新新闻,成都今日新闻头条,第一时间知晓成都新闻最新消息就来成都新闻网。

天门新闻网: 天门新闻网提供湖北天门地区与市民密切相关的最新焦点资讯,内容包括关注民生、时政点击、社会百态、
等湖北天门本地新闻资讯。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每天更新国内外的最新科技新闻IT资讯与IT新闻,这里有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新闻资料,想找IT资讯或互联网新闻就来科技新闻网。

篮球火教室: 篮球火教室专注于nba篮球与cba篮球的赛事新闻,致力于打造篮球教学、篮球技巧、篮球教程、篮球技术的第一篮球教学分享网站,学篮球技巧就来篮球火教室。

篮球志: 篮球志专注于nba篮球与cba篮球的赛事新闻,致力于打造篮球教学、篮球技巧、篮球教程、篮球技术的第一篮球教学分享网站,学篮球技巧就来篮球志。

114医药招商网 114医药招商网是专业提供医药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疗器械招商的网络平台,114医药招商网站为医药招商企业提供完善的医药招商流程与医药招商技巧的相关医药行业资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